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药物致癌试验中常用动物历史对照数据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于春荣 尹纪业 +3 位作者 笪红远 高广花 马璟 王庆利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85-393,共9页
致癌试验是新药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的重要内容,其目的是通过考察药物对动物的潜在致癌作用,以评价和预测人体在长期用药中的致癌风险。在致癌试验中,啮齿类动物不同品系的历史对照数据对解释罕见肿瘤和发病率异常的肿瘤非常有用。国外权... 致癌试验是新药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的重要内容,其目的是通过考察药物对动物的潜在致癌作用,以评价和预测人体在长期用药中的致癌风险。在致癌试验中,啮齿类动物不同品系的历史对照数据对解释罕见肿瘤和发病率异常的肿瘤非常有用。国外权威试验机构依靠病理工作组和同行评议结果,积累了相关动物大量的有价值的病理历史对照数据,从早期使用较多的F344大鼠和B6C3F1小鼠,到后来的SD大鼠、CD-1小鼠和Wistar大鼠,再到近年来广泛使用的p53+/-和rasH2转基因小鼠,不同品系动物肿瘤发生具有不同的特点。目前,国内致癌试验日益增多,但可参照的背景数据仍然较少,如何正确积累和使用历史数据成为国内同行的一大难题。本文通过归纳和对比文献报道的实验动物肿瘤性病变的种类和发生率,发现不同品系啮齿类动物的肿瘤谱不同,且存在雌雄差异。相关背景数据丰富了致癌试验中自发性肿瘤历史对照数据,为致癌试验的开展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癌试验 历史对照数据 毒性病理
下载PDF
经鼻间歇气道正压通气与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困难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5
2
作者 高广华 王军 郭华贤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12期74-77,共4页
目的比较经鼻间歇气道正压通气(nasal intermittent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IPPV)和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困难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8年4月徐... 目的比较经鼻间歇气道正压通气(nasal intermittent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IPPV)和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困难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8年4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呼吸困难新生儿7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中采用NIPPV的患儿纳入NIPPV组(32例),采用NCPAP的患儿纳入NCPAP组(38例)。比较两组患儿抢救结局、呼吸机使用时间、有创通气比例、平均住院天数及治疗后血气分析指标变化,统计患儿死亡率和死亡时间,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儿抢救成功率和死亡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_均>0.05)。NIPPV组患儿氧疗时间、住院天数均显著短于NCPAP组(P_均<0.05),有创通气比例显著低于NCPAP组(P<0.05)。治疗后1 h,NIPPV组患儿动脉血氧分压(PaO_2)显著高于NCPAP组(P<0.05);治疗后12 h,NIPPV组患儿PaO_2、pH均显著高于NCPAP组(P_均<0.05),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显著低于NCPAP组(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两组患儿病死比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NIPPV能够缩短呼吸困难新生儿氧疗时间和住院天数、降低有创通气比例、改善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可作为NCPAP的替代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鼻间歇气道正压通气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新生儿 呼吸困难
下载PDF
Color Tunable Light-Emitting Diodes Based on Polymer/Inorganic Heterojunction 被引量:3
3
作者 TAN Hai-shu CHEN Li-chun +4 位作者 WANG Xiang-jun YAO Jian-quan JU Chuan-xi XIE Hong-quan gao guang-hua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SCIE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37-139,共3页
By using p-type polymer poly(2,5-Didodecyloxy-1,4-Phenylenylenevinylene)(PDDOPV)and n-type inorganic material ZnO:Zn,the electronluminescent(EL)emission from bilayer device based on polymer/inorganic hetero-junction w... By using p-type polymer poly(2,5-Didodecyloxy-1,4-Phenylenylenevinylene)(PDDOPV)and n-type inorganic material ZnO:Zn,the electronluminescent(EL)emission from bilayer device based on polymer/inorganic hetero-junction was successfully demonstrated.In comparison with single layer polymer device,with dc voltage of 10V,the brightness and luminous efficiency of bilayer device were enhanced 14 and 26 times,respectively.The EL spectrum of bilayer device is not identical to the characteristic emission spectrum of either PDDOPV or ZnO:Zn,and shifts continuously towards to short wavelength direction as the applied voltage increa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UMINOUS INORGANIC SPECTRUM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期间某医院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 被引量:2
4
作者 谈宜斌 王莹 +2 位作者 马晶 高光华 潘振宇 《中国消毒学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188-190,193,共4页
目的了解新冠病毒感染疫情期间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特征,为ICU医院感染管理提供循证依据。方法采取前瞻性调查法,对某医院ICU新冠病毒感染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结果共监测该医院ICU住院患者90例,医院感染发病... 目的了解新冠病毒感染疫情期间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特征,为ICU医院感染管理提供循证依据。方法采取前瞻性调查法,对某医院ICU新冠病毒感染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结果共监测该医院ICU住院患者90例,医院感染发病率14.44%,医院感染发生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ICU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病率21.93‰,导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发病率3.42‰,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发病率为0.00‰。检出率居前2位的病原菌是鲍曼不动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构成比分别为60.87%和13.04%。抗菌药物使用居前4位的是卡泊芬净(11.58%)、多黏菌素(10.53%)、替加环素(8.42%)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8.42%)。结论该医院ICU在新冠病毒感染疫情期间,住院患者医院感染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VAP发病率高。科学规范呼吸机管理,严格实施CAUTI和CRBSI集束化干预策略、加强手卫生质量管理和恰当应用抗菌药物治疗是减少ICU院内感染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病毒感染 重症监护病房 医院感染 器械相关性感染 目标性监测
原文传递
ICH M7指导原则下DNA反应性/致突变性杂质的控制水平 被引量:5
5
作者 高广花 于春荣 +3 位作者 李宏霞 王庆利 笪红远 马磊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2098-2106,共9页
药物中的DNA反应性杂质水平应按照M7指导原则中的策略进行控制。杂质的分类基础是已有的相关致突变性及致癌性数据,当特定化合物的数据缺乏时,则需借助于定性的结构活性关系(QSAR)信息来判断。毒理学关注阈值(TTC)的概念来自于FDA对食... 药物中的DNA反应性杂质水平应按照M7指导原则中的策略进行控制。杂质的分类基础是已有的相关致突变性及致癌性数据,当特定化合物的数据缺乏时,则需借助于定性的结构活性关系(QSAR)信息来判断。毒理学关注阈值(TTC)的概念来自于FDA对食品中所含的微量化合物的控制策略,由致癌性已知的物质的半数致瘤率(TD_(50))暴露量线性外推至使肿瘤发生率增加1/106(早期临床研发阶段)及1/105(药物研发较后阶段)的杂质暴露水平,当DNA反应性杂质水平低于TTC时,由于杂质暴露导致肿瘤发生的额外风险是可以忽略不计的。本文对化学药物中常见杂质及食品中微量污染物中的警示结构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并基于对M7的理解对其暴露阈值提出了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H M7 DNA反应性杂质 毒理学关注阈值 致突变剂/致癌物 警示结构 风险评估
原文传递
生理药代动力学模型在新药研发及监管领域的应用现状 被引量:4
6
作者 高广花 魏春敏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2387-2392,共6页
生理药代动力学(PBPK)模型通过整合药物本身理化特征、动物/人体的生理生化特点及药物处置等因素,来描述药物在体内真实存在的结构中的药代动力学-药效学(PK/PD)行为,结果可进行体内外、不同种属、不同情形(年龄/疾病/用药模式)下的外推... 生理药代动力学(PBPK)模型通过整合药物本身理化特征、动物/人体的生理生化特点及药物处置等因素,来描述药物在体内真实存在的结构中的药代动力学-药效学(PK/PD)行为,结果可进行体内外、不同种属、不同情形(年龄/疾病/用药模式)下的外推。PBPK模型根据其复杂程度分为"bottom-up"及"top-down"两种系统,随着对模型系统理解的深入、体外-体内外推(IVIVE)系统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PBPK模型的应用近年来已从学术界扩展到业界及监管部门,对监管决策的影响表现在不同新药研发阶段直至上市说明书中相关信息的出现。本文旨在介绍PBPK模型的原理及在新药研发中的应用,分析新药注册资料中PBPK模型应用的范围及监管机构(欧洲药品管理局及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模型预测应用的主要关注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理药代动力学 建模模拟 新药研发 监管科学
原文传递
围术期心率对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高光华 高春城 +2 位作者 裘淼涵 马思聪 张权宇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21年第11期1176-1179,共4页
目的分析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围术期心率(HR)对其缺血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北部战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接受PPCI治疗的2835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围术... 目的分析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围术期心率(HR)对其缺血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北部战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接受PPCI治疗的2835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围术期HR将其分为HR正常组(n=2263)与HR异常组(n=572)。所有患者均先给予阿司匹林300 mg负荷剂量和P2Y12拮抗剂(氯吡格雷600 mg或替格瑞洛180 mg)负荷剂量后接受PPCI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介入手术资料及终点事件的发生情况,并探讨围术期HR与患者PPCI术后12个月缺血事件的关系。结果围术期,HR异常组的估计的肾小球滤过率、左室射血分数均低于HR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R异常组患者桡动脉穿刺患者比例低于HR正常组,靶病变为右冠状动脉患者比例高于HR正常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R异常组患者的PPCI术后12个月的缺血事件、心源性死亡、全因死亡、缺血性卒中的事件发生率均高于HR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围术期HR与12个月缺血事件风险呈非线性相关,随着HR的增加或降低,缺血事件的发生风险均增加。结论无论围术期HR过高还是过低,接受PPCI治疗的AMI患者术后12个月的缺血事件风险均会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 心率 缺血事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