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线粒体COI基因的DNA条形码技术对小叶蝉亚科昆虫种类的分子鉴定 被引量:7
1
作者 高娅蓉 熊康宁 +4 位作者 袁周伟 苑晓伟 谭超 陈晓晓 宋月华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07-312,共6页
【目的】为更进一步研究小叶蝉亚科昆虫分子鉴定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方法】以小叶蝉亚科:叉脉叶蝉族Dikraneurini、小叶蝉族Typhlocybini、小绿叶蝉族Empoascini、斑叶蝉族Erythroneurini、眼小叶蝉族Alebrini昆虫为研究对象... 【目的】为更进一步研究小叶蝉亚科昆虫分子鉴定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方法】以小叶蝉亚科:叉脉叶蝉族Dikraneurini、小叶蝉族Typhlocybini、小绿叶蝉族Empoascini、斑叶蝉族Erythroneurini、眼小叶蝉族Alebrini昆虫为研究对象,选取其中22种叶蝉测定分析线粒体COI基因646 bp碱基序列,运用Kimura 2-parameter模型分析叶蝉物种间的遗传距离,探讨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I(COI)基因片段作为DNA条形码准确鉴定小叶蝉亚科昆虫种类的可行性。【结果】变异位点512个,保守位点134个,简约信息位点415个,自裔位点97个。所有位点中A、G、C和T碱基含量分别为27.6%、15.5%、15.3%和41.6%;A+T含量较高,为69.2%,明显高于G+C含量,A+T碱基偏嗜,符合昆虫线粒体基因碱基组成的基本特征。该段序列没有饱和,可以得到准确的进化分析。同物种间和不同物种间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025~0.044和0.024~0.291,平均为0.358。基于COI基因序列应用邻接法构建系统发育树(NJ树)显示,同一物种聚为同一小支,分支自展值均为100%:近缘种能聚集在一起,且置信度很高(≥97%)。【结论】昆虫COI序列能够区分不同物种,COI基因片段的DNA条形码进行小叶蝉亚科昆虫分类鉴定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叶蝉亚科 DNA条形码 线粒体COI基因 遗传距离 系统发育树
下载PDF
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叶蝉群落结构特征 被引量:2
2
作者 陈晓晓 高娅蓉 +1 位作者 熊康宁 宋月华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34-949,共16页
为了解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叶蝉群落结构组成及其变化特征,丰富保护区昆虫物种分布数据,对该保护区不同生境和不同垂直林带的叶蝉进行初步调查。运用统计分析、聚类分析、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uo均匀性指数、Simpson优... 为了解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叶蝉群落结构组成及其变化特征,丰富保护区昆虫物种分布数据,对该保护区不同生境和不同垂直林带的叶蝉进行初步调查。运用统计分析、聚类分析、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uo均匀性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研究了不同生境和林带中叶蝉类群的物种组成、相似性、多样性和均匀度。结果表明,随着植被组成变化和海拔升高,叶蝉类群在5种生境和4种林带间的分布存在较大差异,植被组成丰富和光照条件充足的环境中,叶蝉类群多样性增加,植被类型单一且密度大的环境下,叶蝉类群趋于减少。在不同生境中,类群属级阶元数量顺序为:灌丛(85属)>林缘(61属)>田地(49属)>森林(44属)>草坡(33属);在不同海拔林带中顺序为:亚高山灌丛草甸带(88属)>常绿阔叶林带(68属)>亚高山针阔混交林带(66属)>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带(39属)。自然环境的相似性是叶蝉群落相似性的基础,区间相似性越高,叶蝉群落越相似,不同生境和不同林带中自然环境存在的差异,导致了叶蝉类群相似性的不同。在不同生境下,灌丛和林缘的叶蝉类群组成相似性最高,生境之间关联性最强,而在不同林带下,常绿阔叶林带和亚高山灌丛草甸带相似性最高。随着生境条件和林带环境的不同,叶蝉类群的分布呈现一定的特征,类群均匀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呈正相关,优势度指数则相反。从田地到灌丛以及从常绿阔叶林带到亚高山灌丛草甸带,多样性指数逐渐增大,叶蝉类群组成在灌丛和亚高山灌丛草甸带最为丰富,各类群的数量也相对均匀,而田地和常绿阔叶林带的优势度指数最高,说明其群落内物种分布较不均匀,个体数虽最多,但优势类群突出,多样性指数相对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梵净山 叶蝉 类群组成 群落结构
下载PDF
Synthesis, Crystal Structure, Hirshfeld Surface Analysis and Biological Activity of 1-(Bis(4-methoxyphenyl)-methyl)-4-(2-(2-methylphenoxy)ethyl)piperazine 被引量:1
3
作者 ZHONG Yan ZHU Yi-Jie +3 位作者 gao ya-rong XU Yi LI Ping WU Bin 《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7期1093-1098,共6页
In this study, a novel phenoxyethylamine derivative 1-(bis(4-methoxy phenyl)-methyl)-4-(2-(2-methylphenoxy)ethyl)piperazine(C28 H35 N2 O3, Mr = 454.58) has been synthesized and its structure was characterized by 1 H N... In this study, a novel phenoxyethylamine derivative 1-(bis(4-methoxy phenyl)-methyl)-4-(2-(2-methylphenoxy)ethyl)piperazine(C28 H35 N2 O3, Mr = 454.58) has been synthesized and its structure was characterized by 1 H NMR, 13 C NMR, HRMS and single-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The compound crystallizes in triclinic system, space group P1 with a = 6.1980(12),b = 12.212(2), c = 19.527(4) ?, α = 93.08(3)°, β = 98.62(3)°, γ = 90.72(3)°, V = 1458.9(5) ?3, Z =2, Dc = 1.035 g/cm3, F(000) = 489, μ = 0.067 mm-1, Mo Kα radiation(λ = 0.71073 ?), the final R= 0.0693 and wR = 0.1759 for 3030 observed reflections with I > 2σ(I). The bioassay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title compound 5 displayed effective activities against glutamine-induced neurotoxicity in PC12 cel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enoxyethylamine crystal structure Hirshfeld surfaces analysis anti-ischemic activity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