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河干流生境质量评价研究
1
作者 李学军 张洋 +6 位作者 高云霓 李龙飞 张景晓 董静 张曼 高肖飞 秦祥朝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15,I0002,I0003,共10页
河流生境是河流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持河流健康的重要因素。为揭示黄河生境质量状况,于2021年和2022年5-7月对黄河源头至下游的26个干流河段开展河流生境现状调查与质量评价.选取河道和河岸10项生境指标开展综合评价.结果显示... 河流生境是河流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持河流健康的重要因素。为揭示黄河生境质量状况,于2021年和2022年5-7月对黄河源头至下游的26个干流河段开展河流生境现状调查与质量评价.选取河道和河岸10项生境指标开展综合评价.结果显示,黄河干流各河段生境质量综合得分H值介于79~153分,超过69%的河段生境质量介于90~120分,等级为中等.源区、上游、中游和下游生境未表现出显著的区域差异(p>0.05).10项生境指标中,大型木质残体分布在全河段得分最低,介于1~5分,水质状况、河道内人类活动强度、河岸带植被覆盖度和河岸土地利用类型等4项指标在不同区域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影响黄河干流生境质量的主要因子有河岸土地利用类型、河道内人类活动强度、水质状况和河岸稳定性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干流 生境质量 河道 河岸
下载PDF
3种沉水植物对微囊藻的抑制作用及其周丛藻类响应 被引量:1
2
作者 李龙飞 魏颖 +7 位作者 赵建南 董静 张景晓 高肖飞 张曼 袁华涛 高云霓 李学军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822-1832,共11页
富营养水体微囊藻(Microcystis)等有害蓝藻生态防控的长效性与所处微生态系统的响应和影响有关,其中周丛藻类与沉水植物处于同一生态位,在淡水生态系统稳态转换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沉水植物对微囊藻等蓝藻的抑制作用研究较多,但周丛藻类... 富营养水体微囊藻(Microcystis)等有害蓝藻生态防控的长效性与所处微生态系统的响应和影响有关,其中周丛藻类与沉水植物处于同一生态位,在淡水生态系统稳态转换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沉水植物对微囊藻等蓝藻的抑制作用研究较多,但周丛藻类如何响应和影响这一过程还不清楚。为此,选择3种常见水鳖科沉水植物苦草(Vallisneria natans)、轮叶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伊乐藻(Elodea nuttallii)健康植株与2株微囊藻(Microcystis sp.),在室内可控条件下分别共培养18 d,测定每株微囊藻和每种植物生长变化的同时,观察各实验组周丛藻类群落结构的响应。结果表明,鲜质量为2.0 g·L^(-1)的3种沉水植物对起始密度为(3.5±0.1)×10^(6)cells·mL^(-1)的2株微囊藻抑制作用显著,第6天,抑制率均超过80%,伊乐藻的抑藻效果最强。但3种植物也受到微囊藻不同程度的影响,苦草部分叶片从第6天开始死亡分解,伊乐藻和轮叶黑藻鲜质量和株长未明显增加。伴随着3种植物对微囊藻的有效抑制,水环境中氨氮浓度不断增加,在第9-12天达到峰值后再逐渐降低。从第9天开始,各实验组烧杯底部和内壁开始出现附着藻类。实验结束时,相比于植物单培对照组,植物与微囊藻共培组中周丛藻类密度更高,多样性更低。伊乐藻、轮叶黑藻与微囊藻共培组周丛蓝藻相对密度明显高于植物单培组,而苦草、轮叶黑藻与微囊藻共培组丝状蓝藻泽丝藻(Limnothrix sp.)、细鞘丝藻(Leptolyngbya sp.)相对密度高于植物单培组。由此推测,周丛藻类可吸收利用微囊藻死亡分解后释放的营养物质,降低水体营养水平,与沉水植物协同维持清水稳态,但周丛藻类中优势度较高的丝状蓝藻存在潜在生态风险,应加强监测与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草 轮叶黑藻 伊乐藻 沉水植物 微囊藻 周丛藻类 丝状蓝藻
下载PDF
养殖池塘硅藻一新记录种—小塘生藻(Eolimna subminuscula)的形态和生境特征
3
作者 代杜娟 张曼 +4 位作者 范良义 杜海娜 董静 高云霓 李学军 《水产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8-92,共5页
2019年春、夏在河南省18个市调查养殖池塘浮游藻类多样性时,共采集349个养殖池塘水样,发现1种养殖池塘新纪录种。通过光学显微镜(L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的观察,将其确定为小塘生藻(Eolimna subminuscula)。其形态特征为:壳面呈椭圆... 2019年春、夏在河南省18个市调查养殖池塘浮游藻类多样性时,共采集349个养殖池塘水样,发现1种养殖池塘新纪录种。通过光学显微镜(L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的观察,将其确定为小塘生藻(Eolimna subminuscula)。其形态特征为:壳面呈椭圆披针形,壳缝为线形,片状色素体位于两极,横向点纹呈辐射状分布。小塘生藻采样地具有透明度低、高氮高磷的特点,与其他小塘生藻采集地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纪录种 小塘生藻 养殖池塘 硅藻 形态特征 生境特征
下载PDF
永年洼湿地表层沉积物污染评价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方 王亮 +4 位作者 胡家祯 李月月 郭莉 高云霓 李学军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第5期18-23,共6页
2017年9月,对河北邯郸永年洼湿地表层沉积物取样调查,分析16个样点表层沉积物的碳、氮、磷、硫含量,并在此基础上评价永年洼湿地的污染水平。研究区域氧化还原电位较低,大部分样点的均低于0,pH值的范围为6.9~7.7,含水率为7.8%~64.0%。... 2017年9月,对河北邯郸永年洼湿地表层沉积物取样调查,分析16个样点表层沉积物的碳、氮、磷、硫含量,并在此基础上评价永年洼湿地的污染水平。研究区域氧化还原电位较低,大部分样点的均低于0,pH值的范围为6.9~7.7,含水率为7.8%~64.0%。总碳含量范围为15.7~39.0 g/kg,平均值为25.0 g/kg,有机碳占比为13.8%~74.2%。总氮含量范围为0.4~1.8 g/kg,其中铵态氮占比为2.4%~5.6%,硝态氮占比为0.2%~2.4%。总磷含量范围为0.7~1.9 g/kg,有效磷占比为0.7%~2.3%。总硫含量范围为0.18~3.4 g/kg。通过综合分析各样点污染指数和有机指数,发现永年洼湿地1-2#、2-2#和3-5#样点的表层沉积物污染较为严重,且主要是有机污染。与同类型湿地比较发现,永年洼湿地沉积物综合污染水平较为严重,有必要降低湿地内源负荷,改善底质厌氧环境,有针对性地开展生态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年洼湿地 表层沉积物 污染评价
下载PDF
黄河流域底栖动物调查研究进展 被引量:4
5
作者 李学军 张景晓 +5 位作者 于淼 董静 高云霓 张曼 秦祥朝 周艳丽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6-47,共12页
底栖动物是水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对于监测水体的营养状况和维护水生生态系统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连接三江源、祁连山、汾渭平原、华北平原等一系列“生态高地”的巨型生态廊道,具... 底栖动物是水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对于监测水体的营养状况和维护水生生态系统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连接三江源、祁连山、汾渭平原、华北平原等一系列“生态高地”的巨型生态廊道,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目前,黄河流域水生态环境监测主要以水质监测为主.受黄河特殊的水文条件和生境异质性等因素影响,黄河流域底栖动物的调查研究开展较少且数据较为分散,缺乏系统的分析研究.为此,系统总结了黄河流域干支流及其附属水体底栖动物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底栖动物 群落结构 水生态健康评价
下载PDF
穗花狐尾藻种植水对铜绿微囊藻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高云霓 武静 +3 位作者 杨惠 张方 刘畅 骆琨峰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62-167,共6页
为了探究营养水平对沉水植物化感抑藻作用的影响,选取室外条件下自然繁殖生长的沉水植物穗花狐尾藻(Myriophyllum spicatum)种植水,研究有害蓝藻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产毒株和非产毒株在两种营养水平下对穗花狐尾藻种植... 为了探究营养水平对沉水植物化感抑藻作用的影响,选取室外条件下自然繁殖生长的沉水植物穗花狐尾藻(Myriophyllum spicatum)种植水,研究有害蓝藻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产毒株和非产毒株在两种营养水平下对穗花狐尾藻种植水的生长生理响应。结果表明:穗花狐尾藻种植水显著抑制产毒株和非产毒株的生长(P<0.05),影响生理过程,但低营养水平下的抑制作用更强(P<0.05);营养加富穗花狐尾藻种植水暴露9 d后,对产毒株和非产毒株生长的抑制率分别为23.5%和20.9%,对光合系统Ⅱ实际光合效能的抑制率分别为7.4%和17.6%,丙二醛浓度分别增大5.6%和9.1%;而直接将铜绿微囊藻接种到穗花狐尾藻原种植水中,对产毒株和非产毒株生长的抑制率分别为60.7%和49.3%,对光合系统Ⅱ实际光合效能的抑制率分别为15.4%和23.4%,丙二醛浓度分别增大11.1%和1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穗花狐尾藻 铜绿微囊藻 种植水 营养盐 化感物质
下载PDF
固相萃取-气相色谱同步检测水中壬酸和焦酚 被引量:1
7
作者 高云霓 付琴琴 +2 位作者 张方 武静 骆锟峰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61-166,共6页
通过改进硅烷化方法,比较不同洗脱溶剂、洗脱体积和富集前水样pH值对萃取效果的影响,建立固相萃取-硅烷化-气相色谱方法,用于水中壬酸和焦酚含量的同时测定。根据标准物质的保留时间,实现壬酸和焦酚混合物的定性分析;根据特征峰面积实... 通过改进硅烷化方法,比较不同洗脱溶剂、洗脱体积和富集前水样pH值对萃取效果的影响,建立固相萃取-硅烷化-气相色谱方法,用于水中壬酸和焦酚含量的同时测定。根据标准物质的保留时间,实现壬酸和焦酚混合物的定性分析;根据特征峰面积实现壬酸和焦酚的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采用Oasis HLB固相萃取小柱(10 mg,1 m L)富集样品,1 mL丙酮洗脱,丙酮和BSTFA等量配比硅烷化,可实现水中壬酸和焦酚同步快速检测,回收率高于80%。该方法可用于脂肪酸、酚酸类化感物质环境行为动态研究,为水生植物化感作用研究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萃取技术 壬酸 焦酚 硅烷化
下载PDF
焦酚对共培养铜绿微囊藻和雨生红球藻影响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高云霓 付琴琴 +3 位作者 张方 李晨露 武静 董静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75-1182,共8页
以单株藻为对象的纯培养抑藻测试体系被广泛用于化感抑藻活性物质筛选和作用机理研究,但自然水体中藻类常常相伴而生并相互作用,共存藻类对化感物质抑藻效果的影尚不清楚。为探讨藻类共存状态下对化感物质的响应,选择沉水植物穗花狐尾藻... 以单株藻为对象的纯培养抑藻测试体系被广泛用于化感抑藻活性物质筛选和作用机理研究,但自然水体中藻类常常相伴而生并相互作用,共存藻类对化感物质抑藻效果的影尚不清楚。为探讨藻类共存状态下对化感物质的响应,选择沉水植物穗花狐尾藻(Myriophyllum spicatum)的典型化感抑藻物质焦酚,以有害蓝藻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和经济绿藻雨生红球藻(Haematococcu spluvialis)为受试藻,同时设置混合共培养体系和纯培养体系,比较焦酚对不同培养体系中两株藻的影响。结果显示,纯培养和共培养体系中,焦酚对铜绿微囊藻细胞增长的抑制率分别为96.82%和93.18%,而对雨生红球藻细胞增长的抑制率显著降低,分别为29.39%和45.40%。焦酚处理的纯培养和共培养体系中铜绿微囊藻胞外藻毒素质量浓度分别为3.23、2.00μg·L^-1,雨生红球藻单个细胞内虾青素质量浓度分别为0.82、1.21 pg·cell-1。与纯培养相比,共培养体系中焦酚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抑制作用减弱,微囊藻毒素释放量显著降低(P<0.05),而对雨生红球藻生长的抑制作用增强(P<0.05),单个细胞内虾青素积累量最大(P<0.05),表明两者共存减弱了焦酚对铜绿微囊藻的抑制效应,却增强了焦酚对雨生红球藻的影响。这些结果初步说明共存藻类会影响化感物质对目标藻株的抑制效应,在后续化感抑藻作用研究中,充分考虑藻类所处生物和非生物环境,将有助于深入揭示水生植物化感抑藻作用生态机制,明确化感作用和化感物质的生态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存藻类 焦酚 微囊藻毒素 虾青素
下载PDF
Primary Study on Phytodegradation of Bisphenol A by Elodea nuttallii 被引量:1
9
作者 ZHANG Bingzhi WU Zhenbin +3 位作者 CHENG Shuiping HE Feng WANG Yafen gao yunni 《Wuhan University Journal of Natural Sciences》 CAS 2007年第6期1118-1124,共7页
In a microcosm system where Elodea nuttallii and Bisphenol A (BPA) coexist, with the help of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 (LC-MS) and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 (GC-MS), the dynamics of phyt... In a microcosm system where Elodea nuttallii and Bisphenol A (BPA) coexist, with the help of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 (LC-MS) and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 (GC-MS), the dynamics of phytodegradation of BPA with concentration 1-20 mg/L and the products of phytodegradation was studied. Antioxidation activity and phospholipids fatty acids were measur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BPA on E.nuttallii.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half life period of phytodegradation of BPA was less than 15 days. 2-(4-hydroxypheny)-2-(3,4-o-dihydroxypheny) propane and 2, 2-bis(4-hydroxypheny) propyl alcohol were identified to be as two possible products of BPA. The peroxidase (POD) activity of E.nuttallii decreased by 50% to 100% compared with that controlled at the end of the experiment. The fatty acid methanol esters (FAMEs) changed obviously too. It showed that oxidation stress and membrane damage would be the two effcting aspects of BPA on E.nuttalli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sphenol A phytodegradation Elodea nuttallii
下载PDF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filtering efficiency of Daphnia in a deep subtropical reservoir
10
作者 ZHANG Man SMYTH Rebecca Ashley +6 位作者 ZHU Weixia ZHANG Li LI Yuncong WANG Yifan LI Xuejun GU Qianhong gao yunni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4期1277-1288,共12页
Studies of Daphnia distribution and function could help people manage and protect water quality. We investigated how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filtering efficiency of Daphnia in the transition and lacustrine zones of t... Studies of Daphnia distribution and function could help people manage and protect water quality. We investigated how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filtering efficiency of Daphnia in the transition and lacustrine zones of the Nanwan Reservoir (China). Samplings were conducted seasonally for 2 years from six sites in the reservoir. Daphnia abundance and biomas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lacustrine zone than in the transition zone. Similar composition and biomass of edible phytoplankton were found in the two zones, suggesting that food quantity could not explain high Daphnia distribution in the lacustrine zone. The variations of water velocity and food quality could help explaining Daphnia patchy distribution in the reservoir. On the one hand, rapid water velocity can cause the Daphnia decrement in the transition zone. On the other hand, the ratio of particulate organic carbon (POC) to chlorophyll a (chl a) concentration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transition zone, indicating more allochthonous material constituted the food source for Daphnia. The lower quality food likely suppressed Daphnia development in the transition zone. A linear regression between Daphnia abundance and Secchi depth (SD) may suggest a cause-effect relationship where increased filtering efficiency was responsible for increased water clarity to some ext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PHNIA LACUSTRINE ZONE transition ZONE water CLARITY Nanwan RESERVOIR
下载PDF
鱼类逆境情况下MicroRNA表达研究进展
11
作者 陈一竹 杨长幸 +9 位作者 马文文 王月 冯梦霞 董文广 汪曦 张曼 董静 高云霓 顾钱洪 周传江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71-779,共9页
鱼类因其生活环境的多变性,在其生活史中经常受到各种环境胁迫,因环境条件改变产生的不利变化都会使动物产生应激反应。疾病、有机体损伤、低氧、重金属和环境污染等均会打破鱼体原有的平衡,影响鱼类生长甚至生存。而脊椎动物进化出了... 鱼类因其生活环境的多变性,在其生活史中经常受到各种环境胁迫,因环境条件改变产生的不利变化都会使动物产生应激反应。疾病、有机体损伤、低氧、重金属和环境污染等均会打破鱼体原有的平衡,影响鱼类生长甚至生存。而脊椎动物进化出了能够依靠转录因子和细胞因子进行自我保护的复杂免疫反应[1],这些免疫反应的激活信号通路主要通过核转录因子NF-κB激活[2],因此在逆境中转录水平表达量的变化就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RNA(miRNA) 鱼类 逆境 负调控
下载PDF
淮河干流信阳段大型底栖动物功能摄食类群时空分布及水质评价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泽豪 张景晓 +4 位作者 于淼 高云霓 董静 宋东蓥 李学军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820-2826,共7页
2021年11月至2022年9月对淮河干流信阳段的大型底栖动物和水环境因子进行了4次野外调查,分析了该段大型底栖动物功能摄食类群的结构与时空分布特征,并对河流水质进行了生物评价。流域内共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73种,隶属于3门7纲42科,不同... 2021年11月至2022年9月对淮河干流信阳段的大型底栖动物和水环境因子进行了4次野外调查,分析了该段大型底栖动物功能摄食类群的结构与时空分布特征,并对河流水质进行了生物评价。流域内共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73种,隶属于3门7纲42科,不同月份大型底栖动物的优势种存在明显变化,其中秀丽白虾在2022年7月和9月成为流域内的绝对优势种。在不同采样月份,流域内大型底栖动物的功能摄食类群以撕食者占据主要优势,为35.9%。冗余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月份中影响大型底栖动物功能摄食类群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有所差异,其中2月的主要环境影响因子为电导率,7月为温度,9月和11月均为氧化还原电位。基于大型底栖动物的生物指数和Shannon指数的水质评价结果表明,流域内水质整体处于轻污染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河 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 功能群 冗余分析 水质生物学评价
原文传递
新农科背景下“渔业资源养护与利用”研究生课程“金课”教学模式初探
13
作者 董静 王先锋 +4 位作者 高肖飞 祝国荣 高云霓 张景晓 周传江 《河南水产》 2023年第5期31-33,共3页
结合《渔业资源养护与利用》教学实践,教学内容不拘泥于教材的照本宣科,紧跟科研前沿热点,体现新颖性、创新性,充分挖掘同学们的科研潜力。通过课程资源多样化、教学内容动态化、渔业资源图谱编写、“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优秀案例... 结合《渔业资源养护与利用》教学实践,教学内容不拘泥于教材的照本宣科,紧跟科研前沿热点,体现新颖性、创新性,充分挖掘同学们的科研潜力。通过课程资源多样化、教学内容动态化、渔业资源图谱编写、“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优秀案例库及特色专题建设打造硕士研究生“金课”课程,激发学生兴趣并提高其对水产业认识,为学生将来从事渔业资源养护工作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业资源养护与利用 “金课”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辩论式课堂 案例库教学
原文传递
蓝藻水华螺旋浮丝藻季节分布特征研究
14
作者 张淑稳 王飞虎 +7 位作者 杨越 袁杰 董静 高云霓 高肖飞 张景晓 袁华涛 李学军 《河南水产》 2023年第2期23-25,共3页
2022年8月在黄河下游金堤河干流位点发现水体表面富集一层颗粒状物质,初步判定该水体暴发水华。把样品带回实验室镜检分析判定该水体暴发的是一种丝状蓝藻水华-螺旋浮丝藻水华。为研究螺旋浮丝藻的季节分布特征,分别于2022年8月和12月... 2022年8月在黄河下游金堤河干流位点发现水体表面富集一层颗粒状物质,初步判定该水体暴发水华。把样品带回实验室镜检分析判定该水体暴发的是一种丝状蓝藻水华-螺旋浮丝藻水华。为研究螺旋浮丝藻的季节分布特征,分别于2022年8月和12月对金堤河干流该位点(116°4′53″)进行采样,调查分析发现螺旋浮丝藻在该位点的8月份丰度和生物量最高,而在12月份明显下降。夏季高水温更易导致螺旋浮丝藻水华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堤河干流 水华 螺旋浮丝藻 季节分布
原文传递
植物化感物质壬酸和焦酚对大型溞生长繁殖的毒性效应 被引量:1
15
作者 高云霓 武静 +5 位作者 刘占杰 张方 杨惠 张曼 董静 李学军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89-695,共7页
为评估植物化感抑藻物质的生态安全性,通过48 h急性毒性实验和21 d慢性毒性实验,研究了穗花狐尾藻(Myriophyllum spicatum)典型化感物质壬酸和焦酚对大型溞(Daphnia magna)生长和繁殖的毒性效应.结果显示,壬酸对大型溞24 h和48 h的LC50... 为评估植物化感抑藻物质的生态安全性,通过48 h急性毒性实验和21 d慢性毒性实验,研究了穗花狐尾藻(Myriophyllum spicatum)典型化感物质壬酸和焦酚对大型溞(Daphnia magna)生长和繁殖的毒性效应.结果显示,壬酸对大型溞24 h和48 h的LC50分别为75.08 mg·L^(-1)和38.55 mg·L^(-1),焦酚对大型溞24 h和48 h的LC50分别为18.89 mg·L^(-1)和13.71 mg·L^(-1).21 d慢性毒性实验中,2.0 mg·L^(-1)的壬酸和焦酚对大型溞生长仍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在高于0.5 mg·L^(-1)浓度水平即显著延长大型溞首次产溞时间,降低其产溞个数(p<0.05).大型溞净增殖率和内禀增长率随壬酸和焦酚浓度增加而减小,2.0 mg·L^(-1)壬酸和焦酚对大型溞净增殖率的抑制率分别为42.40%和38.86%,对大型溞内禀增长率的抑制率分别为25.00%和20.83%.研究表明,壬酸和焦酚对大型溞的繁殖过程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但仍需结合原位试验在更大尺度上评估植物化感抑藻物质的生态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壬酸 焦酚 大型溞 急性毒性 繁殖
原文传递
鱼类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被引量:4
16
作者 周传江 董静 +4 位作者 李筝 张曼 高云霓 祝国荣 张建新 《河南水产》 2019年第2期38-39,46,共3页
《鱼类学》实验课是水产类专业必修课程,随着教育部“双万计划”的提出,如何把传统的专业课程打造为“金课”是高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为了提高《鱼类学》实验课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根据该课程的特点和教学目标,结合作者多年从事该课... 《鱼类学》实验课是水产类专业必修课程,随着教育部“双万计划”的提出,如何把传统的专业课程打造为“金课”是高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为了提高《鱼类学》实验课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根据该课程的特点和教学目标,结合作者多年从事该课程教学工作的经验和心得对实验学教学提出如下革新的对策:实验内容的扩充与优化;多种教学方式知识输入,提高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实验考核方式的变革;实验教学手段的多样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学 实验教学 改革 探索
原文传递
大学与高中生物实验教学衔接状况调查及对策探究——以河南师范大学水产学院本科生为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周传江 董静 +4 位作者 李筝 张曼 高云霓 陶立奎 张建新 《河南水产》 2018年第6期34-36,40,共4页
大学生物实验教学与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是否很好衔接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和学生专业的发展。笔者通过调查分析大学和高中生物实验教学衔接的现状,发现大学和高中生物实验在教学上存在许多问题,从而导致了生物实验课程不能进行有效衔接,在此... 大学生物实验教学与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是否很好衔接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和学生专业的发展。笔者通过调查分析大学和高中生物实验教学衔接的现状,发现大学和高中生物实验在教学上存在许多问题,从而导致了生物实验课程不能进行有效衔接,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做好教学衔接的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实验教学 衔接 状况 对策
原文传递
黄河花园口浮游植物采集方法比较
18
作者 代杜娟 宗江龙 +8 位作者 张洋 李聪 杨越 汤一帆 董静 张曼 高云霓 李学军 秦祥朝 《河南水产》 2021年第4期24-28,共5页
常规浮游植物采样方法以固定1 L水样,浓缩鉴定为主,然而这种方法较适于湖库型水体,不适于含沙量高的黄河干流浮游植物采集。为探究较适于含沙量高水体的浮游植物采集方法,作者以黄河花园口为试点,对比了不同采样方法以及不同沉降时间、... 常规浮游植物采样方法以固定1 L水样,浓缩鉴定为主,然而这种方法较适于湖库型水体,不适于含沙量高的黄河干流浮游植物采集。为探究较适于含沙量高水体的浮游植物采集方法,作者以黄河花园口为试点,对比了不同采样方法以及不同沉降时间、不同采集网孔径对黄河花园口浮游植物采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常规取水样浓缩与35μm滤网过滤浓缩相比,其采集到的浮游藻类种类数无显著差异,然而采集到的种类有不重叠部分,也就是说二者可互补提高采集浮游藻类的种类数;(2)相较于10μm滤网,35μm滤网过滤能鉴定到更多的浮游藻类,且无论是35μm还是10μm滤网过滤前,对含沙量高的水样进行短时间沉淀,有助于提高鉴定浮游藻类种类数,以沉降1 min内为宜;(3)虽然滤网过滤可提高采集鉴定浮游植物的种类数,但是若需要浮游植物定量数据,常规浓缩鉴定更加适合。据此,通过该试点调查分析,作者认为对于含沙量高的水体可借助常规采样和35μm滤网共同取样提高浮游植物种类数,然而浮游植物的定量数据仍需以常规浓缩鉴定方法为主,若实际水体浮游藻类生物量偏低,可适量提高常规采样体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 泥沙 浮游植物 采样方法
原文传递
提高水产养殖专业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培养模式探讨
19
作者 卢荣华 秦超彬 +3 位作者 张玉茹 张建新 高云霓 聂国兴 《河南水产》 2019年第3期39-41,共3页
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培养是大学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主要探讨了提高水产养殖专业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培养模式,通过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及方案、加强校企合作、完善创新实践体系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及课程与教材建设等举措,旨... 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培养是大学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主要探讨了提高水产养殖专业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培养模式,通过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及方案、加强校企合作、完善创新实践体系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及课程与教材建设等举措,旨在将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培养与水产养殖专业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此外,本文进一步提出了目前水产养殖专业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核心竞争力 水产养殖专业 培养模式
原文传递
黄河豫鲁交界段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鱼类资源现状
20
作者 杨惠 高云霓 +4 位作者 张曼 董静 张景晓 李玫 李学军 《河南水产》 2021年第4期33-36,46,共5页
为科学制定渔业资源保护对策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管理措施,2017年6月-2018年1月对黄河豫鲁交界段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核心区鱼类资源展开调查。调查区域内鱼类共计31种,隶属于5目9科30属,其中鲤形目鲤科鱼类18种,占该目总数的90.0... 为科学制定渔业资源保护对策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管理措施,2017年6月-2018年1月对黄河豫鲁交界段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核心区鱼类资源展开调查。调查区域内鱼类共计31种,隶属于5目9科30属,其中鲤形目鲤科鱼类18种,占该目总数的90.00%,占所有本次调查鱼类的58.06%。鱼类组成以静水定居型和溪流定居型鱼类为主,底层分布鱼类占优势,产沉性卵鱼类和漂流性卵鱼类为主,杂食性鱼类最多,以江河平原区系复合体的鱼类为主。渔获物中,鲫鱼数量和重量均最高,分别占渔获物总量的26.56%和34.73%,但个体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 水产种质资源保护 鱼类资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