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类文明发展的主线和历史地理学的使命
1
作者 葛剑雄 《历史地理研究》 CSSCI 2024年第2期1-6,共6页
文明是指一个较大的人类群体,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中华文明就是中华民族在以往五千多年间在世界上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人类处于地球表层极其复杂多样的环境中,人类文明和人类历史... 文明是指一个较大的人类群体,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中华文明就是中华民族在以往五千多年间在世界上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人类处于地球表层极其复杂多样的环境中,人类文明和人类历史的发展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从人类产生至今,一直到可以预见的未来,始终贯穿着两条主线:一是人类与自然的互动和协调,即人类不自觉的或自觉的适应地理环境。一是人类不断克服自身的生物性、兽性,形成人性,并逐步确立人类共同的精神标准和价值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地理学 地球表层 人类群体 人类文明 地理环境 精神财富 生物性 人类与自然
下载PDF
历史地理环境与中华文明 被引量:5
2
作者 葛剑雄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9-113,共5页
对“地理环境”的定义,我采用《中国大百科全书·地理学卷》的说法:“生物,特别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球表层。”具体来说,“地理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或自然地理环境)、经济环境(或经济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上述三种环境... 对“地理环境”的定义,我采用《中国大百科全书·地理学卷》的说法:“生物,特别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球表层。”具体来说,“地理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或自然地理环境)、经济环境(或经济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上述三种环境各以某种特定的实体为中心,由具有一定地域关系的各种事物的条件和姿态所构成。这三种地理环境之间在地域上和结构上又是互相重叠、互相联系的,从而构成统一的整体地理环境。但我认为,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可合称为人文环境(或人文地理环境),因为无论经济还是社会文化,都是人类活动的产物,都是人类在特定的空间中的活动所形成的地理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大百科全书 人文地理环境 中华文明 地域关系 地球表层 自然地理环境 人文环境 历史地理环境
下载PDF
人文学科的“科学”与“人文” 被引量:5
3
作者 葛剑雄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84-187,255,共5页
学界通常所谓"文史不分家",其中的"文史"应指所有的人文学科。各人文学科都包含人文与科学两方面的因素。其中它们所涉及的事实、文本等属于科学,适用于科学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对这一切的理解和评价等则属于人文范... 学界通常所谓"文史不分家",其中的"文史"应指所有的人文学科。各人文学科都包含人文与科学两方面的因素。其中它们所涉及的事实、文本等属于科学,适用于科学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对这一切的理解和评价等则属于人文范畴。我们提倡科学与人文结合,关键在于科学与人文、科学家与人文学者之间的相互尊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学科 科学 文史不分家 儒家思想
下载PDF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专辑笔谈 被引量:1
4
作者 葛剑雄 杨保军 +2 位作者 宁越敏 张晖明 任远 《城乡规划》 2019年第4期102-108,共7页
近年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取得了一定进展,在交通设施、信息通讯等领域已经实现了近沪地区的互联互通。但是,距离真正实现区域一体化目标,依然任重道远。阻碍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行政壁垒依然明显存在,在项目审批、规划建设、公共服... 近年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取得了一定进展,在交通设施、信息通讯等领域已经实现了近沪地区的互联互通。但是,距离真正实现区域一体化目标,依然任重道远。阻碍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行政壁垒依然明显存在,在项目审批、规划建设、公共服务、环境保护等领域,区域内各城市没有形成利益共同体的保障机制,使得各种协调会议和政策最终流于形式。因此,本期《城乡规划》笔谈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为主题,探讨区域一体化进程的格局、挑战和前景,探索区域多元治理模式和利益共同体的制度创新,以期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特别是一体化示范区的建设提供思路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规划 利益共同体 长三角一体化 信息通讯 行政壁垒 交通设施 环境保护 协调会议
下载PDF
丝绸之路与西南历史交通地理 被引量:4
5
作者 葛剑雄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7-64,共8页
历史上的丝绸之路是西方人向东方扩张的结果,而非中国商品主动向外输出的产物。中国古代以"天下之中""天朝无所不有"自居,形成宗藩制度和朝贡体系,缺乏对外贸易的概念和需求。商人社会地位低下,无法自由出境,绝大... 历史上的丝绸之路是西方人向东方扩张的结果,而非中国商品主动向外输出的产物。中国古代以"天下之中""天朝无所不有"自居,形成宗藩制度和朝贡体系,缺乏对外贸易的概念和需求。商人社会地位低下,无法自由出境,绝大多数时间无法合法从事对外贸易。西南的交通路线却提供了主动外贸的通道,连接印度以至中亚,意义重大。对西南历史交通地理的研究,包括交通工具、设施、路线、制度、人流物流、起始地与腹地、连接地与影响地等,需要文献、考古、调查考察等多学科综合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之路 西南 历史交通地理
下载PDF
江南文化在长三角一体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6
6
作者 葛剑雄 《江苏地方志》 2020年第1期4-7,共4页
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观点是,任何一种文化都是在一个特定空间、特定时间内,一些特定的群体在长期的生活、生产、生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马克思去世后,恩格斯在其墓前发表的著名演说中指出,马克思从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下发现了... 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观点是,任何一种文化都是在一个特定空间、特定时间内,一些特定的群体在长期的生活、生产、生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马克思去世后,恩格斯在其墓前发表的著名演说中指出,马克思从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下发现了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活动。我们现在讲江南文化,实际上是讲的江南文明。江南文化是中华文明的一部分,是中华文明下面的一个亚文明,是江南特定范围内从古到今所创造出来的全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一体化 特定范围 中华文明 历史唯物论 特定空间 精神财富 马克思主义 意识形态
下载PDF
江南与上海互动关系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葛剑雄 《上海地方志》 2019年第2期4-10,M0003,共8页
江南与上海始终保持着良性的互动关系。上海一直是江南的一部分,上海人口主要是江南移民,江南与上海的文化基本特征相同。从公元10世纪的聚落到国际大都市,上海经历了一个不断开发、不断发展的过程。开埠后,上海弘扬江南文化的优势与西... 江南与上海始终保持着良性的互动关系。上海一直是江南的一部分,上海人口主要是江南移民,江南与上海的文化基本特征相同。从公元10世纪的聚落到国际大都市,上海经历了一个不断开发、不断发展的过程。开埠后,上海弘扬江南文化的优势与西方现代科学技术、管理模式、先进文化相结合,形成更有特色的海派文化。江南文化是海派文化的基础和母体,而海派文化为江南文化的发展提供广阔空间的同时,又得到了新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 上海 移民 海派文化 江南文化 互动关系
下载PDF
“齐梁文化研究丛书”汇评
8
作者 葛剑雄 刘跃进 +5 位作者 姜建 边利丰 蒋碧薇 张楚楚 司马周 孙慧琦 《江苏地方志》 2022年第2期83-90,共8页
常州,是南朝齐梁萧氏的祖居地,是齐梁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常州的齐梁文化是江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08年开始,常州市委、市政府成立了齐梁文化研究课题组,联络国内文化学者、出版部门和相关文化机构,对这一地方历史文化发掘整理,经... 常州,是南朝齐梁萧氏的祖居地,是齐梁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常州的齐梁文化是江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08年开始,常州市委、市政府成立了齐梁文化研究课题组,联络国内文化学者、出版部门和相关文化机构,对这一地方历史文化发掘整理,经过10余年的合力耕耘,编纂出版了“齐梁文化研究丛书”,其中有齐梁历史、文化论述、家族文化、诗文选注、人物评传、名著译注、文化辞典、论文萃编等,共17部21册,810余万字,集中展示了齐梁历史和文化研究的最新成果。本刊选摘一组对这套丛书的有关评述,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朝齐梁 文选注 出版部门 研究丛书 地方历史文化 祖居地 研究课题组 常州市委
下载PDF
丝绸之路的历史地理背景——据作者多次讲演整理
9
作者 葛剑雄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1期58-65,共8页
“丝绸之路”虽到1877年才由李希霍芬命名,实际早已存在,但并非由古代中国向外开辟,张骞通西域只是利用了现成的道路。根本原因是古代中国没有对外联系的需求,缺乏了解外界的动力。中国没有利用丝绸之路进行扩张,也没有从丝绸之路获得... “丝绸之路”虽到1877年才由李希霍芬命名,实际早已存在,但并非由古代中国向外开辟,张骞通西域只是利用了现成的道路。根本原因是古代中国没有对外联系的需求,缺乏了解外界的动力。中国没有利用丝绸之路进行扩张,也没有从丝绸之路获得经济利益,更没有通过丝绸之路主动传播自己的文化。“一带一路”与“丝绸之路”没有直接联系和传承关系。“丝绸之路”的真实历史留给我们更多的是教训,而非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之路 历史地理 教训
下载PDF
历史人口地理个案研究:明清之际重庆地区人口数量下限推测
10
作者 葛剑雄 侯文权 《历史地理研究》 2019年第2期72-82,161,共12页
历史人口地理和人口史研究中都会遇到大规模天灾人祸之后或易代之际人口数量的空白,对遗存人口的数量仅有极端性的描述或缺乏根据的估计。本文提出一些历史人口地理的研究方法与原则,以明末清初今重庆市辖区的遗存人口数量为样本,尽可... 历史人口地理和人口史研究中都会遇到大规模天灾人祸之后或易代之际人口数量的空白,对遗存人口的数量仅有极端性的描述或缺乏根据的估计。本文提出一些历史人口地理的研究方法与原则,以明末清初今重庆市辖区的遗存人口数量为样本,尽可能广泛地搜集了各类直接与间接的史料,分片详细分析此时段内影响其人口数量变化的各种因素和结果,根据分别取上限或下限的原则,作较严格的推测和估计,该区域内明清之际人口谷底出现在康熙三年(1664年),其最低人口数不低于27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数量 人口地理 明末清初 重庆
下载PDF
中国历史地图:从传统到数字化 被引量:9
11
作者 葛剑雄 《历史地理》 2002年第1期1-11,共11页
中国已经发现的最早的地图绘制于战国秦惠文王后期,相当公元前4世纪后期①。从文献记载看,原始地图的岀现年代更早。《左传》宣公三年载:楚子伐陆浑之戎,遂至于雒,观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对曰:“……... 中国已经发现的最早的地图绘制于战国秦惠文王后期,相当公元前4世纪后期①。从文献记载看,原始地图的岀现年代更早。《左传》宣公三年载:楚子伐陆浑之戎,遂至于雒,观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对曰:“……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故民入川泽讪林,不逢不若。螭魅罔两,莫能逢之,用能协于上下,以承天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孙满 秦惠文王 铸鼎象物 地图绘制 数字化
下载PDF
汉武帝徙民会稽说正误--兼论秦汉会稽丹阳地区的人口分布 被引量:1
12
作者 葛剑雄 《历史地理》 1983年第1期152-159,共8页
《汉书•武帝纪》:“(元狩)四年(前119年)冬,有司言关东贫民徙陇西、北地、西河、上郡、会稽凡七十二万五千口。”长期以来,治史者都以为记载确凿,深信不疑。清人王鸣盛更进而推定此次徙民使会稽“约增十四万五千口”,以为“会稽生齿之繁... 《汉书•武帝纪》:“(元狩)四年(前119年)冬,有司言关东贫民徙陇西、北地、西河、上郡、会稽凡七十二万五千口。”长期以来,治史者都以为记载确凿,深信不疑。清人王鸣盛更进而推定此次徙民使会稽“约增十四万五千口”,以为“会稽生齿之繁,当始于此。”①当代史家也多沿袭旧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帝纪 治史者 王鸣盛 元狩 司言 汉武帝 会稽 徙民
下载PDF
《中国移民史》发凡 被引量:1
13
作者 葛剑雄 《历史地理》 1990年第3期130-142,共13页
多卷本《中国移民史》在去年被批准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已于今年开始撰写。我们希望能将它写成一部比较全面、系统地反映从有文字记载以来至本世纪上半期在中国境内的移民历史的著作,填补至今还存在的空白。我们也希望这一项目... 多卷本《中国移民史》在去年被批准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已于今年开始撰写。我们希望能将它写成一部比较全面、系统地反映从有文字记载以来至本世纪上半期在中国境内的移民历史的著作,填补至今还存在的空白。我们也希望这一项目成为业师谭季龙(其骧)先生的研究成果的继续,以此实现他的宿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多卷本 移民历史 资助项目 研究成果 《中国移民史》
下载PDF
To Go Global, We Should Be First Self-Improved
14
作者 ge jianxiong 《China & The World Cultural Exchange》 2014年第6期47-48,共2页
I would like to take your time to explain several ideas.
关键词 中国 文化传统 发展现状 历史文化
下载PDF
History of "One Belt and One Road" Needs Correct Understanding
15
作者 ge jianxiong 《China & The World Cultural Exchange》 2015年第4期47-48,共2页
China should now start to establish a "One Belt and One Road" training system. Through this training, we can brief relevant leaders, experts and entrepreneurs on the strategic considerations, historical background a... China should now start to establish a "One Belt and One Road" training system. Through this training, we can brief relevant leaders, experts and entrepreneurs on the strategic considerations, historical background and relevant policies of "One Belt and One Road" so that they can form a whole set of ideas in this regard. Then we expand the trainees to cover practitioners and the general public. In addition, we should offer a more positive and correct explanation to the general public and people overse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 企业家 培训
下载PDF
从历史地理看西北城市化之路
16
作者 葛剑雄 《历史地理》 2004年第1期203-210,共8页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计划以来,如何根据西部地区的自然和人文条件,寻找切实可行的发展方式,不仅是学术界探索的热点,也是举国上下关注的问题。从历史地理的角度看,在西北地区实行城市化既有其便利条件,也有利于自然环境的保护。
关键词 人文条件 西部大开发 自然环境 西北地区 便利条件 城市化 地理 历史
下载PDF
耕耘历史地理园地五十年的结晶——读谭其骧《长水集》
17
作者 葛剑雄 《历史地理》 1987年第1期264-272,共9页
《长水集》将出版了。这本论文集汇集了谭其骧先生一九三二年至一九八一年这五十年间撰写的主要学术论文六十四篇,约七十万字,是先生从事中国历史地理和中国史研究丰硕成果的结晶。作为中国历史地理学创始人之一和《中国历史地图集》的... 《长水集》将出版了。这本论文集汇集了谭其骧先生一九三二年至一九八一年这五十年间撰写的主要学术论文六十四篇,约七十万字,是先生从事中国历史地理和中国史研究丰硕成果的结晶。作为中国历史地理学创始人之一和《中国历史地图集》的主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历史地理 中国史研究 谭其骧 学术论文 长水集 五十年 丰硕成果
下载PDF
中国历代移民的类型和特点
18
作者 葛剑雄 《历史地理》 1993年第1期142-154,共13页
中国移民的历史同中国的历史同样悠久,也同中国的历史同样丰富。每个历史时期的移民运动当然免不了要受到特定时代的影响,但移民运动又有其内在的规律。每次移民运动,尤其是大规模的移民运动都有各自的特点,所以不能简单地根据社会性质... 中国移民的历史同中国的历史同样悠久,也同中国的历史同样丰富。每个历史时期的移民运动当然免不了要受到特定时代的影响,但移民运动又有其内在的规律。每次移民运动,尤其是大规模的移民运动都有各自的特点,所以不能简单地根据社会性质和社会制度来分析移民运动的类型和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民运动 类型和特点 社会制度 历史 大规模
下载PDF
《长水集续编》编后
19
作者 葛剑雄 《历史地理》 1996年第1期166-179,共14页
季龙(谭其麋)先师的《长水集》上下册所收论文止于1981年,此后他发表的论著,多数都将原稿命我校读,出版后也都将他亲自改定的副本交我保存。积累渐多,我就请示他是否考虑编为续编,但他总是忙于各项科研项目和应付不完的其他事务,往往以... 季龙(谭其麋)先师的《长水集》上下册所收论文止于1981年,此后他发表的论著,多数都将原稿命我校读,出版后也都将他亲自改定的副本交我保存。积累渐多,我就请示他是否考虑编为续编,但他总是忙于各项科研项目和应付不完的其他事务,往往以“慢慢来”、“不必急”作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项目 续编 长水集 编后
下载PDF
寻找变革时代的文化认同:以历史为基石 被引量:2
20
作者 葛剑雄 李红岩 +4 位作者 陈恒 马敏 李宏图 孟钟捷 王锐 《探索与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32-56,157,共26页
作为一个延绵数千年的文明大国,中国拥有厚重的史学传统。今天,技术革命和社会变迁带来历史知识生产和传播形式的根本变化,自精英而大众、自业余而专业等各种可能性大量出现,历史传播领域的内容空前丰富。然而,这同时也可能导致大众历... 作为一个延绵数千年的文明大国,中国拥有厚重的史学传统。今天,技术革命和社会变迁带来历史知识生产和传播形式的根本变化,自精英而大众、自业余而专业等各种可能性大量出现,历史传播领域的内容空前丰富。然而,这同时也可能导致大众历史认知的片面与混乱,历史知识的公共传播同以教科书为代表的传统历史教育构成了竞争姿态。而大众历史文化和历史教育,向来是形成社会共识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环节,事关国家和社会安定团结,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传播 传播领域 史学传统 文化认同 历史认知 变革时代 社会共识 民族凝聚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