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hiari畸形Ⅰ型手术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1
作者 比拉力·巴拉江 阿依图尔荪·阿卜杜外力 +4 位作者 买买提江·卡斯木 朱国华 麦麦提力·米吉提 更·党木仁加甫 汪永新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4年第2期216-220,共5页
目的探讨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Ⅰ型(CM-Ⅰ)手术预后的相关性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16-08—2023-01手术治疗的80例CM-Ⅰ患者的临床资料,行芝加哥预后评分(CCOS),分析性别、年龄、高血压、糖尿病、BMI、... 目的探讨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Ⅰ型(CM-Ⅰ)手术预后的相关性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16-08—2023-01手术治疗的80例CM-Ⅰ患者的临床资料,行芝加哥预后评分(CCOS),分析性别、年龄、高血压、糖尿病、BMI、病程、术前脊髓空洞、术前神经功能缺损、扁桃体凸出程度、术式等因素对患者手术预后的影响,确定CM-Ⅰ手术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年龄(OR=0.015,95%CI:0.001~0.448,P=0.015)、病程(OR=0.020,95%CI:0.001~0.477,P=0.016)、术前脊髓空洞(OR=0.017,95%CI:0.000~0.916,P=0.045)及术式(OR=0.042,95%CI:0.002~0.984,P=0.049)是CM-Ⅰ手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CM-Ⅰ手术预后的相关性因素包括年龄、病程、术前脊髓空洞及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ari畸形Ⅰ型 手术预后 芝加哥Chiari畸形预后量表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手术联合贝伐单抗治疗罕见成人小脑半球毛细胞黏液型星形细胞瘤1例并文献复习
2
作者 盛成俊 沈宇晟 +7 位作者 赵小玉 李彦东 吴徐超 曾加 李文壮 麦麦提力·米吉提 更·党木仁加甫 朱国华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4年第4期472-476,共5页
目的 探讨成人小脑毛细胞黏液型星形细胞瘤(PMA)的临床特点、手术治疗、放化疗干预及其预后。方法 回顾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21年4月收治的1例成人小脑半球PMA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手术方法采用旁正... 目的 探讨成人小脑毛细胞黏液型星形细胞瘤(PMA)的临床特点、手术治疗、放化疗干预及其预后。方法 回顾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21年4月收治的1例成人小脑半球PMA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手术方法采用旁正中入路肿瘤次全切,术后复发给予贝伐单抗化疗干预。结果 患者头颅核磁共振成像(MRI)示右侧小脑半球及脑干偏右缘团状异常占位。术后病理结果显示细胞黏液型星形细胞瘤。术后同步放化疗干预,患者术后7个月复发,规律2周期贝伐单抗治疗后无明显进展,再次复查MRI示肿瘤体积明显减少,行第3周期化疗,术后1年随访临床症状无明显进展。结论 成人小脑PMA罕见,手术以全切为目标,无法全切术后应及时放化疗干预,贝伐单抗治疗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胞黏液型星形细胞瘤 成人 贝伐单抗
下载PDF
后颅窝非囊结节型血管母细胞瘤的诊断及显微外科治疗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彦东 更.党木仁加甫 +1 位作者 麦麦提力.米吉提 朱国华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367-371,共5页
目的探讨后颅窝非囊结节型血管母细胞瘤的诊断、显微外科治疗及其并发症。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2月至2017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并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29例后颅窝非囊结节型血管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手术... 目的探讨后颅窝非囊结节型血管母细胞瘤的诊断、显微外科治疗及其并发症。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2月至2017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并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29例后颅窝非囊结节型血管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手术疗效、术后并发症。结果本组患者中,男19例(65. 5%),女10例(34. 5%),男∶女为1. 9∶1;多发年龄为35~55岁;病程10 d~6年,平均8. 3个月。最多见的首发症状是头痛、头晕(86. 2%)。28例患者肿瘤全切,1例患者次全切。术后9例患者(31. 0%)出现并发症,其中感染发热7例(24. 1%),脑脊液漏2例(6. 9%)、面瘫1例(3. 5%)、应激性消化道溃疡出血2例(6. 9%)。术后通过门诊或电话随访患者28例,随访时间3个月~6年。术后6个月随访时,所有患者的KPS≥80分; 1例术后面瘫患者,术后6个月时面瘫House-Brackmann分级标准达Ⅲ级; 1例肿瘤次全切患者术后38个月时随访,残余肿瘤未见明显增大。结论后颅窝非囊结节型血管母细胞瘤无特异性临床表现;头颅CT或MRI平扫+增强扫描是其主要诊断方法;显微外科手术切除是其首选治疗方法,手术全切肿瘤即可达到治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母细胞瘤 后颅窝 显微外科手术
下载PDF
Chiari 1型畸形的诊治分析(附99例报道)
4
作者 比拉力·巴拉江 阿依图尔荪·阿卜杜外力 +2 位作者 朱国华 更·党木仁加甫 汪永新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3年第3期153-155,共3页
目的 探讨Chiari 1型畸形(C1M)的诊断、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99例C1M的临床资料。19例采用保守治疗组,80例采用手术治疗。所有病人随访1年。结果 保守治疗19例中,症状改善2例(10.5%),无改善16例... 目的 探讨Chiari 1型畸形(C1M)的诊断、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99例C1M的临床资料。19例采用保守治疗组,80例采用手术治疗。所有病人随访1年。结果 保守治疗19例中,症状改善2例(10.5%),无改善16例(84.2%),恶化1例(5.3%)。手术治疗80例中,症状改善69例(86.3%),无改善10例(12.5%),术后因急性呼吸衰竭死亡1例(1.2%)。结论 C1M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表现;以手术治疗为主,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ari 1型畸形 诊断 治疗 保守治疗 手术
下载PDF
Kawase入路下显微镜与神经内镜观测性及可操作性的对比研究
5
作者 吕明月 更·党木仁加甫 吴昊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11期1321-1324,共4页
目的研究显微镜与神经内镜在Kawase入路中的观测性及可操作性比较。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2年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中心的5例(10侧)尸头标本作为研究对象,模拟Kawase入路手术过程,通过显微镜和神经内镜观察相关解剖结... 目的研究显微镜与神经内镜在Kawase入路中的观测性及可操作性比较。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2年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中心的5例(10侧)尸头标本作为研究对象,模拟Kawase入路手术过程,通过显微镜和神经内镜观察相关解剖结构并对脑干腹侧区域观测距离和手术可操作距离进行测量,进而对比两种手术方式的差异性并作分析。结果与显微镜辅助Kawase入路比较,神经内镜辅助Kawase入路在脑干腹侧上方、前上方、前方、下方的观测距离和手术可操作距离均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前下方的观测距离和手术可操作距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镜在Kawase入路中观察范围还是操作范围均优于显微镜,值得在临床工作中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镜 kawase入路 解剖学 外科学
下载PDF
右侧小脑半球罕见囊实性脑膜黑色素瘤1例并文献复习
6
作者 盛成俊 赵小玉 +7 位作者 沈宇晟 李彦东 吴徐超 曾加 吴昊 麦麦提力·米吉提 更·党木仁加甫 朱国华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4年第6期717-720,共4页
目的 探讨脑膜黑色素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例右侧小脑半球脑膜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回顾。手术采用旁正中入路,显微镜下右侧小脑半球肿瘤切除术... 目的 探讨脑膜黑色素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例右侧小脑半球脑膜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回顾。手术采用旁正中入路,显微镜下右侧小脑半球肿瘤切除术,术后给予放疗辅助治疗。结果 患者因头痛、头晕伴步态不稳20余天入院。头颅核磁示右侧小脑半球可见一囊实性占位。术后病理结果显示右侧小脑半球脑膜黑色素瘤。术后给予辅助放疗治疗,出院卡氏功能状态(KPS)评分90分,随访患者术后9个月死亡。结论 囊实性脑膜黑色素瘤是颅内罕见的恶性肿瘤,术前诊断困难,需结合多种诊疗手段,手术以全切为目标,肿瘤预后差,免疫治疗联合基因靶向药物治疗等新辅助治疗可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实性脑膜黑色素瘤 免疫靶向疗法 基因靶向疗法
下载PDF
羧基末端连接蛋白反应蛋白抑制脑血管内皮细胞氧化损伤的作用研究
7
作者 杜郭佳 更·党木仁加甫 +2 位作者 范雁东 苏日青 巴特·龚高昂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1102-1105,共4页
目的探索羧基末端连接蛋白反应蛋白(CtIP)对脑内皮细胞氧化损伤功能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添加三丁基过氧化氢(TBHP)刺激诱导脑内皮细胞氧化应激,采用过表达和干扰慢病毒技术制备CtIP基因表达和沉默表达细胞系,Caspase-3免... 目的探索羧基末端连接蛋白反应蛋白(CtIP)对脑内皮细胞氧化损伤功能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添加三丁基过氧化氢(TBHP)刺激诱导脑内皮细胞氧化应激,采用过表达和干扰慢病毒技术制备CtIP基因表达和沉默表达细胞系,Caspase-3免疫荧光检测细胞的损伤程度,免疫印迹检测细胞CtIP、Caspase-3蛋白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RT-PCR)检测CtIP信号通路基因的表达。结果免疫荧光和免疫印迹检测结果显示,过表达CtIP后,Caspase-3的表达降低至正常细胞的1/3水平(相对表达量),表明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程度减轻。而干扰CtIP表达后,Caspase-3表达显著增加至正常细胞的4/5水平(相对表达量),提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程度提高。Realtime RT-PCR结果显示,CtIP基因显著上调BRCA1和ZBRK1基因的表达,而抑制了p21基因的表达。结论证实CtIP基因对脑内皮细胞氧化损伤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确定了CtIP基因与BRCA1、ZBRK1和p21基因在损伤过程中的调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IP基因 氧化损伤 脑血管内皮细胞 抑制
原文传递
Treatment of intracranial hydatid cysts 被引量:2
8
作者 Sailike Duishanbai geng dangmurenjiafu +8 位作者 LIU Chen GUO Huai-rong HAO Yu-jun LIU Bo WANG Yong-xin LUO Kun ZHOU Kai WEN Hao Research Group of Hydatid Diseases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1年第18期2954-2958,共5页
Background Echinococcosis is still endemic in many countries, including China, where it is especially prevalent in the northwest.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nrich the international literature about the treatment of... Background Echinococcosis is still endemic in many countries, including China, where it is especially prevalent in the northwest.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nrich the international literature about the treatment of intracranial hydatid cysts. Methods We retrospectively reviewed the clinical features, radiological manifestations, and surgical outcome of 97 patients with intracranial hydatid cysts, who received surgical treatment at the Neurosurgical Department of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from 1985 to 2010 and followed up the patient via sending a questionnaire or telephone contact. Clinical outcome was evaluated using the Karnofsky Performance Scale Index. Results Headache and vomiting were the most common initial symptoms in our patients. Neurological deficits caused by the mass effect of the cysts were seen in 82 cases. On the X-ray, significant bone erosion was seen in only two cases with epidural hydatid cysts. Round-shaped and thin-walled homogeneous low-density cystic lesions without surrounding edema and enhancement were the main findings on computerized tomography (CT) in g5 patients with intraparenchymal hydatid cysts, whi}e two cases with epidural hydatid cysts presented as a heterodensity lesions. 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0, hydatid cyst presented as a round-shaped low signal lesion in Tl-weighted images and high signal lesion in T2-weighted images, without enhancement after contrast media injection, while the two cases with epidural cysts presented as mixed signal masses. Surgical removal of cyst was performed in all cases. Total removal was achieved in 93 cases without rupturing the cyst wall. Only two cysts ruptured during the dissection, resulting in two surgery-related mortalities. There was no other additional neurological deficit caused directly by surgery. In 97.2% of the patients, the Karnofsky Performance Scale score was 80 to 90 at the last follow-up. Conclusions Intracranial hydatid cyst is still a main cause of increased intracranial pressure among the patients in endemic areas for echinococcosis. CT and MRI are the best diagnostic methods and surgery is the treatment of choice for intracranial hydatid cys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racranial hydatid cysts SURGERY TREATMENT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