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室注射葡萄糖对翘嘴鳜摄食和糖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曾妍芝 李红燕 +7 位作者 王广军 谢骏 田晶晶 龚望宝 夏耘 张凯 李志斐 郁二蒙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55-266,共12页
为探究鳜下丘脑葡萄糖感知系统的存在和对摄食的影响,实验以翘嘴鳜为研究对象,对鳜分别进行脑室注射生理盐水(对照组)、2-DG(葡萄糖代谢拮抗剂,100 mg/kg)和葡萄糖(10 mg/kg),探究注射后3、6和12 h不同时间点鳜摄食及糖代谢的响应机制... 为探究鳜下丘脑葡萄糖感知系统的存在和对摄食的影响,实验以翘嘴鳜为研究对象,对鳜分别进行脑室注射生理盐水(对照组)、2-DG(葡萄糖代谢拮抗剂,100 mg/kg)和葡萄糖(10 mg/kg),探究注射后3、6和12 h不同时间点鳜摄食及糖代谢的响应机制。结果显示,脑室注射葡萄糖显著抑制鳜的摄食,而不同时间点鳜血浆葡萄糖含量无显著差异。脑室注射葡萄糖显著诱导下丘脑葡萄糖激酶基因gk(glucokinase,6 h),表明鳜下丘脑葡萄糖感知体系的存在。且脑室注射葡萄糖显著促进可卡因和苯丙胺调节转录肽基因cart(cocaine and amphetamine regulated transcript,3 h)的表达量,这可能与鳜mTOR(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在下丘脑(12 h)和肝脏(6 h)中的基因表达水平的显著上调有关。另外,脑室注射葡萄糖显著诱导鳜肝脏gk(6 h)和pk(pyruvate kinase,3 h)的表达,促进糖酵解,表明脑室通过感知的葡萄糖水平促进分解代谢为机体供能。综上,本研究首次通过脑室注射葡萄糖探究鳜下丘脑葡萄糖感知系统的存在,同时发现鳜下丘脑对葡萄糖脑室注射存在响应。且脑室注射葡萄糖可能通过对gk的调控影响AMPK/mTOR通路,调控机体食欲相关基因表达进而抑制摄食。研究结果为翘嘴鳜对饲料碳水化合物的高效利用和摄食调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翘嘴鳜 葡萄糖感知 脑室注射 摄食调控 糖代谢
下载PDF
不同地区稻虾综合种养系统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贾丽娟 王广军 +6 位作者 夏耘 张凯 谢骏 郁二蒙 李志斐 龚望宝 田晶晶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3-84,共12页
为研究不同地区稻虾综合种养系统的环境及克氏原螯虾肠道的细菌群落结构差异,为改进不同地区稻虾综合养殖策略提供依据,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了武汉、永州和韶关地区稻田养殖克氏原螯虾的水体、底泥及虾肠道细菌群落结... 为研究不同地区稻虾综合种养系统的环境及克氏原螯虾肠道的细菌群落结构差异,为改进不同地区稻虾综合养殖策略提供依据,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了武汉、永州和韶关地区稻田养殖克氏原螯虾的水体、底泥及虾肠道细菌群落结构,并对水体、肠道菌群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武汉地区稻虾综合种养系统的水体、底泥及克氏原螯虾肠道细菌群落的多样性均大于永州地区和韶关地区。武汉地区的稻虾综合种养系统的水体及底泥的细菌群落结构与永州地区和韶关地区均相似,其中水体的优势菌门均为放线菌门、蓝细菌门、变形菌门和拟杆菌门;底泥的优势菌门均为变形菌门。武汉地区的克氏原螯虾肠道的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优势菌属为柠檬酸杆菌属(Citrobacter,10.85%)、气单胞菌属(Aeromonas,9.88%)和[Anaerorhabdus]_furcosa_group (8.43%)等。永州地区的克氏原螯虾肠道的优势菌门为厚壁菌门和放线菌门;优势菌属为ZOR0006 (9.78%)、拟杆菌属(Bacteroides,5.41%)和[Anaerorhabdus]_furcosa_group (3.98%)。韶关地区的克氏原螯虾肠道的优势菌门为厚壁菌门和变形菌门;优势菌属为柠檬酸杆菌属(Citrobacter,9.31%)、拟杆菌属(4.29%)和[Anaerorhabdus]_furcosa_group (4.58%)等。环境因子关联分析结果显示,总悬浮颗粒(TSS)和总磷(TP)对水体细菌群落结构具有显著影响,磷酸盐(PO3-4-P)和化学需氧量(CODcr)对肠道微生物结构具有显著影响。研究表明,不同地区水体、底泥及克氏原螯虾肠道微生物存在一定差异,其中水体与底泥的微生物结构更相似。武汉地区稻虾综合种养系统中水体的微生物多样性最高,对于稳定养殖系统有利。不同地区养殖系统微生物的优势菌门种类没有变化,但是会改变优势菌门和优势菌属的相对丰度。养殖环境中的营养盐含量会对微生物群落结构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 稻虾综合种养 水体 底泥 肠道 菌群结构 高通量测序
下载PDF
2种饲料投喂下草鱼肌肉品质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5
3
作者 毛东东 张凯 +9 位作者 欧红霞 谢骏 吴垠 黄樟翰 王广军 余德光 郁二蒙 李志斐 龚望宝 田晶晶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226-2234,共9页
本试验以皇竹草粉饲料为试验组,以商品配合饲料为对照组,投喂平均体重为(300.00±10.00)g的草鱼2个月,对其生长性能、形体指标以及肌肉pH、系水力、质构特性、常规营养成分含量、微量元素含量、氨基酸组成和营养价值进行比较分析。... 本试验以皇竹草粉饲料为试验组,以商品配合饲料为对照组,投喂平均体重为(300.00±10.00)g的草鱼2个月,对其生长性能、形体指标以及肌肉pH、系水力、质构特性、常规营养成分含量、微量元素含量、氨基酸组成和营养价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试验组草鱼的内脏重、肝脏重、腹腔脂肪重、脏体指数、肝体指数及腹脂指数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肥满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空壳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草鱼肌肉的弹性、咀嚼性、胶着性和硬度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黏聚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草鱼肌肉pH、滴水损失、失水率和冷冻渗出率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草鱼肌肉的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铁(Fe)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和对照组草鱼肌肉中均含有16种氨基酸,氨基酸总量分别为17.43%和17.23%。试验组和对照组草鱼肌肉中各种氨基酸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必需氨基酸指数分别为84.66和84.94。由此得出,与商品配合饲料相比,投喂皇竹草粉饲料可改善草鱼的肌肉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皇竹草粉饲料 质构特性 系水力 营养价值
下载PDF
基于RNA-Seq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大口黑鲈转录组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黄勇 龚望宝 +2 位作者 陈海刚 熊建利 孙西红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6-112,共7页
文章以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组织作为研究对象,利用RNA-seq技术进行转录本测序和数据分析,经拼接组装,最终获得35 659条unigenes,序列平均长度738 bp,序列长度中位数(N50)为1 052 bp。另外从长度分布与GC含量等方面对unigene... 文章以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组织作为研究对象,利用RNA-seq技术进行转录本测序和数据分析,经拼接组装,最终获得35 659条unigenes,序列平均长度738 bp,序列长度中位数(N50)为1 052 bp。另外从长度分布与GC含量等方面对unigenes进行评估,数据显示测序质量好、可信度高。使用6大数据库(KOG、Nr、Pfam、Swiss-Prot、GO和KEGG)注释大口黑鲈转录组unigenes,分别对应有15 832、21 279、14 524、16 973、15 024和11 185条unigenes获得注释。其中,5 617条unigenes在以上所有数据库中同时注释成功,17 253条unigenes至少被一个数据库注释。KEGG分析结果显示,获得注释的11 185条unigenes被划分到267个代谢通路中,参与信号转导通路的unigenes数量最多,共有1 349条(12.06%)。另外还检测到4 030个微卫星(SSR)位点。通过对大口黑鲈转录组测序,获得了大量的转录组信息,为大口黑鲈的功能基因克隆、基因组学、遗传多样性分析、分子标记开发及遗传改良等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黑鲈 转录组 unigenes 基因注释
下载PDF
生态基对大口黑鲈池塘养殖系统水质及能量收支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张凯 李志斐 +5 位作者 谢骏 余德光 王广军 龚望宝 郁二蒙 田晶晶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3-59,共7页
为摸清生态基养殖池塘系统的能量流动规律,以放置生态基的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池塘为研究对象,采用原位实验方法,研究了生态基对大口黑鲈池塘养殖系统的水质及能量收支的影响。实验期间,生态基可显著降低池塘水体中氨氮、... 为摸清生态基养殖池塘系统的能量流动规律,以放置生态基的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池塘为研究对象,采用原位实验方法,研究了生态基对大口黑鲈池塘养殖系统的水质及能量收支的影响。实验期间,生态基可显著降低池塘水体中氨氮、硝态氮、总氮及总磷含量(P<0.05),但对亚硝态氮、磷酸盐、底泥总氮和总磷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饵料投入是系统能量输入的主要来源,分别占对照组和实验组总输入能的53.26%和55.02%,其次为浮游生物生产,两组分别为45.92%和44.22%;浮游生物呼吸是能量输出的主要途径,分别占对照组和实验组总输出能的60.01%和56.68%,其次为养殖生物收获,两组分别为28.78%和31.99%;生态基实验组生物净产出能、光合能转化效率、饲料能转化效率及总能量转化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单位净产量耗饲料能和单位净产量耗总能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在大口黑鲈池塘放置生态基能改善池塘环境,有效提高系统产出量及能量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基 大口黑鲈 能量收支 池塘养殖系统
下载PDF
基于稳定同位素的草鱼推水养殖系统食物网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凯 谢骏 +6 位作者 余德光 王广军 龚望宝 李志斐 郁二蒙 田晶晶 夏耘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1-69,共9页
推水养殖系统是集循环养殖、高效集污、生物净化及自动控制等技术为一体的生产方式。但该系统营养物质归趋尚未明晰,造成饵料资源浪费和养殖调控失策。该研究以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推水养殖系统为实验组,以普通池塘养殖系统... 推水养殖系统是集循环养殖、高效集污、生物净化及自动控制等技术为一体的生产方式。但该系统营养物质归趋尚未明晰,造成饵料资源浪费和养殖调控失策。该研究以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推水养殖系统为实验组,以普通池塘养殖系统为对照组,利用稳定同位素[碳(δ13C)、氮(δ15N)]技术研究两种养殖系统生物食物组成和系统食物网结构。结果表明,草鱼推水养殖系统各生物组分δ13C介于(-25.76±0.23)‰^(-22.26±0.20)‰,普通池塘系统δ13C介于(-25.83±0.24)‰^(-22.38±0.15)‰;推水养殖系统各生物组分δ15N介于(6.73±0.08)‰^(12.34±0.11)‰,普通池塘系统δ15N介于(6.73±0.08)‰^(12.14±0.11)‰。稳定同位素混合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两组系统中草鱼饲料和底泥碎屑是消费者的主要食物来源。其中,草鱼的主要食物来源是草鱼饲料,鳙(Aristichthys nobilis)的主要食物来源是草鱼饲料、大型浮游动物,鲫(Carassius auratus)的主要食物来源是底泥碎屑,底泥碎屑的主要来源是草鱼饲料。推水养殖系统草鱼饲料对草鱼的食物组成贡献率高于普通池塘系统。因此,采用推水养殖模式,可促进养殖生物对饲料的摄食,提高饲料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推水养殖系统 食物网 稳定同位素
下载PDF
草鱼–鳙–鲫零换水池塘有机碳、氮、磷收支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凯 王广军 +5 位作者 龚望宝 郁二蒙 李志斐 夏耘 田晶晶 谢骏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88-198,共11页
为研究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鳙(Aristichthys nobilis)–鲫(Carassius carassius)零换水池塘营养盐收支状况,阐明其零换水机制,以草鱼–鳙–鲫零换水池塘为实验组,以草鱼–鳙–鲫常规换水池塘为对照组,开展了为期2年的池塘... 为研究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鳙(Aristichthys nobilis)–鲫(Carassius carassius)零换水池塘营养盐收支状况,阐明其零换水机制,以草鱼–鳙–鲫零换水池塘为实验组,以草鱼–鳙–鲫常规换水池塘为对照组,开展了为期2年的池塘有机碳(TOC)、氮(N)、磷(P)收支的研究。结果显示,2组池塘TOC、N、P的主要来源均为饲料投入,分别为77.06%和81.00%,92.08%和92.77%,94.18%和95.63%;TOC、N、P的主要输出途径均为底泥积累,分别占输入营养盐的43.32%和22.10%,61.40%和52.82%,78.71%和79.58%。2组池塘养殖鱼类收获分别占输入碳(C)、N、P的10.08%和13.05%,21.00%和25.57%,15.41%和18.60%。零换水池塘的C、N、P水体积累量和积累率均显著低于常规池塘(P<0.05),其积累率分别降低92.91%、88.52%和87.12%。零换水池塘的N、P底泥积累量显著高于常规池塘,但C、N底泥积累率显著低于常规池塘(P<0.05),分别降低了48.99%和13.97%。零换水池塘养殖鱼类的C、N、P利用率均显著高于常规池塘(P<0.05),分别提高了29.49%、21.72%和20.65%。研究表明,零换水模式能降低营养盐积累,有效提高系统物质利用率,是一种绿色高效养殖模式,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零换水 营养盐收支
下载PDF
基于高通量测序的杂交鳢转录组数据分析
8
作者 黄勇 龚望宝 +1 位作者 陈海刚 孙西红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29-535,共7页
运用高通量技术对杂交鳢进行转录本测序和数据分析,经拼接与组装,最终获得52 065条unigenes,长度范围201~12 407 bp,序列平均长度为710 bp。从长度分布、GC含量和基因表达量等方面对unigenes进行评估,数据显示测序质量较好。进一步的数... 运用高通量技术对杂交鳢进行转录本测序和数据分析,经拼接与组装,最终获得52 065条unigenes,长度范围201~12 407 bp,序列平均长度为710 bp。从长度分布、GC含量和基因表达量等方面对unigenes进行评估,数据显示测序质量较好。进一步的数据分析,共鉴定出20 535个CDS,37 324个SNP位点和7 830个微卫星。用6大数据库Swiss–Prot、Nr、Pfam、KEGG、KOG和GO注释杂交鳢转录组unigenes,分别对应有20 955、28 938、19 339、14 052、19 358和18 635条unigenes获得注释。根据GO数据库的注释,可将这些unigenes分为生物过程、细胞组分和分子功能3大类共50亚类。KEGG代谢通路分析表明,这些unigenes参与了5大类30亚类共268个代谢通路,其中,参与信号转导通路的unigenes数量最多,有1 716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鳢 转录组 unigenes 基因注释
下载PDF
皇竹草粉对草鱼幼鱼生长、抗氧化反应和肠道健康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李玉萍 田晶晶 +6 位作者 张凯 夏耘 王广军 郁二蒙 李志斐 龚望宝 谢骏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5-55,共11页
为评估皇竹草(Pennisetum sinese Roxb)粉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幼鱼生长、抗氧化和肠道健康的影响,配制3组分别含0%(对照组C)、10%和20%皇竹草粉(P1和P2)的等氮等能半精制饲料(蛋白质水平为36%,脂肪水平为9%),饲喂草鱼稚鱼[... 为评估皇竹草(Pennisetum sinese Roxb)粉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幼鱼生长、抗氧化和肠道健康的影响,配制3组分别含0%(对照组C)、10%和20%皇竹草粉(P1和P2)的等氮等能半精制饲料(蛋白质水平为36%,脂肪水平为9%),饲喂草鱼稚鱼[(28.51±0.04) g] 56 d。结果显示,相比C组,P1和P2组显著提高了草鱼幼鱼的增重率和成活率(P<0.05);P2组草鱼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比C组草鱼显著降低(P<0.05);P1和P2组草鱼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活性比C组草鱼显著降低(P<0.05);P1和P2组的草鱼血清中补体C3和C4的含量显著提高(P<0.05);同时,这2组肝脏的3-羟酰辅酶A脱氢酶(HOAD)和细胞色素C氧化酶(COX)的活性也显著高于C组(P<0.05);肠道显微结构显示,P1和P2组显著提高了草鱼幼鱼肠道的绒毛高度和皱褶深度,降低了肌层厚度(P<0.05);基因表达层面,相比C组,P1和P2组下调了肠道促炎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 (il-1β)的基因相对表达量。综上所述,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皇竹草粉能增强草鱼幼鱼的生长,降低体内氧化应激和肠道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皇竹草 生长性能 肠道发育 肠炎
下载PDF
Denitrification potential evaluation of a newly indigenous aerobic denitrifier isolated from largemouth bass Micropterus salmoides culture pond 被引量:2
10
作者 WANG Cuicui ZHANG Kai +6 位作者 XIE Jun LIU Qigen YU Deguang WANG auangjun YU Ermeng gong wangbao LI Zhifei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3期913-925,共13页
This work evaluates the application potential of a new indigenous aerobic denitrifi er, strain Pseudomonas CW-2, isolated from a largemouth bass culture pond. The rate of ammonium-N removal by strain CW-2 was approxim... This work evaluates the application potential of a new indigenous aerobic denitrifi er, strain Pseudomonas CW-2, isolated from a largemouth bass culture pond. The rate of ammonium-N removal by strain CW-2 was approximately 97% at a DO concentration of 5.2 mg/L. Furthermore, when nitrate and ammonia coexisted, the strain gave priority to assimilating ammonia, and thereafter to denitrifi cation. Under optimal cultivation conditions, citrate and acetate were the carbon resources, C/N was 8, dissolved oxygen was 5.2 mg/L, and pH was 7; the removal rate of ammonium reached nearly 90%. The changing patterns of different bacteria in strain CW-2-treated and the control pond water were also compared. Lower levels of ammonia, nitrite, and phosphates were observed in the treated water a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s. Meanwhile, phylum-level distributions of the bacterial OTUs revealed that P roteobacteria, Bacteroidetes, Planctomycetes, and N itrospirae continuously changed their relative abundances in relation to carbon and the addition of strain CW-2; this finding implies that the conventional denitrifi cation process was weakened under the ef fects of carbon or the presence of strain CW-2. We propose that strain CW-2 is a promising organism for the removal of ammonium in intensive fish culture systems, according to our evaluations of its denitrifi cation perform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erobic denitrification ammonium removal Micropterus salmoides Pseudomonas CW-2
下载PDF
Effect of Bioactive Peptides(BPs) on the Development of Pacific White Shrimp(Litopenaeus vannamei Boone, 1931)
11
作者 WANG Guangjun YU Ermeng +3 位作者 LI Zhifei YU Deguang WANG Haiying gong wangbao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SCIE CAS 2016年第3期495-501,共7页
The present study was conducted to evaluate the feasibility of replacing fish meal(FM) with bioactive peptides(BPs) in diet of white shrimp(Litopenaeus vannamei). The changes in growth performance, body composition, n... The present study was conducted to evaluate the feasibility of replacing fish meal(FM) with bioactive peptides(BPs) in diet of white shrimp(Litopenaeus vannamei). The changes in growth performance, body composition, non-specific immunity, and water quality were examined after the shrimp were fed four diets, in which 0%(control), 33.3%, 66.7% and 100% of FM was replaced by BPs, respectively. The groups were designated as Con, 1/3BPs, 2/3BPs, and 3/3BPs. A total of 720 shrimp with an initial body weight of 1.46 ± 0.78 g were fed the experimental diets for 56 days.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1) the weight gain rate(WGR) in 1/3BPs, 2/3BPs, and 3/3BP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Con(P < 0.05), whil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found on survival rate and feed conversion ratio(FCR); 2) the whole-body crude protein(CP) and crude lipids(CL)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mong groups, while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crude ash and phosphorus contents; 3) the levels of acid phosphatase(ACP), lysozyme(LZM), superoxide dismutase(SOD), phenol oxidase(PO) and bactericidal activity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with the inclusion of BPs; 4) in terms of water quality,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found in p H and dissolved oxygen among diets during the whole experimental period. Moreover, even though nitrite and ammonium levels tended to increase with time,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mong group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BPs is an applicable alternative of protein source, which can substitute FM in the diets of L. vannamei; it is able to effectively promote growth performance and improve immunity. Moreover, BPs in the diets had no negative impact on water qua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active peptide fish meal Litopenaeus vannamei growth performance non-specific immunity water quality
下载PDF
投喂蚕豆对草鱼肝脏脂肪蓄积及脂肪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付兵 郁二蒙 +5 位作者 王广军 谢骏 李志斐 张凯 龚望宝 田晶晶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5-54,共10页
为了研究摄食蚕豆后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肝脏脂肪蓄积情况以及形成原因,采集了摄食蚕豆的草鱼(试验组)和摄食配合饲料的草鱼(对照组)的肝脏样本后,通过H&E染色、油红O染色和透射电镜分别对两组草鱼肝脏进行病理学特征、... 为了研究摄食蚕豆后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肝脏脂肪蓄积情况以及形成原因,采集了摄食蚕豆的草鱼(试验组)和摄食配合饲料的草鱼(对照组)的肝脏样本后,通过H&E染色、油红O染色和透射电镜分别对两组草鱼肝脏进行病理学特征、脂质蓄积情况和肝细胞的超显微结构观察,同时检测与脂肪代谢相关的生理生化指标,并分析与脂肪酸合成相关的基因表达情况。结果发现:与对照组草鱼相比,试验组草鱼肝脏发生明显的脂肪变性,线粒体形态异常且数量减少;试验组草鱼血清中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含量显著升高(P<0.05);试验组草鱼肝脏中TG、TC和过氧化氢(H2O2)含量显著增加,但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GSH)显著降低(P<0.01);试验组草鱼肝脏脂肪酸合成相关基因(acc和fas)的mRNA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表明,长期摄食蚕豆的草鱼肝脏会发生脂肪变性,其可能与脂肪酸从头合成(DNL)增加、氧化应激增强及线粒体结构破坏等有关。研究结果将为脆肉鲩营养调控和预防鱼类肝脏脂肪变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蚕豆 超微结构 线粒体 脂肪酸合成基因
原文传递
皇竹草对草鱼脂肪蓄积及肠道菌群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玉萍 田晶晶 +6 位作者 张凯 夏耘 王广军 郁二蒙 李志斐 龚望宝 谢骏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15-928,共14页
为探讨皇竹草(Pennisetum sinese Roxb)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脂肪蓄积和肠道菌群组成的影响,配制3组分别含0(对照组)、10%和20%皇竹草粉的等氮等能纯化饲料(蛋白质水平33%,脂肪水平8%),饲喂草鱼稚鱼[(28.51±0.04)g] 8周... 为探讨皇竹草(Pennisetum sinese Roxb)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脂肪蓄积和肠道菌群组成的影响,配制3组分别含0(对照组)、10%和20%皇竹草粉的等氮等能纯化饲料(蛋白质水平33%,脂肪水平8%),饲喂草鱼稚鱼[(28.51±0.04)g] 8周,每组饲料饲喂3个重复。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10%和20%皇竹草粉能显著降低腹腔脂肪指数。相比对照组,皇竹草粉组的草鱼肝脏脂滴数量均明显减少,脂肪细胞大小明显变小。血清中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和游离脂肪酸(NEFA)的含量随着皇竹草粉水平的升高呈下降趋势,其中20%添加水平相比对照组草鱼显著降低。皇竹草粉组肝脏中的TG、TC和NEFA的含量均显著下降。肝脏和腹腔脂肪组织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等脂肪生成相关5个基因在摄食皇竹草粉后显著下调,pparα等4个脂肪分解相关基因在摄食皇竹草粉后显著上调,肝脏组织中法尼酯X受体(fxr)基因在摄食皇竹草粉后显著上调。微生物宏基因组学结果显示,10%和20%皇竹草粉组草鱼肠道内容物中肠道微生物的Ace、chao1、Shannon和Simpson指数均与对照组差异显著,表明皇竹草粉提高了草鱼肠道内菌群种类的丰度和多样性。从门分类来看,与脂肪蓄积相关菌群厚壁菌门(Firmicutes)的比例在皇竹草组中显著降低,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比例呈上升趋势。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皇竹草粉可降低草鱼体脂蓄积,推测肠道菌群的改善是这一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皇竹草 脂肪蓄积 肠道菌群
原文传递
投喂蚕豆对草鱼免疫器官超微结构和免疫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论践 郁二蒙 +6 位作者 王广军 谢骏 余德光 李志斐 张凯 龚望宝 田晶晶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2-103,共12页
为研究草鱼摄食蚕豆后免疫功能变化及转投30 d人工饲料后免疫增强效果,在草鱼摄食蚕豆30、60、90、120及150 d(转投饲料30 d)时,检测肠道、头肾、肝脏等器官超微结构及C-type lysozyme、IFN-I、TNF-α等免疫基因表达变化。结果表明:1)... 为研究草鱼摄食蚕豆后免疫功能变化及转投30 d人工饲料后免疫增强效果,在草鱼摄食蚕豆30、60、90、120及150 d(转投饲料30 d)时,检测肠道、头肾、肝脏等器官超微结构及C-type lysozyme、IFN-I、TNF-α等免疫基因表达变化。结果表明:1)饲喂单一饲料蚕豆的草鱼,其肠道、头肾、肝脏等3个重要免疫器官受到严重损伤,转投饲料30 d后其病变并未显著好转;2)免疫基因C-type lysozyme、IFN-I、TNF-α、IgM和MHC-I的表达在30~120 d均被抑制,转投饲料30 d后,头肾中C-type lysozyme、IL-1β、IFN-I、IgM、MHC-I以及肝脏中IL-1β、TNF-α、IFN-I、IgM、MHC-I的表达量有所增加。综上,草鱼摄食蚕豆后其免疫功能受到显著抑制,而转投30 d饲料对脆肉鲩的免疫机能具有一定的恢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蚕豆 免疫器官 超微结构 免疫基因表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