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北平原农田N_2O排放通量的高频动态观测 被引量:5
1
作者 李发东 杜锟 +7 位作者 张秋英 古丛珂 冷佩芳 乔云峰 朱农 郝帅 黄勇彬 施生锦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95-202,共8页
N_2O是主要源自农田的重要温室气体之一,可破坏臭氧层而导致全球增温。目前对N_2O的原位高频观测尚不多。为完善N_2O的观测方法,为华北地区N_2O变化研究提供参考,本研究以华北平原典型农田为研究对象,利用新型的N_2O测定仪器TGA200A,进... N_2O是主要源自农田的重要温室气体之一,可破坏臭氧层而导致全球增温。目前对N_2O的原位高频观测尚不多。为完善N_2O的观测方法,为华北地区N_2O变化研究提供参考,本研究以华北平原典型农田为研究对象,利用新型的N_2O测定仪器TGA200A,进行实时、自动、昼夜连续地观测中国科学院禹城综合试验站农田大气N_2O的日动态变化。本次观测自2017年6月中旬玉米播种后开始,持续至2017年9月(8月份仪器调试)。结果显示:1)晴朗天气下,农田大气N_2O呈现出夜晚(0:00—6:00、18:00—24:00)高(0.618~1.171 mg·m-3)、白天(6:00—18:00)低(0.526~1.145 mg·m-3)的趋势,而白天高温又促进农田N_2O排放,在午后15:00—17:00大多出现1次峰值,表明温度的促进作用存在滞后性。2)降雨天气下,农田N_2O在适当的雨量下逐渐增加(3 h内增加0.033 mg·m-3),且存在累积效应,但过度淹水后N_2O表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3)大风天气下,N_2O的浓度产生变化,但规律并不明显。研究结果表明,利用TGA200A可以实现对温室气体N_2O的实时、连续、动态的自动观测,观测结果具有较高可信度,可以反映出当前华北地区农田N_2O在不同环境要素(温度、降水及大风)下的动态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平原 农田生态系统 N2O排放 通量监测 高频监测
下载PDF
污染河流中固化处理后底泥重金属酸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翟德勤 古丛珂 +4 位作者 李发东 马芳芳 谭烁 葛晓颖 张秋英 《人民珠江》 2019年第8期90-96,共7页
重金属污染物进入水体后逐渐富集于底泥中,经疏浚处理后的底泥需对重金属进行固化处理,才能进一步填埋或资源化利用。经固化处理后的底泥(以下简称处理后底泥),其性质可能随着环境因素发生改变,使处理后底泥中的重金属等有害物质从固化... 重金属污染物进入水体后逐渐富集于底泥中,经疏浚处理后的底泥需对重金属进行固化处理,才能进一步填埋或资源化利用。经固化处理后的底泥(以下简称处理后底泥),其性质可能随着环境因素发生改变,使处理后底泥中的重金属等有害物质从固化体中释放到环境,再次给生态环境及人类健康带来巨大风险。以处理后底泥为研究对象,通过连续改变处理后底泥-浸提液的pH,研究重金属的溶出与浸提液pH之间的定量关系。当处理后底泥-浸提液pH较高时(大于5.5),处理后底泥-浸提液体系中各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均较低;当处理后底泥-浸提液pH下降至5.5左右时,体系中的Cu、Zn、Ni等几种重金属元素大量溶出。处理后底泥对Cu、Zn、Cr和Cd有较强的固定能力,但是对Ni和Pb的固定能力有待加强。此种底泥的有效酸缓冲容量为0.999meq/g,对外来酸带来的pH变化有较强的缓冲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处理后底泥 重金属固化稳定化 缓冲能力 固化稳定性
下载PDF
白洋淀底泥-水界面溶解性碳交换通量及驱动因素研究
3
作者 侯钰凡 王仕琴 +1 位作者 古丛珂 唐誉硕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02-310,共9页
白洋淀是华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泊型湿地,底泥和水界面碳的交换过程及通量直接影响白洋淀碳“源汇”功能和水质变化.近年来极端强降水频率增加改变了湿地水动力条件,对底泥-水界面碳交换的影响不明.因此,本文选择白洋淀及其主要入淀河流... 白洋淀是华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泊型湿地,底泥和水界面碳的交换过程及通量直接影响白洋淀碳“源汇”功能和水质变化.近年来极端强降水频率增加改变了湿地水动力条件,对底泥-水界面碳交换的影响不明.因此,本文选择白洋淀及其主要入淀河流—府河为研究对象,结合原位箱式培养法与柱状芯样模拟法,分别在极端降雨前后设置芦苇区与非芦苇区原位静态培养对照实验,探究降水条件变化对不同生物区上覆水溶解性碳时空变化及碳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极端降雨前,芦苇区与非芦苇区相比,河道与淀区监测点的溶解性有机碳(DOC)分别增加了25.27%和36.15%,溶解性无机碳(DIC)分别增加了26.10%和32.48%,溶解性碳(DC)分别增加了25.67%和34.44%,且芦苇区底泥-水界面溶解性碳交换通量比非芦苇区均较高,占比均超过85%;入淀口芦苇区与非芦苇区无显著性差异.极端降雨对上覆水溶解性碳浓度产生了稀释作用,芦苇对底泥-水界面溶解性碳迁移交换过程的影响程度被削弱;DIC由极端降雨前底泥向上覆水的释放转变为向底泥沉积,即底泥由“源”转变为“汇”.该研究可为白洋淀湿地生态系统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性碳 底泥-水界面 交换通量 白洋淀
原文传递
府河至白洋淀沿线水体-沉积物中磷形态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4
作者 李维燕 王仕琴 +2 位作者 古丛珂 檀康达 吕嘉丽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79-188,共10页
府河是白洋淀主要入淀河流,研究府河至白洋淀水体和底泥磷形态特征及其主控因素对白洋淀水环境保护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以府河至白洋淀沿线水体和沉积物为研究对象,结合野外采样、室内分析以及统计分析等方法,解析了水体和沉积物不同磷... 府河是白洋淀主要入淀河流,研究府河至白洋淀水体和底泥磷形态特征及其主控因素对白洋淀水环境保护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以府河至白洋淀沿线水体和沉积物为研究对象,结合野外采样、室内分析以及统计分析等方法,解析了水体和沉积物不同磷形态在雨季降水期、旱季(调水期和非调水期)的时空分布特征,明确了磷形态之间及其与水体环境因子之间的作用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时期水体总磷(TP-W)含量具有明显差异,从上游到下游呈降低的趋势;降水期TP-W以溶解态无机磷(DIP)为主(17%~91%),调水期以颗粒态磷(PP)为主要形态(36%~65%),非调水期水体磷形态的分布比较均匀.沉积物中总磷(TP-S)从上游到下游呈升高的趋势,沉积物中磷形态在不同时期均以钙结合态磷(HCl-P)为主.RDA分析表明,水体电导率(EC)、水温(T)和pH值对降水期水体和底泥中磷形态有明显的影响,流速、T和总溶解性固体(TDS)、氧化还原电位(ORP)分别是影响调水期和非调水期磷形态的主要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揭示了降水期水体中磷形态受内源影响较小,主要来源于降水导致的面源污染,在调水期主要与沉积物中无机磷(IP)的转化显著相关,非调水期与沉积物有机磷(OP)的释放有关.该研究可为白洋淀入淀河流的水环境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体和沉积物 磷形态 时空分布 调水 府河-白洋淀
原文传递
Understanding Agriculture Production and Food Security in Ethiopi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hina
5
作者 LI Fadong LENG Peifang +9 位作者 ZHANG Qiuying SONG Shuai QIAO Yunfeng gu congke ZHANG Qian WU Liang Mulubrhan Balehegn Dagne Mojo ZHU Nong ZHAO Xin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 CSCD 2018年第3期237-249,共13页
Food security and sustainabl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re the hot issue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especially after the population affected by hunger surprisingly increased in 2016. Long-lasting and recurrent famines c... Food security and sustainabl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re the hot issue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especially after the population affected by hunger surprisingly increased in 2016. Long-lasting and recurrent famines caused by natural disasters and wars have afflicted Ethiopia. Unlike Ethiopia, which is still struggling to achieve food self-sufficiency, China managed to quickly become food self-sufficient at a rapid speed, despite the fact that it also faced the same challenges of famine over the last century. In the backdrop of differing environmental and socio-political challenges the two countries face, comparing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will yield important lessons and insights for Ethiopia to follow to achieve food self-sufficiency. Here, the progress towards food security in Ethiopia and China is presented to quantitatively compare the gap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between both countries. We found that food production in Ethiopia is heavily constrained by drought, soil degradation, climate change, out-dated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technologies, and poverty. According to these challenges, we examined corresponding responses in China to propose solutions for achieving food self-sufficiency in Ethiopia, given the realities of its unique national situ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od security agriculture production Ethiopia China SELF-SUFFICIENCY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