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薯近缘野生种ISBP分子标记的开发及其在遗传多样性分析和品种鉴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孟羽莎 王寅 +9 位作者 赖齐贤 刘雷 项超 吴永华 郑嫣然 顾兴国 方豪 苗苗 吴列洪 汤勇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89-498,共10页
从甘薯近缘野生种Ipomoea triloba和Ipomoea trifida的基因组测序序列中鉴定出2360条长末端重复反转座子(long terminal repeat retrotransposons,LTR-RT)序列,在此基础上开发了100对基于插入位点的多态性(insertion-site-based polymor... 从甘薯近缘野生种Ipomoea triloba和Ipomoea trifida的基因组测序序列中鉴定出2360条长末端重复反转座子(long terminal repeat retrotransposons,LTR-RT)序列,在此基础上开发了100对基于插入位点的多态性(insertion-site-based polymorphisms,ISBP)引物,并利用4份甘薯种质资源对开发的ISBP引物进行多态性评估,发现24对ISBP引物具有较高的多态性,随后将其应用于浙江省收集的56份甘薯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和品种鉴定。结果显示,24对ISBP引物在56份种质资源中共产生182条多态性条带,且每份种质资源都有独特的指纹信息。NTsys遗传分析结果显示,群体内不同种质资源之间的遗传距离从0.0275至0.6538,平均为0.3732,引物多态性信息含量(polymorphic information content,PIC)平均为0.2896,UPGMA和PCA结果显示,这些群体共被分为两个大群,分别包含11和45份种质资源。以上研究表明,该群体的遗传变异较小,不同种质资源之间的遗传背景狭窄。本研究开发的ISBP引物一方面增加了甘薯中逆转座子分子标记的数量,填补了ISBP标记在甘薯遗传分析中应用的空白,另一方面为甘薯品种资源鉴定、保护与利用提供了有力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ISBP LTR 分子标记 遗传多样性 品种鉴定
下载PDF
宁波黄古林蔺草-水稻轮作系统的SWOT分析及其动态保护
2
作者 黄盛怡 王斌 顾兴国 《浙江农业科学》 2023年第10期2583-2587,共5页
浙江宁波黄古林蔺草-水稻轮作系统是当地居民赖以生存的农业生产系统,蔺草产业更是农民致富、企业盈利、国家创汇的主导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19年,该系统因其独特的蔺草-水稻轮作模式入选第五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浙江宁波黄古林蔺草-水稻轮作系统是当地居民赖以生存的农业生产系统,蔺草产业更是农民致富、企业盈利、国家创汇的主导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19年,该系统因其独特的蔺草-水稻轮作模式入选第五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本文运用SWOT分析方法,从优势、劣势、机遇和风险4个方面对浙江宁波黄古林蔺草-水稻轮作系统的保护与利用进行全面分析,研究发现,该系统优势明显、劣势突出、机遇与挑战并存,建议在合理保护和适度利用的基础上,依托国家乡村振兴和“一带一路”倡议,以及国家对传统农耕文化的重视和居民对休闲农业的需求,结合遗产地良好的资源与文化条件,深入发挥蔺草-水稻轮作系统独有的生产、生态和文化优势,将遗产价值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该系统在当地农民就业增收、休闲农业发展、优秀文化传承等方面持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文化遗产 蔺草-水稻轮作系统 SWOT分析 动态保护
下载PDF
湖州市农业文化遗产分布特征及价值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顾兴国 王莉 +1 位作者 冯燕萍 楼黎静 《浙江农业科学》 2023年第9期2095-2099,共5页
发掘与保护农业文化遗产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增强文化自信的有效抓手,也是推动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作为世界丝绸之源、世界珍珠之源、世界茶文化之源等,湖州具有7000多年农耕历史,不仅是江南地区农耕文化的重要发祥地,还是... 发掘与保护农业文化遗产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增强文化自信的有效抓手,也是推动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作为世界丝绸之源、世界珍珠之源、世界茶文化之源等,湖州具有7000多年农耕历史,不仅是江南地区农耕文化的重要发祥地,还是我国优秀传统农耕文化的资源集聚区,在世界范围内都具有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基于农业文化遗产资源普查,本文分析了湖州市农业文化遗产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历史分布特征和产业分布特征,并对其历史与文化价值、生态与科技价值、经济与社会价值等进行了综合评估;进一步,从规划先行、项目申报、品牌建设、文旅融合、政策保障等方面,提出了关于加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打造新时代江南农耕文化展示窗口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文化遗产 普查 湖州 江南农耕文化
下载PDF
太湖南岸桑基鱼塘的起源与演变 被引量:11
4
作者 顾兴国 刘某承 闵庆文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97-104,共8页
桑基鱼塘是中国传统生态农业的典型代表,其形成与演变具有特定历史条件和驱动因素。先通过分析对照发现,太湖南岸地区在春秋末期(距今约2 500年)已经具备桑基鱼塘形成的必要条件,然后基于古代人口数据变化推断桑基鱼塘的形成或引入应不... 桑基鱼塘是中国传统生态农业的典型代表,其形成与演变具有特定历史条件和驱动因素。先通过分析对照发现,太湖南岸地区在春秋末期(距今约2 500年)已经具备桑基鱼塘形成的必要条件,然后基于古代人口数据变化推断桑基鱼塘的形成或引入应不晚于唐朝中后期。历史上桑、蚕、鱼、羊等产业发展及其他相关资料反映,太湖南岸桑基鱼塘经唐宋元时期逐步完善,兴盛于明清时期,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萎缩。分析认为,自然条件、水利建设、政治需求、农业政策、人口增加、技术进步、经济体制与市场环境等是推动太湖南岸桑基鱼塘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基鱼塘 农业文化遗产 太湖南岸 湖州 起源与演变
下载PDF
缙云茭白-麻鸭共生系统的资源特征与多元价值
5
作者 肖蓬蓬 马雅敏 顾兴国 《浙江农业科学》 2023年第9期2114-2118,共5页
浙江缙云茭白-麻鸭共生系统是缙云人充分利用山区茭白田的水面空间资源套养麻鸭,并通过茭白、麻鸭之间的互利共生关系来提高生态经济效益的传统农业生产系统。本文通过文献搜集、实地调研等途径,依据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认定标准,梳理... 浙江缙云茭白-麻鸭共生系统是缙云人充分利用山区茭白田的水面空间资源套养麻鸭,并通过茭白、麻鸭之间的互利共生关系来提高生态经济效益的传统农业生产系统。本文通过文献搜集、实地调研等途径,依据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认定标准,梳理了缙云茭白-麻鸭共生系统的历史演变,阐述了该系统在农业生产方式、农业种质资源、传统知识与技术、农耕文化与民俗文化、自然与人文景观等方面的遗产特征,并分析了其生态价值、经济价值、社会、文化、科研、示范的多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茭白-麻鸭共生系统 农业文化遗产 特征 价值 缙云
下载PDF
浙江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进展、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10
6
作者 顾兴国 闵庆文 +1 位作者 王英 王斌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97-408,共12页
农业文化遗产是劳动人民在与所处环境长期协同发展中形成的并传承至今的传统农业生产系统,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丰富的生物资源、完善的技术体系、厚重的乡土文化和杰出的农业景观。浙江省是我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最早、目前拥... 农业文化遗产是劳动人民在与所处环境长期协同发展中形成的并传承至今的传统农业生产系统,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丰富的生物资源、完善的技术体系、厚重的乡土文化和杰出的农业景观。浙江省是我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最早、目前拥有已经认定的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含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和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数量最多的省份,在农业文化遗产的发掘与保护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效。为总结经验、发现不足,首先梳理了浙江省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历程,并对已经认定的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和通过普查发掘出来的农业文化遗产从空间分布、类型分布等方面进行分析;然后,基于对浙江省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实践的认识和判断,总结出4种典型模式——政府推动模式、多方联动模式、产业驱动模式和企业带动模式;接着,系统剖析浙江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在资源发掘、品牌管理、经费保障、科技支撑、科普宣传等方面的不足;最后,提出开展全面的农业文化遗产普查、进行省级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认定、完善管理体制、加强科技支撑与资金投入、加强交流与科普宣传等对策建议,以期为推进浙江省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文化遗产 保护历程 典型模式 浙江省
下载PDF
太湖南岸桑基鱼塘投入产出效率的跨时期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顾兴国 吴怀民 +3 位作者 沈晓龙 吴越昊 楼黎静 赖齐贤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21-232,共12页
近年来,位于太湖南岸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湖州桑基鱼塘系统退化与萎缩严重,面临被单一规模化水产养殖替代的危险。广大农户持续性参与是实现农业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而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农户主要依据经济效益标准来选择农业生... 近年来,位于太湖南岸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湖州桑基鱼塘系统退化与萎缩严重,面临被单一规模化水产养殖替代的危险。广大农户持续性参与是实现农业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而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农户主要依据经济效益标准来选择农业生产方式,因此探明不同时期桑基鱼塘的投入产出效率及变化是开展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础。依据明清时期的有关历史文献和当代的农户问卷调查,对太湖南岸桑基鱼塘的投入产出效率进行跨时期分析,并与同时期相关农业生产方式进行成本收益关系比较。研究发现,明清时期被农户普遍采用的桑基鱼塘与当代被农户普遍采用的规模化养殖鲈鱼在收益成本比上十分接近;而当代桑基鱼塘新型模式的收益成本比虽然最高,但循环利用价值相对于投入成本的占比却最低,需加强系统内部各生产之间的相互联系,才能真正实现农业文化遗产的动态保护与现代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基鱼塘 投入产出效率 农业文化遗产 明清时期 太湖南岸
下载PDF
开化山泉流水养鱼系统的遗产特征及价值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顾兴国 刘雷 +2 位作者 何梓群 赖齐贤 吴永华 《浙江农业科学》 2019年第12期2176-2180,共5页
地处钱塘江源头的开化山泉流水养鱼系统具有超过千年的历史,集中体现了当地劳动人民适应自然环境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农耕智慧。本文依据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概念内涵和认定标准,总结分析了该系统的农业特征、生态特征、景观特征和... 地处钱塘江源头的开化山泉流水养鱼系统具有超过千年的历史,集中体现了当地劳动人民适应自然环境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农耕智慧。本文依据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概念内涵和认定标准,总结分析了该系统的农业特征、生态特征、景观特征和文化特征,并对其进行功能价值评估,最后从农业生态、农业景观、农业文化、生态产品和休闲农业5个方面提出了保护与发展策略,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申报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泉流水养鱼 农业文化遗产 特征 价值 开化
下载PDF
Conservation of the Important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 in the Economically Developed Area:Experiences,Problems and Solutions——A Case Study of Zhejiang Province 被引量:4
9
作者 gu xingguo JIAO Wenjun +1 位作者 SUN Yehong WANG Bin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 CSCD 2021年第4期513-521,共9页
Zhejiang Province,located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is representative of China’s economically developed areas.It enjoys superior natural conditions and a long history of agriculture,and is a comprehensive agr... Zhejiang Province,located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is representative of China’s economically developed areas.It enjoys superior natural conditions and a long history of agriculture,and is a comprehensive agricultural area with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forestry,animal husbandry and fishery.It has nurtured the farming culture represented by Hemudu culture and Liangzhu culture,which have given rise to numerous precious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At present,Zhejiang Province has three of the world’s Globally Important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GIAHS)and 12 China Nationally Important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China-NIAHS),so it not only has the largest number of heritages in China,but it has also attained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in heritage conservation.Taking Zhejiang Province as an example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achievements in the protection of Important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IAHS)in Zhejiang Province during the past 15 years from the aspects of increasing farmers’income,cultural Inheritance and industrial upgrading,as well as the conservation experiences in government promotion,community initiative,enterprise participation,technology driving and social linkage.Further,in view of the problems that exist in the current heritage protection,such as imperfect management of heritage sites,low participation of community residents,lack of special protection funds,and imperfect provincial management system,the follow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1)Improv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for the conser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2)Develop regional public branding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 sites;(3)Increase the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 science education as well as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 development;(4)Carry out the evaluation and recognition of IAHS at the provincial level;and(5)Provide substantial support and input to the conserv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IAHS.This study can provide some guidance for the conservation of IAHS in Zhejiang Province and it provides important reference for IAHS in the economically developed areas i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mportant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IAHS) Globally Important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GIAHS) China Nationally Important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China-NIAHS) economically developed area Zhejiang Provinc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