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可自动变形腔静脉滤器的体外评价实验 被引量:4
1
作者 高喜翔 张建 +5 位作者 谷涌泉 郭连瑞 佟铸 李立强 李建新 冯增国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547-1552,共6页
背景:下腔静脉滤器是预防致命性肺栓塞的有效手段,现有滤器存在着一些不足,限制了其临床应用。目的:体外实验评价一种新型可自动变形腔静脉滤器的可变形性及捕栓效率。方法:将L-丙交酯、ε-己内酯进行融合聚合,作为滤器的可降解变形开关... 背景:下腔静脉滤器是预防致命性肺栓塞的有效手段,现有滤器存在着一些不足,限制了其临床应用。目的:体外实验评价一种新型可自动变形腔静脉滤器的可变形性及捕栓效率。方法:将L-丙交酯、ε-己内酯进行融合聚合,作为滤器的可降解变形开关;采用医用不锈钢丝作为滤器的金属结构部分,将可降解变形开关与金属结构结合,制成可自动变形腔静脉滤器。在体外模型中(体外模型管路直径设置22,25,28 mm3种)植入15枚滤器(水平位和垂直位各植入1次),测量释放后倾斜角度;通过脂肪酶溶液加速滤器可变形开关降解,评价滤器的可变形性;向体外模型中注入血栓栓子,评价滤器的血栓捕获效率。结果与结论:(1)在3种不同直径管路中,无论垂直位还是水平位,所有滤器均成功植入,无滤器倾斜发生;(2)随着可降解开关的降解,15枚滤器均成功完成变形,变形过程中滤器结构未发生明显改变,无滤器倾斜和移位发生;滤器变形后,变形臂均完全回位,与管路内壁紧密接触;(3)不同管路直径和栓子大小及两种管路位置之间,可自动变形腔静脉滤器的栓子捕获效率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01);在所有情况中,可自动变形腔静脉滤器的平均栓子捕获效率为82.5%;随着管路直径增大、栓子大小的减小,以及管路位置由垂直位变为水平位,可自动变形腔静脉滤器的栓子捕获率降低;(4)结果表明可自动变形滤器设计可行,栓子捕获效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腔静脉滤器 肺栓塞 生物可降解材料 生物材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腔静脉滤器 肺栓塞 组织工程
下载PDF
一种可自动变形腔静脉滤器的体内评价实验 被引量:1
2
作者 高喜翔 张建 +5 位作者 谷涌泉 郭连瑞 佟铸 李立强 李建新 冯增国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2215-2220,共6页
背景:下腔静脉滤器是预防致命性肺栓塞的有效手段,现有滤器存在着一些不足,限制了其临床应用。目的:体内实验评价一种新型可自动变形腔静脉滤器的可变形性。方法:将L-丙交酯、ε-己内酯进行融合聚合,作为滤器的可降解变形开关;采用医用... 背景:下腔静脉滤器是预防致命性肺栓塞的有效手段,现有滤器存在着一些不足,限制了其临床应用。目的:体内实验评价一种新型可自动变形腔静脉滤器的可变形性。方法:将L-丙交酯、ε-己内酯进行融合聚合,作为滤器的可降解变形开关;采用医用不锈钢丝作为滤器的金属结构部分,将可降解变形开关与金属结构结合,制成可自动变形腔静脉滤器。将8枚可自动变形腔静脉滤器分别植入8只成年比格犬肾下下腔静脉后,行下腔静脉造影,评估滤器的释放、形态和位置。2周后行静脉造影检查评价滤器的形态和位置、下腔静脉通畅情况,以及尸检是否发生肺动脉栓塞及其他并发症。结果与结论:(1)8枚可自动变形腔静脉滤器均成功植入,定位准确,无倾斜发生;(2)术后2周静脉造影证实,8枚可自动变形腔静脉均已成功变形,其中1枚发生了明显移位,移位至下腔静脉入右心房口处,并在该处造成无症状的下腔静脉阻塞;另外7枚可自动变形腔静脉滤器变形后形态位置正常,无倾斜,下腔静脉局部无狭窄及阻塞;肺动脉造影显示肺动脉主干未见明显充盈缺损;尸检发现滤器臂已被内皮化,与滤器臂接触的下腔静脉局部无明显狭窄;在滤器臂的底部有轻度内膜增生,其厚度小于1 mm,未造成管腔的明显狭窄;未发现腔静脉穿孔、腹膜后出血及周围脏器的损伤;(3)结果说明,可自动变形腔静脉滤器设计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静脉滤器 肺栓塞 动物实验 组织工程 下腔静脉滤器 生物可降解材料 生物材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术中加压冲洗对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术后脑卒中发生的影响
3
作者 郭连瑞 张帆 +8 位作者 谷涌泉 佟铸 崔世军 齐立行 郭建明 高喜翔 吴英锋 张建 汪忠镐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4期249-252,257,共5页
目的探讨术中脑保护下加压冲洗技术对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rotid artery stenting,CAS)术中及术后脑卒中发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血管外科行CAS治疗的202例颈动脉狭窄患者资料,按照患者术... 目的探讨术中脑保护下加压冲洗技术对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rotid artery stenting,CAS)术中及术后脑卒中发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血管外科行CAS治疗的202例颈动脉狭窄患者资料,按照患者术中是否进行加压冲洗分为加压冲洗组(90例)和对照组(112例),分析CAS术后脑卒中发生的高危因素以及术中加压冲洗对脑卒中发生的影响。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CAS,术后加压冲洗组发生脑卒中2例(2.2%),对照组发生脑卒中6例(5.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术后脑卒中进行COX回归分析提示,陈旧性脑梗死病史是术后脑卒中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4),而加压冲洗是其保护因素(P=0.029)。结论CAS术中脑保护下加压冲洗可以降低术后脑卒中的发生,但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提供更充分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 加压冲洗 脑卒中
下载PDF
Successful treatment of spontaneous rupture of the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in an 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 patient using ultrasound-guided thrombin injection
4
作者 LI Xue-feng gu yong-quan +8 位作者 HUA Yang HE Fu-liang ZHANG Jian LI Jian-xin guO Lian-rui TONG Zhu WU Xin guO Jian-ming WANG Zhong-gao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2期389-390,共2页
Spontaneous rupture and bleeding from the carotid artery in 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 (APL)patients leading to pseudoaneurysm (PSA) formation has not been reported. We first successfully treated an APL patient ... Spontaneous rupture and bleeding from the carotid artery in 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 (APL)patients leading to pseudoaneurysm (PSA) formation has not been reported. We first successfully treated an APL patient with leli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rupture during chemotherapy leading to PSA using ultrasound-guided thrombin iniection (UGT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ltrasound-guided thromhin injection nonlymphocytic leukemia carotid artery pseudoaneurysm
原文传递
eNOS基因治疗促进大鼠缺血后肢的血管新生 被引量:2
5
作者 宋礼坡 郭连瑞 +7 位作者 张建 谷涌泉 王春梅 吴英锋 罗涛 崔世军 李建新 汪忠镐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8年第11期2001-2005,共5页
目的:评估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基因治疗对大鼠缺血后肢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局麻下将30只雄性SD大鼠后肢缺血模型制作后,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只。模型制作后1周,采用肌肉注射的方法... 目的:评估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基因治疗对大鼠缺血后肢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局麻下将30只雄性SD大鼠后肢缺血模型制作后,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只。模型制作后1周,采用肌肉注射的方法,实验组缺血后肢接受载有eNOS基因的5型重组腺病毒治疗,对照组接受生理盐水治疗。eNOS基因治疗后4周,评估SD大鼠踝部动脉压、微循环灌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组织微血管计数以及eNOS蛋白的表达。结果:eNOS基因治疗后4周,和对照组相比,接受eNOS基因治疗的大鼠缺血肢体,表现了更好的血流恢复(踝部动脉压(mmHg):58.2±4.7 vs 86.8±4.3,P<0.01;微循环灌注:142.0%±21.5%vs 219.6%±26.2%,P<0.01)、侧枝开放和血管新生(血管造影:6.7±1.1 vs 14.4±1.7,P<0.01;微血管/肌纤维比值:0.34±0.03 vs 0.56±0.02,P<0.01)以及eNOS蛋白的高表达(0.46±0.02 vs 0.73±0.02,P<0.01)。结论:eNOS基因治疗促进SD大鼠缺血后肢的血管新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基因治疗 严重肢体缺血 血管新生
原文传递
余姚市2008-2018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石亚锋 顾永权 史珊珊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20年第1期90-94,共5页
目的了解余姚市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情况,为流行性腮腺炎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中国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2008-2018年余姚市的流行性腮腺炎病例进行分析,并建立SARIMA模型对2019年余姚市流行性腮腺炎... 目的了解余姚市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情况,为流行性腮腺炎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中国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2008-2018年余姚市的流行性腮腺炎病例进行分析,并建立SARIMA模型对2019年余姚市流行性腮腺炎发病趋势进行预测。结果 2008-2018年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3 983例,年均发病率35. 96/10万,从2008年开始,每年发病率呈下降趋势(χ~2趋势=986. 762,P <0. 05)。发病数每年从2月份开始增加,4月份达到发病高峰,再逐渐下降,10-11月又有一小高峰,次年2月降到发病最低点。山区乡镇(鹿亭乡、大岚镇、四明山镇)年均发病率(7. 15/10万)低于平原乡镇(37. 17/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8. 072,P <0. 05)。发病主要集中在1~4岁、5~9岁、≥10岁三个年龄段,分别占总病例的21. 89%、49. 69%、17. 93%。以学生、幼托儿童、散居儿童为主,分别占总病例的48. 88%、32. 04%、11. 08%。男性年均发病率(45. 26/10万)高于女性(26. 46/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2. 288,P <0. 05)。预测2019年1月-12月余姚市流行性腮腺炎月发病数分别为10例、6例、16例、27例、26例、25例、26例、16例、17例、16例、15例、13例。发病数3月份开始上升,4-7月份维持在一个发病高峰,再平稳下降,总体略高于2018年发病数。结论 2008-2018年余姚市流行性腮腺炎年均发病率为35. 96/10万,每年发病率呈下降趋势,2014-2018年余姚市流行性腮腺炎一直处于较低的发病水平,但预测显示2019年发病数略高于2018年,应采取有效防控措施,避免疫情反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病学特征 SARIMA模型 疫情预测
原文传递
Vascular surgery and diabetic foot revascularization 被引量:3
7
作者 gu yong-quan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15期2116-2119,共4页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 have an increased incidence of atherosclerotic vascular disease and infection involving the lower extremities.Lower limb arterial disease is more common among patients with diabetes, a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 have an increased incidence of atherosclerotic vascular disease and infection involving the lower extremities.Lower limb arterial disease is more common among patients with diabetes, and lower limb atherosclerosis is the main cause of lower limb ischemia for these patients.Two types of vascular disease are seen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abetic foot REVASCULARIZATION arterial bypass INTERVENTION NEOVASCULARIZATION
原文传递
Treatment of cerebral aneurysms associated with Takayasu arteritis
8
作者 HE Fu-liang ZHANG Hong-qi +3 位作者 gu yong-quan LI Xue-feng LI Jian-xin ZHANG Jian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3期597-599,共3页
Takayasu arteritis (TA) is a chronic inflammatory disease of the large elastic arteries that primarily affects the aorta and its major branches, resulting in luminal stenosis and aneurysmal changes in the large vess... Takayasu arteritis (TA) is a chronic inflammatory disease of the large elastic arteries that primarily affects the aorta and its major branches, resulting in luminal stenosis and aneurysmal changes in the large vessels.1 Cerebral aneurysms and accompanying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SAH) are rare; no case from China has been reported. We herein report two cases of TA with cerebral aneurysms that were successfully treated with coil emboliz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EURYSM Takayasu arteritis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