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K-HER2与参照药治疗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疗效、体内代谢特征、安全性和免疫原性比较: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Ⅲ期等效性临床试验
1
作者 罗扬 孙涛 +17 位作者 邵志敏 崔久嵬 潘跃银 张清媛 程颖 李惠平 杨燕 叶长生 于国华 王京芬 刘运江 刘新兰 周宇红 柏玉举 谷元廷 王晓稼 徐兵河 宋礼华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1-175,共15页
背景与目的:针对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曲妥珠单抗治疗能够延长患者总生存期,显著改善患者预后,但是原研曲妥珠单抗价格较高。生物类似药理论上具有相当的疗效和安... 背景与目的:针对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曲妥珠单抗治疗能够延长患者总生存期,显著改善患者预后,但是原研曲妥珠单抗价格较高。生物类似药理论上具有相当的疗效和安全性。本临床试验旨在评估曲妥珠单抗生物类似药AK-HER2与原研曲妥珠单抗在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中的疗效、药代动力学、安全性和免疫原性。方法:这项多中心、随机、双盲Ⅲ期临床试验在中国43个分中心开展。本研究遵从研究方案、赫尔辛基宣言阐明的伦理学原则和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获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临床试验注册机构为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临床试验批件号为2015L04224,临床试验登记号为CTR20170516)。在入组前获得了受试者的书面知情同意书。入组患者随机分配至AK-HER2组与对照组,分别接受AK-HER2或原研曲妥珠单抗(赫赛汀®,初始负荷剂量8 mg/kg,维持剂量6 mg/kg,每3周为1个治疗周期,总治疗时间为16个周期)与多西他赛(剂量75 mg/m2,治疗持续至少9个周期)联合治疗。本临床试验主要研究终点是第9个周期AK-HER2组与对照组的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次要疗效终点包括ORR16、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临床获益率(clinical benefit rate,CBR)、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和1年生存率。本研究在第6个周期用药后,随机选择100例受试者(AK-HER2组∶对照组=1∶1)进行血样采集,采集时间点分别为输注45 min时(即给药结束)、给药结束后第4、8、24、72、120、168、336、504 h。采集后血样进行PK参数(PK parameter set,PKPS)分析。其他评估指标包括安全性和免疫原性评估。结果:2017年9月—2021年3月期间共有550例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入组该临床试验。AK-HER2组(n=275)和对照组(n=272)的ORR9分别为试验组受试者(n=237)达CR或PR的有129例,ORR9为54.4%,对照组受试者(n=241)达CR或PR的有134例,ORR9为55.6%。AK-HER2组与对照组的ORR9比率为97.9%[90%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85.4%~112.2%,P=0.78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所有次要疗效终点中,两组均未观察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本研究进行了AK-HER2组和对照组药代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PK)参数的均值比值分析,结果显示,两种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征相似。原研曲妥珠单抗治疗导致药物减量或暂停的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事件(treatment emergent adverse event,TEAE)发生率,AK-HER2组为3.6%(10例),对照组为8.1%(22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AK-HER2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其余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抗药抗体(anti-drug antibody,ADA)与中和抗体(neutralizing antibody,NAB)阳性率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385和P=0.752)。结论:在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中,AK-HER2与参照药原研曲妥珠单抗的疗效、药代动力学、安全性和免疫原性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曲妥珠单抗 AK-HER2 疗效 药代动力学 安全性
下载PDF
新辅助化疗前后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白细胞分化抗原47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5
2
作者 贺晨宇 朱明智 +4 位作者 谷元廷 李文才 高冬玲 黄会粉 任华艳 《中国医药》 2021年第12期1823-1827,共5页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NAC)前后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白细胞分化抗原47(CD47)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17年7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1例乳腺浸润性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预后信息。所有患者接...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NAC)前后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白细胞分化抗原47(CD47)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17年7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1例乳腺浸润性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预后信息。所有患者接受NAC后行乳腺癌根治术。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患者NAC前及NAC后乳腺癌根治术后肿瘤组织中CD47的表达,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CD47表达情况与患者生存预后的关系。结果61例患者中,NAC前肿瘤组织中CD47阳性30例、阴性31例,共14例术后为病理性完全缓解,未再测定CD47表达,其余47例术后CD47阳性率明显低于NAC前[17.0%(8/47)比51.1%(24/47)](P<0.001)。NAC前CD47阳性患者年龄<50岁、组织学分级3级比例均高于CD47阴性患者[70.0%(21/30)比38.7%(12/31)、46.7%(14/30)比19.4%(6/31)](均P<0.05),其他临床病理学特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NAC前及NAC后乳腺癌根治术后CD47阳性患者总生存期、无病生存期均长于CD47阴性患者,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NAC能够改变乳腺浸润性癌组织中CD47的表达情况,接受NAC前患者年龄<50岁、高组织学分级更易表达CD47,但NAC前后CD47表达无法预测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白细胞分化抗原47 新辅助化疗 肿瘤免疫微环境 预后
下载PDF
术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和男性乳腺癌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3
3
作者 齐梦洋 谷元廷 +2 位作者 迟江瑞 张玉杰 裴新红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23-326,共4页
目的:探讨术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和男性乳腺癌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1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62例男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采用ROC曲线确定NLR分组的界值,据此将患者分为低NLR组(n=... 目的:探讨术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和男性乳腺癌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1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62例男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采用ROC曲线确定NLR分组的界值,据此将患者分为低NLR组(n=41)与高NLR组(n=21),分析2组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差异。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2组患者的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比较2组患者生存曲线的差异,并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NLR对男性乳腺癌预后的影响。结果:根据ROC曲线,确定NLR分组的界值为2.37。与低NLR组相比,高NLR组患者肿瘤直径>50 mm者、淋巴结转移者及临床分期Ⅲ期者所占比例更高(P<0.05);高、低NLR组生存曲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低NLR组预后优于高NLR组。NLR(HR=3.183,95%CI为1.019~9.947)和肿瘤直径(HR=6.085,95%CI为1.634~22.656)是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论:术前NLR可作为评估男性乳腺癌预后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乳腺癌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预后
下载PDF
彩超和钼靶对不同年龄早期乳腺癌的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郭雪薇 谷元廷 +1 位作者 朱明智 米海龙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8年第16期2906-2908,共3页
目的研究彩超和X线钼钯对不同年龄段女性早期浸润性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1月至2017年3月期间经手术病理或空心针穿刺活检等方法证实的741例早期浸润性乳腺癌患者,术前均接受彩超和X线钼钯检查,根据年... 目的研究彩超和X线钼钯对不同年龄段女性早期浸润性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1月至2017年3月期间经手术病理或空心针穿刺活检等方法证实的741例早期浸润性乳腺癌患者,术前均接受彩超和X线钼钯检查,根据年龄分成4组,每组年龄跨度为10岁,统计每组患者彩超和钼靶检查阳性数,通过X^2检验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每组浸润性乳腺癌的诊断准确率。结果 41~50岁的乳腺癌患者彩超和钼靶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40岁和50岁以上患者高频彩超检出率比钼靶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彩超检查对于年龄小于40岁(包括40岁)和50岁以上女性的乳腺癌筛查准确率更高;对于41~50岁女性的乳腺癌筛查,彩超和钼靶检查的准确率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彩超 钼钯 年龄
下载PDF
基于SPME-GC-MS和电子鼻分析方法分析薏仁饮料贮藏过程风味化合物变化 被引量:25
5
作者 赵泽伟 丁筑红 +2 位作者 许培振 顾苑婷 丁小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276-281,共6页
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和电子鼻分析技术,通过相对气味活度值(relative odor activity value,ROAV)、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薏仁饮料保温贮藏过程中风味化合物、风味变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7℃贮藏35 d,样品共检测... 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和电子鼻分析技术,通过相对气味活度值(relative odor activity value,ROAV)、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薏仁饮料保温贮藏过程中风味化合物、风味变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7℃贮藏35 d,样品共检测出39种主要的挥发性化合物,醛、醇、酮、烃、酯类化合物相对含量随贮藏时间延长而增加;贮藏期间ROAV不小于1的关键风味化合物有9种,按贡献度大小依次为1-辛烯-3-醇、壬醛、3-甲基丁醛、己醛、辛醛、2-甲基丁醛、1-戊醇、辛醇、1-己醇;薏仁油脂氧化产生的醛、酮、酸和醇等挥发性化合物是薏仁饮料风味的主要成分;采用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能有效区分不同贮藏时间薏仁饮料,主成分分析显示样品贮藏初期和贮藏中后期的数据无重叠,其挥发性化合物存在差异,聚类分析结果将不同贮藏时间样品分为6类,区分效果较好;通过主成分分析、ROAV和挥发性化合物相对含量变化,由此判定薏仁饮料贮藏期间品质劣变的特征性化合物为壬醛、己醛、辛醛、1-辛烯-3-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薏仁饮料 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电子鼻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下载PDF
刺梨不同干燥模型建立及综合品质分析 被引量:14
6
作者 陈思奇 顾苑婷 +3 位作者 王霖岚 肖仕芸 杜勃峰 丁筑红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7-54,共8页
为科学合理地选择刺梨果实人工干燥实用技术,最大限度减少干制后原料品质变化和营养损失,以刺梨鲜果与冻果为原料,比较热风干燥和远红外干燥技术并构建干燥模型,同时采用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为科学合理地选择刺梨果实人工干燥实用技术,最大限度减少干制后原料品质变化和营养损失,以刺梨鲜果与冻果为原料,比较热风干燥和远红外干燥技术并构建干燥模型,同时采用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TOPSIS)法和电子鼻技术评价其综合品质指标及风味特征差异,确定最佳干燥技术条件。结果表明:Page模型对鲜果热风干燥、远红外干燥和冻果远红外燥拟合度最高,Diffusion approximation模型对冻果热风干燥拟合度最好,以上模型可以用来描述和预测刺梨的干燥进程。通过TOPSIS法和电子鼻技术得出,刺梨冻果采用50℃远红外干燥时,干制品的复水比为7.41,褐变度为0.103,VC含量损失率为29.39%,总酚含量损失率为39.54%,还原糖含量损失率为13.58%,总黄酮含量损失率为11.09%,Ci值为0.9580,最接近理想解,且风味与鲜果最为接近,说明该干燥方式及干燥条件下刺梨干制品综合品质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梨原料 热风干燥 远红外干燥 干燥模型 品质
下载PDF
基于SPME-GC-MS和电子鼻分析薏苡仁油加速氧化过程挥发性成分变化 被引量:16
7
作者 赵泽伟 丁筑红 +1 位作者 顾苑婷 丁小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220-226,共7页
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和电子鼻技术分析薏苡仁油氧化期间风味化合物动态变化。结果表明:薏苡仁油加速氧化期间特征挥发性风味物质主要为醛类、酮类、醇类化合物。新鲜油中相对气味活度值大于1的关键挥发性成分贡献度从大到... 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和电子鼻技术分析薏苡仁油氧化期间风味化合物动态变化。结果表明:薏苡仁油加速氧化期间特征挥发性风味物质主要为醛类、酮类、醇类化合物。新鲜油中相对气味活度值大于1的关键挥发性成分贡献度从大到小依次为(E)-2-壬稀醛、(E,E)-2,4-癸二烯醛、(E)-2-癸烯醛、(E,Z)-2,6-壬二烯醛、1-辛烯-3-酮、癸醛,赋予青草气味、油脂味、西瓜样品味;随着氧化时间的延长油脂品质劣变,60℃加速氧化30 d时醛类化合物相对含量为73.815%,与新鲜油相比,小分子醛、酸及醇类化合物相对含量增加;薏苡仁油加速氧化后关键风味化合物新增壬醛、辛醛、己醛、(E)-2-辛烯醛,赋予其酸败气味;电子鼻线性判别分析明显区分新鲜油与氧化油以及氧化初期及后期风味物质差异。结果表明(E)-2-壬稀醛、(E,E)-2,4-癸二烯醛等为新鲜薏苡仁油的特征化合物,壬醛、辛醛、己醛等小分子化合物为薏苡仁油加速氧化后的特征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薏苡仁油 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电子鼻 线性判别分析
下载PDF
β-葡萄糖苷酶生物转化刺梨槲皮素糖苷的工艺优化 被引量:5
8
作者 余奕宏 顾苑婷 +3 位作者 丁筑红 陈思奇 宋煜婷 王翼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9-118,共10页
以不同来源的β-葡萄糖苷酶水解刺梨槲皮素-3-O-芸香糖苷、槲皮素-3-O-鼠李糖苷和槲皮素-3-O-葡萄糖苷,探讨提高刺梨黄酮苷元释放能力的生物转化途径。以槲皮素含量与糖苷转化率为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来源于嗜酸乳杆菌、木霉和杏... 以不同来源的β-葡萄糖苷酶水解刺梨槲皮素-3-O-芸香糖苷、槲皮素-3-O-鼠李糖苷和槲皮素-3-O-葡萄糖苷,探讨提高刺梨黄酮苷元释放能力的生物转化途径。以槲皮素含量与糖苷转化率为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来源于嗜酸乳杆菌、木霉和杏仁的β-葡萄糖苷酶水解3种槲皮素糖苷的转化率及槲皮素含量进行动态监测,以酶解时间、酶解pH值、酶解温度和酶用量(酶与底物质量比)为单因素,考察各因素参数独立变化对指标的影响,再以Box-Behnken方法研究各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转化率的影响,优化工艺条件。杏仁β-葡萄糖苷酶水解3种糖苷转化所得槲皮素含量最高,对不同底物的转化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槲皮素-3-O-葡萄糖苷(74.10%)、槲皮素-3-O-芸香糖苷(64.30%)、槲皮素-3-O-鼠李糖苷(31.80%)。杏仁β-葡萄糖苷酶优化水解工艺条件为酶解时间28.90 min,酶解pH值4.9,酶解温度52℃,酶用量0.08%。此条件下得到槲皮素-3-O-芸香糖苷转化率71.48%,槲皮素-3-O-鼠李糖苷转化率36.32%,槲皮素-3-O-葡萄糖苷转化率77.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梨 槲皮素糖苷 槲皮素 Β-葡萄糖苷酶 生物转化
下载PDF
三阴性乳腺癌患者Ki-67表达水平的影响因素及预后价值分析
9
作者 李音 谷元廷 +3 位作者 李林 王芳 王楠 熊有毅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8年第22期4040-4042,共3页
目的分析在三阴性乳腺癌(TNBC)患者中Ki-67表达水平的影响因素及预后价值。方法用Envision法检测80例TNBC患者的Ki-67表达水平,计算Ki-67的中位数,并根据中位数将患者分为Ki-67低表达组和Ki-67高表达组,分析Ki-67表达水平的影响因素和... 目的分析在三阴性乳腺癌(TNBC)患者中Ki-67表达水平的影响因素及预后价值。方法用Envision法检测80例TNBC患者的Ki-67表达水平,计算Ki-67的中位数,并根据中位数将患者分为Ki-67低表达组和Ki-67高表达组,分析Ki-67表达水平的影响因素和两组患者无病生存(DFS)率。结果 Ki-67中位数为25%。Ki-67低表达(≤25%)组占52. 5%(42/80),Ki-67高表达(> 25%)组占47. 5%(38/80)。两组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淋巴结状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组织学分级Ⅲ级、原发肿瘤T2~3是TNBC Ki-67高表达的独立危险因素(P <0. 05)。Kaplan-Meier分析显示,Ki-67低表达组3年DFS率[83. 3%(35/42)]高于Ki-67高表达组[68. 4%(26/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2)。结论组织学分级Ⅲ级、原发肿瘤T2~3是TNBC Ki-67高表达的独立危险因素,且Ki-67高表达患者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I-67 三阴性乳腺癌 预后 无病生存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烟秆拔秆破碎机机架轻量化设计与随机振动疲劳分析
10
作者 杨桃月 顾苑婷 +2 位作者 舒成松 曹阳 张大斌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0-106,共7页
为优化自行研制的一体式烟秆拔秆破碎机质量及作业功耗,探究随机振动对整机疲劳寿命的影响,采用基于遗传算法的多目标优化、振动试验和基于功率谱密度(PSD)的随机振动疲劳计算等方法对机架进行轻量化设计和疲劳寿命分析。首先通过振动... 为优化自行研制的一体式烟秆拔秆破碎机质量及作业功耗,探究随机振动对整机疲劳寿命的影响,采用基于遗传算法的多目标优化、振动试验和基于功率谱密度(PSD)的随机振动疲劳计算等方法对机架进行轻量化设计和疲劳寿命分析。首先通过振动试验获得典型测点的加速度功率谱密度,再将其作为随机振动载荷添加到有限元中进行随机振动响应分析,最后计算出该载荷机架的疲劳寿命。结果表明,优化后使机架的在保证结构强度的基础上质量减轻19.6%,当随机振动频率为47.814 Hz时,机架的功率密度谱最大响应值为6.66e-7 m~2/Hz,随机振动载荷下烟秆拔秆破碎机的振动疲劳寿命约为3.65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秆拔秆破碎机 轻量化设计 功率谱密度 振动试验 疲劳寿命
下载PDF
Expression of Toll-like Receptor 2/4 on Alveolar Macrophage in the Model of Total Hepatic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in Mice
11
作者 gu yuanting WU Heshui +3 位作者 XU Jianbo WANG Lin TIAN Yuan WANG Chunyou 《The Chinese-German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CAS 2006年第4期298-300,共3页
客观:在鼠标在全部的肝的局部缺血的进程期间在牙槽的巨噬细胞探索像使用费的受体 2/4 的表达式和意思。方法:BALB/c 老鼠在全部的肝的 ischemia/reperfusion 的一个模型被使用。牙槽的巨噬细胞被 bronchoalveolar 洗室年龄(BAL ) 的... 客观:在鼠标在全部的肝的局部缺血的进程期间在牙槽的巨噬细胞探索像使用费的受体 2/4 的表达式和意思。方法:BALB/c 老鼠在全部的肝的 ischemia/reperfusion 的一个模型被使用。牙槽的巨噬细胞被 bronchoalveolar 洗室年龄(BAL ) 的工具在 1h, 6h 和 12h 的时间点收集,并且它的 TLR2/4 mRNA 和蛋白质与流动血细胞计数和实时 PCR 被检测。在 BAL 液体的 TNF 的水平我们 remeasured。军邮局的集中,比率湿 / 干燥并且肺组织学的分数被用来估计肺损害的度。结果:在肝的 ischemiareperfusion 的三个次点, TLR2/4 蛋白质和 mRNA 的表示是起来调整的并且在上升的 TLR2was 的水平不断地。TLR4 在 6 h 的时候到达了山峰价值(P 【 0.01 ) 。在 BAL 液体的水平 ofTNF-2 在 6 h 的时候到达了最高的点(P 【 0.01 ) 。wet/dryrose 的比率不断地在肝的局部缺血灌注期间。在 1 h 以后,军邮局的水平很快增加了。然后,它在 6 h 的时期期间到达了山峰价值到 12 h。结论:牙槽的巨噬细胞的老鼠上的 TLR2/4 在肝的 ischemia/reperfusion 的过程被激活并且在肺的损害包含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槽 巨噬细胞 肝缺血再灌注损伤 受体
下载PDF
程序性死亡因子1/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1在乳腺癌免疫治疗中的意义 被引量:1
12
作者 贺晨宇 谷元廷 +1 位作者 王燕燕 朱明智 《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 CAS CSCD 2020年第6期379-385,共7页
程序性死亡因子1(PD-1)和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1(PD-L1)作为免疫检查点中的共抑制信号,参与了肿瘤细胞免疫逃逸过程。近年来,免疫治疗逐渐成为了肿瘤靶向治疗的新思路。笔者概述了PD-1/PD-L1的表达机制及其在不同类型乳腺癌免疫治疗中的... 程序性死亡因子1(PD-1)和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1(PD-L1)作为免疫检查点中的共抑制信号,参与了肿瘤细胞免疫逃逸过程。近年来,免疫治疗逐渐成为了肿瘤靶向治疗的新思路。笔者概述了PD-1/PD-L1的表达机制及其在不同类型乳腺癌免疫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以供同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免疫治疗 PD-1 PD-L1
原文传递
紫杉醇脂质体单周方案与传统方案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比较 被引量:4
13
作者 潘力敏 谷元廷 +2 位作者 王芳 熊有毅 王燕燕 《中国实用医刊》 2019年第10期107-109,共3页
目的比较紫杉醇脂质体单周方案和传统方案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乳腺癌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2例,3周方案)和试验组(n=32例,单周方案)。两... 目的比较紫杉醇脂质体单周方案和传统方案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乳腺癌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2例,3周方案)和试验组(n=32例,单周方案)。两组患者均采用表阿霉素和环磷酰胺序贯紫杉醇脂质体行新辅助化疗,表阿霉素和环磷酰胺4个周期后,试验组每周行紫杉醇脂质体化疗,共12周,对照组每21天化疗1次,共4个周期。化疗结束后1~2周,对两组化疗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病理完全缓解率分别为40.6%和37.5%,有效率分别为87.5%和90.6%,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安全性分析显示,试验组的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神经毒性、脱发、末梢神经炎、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均低于多西紫杉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紫杉醇脂质体单周方案与传统3周方案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作用效果相近,但单周方案不良反应较少,且程度较轻,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紫杉醇脂质体 化疗 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迷迭香和百里香提取物对冷藏猪肉丸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顾苑婷 牟琴 +1 位作者 黄燕 丁筑红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3-109,共7页
为研究迷迭香、百里香等天然香辛料提取物对冷藏肉丸抗脂肪氧化、抑菌效果、品质特性的影响以及替代脂溶性抗氧化剂的可行性。将0.04%百里香提取物、0.04%迷迭香提取物添加到冷藏猪肉丸中,并用空白组和0.02%的二丁基羟基甲苯(BHT)作为对... 为研究迷迭香、百里香等天然香辛料提取物对冷藏肉丸抗脂肪氧化、抑菌效果、品质特性的影响以及替代脂溶性抗氧化剂的可行性。将0.04%百里香提取物、0.04%迷迭香提取物添加到冷藏猪肉丸中,并用空白组和0.02%的二丁基羟基甲苯(BHT)作为对照,测定各组在13 d内的硫代巴比妥酸值(TBARS)、pH值、菌落数量、颜色(L*、a*、b*)及感官品质变化。结果表明:迷迭香和百里香提取物对冷藏猪肉丸具有显著的抗脂肪氧化效果(P<0.05),随着时间的延长,3种物质的抗脂肪氧化效果为迷迭香>百里香>BHT。迷迭香和百里香提取物表现出显著的抑菌能力(P<0.05),且效果优于0.02%BHT,在前7 d其pH值显著低于对照物(P<0.05),第7天后迷迭香提取物和百里香提取物对pH值的影响效果与0.02%BHT相当。迷迭香和百里香提取物在改善肉丸色泽和感官品质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迷迭香提取物改善效果优于百里香提取物。迷迭香提取物在改善肉丸品质、延长贮存期限等方面表现最优,百里香提取物次之,均优于0.02%BHT,已具备在肉制品中替代BHT等合成抗氧化剂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迭香提取物 百里香提取物 猪肉丸 脂肪氧化 抑菌效果
原文传递
整形保乳手术对年轻早期乳腺癌患者的治疗价值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潇雅 谷元廷 刘文博 《中国实用医刊》 2022年第8期19-22,共4页
目的探讨整形保乳手术(OBCS)对年轻早期乳腺癌(BC)患者的治疗价值。方法抽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2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132例年轻早期B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OBCS组和常规组,每组66例。OBCS组采用OBCS治疗,... 目的探讨整形保乳手术(OBCS)对年轻早期乳腺癌(BC)患者的治疗价值。方法抽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2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132例年轻早期B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OBCS组和常规组,每组66例。OBCS组采用OBCS治疗,常规组采用常规保乳手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切除乳腺质量、住院天数)、手术切缘情况(最小手术切缘、最大手术切缘)、术后美容效果、细胞因子水平[B淋巴细胞CD19(CD19+B)、自然杀伤细胞(NK)]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常规组比较,OBCS组手术时间短、住院天数短、术中失血量少、切除乳腺质量(P<0.05);与常规组比较,OBCS组最小、最大手术切缘长(P<0.05);OBCS组术后美容效果优于常规组(P<0.05);术后1天,与常规组比较,OBCS组CD19+B、NK水平低(P<0.05);OBCS组并发症发生率(3.03%,2/66)低于常规组(13.64%,9/66),P<0.05。结论OBCS应用于早期年轻BC患者中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扩大手术切缘,促进病灶切除,调节细胞因子水平,并可减少并发症,加快患者恢复,提高美容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整形保乳手术 细胞因子
原文传递
Time-varying clustering for local lighting and material design 被引量:1
16
作者 HUANG PeiJie gu yuanting +2 位作者 WU XiaoLong CHEN YanYun WU EnHua 《Science in China(Series F)》 2009年第3期445-456,共12页
This paper presents an interactive graphics processing unit (GPU)-based relighting system in which local lighting condition, surface materials and viewing direction can all be changed on the fly. To support these ch... This paper presents an interactive graphics processing unit (GPU)-based relighting system in which local lighting condition, surface materials and viewing direction can all be changed on the fly. To support these changes, we simulate the lighting transportation process at run time, which is normally impractical for interactive use due to its huge computational burden. We greatly alleviate this burden by a hierarchical structure named a transportation tree that clusters similar emitting samples together within a perceptually acceptable error bound. Furthermore, by exploiting the coherence in time as well as in space, we incrementally adjust the clusters rather than computing them from scratch in each frame. With a pre-computed visibility map, we are able to efficiently estimate the indirect illumination in parallel on graphics hardware, by simply summing up the radiance shoots from cluster representatives, plus a small number of operations of merging and splitting on clusters. With relighting based on the time-varying clusters, interactive update of global illumination effects with multi-bounced indirect lighting is demonstrated in applications to material animation and scene deco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otorealistic image synthesis global illumination lighting design material design time-varying clustering local lighting GPU
原文传递
Multi-Layer Synthesis of HighlyStructured Texture
17
作者 TANG Li YU Rongwei +2 位作者 gu yuanting YUAN Jie DU Gong 《Wuhan University Journal of Natural Sciences》 CAS 2012年第4期302-308,共7页
In this paper, a novel concept of multilayer synthesis and a general framework for texture synthesis method are presented. Within this framework, we first decompose the texture into the supposed pattern layer and mate... In this paper, a novel concept of multilayer synthesis and a general framework for texture synthesis method are presented. Within this framework, we first decompose the texture into the supposed pattern layer and material layer in the frequency domain by an E-texton extracting algorithm, then manipulate and extend them respectively according to their own personalities, and finally merge the newly synthesized pattern layer and material layer again to generate the final output. Experiment results show that our method not only greatly improves the synthesis quality for those cases that single-layer synthesis cannot handle well but also provides an ability of achieving various special synthesis effe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xture synthesis texture layer multilayer synthesi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