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肽的胰岛素抵抗指数可准确评估健康体检者的胰岛素抵抗与血尿酸水平的相关性
1
作者 方福生 王宁 +7 位作者 刘星宇 王薇 孙菁 李红 孙般若 谷昭艳 傅晓敏 闫双通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509-1514,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C肽的胰岛素抵抗指数在评估健康体检人群胰岛素抵抗与血尿酸(Ua)水平关联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2021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资料46017例,根据Ua水平分为两组:Ua≤420μmol/L和Ua>... 目的探讨基于C肽的胰岛素抵抗指数在评估健康体检人群胰岛素抵抗与血尿酸(Ua)水平关联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2021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资料46017例,根据Ua水平分为两组:Ua≤420μmol/L和Ua>420μmol/L,比较两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2-IR)、基于C肽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2 IR-CP)水平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线性回归分析HOMA2-IR、HOMA2 IR-CP与Ua的相关性,分层交互分析不同亚组间HOMA2-IR、HOMA2 IR-CP与Ua的关联是否存在差异,利用ROC曲线评价HOMA2-IR、HOMA2IR-CP对Ua升高的预测能力。结果Ua≤420μmol/L组HOMA2-IR、HOMA2IR-CP水平均显著低于Ua>420μmol/L(P<0.001)。单因素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HOMA2-IR与Ua(r=0.262,P<0.001)弱相关,HOMA2 IR-CP与Ua(r=0.409,P<0.001)中等强度相关。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提示在调整相关混淆因素后HOMA2-IR(R2=0.445,P<0.001)或HOMA2IR-CP(R2=0.461,P<0.001)均是Ua水平的影响因素。分层交互分析发现不同性别、年龄、糖代谢亚组间胰岛素抵抗指数与Ua的关联均存在差异(P<0.001)。ROC曲线显示HOMA2-IR、HOMA2 IR-CP预测Ua升高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62、0.722。结论HOMA2IR-CP更为准确地评估胰岛素抵抗与血尿酸水平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抵抗 血尿酸 血清胰岛素 血清C肽 2型糖尿病
下载PDF
列线图对老年人患2型糖尿病风险的预测作用
2
作者 傅晓敏 柳洪宙 +8 位作者 谷昭艳 刘静 杨华 李楠 苗新宇 马丽超 方福生 田慧 闫双通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3年第4期274-279,共6页
目的探讨列线图对老年人5年和7年2型糖尿病(T2DM)发病率的预测作用。方法本研究提取dryad网站公布的某体检中心于2004年至2015年参加体检项目的个人病例数据,最终纳入在基线检查时无T2DM的老年人712名,随访时间为5年和7年。根据随访结... 目的探讨列线图对老年人5年和7年2型糖尿病(T2DM)发病率的预测作用。方法本研究提取dryad网站公布的某体检中心于2004年至2015年参加体检项目的个人病例数据,最终纳入在基线检查时无T2DM的老年人712名,随访时间为5年和7年。根据随访结束时是否诊断为T2DM,将所有参与者分成2组,其中未患糖尿病组老年人679名,患糖尿病组老年人33名。比较2组人群的人口统计学和临床特征。分别采用单变量和多变量Cox回归分析用于确定独立危险因素。根据Cox回归多变量分析结果,构建列线图预测中国老年人T2DM的5年和7年的发病率。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C指数评估模型的区分度,采用校准曲线评估模型的校准度。采用R软件(4.2.0)进行分析,基于多变量预测模型生成列线图(http://www.r-project.org/)。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及χ^(2)检验。结果2组人群在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谷丙转氨酶(ALT)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将参与者进行Cox回归多变量分析后,结合既往研究,最终将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ALT、TG、HbA1c、FBG纳入列线图。5年T2DM发病风险列线图ROC曲线下面积为0.905,7年T2DM发病风险列线图ROC曲线下面积为0.835,C指数为0.850(95%CI 0.772~0.929),表明模型具有较好的区分度。校准曲线表明,估计概率与实际观测结果之间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结论本研究的列线图是一个简单可靠的工具,用于预测中国老年人患T2DM的5年和7年风险。通过该模型,早期识别高危人群有助于及时干预,可降低T2DM的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列线图 危险因素 C指数
下载PDF
原代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衰老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4
3
作者 苗新宇 朱潇潇 +2 位作者 龚燕平 谷昭艳 李春霖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30-235,共6页
目的建立血管衰老模型,观察比较高葡萄糖(HG)、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过氧化氢(H_2O_2)及棕榈酸(PA)对原代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RAEC)诱导衰老作用。方法取2月龄雄性Wistar大鼠,组织贴块法提取原代RAEC并采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检测CD3... 目的建立血管衰老模型,观察比较高葡萄糖(HG)、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过氧化氢(H_2O_2)及棕榈酸(PA)对原代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RAEC)诱导衰老作用。方法取2月龄雄性Wistar大鼠,组织贴块法提取原代RAEC并采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检测CD31的表达并进行鉴定。分别应用30 mmol/L葡萄糖(HG)、 10μmol/L AngⅡ、 100μmol/L H_2O_2、 0.5 mmol/L PA处理原代RAEC 24 h。采用β-半乳糖苷酶染色观察细胞衰老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衰老相关基因P16 mRNA的水平, Western blot法检测衰老相关基因P16、 P21、 P53蛋白水平;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观察P16的表达, CCK-8法观察细胞存活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各处理组RAEC中β-半乳糖苷酶染色细胞增加,以H_2O_2、 PA处理组更明显; HG、 AngⅡ、 H_2O_2、 PA处理均可增加RAEC的P16 mRNA水平; AngⅡ、 H_2O_2、 PA处理均可增强RAEC的P16、 P21蛋白水平,以H_2O_2组最显著。各处理组细胞P16表达均增强,与对照组相比, HG组与AngⅡ组细胞存活率变化不大, H_2O_2组与PA组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结论 HG、 AngⅡ、 H_2O_2及PA均可诱导建立RAEC衰老模型,以H_2O_2诱导衰老作用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老 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RAEC) 原代培养
下载PDF
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甲状腺结节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4
作者 李圆园 谷昭艳 +2 位作者 李翔 龚燕平 李春霖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20年第1期5-8,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T2DM)患者合并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内分泌科门诊就诊的270名老年男性T2DM患者,采用高分辨彩超判断有无甲状腺结节,分为合并甲状腺结节组及无甲...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T2DM)患者合并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内分泌科门诊就诊的270名老年男性T2DM患者,采用高分辨彩超判断有无甲状腺结节,分为合并甲状腺结节组及无甲状腺结节组,比较两组间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的差异,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判定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老年男性T2DM中合并甲状腺结节患者221例(占81.9%),无甲状腺结节者49例(18.1%)。合并甲状腺结节组体质量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血肌酐明显高于无甲状腺结节者,而高密度脂蛋白(HDL-C)明显低于无甲状腺结节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他指标如糖尿病病程、吸烟史、合并高血压、甲状腺激素及抗体水平以及甲状腺功能异常(甲亢、亚临床甲亢、甲减、亚临床甲减)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增高的HbA1c和肌酐数值与甲状腺结节发生呈正相关(P <0.05),而降低的HDL-C与之呈负相关(P <0.05)。结论老年男性T2DM患者合并甲状腺结节的发生率为81.9%。HbA1c和血肌酐的升高可能与老年男性T2DM患者甲状腺结节的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老年男性 甲状腺结节 糖化血红蛋白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的超高龄患者发生高渗糖尿病昏迷1例诊治体会 被引量:3
5
作者 刘倩倩 谷昭艳 +4 位作者 马丽超 卢艳慧 刘敏燕 李春霖 龚燕平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第20期232-236,共5页
高渗糖尿病昏迷是糖尿病患者严重急性并发症,致死性较高,早期鉴别、明确诊断、积极治疗极为重要。治疗主要包括积极补液,纠正脱水;小剂量胰岛素静脉输注控制血糖;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抗凝治疗;去除诱因和治疗并发症等。然而对于... 高渗糖尿病昏迷是糖尿病患者严重急性并发症,致死性较高,早期鉴别、明确诊断、积极治疗极为重要。治疗主要包括积极补液,纠正脱水;小剂量胰岛素静脉输注控制血糖;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抗凝治疗;去除诱因和治疗并发症等。然而对于超高龄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的老年患者,在补液及胰岛素应用上都有很大的限制。本病例通过个体化补液方案、小量激素加胰岛素的治疗方法,同时进行了抗凝抗感染等对症处理,使患者转危为安,对临床工作有重要的借鉴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糖高渗综合征 外源性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 超高龄 补液 胰岛素
下载PDF
生活方式干预对超重/肥胖合并高胰岛素血症者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苗新宇 杨帆 +3 位作者 谷昭艳 闫双通 田慧 李春霖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22年第5期632-635,共4页
目的探讨单纯生活方式干预对超重/肥胖合并高胰岛素血症者代谢指标及糖代谢转归的影响,分析改善高胰岛素血症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北京市某单位年度体检人群中超重/肥胖合并高胰岛素血症(空腹胰岛素≥15 mU/L)者,按随机数字表法... 目的探讨单纯生活方式干预对超重/肥胖合并高胰岛素血症者代谢指标及糖代谢转归的影响,分析改善高胰岛素血症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北京市某单位年度体检人群中超重/肥胖合并高胰岛素血症(空腹胰岛素≥15 mU/L)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4例)、生活方式干预组(40例)。对照不进行任何干预,干预组进行为期52周饮食运动管理,比较2组患者体重指数(BMI)、腰臀围、胰岛素水平、糖代谢状态、脂代谢及尿酸情况,评估糖代谢转归,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干预后高胰岛素血症状态相关因素。结果2组患者基线年龄、性别、BMI、腰臀围及各代谢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生活方式干预组52周后BMI、腰围、臀围均降低,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中空腹胰岛素(FIns)、2 h胰岛素(2 hIns)、空腹血糖(FPG)均有所改善(P<0.05)。生活方式干预组患者糖耐量异常者11例,8例(72.7%)逆转为糖耐量正常,对照组仅2例(22.2%)逆转为糖耐量正常;生活方式干预组体重变化百分比与高胰岛素血症呈负相关(P<0.01),2组患者腰围变化均与高胰岛素血症呈负相关(P<0.01)。年龄、性别、基线BMI、血糖、血脂、血尿酸及肝肾功能与52周高胰岛素血症状态无相关性(P>0.05)。结论生活方式干预可有效改善超重/肥胖者高胰岛素血症,逆转糖代谢异常,降低体重、腰围是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胰岛素血症 超重 肥胖症 生活方式 腰围
下载PDF
Carbon isotopic record from Upper Devonian carbonates at Dongcun in Guilin, southern China, supporting the world- wide pattern of carbon isotope excursions during Frasnian-Famennian transition 被引量:2
7
作者 XU Bing gu zhaoyan +2 位作者 LIU Qiang WANG Chengyuan LI Zhenliang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3年第12期1259-1264,共5页
Two positive d 13C excursions are presented in records from the Frasnian-Famennian (F-F) marine carbon-ate sediments in Europe, America, Africa, and Australia, having been considered as a worldwide pattern, and attrib... Two positive d 13C excursions are presented in records from the Frasnian-Famennian (F-F) marine carbon-ate sediments in Europe, America, Africa, and Australia, having been considered as a worldwide pattern, and attrib-uted to enhanced organic carbon burial during the F-F biological mass extinction. However, this worldwide pattern has not been revealed from the well-deposited Late Devonian sequences in southern China. In this paper, a detailed inves-tigation has been made on the Late Devonian section at Dongcun, Guilin, southern China to constrain perturbations in d 13C of carbonates in the F-F deposited sequence. The result from this section also indicates two positive d 13C ex-cursions during the F-F transition. The first excursion with an amplitude of 1.5 occurred at the bottom of linguiformis Zone, later than the early excursion existing in the Late rhe-nana Zone of the Late Devonian profiles in other continents, especially, in central Europe. This difference has been ex-pected to be a result as conodont Palmatolepis linguiformis occurred earlier in southern China than other sites. The second excursion with an amplitude of 2.1 is located at the F-F boundary, same as the records from other continents. This result strongly supports the view that two carbon iso-tope positive excursions during the F-F transition are com-mon in carbonate sediments, resulting from worldwide in-creases of organic carbon burial intens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F event d 13C positive EXCURSION mass extinction.
原文传递
成年人群血清C肽与胰岛素的相关性及对应值的分析
8
作者 方福生 王宁 +7 位作者 孙菁 刘星宇 王薇 孙般若 谷昭艳 傅晓敏 李红 闫双通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1127-1133,共7页
目的探讨成年人群血清C肽与胰岛素的相关性,建立血清C肽对应的胰岛素值。方法横断面研究。回顾性纳入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行健康体检的成年人群的临床资料,根据糖尿病诊断标准将受试者分为2型糖尿病组、糖... 目的探讨成年人群血清C肽与胰岛素的相关性,建立血清C肽对应的胰岛素值。方法横断面研究。回顾性纳入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行健康体检的成年人群的临床资料,根据糖尿病诊断标准将受试者分为2型糖尿病组、糖尿病前期组和正常血糖组。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线性回归分析和非线性回归分析等方法探讨血清C肽与胰岛素的相关性,并建立血清C肽对应的胰岛素值。结果共纳入48008名成年受试者,男31633名(65.9%),女16375名(34.1%),年龄(50.1±9.9)岁(18~89岁);其中2型糖尿病组8160例(17.0%),糖尿病前期组13263例(27.6%),正常血糖组26585名(55.4%)。3组血清空腹C肽[FCP,M(Q_(1),Q_(3))]分别为2.76(2.18,3.47)、2.54(1.99,3.21)和2.18(1.71,2.79)μg/L;3组空腹胰岛素[FINS,M(Q_(1),Q_(3))]分别为10.98(7.57,16.09)、10.06(6.95,14.47)和8.43(5.86,12.12)mU/L。FCP与FINS(r=0.82)、餐后2 h C肽(2 h CP)与餐后2 h胰岛素(2 h INS)(r=0.84)均呈正相关(P<0.001)。FCP与FINS(R^(2)=0.68)、2 h CP与2 h INS(R^(2)=0.71)均呈线性相关(P<0.001)。FCP与FINS(R^(2)=0.74)、2 h CP与2 h INS(R^(2)=0.78)均呈幂函数相关(P<0.001),不同糖代谢状态亚组分析结果相似。幂函数模型拟合度高于线性模型,幂函数模型为最佳模型,幂函数方程分别为FINS=2.96×FCP^(1.32)、2 h INS=1.64×(2 h CP)^(1.60)。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在调整相关混杂因素后,FCP是FINS(R^(2)=0.70,P<0.001)的相关因素,2 h CP是2 h INS(R^(2)=0.73,P<0.001)的相关因素。结论成年人群FCP与FINS、2 h CP与2 h INS均呈幂函数相关。本研究建立血清C肽水平分别对应的胰岛素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糖尿病前期 C肽 胰岛素 相关性 成年人
原文传递
不同糖代谢状态成年人血红蛋白与血尿酸的关联分析
9
作者 方福生 王宁 +7 位作者 孙菁 孙般若 刘星宇 王薇 谷昭艳 傅晓敏 李红 闫双通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16-521,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糖代谢状态成年人群血红蛋白与血尿酸的关联。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成年人群的人口学资料及生化指标,按血尿酸水平分为正常血尿酸和高尿酸血症2组,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糖代谢状态成年人群血红蛋白与血尿酸的关联。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成年人群的人口学资料及生化指标,按血尿酸水平分为正常血尿酸和高尿酸血症2组,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血红蛋白(按四分位分为Q1~Q44个亚层)与血尿酸的关联性,并分析年龄和糖代谢状态对血红蛋白与血尿酸关联的影响。结果共纳入研究对象33183名,年龄(50.6±10.0)岁。正常血尿酸组血红蛋白(142.61±14.24)g/L显著低于高尿酸血症组(151.79±11.24)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单因素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红蛋白与血尿酸呈正相关(r=0.444,P<0.001)。在调整相关混杂因素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红蛋白与血尿酸之间存在关联,与血红蛋白Q1组相比,血红蛋白Q2~Q4组出现高尿酸血症的OR(95%CI)值分别为1.29(1.13~1.48)、1.42(1.24~1.62)和1.51(1.32~1.72),P_(趋势)<0.001;亚组和交互分析显示,随着血红蛋白升高,年龄<60岁、正常血糖、糖尿病前期的成年人血尿酸均随之升高(P_(趋势)<0.05,P_(交互)<0.001)。结论成年人血红蛋白与血尿酸关联受年龄和糖代谢状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红蛋白 血尿酸 2型糖尿病 糖尿病前期 横断面研究
原文传递
三亚市农村绝经期女性骨质疏松社区护理干预效果的评价 被引量:2
10
作者 唐果 潘丽茹 +1 位作者 谷昭艳 方翠 《中国病案》 2020年第10期109-112,共4页
目的观察社区护理对绝经后骨质疏松女性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三亚市2017年6月1日-2019年1月1日某区农村187例60岁以上无重大疾病的绝经期女性,根据随机数字表进行分组,分为干预组(n=93)和对照组(n=92),均对其24小时尿钙值进行检测,其中... 目的观察社区护理对绝经后骨质疏松女性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三亚市2017年6月1日-2019年1月1日某区农村187例60岁以上无重大疾病的绝经期女性,根据随机数字表进行分组,分为干预组(n=93)和对照组(n=92),均对其24小时尿钙值进行检测,其中干预组需定期进行社区(心理、运动、饮食)护理,干预1年时间。对比两组前后1年时间24小时尿钙值的变化,及对24小时尿钙值与骨质疏松之间的关系进行横断面相关性分析,进而评价干预效果。结果通过护理1年后对两组的尿钙值及骨密度比较发现,24小时尿钙值确实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干预组与对照组尿钙值情况比较(2.39±0.39 VS 3.55±0.41)及骨质异常情况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通过尿钙与骨量的拟合曲线的结果发现,24小时尿钙值在3.62mmol/天以上的绝经期女性骨量减少的风险明显上升。结论对农村绝经期女性骨质疏松进行积极社区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降低24小时尿钙值,并可能预防或延缓骨质疏松的发生发展。24小时尿钙检测作为评价骨质疏松护理干预效果的一个辅助指标,可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绝经期女性 24小时尿钙 社区护理干预
原文传递
罗布泊(楼兰)地区1260-1450A.D.期间的绿洲环境和人类活动 被引量:17
11
作者 李康康 秦小光 +12 位作者 张磊 顾兆炎 许冰 穆桂金 林永崇 魏东 王春雪 吴勇 田小红 吕厚远 吴乃琴 贾红娟 焦迎新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20-731,共12页
历史时期塔里木盆地周缘绿洲演化和人类活动与气候控制的水文条件变化密切相关.罗布泊西岸地区是古塔里木河尾闾三角洲区,曾是东西方交往的重要通道和著名的楼兰古国所在地,而如今却变为不毛之地.自然与人文环境的剧烈变化,使罗布泊地... 历史时期塔里木盆地周缘绿洲演化和人类活动与气候控制的水文条件变化密切相关.罗布泊西岸地区是古塔里木河尾闾三角洲区,曾是东西方交往的重要通道和著名的楼兰古国所在地,而如今却变为不毛之地.自然与人文环境的剧烈变化,使罗布泊地区成为研究干旱区人类活动-气候-水文三者之间相互关系最具代表性的区域.文章对楼兰地区大量自然植物遗存和古代人类活动遗址进行系统的AMS 14C年代学分析,结合塔里木盆地人类活动历史记录和已有的高分辨率气候记录,对其所指示的古绿洲环境格局和人类活动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260~1450 cal.A.D.是罗布泊地区自古楼兰之后的又一次绿洲湿润期,在罗布泊西岸三角洲区生长大量的植被,对应中世纪暖期向小冰期转变的过渡阶段.14C年龄的统计结果显示湿润期内存在多次洪水事件,表现为多次洪水期与枯水期脉冲式交替出现.同时多处古代遗址的14C年代结果显示元明时期楼兰地区再次出现人类居住,并修建引水渠、灌溉耕地.气候变化导致区域性水文条件变好应该是驱动元明时期人类再次定居楼兰地区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布泊 楼兰 AMS ^14C 元明绿洲期 人类活动
原文传递
中亚阿尔泰山南坡表土和泥炭沉积物GDGTs综合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郭海春 曹建涛 +5 位作者 魏士凯 石福习 贾国东 卞昊昆 顾兆炎 饶志国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69-1093,共25页
相对于我国季风区,西北内陆地区表土和泥炭沉积物的甘油二烷基甘油四醚化合物(GDGTs)现代过程研究结果报道较少。对中亚干旱区阿尔泰山南坡海拔梯度表土、高山泥炭地哈拉沙子和那仁夏周边坡地表土以及哈拉沙子表层泥炭沉积物进行了GDGT... 相对于我国季风区,西北内陆地区表土和泥炭沉积物的甘油二烷基甘油四醚化合物(GDGTs)现代过程研究结果报道较少。对中亚干旱区阿尔泰山南坡海拔梯度表土、高山泥炭地哈拉沙子和那仁夏周边坡地表土以及哈拉沙子表层泥炭沉积物进行了GDGTs分析,结果表明:1)其海拔梯度表土当中细菌来源支链结构GDGTs(brGDGTs)的分子分布特征主要响应于湿度的变化;2)同样主要由于湿度变化的影响,奇古菌的影响和贡献在相对低海拔地区更为明显,产甲烷古菌的影响和贡献在相对高海拔地区上升,导致古菌来源的类异戊二烯结构GDGTs(isoGDGTs)的TEX86参数随海拔上升具有显著的降低趋势;3)哈拉沙子和那仁夏泥炭地泥炭沉积物当中的brGDGTs和isoGDGTs都并非主要来自周边坡地土壤的异源输入,而主要都是泥炭地原地自生来源。这些研究结果,一方面为在该区域利用GDGTs开展古环境、古气候重建提供基础性参考;另一方面,也对其他区域相应研究结果形成有益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DGTs 表土 泥炭沉积物 现代过程研究 阿尔泰山地
原文传递
^(10)Be in quartz gravel from the Gobi Desert and evolutionary history of alluvial sedimentation in the Ejina Basin,Inner Mongolia,China 被引量:6
13
作者 LU YanWu gu zhaoyan +3 位作者 ALDAHAN Ala ZHANG HuCai POSSNERT Goran LEI guoLiang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10年第33期3802-3809,共8页
Reconstructing the evolutionary history of the Gobi deserts developed from alluvial sediments in arid regions has great significance in unraveling changes in both tectonic activity and climate.However,such work is lim... Reconstructing the evolutionary history of the Gobi deserts developed from alluvial sediments in arid regions has great significance in unraveling changes in both tectonic activity and climate.However,such work is limited by a lack of suitable dating material preserved in the Gobi Desert,but cosmogenic 10Be has great potential to date the Gobi deserts.In the present study,10Be in quartz gravel from the Gobi deserts of the Ejina Basin in Inner Mongolia of China has been measured to assess exposure ages.Results show that the Gobi Desert in the northern margin of the basin developed 420 ka ago,whereas the Gobi Desert that developed from alluvial plains in the Heihe River drainage basin came about during the last 190 ka.The latter developed gradually northward and eastward to modern terminal lakes of the river.These 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s in the Gobi deserts are a consequence of alluvial processes influenced by Tibetan Plateau uplift and tectonic activities within the Ejina Basin.Possible episodes of Gobi Desert development within the last 420 ka indicate that the advance/retreat of alpine glaciers during glacial/interglacial cycles might have been the dominant factor to influencing the alluvial intensity and water volume in the basin.Intense floods and large water volumes would mainly occur during the short deglacial perio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额济纳盆地 戈壁沙漠 冲积物 内蒙古 石英 中国 演化史 沉积
原文传递
Variability of snail growing season at the Chinese Loess Plateau during the last 75 ka 被引量:1
14
作者 HUANG LinPei WU NaiQin +1 位作者 gu zhaoyan CHEN XiaoYun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12年第9期1036-1045,共10页
Knowledge of seasonal climate change is one of the key issues facing Quaternary paleoclimatic studies and estimating seasonal climate change is difficult,especially changes such as seasonal length on glacial-interglac... Knowledge of seasonal climate change is one of the key issues facing Quaternary paleoclimatic studies and estimating seasonal climate change is difficult,especially changes such as seasonal length on glacial-interglacial timescales.The stable isotope composition from seasonal land snail shells provides the potential to reveal seasonal climatic features.Two modern land snail species,cold-aridiphilous Pupilla aeoli and thermo-humidiphilous Punctum orphana,were collected from different climatic zones in 18 localities across the Chinese Loess Plateau,spanning 11 degrees of longitude and covering a range of 1000 km2.The duration of the snail growing season(temperature ≥10℃) was shorter(202 ± 6 d) in the eastern Loess Plateau compared with in the western Loess Plateau(162 ±7 d).The δ13C of P.aeoli shells was ?9.1‰ to ?4.7‰ and ?5.0‰ to 0.3‰ for δ18O.For P.orphana,the δ13C ranged from ?9.1‰ to ?1.9‰ and ?8.9‰ to ?2.9‰ for δ18O.Both the δ13C and δ18O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snail species were reduced from the east to the western Loess Plateau(2.8‰ to 0.2 ± 1.1‰ for δ13C and 4.7‰ to 2.9 ± 1.3‰ for δ18O).These isotopic differences roughly reflect the difference in the growing season lengths between the east and west Loess Plateau indicating that the duration of the snail growing season shortens by 15 d or 19 d if the difference decreases by 1‰ in δ13C or δ18O,respectively.Thus,the difference in δ13C and δ18O between both snail species can be used to reveal the length of the snail growing season in the past.Based on our investigation,the length of the snail growing seasons from the Xifeng region during the last 75 ka was reconstructed.During the mid-Holocene(8-3 ka),the mean isotopic difference from both snail species reached maximum values of 2.6 ± 0.7‰ and 2.1 ± 1.4‰ for δ13C and δ18O,respectively.This was followed by MIS 3 that ranged from 2.5 ± 0.4‰ for δ13C and 1.6 ± 0.8‰ for δ18O.The Last Glacial Maximum changed by only 0.2‰ and 0.4‰ for δ13C and δ18O,respectively.Therefore,we estimate that the duration of the snail growing seasons to be ~200 ± 10 d during the mid-Holocene,190 ± 6 d in MIS 3 and 160 ± 3 d during the last glacial peri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黄土高原 生长季节 季节性 蜗牛 稳定同位素 全新世中期 末次盛冰期 变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