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北地台北缘集宁地区古元古代片麻状石榴花岗岩的深熔成因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9
1
作者 石强 董晓杰 +4 位作者 徐仲元 关庆彬 李鹏川 张超 崔芳华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754-2772,共19页
本文对华北克拉通北缘集宁地区空间上密切共生的片麻状石榴花岗岩和孔兹岩系富铝片麻岩的岩相学、地球化学及年代学特征进行了对比研究。SHRIMP锆石U-Pb定年方面,在富铝片麻岩中获得了1910±10Ma和1839±13Ma变质锆石年龄,在片... 本文对华北克拉通北缘集宁地区空间上密切共生的片麻状石榴花岗岩和孔兹岩系富铝片麻岩的岩相学、地球化学及年代学特征进行了对比研究。SHRIMP锆石U-Pb定年方面,在富铝片麻岩中获得了1910±10Ma和1839±13Ma变质锆石年龄,在片麻状石榴花岗岩中获得了1919±17Ma的变质重结晶锆石年龄。在石榴花岗岩的石榴石包裹体中识别出与富铝片麻岩相对应的进变质阶段(M1)和峰期阶段(M2)的矿物组合,由此确认富铝片麻岩的变质作用和导致石榴花岗岩形成的深熔作用是同一构造热事件的产物。通过对二者变质作用演化及特征变质矿物的对比,认为深熔作用主要发生在峰期后等温降压阶段(M3),石榴花岗岩中的石榴石为深熔作用过程中的残留矿物相或转熔矿物相,而石榴花岗岩则是混合有大量残留矿物相的熔体结晶的产物。对片麻状石榴花岗岩和富铝片麻岩的地球化学组成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片麻状石榴花岗岩既有一定的继承性,又有十分明显的变异性。变异性表现为:1)石榴花岗岩主量和微量元素含量分布极不均匀,微量元素含量普遍低于源岩(Cs、Rb、Th、U、Nb、Ta、Zr、Hf等);2)大离子亲石元素Cs和生热元素U、Th亏损明显,Sr相对富集;3)高场强元素Nb、Ta、P、Ti的明显亏损;4)铕异常变化大,存在铕富集型、铕平坦型和铕亏损型共存的稀土配分曲线的岩石,这是深熔成因石榴花岗岩最突出的表现,也可能是原地-半原地深熔花岗岩的主要地球化学标志。综合区域上的地质资料,认为深熔作用与碰撞后伸展构造背景下基性岩浆底侵事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元古代 孔兹岩系 SHRIMP锆石U-PB测年 片麻状石榴花岗岩 深熔作用 集宁
下载PDF
微板块与大板块:基本原理与范式转换 被引量:6
2
作者 李三忠 索艳慧 +41 位作者 周洁 钟世华 孙国正 刘洁 王光增 朱俊江 姜素华 李玺瑶 郭晓玉 刘丽军 刘永江 曹现志 郭玲莉 赵淑娟 王鹏程 关庆彬 陈龙 刘勃然 周建平 姜兆霞 刘琳 曹花花 戴黎明 于胜尧 刘博 王秀娟 王程程 王玺 刘泽 管红香 李晓辉 胡军 段威 于雷 刘晓光 王誉桦 钟源 刘鹏 张文超 李洛阳 赵彦彦 许淑梅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541-3558,共18页
传统板块构造理论50多年来一直是占统治地位的地学理论,是理解固体地球运行的基本范式,但遇到三大难题:板块起源、板内变形和板块驱动力。针对这三大难题,微板块构造理论试图开拓一个全球构造研究的新范式。本文通过与传统板块构造理论... 传统板块构造理论50多年来一直是占统治地位的地学理论,是理解固体地球运行的基本范式,但遇到三大难题:板块起源、板内变形和板块驱动力。针对这三大难题,微板块构造理论试图开拓一个全球构造研究的新范式。本文通过与传统板块构造理论中基本原理的逐条对比,阐明了微板块构造理论的基本原理和优势及其对传统板块构造理论的拓展。微板块构造范式既不同于传统板块构造范式,又不同于地幔柱范式,是两者的重要补充与拓展。文中着重从几何学、运动学、动力学、适用范围、理论出发点、理论假设与预测的角度,阐明了大板块与微板块的异同,并探讨了两者的转换关系及其转换机制的多样性,介绍了微板块生长成为大板块的4种途径、大板块破碎为微板块的3种转换模式,探索了前板块构造体制下微地块在非线性地球系统中通过自组织、自生长等方式,进化为板块体制下微板块的自然选择过程。本文还提出陆壳型微地块是密度选择的结果,其密度决定了其保存机制,这是陆壳起源的根本;微地块向微板块的转变是刚性选择的结果,其刚性是初始板块构造体制起始的必要条件;微板块不对称俯冲或对流型式的转变是热选择的结果,其热不对称性是现代板块构造体制起始的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板块 大板块 板块构造 前板块构造 造山带 地幔柱 范式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石臼坨东428潜山构造成因解析:华北克拉通破坏的深度揭示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宇 徐春强 +10 位作者 郭玲莉 刘永江 王光增 刘博 李三忠 关庆彬 蒋立伟 陈昭旭 李法坤 周琦杰 袁菁莲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19-228,共10页
渤海湾盆地是在中生代华北克拉通破坏基础上,经由新生代深埋形成的叠合盆地,遭受了多期不同性质构造叠加改造。渤海海域油气资源的勘探逐步走向深层,深部潜山油气藏成为重要的勘探目标。本文以石臼坨东428潜山构造(以下简称428构造)为例... 渤海湾盆地是在中生代华北克拉通破坏基础上,经由新生代深埋形成的叠合盆地,遭受了多期不同性质构造叠加改造。渤海海域油气资源的勘探逐步走向深层,深部潜山油气藏成为重要的勘探目标。本文以石臼坨东428潜山构造(以下简称428构造)为例,探索渤海湾盆地潜山的形成和构造演化。基于前人对渤海湾盆地内构造和储层特征的研究成果,通过对地震剖面的精确解析,结合相干切片和其他地质资料,系统研究428构造各个阶段的变形特征,特别是对428构造的断裂特征进行了平面和剖面上的解析与断裂组合分析。结果发现:428构造东、西侧现今差异主要是由一条斜跨该构造的NEE向断裂导致的,对比邻区野外应变测量分析,识别出五期构造应力场,分别对应于印支期、燕山期和喜山期的各阶段应力场变化,并结合428构造及其周缘残留地层等方面的证据,进而认为428构造经历了中生代印支期-燕山早期逆冲、燕山中-晚期伸展、燕山末期挤压及新生代右行右阶的走滑-拉分构造叠加的多期复合构造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湾盆地 走滑构造 潜山 构造叠加
下载PDF
中国东北地区蛇绿岩 被引量:67
4
作者 刘永江 冯志强 +5 位作者 蒋立伟 金巍 李伟民 关庆彬 温泉波 梁琛岳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3017-3047,共31页
我国东北地区位于中亚造山带的东段,经历了复杂的增生造山过程,其所属微陆块的基底属性及拼贴位置、洋-陆转换一直是地学界研究的热点。根据近年来的研究进展,我们将东北地区微陆块划分为额尔古纳地块、兴安增生地体、松嫩-锡林浩特地... 我国东北地区位于中亚造山带的东段,经历了复杂的增生造山过程,其所属微陆块的基底属性及拼贴位置、洋-陆转换一直是地学界研究的热点。根据近年来的研究进展,我们将东北地区微陆块划分为额尔古纳地块、兴安增生地体、松嫩-锡林浩特地块和佳木斯地块。同时综述了东北地区蛇绿岩/蛇绿混杂岩带的时空分布、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的新资料,讨论了其构造背景及俯冲-增生过程。东北地区增生造山不仅涉及古亚洲洋和古太平洋,还可能与泛大洋有关,包括早奥陶世-晚三叠世古亚洲洋主洋盆及古亚洲洋分支--新元古代-晚寒武世新林-喜桂图洋、早寒武世-晚石炭世嫩江洋、新元古代-晚志留世黑龙江洋和晚二叠世-中侏罗世牡丹江洋的演化。早石炭世末-晚石炭世初,东北地区古亚洲洋分支洋盆全部闭合,所有微陆块完成聚合形成统一的东北陆块群。晚二叠世-早三叠世时期,古亚洲洋主洋盆沿索伦-西拉木伦-长春-延吉缝合带自西向东从早到晚以剪刀式最终闭合,完成东北陆块群与华北板块的拼接。晚三叠世-早侏罗世时期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启动,东北地区进入古太平洋俯冲增生构造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亚造山带 东北地区 蛇绿岩 古亚洲洋 俯冲 增生
下载PDF
渤海湾中部中、新生代构造演化与潜山的形成 被引量:11
5
作者 周琦杰 刘永江 +5 位作者 王德英 关庆彬 王光增 王宇 李遵亭 李三忠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47-160,共14页
渤海湾盆地是华北克拉通东部的晚中—新生代断陷盆地,其东部为西太平洋活动大陆边缘,经历了多期不同性质的构造运动叠加。目前对渤海湾地区中—新生代的构造期次划分及各期次构造运动的应力状态的认识仍存在较大的争议。潜山是盆地沉积... 渤海湾盆地是华北克拉通东部的晚中—新生代断陷盆地,其东部为西太平洋活动大陆边缘,经历了多期不同性质的构造运动叠加。目前对渤海湾地区中—新生代的构造期次划分及各期次构造运动的应力状态的认识仍存在较大的争议。潜山是盆地沉积之前就已形成的基岩古地貌山,后被新地层覆盖而成,潜山内幕所保留的先存断裂及潜山与上覆盖层之间的接触关系为研究盆地构造运动提供了依据。本文以渤中19-6潜山构造为例,基于三维地震资料的精细解释、结合相干剖面及钻井资料进行系统构造解析,建立渤中19-6潜山构造演化新模型,并探讨了华北克拉通东缘的区域构造演化。研究结果表明:(1)渤中19-6潜山构造西部以一系列S-N向雁列式正断层为界,断层东侧为隆起的渤中19-6潜山构造,西侧为低洼的沙南凹陷。古潜山最早形成于晚三叠世,早白垩世形成如今以S-N向正断层为界的东隆西降的潜山构造格局;(2)渤中19-6潜山构造西部边界S-N向断裂以及上覆地层中存在的E-W向断裂为两侧大型走滑带间雁列式断裂构造,是该潜山构造储层形成的重要控制因素;(3)该潜山受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剪刀式闭合碰撞和古太平洋板块NNW向俯冲的多重影响,中生代以来,共经历了印支早期挤压隆起、印支晚期伸展改造、燕山早期左行压扭改造、燕山中期左行伸展改造、燕山晚期左行压扭改造、喜山期右行伸展埋藏6个阶段的发育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湾盆地 渤海海域中部 潜山 构造演化 中—新生代 沙南凹陷
下载PDF
中亚造山带东段古生代山弯构造 被引量:2
6
作者 刘永江 马永非 +6 位作者 冯志强 李伟民 李三忠 关庆彬 陈昭旭 周桐 方启昂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468-3493,共26页
中亚造山带东段位于西伯利亚和华北克拉通之间,经历了多构造体系叠加和多旋回洋陆转换的复杂演化过程,目前大量研究均以构造带为核心来限定区域构造格局,但一直争议较大。本文以构造单元的构造属性及其形成过程为主线,结合区域构造带演... 中亚造山带东段位于西伯利亚和华北克拉通之间,经历了多构造体系叠加和多旋回洋陆转换的复杂演化过程,目前大量研究均以构造带为核心来限定区域构造格局,但一直争议较大。本文以构造单元的构造属性及其形成过程为主线,结合区域构造带演化,重新厘定了中国东北地区基本构造格局,建立了中国东北山弯构造演化模型。研究表明,古生代时期中国东北地区的主要构造单元由两个具前寒武纪基底的古老地块——额尔古纳地块和佳木斯地块及其张广才岭陆缘弧与两个古生代增生地体——兴安增生地体和松辽增生地体组成,其间由古亚洲洋分支新林-喜桂图洋、贺根山-嫩江洋、龙凤山洋和索伦洋分割。早古生代,西部额尔古纳地块东南部为西太平洋型活动陆缘,发育有嘎仙-吉峰-环宇洋内弧和头道桥等洋岛,~500 Ma随着新林-喜桂图洋的关闭,这些洋内弧和洋岛拼贴增生至额尔古纳地块东南缘。随后贺根山-嫩江洋的俯冲和后撤形成了一系列沟-弧-盆体系,持续的俯冲导致弧陆碰撞和陆缘增生,形成兴安增生地体的主体。同时,东部佳木斯地块西侧发育有龙凤山洋的安第斯型俯冲活动陆缘,形成了张广才岭陆缘弧。伴随着各大洋的俯冲和陆缘增生,额尔古纳地块和佳木斯地块以及它们的陆缘增生带构成了一个早古生代近东西向展布的地块链。南部以锡林浩特-龙江微地块为核心发生陆缘俯冲,形成松辽增生地体雏形。索伦洋发生双向俯冲,并通过弧陆碰撞产生陆缘增生。晚古生代,伴随着古亚洲洋的北向俯冲和后撤,早期形成的地块链逐渐发生向南弯曲。二叠纪末期—中三叠世古亚洲洋俯冲消减闭合以及西北部蒙古-鄂霍茨克洋和东部泛大洋的俯冲挤压,导致地块链进一步弯曲,同时,早期的古老地块、增生地体、弧岩浆岩、沉积建造等发生汇聚,最终形成一个以额尔古纳地块和兴安增生地体为西翼,佳木斯地块和张广才岭陆缘弧为东翼,松辽增生地体为核心的大规模山弯构造——中国东北山弯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亚造山带东段 古亚洲洋 俯冲增生 岩浆弧 中国东北山弯构造
下载PDF
东阿尔卑斯原-古特提斯构造演化 被引量:5
7
作者 袁四化 刘永江 +4 位作者 NEUBAUER Franz 常瑞虹 GENSER Johann 关庆彬 黄倩雯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357-2382,共26页
新生代阿尔卑斯是非洲和欧洲之间的陆陆碰撞造山带。强烈的造山作用使大量前中生代基底出露地表,尽管这些基底被强烈逆冲推覆和走滑叠置,但是仍保留较丰富的前中生代基底演化信息。结合近几年对东阿尔卑斯原-古特提斯的研究,本文梳理和... 新生代阿尔卑斯是非洲和欧洲之间的陆陆碰撞造山带。强烈的造山作用使大量前中生代基底出露地表,尽管这些基底被强烈逆冲推覆和走滑叠置,但是仍保留较丰富的前中生代基底演化信息。结合近几年对东阿尔卑斯原-古特提斯的研究,本文梳理和重建了阿尔卑斯前中生代基底的构造格局,认为前阿尔卑斯基底受原特提斯、南华力西洋、古特提斯洋构造体系影响而经历了多期造山过程。新元古代-早古生代的原阿尔卑斯作为环冈瓦纳地块群的组成部分,受原特提斯洋俯冲的制约,是新元古-早古生代环冈瓦纳活动陆缘的组成部分,其中,海尔微-彭尼内基底组成外缘增生系统,包括卡多米期地壳碎片在内的陆缘弧/岛弧以及大量增生楔组成内缘增生系统。早奥陶世瑞亚克洋打开,随后原阿尔卑斯从冈瓦纳陆缘裂离,在泥盆纪-石炭纪受南华力西洋控制,海尔微-彭尼内-中、下奥地利阿尔卑斯从冈瓦纳分离。在早石炭世(维宪期)南阿尔卑斯(或与之相当的冈瓦纳源地块)与北部阿莫里卡地块群拼贴增生于古欧洲大陆南缘,共同组成华力西造山带(广义),华力西期缝合带保留在绍山-科尔山南侧。晚石炭世-早二叠世,阿尔卑斯受古特提斯洋的俯冲影响,在华力西造山带南侧形成安第斯山型活动大陆边缘,古特提斯洋在阿尔卑斯的演化至少持续到早三叠世,消亡遗迹保留在中奥地利阿尔卑斯基底的Plankogel杂岩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卑斯 原特提斯洋 古特提斯洋 冈瓦纳 卡多米 加里东 华力西 造山作用
下载PDF
Convergence History of the Songliao and Jiamusi Blocks in the Eastern End of Central Asian Orogenic Belt: Evidence from Detrital Zircons of Late Paleozoic Sedimentary Rocks 被引量:2
8
作者 CHEN Zhaoxu LIU Yongjiang guan qingbin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5期1417-1433,共17页
Central Asian Orogenic Belt(CAOB) is one of the largest accretionary orogenic belts in the world. The eastern segment of CAOB is dominated by Paleozoic Paleo Asian Ocean tectonic regime, Mesozoic Paleo-Pacific tectoni... Central Asian Orogenic Belt(CAOB) is one of the largest accretionary orogenic belts in the world. The eastern segment of CAOB is dominated by Paleozoic Paleo Asian Ocean tectonic regime, Mesozoic Paleo-Pacific tectonic regime and Mongolian-Okhotsk tectonic regime. The Songliao and Jiamusi blocks are located in the easternmost part of the CAOB and are the key region to solve the problem about overprinting processes of multiple tectonic regimes. It is generally believed that the Mudanjiang Ocean between the two blocks was finally closed in the Mesozoic, but the Paleozoic magmatism also developed along the Mudanjiang suture zone, while on both sides of the suture zone, there were comparable Paleozoic strata, indicating that the two blocks had converged during the Paleozoic, and the evolution history of the two blocks in the Late Paleozoic remains controversial. The Carboniferous-Permian terrestrial strata mainly developed in Binxian, Wuchang and Tieli on Songliao Block, Baoqing and Mishan on Jiamusi Block. Samples from the Songliao and Jiamusi blocks in the Late Carboniferous-Early Permian and Late Permian are collected for comparative analysis. The LAICP-MS zircon U-Pb dating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ximum depositional age of Middle Permian Tumenling Formation and Late Permian Hongshan Formation in Songliao Block is ~260 Ma, while that of Tatouhe Formation and Carboniferous strata in Jiamusi Block are ~290 Ma and ~300 Ma, respectively, which supports the previous stratigraphic division scheme. The age peaks of ~290-300 Ma, ~400 Ma, ~500 Ma appeared in the Late Carboniferous to Early Permian strata of Jiamusi Block and the Middle Permian strata of Songliao Block. The age peak of ~500 Ma in the Middle Permian strata of Songliao Block may come from the Cambrian basement, Mashan Complex, of Jiamusi Block, while the age peaks of ~420-440 Ma in the Carboniferous strata of Jiamusi Block may come from the Silurian magmatic arc in Zhangguangcai Range in the eastern margin of Songliao Block, reflects the history that they had been potential sources of each other, indicating that they may have combined in the Paleozoic. The Hongshan Formation of Songliao Block in the Late Permian lacks the age peak of ~500 Ma, which indicate that Jiamusi Block was not the provenance of Songliao Block in the Late Permian, that is, there was a palaeogeographic isolation between the two blocks. Combined with the ~210 Ma bimodal volcanic rocks developed along the Mudanjiang suture zone reported previously, we believe that the oceanic basin between the Songliao and Jiamusi blocks should have been connected in Late Permian and reopened during Late Permian to Late Triassi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TRITAL ZIRCON PERMIAN STRATUM Jiamusi Block Songliao Central Asian OROGENIC Belt
下载PDF
延边地区古洞河韧性剪切带变形特征及变形时代 被引量:7
9
作者 张超 刘永江 +4 位作者 张照录 崔芳华 张超 关庆彬 李烨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3252-3264,共13页
古洞河韧性剪切带位于兴蒙造山带东段南缘,其变形特征和时间对探讨延边地区晚古生代-中生代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对该韧性剪切带进行了锆石U-Pb年代学和显微构造解析,以期限定韧性剪切带变形时间和特征.研究结果显示,古洞河韧... 古洞河韧性剪切带位于兴蒙造山带东段南缘,其变形特征和时间对探讨延边地区晚古生代-中生代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对该韧性剪切带进行了锆石U-Pb年代学和显微构造解析,以期限定韧性剪切带变形时间和特征.研究结果显示,古洞河韧性剪切带具有多期变形的特征,晚期变形糜棱叶理倾向为西,倾角较缓,线理倾伏向为南西,具有由南西向北东方向右行逆冲的特征.其分形维数值为1.159~1.214,Flinn参数K值为0.19~0.31,Kruhl温度计显示变形温度为450~550℃,石英动力重结晶粒径估算的差应力值为16.83~20.09 MPa,古应变速率为10^-12~10^-14 s^-1.古洞河韧性剪切带花岗质糜棱岩锆石U-Pb年龄为192±2 Ma,晚期变形时代应为早侏罗世,形成应与早侏罗世古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俯冲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洞河韧性剪切带 分形维数 显微构造 延边地区 古太平洋构造域 构造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