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公共卫生对外援助与合作的进展和展望 被引量:8
1
作者 黄璐璐 丁玮 +5 位作者 陆申宁 施丹丹 官亚宜 王多全 吕山 李石柱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CAS 2022年第3期174-180,共7页
对外卫生援助是我国对外援助和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余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卫生治理能力不断提高,我国已从受援国向援助国转变,对外援助的方式、内容和模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援助的广度和深度得到进一... 对外卫生援助是我国对外援助和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余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卫生治理能力不断提高,我国已从受援国向援助国转变,对外援助的方式、内容和模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援助的广度和深度得到进一步拓展,参与全球卫生治理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本文回顾了我国对外卫生援助的主要历程,梳理了我国公共卫生对外援助与合作的主要方式和内容,分析了我国公共卫生对外援助与合作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我国公共卫生对外援助与合作、参与全球公共卫生治理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卫生 对外援助与合作 全球卫生治理 进展 展望
下载PDF
棘球蚴病严重程度的Meta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张梦媛 王立英 +1 位作者 官亚宜 伍卫平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56-160,共5页
检索中国医院知识仓库、万方数据库、Pub Med等中英文数据库,收集各数据库自创建日期至2016年8月公开发表的关于棘球蚴病临床表现的文献。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使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2007建立数据库,利用R 3.2.3软件对纳入文... 检索中国医院知识仓库、万方数据库、Pub Med等中英文数据库,收集各数据库自创建日期至2016年8月公开发表的关于棘球蚴病临床表现的文献。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使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2007建立数据库,利用R 3.2.3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计算棘球蚴病分型、脏器出现率、严重程度分级及其构成和病死率。结果共纳入165篇文献,总计18 613例患者。细粒棘球蚴病患者和多房棘球蚴病患者分别占93.74%(17 447/18 613)、5.78%(1 076/18 613)。病灶出现率最高的脏器为肝(63.70%,11 857/18 613),其次为肺(24.13%,4 492/18 613)。棘球蚴病严重程度分为无症状、轻(中)症、重症,分别占6.17%(1 139/18 458)、66.12%(12 204/18 458)、27.71%(5 115/18 458),多房棘球蚴病的严重程度高于细粒棘球蚴病(χ2=164.560,P<0.05)。棘球蚴病术后1年病死率为0.83%(155/18 613),其中多房棘球蚴病术后1年病死率为2.27%(19/842),高于细粒棘球蚴病的0.70%(102/14 587)(χ~2=24.811,P<0.05)。提示棘球蚴病以肝为主要病灶器官,多房棘球蚴病的严重程度和病死率均高于细粒棘球蚴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球蚴病 严重程度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两种致病人体棘球绦虫动物宿主感染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7
3
作者 李春阳 官亚宜 +1 位作者 伍卫平 薛垂召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94-199,共6页
棘球蚴病是由棘球绦虫幼虫感染所致的一种危害严重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棘球绦虫生活史可涉及多种动物宿主,如有蹄类动物、啮齿类动物等中间宿主和食肉类动物终末宿主。自然界动物宿主间细粒棘球绦虫及多房棘球绦虫生活史循环与人体棘... 棘球蚴病是由棘球绦虫幼虫感染所致的一种危害严重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棘球绦虫生活史可涉及多种动物宿主,如有蹄类动物、啮齿类动物等中间宿主和食肉类动物终末宿主。自然界动物宿主间细粒棘球绦虫及多房棘球绦虫生活史循环与人体棘球蚴病传播密切相关。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细粒棘球绦虫和多房棘球绦虫主要动物宿主分布及感染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旨在为开展棘球蚴病精准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棘球绦虫 多房棘球绦虫 棘球蚴病 终末宿主 中间宿主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藏区人群细粒棘球蚴病患病影响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吴文婷 伍卫平 +4 位作者 官亚宜 韩帅 薛垂召 王旭 刘白雪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61-164,共4页
目的了解藏区人群细粒棘球蚴病患病的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关的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于2017年8-9月,在环境、海拔相似的西藏那曲县和四川石渠县共选择4个细粒棘球蚴病患病率较高的乡,采用1∶1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通过入户问卷方式调查影... 目的了解藏区人群细粒棘球蚴病患病的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关的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于2017年8-9月,在环境、海拔相似的西藏那曲县和四川石渠县共选择4个细粒棘球蚴病患病率较高的乡,采用1∶1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通过入户问卷方式调查影响当地人群患细粒棘球蚴病的相关因素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调查了378人,病例组和对照组各189人。单因素分析发现,养狗年数(OR=1.032,P<0.05)、养狗数量(OR=1.260,P<0.05)、养狗方式(OR=1.434,P<0.05)、是否喂狗内脏(OR=1.531,P<0.05)、周围是否有流浪狗(OR=1.946,P<0.05)是患细粒棘球蚴病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中,是否喂狗内脏、周围是否有流浪狗、饮水来源等3个变量纳入了多因素回归模型。结论喂狗内脏、周围有流浪狗、饮用河水均是人群患棘球蚴病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棘球蚴病 影响因素 藏区 病例对照研究
原文传递
四川省色达县野外棘球绦虫终末宿主粪便污染情况及特征 被引量:1
5
作者 付梅花 王旭 +9 位作者 韩帅 喻文杰 杨毅 高明军 刘剑峰 官亚宜 王莹 李春阳 施丹丹 伍卫平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87-695,共9页
目的了解四川省色达县野外棘球绦虫终末宿主粪便污染情况及特征,为制定野外传染源的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2020年10月,采用机械抽样方法,沿色达县主要交通路线及野外放牧路线每隔1~2 km抽取1个调查点,记录调查点地理位置、终末宿主粪... 目的了解四川省色达县野外棘球绦虫终末宿主粪便污染情况及特征,为制定野外传染源的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2020年10月,采用机械抽样方法,沿色达县主要交通路线及野外放牧路线每隔1~2 km抽取1个调查点,记录调查点地理位置、终末宿主粪便数量、牧场类型、地形类别、植被类型、植被覆盖度、平均草高度、小型哺乳动物密度和终末宿主粪样种类等信息。采集调查点内犬科动物粪样,提取粪样DNA, PCR检测粪样棘球绦虫感染情况。PCR阳性产物送测序,测序结果在NCBI数据库中进行比对,判定感染的虫种。使用SPSS18.0软件对终末宿主粪便污染情况及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选取40个调查点,34个调查点有犬科动物粪便分布(占85.00%),其中17个调查点有棘球绦虫阳性粪便分布(占42.50%)。共收集犬科动物粪样227份,PCR检测结果显示,粪便棘球绦虫阳性率、石渠棘球绦虫(Es)阳性率、多房棘球绦虫(Em)阳性率分别为18.06%(41/227)、 14.10%(32/227)、 4.85%(11/227),其中混合感染Es和Em粪样2份,未发现细粒棘球绦虫阳性粪便。不同牧场类型中,冬季牧场和夏季牧场粪便棘球绦虫阳性率分别为19.90%(40/201)和3.85%(1/26)(P> 0.05);冬季牧场粪便Es阳性率为15.92%(32/201),高于夏季牧场的0 (0/26)(P <0.05)。不同地形类别中,平坝、山坡和河滩的粪便棘球绦虫阳性率、 Es阳性率和Em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植被类型中,高寒草甸和高寒灌木丛草甸粪便棘球绦虫阳性率、 Es阳性率和Em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高寒草甸的粪便密度(7.17份/10 000 m2)高于高寒灌木丛草甸(3.44份/10 000 m2)(Z=-2.376, P <0.05)。稀疏、较为稀疏、中等、较密集、密集等不同植被覆盖度的粪便棘球绦虫阳性率、 Es和Em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5 cm、 6~10 cm、 11~15 cm和≥16 cm等不同平均草高度的粪便棘球绦虫阳性率、 Es和Em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小型哺乳动物密度为401~600个/10 000 m2的粪便密度为12.25份/10 000 m2,高于≤200个/10 000 m2的3.32份/10 000 m2(Z=-2.738, P <0.008);小型哺乳动物密度为≥601个/10 000 m2的粪便Es阳性率为29.73%(11/37),高于≤200个/10 000 m2的5.48%(4/73)(χ2=12.261, P <0.008)。狐粪的棘球绦虫阳性率和Es阳性率分别为25.95%(34/131)和22.14%(29/131),均高于犬粪的7.45%(7/94)和3.19%(3/94)(χ2=12.580、 16.103, P <0.05)。犬粪和狐粪Em阳性率分别为5.32%(5/94)和4.58%(6/1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四川省色达县野外环境棘球绦虫终末宿主粪便污染严重,狐狸是主要传染源,犬粪Em阳性率高,冬季牧场、高寒草甸、小型哺乳动物密度较高的地区可作为野外传染源防控工作的重点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球蚴病 终末宿主 粪便污染 PCR 色达县
原文传递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在全球卫生合作中的SWOT策略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丁玮 黄璐璐 +7 位作者 马雪娇 李红梅 段磊 钱颖骏 王多全 官亚宜 肖宁 周晓农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36-341,345,共7页
为识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寄生虫病所)在全球热带病防控合作中的形势,为更好地参与全球卫生治理提供策略,本研究根据SWOT分析框架,以寄生虫病所在全球卫生合作中所面临的内部优势和弱势、外部机遇和威胁为主题,在... 为识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寄生虫病所)在全球热带病防控合作中的形势,为更好地参与全球卫生治理提供策略,本研究根据SWOT分析框架,以寄生虫病所在全球卫生合作中所面临的内部优势和弱势、外部机遇和威胁为主题,在所内中层干部、所领导和全球卫生中心职工中开展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并结合SWOT分析法的优势-机遇、弱势-机遇、优势-威胁和弱势-威胁等4种策略提出未来工作建议。结果提示未来在技术上应以合作方需求为出发点,因地制宜开展合作;在管理上健全人才和国际合作管理机制,明确战略规划,做好人才、技术、产品等基本储备,在实践中全方位提升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卫生 热带病 SWOT 策略分析 国际合作 能力建设
原文传递
青藏高原地区犬棘球绦虫感染的流行情况和影响因素 被引量:5
7
作者 崔小玉 官亚宜 伍卫平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82-489,共8页
棘球蚴病是由棘球绦虫幼虫引起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在我国青藏高原地区广泛流行。犬是引起人棘球蚴病的重要传染源。青藏高原地区犬棘球绦虫感染情况严重。本文对青藏高原地区犬棘球绦虫感染的流行情况和影响因素进行综述。
关键词 棘球绦虫 流行情况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1951-2016年中缅边境保山市疟疾发病时间序列阶段性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段磊 郑金鑫 +3 位作者 茅光耀 王多全 官亚宜 肖宁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034-1037,共4页
目的分析云南省保山市疟疾发病在时间上的阶段性变化特征,为开展消除疟疾及消除后的监测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文献检索,收集云南省保山市1951-2016年疟疾年发病例数及发病率数据。建立以干预措施及时间为影响变量的时间序列结构性模型,分... 目的分析云南省保山市疟疾发病在时间上的阶段性变化特征,为开展消除疟疾及消除后的监测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文献检索,收集云南省保山市1951-2016年疟疾年发病例数及发病率数据。建立以干预措施及时间为影响变量的时间序列结构性模型,分析不同参数条件下疟疾发病率时间序列的结构特征。利用当地预防和控制措施的实施作为趋势变量,结合时间序列结构方法,分析66年来收集的疟疾数据变化的多个结构阶段。结果保山市疟疾疫情在时间上的变化是不平稳的,单位根检验拒绝平稳性零假设(P=0.0003<0.05)。保山市疟疾疫情在历史上曾出现7个阶段性的变化,以干预措施为回归变量的时间序列结构性模型较好地拟合了云南保山疟疾发病率在时间上的变化,分别为1951-1952年、1952-1959年、1959-1968年、1968-1975年、1975-1986年、1986-2009年及2009-2016年。从结构模型来看,有三个上升期:1951-1952年、1975-1986年和1986-2009年,但整体发病率呈下降趋势。结论采用干预措施为回归变量的时间序列结构性模型较好地拟合了云南保山疟疾发病率在时间上的变化规律,预测效果好,可为进一步制定预防输入和再传播措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疾 发病率 时间序列 结构模型 边境
原文传递
浅析中-英-坦疟疾防控合作试点项目的主要成效与挑战 被引量:3
9
作者 马雪娇 丁玮 +8 位作者 王多全 段磊 黄璐璐 王贝 李红梅 钱颖骏 官亚宜 肖宁 周晓农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60-365,共6页
通过向11家直接参与中-英-坦疟疾防控合作试点项目(以下简称试点项目)的相关单位人员发放调查问卷,调查收集试点项目的主要成效、主要挑战、克服挑战及可持续发展建议等相关信息,应用关键词的频率进行数据分析,以总结试点项目的主要成... 通过向11家直接参与中-英-坦疟疾防控合作试点项目(以下简称试点项目)的相关单位人员发放调查问卷,调查收集试点项目的主要成效、主要挑战、克服挑战及可持续发展建议等相关信息,应用关键词的频率进行数据分析,以总结试点项目的主要成效与挑战,探讨中非公共卫生合作的新模式。结果显示,试点项目主要成效有:"降低疟疾负担"、"分享和转化中国经验"等;而"交流不畅"、"政府支持不足"等为主要挑战。该试点项目证明了中国疟疾防控经验在非洲当地的可行性;加强中方人员能力建设与政府支持,可促进我国对外公共卫生合作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点项目 成效 挑战
原文传递
热带病防控人员全球卫生知识现状及培训需求调查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红梅 丁玮 +7 位作者 黄璐璐 马雪娇 段磊 钱颖骏 王多全 官亚宜 肖宁 周晓农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0-114,共5页
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2016年8月至2017年4月举办的3次热带病预防控制主题会议(培训班)的参会人员为调查对象,采用自填式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信息,使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共发放问卷256份,获得有效问... 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2016年8月至2017年4月举办的3次热带病预防控制主题会议(培训班)的参会人员为调查对象,采用自填式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信息,使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共发放问卷256份,获得有效问卷241份。从未听说过全球卫生概念者占14.5%(35/241),虽听说过但不太了解者占82.6%(199/241),熟悉者仅2.9%(7/241)。调查对象对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知识的熟悉程度显著高于全球卫生(P<0.01)。全球卫生基本概念的正确理解占比为42.7%(103/241),≤35岁组的正确理解占比为53.8%(56/104),>35岁组为34.3%(47/137),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7.1%(233/240)的调查对象表示有意愿参加全球卫生培训,培训内容需求排名前3的分别为疾病防控策略和技术,实验检测、诊断和研发技术,卫生管理知识;能力提升需求排名前3的分别为全球卫生视野、疾病防控经验和调查分析能力。培训方式以现场教学为主,采用教师学员互动教学模式,多聘用国外卫生系统师资。我国热带病防控人员对全球卫生知识的了解程度不容乐观,需要加强全球卫生培训和能力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病 全球卫生 培训需求 中国
原文传递
Distribution of the intermediate hosts of Echinococcus multilocularis in Shiqu County, Sichuan, China 被引量:2
11
作者 XU Xiang guan ya-yi +5 位作者 TIAN Tian WU Wei-ping WANG Qian HUANG Yan LI guang-qing WANG Li-ying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1年第18期2834-2837,共4页
Background The rodentia and lagomorpha animals are the intermediate hosts of Echinococcus multilocularis, their distribution and infection of this parasite may facilitate the infection of definitive hosts such as dogs... Background The rodentia and lagomorpha animals are the intermediate hosts of Echinococcus multilocularis, their distribution and infection of this parasite may facilitate the infection of definitive hosts such as dogs.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intermediate hosts of Echinococcus multilocularis in Shiqu County, Sichuan, China. Methods A systematic sampling method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density of burrows of rodents and lagomorphs at 97 pasture sites in winter and summer pastureland and remote sensing (RS) techno(ogy was used to correlate their densities to the distribution of these animals in different landscape types. Results Based on the densities of Ochotona curzoniae, Microtus fuscus (dependent variable) and their burrow densities (independent variable) in survey points, regression equations were fitted respectively (Ochotona curzoniae, P 〈0.0001, R2=0.8705; Microtus fuscus, P 〈0.0001,R2=0.9736). Their burrow density in summer pastureland was higher than in winter pastureiand (F=36.65, P 〈0.0001). The burrow densities of Ochotona curzoniae and Microtus fuscus in bareland and half-bareland are higher than in grassland (F=7.73, P〈0.001). Conclusions The regress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ensities of Ochotona curzoniae and Microtus fuscus and their burrow densities indicate that the burrow densities could reflect the animal densities and that the burrow density was greater in summer pastureland than in winter pastureland. The main distribution areas of the intermediate hosts were in bareland and half-barela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hinococcus multilocularis intermediate host DISTRIBUTI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