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质生产力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动力机制与政策路径 被引量:2
1
作者 许嘉扬 郭福春 《浙江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3-50,共8页
新质生产力代表着生产力能级的跃迁,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在新时代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中展示出强劲支撑力。本文以政治经济学为理论起点,构建了以创新为牵引的“要素深化-技术进步-产业迭代-制度变革”四维动力模型,... 新质生产力代表着生产力能级的跃迁,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在新时代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中展示出强劲支撑力。本文以政治经济学为理论起点,构建了以创新为牵引的“要素深化-技术进步-产业迭代-制度变革”四维动力模型,用以揭示新质生产力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机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加速新型要素融合渗透、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塑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等新质生产力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技术进步 要素深化 产业升级 制度变革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能否显著减缓贫困?——来自浙江嘉兴调研的行为数据 被引量:33
2
作者 吴金旺 郭福春 顾洲一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40-151,共12页
金融扶贫一直是扶贫工作的重要内容,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金融是否对减缓贫困具有驱动效用?本文通过浙江嘉兴微观个体行为数据调研,搭建数字普惠金融和自我经济水平指标体系,结合经验和客观方法,综合运用层次分析和变异系数赋权... 金融扶贫一直是扶贫工作的重要内容,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金融是否对减缓贫困具有驱动效用?本文通过浙江嘉兴微观个体行为数据调研,搭建数字普惠金融和自我经济水平指标体系,结合经验和客观方法,综合运用层次分析和变异系数赋权法取定指标权重,计算得出指标指数,进一步实证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减贫效应。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能起到显著的减贫效应,并且性别、户籍、学历以及职业等控制变量对减缓贫困也会产生较为显著的影响。为数字普惠金融在服务体系的深耕细作、精准扶贫上提供数据参考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减贫效应 层次分析
下载PDF
5G时代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实然之境与应然之策 被引量:13
3
作者 郭福春 许嘉扬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35-40,共6页
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框架下,高等职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内部与外部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随着5G+技术推动知识更新迭代、塑造新型师生关系、重组资源构建模式、打破教学时空束缚、加速产教深度融合,高等职业教育传统人... 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框架下,高等职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内部与外部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随着5G+技术推动知识更新迭代、塑造新型师生关系、重组资源构建模式、打破教学时空束缚、加速产教深度融合,高等职业教育传统人才培养规格、教师角色转换、教学资源建设、教育教学方法、校企合作形式面临着新的挑战。站在5G时代的风口,高水平高职学校应该具有求变、求新、求进的意识,深刻把握“双高计划”建设的核心要义,遵循技术融入教育实践的路径和一般规律,进行教育教学综合改革的系统设计,树立动态、精准的人才培养定位,全面提升教师信息素养水平,推动数字化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推进与新环境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改革,打造全面协调、互利共赢的命运共同体,形成融合创新、灵活开放、可持续发展的高等职业教育新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 高等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 “三教”改革 产教融合
下载PDF
高职院校深化产教融合的现实样态与路径选择 被引量:17
4
作者 王玉龙 郭福春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0-45,共6页
高职院校作为高等职业教育深化改革、引领发展的代表,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质的规定性、高职院校发展的竞争性、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复杂性等的内在要求。产教融合从院校实践发端到学术认同,其组织形式和学理内涵不断... 高职院校作为高等职业教育深化改革、引领发展的代表,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质的规定性、高职院校发展的竞争性、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复杂性等的内在要求。产教融合从院校实践发端到学术认同,其组织形式和学理内涵不断丰富,形成了政府主导的空间样态、市场主导的组织样态、教育主导的育人样态等。在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背景下,需要高水平高职院校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整合生产要素,搭建校企合作平台,集聚行业企业技术专业、业务骨干等高层次人才,激发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能动性,促进校企“双元”育人,形成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完善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
下载PDF
以规范的课程设置推进职业院校教学改革 被引量:11
5
作者 郭福春 王玉龙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20-23,共4页
《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作为职业院校开展人才培养的指导性文件,对职业院校科学设置课程,强化对学生综合素质、职业能力、职业精神的培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落实人才培养... 《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作为职业院校开展人才培养的指导性文件,对职业院校科学设置课程,强化对学生综合素质、职业能力、职业精神的培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落实人才培养目标的总体要求,需要职业院校开足开齐公共基础课程,分类指导,提升院校人才培养能力,提升职业人才发展能力;需要规范人才培养全过程,打造结构化教学创新团队,探索模块化课程教学模式,完善课程动态管理机制,推动人才培养工作持续改进,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创新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院校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课程设置 教学改革
下载PDF
高水平专业群在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中的现实意义分析 被引量:48
6
作者 郭福春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0-23,共4页
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是产业转型升级、专业社会服务能力提升、专业教学资源优化配置和学校专业布局优化等专业建设能力提升的现实要求。在构建灵活的专业建设调整机制、加强专业教学改革、构建高水平师资队伍和加强文化建设等高水平专业群... 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是产业转型升级、专业社会服务能力提升、专业教学资源优化配置和学校专业布局优化等专业建设能力提升的现实要求。在构建灵活的专业建设调整机制、加强专业教学改革、构建高水平师资队伍和加强文化建设等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路径分析的基础上,指出高水平专业群在学校教学建设中具有聚焦作用、标杆作用和引领作用,以及高水平专业群在学校与产业对接上具有较强的黏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产业集群 专业群 高水平
下载PDF
数字化时代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知识图谱分析 被引量:12
7
作者 许嘉扬 郭福春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8-144,195,共8页
在技术赋能教育与疫情常态化的时代背景下,数字化教学改革是推动高职教育质量革命的关键。本文采用知识可视化的文献计量方法,厘清数字化时代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的知识结构与前沿趋势,洞悉并揭示国内高职院校数字化教学改革领域的研... 在技术赋能教育与疫情常态化的时代背景下,数字化教学改革是推动高职教育质量革命的关键。本文采用知识可视化的文献计量方法,厘清数字化时代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的知识结构与前沿趋势,洞悉并揭示国内高职院校数字化教学改革领域的研究热点、发展脉络与演化趋势。基于关键词共现图谱和关键词聚类图谱,从教学模式、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和教学资源等维度对数字化教学改革的本质属性进行解构;基于时间线图谱和突发词探测图谱,对数字化教学改革的演进特征与发展态势进行剖析。鉴于此,提出未来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实践向度:构建基于人工智能的韧性教学生态,培养高素质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打造结构化、专业化教师创新团队,提升教师数字素养与教学能力;加强教学资源的数字化建设与智能化应用,满足学生泛在化学习需求;引导线上线下教育常态化融合发展,推动适应新环境的教学方法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教育 数字化 教学改革 人才培养 校企合作
原文传递
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项目分析 被引量:46
8
作者 郭福春 许嘉扬 王玉龙 《中国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8-103,共6页
"双高计划"是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后社会外部力量和教育内部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后示范时期高职教育改革的新导向。在厘清"双高计划"项目源起逻辑的基础上,从区域分布、产业布点、绩效评价、人才培养等视角,对... "双高计划"是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后社会外部力量和教育内部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后示范时期高职教育改革的新导向。在厘清"双高计划"项目源起逻辑的基础上,从区域分布、产业布点、绩效评价、人才培养等视角,对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项目进行全面的数据统计分析。新时期高水平高职学校应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深化产教融合为主线,以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为重点,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教育教学综合改革,主动适应新经济发展的要求,精准对接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向社会提供更加优质的职业教育,输送更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专业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水平高职学校 专业群 双高计划 人才培养 技术技能创新
原文传递
金融专业群国家级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与应用——基于“建用评”三融合的视角 被引量:11
9
作者 郭福春 吴金旺 +2 位作者 谢峰 张国民 刘丽 《教育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84-88,共5页
数字化时代的到来,金融行业与互联网行业加速融合,对金融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与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校企合作开发高质量的数字化教学资源,满足“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泛在学习需求。成果深化了产教融合协调共享机制,... 数字化时代的到来,金融行业与互联网行业加速融合,对金融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与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校企合作开发高质量的数字化教学资源,满足“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泛在学习需求。成果深化了产教融合协调共享机制,加快了金融专业群教学资源供给侧改革,开发了系列数字化教学资源,解决了优质教学资源“怎么建”的问题。围绕“教、学、训、赛”等实际教学活动重组了教学资源,构建了数字化应用场景,突出了“以资源驱动教学”的应用功能,解决了优质教学资源“怎么用”的问题。确立了大数据背景下的企业和学校双元评价主体,推进了学习行为的即时反馈和过程评价,解决了资源应用效果“怎么评”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用评 数字化教学资源 校企合作 教学资源开发 教学资源应用
原文传递
人工智能赋能高职教学资源建设路径研究——基于联通主义的视角 被引量:11
10
作者 申睿 郭福春 吴金旺 《教育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52-59,共8页
数字化背景下,教学资源是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智能化变革的核心要素之一,构建与智能教育高度适配的教学资源已是应然之举。联通主义视域下,现有高职教学资源的建设和应用存在生产模式单一、生长性较弱、连接和组织低效以及学习环境不够开... 数字化背景下,教学资源是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智能化变革的核心要素之一,构建与智能教育高度适配的教学资源已是应然之举。联通主义视域下,现有高职教学资源的建设和应用存在生产模式单一、生长性较弱、连接和组织低效以及学习环境不够开放等困境。针对困境,提出基于教育知识图谱的“三阶段双角色”教学资源建构模型,通过“线上化—图谱化—智能化”三阶段,梳理“人类”和“人工智能”双角色的技术路线,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教学资源属性的升级跨越。基于此构建的教学资源,在个性化人才培养、专业与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改革等方面都能够发挥更灵活、更精准、更智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资源 职业教育 知识图谱 联通主义 人工智能
原文传递
“双高”背景下高职专业群建设的内涵逻辑与实践取向——以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为例 被引量:69
11
作者 米高磊 郭福春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8-144,共7页
专业群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基础单元,是高职院校管理服务的基本载体,实现高水平高职专业群建设成为破解高职教育"质量"和"结构"两大问题、完成"双高"建设计划的关键。本文以剖析高职专业群基本内涵,厘... 专业群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基础单元,是高职院校管理服务的基本载体,实现高水平高职专业群建设成为破解高职教育"质量"和"结构"两大问题、完成"双高"建设计划的关键。本文以剖析高职专业群基本内涵,厘清其理论逻辑、组群逻辑、行动逻辑为基础,提出从产教融合、课程设置、双师队伍、1+X等四方面开展实践,提升高职专业群建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群 内涵逻辑 实践取向
原文传递
疫情下“UGC社区型”高职教育线上教学模式构建与实施策略 被引量:11
12
作者 靖研 郭福春 吴金旺 《中国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04-108,共5页
疫情防控背景下,高职教育首次推行大规模系统性线上教学,全然不同的教学环境对教学设计提出了挑战,剖析借鉴互联网虚拟学习社区成功经验可为创新线上教学设计提供可行路径。研究发现,UGC型虚拟学习社区快速发展得益于以用户为中心,激活... 疫情防控背景下,高职教育首次推行大规模系统性线上教学,全然不同的教学环境对教学设计提出了挑战,剖析借鉴互联网虚拟学习社区成功经验可为创新线上教学设计提供可行路径。研究发现,UGC型虚拟学习社区快速发展得益于以用户为中心,激活用户社会属性、释放线上社区组织动能。依此机制,构建“UGC社区型”高职教育线上教学模式,围绕以学生为中心重塑线上教学形态,通过创设社会性氛围-推动社会性行为-深化社会性认知三个阶段实施线上教学,激发学生社会属性、促进线上教学成效。该模式试图为疫情下线上教学设计提供参考方案,也是运用互联网思维创新教学活动的有益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上教学设计 UGC社区 社会属性 高职教育 疫情
原文传递
Efficient Batch Verification of Online/Offline Short Signature for a Multi-Signer Setting
13
作者 CHEN Zhide ZHANG Yilian +1 位作者 XU Li guo fuchun 《Wuhan University Journal of Natural Sciences》 CAS 2011年第6期481-486,共6页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method to construct an online/offiine batch verification signature scheme in a multi-signer setting. The length of the scheme is approximately 480 bits. Based on the Lysyanskaya, Rivest, Sa...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method to construct an online/offiine batch verification signature scheme in a multi-signer setting. The length of the scheme is approximately 480 bits. Based on the Lysyanskaya, Rivest, Sahai and Wolf (LRSW) assumption, this scheme is proved secure in a random oracle model, and it requires only three pairing operations for verifying n signatures from a multi-signer sett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ort signature online/offiine multi-signer batchverificati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