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刺不同穴位对寒凝证类痛经大鼠子宫收缩程度及疼痛相关机制的影响 被引量:22
1
作者 杨佳敏 沈小雨 +12 位作者 张玲 罗丽 许咏思 任晓暄 郭孟玮 赵雅芳 申松希 朱世鹏 齐丹丹 嵇波 李晓泓 朱江 张露芬 《中医药学报》 CAS 2017年第6期73-76,共4页
目的:比较针刺三阴交穴、关元穴对寒凝证类痛经大鼠子宫平滑肌收缩程度及脊髓、子宫组织中κ-受体、μ-受体含量的影响,探讨不同穴位介入的效应差异及部分机制。方法:将64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盐水组、寒凝证类痛经模型组、针刺三阴交... 目的:比较针刺三阴交穴、关元穴对寒凝证类痛经大鼠子宫平滑肌收缩程度及脊髓、子宫组织中κ-受体、μ-受体含量的影响,探讨不同穴位介入的效应差异及部分机制。方法:将64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盐水组、寒凝证类痛经模型组、针刺三阴交组、针刺关元组,每组16只。采用皮下注射苯甲酸雌二醇和低温冷冻的方法制备寒凝证类痛经模型,末次给药1 h后,麻醉大鼠,运用BL-420F生物机能实验系统记录子宫的收缩程度。采用Real Time-PCR检测大鼠脊髓及子宫组织中κ-受体、μ-受体的含量。结果:1.子宫平滑肌收缩程度:与盐水组比较,模型组子宫收缩波的个数显著增加(P<0.01)、子宫收缩波峰峰值显著升高(P<0.05)、子宫活动度显著增强(P<0.01),三阴交组、关元组子宫活动度显著增强(P<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三阴交组与关元组子宫收缩波的个数及子宫活动度均显著下降(P<0.05)。2.脊髓及子宫组织中κ-受体、μ-受体水平:(1)脊髓中的κ-受体及μ-受体水平: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2)子宫组织中的κ-受体水平: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3)子宫组织中μ-受体水平:与盐水组比较,关元组子宫组织中μ-受体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三阴交组、关元组子宫组织中μ-受体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P<0.01)。结论:针刺三阴交穴、关元穴均可降低子宫收缩波个数和子宫活动度,抑制子宫平滑肌的异常收缩反应。分析其效应的部分机制是通过调节子宫靶器官组织的阿片肽受体水平,进而达到针刺镇痛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凝证类痛经模型 子宫收缩程度 Κ受体 Μ受体 三阴交穴 关元穴
下载PDF
麝香保心丸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郭萌薇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2年第4期14-16,20,共4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SAP)采用麝香保心丸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5月就诊的冠心病SAP患者9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9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用琥珀酸美... 目的:探讨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SAP)采用麝香保心丸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5月就诊的冠心病SAP患者9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9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观察组用麝香保心丸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两组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的中医证候积分,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心肌酶谱指标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心绞痛发作频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心绞痛持续时间较治疗前缩短,且观察组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两组肌酸激酶(CK)、血清肌钙蛋白Ⅰ(cTnⅠ)、肌红蛋白(Mb)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采用麝香保心丸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冠心病SAP,可改善患者CK水平,减轻患者心绞痛症状,降低中医证候积分,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稳定型心绞痛 麝香保心丸 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 中医证候积分 心肌酶谱指标
下载PDF
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关于发展西藏指导思想的演进 被引量:2
3
作者 郭孟伟 黄丽筠 袁晓慧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第13期63-65,共3页
发展是解决西藏问题的关键,发展西藏始终是中央治藏方略的核心内容和价值追求。在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央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和西藏地方的客观实际,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发展西藏的指导思想。这些指导思想在实践中不断得以丰... 发展是解决西藏问题的关键,发展西藏始终是中央治藏方略的核心内容和价值追求。在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央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和西藏地方的客观实际,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发展西藏的指导思想。这些指导思想在实践中不断得以丰富和完善,但始终以推进西藏现代化发展为目标,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 发展西藏 指导思想 历史演进
下载PDF
电针“天枢”“大肠俞”穴对肠易激综合征大鼠肠道动力和敏感性影响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8
4
作者 吉毛先 郭孟玮 +6 位作者 高誉珊 蓝莹 王珊 王一凡 覃颖 张红林 任晓暄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64-269,共6页
目的:观察电针"天枢"和"大肠俞"对肠易激综合征(IBS)大鼠的肠道压力值和敏感性的影响,并探讨其效应差异及相关机制。方法:新生Wistar大鼠4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天枢组和大肠俞组,每组10... 目的:观察电针"天枢"和"大肠俞"对肠易激综合征(IBS)大鼠的肠道压力值和敏感性的影响,并探讨其效应差异及相关机制。方法:新生Wistar大鼠4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天枢组和大肠俞组,每组10只。采用新生期母子分离、醋酸灌肠和结直肠扩张联合制备IBS模型。9周鼠龄时,天枢组和大肠俞组分别对双侧"天枢"和"大肠俞"进行电针干预,隔日1次,每次20min,共5次。通过改良的腹部回撤反射法评估肠道敏感性和动力,即记录肠道起始收缩波潜伏期、90s内收缩波个数、90s内收缩波峰峰值;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结肠肌层M3受体及黏膜层5-羟色胺(HT)3A受体的阳性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肠道起始波潜伏期缩短,90s内收缩波个数增多,90s内收缩波峰峰值增大(P<0.01),M3和5-HT3A受体阳性表达增强(P<0.01)。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天枢组和大肠俞组潜伏期延长、峰峰值变小(P<0.01),天枢组收缩波个数减少(P<0.01),天枢组和大肠俞组M3和5-HT3A受体阳性表达减少(P<0.01)。与天枢组相比,大肠俞组潜伏期明显缩短(P<0.01),收缩波个数增多(P<0.05),M3和5-HT3A受体阳性表达增强(P<0.05,P<0.01)。结论:电针"天枢""大肠俞"穴均能调整IBS大鼠肠道动力和敏感性,且电针"天枢"穴的调节效应优于"大肠俞",其机制可能与调整结肠内M3受体和5-HT3A受体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电针 结肠M3受体 5-羟色胺3A受体 肠道敏感性
原文传递
电针不同穴位对肠易激综合征大鼠肠道动力和敏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25
5
作者 覃颖 郭孟玮 +5 位作者 蓝莹 王一凡 王珊 吉毛先 任晓暄 朱文莲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93-298,共6页
目的:比较电针"合谷"和"足三里"穴对肠易激综合征(IBS)大鼠肠道敏感性和动力的影响,探讨其效应差异及相关机制。方法:新生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合谷组和足三里组,每组10只。采用母婴分... 目的:比较电针"合谷"和"足三里"穴对肠易激综合征(IBS)大鼠肠道敏感性和动力的影响,探讨其效应差异及相关机制。方法:新生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合谷组和足三里组,每组10只。采用母婴分离、醋酸灌肠结合结直肠扩张的方法制备IBS模型。两穴位组从第9周开始给予电针治疗,隔日1次,共5次。通过Bristol便型分类法及改良的腹部回撤反射(AWR)法评估肠道动力和敏感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结肠黏膜层及肌层5-羟色胺3A受体(5-HT3AR)的阳性表达。结果:造模后,3个造模组的Bristol评分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的Bristol评分明显上升(P<0.01),AWR潜伏期明显缩短、收缩波个数明显增多(P<0.01),结肠黏膜层和肌层5-HT3AR表达均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两穴位组的Bristol评分明显降低(P<0.01),AWR潜伏期明显延长、收缩波个数明显减少(P<0.01,P<0.05),结肠黏膜层和肌层5-HT3AR表达明显降低(P<0.01);与合谷组比较,足三里组的Bristol评分明显降低(P<0.01),AWR潜伏期明显缩短、收缩波个数明显增多(P<0.05),结肠黏膜层5-HT3AR表达明显升高(P<0.01),肌层5-HT3AR表达明显降低(P<0.01)。结论:电针"合谷""足三里"穴能有效调节IBS模型大鼠肠道高敏感性和动力异常,改善腹痛和腹泻的症状,且"合谷"穴治疗腹痛即肠道敏感性的效果更佳,而"足三里"穴治疗腹泻即肠道动力的效果更好,说明穴位存在效应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电针 5-羟色胺3A受体 肠道敏感性 肠道动力
原文传递
电针印堂与大肠俞穴对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结肠动力的影响 被引量:10
6
作者 王一凡 郭孟玮 +6 位作者 覃颖 朱文莲 蓝莹 王珊 吉毛先 张红林 任晓暄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3379-3382,共4页
目的:观察比较电针印堂与大肠俞穴对肠易激综合征(IBS)大鼠结肠动力的影响,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40只Wistar新生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印堂组和大肠俞组。应用母子分离、醋酸灌肠和结直肠扩张法联合制备IBS大鼠模型。印堂组和... 目的:观察比较电针印堂与大肠俞穴对肠易激综合征(IBS)大鼠结肠动力的影响,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40只Wistar新生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印堂组和大肠俞组。应用母子分离、醋酸灌肠和结直肠扩张法联合制备IBS大鼠模型。印堂组和大肠俞组分别予电针相应穴位干预,20min/次,隔日1次,共5次。记录Bristol粪便评分,腹部回撤反射(AWR)的潜伏期、90s内收缩波个数、峰峰值,免疫组化法检测迷走神经背核(DMV)和结肠肌层多巴胺D2受体(D2R)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Bristol评分显著升高、AWR的潜伏期显著缩短、收缩波个数显著增多、峰峰值显著上升、DMV和结肠肌层D2R阳性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印堂组、大肠俞组的Bristol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P<0.01),DMV及结肠肌层中D2R阳性表达显著升高(P<0.01,P<0.05);大肠俞组潜伏期显著上升,收缩波个数和峰峰值均显著降低(P<0.01),且大肠俞组优于印堂穴组(P<0.01,P<0.05)。结论:电针印堂与大肠俞穴均可缓解IBS模型大鼠腹泻症状,但电针大肠俞穴作用更强,证实了经穴效应特异性存在且具有相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印堂 大肠俞 多巴胺D2受体 结肠动力 电针
原文传递
直刺与沿皮刺三阴交穴对寒凝证类痛经大鼠缩宫素及其受体的影响 被引量:12
7
作者 宋越 马良宵 +4 位作者 甘莹莹 王俊翔 母杰丹 郭孟玮 任晓暄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046-2049,共4页
目的:观察直刺、沿皮刺三阴交穴对寒凝证类痛经大鼠子宫组织及脊髓腰膨大中缩宫素(OT)及其受体(OTR)的影响,探讨不同刺法即刻镇痛效应的部分机制。方法:64只SD雌鼠随机分为盐水组、模型组、直刺组、沿皮刺组,每组16只。采用全身冷冻加... 目的:观察直刺、沿皮刺三阴交穴对寒凝证类痛经大鼠子宫组织及脊髓腰膨大中缩宫素(OT)及其受体(OTR)的影响,探讨不同刺法即刻镇痛效应的部分机制。方法:64只SD雌鼠随机分为盐水组、模型组、直刺组、沿皮刺组,每组16只。采用全身冷冻加雌二醇注射法制备寒凝证类痛经模型。直刺组与沿皮刺组分别直刺或沿皮刺三阴交穴,留针20min。记录各组大鼠的扭体反应及子宫收缩程度。采用ELISA法、Real Time-PCR法检测大鼠子宫组织及脊髓腰膨大中OT含量、OTR mRNA表达。结果:与盐水组比较,模型组扭体评分、子宫收缩波个数、活动度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直刺组、沿皮刺组均显著降低扭体评分、子宫收缩波个数及活动度(P<0.01,P<0.05)。与盐水组比较,模型组OT含量、OTR mRNA表达在子宫组织显著升高(P<0.01),在脊髓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直刺、沿皮刺组均显著降低子宫组织OT含量(P<0.01)、OTR mRNA表达(P<0.05),升高脊髓OT含量(P<0.01)。直刺组与沿皮刺组间各指标均无显著差异。结论:直刺、沿皮刺三阴交穴对类痛经大鼠均显示出即刻镇痛效应,其机制可能与针刺对子宫与脊髓OT、OTR的不同调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凝证类痛经模型 直刺 沿皮刺 三阴交 缩宫素 缩宫素受体 原发性痛经
原文传递
直刺与沿皮刺“三阴交”对寒凝证类痛经大鼠精氨酸加压素及其受体的影响 被引量:11
8
作者 宋越 马良宵 +8 位作者 甘莹莹 王俊翔 母杰丹 郭孟玮 任晓暄 于文颜 田园 钱旭 孙天祎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895-901,共7页
目的:观察直刺、沿皮刺"三阴交"穴对寒凝证类痛经大鼠血清、子宫、脊髓及下丘脑中精氨酸加压素(AVP)及其受体(AVPR1A、AVPR1B)的影响,探讨不同刺法即刻镇痛效应的机制。方法: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直刺组、沿皮... 目的:观察直刺、沿皮刺"三阴交"穴对寒凝证类痛经大鼠血清、子宫、脊髓及下丘脑中精氨酸加压素(AVP)及其受体(AVPR1A、AVPR1B)的影响,探讨不同刺法即刻镇痛效应的机制。方法: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直刺组、沿皮刺组,每组10只。采用全身冷冻加雌二醇注射法制备寒凝证类痛经模型。直刺组、沿皮刺组分别直刺或沿皮刺"三阴交"穴,留针20 min。记录各组大鼠的扭体反应情况。采用ELISA法、Western blot法、荧光定量PCR法分别检测大鼠血清、子宫、脊髓以及下丘脑的AVP含量、AVPR1A与AVPR1B蛋白及mRNA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扭体潜伏期缩短(P<0.05),20 min内扭体评分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直刺及沿皮刺组扭体潜伏期均明显延长(P<0.01),20 min内扭体评分显著降低(P<0.0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血清和子宫AVP含量升高(P<0.05,P<0.01)、脊髓和下丘脑AVP含量降低(P<0.01,P<0.05),子宫AVPR1A蛋白及mRNA表达升高(P<0.01,P<0.05)、脊髓AVPR1A蛋白及mRNA降低(P<0.05,P<0.01),下丘脑AVPR1B蛋白及mRNA表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直刺组血清AVP含量降低(P<0.05),下丘脑AVPR1B蛋白表达升高(P<0.05);直刺与沿皮刺组子宫AVP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下丘脑AVP含量均升高(P<0.05),子宫AVPR1A蛋白及其mRNA表达均降低(P<0.01,P<0.05)。直刺组与沿皮刺组各指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刺、沿皮刺"三阴交"穴对类痛经大鼠均显示出即刻镇痛效应,其机制可能与针刺对子宫及下丘脑AVP及其受体的调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刺 沿皮刺 精氨酸加压素 精氨酸加压素受体 痛经
原文传递
电针对围产期尼古丁暴露新生鼠肺功能及肺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葛云鹏 嵇波 +12 位作者 赵国桢 刘翼天 苏杭 戴健 路雅雯 王丹 Reiko Sakurai Virender Kumar Rehan 严明娜 孙晓敏 白红新 郭孟玮 任晓暄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85-89,共5页
目的:通过比较电针孕期及哺乳期尼古丁暴露母鼠"足三里"和"尺泽"穴对新生鼠肺功能和肺形态影响的差异,探讨能改善围产期尼古丁暴露引发新生鼠肺发育变化的特异效应穴位。方法:将24只雌性孕期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 目的:通过比较电针孕期及哺乳期尼古丁暴露母鼠"足三里"和"尺泽"穴对新生鼠肺功能和肺形态影响的差异,探讨能改善围产期尼古丁暴露引发新生鼠肺发育变化的特异效应穴位。方法:将24只雌性孕期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足三里组、尺泽组,每组6只。自孕期第6天起,正常组皮下注射0.9%氯化钠溶液,余组均皮下注射尼古丁至产后第21天(生产当天不注射)制备孕期及哺乳期尼古丁暴露模型。采用每日2Hz/15Hz、1mA电针母鼠双侧"足三里"穴或"尺泽"穴治疗,与造模同时进行。实验结束后采用小动物肺功能测定仪测定子代鼠肺功能,HE染色法光镜下观测子代鼠肺泡化程度。结果:与正常组相比较,模型组吸气峰值流速(PIF)值、肺总阻力(RL)值和呼气相气道阻力(RE)值均显著升高(P<0.01),呼气峰值流速(PEF)值和肺动态顺应性(Cdyn)值均显著降低(P<0.01),模型组子代鼠肺泡数量减少,肺泡变形破裂融合,肺泡直径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足三里组PIF值、RL值和RE值均显著降低(P<0.01),PEF值和Cdyn值均显著升高(P<0.01,P<0.05),且肺泡数量明显增多,肺泡破裂现象改善,肺泡直径显著降低(P<0.01);尺泽组PIF值显著降低(P<0.01),RL值和RE值均明显降低(P<0.05),PEF值和Cdyn值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尺泽组肺泡数量明显增多,肺泡破裂现象改善,肺泡直径有减小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足三里"和电针"尺泽"均能通过改善孕期及哺乳期尼古丁暴露新生鼠肺功能及肺形态,防护子代鼠肺发育不良,且电针"足三里"穴效果优于电针"尺泽"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穴位特异性 围产期大鼠 孕期和哺乳期尼古丁暴露 肺功能 肺形态
原文传递
电针“足三里”或“阳陵泉”对围产期尼古丁暴露新生鼠肺功能和组织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苏杭 嵇波 +12 位作者 赵国桢 刘翼天 葛云鹏 戴健 路雅雯 王丹 Reiko Sakurai Rehan VK 严明娜 孙晓敏 白红新 郭孟玮 任晓暄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32-636,共5页
目的:对比电针母鼠"足三里"与"阳陵泉"穴对围产期尼古丁暴露新生鼠肺功能与组织形态学干预效应的差异,探寻电针防护新生鼠肺发育不良的穴位效应规律。方法:将24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S组)、尼古丁组(N组... 目的:对比电针母鼠"足三里"与"阳陵泉"穴对围产期尼古丁暴露新生鼠肺功能与组织形态学干预效应的差异,探寻电针防护新生鼠肺发育不良的穴位效应规律。方法:将24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S组)、尼古丁组(N组)、尼古丁加足三里组(N+ST 36组)和尼古丁加阳陵泉组(N+GB 34组),每组6只。从受孕第6天开始,S组皮下注射0.9%氯化钠溶液(1 mg/kg);其余3组皮下注射等量尼古丁,至子代大鼠出生后第21天制备围产期尼古丁暴露模型。造模同时N+ST 36组和N+GB 34组分别电针"足三里"和"阳陵泉"穴,每天1次,至子代大鼠出生后第21天。采用小动物肺功能分析系统观察新生鼠吸气峰值流速(PIF)、呼气峰值流速(PEF)、呼气阻力(RE)、吸气阻力(RI)和动态顺应性(Cdyn)等肺功能指标变化;采用HE染色观察肺泡融合、破裂程度等肺组织形态学的变化。结果:与S组比较,N组PEF、Cdyn较低,PIF、RI、RE较高(均P<0.01),肺泡融合、破裂,肺泡壁增厚,肺泡数量减少,肺泡间距变大,肺泡直径较大(P<0.01);与N组比较,N+ST 36组PEF、Cdyn较高,PIF、RI、RE较低(P<0.05,P<0.01),肺泡融合、破裂程度有所改善,肺泡数量增多,肺泡壁变薄,肺泡间距正常,肺泡直径显著减少(P<0.01),而N+GB34组肺功能和肺形态各指标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电针围产期尼古丁暴露孕鼠"足三里"较"阳陵泉"更能明显改善新生大鼠肺功能与肺组织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产期尼古丁暴露 电针 肺发育 肺功能 肺形态
原文传递
基于内体-溶酶体系统探讨电针“百会”“涌泉”改善APP/PS1双转基因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3
11
作者 栗晨璐 杨晓坤 +5 位作者 高誉珊 郭孟玮 谭韵湘 张洋 陈浩天 薛卫国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791-798,共8页
目的:观察电针“百会”“涌泉”对APP/PS1双转基因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海马区β淀粉样蛋白沉积及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从内体-溶酶体系统角度探讨电针改善阿尔茨海默病(AD)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月龄雄性APP/PS1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 目的:观察电针“百会”“涌泉”对APP/PS1双转基因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海马区β淀粉样蛋白沉积及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从内体-溶酶体系统角度探讨电针改善阿尔茨海默病(AD)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月龄雄性APP/PS1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10只;另以10只6月龄雄性C57BL/6小鼠作为正常组。电针组针刺“百会”“涌泉”,双侧“涌泉”接电针,15 min/次;模型组和正常组在相同时间以相同方法束缚15 min/次。以上干预均隔日1次,共6周。以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各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小鼠海马区老年斑(SP)的阳性表达,透射电镜观察小鼠海马神经元内体、溶酶体超微结构,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海马Ras相关蛋白5(Rab5)、Ras相关蛋白7(Rab7)、组织蛋白酶D(CTSD)等内体-溶酶体系统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逃避潜伏期延长(P<0.05,P<0.01),穿越原平台次数及原平台象限游泳路程均减少(P<0.05),海马区SP阳性表达增加(P<0.01),海马神经元胞体中内体、溶酶体堆积,海马组织Rab5、Rab7、CTSD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小鼠逃避潜伏期缩短(P<0.05),穿越原平台次数及原平台象限游泳路程均增加(P<0.05),海马区SP阳性表达减少(P<0.01),海马神经元胞体中内体、溶酶体堆积减少,海马组织Rab5、Rab7、CTSD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P<0.01)。结论:电针“百会”“涌泉”可改善AD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减少海马区β淀粉样蛋白沉积,其机制可能与电针调控内体-溶酶体系统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电针 内体-溶酶体系统 学习记忆能力 老年斑 海马
原文传递
Effects of Electroacupuncture Intervention on Expression of Cyclooxygenase 2 and Microglia in Spinal Cord in Rat Model of Neuropathic Pain 被引量:5
12
作者 JI Li-li guo meng-wei +3 位作者 REN Xiu-jun GE Dong-yu LI Gen-mao TU Ya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10期786-792,共7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electroacupuncture(EA) treatment on the expression of cyclooxygenase(COX) 2 and microglia in spinal cord by using rat model of neuropathic pain, and to probe into the rela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electroacupuncture(EA) treatment on the expression of cyclooxygenase(COX) 2 and microglia in spinal cord by using rat model of neuropathic pain, and to probe in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X 2 and microglia. Methods: The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6 groups, including normal control group, model group, sham group, EA 1 group(distant acupoints + local acupoints), EA 2 group(local acupoints), and EA 3 group(distant acupoints). Thermal withdrawal latencies were evaluated at 1 day preoperatively and 3, 5 and 7 days postoperatively. At 7 days postoperatively, the spinal COX 2 m RNA was detected by reverse-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Double immunofluorescent staining technology was applied to screen and verif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ltered COX 2 and microglia.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model group, thermal withdrawal latencies increased after EA treatment(P〈0.01). The expressions of COX 2 m RNA were up-regulated in spinal cord of rat on day 7 after surgery(P〈0.05). Compared with the model group, EA stimulation(EA 1 and EA 2 groups) reversed the up-regulation of COX 2 m RNA expression(P〈0.05). EA 1 and EA 2 groups might have better treatment effect compared with the EA 3 group. Fluorescent images displayed COX 2 and microglia expressed at common areas. Conclusions: EA was effective in analgesic and anti-inflammatory. EA has decreased the expression of spinal COX 2 m RNA in the trend of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distant acupoints + local acupoints", and "local acupoints" intervention may be superior to that of "distant acupoints" intervention. Microglia may be related to the formation of COX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uropathic pain electroacupuncture microglia cyclooxygenase 2 spinal cord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