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PhoR/PhoP two-component system regulates fengycin production in Bacillus subtilis NCD-2 under low-phosphate conditions 被引量:6
1
作者 guo qing-gang DONG Li-hong +5 位作者 WANG Pei-pei LI She-zeng ZHAO Wei-song LU Xiu-yun ZHANG Xiao-yun MA Ping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1期149-157,共9页
Bacillus subtilis strain NCD-2 is an excellent biocontrol agent for plant soil-borne diseases, and the lipopeptide fengycin is one of the active antifungal compounds in strain NCD-2. The regulator PhoP and its sensor ... Bacillus subtilis strain NCD-2 is an excellent biocontrol agent for plant soil-borne diseases, and the lipopeptide fengycin is one of the active antifungal compounds in strain NCD-2. The regulator PhoP and its sensor kinase PhoR compose a two-component system in B. subtilis. In this study, the phoR- and phoP-knockout mutants were constructed by in-frame deletion and the role of PhoR/PhoP on the production of fengycin was determined. Inactivation of phoR or phoP in B. subtilis decreased its inhibition ability against Botrytis cinerea growth in vitro compared to the strain NCD-2 wild type. The lipopeptides were extracted from strain NCD-2 wild type and its mutant strains by hydrochloric acid precipitate, and the lipopeptides from phoR-null mutant orphoP-null mutant almost lost the inhibition ability against B. cinerea growth compared to the lipopeptides from strain NCD-2 wild type. Fast protein liquid chromatography (FPLC) analysis of the lipopeptides showed that inactivation of phoR or phoP genes reduced the production of fengycin by strain NCD-2. The fengycin production abilities were compared for bacteria under low-phosphate medium (LPM) and high-phosphate medium (HPM), respectively.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regulation of fengycin production by the PhoR/PhoP two-component system occurred in LPM but not in HPM. Reverse transcriptionaI-PCR confirmed that the fengycin synthetase gene fenC was positively regulated by phoP when cultured in LPM. All of these characteristics could be partially restored by complementation of intact phoR or phoP gene in the mutant. These data indicated that the PhoR/PhoP two-component system greatly regulated fengycin production and antifungal ability in B. subtilis NCD-2 mainly under low-phosphate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cillus subtilis two-component system Iipopeptides transcriptional factor PhoR/PhoP
下载PDF
棉花根系分泌物对枯草芽胞杆菌NCD-2菌株趋化性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董丽红 郭庆港 +6 位作者 张晓云 赵卫松 王培培 苏振贺 鹿秀云 李社增 马平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99-407,共9页
枯草芽胞杆菌NCD-2菌株在不同棉花品种根际定殖能力表现不同,在感黄萎病品种冀棉11根际的定殖能力最强,而在耐病品种中棉所41根际的定殖能力最弱。本研究收集了5个不同棉花品种的根系分泌物,测定了NCD-2菌株对根系分泌物的趋化作用,结... 枯草芽胞杆菌NCD-2菌株在不同棉花品种根际定殖能力表现不同,在感黄萎病品种冀棉11根际的定殖能力最强,而在耐病品种中棉所41根际的定殖能力最弱。本研究收集了5个不同棉花品种的根系分泌物,测定了NCD-2菌株对根系分泌物的趋化作用,结果表明NCD-2菌株对冀棉11根系分泌物的趋化作用最强,而对中棉所41根系分泌物的趋化作用最差。通过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AccQ-Tag-HPLC)测定了根系分泌物中氨基酸的成分及含量,结果表明不同氨基酸在不同棉花品种中含量不同。冀棉11的根系分泌物中氨基酸种类最多,可达17种。在中棉所41的根系分泌物中氨基酸种类最少且大多数氨基酸含量均为最低。测定了NCD-2菌株对14种氨基酸标准品的趋化性,结果表明NCD-2菌株对精氨酸(Arg)、丙氨酸(Ala)和赖氨酸(Lys)趋化性最强,但对甘氨酸(Gly)呈现负趋化性。RT-qPCR试验表明冀棉11的根系分泌物可提高cheA和cheD基因在NCD-2菌株中的表达量。室内防治试验表明,NCD-2菌株对冀棉11黄萎病的防效最好,防治效果可达到66.68%。本研究明确了棉花根系分泌物中氨基酸对NCD-2菌株趋化性的影响,该菌株在棉花根际定殖能力与棉花根系分泌物中氨基酸对本菌株的趋化性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胞杆菌 根系分泌物 液相色谱 趋化性 RT-QPCR
原文传递
枯草芽胞杆菌NCD-2菌株抑菌蛋白的分离及鉴定 被引量:6
3
作者 张晓云 郭庆港 +4 位作者 鹿秀云 赵卫松 王培培 李社增 马平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95-401,共7页
枯草芽胞杆菌NCD-2菌株对灰葡萄孢菌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抑菌蛋白是其产生的抑菌物质之一。本研究为明确NCD-2菌株所产抑菌蛋白的作用方式和特性,采用牛津杯法测定抑菌蛋白的抑菌活性及其对病原菌菌丝生长的影响,采用混合培养法测定其... 枯草芽胞杆菌NCD-2菌株对灰葡萄孢菌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抑菌蛋白是其产生的抑菌物质之一。本研究为明确NCD-2菌株所产抑菌蛋白的作用方式和特性,采用牛津杯法测定抑菌蛋白的抑菌活性及其对病原菌菌丝生长的影响,采用混合培养法测定其对病原菌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同时采用阴离子交换层析和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其进行分离纯化,并利用MALDI-TOF-MS进行鉴定。结果表明,NCD-2菌株产生的粗蛋白能够显著抑制灰葡萄孢菌分生孢子的萌发和菌丝生长,并导致病原菌菌丝分枝增多、局部膨大肿胀。通过分离纯化获得具抑菌活性的蛋白组分D1-3,经鉴定该蛋白的肽指纹图谱与leucyl aminopeptidase[Bacillus subtilis](WP_041057629.1)的氨基酸序列匹配率最高,达到65%,相对分子质量为53.936 k Da,功能分析表明组分D1-3可能是一种新的抑菌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胞杆菌 抑菌蛋白 抑菌机制 鉴定
原文传递
一种丹参新病害的病原菌鉴定及致病力测定 被引量:5
4
作者 鹿秀云 郭庆港 +8 位作者 李社增 苏振贺 张晓云 商俊燕 年冠臻 赵卫松 王培培 温春秀 马平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63-170,共8页
调查发现河北省安国市丹参生产区发生一种丹参新病害。为有效防治该病害,开展了丹参新病害病原菌分离鉴定及致病力测定。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从丹参病株中分离并单孢纯化获得15个真菌分离物。柯赫氏法则证明这15个真菌分离物可造成丹参... 调查发现河北省安国市丹参生产区发生一种丹参新病害。为有效防治该病害,开展了丹参新病害病原菌分离鉴定及致病力测定。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从丹参病株中分离并单孢纯化获得15个真菌分离物。柯赫氏法则证明这15个真菌分离物可造成丹参组培苗表现与田间病株相似症状,并分离获得了与丹参病株初分离物菌落形态相同的真菌菌株。显微观察发现15个病株初分离物的分生孢子梗具有明显的轮状分枝,在培养基中能够产生黑色放射状微菌核,据此将罹病丹参分离物确定为轮枝菌属真菌(Verticillium)。rDNA-ITS序列比对发现分离物与大丽轮枝菌(V.dahliae)亲缘关系最近,进一步通过特异性引物扩增证明该分离物为大丽轮枝菌。利用大丽轮枝菌落叶型和非落叶型引物扩增发现,13株分离物为落叶型菌株,2株为非落叶型菌株。人工切根接种鉴定结果表明从丹参分离的轮枝菌菌株间存在致病力差异,不同丹参品种对黄萎病存在抗病性差异。本研究首次报道了由大丽轮枝菌引起的丹参黄萎病,研究结果将为防治丹参新病害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大丽轮枝菌 病原菌鉴定 致病力
原文传递
L-脯氨酸对枯草芽胞杆菌NCD-2菌株生物膜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赵卫松 郭庆港 +6 位作者 董丽红 王培培 张晓云 苏振贺 鹿秀云 李社增 马平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5-122,共8页
枯草芽胞杆菌NCD-2菌株在棉花品种‘冀棉11’根际的定殖能力与其根系分泌物中的L-脯氨酸相关。本研究通过外源添加L-脯氨酸评价其对NCD-2菌株生长量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MSgg培养基中添加L-脯氨酸培养48 h后对菌株生长不存... 枯草芽胞杆菌NCD-2菌株在棉花品种‘冀棉11’根际的定殖能力与其根系分泌物中的L-脯氨酸相关。本研究通过外源添加L-脯氨酸评价其对NCD-2菌株生长量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MSgg培养基中添加L-脯氨酸培养48 h后对菌株生长不存在显著影响。采用称重法测定生物膜的湿重和干重,结果表明在MSgg培养基添加L-脯氨酸显著增加了生物膜产量,且生物膜的褶皱程度和立体结构变得更为明显。采用结晶紫染色法进行生物膜的定量测定发现,浓度为1.250~10.000 mg·mL^(-1)的L-脯氨酸可以显著提高菌株生物膜形成能力,而低浓度0.625 mg·mL^(-1)的L-脯氨酸对生物膜形成无影响。通过RT-qPCR检测了NCD-2菌株生物膜形成相关基因tasA和epsA表达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添加上述不同浓度L-脯氨酸能够显著提高tasA基因表达量,提高了2.53~9.98倍。除了浓度为0.625 mg·mL^(-1) L-脯氨酸可提高epsA基因表达外,其他浓度没有显著改变epsA基因的表达,而且epsA基因表达量低于tasA基因。综合分析表明,L-脯氨酸促进NCD-2菌株生物膜形成不是通过改变菌株生长量,而是诱导tasA基因的表达产生更多的胞外蛋白Tas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胞杆菌 L-脯氨酸 生物膜形成 定殖 RT-QPCR
原文传递
PhoR/PhoP双组分系统对枯草芽胞杆菌NCD-2菌落形态和芽胞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郭庆港 王培培 +7 位作者 董丽红 苏振贺 张晓云 宋健 赵卫松 鹿秀云 李社增 马平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52-559,共8页
双组分PhoR/PhoP是枯草芽胞杆菌中普遍存在的以低磷为信号的调控系统。前期研究发现,PhoR/PhoP双组分系统正调控枯草芽胞杆菌NCD-2菌株脂肽类抗生素fengycin的合成,本研究分析了PhoR/PhoP双组分系统对NCD-2菌株菌落形态和芽胞形成的影... 双组分PhoR/PhoP是枯草芽胞杆菌中普遍存在的以低磷为信号的调控系统。前期研究发现,PhoR/PhoP双组分系统正调控枯草芽胞杆菌NCD-2菌株脂肽类抗生素fengycin的合成,本研究分析了PhoR/PhoP双组分系统对NCD-2菌株菌落形态和芽胞形成的影响。在有机磷培养基上,NCD-2野生型菌株可以降解有机磷并且形成表面褶皱、立体结构较强的菌落形态,而phoR或phoP基因突变子丧失了降解有机磷的能力,菌落表面光滑、平坦。phoR和phoP基因突变子的互补菌株恢复到了与野生型相似的解磷能力和菌落形态。在低磷和高磷培养基中比较了NCD-2野生型及其衍生菌株的生长及芽胞形成情况,结果表明,在高磷培养基中,NCD-2野生型及其衍生菌株的生长速率没有差异,但在低磷培养基中,phoR和phoP基因突变子的菌体生长速率显著降低。芽胞形成能力测定结果表明,在低磷培养基中,NCD-2野生型菌株的芽胞形成率较高,而phoR和phoP基因突变子的芽胞形成率显著降低;在高磷培养基中,NCD-2野生型及其衍生菌株芽胞形成率普遍较低并且无显著差异。RT-PCR分析显示,phoR和phoP的突变均显著降低了芽胞形成相关基因spo Ⅱ GA的表达,相比感应激酶PhoR,调控因子PhoP对spo Ⅱ GA基因的影响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胞杆菌 PhoR/PhoP双组分系统 芽胞 RT-qPCR
原文传递
脂肽类抗生素fengycin对大丽轮枝菌孢子萌发和微菌核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王珺 郭庆港 +8 位作者 苏振贺 董丽红 王培培 张晓云 鹿秀云 赵卫松 曲远航 李社增 马平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39-747,共9页
枯草芽胞杆菌NCD-2菌株能够产生脂肽类抗生素fengycin和surfactin。本研究分别比较了NCD-2野生型菌株、丧失fengycin合成的突变子MF和丧失surfactin合成的突变子MS对大丽轮枝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NCD-2菌株和突变子MS周围能形成清晰... 枯草芽胞杆菌NCD-2菌株能够产生脂肽类抗生素fengycin和surfactin。本研究分别比较了NCD-2野生型菌株、丧失fengycin合成的突变子MF和丧失surfactin合成的突变子MS对大丽轮枝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NCD-2菌株和突变子MS周围能形成清晰的透明圈,而突变子MF周围透明圈模糊,说明fengycin对大丽轮枝菌具有抑菌活性。不同浓度的脂肽提取物对大丽轮枝菌孢子萌发的抑制试验表明,NCD-2野生型菌株的脂肽提取物能抑制大丽轮枝菌孢子萌发,在0.1 mg·mL^(-1)浓度下对孢子萌发的抑制率为46.30%,且随着脂肽浓度的提高抑制效果更加明显;同野生型菌株相比,突变子MF脂肽提取物显著降低了对大丽轮枝菌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在0.1 mg·mL^(-1)浓度下对孢子萌发的抑制率仅为18.48%,而突变子MS的脂肽提取物对大丽轮枝菌孢子萌发抑制效果与野生型菌株没有显著差异。通过测试脂肽提取物对微菌核形成的影响,发现野生型菌株和突变子MS脂肽提取物均能够显著抑制微菌核的形成,而突变子MF几乎丧失了对微菌核形成的抑制作用。RT-qPCR结果证明,野生型菌株和突变子MS脂肽提取物能抑制微菌核形成相关基因的表达,而突变子MF丧失了对微菌核形成相关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以上结果证明,fengycin在NCD-2菌株抑制大丽轮枝菌孢子萌发和微菌核形成中发挥主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胞杆菌 FENGYCIN SURFACTIN 微菌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