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SI色彩空间下的低照度遥感图像增强 被引量:16
1
作者 邵帅 郭永飞 +2 位作者 刘辉 袁航飞 张择书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092-2099,共8页
为了提高低照度遥感图像的可视性,提出了利用改进的多尺度Retinex算法与局部对比度自适应调整相结合的方法来改善图像质量。首先,把原始图像变换到HSI色彩空间,有效分离H、S、I分量;然后,然后在保持色调分量H不变的前提下,对亮度分量I... 为了提高低照度遥感图像的可视性,提出了利用改进的多尺度Retinex算法与局部对比度自适应调整相结合的方法来改善图像质量。首先,把原始图像变换到HSI色彩空间,有效分离H、S、I分量;然后,然后在保持色调分量H不变的前提下,对亮度分量I利用改进的多尺度Retinex算法进行处理,对整幅图像进行亮度和对比度的初步调整,通过使用Sigmoid函数替换多尺度Retinex算法中的对数函数来减少数据丢失;为了使局部细节信息得到更好的改善,在利用改进的多尺度Retinex算法处理后进行自适应局部对比度增强,提高图像局部对比度;对饱和度分量S采用分段线性增强的方法进行处理;最后,将处理后的图像变换回到RGB空间。实验结果表明:图像信息熵由5.79提高至6.65;图像感兴趣区域的局部对比度由0.695提高至0.701,图像质量以及利用价值得到了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SI色彩空间 低照度遥感图像 多尺度RETINEX算法 SIGMOID函数 局部对比度
下载PDF
肩关节MRI对肩峰小骨与冈上肌和冈下肌损伤的相关性评估 被引量:8
2
作者 方字文 殴常学 +4 位作者 郭永飞 余水全 刘树学 杨伟聪 刘锋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2年第3期214-219,共6页
目的:探讨肩峰小骨的MRI表现,并分析肩峰小骨与冈上肌和冈下肌损伤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0年8月诊断为肩峰小骨患者21例(有肩峰小骨组)的MRI资料,并匹配同期检查的21例无肩峰小骨者作为无肩峰小骨组。有肩峰小骨... 目的:探讨肩峰小骨的MRI表现,并分析肩峰小骨与冈上肌和冈下肌损伤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0年8月诊断为肩峰小骨患者21例(有肩峰小骨组)的MRI资料,并匹配同期检查的21例无肩峰小骨者作为无肩峰小骨组。有肩峰小骨组男14例,女7例;年龄29~77(55.5±11.5)岁。无肩峰小骨组男10例,女11例;年龄31~70(51.1±10.0)岁。根据肩峰小骨周围骨髓有无骨髓水肿分为水肿型肩峰小骨与无水肿型肩峰小骨;根据肩峰小骨有无错位分为错位型肩峰小骨与无错位型肩峰小骨。分析肩峰小骨的MRI表现,分别比较有肩峰小骨组与无肩峰小骨组中肩袖撕裂和冈上肌、冈下肌损伤的差异,水肿型肩峰小骨与无水肿型肩峰小骨中冈上肌和冈下肌撕裂的差异,错位型肩峰小骨与无错位型肩峰小骨中冈上肌和冈下肌撕裂的差异,错位型肩峰小骨与无肩峰小骨组中冈上肌和冈下肌撕裂的差异。结果:21例肩峰小骨在MRI上均表现为肩峰前部三角形或不规则形骨块,与肩峰形成假关节;11例为水肿型肩峰小骨,11例为错位型肩峰小骨。有肩峰小骨组17例合并冈上肌撕裂,1例合并冈上肌腱炎,11例合并冈下肌撕裂,4例合并冈下肌腱炎;无肩峰小骨组11例合并冈上肌撕裂,2例合并冈上肌腱炎,5例合并冈下肌撕裂,1例合并冈下肌腱炎。有肩峰小骨组与无肩峰小骨组在肩袖撕裂、冈上肌和冈下肌损伤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1例水肿型肩峰小骨中,10例合并冈上肌撕裂,7例合并冈下肌撕裂;10例无水肿型肩峰小骨组中,7例合并冈上肌撕裂,4例合并冈下肌撕裂。冈上肌和冈下肌撕裂在水肿型肩峰小骨与无水肿型肩峰小骨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1例错位型肩峰小骨中,11例合并冈上肌撕裂,9例合并冈下肌撕裂;10例无错位型肩峰小骨中,6例合并冈上肌撕裂,2例合并冈下肌撕裂。冈上肌和冈下肌撕裂在错位型肩峰小骨与无错位型肩峰小骨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冈上肌和冈下肌撕裂在错位型肩峰小骨与无肩峰小骨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肩关节MRI能够很好地评估肩峰小骨及并发的骨髓水肿、错位和肩袖损伤的情况,并可用于评估肩峰小骨的稳定性。肩峰小骨的存在可能不会增加冈上肌和冈下肌损伤的风险,但错位型肩峰小骨的存在可能会增加冈上肌和冈下肌撕裂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峰 回旋套损伤 冈上肌 冈下肌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颈椎前路椎体骨化物复合体前移融合术再手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效果观察(附12例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王海波 孙璟川 +4 位作者 徐锡明 王元 郭永飞 杨海松 史建刚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88-793,共6页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椎体骨化物复合体前移融合术(ACAF)对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颈椎后路手术治疗后疗效不佳或症状加重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既往因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行颈椎后路手术治疗后疗效不佳...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椎体骨化物复合体前移融合术(ACAF)对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颈椎后路手术治疗后疗效不佳或症状加重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既往因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行颈椎后路手术治疗后疗效不佳或症状加重患者12例,其中男7例、女5例,年龄52~74岁,平均(63.92±6.54)岁,再次手术均采用ACAF术式。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和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评估患者ACAF术前及术后3、6、12个月和末次随访时的神经功能和疼痛情况。结果 1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9~21个月,平均(14.92±3.75)个月。所有患者ACAF术后神经功能均得到不同程度恢复,JOA评分由术前9.33±1.93升高为末次随访时的14.67±2.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84,P<0.05),患者神经功能改善率为(71.9±21.8)%;VAS评分由术前5.25±1.42降低至末次随访时的0.92±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25,P<0.05)。结论 ACAF作为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翻修手术初步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可作为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翻修手术的选择方案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后纵韧带骨化 前路椎体骨化物复合体前移融合术 再手术
下载PDF
基于蒙特卡罗法的星载太阳辐照度光谱仪对日指向误差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郭旭 胡春晖 +3 位作者 颜昌翔 郭永飞 马泽龙 胡庆龙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74-483,共10页
为保证光谱仪能够获取到有效太阳光谱数据,要求搭载光谱仪的二维转台能够长时间高精度跟踪太阳,而跟踪太阳的前提是转台实现精准指向,使太阳进入导行镜的有效视场。根据从卫星接收的太阳矢量和姿态数据对安装误差进行修正,计算修正后转... 为保证光谱仪能够获取到有效太阳光谱数据,要求搭载光谱仪的二维转台能够长时间高精度跟踪太阳,而跟踪太阳的前提是转台实现精准指向,使太阳进入导行镜的有效视场。根据从卫星接收的太阳矢量和姿态数据对安装误差进行修正,计算修正后转台指向的参考值,并确保指向误差小于1°。在转台各个基准立方镜上建立坐标系,采用坐标变换法建立了对日指向的数学模型,通过运动学反解给出转台调整角度与轨道坐标系下太阳矢量的解析关系。然后,结合光谱仪的在轨运动形式,对其工作过程中的主要误差来源进行分析,并在MatLab平台上搭建基于蒙特卡罗法的指向误差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指向误差优于0.35°。最后,在地面开展太阳指向模拟实验,测得春分轨道下指向误差低于0.16°,满足导行镜捕获视场需求。实验结果验证了数学模型的正确性及有效性,同时为光谱仪在轨工作提供了设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载光谱仪 坐标变换 运动学反解 蒙特卡洛 指向误差
下载PDF
脊柱均匀短缩脊髓轴性减压术治疗脊髓栓系综合征合并脊柱侧凸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徐锡明 孙璟川 +6 位作者 王元 孙凯强 朱健 孔庆捷 郭永飞 史国栋 史建刚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66-271,共6页
目的探讨脊柱均匀短缩脊髓轴性减压术(HSAD)对脊髓栓系综合征(TCS)合并脊柱侧凸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纳入2015年4月至2018年1月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骨科因TCS合并脊柱侧凸行HSAD治疗的6例患者,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失... 目的探讨脊柱均匀短缩脊髓轴性减压术(HSAD)对脊髓栓系综合征(TCS)合并脊柱侧凸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纳入2015年4月至2018年1月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骨科因TCS合并脊柱侧凸行HSAD治疗的6例患者,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并发症等资料。并于术前、术后行尿动力学检查评估逼尿肌反射、括约肌功能、功能膀胱容量和最大尿流率。结果男3例、女3例,年龄为7~23岁,平均年龄为(15.7±6.9)岁,平均随访时间为(28±9)个月。其中5例患者伴大小便失禁,3例伴足下垂,4例伴下肢肌力下降,1例存在腰痛,1例合并髋关节脱位。6例患者手术时间为180~320 min,平均(261±63)min;术中失血量为650~1 100 mL,平均(925±167)mL。1例腰痛患者术后腰痛症状完全缓解,4例伴下肢肌力下降患者术后下肢肌力均有改善。1例患者因术后未行尿动力学检查未予统计;其余5例患者于术前、术后均接受尿动力学检查,其中4例术前尿道外括约肌过动、1例失调,术后2例尿道外括约肌协调、1例改善、2例过动。术前、术后功能膀胱容量分别为195.0(127.5,233.5)mL、213.0(188.5,251.5)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4,P=0.70)。术前最大尿流率、残余尿量分别为7.3(1.4,10.3)mL/s、130(106,200)mL,与术后[10.3(5.6,16.2)mL/s、30(6,174)mL]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均=-2.0,P均=0.04)。5例患者术后膀胱逼尿肌肌力得到不同程度改善,最大尿流率增加,残余尿减少。结论 TCS合并脊柱侧凸可以通过HSAD一期手术治疗,该手术可同时缓解脊髓轴向张力、矫正脊柱畸形、恢复脊柱和脊髓的协调性。患者术后下肢症状和膀胱功能均得以有效改善,同时避免了脑脊液漏、出血多和神经功能恶化等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栓系综合征 脊柱侧凸 脊柱均匀短缩 脊髓轴性减压术
下载PDF
强直性脊柱炎中Andersson损害的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9
6
作者 郭永飞 杨宇凌 +1 位作者 余水全 李水连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8年第1期137-140,共4页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伴发Andersson损害(Andersson lesion,AL)的影像表现特征。方法回顾分析中山市中医院2012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AS伴发AL患者的影像及临床资料。共10个患者11个病灶,其中男9例,女2例;...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伴发Andersson损害(Andersson lesion,AL)的影像表现特征。方法回顾分析中山市中医院2012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AS伴发AL患者的影像及临床资料。共10个患者11个病灶,其中男9例,女2例;年龄36-79岁,中位年龄52岁。11例均行X光检查;行CT检查8例;MRI检查6例,其中3例行MRI增强扫描;3例同时行CT及MRI检查。结果 11例病变位于T10-S1间,累及椎体1例,椎间盘10例。5例为分离型AL,4例为炎症型AL,2例为混合型。X线诊断8例,漏诊3例,其中分离型2例,炎症型1例。8例行CT检查的AL患者中,3例为分离型,2例为炎症型,2例为混合型,其中CT漏诊1例早期炎症型AL;4例椎间盘见真空征;1例见死骨。6例行MRI检查的AL患者,2例为分离型AL,4例为炎症型AL;2例病灶周围表现轻度水肿,3例重度水肿;1例椎旁见软组织肿块;3例行MRI增强扫描炎症型AL均呈环形强化。结论强直性脊柱炎中AL多累及椎间盘,真空征有助于分离型AL诊断,炎症型AL少或无死骨及软组织肿块形成。X线对于早期分离型及炎症型AL均容易漏诊,CT对于分离型AL具有较好诊断效果,MRI则对AL具有更高诊断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Andersson损害 脊柱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胸椎后路椎体骨化物复合体前移技术治疗多节段严重胸椎后纵韧带骨化症 被引量:1
7
作者 孙璟川 袁笑秋 +7 位作者 王元 徐锡明 郭永飞 陈德玉 缪锦浩 侯洋 陈宇 史建刚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3-68,共6页
目的介绍一种治疗多节段严重胸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术式。方法报道1例接受胸椎后路椎体骨化物复合体前移技术治疗的严重多节段胸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病例,介绍手术步骤并分析临床资料。手术主要包括以下步骤:游离椎体骨化物复合体(前移节段... 目的介绍一种治疗多节段严重胸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术式。方法报道1例接受胸椎后路椎体骨化物复合体前移技术治疗的严重多节段胸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病例,介绍手术步骤并分析临床资料。手术主要包括以下步骤:游离椎体骨化物复合体(前移节段上下椎间盘的松解、游离肋骨、放置椎板固定板、游离椎板)、置入椎弓根螺钉、安装钛棒、前移椎体骨化物复合体。结果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良好,改良日本骨科协会评分(m-JOA)改善率为75%。手术耗时480 min,术中出血1 000 mL,术前测量椎管狭窄率为86.6%(T2/3)、68.2%(T4),术后椎管狭窄率降低为58.8%(T2/3)和45.9%(T4)。结论胸椎后路椎体骨化物复合体前移技术通过后方入路将椎体骨化物复合体进行游离,借助钉棒系统将椎体骨化物向腹侧推移,达到对脊髓的直接减压。该病例证明此技术治疗严重多节段胸椎后纵韧带骨化症具有可行性,且技术简单,操作均位于椎管外,无需切除骨化物,理论上减压操作安全有效,但该技术的临床效果仍需更多的临床研究加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 前移 后纵韧带骨化 椎体-骨化物复合体
下载PDF
骨软骨瘤继发滑囊形成的影像学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方字文 郭永飞 +1 位作者 余水全 刘树学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20年第5期329-333,共5页
目的探讨骨软骨瘤继发滑囊形成的影像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骨软骨瘤继发滑囊形成病例的临床及CT、MRI资料。12例患者中,2例行CT平扫,3例行MRI,7例同时行CT和MRI检查。结果12例中,4例发生于... 目的探讨骨软骨瘤继发滑囊形成的影像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骨软骨瘤继发滑囊形成病例的临床及CT、MRI资料。12例患者中,2例行CT平扫,3例行MRI,7例同时行CT和MRI检查。结果12例中,4例发生于肩胛骨(左侧2例,右侧2例),5例发生于股骨小转子(左侧3例,右侧2例),1例发生于左股骨远段,1例发生于右腓骨远段,1例发生于左髂骨。影像表现为骨软骨瘤旁不规则形肿物,8例CT平扫呈低密度,1例呈等密度;MRI平扫,T1WI上7例呈低信号,2例呈等信号,1例呈高信号;T2WI上均呈高信号。12例滑囊内均可见壁结节及分隔影,3例同时继发滑膜骨软骨瘤病;CT及MRI增强扫描表现为滑囊壁、分隔及壁结节明显强化。结论骨软骨瘤继发滑囊形成好发于长期受磨擦部位,临床主要表现为疼痛不适及肿块增大;影像表现为骨软骨瘤旁不规则形水样密度或信号的肿物,滑囊内可见壁结节、分隔,可继发滑膜骨软骨瘤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软骨瘤 外生骨疣 滑囊 软骨肉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神经纤维脂肪性错构瘤的MRI表现 被引量:1
9
作者 方字文 丁磊 +5 位作者 张海涛 黎羡 郭永飞 余水全 刘树学 马文波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22年第1期32-37,共6页
目的探讨神经纤维脂肪性错构瘤(FLH)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21年8月10例FLH的临床及MRI资料。男7例,女3例,年龄1~37岁,中位年龄21.5岁。10例患者均行MRI平扫。结果9例累及正中神经,MRI表现为正中神经远段及分支增粗,在轴... 目的探讨神经纤维脂肪性错构瘤(FLH)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21年8月10例FLH的临床及MRI资料。男7例,女3例,年龄1~37岁,中位年龄21.5岁。10例患者均行MRI平扫。结果9例累及正中神经,MRI表现为正中神经远段及分支增粗,在轴位MRI图像上,增厚的神经外膜包裹多条增粗的神经束,低信号的神经束被大量高信号脂肪组织分隔,呈"同轴电缆"表现;在冠状位或矢状位MRI图像上可见圆柱状增粗的神经束,走行迂曲,低信号的神经束与高信号的脂肪交替排列,呈"意大利面"改变;3例合并巨指畸形。1例累及双侧三叉神经,MRI表现为双侧三叉神经、三叉神经节及右侧眼神经终末段增粗,三叉神经周围可见环形增厚的脂肪信号,三叉神经节及右侧眼神经内可见高信号脂肪分隔增粗的低信号神经束,呈"同轴电缆"表现;同时合并右侧上眼睑皮下脂肪增多。结论FLH好发于正中神经及其分支,典型MRI表现为受累神经增粗,神经内有大量纤维脂肪组织浸润,也可伴周围软组织内脂肪沉积增多或巨指畸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纤维脂肪性错构瘤 神经脂肪纤维错构瘤 神经脂肪瘤病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肾性骨营养不良骶髂关节病变CT表现
10
作者 郭永飞 韦彩琴 +2 位作者 杨宇凌 余水全 李水连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8年第3期127-129,136,共4页
目的分析肾性骨营养不良(ROD)患者骶髂关节改变的CT特征,以提高对其的认识水平。方法回顾分析25例ROD患者的骶髂关节病变CT特点及临床资料。其中男14例,女11例,年龄29-69岁,平均49岁。分析ROD骶髂关节骨质病变的部位、骶髂关节间隙、密... 目的分析肾性骨营养不良(ROD)患者骶髂关节改变的CT特征,以提高对其的认识水平。方法回顾分析25例ROD患者的骶髂关节病变CT特点及临床资料。其中男14例,女11例,年龄29-69岁,平均49岁。分析ROD骶髂关节骨质病变的部位、骶髂关节间隙、密度、边界、周围骨质及软组织情况。结果所有ROD患者均为双侧骶髂关节髂骨侧骨质受累,并伴有其它多种ROD影像表现,包括骨质疏松23例、骨质软化21例、骨质硬化9例、棕色瘤10例、软组织异常钙化15例及病理性骨折5例,35个骶髂关节间隙正常,15个间隙增宽,17个骶髂关节见双边征。结论 ROD骶髂关节受累表现为双侧髂骨侧骨质破坏,多伴发多种ROD影像表现,双边征及关节间隙增宽具有特征性,结合ROD其它影像征象及临床病史可提高对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率。CT对其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性骨营养不良 骶髂关节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10例毛母质瘤的MSCT表现分析
11
作者 方字文 黎羡 +1 位作者 郭永飞 余水全 《罕少疾病杂志》 2021年第5期101-103,共3页
目的分析毛母质瘤的MS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毛母质瘤的临床及MSCT资料。男性3例,女性7例;年龄4-42岁,中位年龄16岁。6例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4例仅行CT平扫。结果6例位于耳前区,2例位于颞窝,1例位于下颌下,1例位... 目的分析毛母质瘤的MS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毛母质瘤的临床及MSCT资料。男性3例,女性7例;年龄4-42岁,中位年龄16岁。6例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4例仅行CT平扫。结果6例位于耳前区,2例位于颞窝,1例位于下颌下,1例位于枕部。MSCT平扫表现为紧邻皮肤的皮下脂肪内的混杂密度结节或肿块,边界清楚,6例边缘呈分叶状,6例周围可见多发条索影,8例邻近皮下脂肪模糊;7例合并钙化,1例为几乎全瘤钙化;增强扫描6例病灶均呈不均匀性强化。结论在MSCT图像上看到含有钙化的皮下结节或肿块,并且增强扫描呈不均匀性强化时,应考虑到毛母质瘤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母质瘤 钙化上皮瘤 良性钙化上皮瘤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颈椎间盘解剖高度、自然高度和病理高度X线片测量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顺民 徐锡明 +6 位作者 杨勇 王元 孙璟川 孟亚轲 郭永飞 杨海松 史建刚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67-670,共4页
目的通过测量颈椎病患者椎间盘高度,提出颈椎间盘退变过程中椎间盘高度的3种状态。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5月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6例颈椎病患者,测量侧位X线片上C2~7椎间盘高度。根据Pfirrmann评分将患者分为3组:解剖高度组(Pfirrmann... 目的通过测量颈椎病患者椎间盘高度,提出颈椎间盘退变过程中椎间盘高度的3种状态。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5月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6例颈椎病患者,测量侧位X线片上C2~7椎间盘高度。根据Pfirrmann评分将患者分为3组:解剖高度组(Pfirrmann评分Ⅰ~Ⅱ级)、自然高度组(Pfirrmann评分Ⅲ级)和病理高度组(Pfirrmann评分Ⅳ~Ⅴ级),比较分析3组椎间盘高度的差异。结果 96例患者平均年龄为(53.4±19.6)岁,男性57例,女性39例;59例诊断为脊髓型颈椎病,25例为神经根型颈椎病,12例为混合型颈椎病。解剖高度组椎间盘平均高度为(7.7±1.2)mm,自然高度组为(7.1±0.9)mm,病理高度组为(5.9±1.0)mm,3组比较及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C3~4、C4~5、C5~6、C6~7椎间盘解剖高度和自然高度、自然高度和病理高度的cut-off值(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7.45 mm(0.62,0.65)、6.95 mm(0.63,1.00),7.75 mm(0.49,0.85)、6.10 mm(0.89,0.43),7.75 mm(0.59,0.77)、6.95 mm(0.66,0.91)和7.85 mm(0.61,0.89)、5.95 mm(0.86,0.73)。结论颈椎退变过程中,椎间盘高度有解剖高度、自然高度(退变高度)和病理高度3种状态。颈椎病前路手术时应关注术前椎间盘高度,撑开至自然高度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间盘高度 轴性痛 脊髓牵拉 颈椎间盘退变
下载PDF
颈椎过伸性损伤的发病机制及外科治疗进展 被引量:3
13
作者 梅子健 潘伟成 +1 位作者 郭永飞 史建刚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408-1412,共5页
颈椎过伸性损伤是指颈椎在颅面部水平方向为主的暴力作用下使得颈椎过度仰伸所致颈椎及其支持结构和脊髓的损伤,是颈椎损伤的一种常见类型。颈椎过伸性损伤多见于伴有椎管狭窄的老年人群,临床上较少出现严重的骨折脱位,主要表现为颈脊... 颈椎过伸性损伤是指颈椎在颅面部水平方向为主的暴力作用下使得颈椎过度仰伸所致颈椎及其支持结构和脊髓的损伤,是颈椎损伤的一种常见类型。颈椎过伸性损伤多见于伴有椎管狭窄的老年人群,临床上较少出现严重的骨折脱位,主要表现为颈脊髓中央管综合征等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本文就颈椎过伸性损伤的损伤机制及其外科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过伸性损伤 机制 治疗
下载PDF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外科治疗进展 被引量:16
14
作者 王海波 郭永飞 史建刚 《脊柱外科杂志》 2018年第6期375-379,共5页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是一种好发于亚洲人群的颈椎退行性疾病,由于颈椎的后纵韧带发生异位骨化,从而继发椎管狭窄、脊髓和神经根受压,导致肢体的运动和感觉功能障碍[1]。OPLL为亚洲人群颈脊髓受压的常见病因,首先由日本学者Tsukimat...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是一种好发于亚洲人群的颈椎退行性疾病,由于颈椎的后纵韧带发生异位骨化,从而继发椎管狭窄、脊髓和神经根受压,导致肢体的运动和感觉功能障碍[1]。OPLL为亚洲人群颈脊髓受压的常见病因,首先由日本学者Tsukimato于1960年报道[2]。Fujimori等[3]通过对1 500例日本病例的CT扫描分析发现,颈椎OPLL的发生率可达6.3%(男性8.3%,女性3.4%)。OPLL根据骨化物形态的不同可分为局灶型、节段型、连续型和混合型[4]。由于颈椎OPLL进展缓慢,患者早期可能无明显神经症状,一般选择非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骨化 后纵韧带 外科手术 综述文献
下载PDF
银质针治疗技术规范 被引量:9
15
作者 安平 李玥 +11 位作者 林承胜 胡钊彰 曾祥成 梁恩龙 林观梅 黎明霞 郭勇飞 黎展文 莫勇山 李达鹏 黄吉辉 许运坚 《中医药导报》 2018年第23期91-92,共2页
从银质针治疗技术的源流、适用范围、治疗特点和作用机理、具体操作、禁忌症、注意事项等全面介绍银质针的使用。有利于确保银质针治疗技术的疗效,促进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银质针治疗技术 操作规范 禁忌症 注意事项
下载PDF
30%噁霉灵·噻呋酰胺悬浮剂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彦飞 冯泽腾 +1 位作者 郭勇飞 张小军 《现代农药》 CAS 2018年第4期31-32,35,共3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甲醇+乙腈+水为流动相,使用安捷伦C_(18)不锈钢柱和紫外吸收检测器,在220 nm波长下对30%噁霉灵·噻呋酰胺悬浮剂中有效成分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噁霉灵和噻呋酰胺的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 8和0.999 1,标...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甲醇+乙腈+水为流动相,使用安捷伦C_(18)不锈钢柱和紫外吸收检测器,在220 nm波长下对30%噁霉灵·噻呋酰胺悬浮剂中有效成分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噁霉灵和噻呋酰胺的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 8和0.999 1,标准偏差分别为0.030和0.032,变异系数分别为0.30%和0.16%,平均回收率均为9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噁霉灵 噻呋酰胺 高效液相色谱 定量分析
下载PDF
紫红獐牙菜(口山)酮提取物对MPTP致帕金森病小鼠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4
17
作者 高泽宇 郭涌斐 +3 位作者 孙懿 林铭 蒲小平 赵欣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8-54,共7页
目的:探究紫红獐牙菜(口山)酮提取物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1-methyl-4-phenyl-1,2,3,6-tetrahydropyridine,MPTP)致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小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小鼠灌胃(ig)给药14 d(9.0 mg&#... 目的:探究紫红獐牙菜(口山)酮提取物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1-methyl-4-phenyl-1,2,3,6-tetrahydropyridine,MPTP)致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小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小鼠灌胃(ig)给药14 d(9.0 mg·kg-1),后5 d腹腔注射(ip,30 mg·kg^-1)MPTP建立模型,之后进行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非标记定量蛋白质组学法检测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紫红獐牙菜(口山)酮提取物可减少MPTP致帕金森小鼠脑黑质部位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丢失;筛选出150个给药组与模型组之间的差异表达蛋白质;其潜在作用信号通路为泛素介导的蛋白水解、核糖体、硫胺素代谢通路,核心差异蛋白有Hspa13,Rplp1,Rplp2和Rps8。结论:紫红獐牙菜(口山)酮提取物对MPTP所致帕金森小鼠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其潜在机制可能包括减少α-syn错误折叠,抑制星形胶质细胞过度活化,减少活性氧簇,减轻炎症反应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红獐牙菜 (口山)酮提取物 帕金森病 非标记定量蛋白质组学 生物信息学
原文传递
Removal of a broken guide wire entrapped in a fractured femoral neck
18
作者 ZHU Qing-hua YE Tian-wen +2 位作者 guo yong-fei WANG Chong-li CHEN Ai-min 《Chinese Journal of Traumatology》 CAS CSCD 2013年第4期237-239,共3页
Guide wir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fixation of femoral neck fracture with dynamic hip screw (DHS). Breakage of a guide wire during operation is a very rare condition. We met such a dilemma in DHS fixation of ... Guide wir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fixation of femoral neck fracture with dynamic hip screw (DHS). Breakage of a guide wire during operation is a very rare condition. We met such a dilemma in DHS fixation of a 54-year-old male patient who sustained Garden type IV frac- ture of the right femoral neck. The distal end of the guide wire broke and was entrapped in the fractured femoral neck. We tried to get the broken part out by a cannulated drill. Reaming was started with the cannulated drill slowly rotat- ing arotmd the guide K-wire until the reamer fully contained the target under fluoroscope. A bone curette was used to get the broken wire out but failed, so we had to use the cannuated drill to dredge this bone tunnel. Finally the bro-ken wire end was taken out, mixed with blood and bone fragments. Through the existing drilling channel, DHS fixa- tion was easily finished. The patient had an uneventful re- covery without avascular necrosis of femoral head or non- union of the fracture at one year's follow-up. A few methods can be adopted to deal with the broken guide wire. The way used in our case is less invasive but technically challenging. When the guide wire is properly positioned, this method is very practical and usefu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moral neck fractures Bones wires COMPLICATION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