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布设方式下平行线缆雷电感应耦合特性 被引量:3
1
作者 周蜜 郭永铭 +3 位作者 郑生全 秦锋 赵伟翰 王建国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50-58,共9页
针对不同线缆布设下线缆雷电感应耦合特性的问题,搭建由干扰线缆和受扰线缆组成的平行线缆雷电感应耦合仿真模型,研究干扰线缆注入8/20μs、10/1 000μs及0.5μs/100 kHz等雷电浪涌电流时,线缆间水平距离、受扰线缆相对高度和受扰线缆... 针对不同线缆布设下线缆雷电感应耦合特性的问题,搭建由干扰线缆和受扰线缆组成的平行线缆雷电感应耦合仿真模型,研究干扰线缆注入8/20μs、10/1 000μs及0.5μs/100 kHz等雷电浪涌电流时,线缆间水平距离、受扰线缆相对高度和受扰线缆长度对受扰线缆端口负载感应电压的影响规律。结果发现:随两线缆间水平距离的增大,线缆感应电压呈指数衰减;当受扰线缆距地高度由零开始增加时,线缆感应电压近似呈线性快速增加,在两线缆高度相同时达到最大值,之后感应电压随线缆高度的继续增加近似呈线性缓慢减小;受扰线缆感应电压在受扰线缆长度等于干扰线缆长度时达到最大值,在此基础上,减小或增大受扰线缆长度,受扰线缆感应电压均近似呈线性缓慢减小。针对水平间距和相对高度的仿真结果开展验证性试验,试验与仿真结果基本吻合,波形幅值偏差小于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行线缆 瞬态效应 电磁脉冲 浪涌 布设方式 耦合特性
下载PDF
西施舌浮游幼虫cDNA文库构建及EST序列初步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郭永明 孟学平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第1期49-55,共7页
为了研究西施舌浮游幼虫阶段的基因表达规律,构建了7日龄浮游幼虫的cDNA文库,对文库质量的分析结果表明,cDNA文库的库容量为2.3×10~5,重组率达95%,平均插入片段长度1.0 kb左右.挑取cDNA克隆进行5′端测序,总共进行了304个成功反应... 为了研究西施舌浮游幼虫阶段的基因表达规律,构建了7日龄浮游幼虫的cDNA文库,对文库质量的分析结果表明,cDNA文库的库容量为2.3×10~5,重组率达95%,平均插入片段长度1.0 kb左右.挑取cDNA克隆进行5′端测序,总共进行了304个成功反应,其中294条ESTs长度为100~699 bp,平均长度为492 bp.初步拼接得到158个单基因簇(Unigene),其中包括19个重叠群(Contigs),139个单拷贝ESTs(Singletons).与GenBank非冗余蛋白库进行Blastx比对,发现71.4%ESTs在GenBank中有同源序列(blast score≥50 bits),无明显相似性EST序列占28.6%,提示此文库有许多未知的基因.丰度最高的是组蛋白cDNA(包括组蛋白H1和组蛋白H2A),占总EST序列的39.5%.在116个ESTs中获得组蛋白H1和H2A基因的2个开放阅读框,分别为561和375个碱基,编码186,124个氨基酸残基的肽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施舌 浮游幼虫 CDNA文库 表达序列标签(EST)
下载PDF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联合莫西沙星治疗重症肺炎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9
3
作者 郭永明 陈秀兰 +4 位作者 张春辉 刘钦华 张美泉 吴明 范小丽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年第17期39-42,共4页
目的:研讨重症肺炎患者应用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与盐酸莫西沙星联合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福建省老年医院2019年5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79例重症肺炎患者纳入本研究,遵从"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2例,注射... 目的:研讨重症肺炎患者应用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与盐酸莫西沙星联合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福建省老年医院2019年5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79例重症肺炎患者纳入本研究,遵从"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2例,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常规治疗)和观察组(37例,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联合盐酸莫西沙星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退热时间、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以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7.2%,对照组仅有83.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退热时间及咳痰、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白细胞介素(IL)-2、IL-4以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生理机能、情感职能、社会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与盐酸莫西沙星联合治疗方案对重症肺炎患者实施治疗,可缩短退热时间、提高临床疗效的同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 盐酸莫西沙星
下载PDF
穴位振动排痰在AECOPD痰热蕴肺证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4
作者 郭永明 黄恒灿 《蛇志》 2021年第3期316-318,共3页
目的探讨穴位振动排痰在AECOPD痰热蕴肺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9年1月-2021年6月治疗的AECOPD并痰热蕴肺证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排痰治疗,研究组采取穴位振动排痰治疗,观... 目的探讨穴位振动排痰在AECOPD痰热蕴肺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9年1月-2021年6月治疗的AECOPD并痰热蕴肺证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排痰治疗,研究组采取穴位振动排痰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排痰量、动脉血气分析、肺功能指标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日均排痰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SaO_(2)、PaCO_(2)、PaO_(2)指标比较,研究组的各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的FEV1%pre、MVV、FEV1/FVC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振动排痰治疗AECOPD痰热蕴肺证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肺功能指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ECOPD 痰热蕴肺证 排痰 穴位振动 治疗效果
下载PDF
GB/T 33221-2016《再制造企业技术规范》国家标准解读
5
作者 张金会 郭永明 +2 位作者 周新远 于鹤龙 迟永波 《标准科学》 2021年第9期66-69,共4页
作为绿色制造的重要组成部分、循环经济的支撑技术之一,再制造是实现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重要途径,是废旧产品再生利用和延长使用寿命的高级形式^([1])。本文介绍了我国再制造产业发展现状,阐述了《再制造企... 作为绿色制造的重要组成部分、循环经济的支撑技术之一,再制造是实现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重要途径,是废旧产品再生利用和延长使用寿命的高级形式^([1])。本文介绍了我国再制造产业发展现状,阐述了《再制造企业技术规范》国家标准的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进一步明确了该标准的技术要点,帮助标准使用者更好地理解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制造 技术规范 生产性企业 服务性企业
下载PDF
S1脑区CXCL1/CXCR2参与针刺改善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炎性痛的作用机制
6
作者 李艳伟 窦报敏 +8 位作者 王慎军 吕中茜 李威 徐枝芳 刘阳阳 徐媛 房钰鑫 郭永明 郭义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31-340,共10页
目的:探究大脑初级体感皮层(S1)脑区趋化因子CXC配体1(CXCL1)及趋化因子CXC受体2(CXCR2)参与针刺镇痛的作用机制,进一步揭示针刺镇痛的神经-免疫学机制。方法:将热痛阈值相对稳定的BALB/c小鼠足底注射0.05 mL完全弗氏佐剂(CFA)建立佐剂... 目的:探究大脑初级体感皮层(S1)脑区趋化因子CXC配体1(CXCL1)及趋化因子CXC受体2(CXCR2)参与针刺镇痛的作用机制,进一步揭示针刺镇痛的神经-免疫学机制。方法:将热痛阈值相对稳定的BALB/c小鼠足底注射0.05 mL完全弗氏佐剂(CFA)建立佐剂性关节炎(AIA)模型后,随机分为单纯荧光组和荧光标记CXCL1组,每组2只。荧光标记CXCL1组小鼠尾静脉注射AF750荧光标记CXCL1重组蛋白,并通过小动物活体成像技术,观察荧光及荧光标记CXCL1在AIA小鼠体内的主要富集脏器及脑的荧光富集情况。另取热痛阈值相对稳定的Wistar大鼠,右足底注射0.1 mL CFA建立AIA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针刺组,每组12只,取12只Wistar大鼠右足底注射等体积的0.9%氯化钠溶液作为盐水组。针刺组大鼠针刺“足三里”1次/d,针刺持续7 d,治疗结束后采用热痛仪测量大鼠右侧足底热缩足潜伏期即热痛阈值;利用ELISA、免疫荧光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文献报道的可能表达CXCR2及阿片肽受体的多个疼痛相关脑区CXCL1蛋白含量及S1脑区CXCL1阳性细胞数与mRNA表达水平,以期探明前期研究结果中针刺后升高的血清CXCL1的作用脑区;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S1脑区中CXCR2蛋白含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S1脑区中CXCR2、μ-阿片肽受体(MOR)的mRNA表达,采用免疫荧光双标法将CXCR2分别与星形胶质细胞标记物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神经元标记物NeuN及MOR共染,检测CXCR2在S1脑区中的表达细胞及是否与MOR共表达。结果:与单纯荧光组相比,荧光标记CXCL1组小鼠脑组织中有较强的荧光信号。与盐水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右侧足底热痛阈值均明显降低(P<0.01),S1脑区中CXCR2 mRNA表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针刺组第2~7天热痛阈值、S1脑区中CXCL1蛋白含量、CXCR2蛋白含量及mRNA表达、MOR mRNA表达均升高(P<0.05,P<0.01);针刺组大鼠S1脑区中CXCR2分别与NeuN及MOR有共染,表明CXCR2存在于神经元和MOR阳性神经元中,而不存在于GFAP阳性星形胶质细胞中。结论:针刺改善AIA大鼠炎性痛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上调S1脑区中CXCL1蛋白含量及S1脑区神经元上的CXCR2、促进神经元表达MOR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镇痛 佐剂性关节炎 炎性痛 CXC配体1/CXC受体2 大脑初级体感皮层区(S1) 阿片肽受体
原文传递
计算针灸学 被引量:11
7
作者 郭义 王江 +5 位作者 陈波 邓斌 刘阳阳 郭永明 赵雪 李柠岑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5394-5398,共5页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数据成为一种战略资源,通过数据的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能够为其他基础学科的研究带来新思路、新方法,有助于解决传统研究所面临的困难与不足,促进学科的交叉融合、思维变革。计算针灸学是以中医针...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数据成为一种战略资源,通过数据的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能够为其他基础学科的研究带来新思路、新方法,有助于解决传统研究所面临的困难与不足,促进学科的交叉融合、思维变革。计算针灸学是以中医针灸学理论为指导,基于针灸数据驱动,研究针灸理论、针灸效应规律和原理等关键科学问题,指导临床实践的一门新兴学科。文章主要从计算针灸学的概念、研究内容、方法以及展望几个方面进行扼要阐述,以供广大同道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计算针灸学 实验针灸学 中医
原文传递
电针联合丹参多酚酸盐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功能及药物组织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安琪 赵佳 +3 位作者 刘佩东 刘阳阳 郭永明 郭义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34-340,共7页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丹参多酚酸盐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功能及药物组织分布的影响。方法采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术制备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药物组、电针组和电针联合药物组(针药组),每组9只。同时...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丹参多酚酸盐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功能及药物组织分布的影响。方法采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术制备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药物组、电针组和电针联合药物组(针药组),每组9只。同时设9只大鼠为空白组。药物组给予尾静脉注射丹参多酚酸盐(30 mg/kg),电针组予双侧内关、心俞穴电针干预,针药组采用电针联合丹参多酚酸盐干预,每天1次,连续7天。空白组、模型组仅束缚,不进行治疗干预。采用心脏超声评价大鼠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TTC染色观察心肌梗死面积;检测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cTnT)及乳酸脱氢酶(LDH)水平;高效液相—质谱联用法检测药物组和针药组大鼠血浆及各脏器组织中丹参多酚酸盐主要成分——丹酚酸B的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LVEF、LVFS均降低(P<0.01),梗死面积增大(P<0.05),血清CK-MB、cTnT、LDH均升高(P<0.01)。干预后与模型组比较,针药组大鼠LVEF、LVFS升高(P<0.01),药物组、针药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减小(P<0.01),药物组、电针组和针药组大鼠血清CK-MB、cTnT、LDH均降低(P<0.01),其中针药组血清cTnT低于药物组(P<0.05),CK-MB、cTnT和LDH较电针组降低更明显(P<0.01);与药物组比较,针药组心脏组织丹酚酸B含量增高(P<0.05)。结论电针内关、心俞穴联合丹参多酚酸盐能够改善AMI大鼠心功能,其作用与电针特异性增加心脏组织丹酚酸B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药联用 电针 丹参多酚酸盐 心肌梗死 药物分布
原文传递
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改善创伤性脑损伤小鼠脑微循环障碍 被引量:20
9
作者 李博 田建平 +6 位作者 张赛 郭义 涂悦 衣泰龙 郭永明 周丹 程世翔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075-1080,共6页
目的:观察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对创伤性脑损伤(TBI)小鼠脑微循环障碍的影响,探讨刺络放血疗法在TBI中的脑保护作用。方法:将60只清洁级成年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干预组,每组20只。模型组和干预组应用电子控制性脑... 目的:观察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对创伤性脑损伤(TBI)小鼠脑微循环障碍的影响,探讨刺络放血疗法在TBI中的脑保护作用。方法:将60只清洁级成年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干预组,每组20只。模型组和干预组应用电子控制性脑皮质撞击仪建立小鼠TBI模型,干预组于创伤后即刻给予双侧"少商""商阳""中冲""关冲""少冲""少泽"放血1次,假手术组仅开骨窗但不打击致伤。应用激光散斑微循环血流成像系统监测创伤前、创伤后即刻、1、2、12、24、48、72h的脑微循环灌注量(rCBF),采用干湿比重法测定创伤后24h脑含水量,并采用改良神经功能缺陷评分(mNSS)评价创伤后2、12、24、48、72h的神经功能受损程度。结果:①在创伤后2h,模型组与干预组mNSS评分均>7分,提示造模成功;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在创伤后12~72hmNSS评分明显升高(均P<0.01),但干预组mNSS评分在创伤后2~24h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P<0.05)。②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rCBF在创伤后即刻显著下降(P<0.01),且创伤后1~72h模型组均低于假手术组(均P<0.01);创伤后1~2h,干预组rCBF开始上升且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创伤后12~48h,两组rCBF上升趋于平缓,直至创伤后72h,模型组rCBF下降而干预组持续上升且高于模型组(P<0.01)。③创伤后24h,模型组脑含水量较假手术组明显增加(P<0.01),干预组脑含水量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可改善创伤性脑损伤小鼠脑微循环障碍,提高微循环灌注量,减轻继发性脑水肿,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脑损伤 放血疗法 手十二井穴刺络 脑微循环障碍 脑水肿
原文传递
针灸对骨关节炎软骨损伤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媛 徐媛 +7 位作者 陈波 徐枝芳 王慎军 房钰鑫 刘阳阳 陈泽林 郭永明 郭义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837-842,共6页
软骨损伤是骨关节炎(OA)进行性发展的关键病理机制。减缓软骨损伤,加速软骨修复是治疗OA的有效策略。针灸广泛用于OA的治疗,具有软骨保护作用。本文从软骨细胞稳态、细胞外基质代谢以及OA微环境3个方面,就针灸抑制软骨损伤的机制进行综... 软骨损伤是骨关节炎(OA)进行性发展的关键病理机制。减缓软骨损伤,加速软骨修复是治疗OA的有效策略。针灸广泛用于OA的治疗,具有软骨保护作用。本文从软骨细胞稳态、细胞外基质代谢以及OA微环境3个方面,就针灸抑制软骨损伤的机制进行综述,并提出线粒体内源性途径及外泌体工程作为针灸治疗OA的研究方向,可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针灸 软骨损伤 线粒体功能障碍 骨关节炎微环境
原文传递
电针治疗周围神经损伤后局部差异表达LncRNA分析
11
作者 车文文 郭永明 +2 位作者 郭义 王丹 章明星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043-2046,共4页
目的通过分析电针治疗周围神经损伤后损伤局部LncRNA差异表达情况,为进一步阐明电针治疗周围神经损伤机制提供方向。方法将9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电针模型组,制备坐骨神经横断伤模型,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三组坐骨神... 目的通过分析电针治疗周围神经损伤后损伤局部LncRNA差异表达情况,为进一步阐明电针治疗周围神经损伤机制提供方向。方法将9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电针模型组,制备坐骨神经横断伤模型,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三组坐骨神经组织中差异LncRNA,采用Trans反式调控以及Cis顺式调控对差异LncRNA进行靶基因预测,并对靶基因进行GO、KEGG功能分析。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电针模型组上调LncRNA 176条,下调LncRNA 215条。GO分析结果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显示有3条通路:Ras信号通路、神经营养因子信号转导通路和Rap1信号通路与电针促进受损周围神经再生及功能恢复密切相关。结论电针促进受损周围神经再生及功能恢复机制与局部差异表达的LncRNA有关,具体作用过程还需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神经损伤 LncRNA 电针 GO富集 KEGG富集
原文传递
Initiation of Acupoint Molecular Mechanisms for Manual Acupuncture Analgesia—Nuclear FactorκB Signaling Pathway 被引量:4
12
作者 ZHANG Kuo ZHAO Xue +7 位作者 YANG Tao ZHANG Yan-fang YAN Ya-wen XU Zhi-fang GONG Yi-nan LIU Yang-yang guo yong-ming guo Yi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SCIE CAS CSCD 2021年第12期933-939,共7页
Objective To identify the prominent molecular signaling in acupoints and explore their roles in initiating the analgesia effect of manual acupuncture(MA).Method A three-step study was conducted,the experiment 1 was a ... Objective To identify the prominent molecular signaling in acupoints and explore their roles in initiating the analgesia effect of manual acupuncture(MA).Method A three-step study was conducted,the experiment 1 was a genome-wide analysis of the tissue at acupoint Zusanli(ST 36),including 12 Wistar rats which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control+MA1,and control+MA7 groups.In the experiment 2,the paw withdrawal latency(PWL),immunohistochemistry and Western blot analysis of phospho-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p65(p-p65),phospho-NFκB p50(p-p50)at ST 36 were performed on rats of saline,saline+MA,and 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CFA)+MA groups(n=6).In experiment 3,24 rats were divided into saline+DMSO,CFA+DMSO,CFA+DMSO+MA,and CFA+BAY 11–7082+MA groups,the PWL and immunofluorescence assay of NFκB p65 at ST 36 was conducted.Result(1)The gene:inhibitor of NFκB(Nfkbia),interleukin-1β(Il1b),interleukin-6(Il6),chemokine c-x-c motif ligand 1(Cxcl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Ccl2)expressions in the control+MA7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P<0.05 or P<0.01),and the expression of NFκB p65(Rela),NFκB p50(Nfkb1)were increased in the control+MA7 group(P<0.05).(2)CFA+MA groups showed increased PWL from day 1 to 7(P<0.01 vs.CFA),and the Western blot results were consistent with immunohistochemistry,the expression of NFκB p-p65 and NFκB p-p50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the MA-related groups compared with control and CFA groups(P<0.05).(3)Compared with the CFA+DMSO+MA group,the PWL of the CFA+BAY 11–7082+MA group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and continued until day 5 and 7(P<0.05 and P<0.01,respectively),and the NFκB p65 expression of CFA+BAY 11–7082+MA was significantly reduced compared with CFA+DMSO+MA(P<0.01).Conclusion Local NFκB signaling cascade in acupoint caused by MA is an important step in initiating the analgesic effect,which would provide new evidence for the initiation of MA-effect and improve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scientific basis of acupuncture analges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nual acupuncture ACUPOINT ANALGESIA nuclear factor kappa B
原文传递
Bloodletting Puncture at Hand Twelve Jing-Well Points Relieves Brain Edema after 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 in Rats via Inhibiting MAPK Signaling Pathway 被引量:3
13
作者 LIU Bao-hu ZHOU Dan +7 位作者 guo Yi ZHANG Sai guo yong-ming guo Tong-tong CHEN Xu-yi GONG Yi-nan TANG Hui-ling XU Zhi-fang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SCIE CAS CSCD 2021年第4期291-299,共9页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whether blood-brain barrier(BBB)served a key role in the edema-relief effect of bloodletting puncture at hand twelve Jing-well points(HTWP)in 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and the potential molec...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whether blood-brain barrier(BBB)served a key role in the edema-relief effect of bloodletting puncture at hand twelve Jing-well points(HTWP)in 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and the potential molecular signaling pathways.Methods:Adult male Sprague-Dawley rats were assigned to the shamoperated(sham),TBI,and bloodletting puncture(bloodletting)groups(n=24 per group)using a randomized number table.The TBI model rats were induced by cortical contusion and then bloodletting puncture were performed at HTWP twice a day for 2 days.The neurological function and cerebral edema were evaluated by modified neurological severity score(mNSS),cerebral water content,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nd hematoxylin and eosin staining.Cerebral blood flow was measured by laser speckles.The protein levels of aquaporin 4(AQP4),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 9(MMP9)and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pathway(MAPK)signaling were detected by immunofluorescence staining and Western blot.Results:Compared with TBI group,bloodletting puncture improved neurological function at 24 and 48 h,alleviated cerebral edema at 48 h,and reduced the permeability of BBB induced by TBI(all P<0.05).The AQP4 and MMP9 which would disrupt the integrity of BBB were downregulated by bloodletting puncture(P<0.05 or P<0.01).In addition,the 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ERK)and p38 signaling pathways were inhibited by bloodletting puncture(P<0.05).Conclusions:Bloodletting puncture at HTWP might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protecting BBB through regulating the expressions of MMP9 and AQP4 as well as corresponding regulatory upstream ERK and p38 signaling pathways.Therefore,bloodletting puncture at HTWP may be a promising therapeutic strategy for TBI-induced cerebral ede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umatic brain injury cerebral edema blood brain barrier bloodletting puncture at hand twelve Jing-well points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pathway Chinese medicine
原文传递
扩髓灌洗联合抗生素骨水泥涂层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髓内钉内固定术后感染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重 郭永明 +3 位作者 马宁 张朝 滕云升 吴珂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1年第2期139-142,共4页
目的探讨扩髓灌洗并更换成含抗生素骨水泥涂层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髓内钉内固定术后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06—2018-12诊治的10例胫骨骨折髓内钉内固定术后感染,术中扩大髓腔进行髓腔灌洗、彻底清创,然后更换成含... 目的探讨扩髓灌洗并更换成含抗生素骨水泥涂层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髓内钉内固定术后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06—2018-12诊治的10例胫骨骨折髓内钉内固定术后感染,术中扩大髓腔进行髓腔灌洗、彻底清创,然后更换成含抗生素骨水泥涂层髓内钉一期内固定胫骨骨折。3例经窦道清创切除感染骨后用抗生素骨水泥填充骨缺损,8周后取出骨水泥并行自体松质骨颗粒植骨。结果 10例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28(12~48)个月。所有患者术后感染均未复发,未再次骨折。7例无骨缺损者胫骨骨折愈合时间平均5(4.0~5.5)个月。3例骨缺损取自体髂骨植骨者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4、5、6个月,平均5个月。3例术后1年内出现髌前疼痛,经康复治疗后痊愈。结论扩髓灌洗并更换成含抗生素骨水泥涂层髓内钉内固定是胫骨骨折髓内钉内固定术后感染的有效治疗方法,治疗周期短,感染治愈率高,同时还有利于骨折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折 交锁髓内钉 内固定 感染 扩髓 灌洗 抗生素骨水泥
原文传递
难复性肘关节脱位合并肱动脉损伤的治疗策略 被引量:4
15
作者 贾宗海 梁高峰 +7 位作者 耿朝萌 张满盈 韩瑞旸 段超鹏 何俊娥 张朝 郭永明 滕云升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0年第5期464-466,共3页
目的探讨难复性肘关节脱位合并肱动脉损伤的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03—2018-06行手术切开修复治疗的7例单纯肘关节脱位合并肱动脉损伤,一期行肘关节骨性结构的恢复与软组织稳定的重建,同时行血管移植恢复肱动脉的连续性,二期... 目的探讨难复性肘关节脱位合并肱动脉损伤的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03—2018-06行手术切开修复治疗的7例单纯肘关节脱位合并肱动脉损伤,一期行肘关节骨性结构的恢复与软组织稳定的重建,同时行血管移植恢复肱动脉的连续性,二期行游离皮片移植关闭伤口。结果7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获得完整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4.5个月。末次随访时肘关节X线片显示7例均获得并维持同心圆复位。1例出现肘关节关节囊及韧带处异位骨化,对症治疗后治愈。无肘关节不稳定、无切口或针道感染发生。末次随访时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优5例,良1例,可1例。结论难复性肘关节脱位合并肱动脉损伤通过一期肘关节骨结构与软组织稳定重建、恢复肱动脉连续性,二期行游离植皮,并结合早期康复锻炼可获得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复性肘关节脱位 肱动脉损伤 血管移植 游离皮片移植
原文传递
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治疗合并近端主干血管损伤的下肢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重 郭永明 +2 位作者 马宁 滕云升 吴珂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2年第4期373-377,共5页
目的探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治疗合并近端主干血管损伤的下肢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06—2019-06采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治疗合并近端主干血管损伤的10例下肢软组织缺损,一期手术修复主干血管损伤... 目的探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治疗合并近端主干血管损伤的下肢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06—2019-06采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治疗合并近端主干血管损伤的10例下肢软组织缺损,一期手术修复主干血管损伤重建肢体血运,二期手术采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结果10例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20个月。近端主干血管修复后肢体血运良好,缺血症状均获得明显改善。移植的股前外侧皮瓣全部成活,8例创面一期愈合,2例创面二期愈合,愈合时间14~24 d。3例行胫后肌腱转位术,术后踝关节主动背伸至10°。股前外侧皮瓣供区直接缝合2例,创面缩小后植皮8例,均无功能障碍。4例健侧胫后动脉交腿桥式供血患者术后健侧无功能障碍。结论合并近端主干血管损伤的下肢软组织缺损患者临床少见,容易漏诊且治疗较为棘手,一期手术修复近端主干血管重建肢体血运、二期手术采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是理想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主干血管损伤 下肢软组织缺损 游离股前外侧皮瓣 血运重建
原文传递
Research on the effect of Histamine in acupuncture
17
作者 Torao Ishida ZHANG Xiu-yu +1 位作者 guo Yi guo yong-ming 《World Journal of Acupuncture-Moxibustion》 2009年第2期55-55,共1页
Objective To observe acupuncture effects, we analyze the function of Histamine on acupoints, and provide evidence for the research on generation mechanism of the acupuncture effects.
关键词 针刺疗法 针灸 中医治疗学 临床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