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方重要盆地油气资源战略选区调查工作进展
1
作者 李清瑶 高永进 +5 位作者 陈夷 张远银 苗苗青 武建伟 韩淼 刘旭锋 《中国地质调查》 CAS 2024年第1期1-8,共8页
北方重要盆地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是我国陆上油气资源增储上产的重点地区。“十三五”以来,公益性油气地质调查聚焦国家需求,着力推进“四新”(即新区、新层系、新类型、新领域)油气调查与评价,强力支撑了油气体制改革,取得了塔西北... 北方重要盆地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是我国陆上油气资源增储上产的重点地区。“十三五”以来,公益性油气地质调查聚焦国家需求,着力推进“四新”(即新区、新层系、新类型、新领域)油气调查与评价,强力支撑了油气体制改革,取得了塔西北沙井子构造带西段油气调查新发现,以及塔里木盆地数字化建设与选区评价、塔东北奥陶系、塔西北寒武系、三门峡盆地古近系和准东及其周缘地区石炭系油气基础调查等多项新进展;形成了数字盆地标准方案,塔里木盆地电阻率-极化率异常解释图版2项科技创新成果;支撑新疆地区油气勘查开采体制改革工作取得实效,助力企业在塔里木盆地东部超深层油气勘探快速实现新突破,有效推动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准噶尔盆地 三门峡盆地 油气成藏条件 有利目标区 资源潜力评价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东部超深层油气勘探快速实现新突破
2
作者 李清瑶 尹成明 +5 位作者 高永进 徐大融 曹崇崇 白忠凯 刘亚雷 程明华 《中国地质调查》 CAS 2024年第2期11-16,共6页
塔里木盆地东部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是我国陆上油气资源增储上产的重点地区。在国家油气勘查开采体制改革、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等政策背景下,中央-地方-企业紧密融合新机制助推了油气勘探开发快速实现突破的新模式,带来了极大的... 塔里木盆地东部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是我国陆上油气资源增储上产的重点地区。在国家油气勘查开采体制改革、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等政策背景下,中央-地方-企业紧密融合新机制助推了油气勘探开发快速实现突破的新模式,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创新优化制定了塔东尉犁西1区块勘探部署方案,实现了8000 m以深地质层位设计和实钻对比“零”误差,取得了信源1井、信源2井、信源3井超深层油气重大发现。同时,形成了一系列科技创新成果,提高了超深层地质体识别精度,形成了地质工程一体化技术体系,明确了缝洞型储层发育区,形成了2亿t级规模超深层油气富集新区。新机制新模式开辟了“十四五”油气增储上产新领域,奠定了塔东油气资源接续基地建设基础,推进了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塔东地区 尉犁西1区块 超深层 油气资源接续基地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西北缘埃迪卡拉纪—寒武纪转折期黑色岩系中硅质岩成因及其环境指示意义
3
作者 刘丽红 高永进 +4 位作者 朱光有 杨有星 尹成明 孙相灿 李清瑶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11-529,共19页
埃迪卡拉纪—寒武纪转折期是地质历史上的关键期,全球范围内普遍发育一套黑色岩系,包括硅质岩、泥岩和白云岩。在这套黑色岩系中下部,发育了不同厚度的硅质岩,尤其是在塔里木盆地西北缘,黑白燧石条带韵律性互层且硅质岩分布变化大,其成... 埃迪卡拉纪—寒武纪转折期是地质历史上的关键期,全球范围内普遍发育一套黑色岩系,包括硅质岩、泥岩和白云岩。在这套黑色岩系中下部,发育了不同厚度的硅质岩,尤其是在塔里木盆地西北缘,黑白燧石条带韵律性互层且硅质岩分布变化大,其成因对寒武系玉尔吐斯组优质烃源岩形成环境具有重要指示意义。本文以塔西北地区新柯地1井这套黑色岩系中硅质岩为研究对象,运用岩芯观察、镜下薄片鉴定、主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分析,研究硅质岩与有机质的成因及其二者之间的共生机理,硅质岩较高的Ti、V、Y、Ba等元素含量、较低的δ^(30)Si值(1.2‰~0.7‰)、明显的Ce负异常说明其硅质流体为热液来源,但是硅质岩不是热液脉体侵入形成,而是富含硅质的流体与冰冷的海水混合沉积而成,硅质岩沉积受温度、pH值、有机质等因素共同控制,有机质的存在可以促进硅质沉淀。同时系统地研究了黑白燧石条带韵律性互层的成因,白色层由纯的微晶石英组成,而黑色层由碎屑碳质颗粒、石英颗粒和碳质纹层组成,认为是微生物席活动的结果,硅质岩中黑白燧石层受冰期和间冰期控制。硅质岩中较高的Al_(2)O_(3)/(Al_(2)O_(3)+Fe_(2)O_(3))比值和较低的Lan/Cen比值代表受陆源影响的大陆边缘沉积环境,结合古气候、海平面变化等信息,认为塔西北地区寒武系玉尔吐斯组硅质岩以及硅质页岩沉积于局限海湾或潟湖环境,为正确认识硅质页岩的形成环境和烃源岩的评价预测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柯地1井 黑白燧石条带 硅质与有机质共生机理 埃迪卡拉纪—寒武纪转折期 沉积环境
下载PDF
新疆地区公益性油气调查进展与主要成果 被引量:3
4
作者 杨有星 高永进 +7 位作者 周新桂 白忠凯 孙相灿 张远银 刘亚雷 韩淼 李清瑶 苗苗青 《中国地质调查》 CAS 2023年第3期1-15,共15页
新疆地区油气资源潜力巨大,是我国陆上油气增储上产的重点地区。“十三五”以来,公益性油气地质调查按照“盆地综合研究选方向、基础地质调查定区带、战略选区研究求突破”的工作思路,以深层—超深层、山前复杂构造带和非常规页岩油气... 新疆地区油气资源潜力巨大,是我国陆上油气增储上产的重点地区。“十三五”以来,公益性油气地质调查按照“盆地综合研究选方向、基础地质调查定区带、战略选区研究求突破”的工作思路,以深层—超深层、山前复杂构造带和非常规页岩油气为重点,持续加大新疆地区油气基础地质调查投入和科技攻关力度,取得了塔里木盆地深层地质结构调查1项重大进展和温宿凸起新近系、沙井子构造带志留系、塔西南和塔东南坳陷山前带侏罗系和准噶尔盆地博格达山周缘非常规页岩油气等4项油气调查重大发现和突破,形成了温宿地区“古隆起差异沉降控储控藏”、沙井子构造带“断裂主控、多期充注、晚期为主”和博格达山周缘“深部源储一体、浅部构造-岩性为主、多矿种环带分布”等3项地质理论认识,形成了“盆地级骨干地震大剖面资料拼接处理”“复杂山前带地震资料叠前目标处理解释”“广域电磁剖面测量及综合解释”等3项关键技术。支撑新疆地区油气勘查开采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取得实效,带动企业实现高效勘探开发,提升了盆地深层、山前带及非常规页岩油气成藏理论认识水平,促进了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地区 深层—超深层 山前复杂构造带 非常规页岩油气 温宿凸起 沙井子构造带 博格达山周缘 资源潜力评价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西北部志留系柯坪塔格组沉积体系演化特征 被引量:3
5
作者 李清瑶 高永进 +5 位作者 杨有星 张远银 刘晓峰 孙智超 陈夷 苗苗青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39-647,共9页
塔里木盆地西北部志留系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但是沉积体系和沉积规律认识不清,制约了对该地区志留系沉积体系的整体认识。文中利用岩心、露头、薄片鉴定以及测井、地震、单井等资料,明确了塔里木盆地西北部志留系沉积相类型、沉积... 塔里木盆地西北部志留系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但是沉积体系和沉积规律认识不清,制约了对该地区志留系沉积体系的整体认识。文中利用岩心、露头、薄片鉴定以及测井、地震、单井等资料,明确了塔里木盆地西北部志留系沉积相类型、沉积体系演化及储盖组合发育特征。研究表明:1)塔里木盆地西北部志留系发育潮控型海湾复合沉积体系,柯坪塔格组发育潮控三角洲沉积,分布在柯坪断隆和阿瓦提凹陷;2)塔里木盆地西北部志留系发育在向西开口的海湾古地理背景之上,柯下段沉积期发育大型潮控三角洲沉积,柯中段沉积期发育广泛的内浅海泥岩沉积,柯上段沉积期发育大面积的潮下砂体,整个志留纪经历了由开阔到闭塞、由较深水到浅水的演化过程;3)受沉积演化的影响,沙井子构造带志留系发育由柯下段砂岩储层与柯中段泥岩盖层、柯上段砂岩储层与塔下段泥岩盖层、塔上段砂岩储层与依木干他乌组泥岩盖层构成的3套储盖组合。研究成果对深化塔里木盆地西北部志留系沉积体系认识、确定下步勘探方向提供了有效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控三角洲 储盖组合 沙井子构造带 志留系 柯坪塔格组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基于动阻力分析的不同压力环境下圈闭含油性预测方法——以东营凹陷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邱贻博 王永诗 +2 位作者 高永进 贾光华 刘鑫金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4-29,共6页
针对东营凹陷成藏压力环境复杂和不同压力环境下成藏动、阻力存在差异的情况,在分析不同成藏压力环境下成藏动、阻力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动力学分析的不同压力环境下圈闭含油性预测方法,利用该方法对东营凹陷梁75—梁76地区沙四段滩坝... 针对东营凹陷成藏压力环境复杂和不同压力环境下成藏动、阻力存在差异的情况,在分析不同成藏压力环境下成藏动、阻力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动力学分析的不同压力环境下圈闭含油性预测方法,利用该方法对东营凹陷梁75—梁76地区沙四段滩坝砂油气成藏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超压环境下,在生烃超压作用下,有效孔隙度>10%的储层含油饱和度>50%,具有大面积成藏的特点;压力过渡环境下,梁75—梁76地区的西部剩余压力差较大,是油气的有利指向区;常压环境下,油气在浮力作用下具有高点汇聚,高孔富集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藏动力学 压力环境 成藏动阻力 圈闭含油性 东营凹陷
下载PDF
耳穴埋籽联合穴位贴敷在缓解肛肠疾病患者术后疼痛中的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高永金 《中医临床研究》 2021年第36期117-119,共3页
目的:研究耳穴埋籽联合穴位贴敷在缓解肛肠疾病患者术后疼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自2018年6月-2020年12月由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90例肛肠疾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穴位贴敷治疗,观察组患... 目的:研究耳穴埋籽联合穴位贴敷在缓解肛肠疾病患者术后疼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自2018年6月-2020年12月由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90例肛肠疾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穴位贴敷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耳穴埋籽联合穴位贴敷的方式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止痛时间、疼痛程度以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并比较两组患者的镇痛满意程度以及两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止痛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镇痛满意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的用药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肛肠疾病患者选用耳穴埋籽联合穴位贴敷的方式进行治疗,能够显著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同时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止痛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穴埋籽 穴位敷贴 肛肠疾病 疼痛程度
下载PDF
福建黄塘晚侏罗世长林组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沉积环境意义 被引量:4
8
作者 张金虎 金春爽 +5 位作者 徐立明 王海荣 杨玉茹 邓克 高永进 吴兆剑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90-201,共12页
福建黄塘地区晚侏罗世长林组发育一套层状硅质岩,夹薄层凝灰岩,产硅质海绵骨针和硅质钙藻,其硅质岩沉积环境复杂,成因一直存在不同认识。本文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岩相学研究,以及主量元素、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分析认为,该区硅质岩为非纯... 福建黄塘地区晚侏罗世长林组发育一套层状硅质岩,夹薄层凝灰岩,产硅质海绵骨针和硅质钙藻,其硅质岩沉积环境复杂,成因一直存在不同认识。本文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岩相学研究,以及主量元素、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分析认为,该区硅质岩为非纯硅质岩,在Fe-Mn-Al三角图中样品位于生物成因区及附近,Mo和V含量富集、轻稀土富集、Eu弱负异常及U/Th值也都具有典型的生物成因特征,且微观特征显示其受到火山活动的影响。黄塘硅质岩在Fe2O3/TiO2Al2O3/(Al2O3+Fe2O3)、TFe2O3/(100-SiO2)Al2O3/(100-SiO2)和(La/Ce)NAl2O3/(Al2O3+Fe2O3)图解中都投在了大陆边缘及附近。ΣREE值较高、Ceanom值、MnO/TiO2值及(La/Yb)N值等这些地球化学指标一致表明黄塘硅质岩处于受陆源物质影响的大陆边缘浅海沉积环境。在前人研究基础上,认为研究区在晚侏罗世早期开始发生海侵并伴有小规模的火山活动,整体为还原环境,局部可能水体较深,为进一步开展福建、浙江地区的石油地质评价工作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南部 长林组 硅质岩 地球化学 沉积环境
下载PDF
辫状河单河道砂体接触关系及主控因素分析——以新疆克拉玛依,山西柳林、大同和陕西延安辫状河露头为例 被引量:13
9
作者 杨有星 金振奎 +3 位作者 白忠凯 高永进 韩淼 张金虎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0-38,共9页
为了解决辫状河单河道砂体接触类型及控制因素不清等问题,采用野外辫状河露头剖面观察实测的方法,并结合钻井和地震资料,对辫状河单期河道砂体接触关系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辫状河砂体接触关系可以分为3类,包括侵蚀接触型、局部接触... 为了解决辫状河单河道砂体接触类型及控制因素不清等问题,采用野外辫状河露头剖面观察实测的方法,并结合钻井和地震资料,对辫状河单期河道砂体接触关系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辫状河砂体接触关系可以分为3类,包括侵蚀接触型、局部接触型和不接触型。这3种类型砂体在分布形式、泥岩夹层发育程度、储集物性和含油气性差异等方面均具有明显的不同。沉积相带对河道砂体接触关系具有控制作用。近源砾质辫状河沉积地形坡度较陡,水体能量高,河道砂体接触关系以侵蚀接触型为主;远源砾质辫状河道砂体接触关系以局部接触型为主;砂质辫状河道砂体接触关系以不接触型为主。基准面升降变化对河道砂体接触关系具有一定影响,当va与vs的比值较低时,河道砂体接触关系以侵蚀接触型为主;当va与vs的比值中等时,河道砂体以局部接触型为主;当va与vs的比值较高时,河道砂体接触关系以不接触型为主。研究结果对指导油田开发阶段井网部署和提高采收率均具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辫状河 单期河道识别 接触关系 控制因素
下载PDF
艾灸联合托特罗定对膀胱出口梗阻后出现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IPSS评分及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纪亚丽 李中兴 +4 位作者 高永金 葛广成 贾跃军 王星 冯瑞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1年第9期192-195,共4页
目的探讨艾灸联合托特罗定对膀胱出口梗阻(BOO)后出现膀胱过度活动症(OAB)的患者IPSS评分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2018年1月—2019年2月该院泌尿科收治的68例BOO所致OAB患者,信封法分为西药组与联合组,均34例,西药组采用托特罗定治疗,联合... 目的探讨艾灸联合托特罗定对膀胱出口梗阻(BOO)后出现膀胱过度活动症(OAB)的患者IPSS评分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2018年1月—2019年2月该院泌尿科收治的68例BOO所致OAB患者,信封法分为西药组与联合组,均34例,西药组采用托特罗定治疗,联合组在西药组治疗方案上采用艾灸治疗,观察IPSS评分及并发症等指标影响。结果联合组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为91.17%(31/34),高于西药组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67.65%(23/34),西药组和联合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35,P=0.037);治疗前,西药组和联合组IPSS、QOL量表及尿急症状评分无意义(P>0.05),治疗后,上述指标均降低,且联合组低于西药组(P<0.05);治疗前,西药组和联合组Qmax、Qave及残余尿量水平相似(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残余尿量相差较小(P>0.05),Qmax、Qave相差较大(P>0.05),但西药组与联合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西药组和联合组血清中睾酮、雌二醇及睾酮/雌二醇指标水平相似(P>0.05),治疗后,睾酮/雌二醇与西药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药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7.65%,6/34)与联合组(14.71%,5/34)比较相差较小(χ^(2)=0.267,P=0.605)。结论艾灸联合托特罗定有效改善BOO后出现OAB的患者病情,IPSS评分降低,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O OAB 艾灸 托特罗定 IPSS评分 并发症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东南缘二叠系芦草沟组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韩静 李素梅 +2 位作者 高永进 张林 柯昌炜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538-1550,共13页
准噶尔盆地东南缘烃源岩演化与油气成因复杂,采用岩石热解、色谱-质谱、碳同位素等有机地球化学分析技术,对该区二叠系芦草沟组烃源岩地球化学及其成烃演化特征进行了详细调查。结果表明,不同成熟度的二叠系芦草沟组烃源岩有机质丰度和... 准噶尔盆地东南缘烃源岩演化与油气成因复杂,采用岩石热解、色谱-质谱、碳同位素等有机地球化学分析技术,对该区二叠系芦草沟组烃源岩地球化学及其成烃演化特征进行了详细调查。结果表明,不同成熟度的二叠系芦草沟组烃源岩有机质丰度和有机类型差异显著,烃源岩有机碳、生油潜量(S_(1)+S_(2))分布范围分别为0.43%~12.89%(均值2.84%)、0.52~77.24 mg/g,烃源岩质量可从低熟时的“极好”级别降低至高成熟时的“中等-差”级别(R c≈0.54%~1.93%);有机质类型可从低熟时的Ⅰ-Ⅱ1型变化为高成熟时的Ⅱ2-Ⅲ,指示对高-过成熟烃源岩的有机质类型与生烃潜能评价需要进行评价参数的适当恢复。二叠系芦草沟组烃源岩生物标志物特征显著:姥鲛烷相对于植烷有微弱优势,Pr/Ph值分布范围为0.92~1.81(均值1.22),指示弱还原的湖相沉积环境;C_(27)-、C_(28)-、C_(29)-规则甾烷呈斜直线型分布;C_(28)-规则甾烷丰度偏高(C_(28)/C_(29)-规则甾烷均值为0.96)、升藿烷系列丰度偏低、伽马蜡烷发育,反映二叠系芦草沟组烃源岩咸化和/或水体分层的原始沉积环境。油-油、油-源对比表明,芦草沟组原油主要来自芦草沟组烃源岩。烃源岩地质地球化学分析表明,深浅层不同成熟度芦草沟组烃源岩均有发育,该区具有较好的生烃物质基础,具有寻找不同埋深油气藏的重要勘探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草沟组 生烃潜力 生物标志化合物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柴胡疏肝散联合生物反馈疗法治疗盆底失弛缓综合征型便秘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纪亚丽 高永金 邱榕 《中外医学研究》 2022年第11期31-35,共5页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联合生物反馈疗法在盆底失弛缓综合征型便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2月镇江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接收的74例盆底失弛缓综合征型便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37例,对照组予...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联合生物反馈疗法在盆底失弛缓综合征型便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2月镇江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接收的74例盆底失弛缓综合征型便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37例,对照组予以生物反馈疗法治疗,观察组加用柴胡疏肝散口服治疗,对比其治疗有效率、中医症候积分、肛管直肠压力,以及血清生长抑素(SS)、P物质(SP)和胃动素(MTL)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1.89%)比对照组(72.97%)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医症候积分治疗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肛管直肠压力,力排时肛管残余压、肛管静息压、直肠肛管压差、肛管收缩压方面,两组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力排时肛管残余压和直肠肛管压差比对照组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肛管收缩压、肛管静息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SS、SP和MTL水平,两组治疗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较对照组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联合生物反馈疗法在盆底失弛缓综合征型便秘治疗中应用效果明显,能明显减轻临床症状,有助于患者提高力排时肛管残余压,改善胃肠激素水平,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疏肝散 生物反馈疗法 盆底失弛缓综合征型便秘 中医症候积分 肛管直肠压力 胃肠激素水平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南缘博格达山前带二叠系芦草沟组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生烃潜力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林 张敏 +1 位作者 高永进 孙相灿 《中国矿业》 2021年第12期183-188,共6页
二叠系芦草沟组烃源岩在准噶尔盆地南缘呈区域分布,是一套重要烃源岩,在盆地内部已经得到充分的认识。但随着油气勘探难度增大,山前带新区的研究成为新热点,由于山前带钻探资料少,构造、沉积条件复杂,缺乏深钻与露头的资料相互制约和盆... 二叠系芦草沟组烃源岩在准噶尔盆地南缘呈区域分布,是一套重要烃源岩,在盆地内部已经得到充分的认识。但随着油气勘探难度增大,山前带新区的研究成为新热点,由于山前带钻探资料少,构造、沉积条件复杂,缺乏深钻与露头的资料相互制约和盆山结合评价,目前研究较为薄弱。为了探讨山前带油气勘探潜力,2014—2019年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在准噶尔盆地南缘博格达山前带部署多口钻井,通过盆地与山前带的烃源岩对比,探索了博格达山前带二叠系芦草沟组烃源岩分布和厚度,评价了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博格达山前带二叠系芦草沟组中下部发育巨厚、连片分布的优质湖相烃源岩,沉积中心可能更靠近博格达山;博格达山前带二叠系芦草沟组发育一套丰度中等-高、有机质类型以Ⅰ-Ⅱ_(1)型为主,已达到成熟阶段,具有较高的生烃潜力,是下一步油气勘探的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前带 生烃潜力 地球化学特征 烃源岩 沉积中心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南缘博格达山前带二叠系芦草沟组油气源分析和勘探潜力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林 张敏 +5 位作者 高永进 孙相灿 白忠凯 杨有星 陈夷 文磊 《中国矿业》 2021年第11期178-188,共11页
为了研究准噶尔盆地南缘博格达山前带二叠系芦草沟组的油气来源,分析博格达山前带油气勘探潜力,系统采集了准噶尔盆地南缘博格达山前带新吉参1井和博参1井的烃源岩、天然气和原油样品和邻区主要油气田各层系的烃源岩和原油样品,并利用... 为了研究准噶尔盆地南缘博格达山前带二叠系芦草沟组的油气来源,分析博格达山前带油气勘探潜力,系统采集了准噶尔盆地南缘博格达山前带新吉参1井和博参1井的烃源岩、天然气和原油样品和邻区主要油气田各层系的烃源岩和原油样品,并利用碳同位素和生物标志化合物技术对研究区油气地球化学特征和来源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清晰显示研究区的原油与该区二叠系芦草沟组烃源岩的饱和烃组成相似,具有较好的亲缘性。同时,其生物标志化合物指标与邻区侏罗系、二叠系、石炭系烃源岩和原油差异明显,综合认为研究区发育自生自储型油气藏,油源来自于二叠系芦草沟组,具有较大勘探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前带 油气来源 自生自储 地球化学特征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温宿凸起油气勘探突破及启示 被引量:30
15
作者 张君峰 高永进 +3 位作者 杨有星 周新桂 张金虎 张远银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4-24,共11页
塔里木盆地温宿凸起2017年新钻探的新温地1井、新温地2井两口井均获高产工业油流,通过对两口井钻井资料、试油资料、地球化学及测井资料研究,以及研究区野外剖面实测、二维地震资料处理与精细解释、沉积与成藏史分析等研究,明确了温宿... 塔里木盆地温宿凸起2017年新钻探的新温地1井、新温地2井两口井均获高产工业油流,通过对两口井钻井资料、试油资料、地球化学及测井资料研究,以及研究区野外剖面实测、二维地震资料处理与精细解释、沉积与成藏史分析等研究,明确了温宿凸起区烃源条件与运移通道、储盖条件与圈闭类型,建立了温宿凸起区的成藏模式。温宿凸起不发育烃源岩,但发育沟通生烃凹陷的高效输导体系;受控于温宿凸起新近纪宽缓的古地貌条件,新近系吉迪克组发育三角洲相和滨浅湖滩坝相砂体,并形成了大面积分布的构造-岩性圈闭;油气的生成、运移和聚集主要发生在新近纪—第四纪,具有明显的晚期复式成藏特点。塔里木盆地盆缘带等烃源岩和构造类圈闭不发育的地区,同样可以形成规模油气区,寻找高效的油气运移输导路径和地层-岩性等隐蔽型圈闭是有效的油气勘探途径及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岩性圈闭 晚期成藏 新近系吉迪克组 变质岩风化壳 温宿凸起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新疆博格达山周缘中上二叠统与中上三叠统沉积特征及其主控因素 被引量:11
16
作者 杨有星 张君峰 +5 位作者 张金虎 高永进 周新桂 孙相灿 文磊 苗苗青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70-682,共13页
基于野外地质调查、地震资料解释及钻测井资料分析,按照“构造控盆,盆地控相,相控组合”的思路对博格达山周缘地质结构、地层沉积充填序列及沉积演化规律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博格达山周缘盆地构造演化可以划分为9个阶段,其中,中晚二... 基于野外地质调查、地震资料解释及钻测井资料分析,按照“构造控盆,盆地控相,相控组合”的思路对博格达山周缘地质结构、地层沉积充填序列及沉积演化规律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博格达山周缘盆地构造演化可以划分为9个阶段,其中,中晚二叠世—中晚三叠世为陆内裂谷、前陆盆地和陆内拗陷盆地演化阶段,主要发育湖泊、扇三角洲和辫状河三角洲3种沉积相类型;早期陆内裂谷、晚二叠世构造低幅隆升及中晚三叠世构造沉降控制了博格达山周缘盆地的形态、类型、沉降速率及可容纳空间,进而影响了沉积体系的类型及演化;中二叠世博格达山地区为深水湖盆的沉降中心和沉积中心,主要以深水沉积作用为主,局部发生重力流沉积;晚二叠世博格达山地区隆升形成低凸起并发育一系列扇三角洲砂体;中晚三叠世博格达低凸起发生沉降,以广泛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为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博格达山 阜康断裂带 二叠系 芦草沟组 三叠系 沉积充填序列 沉积体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乌伦古坳陷中-新生代构造演化及成因机制 被引量:10
17
作者 文磊 孙相灿 +5 位作者 李程 周新桂 杜小弟 高永进 易立 龚晓星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07-1120,共14页
乌伦古坳陷位于准噶尔盆地东北部、阿尔泰山南缘,由北西-南东走向的红岩断阶带、索索泉凹陷和南部斜坡带组成。坳陷内上三叠统直接覆盖在石炭系基底之上,上三叠统和侏罗系发育生长地层,白垩系向红岩断阶带方向超覆沉积在侏罗系顶削蚀不... 乌伦古坳陷位于准噶尔盆地东北部、阿尔泰山南缘,由北西-南东走向的红岩断阶带、索索泉凹陷和南部斜坡带组成。坳陷内上三叠统直接覆盖在石炭系基底之上,上三叠统和侏罗系发育生长地层,白垩系向红岩断阶带方向超覆沉积在侏罗系顶削蚀不整合面之上,古近系、新近系和第四系较稳定地沉积在白垩系顶小角度不整合面之上。索索泉凹陷中生界底面最深,往南部斜坡带逐渐抬高。红岩断阶带中生界被抬升剥蚀,古生界之上直接覆盖新生界。根据生长地层、不整合面、卷入变形的地层时代判断:早-中三叠世乌伦古坳陷延续了二叠纪的隆升剥蚀格局,地层缺失;晚三叠世-侏罗纪陆梁隆起隆升,在坳陷内沉积生长地层,局部发育逆冲断层;白垩纪为红岩断阶带主形成期,白垩系朝着红岩断阶带超覆沉积于侏罗系之上;古近纪构造变形微弱,沉积较为稳定;新近纪-第四纪发育挤压构造和正断层。乌伦古坳陷中生代受阿尔泰陆内造山作用制约,属于阿尔泰中生代陆内前陆盆地系统的一部分:楔顶带从阿尔泰山不断往南扩展,到白垩纪扩展到乌伦古坳陷红岩断阶带;前隆带位于陆梁隆起,并于晚三叠世-侏罗纪挠曲隆升。古近纪造山作用减弱,乌伦古坳陷区域沉降,地层较稳定沉积。新近纪-第四纪受印度-欧亚板块碰撞作用的远程效应影响,北天山发生陆内造山作用,乌伦古坳陷远离北天山,挤压构造变形相对较弱。新近纪-第四纪正断层为造山间歇期形成的区域性伸展构造,代表了中亚地区晚新生代脉动式冲断作用的一个间歇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泰山 北天山 乌伦古坳陷 陆内造山带 红岩断阶带 正断层
下载PDF
Mechanism of diagenetic trap formation in nearshore subaqueous fans on steep rift lacustrine basin slopes—A case study from the Shahejie Formation on the north slope of the Minfeng Subsag, Bohai Basin, China 被引量:9
18
作者 Wang Yanzhong Cao Yingchang +3 位作者 Ma Benben Liu Huimin gao yongjin Chen Lin 《Petroleum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4期481-494,共14页
Diagenetic traps in conglomerate in nearshore subaqueous fans in the steep slope zones of rift basins have been important exploration targets for subtle reservoirs in eastern China. However, the mechanism of how those... Diagenetic traps in conglomerate in nearshore subaqueous fans in the steep slope zones of rift basins have been important exploration targets for subtle reservoirs in eastern China. However, the mechanism of how those traps were formed is not clear, which inhibits further exploration for this type of reservoir.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we take as an example nearshore subaqueous fans in the upper part of the fourth member of the Shahejie Formation (Es4s) on the north slope of the Minfeng Subsag in the Dongying Sag. Combining different research methods, such as core observation, thin section examinat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observation, fluid-inclusion analysis, carbon and oxygen isotope analysis of carbonate cements, and analysis of core properties, we studied the genetic mechanisms of diagenetic traps on the basis of diagenetic environment evolution and diagenetic evolution sequence in different sub/micro-facies. Conglomerate in Es4s in the north Minfeng Subsag experienced several periods of transition between alkaline and acidic environments as "alkaline-acidic-alkaline-acidic-weak alkaline". As a result, dissolution and cementation are also very complex, and the sequence is "early pyrite cementation / siderite cementation / gypsum cementation / calcite and dolomite cementation- feldspar dissolution / quartz overgrowth quartz dissolution / ferroan calcite cementation / ankerite cementation / lime-mud matrix recrystallization / feldspar overgrowth carbonate dissolution / feldspar dissolution / quartz overgrowth / pyrite cementation". The difference in sedimentary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different sub/micro-facies of nearshore subaqueous fans controls diagenetic characteristics. Inner fan conglomerates mainly experienced compaction and lime-mud matrix recrystallization, with weak dissolution, which led to a reduction in the porosity and permeability crucial to reservoir formation. Lime-mud matrix recrystallization results in a rapid decrease in porosity and permeability in inner fan conglomerates in middle-to-deep layers. Because acid dissolution reworks reservoirs and hydrocarbon filling inhibits cementation, reservoirs far from mudstone layers in middle fan braided channels develop a great number of primary pores and secondary pores, and are good enough to be effective reservoirs of hydrocarbon. With the increase of burial depth, both the decrease of porosity and permeability of inner fan conglomerates and the increase of the physical property difference between inner fans and middle fans enhance the quality of seals in middle-to-deep layers. As a result, inner fan conglomerates can be sealing layers in middle-to-deep buried layers. Reservoirs adjacent to mudstones in middle fan braided channels and reservoirs in middle fan interdistributaries experienced extensive cementation, and tight cemented crusts formed at both the top and bottom of conglomerates, which can then act as cap rocks. In conclusion, diagenetic traps in conglomerates of nearshore subaqueous fans could be developed with inner fan conglomerates as lateral or vertical sealing layers, tight carbonate crusts near mudstone layers in middle fan braided channels as well as lacustrine mudstones as cap rocks, and conglomerates far from mudstone layers in middle fan braided channels as reservoirs. Lime-mud matrix recrystallization of inner fan conglomerates and carbonate cementation of conglomerates adjacent to mudstone layers in middle fan braided channels took place from 32 Ma B.R to 24.6 Ma B.P., thus the formation of diagenetic traps was from 32 Ma B.R to 24.6 Ma B.R and diagenetic traps have a better hydrocarbon sealing ability from 24 Ma B.P.. The sealing ability of inner fans gradually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burial depth and diagenetic traps buried more than 3,200 m have better se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arshore subaqueous fan diagenetic trap genetic mechanism Dongying Sag rift basin lacustrine basin
下载PDF
公益性油气基础地质调查的进展与发展方向 被引量:8
19
作者 张文浩 高永进 +10 位作者 周新桂 翟刚毅 徐兴友 白忠凯 周志 毕彩芹 单衍胜 韩淼 孙相灿 张远银 刘卫彬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630-1643,共14页
在我国油气资源对外依存度不断攀升,能源安全形势日益严峻的背景下,油气调查评价和勘探开发仍是能源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公益性油气调查工作聚焦自身优势,积极服务于国家能源安全,支撑油气资源管理与矿权体制改革成效显著,在油气勘... 在我国油气资源对外依存度不断攀升,能源安全形势日益严峻的背景下,油气调查评价和勘探开发仍是能源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公益性油气调查工作聚焦自身优势,积极服务于国家能源安全,支撑油气资源管理与矿权体制改革成效显著,在油气勘探的新区、新层、新类型方面不断取得突破性成果。公益性油气调查在新疆塔里木盆地西北部温宿凸起新近系、沙井子构造带志留系,准噶尔盆地南缘的二叠系和三叠系均获得了工业油(气)流;在南方鄂西宜昌、黔北武陵山等复杂构造区的页岩气、松辽盆地的页岩油、四川盆地南部煤层气等资源的勘探均取得了重大突破,这些成果有力带动了能源企业的积极投入与勘探,有效彰显了公益性油气地质调查的引领和示范作用。深层油气资源的安全勘探、油气矿权空白区的基础地质调查及非常规油气的调查与勘探将是我国未来油气勘探重要的接替领域。公益性油气调查将以油气基础地质问题为抓手,积极探索油气勘探接替领域,为油气资源规划和管理做好支撑,力争为国家能源安全保障与重大发展战略做出更大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益性油气调查 资源管理 塔里木盆地 页岩气 页岩油 煤层气
下载PDF
新疆塔里木盆地温宿凸起新温地1井、2井获高产工业油流 被引量:5
20
作者 杨有星 张君峰 +4 位作者 高永进 周新桂 张金虎 白忠凯 韩淼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51-252,共2页
1研究目的(Objective)温宿凸起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西北部,面积约4500 km^2。石油企业先后在该地区部署实施二维地震测线约3200 km,探井4口(阿1井、温参1井、温宿1井、阿苏2井),油气勘探历经50余年未取得突破,并退出油气勘查权。重新评... 1研究目的(Objective)温宿凸起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西北部,面积约4500 km^2。石油企业先后在该地区部署实施二维地震测线约3200 km,探井4口(阿1井、温参1井、温宿1井、阿苏2井),油气勘探历经50余年未取得突破,并退出油气勘查权。重新评价认识该地区的石油地质条件并获得油气突破是本次工作的主要目的(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测线 工业油流 油气勘查 石油地质条件 取得突破 温宿凸起 油气勘探 新疆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