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蛋白质水平的苜蓿草粉对雏鹅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和免疫机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李珊珊 邓庆生 +5 位作者 彭中友 桂国弘 支锐 李洪林 李爽 张火平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1-124,共4页
文章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蛋白质水平的苜蓿草粉对马岗雏鹅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和免疫机能的影响,试验选用210只马岗雏鹅,随机分为7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基础上添加蛋白质含量为... 文章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蛋白质水平的苜蓿草粉对马岗雏鹅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和免疫机能的影响,试验选用210只马岗雏鹅,随机分为7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基础上添加蛋白质含量为14%或16%的苜蓿草粉10%、20%和30%。结果表明,(1)日粮中添加苜蓿草粉对雏鹅日增重无显著影响,但试验Ⅲ、Ⅴ和Ⅵ组雏鹅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随着苜蓿草粉添加比例的升高,雏鹅血液中的尿酸、尿素和甘油三酯有下降趋势,试验Ⅰ和试验Ⅳ组血糖和总胆固醇最大,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各试验组IgA、IgM和IgG含量基本低于对照组。(4)日粮中苜蓿草粉的适宜添加量为10%~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草粉 雏鹅 生长性能 免疫机能
下载PDF
丁酸梭菌对产肠毒素大肠杆菌刺激猪肠道上皮细胞炎症反应的抑制效果 被引量:11
2
作者 杨华 施杏芬 +3 位作者 桂国弘 吕文涛 李娜 肖英平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5688-5695,共8页
本试验旨在通过丁酸梭菌(CB)、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和猪肠道上皮细胞(IPEC-J2细胞)共培养细胞模型,探讨CB对ETEC产黏附基因、产肠毒素基因以及ETEC刺激IPEC-J2细胞炎症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试验设5组,分别为对照组、ETEC组、ETEC+CB ... 本试验旨在通过丁酸梭菌(CB)、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和猪肠道上皮细胞(IPEC-J2细胞)共培养细胞模型,探讨CB对ETEC产黏附基因、产肠毒素基因以及ETEC刺激IPEC-J2细胞炎症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试验设5组,分别为对照组、ETEC组、ETEC+CB 106组、ETEC+CB 107组、ETEC+CB 108组。ETEC组在IPEC-J2细胞培养液中加入1×108CFU/mL的ETEC,ETEC+CB 106组、ETEC+CB 107组、ETEC+CB 108组在IPEC-J2细胞培养液中加入1×108CFU/mL ETEC的同时分别加入1×106、1×107和1×108CFU/mL CB,对照组IPEC-J2细胞培养液中不添加ETEC和CB,37℃培养2 h后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并收集细胞。采用实时定量PCR分析ETEC产黏附基因FaeG与肠毒素基因estA、estB及IPEC-J2细胞中促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IL-2、IL-6、IL-8与抗炎性因子IL-10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显示:CB可有效抑制ETEC诱导的IPEC-J2细胞损伤脱落。与ETEC组对比,不同浓度CB干预后显著抑制了ETEC产黏附基因FaeG与肠毒素基因estA、estB的表达(P<0.05),且CB浓度为1×108CFU/mL时效果最明显。与对照组相比,ETEC组IPEC-J2细胞中促炎性因子IL-1β、IL-2、IL-6和IL-8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抗炎性因子IL-10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而添加不同浓度CB干预后,IPEC-J2细胞中IL-1β、IL-2、IL-6和IL-8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较ETEC组显著降低(P<0.05),IL-10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则较ETEC组显著升高(P<0.05),其中CB浓度为1×108CFU/mL时对IL-1β、IL-6和IL-8表达的抑制效果最强,浓度为1×107CFU/mL时对IL-2表达的抑制效果最强。以上结果表明,CB可降低ETEC黏附基因和产肠毒素基因表达,抑制ETEC诱导的猪肠道上皮细胞的炎症反应,降低ETEC对猪肠道上皮细胞的损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酸梭菌 产肠毒素大肠杆菌 猪肠道上皮细胞 炎症反应
下载PDF
冷鲜鸡冷藏保存过程中菌群结构变化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桂国弘 杨华 +3 位作者 朱江群 朱建芬 肖英平 徐娥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7-55,共9页
为了探索冷鲜鸡冷藏保存过程中微生物菌群结构的变化,于华东地区一家禽定点屠宰场随机采集25只冷鲜鸡样品,置于4℃冷藏保存,在第0、1、3、5、7天,分别取5只冷鲜鸡,检测挥发性盐基氮、菌落总数、大肠埃希菌数量的变化,并进一步通过高通... 为了探索冷鲜鸡冷藏保存过程中微生物菌群结构的变化,于华东地区一家禽定点屠宰场随机采集25只冷鲜鸡样品,置于4℃冷藏保存,在第0、1、3、5、7天,分别取5只冷鲜鸡,检测挥发性盐基氮、菌落总数、大肠埃希菌数量的变化,并进一步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菌群结构的变化。结果显示,随着冷藏时间的延长,挥发性盐基氮由5. 51 mg·(100 g)^(-1)增至29. 84 mg·(100 g)^(-1)(P <0. 05),菌落总数、大肠埃希菌总数分别由4. 46×10~6、1. 48×10~6CFU·g^(-1)增至1. 87×10~8、5. 18×10~6CFU·g^(-1)(P <0. 05)。高通量测序分析表明,在门水平上,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为优势菌门,其相对丰度在各个试验组均超过99%,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随着冷蔵天数的增加而增加,厚壁菌门的相对丰度随着冷藏天数的增加而减少。在属水平上,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嗜冷杆菌属(Psychrobacter)、肠球菌属(Enterococcus)、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埃希氏菌属(Escherichia)为主要的优势菌属。随着冷藏天数的增加,在相对丰度大于0. 1%的属中,有9个属的相对丰度显著增加,包括肉食杆菌属(Carnobacterium)、乳球菌属(Lactococcus)、巨球菌属(Macrococcus)、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嗜冷杆菌属(Psychrobacter)、希瓦氏菌属(Shewanella)等典型的腐败菌; 10个菌属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包括拟杆菌属(Bacteroides)、布劳特氏菌属(Blautia)、肠球菌属(Enterococcus)、粪杆菌属(Faecalibacterium)、瘤胃球菌属(Ruminococcus)和SMB53等典型肉鸡肠道菌属。综上,冷鲜鸡肉的污染微生物起始阶段主要是肉鸡自身携带微生物,而后逐渐演替成腐败菌为优势菌群,导致鸡肉的腐败变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鲜鸡 冷藏保存 菌群结构 高通量测序
下载PDF
家禽屠宰场环境和屠宰器械表面微生物菌群结构和耐药基因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王佩佩 杨华 +2 位作者 戴贤君 桂国弘 肖英平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249-1258,共10页
为分析家禽屠宰场存在的水体、地面和与鸡肉接触的屠宰器械表面的菌群结构及其耐药基因携带状况,在浙江省某大型屠宰场的挂禽间、宰杀沥血间、浸烫间、脱毛间、净膛间区域取存在水体,用无菌纱布擦拭各区域的地面和器械表面采集微生物,... 为分析家禽屠宰场存在的水体、地面和与鸡肉接触的屠宰器械表面的菌群结构及其耐药基因携带状况,在浙江省某大型屠宰场的挂禽间、宰杀沥血间、浸烫间、脱毛间、净膛间区域取存在水体,用无菌纱布擦拭各区域的地面和器械表面采集微生物,采用基于16S rRNA基因V3-V4的Illumina高通量测序方法分析其菌群结构多样性,并用PCR对细菌的9大类24种耐药基因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屠宰场不同区域水体、地面和屠宰器械表面微生物均以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为主,其相对丰度分别为27.55%~88.99%、3.45%~59.78%和4.35%~31.78%;优势菌属为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嗜冷杆菌属(Psychrobacter)、栖热菌属(Thermus)、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和希瓦氏菌属(Shewanella),约占总类群46%。共检测到21种耐药基因分布在这些样品中,其中sulⅠ、sulⅡ和qnr S的检出率为100%,bla TEM、tet B和aad A1的检出率为94.4%,floR和mec C的检出率为88.9%。由此反映出屠宰场不同区域的水体、地面和屠宰器械表面存在一些条件性致病菌和腐败菌,且携带的耐药基因种类较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禽屠宰场 菌群结构 耐药基因 高通量测序
下载PDF
家禽定点屠宰场不同屠宰区域空气的微生物结构 被引量:3
5
作者 戴宝玲 肖英平 +4 位作者 孙凤来 王佩佩 桂国弘 戴贤君 杨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219-223,共5页
为了解家禽屠宰场空气中微生物分布情况及其结构特点,在浙江选择一家禽定点屠宰场,以菌落总数为指标,比较分析屠宰前和屠宰后各屠宰区域空气沉降微生物的数量,并提取微生物DNA作为模板,经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细菌16S rRNA基因的V3~V4区... 为了解家禽屠宰场空气中微生物分布情况及其结构特点,在浙江选择一家禽定点屠宰场,以菌落总数为指标,比较分析屠宰前和屠宰后各屠宰区域空气沉降微生物的数量,并提取微生物DNA作为模板,经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细菌16S rRNA基因的V3~V4区,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其菌群结构。结果发现家禽屠宰场的不同屠宰区域空气沉降微生物数量有所差异,同时屠宰后微生物数量比屠宰前有所增加,特别是在屠宰后挂禽间菌落总数比屠宰前高出71%。高通量测序显示屠宰前和屠宰后不同屠宰区域空气沉降菌多样性、菌群结构、相对丰度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主要分布于6个门,优势菌门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总的相对丰度在84%以上。在属的水平上,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和不动细菌属(Acinetobacter)为优势菌属,分别占36.90%和13%(在前10个属中),此外,在前35个属中,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寡养单胞菌属(Stenotrophomonas)和埃希菌属(Escherichia)等条件致病菌属分别占33.75%、4.65%和0.90%。由此说明屠宰场不同屠宰区域沉降菌数量存在一定差异,各屠宰区域均分布有一定数量的条件致病菌,研究为鸡肉微生物污染的溯源和完善家禽屠宰场卫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肉 空气微生物 高通量测序 菌群结构
下载PDF
丁酸梭菌早期干预对大肠杆菌攻毒肉鸡肠道炎症因子和抗菌肽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申露露 徐娥 +3 位作者 肖英平 桂国弘 吕文涛 任敏敏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42-47,共6页
为研究丁酸梭菌(CB)早期干预对大肠杆菌攻毒肉鸡肠道炎症因子和抗菌肽基因表达的影响,本试验选用健康的1日龄肉鸡200只,在1~3 d时,随机选择100只每天灌喂1 mL浓度为109 cfu/mL的丁酸梭菌,另外100只灌喂1 mL生理盐水。在7日龄阶段,生理... 为研究丁酸梭菌(CB)早期干预对大肠杆菌攻毒肉鸡肠道炎症因子和抗菌肽基因表达的影响,本试验选用健康的1日龄肉鸡200只,在1~3 d时,随机选择100只每天灌喂1 mL浓度为109 cfu/mL的丁酸梭菌,另外100只灌喂1 mL生理盐水。在7日龄阶段,生理盐水灌喂肉鸡分成:对照组和大肠杆菌组(EC);丁酸梭菌处理肉鸡分成:丁酸梭菌组(CB组)和丁酸梭菌+大肠杆菌组(CB+EC组),其中EC组和CB+EC组均分别灌喂1 mL 108 cfu/mL产肠毒素大肠杆菌菌液进行攻毒,而对照组和CB组则灌喂1 mL生理盐水。ETEC攻毒后记录鸡群的下痢情况,分别于攻毒后第3天(10日龄)和7天(14日龄)屠宰取回肠组织,实时荧光定量检测炎症因子和抗菌肽基因的表达。结果显示:(1)大肠杆菌攻毒后,丁酸梭菌灌喂的雏鸡均未出现死亡的情况,对照组和大肠杆菌组中雏鸡死亡率为3%。鸡群在灌喂大肠杆菌后出现了明显的下痢,大肠杆菌组下痢率为73.52%,而丁酸梭菌早期干预使得大肠杆菌攻毒引起的下痢率降低为29.41%。(2)在回肠组织中,攻毒3 d后,CB组与EC组和EC+CB组相比,IL-8和TLR4基因的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而IL-10基因的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攻毒7 d后,CB组IL-10的表达量显著高于EC组(P<0.05),而对照组和CB组TLR4的表达量显著低于EC组与CB+EC组(P<0.05)。(3)对于肠道抗菌肽基因的表达水平,攻毒3 d后,CB组回肠组织AvBD10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1)。攻毒7 d后,CB组与EC组AvBD9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1),CathB1表达量各处理组均显著增加(P<0.01)。综上所述,丁酸梭菌早期干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大肠杆菌攻毒肉鸡肠道中的炎症反应和提高抗菌肽基因的表达,从而减少大肠杆菌引起的下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酸梭菌 肉鸡 大肠杆菌 炎症因子 抗菌肽
下载PDF
丁酸梭菌早期干预对大肠杆菌攻毒肉仔鸡肠道菌群和短链脂肪酸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舒均兰 徐娥 +3 位作者 桂国弘 肖明飞 肖英平 唐青松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44-52,共9页
试验旨在研究丁酸梭菌(Clostridium butyricum)早期干预对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scherichia coli,ETEC)攻毒肉仔鸡肠道短链脂肪酸(SFAs)和菌群结构的影响。选用1日龄ROSS肉仔鸡200只,分为两组,每组100只,试验前3 d,其中一... 试验旨在研究丁酸梭菌(Clostridium butyricum)早期干预对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scherichia coli,ETEC)攻毒肉仔鸡肠道短链脂肪酸(SFAs)和菌群结构的影响。选用1日龄ROSS肉仔鸡200只,分为两组,每组100只,试验前3 d,其中一组每天灌喂1 mL浓度为109 CFU/mL的丁酸梭菌,另外一组灌喂1 mL生理盐水。7日龄时,将灌喂生理盐水的肉仔鸡分成对照组(Control)和大肠杆菌组(EC);灌喂丁酸梭菌的肉仔鸡分成丁酸梭菌组(CB)和丁酸梭菌+大肠杆菌组(CB+EC)。7日龄至试验结束,EC组和CB+EC组灌喂1 mL(108 CFU/mL)产肠毒素大肠杆菌菌液进行攻毒,Control组和CB灌喂1 mL生理盐水。ETEC攻毒后第3 d和7 d屠宰取样。结果显示:①在肉仔鸡盲肠中,10日龄时,与Control组相比,CB组中乙酸含量极显著提高(P<0.01),EC组中的乙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CB组和CB+EC组中丁酸的含量较为相近,均极显著高于Control组和EC组(P<0.01)。14日龄时,与Control组相比,CB组中的乙酸、丙酸、丁酸、异丁酸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EC组中的乙酸、丙酸、丁酸显著降低(P<0.05)。②10日龄时,在CB组中,瘤胃球菌属相对丰度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各试验组(P<0.05)。由此可见,丁酸梭菌早期干预大肠杆菌攻毒的肉仔鸡可一定程度上促进肠道短链脂肪酸的生成和改善盲肠菌群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酸梭菌 肉仔鸡 大肠杆菌 短链脂肪酸 菌群结构
下载PDF
添加金荞麦茎叶粉对生长育肥猪肉质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陈康林 桂国弘 +2 位作者 申露露 任敏敏 徐娥 《贵州畜牧兽医》 2020年第1期5-8,共4页
为了研究在饲料中添加金荞麦茎叶粉对生长育肥猪肉品质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为金荞麦在猪饲料方面的利用提供基础数据,试验将日龄、体重相近的生长育肥猪20头随机分为4组,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对照组)、1%、3%、5%的金荞麦茎叶粉替... 为了研究在饲料中添加金荞麦茎叶粉对生长育肥猪肉品质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为金荞麦在猪饲料方面的利用提供基础数据,试验将日龄、体重相近的生长育肥猪20头随机分为4组,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对照组)、1%、3%、5%的金荞麦茎叶粉替代麦麸,饲养30 d后称重、屠宰并测定生产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5%试验组肌肉剪切力增加8.91%(P<0.05),1%、3%试验组分别降低1.98(P>0.05)、17.16%(P<0.05);1%、3%、5%试验组肌肉滴水损失分别降低22.22%(P<0.05)、36.11%(P<0.05)、41.67%(P<0.05);1%试验组肉色L值提高6.31%(P<0.05),1%、3%试验组肉色a值分别提高61.49%(P<0.05)、73.06%(P<0.05).(2)血液各生化指标正常.与对照组相比,1%试验组白蛋白降低14.01%(P<0.05),3%试验组乳酸脱氢酶增加35.11%(P<0.05),其他均无显著差异.结论:在生长育肥猪养殖中,利用金荞麦茎叶粉替代3%麦麸,不仅能提高生长育肥猪的肉质,而且猪健康状况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荞麦 生长育肥猪 肉质 血液生化指标
下载PDF
Alteration of Intestinal Archaeal Community Composition in Broilers with Different Growth Rates
9
作者 gui guohong Xiao Yingping +3 位作者 Dai Baoling Chen Xiaomin Yang Hua Xu E 《Animal Husbandry and Feed Science》 CAS 2017年第6期355-359,362,共6页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 as the major digestive and absorbing orga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hicken growth. Numerous studies have been undertaken to investigate the gut bacterial community in broilers, but litt...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 as the major digestive and absorbing orga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hicken growth. Numerous studies have been undertaken to investigate the gut bacterial community in broilers, but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archaeal community composition. To improve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composition of intestinal archaea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rchaea and chicken growth, a feeding trial was conducted with 10 000 Ross 308 chicks in a commercial production facility under standard management. At 38 d of age, 15 birds with the highest body weight ( H group), 15 birds with average body weight ( M group), and 15 birds with the lowest body weight ( L group) were selected among 600 healthy male individuals. Cecal archaeal community was detected based on 16S rRNA gene sequencing. As a result, 3 321 229 archaeal sequences were clustered into 1 281 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 (OTUs) and classified into three phyla (Crenarchaeola, Euryarchaeota and Thaumarchaeota) and six known genera : Natronomonas, Halolamina, Salinarchaeum, Cenarchaeum, Candidatus, Nitrosoarchaeum and Nitrososphaera. The alpha indices showed that, the richness of archaea in L group was the highest, and followed by that in M group and H group, while the archaea in H group were more diverse, followed by those in M group and L group. However, the archaeal composition in all chicken samples was similar, with the vast majority of the sequences belonging to Cenarchaeum, and only a few belonging to the other five gener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oiler chicken INTESTINE Archaea composition 16S rRNA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