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硫酸盐浓度对水泥基材料传输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韩国旗 李宇航 +2 位作者 郝恩泽 韩阳 吕志栓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366-3372,共7页
为考察硫酸盐浓度对水泥基材料性能的影响,设计水灰比为0.5与0.35的砂浆试件,进行全浸泡试验,研究不同硫酸盐浓度对水泥基材料水分传输性能、力学性能与不同深度硫酸根离子传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硫酸盐侵蚀后的水泥基材料,吸水量随... 为考察硫酸盐浓度对水泥基材料性能的影响,设计水灰比为0.5与0.35的砂浆试件,进行全浸泡试验,研究不同硫酸盐浓度对水泥基材料水分传输性能、力学性能与不同深度硫酸根离子传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硫酸盐侵蚀后的水泥基材料,吸水量随着侵蚀龄期的增长而增大;水泥基材料的抗折、抗压强度随着硫酸盐侵蚀龄期与侵蚀溶液浓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随着硫酸盐浓度的增加,同深度硫酸根离子浓度随之增加;硫酸盐侵蚀水泥基材料会生成膨胀性产物填充内部孔隙,增加试件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盐 水泥基材料 力学性能 离子传输
下载PDF
荷载与锂渣掺量对混凝土氯离子扩散性与气体渗透性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宇航 温勇 +2 位作者 韩国旗 马丽莎 郝恩泽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5693-5699,共7页
为探讨不同压应力与锂渣掺量对混凝土氯离子电通量和气体渗透系数的影响,制作了3种不同水胶比、4种锂渣掺量的混凝土试件,并对试件分别施加极限压荷载的10%、30%、50%作为持续压应力,进行氯离子扩散性和气体渗透性试验。结果表明:混凝... 为探讨不同压应力与锂渣掺量对混凝土氯离子电通量和气体渗透系数的影响,制作了3种不同水胶比、4种锂渣掺量的混凝土试件,并对试件分别施加极限压荷载的10%、30%、50%作为持续压应力,进行氯离子扩散性和气体渗透性试验。结果表明:混凝土的气体渗透系数、氯离子电通量与锂渣掺量、压应力比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氯离子电通量随着锂渣掺量的增加而减少,随着压应力比的增大而增大。气体渗透系数随着锂渣掺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着压应力比的增大而增大。综合考虑电通量与气体渗透系数,C20、C30、C40混凝土最优掺量分别为15%、20%、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载 锂渣掺量 氯离子扩散性 气体渗透系数 混凝土
下载PDF
锂渣掺量对水泥基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吕志栓 何斌 +3 位作者 韩国旗 米红林 王晨 陈欣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7313-7318,共6页
为了研究锂渣掺量对水泥基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设计了6组试验,水胶比0.35、砂胶比0.3和纤维掺量2%保持不变,锂渣掺量分别为0.2、0.3和0.4,粉煤灰作为对比组,进行单轴拉伸试验和抗压试验,并运用灰色关联法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为了研究锂渣掺量对水泥基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设计了6组试验,水胶比0.35、砂胶比0.3和纤维掺量2%保持不变,锂渣掺量分别为0.2、0.3和0.4,粉煤灰作为对比组,进行单轴拉伸试验和抗压试验,并运用灰色关联法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锂渣掺量在0.3以下时,和易性良好,达到0.4时,黏稠度增强,和易性变差;随着锂渣和粉煤灰掺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伸长率、抗拉强度和抗压强度先增大后减小,掺量在0.3时最优;灰色关联分析表明,锂渣和粉煤灰掺量对伸长率和抗拉强度有明显的影响,对抗压强度有一定影响。可见,用锂渣代替粉煤灰进行水泥基复合材料的配制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渣 水泥基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对比分析 灰色关联法
下载PDF
干湿循环作用下混凝土中氯离子侵蚀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韩国旗 何斌 纳曼·麦麦提 《喀什大学学报》 2019年第6期48-52,共5页
氯离子侵蚀是引起钢筋混凝土结构破坏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混凝土内部孔隙水饱和时氯离子传输方式以扩散为主;干湿循环作用下氯离子在混凝土中的传输是扩散、渗透、毛细吸收等多种方式的综合作用,其结果受干燥和湿润两个过程共同控制.已有... 氯离子侵蚀是引起钢筋混凝土结构破坏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混凝土内部孔隙水饱和时氯离子传输方式以扩散为主;干湿循环作用下氯离子在混凝土中的传输是扩散、渗透、毛细吸收等多种方式的综合作用,其结果受干燥和湿润两个过程共同控制.已有研究表明,干湿循环次数及干湿比的不同都会对氯离子侵蚀的速度和混凝土中氯离子含量有影响;结合效应也是影响混凝土内氯离子侵蚀的一个重要因素,掺合料的种类及掺量的不同也会造成混凝土氯离子结合能力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离子侵蚀 混凝土 干湿循环作用 传输方式 结合效应
下载PDF
Altimetry-observed semi-annual cycle in the South ChinaSea: Real signal or alias of K_1 tidal error?
5
作者 han guo-qi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5,共5页
There have been a number of applications of satellite altimetry to seasonal and interannual sea level variability in the South China Sea. However, these applications usually exclude shallow waters along the coast, wit... There have been a number of applications of satellite altimetry to seasonal and interannual sea level variability in the South China Sea. However, these applications usually exclude shallow waters along the coast, with one of the concerns being large aliased tide-correction error. In this study the authors analyzed 14 years of merged satellite altimeter data to obtain the amplitude and phase of the semi-annual cycle and to examine the variation at the K1 alias frequency (close to the semi-annual frequency).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amplitude of the semi-annual cycle ranges from 3-7 cm, substantial compared with that of the annual cycle; while the amplitude at the K1 alias frequency (error of the K1 tidal correction) is essentially 1 cm only. Altimeter-derived semi-annual cycle is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at from independent tide-gauge observations, pointing to the competent ability of satellite altimetry in observing semi-annual sea level variation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平面 高度测量 循环周期 卫星测量 中国南海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