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分子动力学的热化学储能过程中CaO/Ca(OH)_(2)分子扩散机制研究
1
作者 房意 李英杰 +3 位作者 张友浩 任宇 韩奎华 赵建立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1-80,共10页
在CaO/Ca(OH)_(2)热化学储能过程中,CaO晶粒的结构演变会影响材料的储能和机械性能.本文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热化学储能过程中CaO/Ca(OH)_(2)晶粒中分子的扩散强度和晶格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脱水反应过程中Ca(OH)_(2)分子的运动... 在CaO/Ca(OH)_(2)热化学储能过程中,CaO晶粒的结构演变会影响材料的储能和机械性能.本文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热化学储能过程中CaO/Ca(OH)_(2)晶粒中分子的扩散强度和晶格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脱水反应过程中Ca(OH)_(2)分子的运动符合体扩散机制.其中,O/H原子的扩散指前因子为7.9×10^(-8)m^(2)/s,而Ca原子的扩散指前因子仅为4.7×10^(-8) m^(2)/s,O/H的快速扩散破坏了材料原有的晶格结构,使得脱水后CaO的结晶度降低.在水合反应过程中,CaO晶粒外层分子的扩散指前因子为3.2×10^(-8) m^(2)/s,为内层分子的2.5倍,CaO分子扩散符合表面扩散机制.由于水合过程中CaO分子的整体扩散强度较弱,因此对CaO晶格结构影响较小.从分子层面揭示了CaO/Ca(OH)_(2)分子在热化学储能过程中的扩散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钙/氢氧化钙热化学储能 氧化钙晶粒 机械性能 分子扩散 分子动力学模拟
下载PDF
废塑料与废油共热解技术研究进展
2
作者 甘志端 陈宪科 +4 位作者 张辰 徐士猛 韩奎华 牛胜利 王永征 《山东化工》 CAS 2024年第8期120-125,共6页
催化热解技术在处理废塑料垃圾、促进能源循环利用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废油-塑料共热解技术作为废塑料催化热解的前沿工艺,利用废弃油品的独特性质解决了塑料热解过程中升温不均匀、易结焦等问题。但共热解情况较为复杂,热解机理及原料... 催化热解技术在处理废塑料垃圾、促进能源循环利用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废油-塑料共热解技术作为废塑料催化热解的前沿工艺,利用废弃油品的独特性质解决了塑料热解过程中升温不均匀、易结焦等问题。但共热解情况较为复杂,热解机理及原料选择尚未明确。对国内外现有塑料-油共热解技术进行综述归纳,系统总结了废塑料单独催化裂解与废塑料共热解技术差异,并讨论了各类典型废弃油品对于共热解过程的影响机制,阐述了如反应温度、催化剂种类、停留时间、反应压力等因素对热解过程的影响,发现油类物质在热解过程中作为溶剂为反应提供稳定温度,并促进塑料原料初步溶解降低反应条件,塑料作为供氢物质同样促进油类物质裂解,两者存在协同作用。最后针对目前共热解技术存在的问题,指出未来应重点关注废塑料及共热解物质组分之间的关系和催化剂循环利用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塑料 共催化热解 重油 热解油
下载PDF
兰炭与秸秆混合燃料燃烧污染物排放和灰熔融性试验 被引量:1
3
作者 韩奎华 武鹏魁 +1 位作者 刘文洋 王伟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8-116,共9页
兰炭具有热值高、灰分低、硫分低等优点,但挥发分含量低、着火温度高;秸秆热值低、挥发分含量高,着火温度低;二者着火特性具有互补性。为考察兰炭与生物质混合燃料燃烧的硫氧化物、氮氧化物排放和灰熔融性能,利用固定床试验系统研究了3... 兰炭具有热值高、灰分低、硫分低等优点,但挥发分含量低、着火温度高;秸秆热值低、挥发分含量高,着火温度低;二者着火特性具有互补性。为考察兰炭与生物质混合燃料燃烧的硫氧化物、氮氧化物排放和灰熔融性能,利用固定床试验系统研究了3种兰炭、麦秆和玉米秆单独及混合燃料污染物排放特性及掺混比例和燃烧温度对污染物析出的影响,并通过灰熔融测定仪分析灰样熔融性能。结果表明:混合燃料的硫氧化物、氮氧化物析出与掺混条件相关,原料组成和燃烧过程影响污染物析出特性。在燃料中掺混20%~30%玉米秆时,混合燃料固硫效果较好,氮析出率在0.04%左右。提高燃烧温度明显促进硫析出,而低于1 000℃时,府谷兰炭和玉米秆的掺混样具备良好的自固硫特性,氮析出率低于0.02%。另外,混合燃料的灰熔融温度介于两原样间,与混合比例存在一定相关性,兰炭的抗结渣特性明显优于玉米秆,掺混有助于改善秸秆的结渣特性。本研究为兰炭和生物质的清洁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炭 生物质秸秆 混合燃料 污染物排放 灰熔融性
下载PDF
煤灰和生物质灰组成及灰熔融温度预测 被引量:2
4
作者 黄奎霖 韩奎华 齐建荟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6-138,共13页
炉内结渣是影响火电机组和气化工艺可靠运行的关键因素之一,准确及时测量灰熔融温度可提高火电机组和气化炉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但灰熔融温度测量过程中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建立灰熔融温度预测方法不仅能验证试验数据可靠性,也可在... 炉内结渣是影响火电机组和气化工艺可靠运行的关键因素之一,准确及时测量灰熔融温度可提高火电机组和气化炉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但灰熔融温度测量过程中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建立灰熔融温度预测方法不仅能验证试验数据可靠性,也可在一定程度上代替繁琐复杂的试验。论述了煤灰和生物质灰的组成、分类方法及异同点,综述了不同氧化物对灰熔融性的影响。阐述了经验公式、机器学习模型、多元相图这3种主要煤和生物质灰熔融温度预测方法,并分析了各类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认为经验公式更适合品种单一且数量较少的煤灰数据集,但不适用于生物质灰熔融温度预测。机器学习模型对煤灰和生物质灰预测效果优良,但建模难度更大,所需训练样本数据更多。基于相图预测灰熔融温度受限于灰熔融性测试方法,预测效果并不优于经验公式和机器学习模型,但对4种典型煤种有较好的预测精度,而生物质灰相较煤灰而言特殊样本更多,能否用于生物质灰熔融温度预测需进一步研究。今后可考虑构建K近邻回归、随机森林等解决回归问题突出的模型,扩充生物质数据库样本,提升预测模型的精度和泛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灰熔融温度 机器学习
下载PDF
SNCR脉动式喷射脱硝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薄琳 韩奎华 +2 位作者 齐建荟 牛胜利 马传岗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771-2780,共10页
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elective non-catalytic reduction,SNCR)脱硝技术,在无需催化剂的条件下直接将还原剂氨或尿素喷入烟气往往效率不是很高,还原剂与烟气的混合是制约脱硝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以某90t/h层燃炉二次燃烧室为研究对象,运... 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elective non-catalytic reduction,SNCR)脱硝技术,在无需催化剂的条件下直接将还原剂氨或尿素喷入烟气往往效率不是很高,还原剂与烟气的混合是制约脱硝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以某90t/h层燃炉二次燃烧室为研究对象,运用Fluent软件对炉膛内的烟气流动、传热传质、脱硝反应进行数值模拟,并在不改变氨氮摩尔比和喷枪布置位点的情况下对还原剂喷射方式进行了优化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当还原剂采用脉动速度喷射方式、喷枪角度水平向下45°时可以得到最好的脱硝效果,氨的均匀性指数为0.549,脱硝效率达到58.13%。研究结果为SNCR脱硝技术的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催化还原 数值模拟 脉动喷雾 优化设计
下载PDF
氮磷共改性浒苔基多孔炭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明 韩奎华 +3 位作者 滕召才 王梅梅 曹阳 李贤 《可再生能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27-434,共8页
文章以浒苔和磷酸氢二铵为原料,通过炭化和活化制备了氮磷共改性浒苔基多孔炭(EPAP-PC-3)。与未经氮磷共改性处理的浒苔基多孔炭(EP-PC)相比,其在2~6 nm内的中孔结构得到了显著发展,这有利于提高多孔炭有效比表面积和减小离子迁移的阻力... 文章以浒苔和磷酸氢二铵为原料,通过炭化和活化制备了氮磷共改性浒苔基多孔炭(EPAP-PC-3)。与未经氮磷共改性处理的浒苔基多孔炭(EP-PC)相比,其在2~6 nm内的中孔结构得到了显著发展,这有利于提高多孔炭有效比表面积和减小离子迁移的阻力;EPAP-PC-3的表面含有适量的含氮和含氧官能团,使其能够保持良好的表面润湿性,而C元素的原子百分比含量和石墨化N的相对强度百分比含量的增加能够增强其导电性,降低电阻;受益于发达的孔隙结构和优异的表面化学性质,在1 A/g的电流密度下,EPAP-PC-3的质量比电容高达311.9 F/g,比EP-PC提高了约29%,而且它具有卓越的倍率性能和长循环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浒苔 磷酸氢二铵 多孔炭 孔隙结构 超级电容器 电化学性能
下载PDF
生物质飞灰超声波辅助滤洗试验
7
作者 韩奎华 刘文洋 +6 位作者 宋传林 任科 滕召才 牛胜利 王永征 朱应泉 龙慎伟 《洁净煤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84-191,共8页
生物质发电锅炉产生的飞灰一般用作建筑原料和肥料生产的辅料,然而飞灰中的有害成分会降低建筑材料的稳定性,造成农田重金属富集。因此,飞灰原料的预处理和适用性改善成为关键。以生物质电厂飞灰为原料,筛分得到粒径<0.2 mm的细灰,... 生物质发电锅炉产生的飞灰一般用作建筑原料和肥料生产的辅料,然而飞灰中的有害成分会降低建筑材料的稳定性,造成农田重金属富集。因此,飞灰原料的预处理和适用性改善成为关键。以生物质电厂飞灰为原料,筛分得到粒径<0.2 mm的细灰,将细灰与去离子水配制浆液,采用超声辅助浸出、过滤处理;考察超声时间、浆液温度、固液质量比对宏量金属元素K、Na、Zn、Ca以及4种微量重金属元素Co、Cr、Ni、Pb浸出的影响规律,并探索适宜的操作参数。结果表明,试验采用的细灰富含CaO、SiO_(2)和K_(2)O。对于宏量金属元素,超声时间1~30 min,随时间延长金属元素浸出质量浓度和浸出量增大且趋向恒定,而Ca^(2+)由于发生碳酸化反应而先增大后缓慢减小。浆液温度25~70℃时,浆液浸出生成Ca^(2+)离子和碳酸盐化受温度影响尤其显著,随浆液温度升高,Ca^(2+)浸出质量浓度先增大后减小,其他金属元素浸出质量浓度和浸出量均增大。固液质量比1∶3~1∶6时,随固液质量比减小,金属元素浸出质量浓度降低,而金属元素浸出率增大。超声时间20 min、浆液温度50℃、固液质量比1∶5时,钾元素浸出率达到47.22%。超声时间、浆液温度和固液质量比对于微量重金属元素的浸出过程存在一定影响,在试验参数范围内重金属浸出率和浸出量维持在很低水平。典型操作参数为:超声时间30 min、浆液温度25℃、固液质量比1∶5时,Co、Cr、Ni和Pb四种重金属元素浸出率分别低于0.10%、0.30%、0.05%和0.10%。综合考虑技术系统实施和运行成本,适宜的超声时间为15~20 min、浆液温度为40~50℃、固液质量比为1∶3~1∶5。通过对比超声处理的浸出液和残渣中关键碱金属元素、硫和氯元素,宏量可溶性元素大量迁移至滤液中,且微量重金属含量极低,浸出液用作肥料和土壤调节剂具有现实意义。由于可溶性碱金属盐以及氯化物的滤出,残渣中其含量明显减少,有利于将其用作工业建材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飞灰 超声波 碱金属元素 重金属元素 超声波辅助滤洗
下载PDF
生物质成型燃料添加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8
作者 李贤 韩奎华 +3 位作者 王茜 齐建荟 王永征 王伟 《可再生能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563-1569,共7页
文章综述了生物质成型燃料添加剂的研究进展,分析了添加剂促进黏结成型、提高热值、减排SO_(2),NO_(x)和颗粒物等污染物、改善灰熔融性、防止结焦和结渣等功能,并分析了添加剂的作用机理和影响因素。根据生物质成型燃料的发展趋势,提出... 文章综述了生物质成型燃料添加剂的研究进展,分析了添加剂促进黏结成型、提高热值、减排SO_(2),NO_(x)和颗粒物等污染物、改善灰熔融性、防止结焦和结渣等功能,并分析了添加剂的作用机理和影响因素。根据生物质成型燃料的发展趋势,提出了添加剂功能开发、研究及应用的建议。研究结果可以为生物质成型燃料提质和应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成型燃料 燃烧 添加剂 污染物 灰熔融
下载PDF
660 MW煤粉锅炉掺烧生物质数值模拟 被引量:5
9
作者 王俊 龙慎伟 +4 位作者 马同胜 牛胜利 王永征 韩奎华 路春美 《洁净煤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43-151,共9页
生物质作为可再生的碳中性能源,是化石能源的优良替代品,合理利用生物质能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经。在现有生物质利用技术中,燃煤锅炉掺烧生物质不仅能减少化石燃料消耗及NO_(x)、SO_(2)等污染物排放,还能降低纯烧生物质导致... 生物质作为可再生的碳中性能源,是化石能源的优良替代品,合理利用生物质能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经。在现有生物质利用技术中,燃煤锅炉掺烧生物质不仅能减少化石燃料消耗及NO_(x)、SO_(2)等污染物排放,还能降低纯烧生物质导致的锅炉尾部受热面腐蚀风险,是提高能源利用率的有效措施。以660 MW煤粉锅炉为研究对象,基于Fluent数值模拟仿真软件对生物质与煤粉混燃过程进行研究,采用可实现湍流模型描述气相湍流,使用涡耗散模型计算挥发分燃烧,考察了生物质喷入位置和颗粒粒径对燃烧过程和NO_(x)排放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加入生物质对煤粉燃尽有一定促进作用,但NO_(x)排放降低。当生物质从最下层一次风喷口喷入时,能更早释放挥发分等有还原作用的成分,使得NO_(x)减排效果更好,炉膛出口烟气中NO_(x)质量浓度从原始工况的298.92 mg/m^(3)降至243.97 mg/m^(3),降低了18.4%。虽然生物质颗粒粒径变化对炉膛内烟气温度、O_(2)和CO体积分数影响较小,但颗粒粒径过大会导致生物质颗粒燃尽率降低,所需氧气减少,煤粉更易完全燃烧,出口烟气中NO_(x)质量浓度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锅炉 生物质 混燃 氮氧化物(NO_(x)) 燃煤污染物
下载PDF
生物质锅炉氯腐蚀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吕泽康 龙慎伟 +4 位作者 李冠兵 牛胜利 路春美 韩奎华 王永征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4370-4376,共7页
氯气的活化氧化腐蚀是生物质锅炉过热器腐蚀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探究活化氧化腐蚀循环中Fe Cl2与O2的反应机理,本文利用Material Studio中的DMOl3模块,基于密度泛函和过渡态理论,优化了各反应物、产物、中间体和过渡态的几何构型。通过... 氯气的活化氧化腐蚀是生物质锅炉过热器腐蚀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探究活化氧化腐蚀循环中Fe Cl2与O2的反应机理,本文利用Material Studio中的DMOl3模块,基于密度泛函和过渡态理论,优化了各反应物、产物、中间体和过渡态的几何构型。通过频率分析证实了中间体和过渡态的真实性。结果表明,Fe Cl2与O2反应生成Fe3O4的过程中逐次生成3个Cl2分子,其中第三个Cl2逸出生成Fe3O4需要吸收高达300.4 kJ/mol的能量,为反应路径的速率决定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燃料 过热器 CL2 活化氧化 腐蚀 分子模拟 密度泛函理论
下载PDF
掺杂改性对钙铝基复合物酯交换催化剂吸附性能影响的分子模拟 被引量:4
11
作者 厉志鹏 牛胜利 +1 位作者 韩奎华 路春美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3625-3632,共8页
借助分子模拟手段,研究了锌、镧、镁掺杂改性对钙铝基复合型金属氧化物催化酯交换的影响。构建了Al2O3(110)、CaO(100)以及锌、镧、镁掺杂改性的衍生模型。计算了不同改性氧化铝表面的掺杂结合能,分析了甲醇和乙酸甲酯在氧化钙及其衍生... 借助分子模拟手段,研究了锌、镧、镁掺杂改性对钙铝基复合型金属氧化物催化酯交换的影响。构建了Al2O3(110)、CaO(100)以及锌、镧、镁掺杂改性的衍生模型。计算了不同改性氧化铝表面的掺杂结合能,分析了甲醇和乙酸甲酯在氧化钙及其衍生物表面的吸附过程,讨论了甲醇在Al2O3(110)及其衍生物表面的吸附过程及其Mulliken电荷密度的变化。结果表明,采用锌、镧、镁掺杂改性能强化钙铝复合型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对甲醇的吸附性能,有助于催化酯交换反应的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柴油 钙铝二元复合物催化剂 吸附 掺杂改性 分子模拟
下载PDF
生物质制氢技术研究综述 被引量:4
12
作者 尹正宇 符传略 +4 位作者 韩奎华 李英杰 高明 何锁盈 齐建荟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7-48,共12页
合理开发利用可再生清洁能源氢能,能够促进我国能源结构转变升级,推动社会绿色可持续发展。在“双碳”目标下,生物质制氢技术被认为是一种发展潜力巨大的绿色环保制氢技术,可分为热化学法与生物法。综述了这两种方法所涉及的蒸汽气化、... 合理开发利用可再生清洁能源氢能,能够促进我国能源结构转变升级,推动社会绿色可持续发展。在“双碳”目标下,生物质制氢技术被认为是一种发展潜力巨大的绿色环保制氢技术,可分为热化学法与生物法。综述了这两种方法所涉及的蒸汽气化、超临界水气化、生物质热解重整、光发酵、暗发酵等制氢技术的原理、影响因素、优缺点及研究现状,并且综合分析常见生物质制氢技术存在的技术壁垒与发展障碍。对于生物质制氢技术的发展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能 热化学法制氢 生物质制氢
下载PDF
装配隔热板的单罐储热罐性能模拟及㶲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尹正宇 韩奎华 +1 位作者 高明 齐建荟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236-246,共11页
单罐斜温层水储热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在传统储热单罐中装配隔热板可以有效降低斜温层厚度,提高储热性能。以装配隔热板的储热罐为对象,建立不同工况下的模型并进行数值模拟。对比静止工况和蓄热工况下,装配隔热板前... 单罐斜温层水储热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在传统储热单罐中装配隔热板可以有效降低斜温层厚度,提高储热性能。以装配隔热板的储热罐为对象,建立不同工况下的模型并进行数值模拟。对比静止工况和蓄热工况下,装配隔热板前后储热罐内部温度场变化情况;研究隔热板材料物性对于储热性能的影响;基于静态工况下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储热罐㶲分析。数值模拟有效防止冷热流体掺混,从而提高储热罐储热性能;㶲分析结果表明加装隔热板可以降低储热罐系统㶲损失,提高系统能量利用率;选用导热系数小的材料作为隔热板能够增强隔热能力,优化储热罐性能。研究结果验证通过装配隔热板以降低斜温层厚度的可行性,对斜温层单罐储热技术的优化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热罐 隔热板 数值分析 㶲分析
下载PDF
铝电解废阴极炭块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继刚 韩奎华 +3 位作者 赵环帅 牛胜利 陈晓淇 黄奎霖 《化工矿物与加工》 CAS 2021年第12期30-36,共7页
随着铝工业的蓬勃发展,铝电解过程中产生的废阴极炭块成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突出问题。废阴极炭块含有大量的碳以及氟等有价物质,具有极高的回收和利用价值。总结了废阴极炭块的资源化利用方法,从湿法和火法两种不同的工艺路线阐述... 随着铝工业的蓬勃发展,铝电解过程中产生的废阴极炭块成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突出问题。废阴极炭块含有大量的碳以及氟等有价物质,具有极高的回收和利用价值。总结了废阴极炭块的资源化利用方法,从湿法和火法两种不同的工艺路线阐述了各种方法的原理及优缺点;就废阴极炭块未来回收利用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认为湿法-火法联合处理工艺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并在已有浸出-煅烧法、焙烧-浸出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浸出-共燃法工艺,以期在保证环境友好的前提下寻求工业化利用的最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极炭块 铝电解 湿法 火法 资源化利用 联合处理
下载PDF
Zn改性Sr/γ-Al_(2)O_(3)表面吸附甲醇活化羟基的分子模拟
15
作者 郝雅楠 牛胜利 +6 位作者 李颖 周文波 厉志鹏 王永征 韩奎华 李英杰 路春美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53-260,共8页
为明确Zn原子掺杂强化Sr/γ-Al_(2)O_(3)对吸附甲醇效果的影响,进而提高生物柴油产率,该研究基于密度泛函理论,在Sr单原子掺杂的基础上建立了Sr-Zn双原子掺杂γ-Al_(2)O_(3)(110)表面模型,通过计算掺杂能得到了最稳定催化剂表面;优化模... 为明确Zn原子掺杂强化Sr/γ-Al_(2)O_(3)对吸附甲醇效果的影响,进而提高生物柴油产率,该研究基于密度泛函理论,在Sr单原子掺杂的基础上建立了Sr-Zn双原子掺杂γ-Al_(2)O_(3)(110)表面模型,通过计算掺杂能得到了最稳定催化剂表面;优化模拟了甲醇吸附于催化剂表面的吸附构型,并计算相应的吸附能。模拟结果表明,Sr原子倾向于替换Al_(3c-1)和Al_(4c-2)配位铝,Zn原子倾向与替换Al4c-4配位铝,此时催化剂表面掺杂能最小,其值为945.00 kJ/mol;Zn原子掺杂Sr/γ-Al_(2)O_(3)(110)表面时,甲醇吸附催化剂表面的吸附能绝对值增加,其吸附能值为−305.60 kJ/mol,甲醇上氧原子得电子数增加,羟基上氢原子与催化剂表面成键效果更好。Zn原子掺杂强化Sr/γ-Al_(2)O_(3)催化剂吸附甲醇的稳定性得到强化,有利于后续生物柴油的合成。研究结果可为促进生物柴油的发展、有效调整农业结构、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 催化剂 甲醇 γ-Al_(2)O_(3) 分子模拟
下载PDF
α-Fe_(2)O_(3)(001)及其掺杂表面吸附As_(2)O_(3)机制的密度泛函理论
16
作者 刘思彤 牛胜利 +5 位作者 韩奎华 李英杰 王永征 路春美 王栋 朱英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0-28,共9页
为提高催化剂抗砷能力,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研究As_(2)O_(3)在α-Fe_(2)O_(3)(001)表面的吸附行为以及掺杂Mo、Mn、Ni对α-Fe_(2)O_(3)(001)表面As_(2)O_(3)吸附行为的影响。建立As_(2)O_(3)在α-Fe_(2)O_(3)(001)表面吸附模型和M... 为提高催化剂抗砷能力,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研究As_(2)O_(3)在α-Fe_(2)O_(3)(001)表面的吸附行为以及掺杂Mo、Mn、Ni对α-Fe_(2)O_(3)(001)表面As_(2)O_(3)吸附行为的影响。建立As_(2)O_(3)在α-Fe_(2)O_(3)(001)表面吸附模型和Mo、Mn、Ni掺杂的吸附模型,计算As_(2)O_(3)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能,分析成键态密度以及掺杂前后的As_(2)O_(3)在α-Fe_(2)O_(3)(001)表面的电荷布局。结果表明:这4种体系均发生电子转移,Mo掺杂活化了As_(2)O_(3)分子,使得As_(2)O_(3)倾向于吸附在Mo活性位点上,保护了Fe活性位点,增强α-Fe_(2)O_(3)抗砷中毒能力;Mn、Ni掺杂后As_(2)O_(3)反应活性低于掺杂前,抑制了As与掺杂剂的吸附,导致Fe位点更易中毒,不利于之后的NH 3-SCR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 氧化铁 掺杂 氧化砷吸附 分子模拟
下载PDF
过渡金属应用于甲醛催化研究进展及性能分析
17
作者 聂冠宇 韩奎华 +1 位作者 张继刚 宋传林 《山东化工》 CAS 2022年第5期75-78,共4页
过渡金属催化剂具有廉价且丰富易得的优点,其良好的比表面积、孔道结构能提供丰富表面活性位点同时又能克服贵金属催化剂易团聚烧结热稳定性差等缺陷,在VOCs治理领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对近年来负载过渡金属氧化物型催化剂催化氧... 过渡金属催化剂具有廉价且丰富易得的优点,其良好的比表面积、孔道结构能提供丰富表面活性位点同时又能克服贵金属催化剂易团聚烧结热稳定性差等缺陷,在VOCs治理领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对近年来负载过渡金属氧化物型催化剂催化氧化甲醛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分析并总结了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优缺点、影响因素、改性措施,提出了镍基催化剂在VOCs领域的应用前景,并对过渡金属催化剂在未来研究中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渡金属催化剂 镍基催化剂 催化氧化甲醛 影响因素 改性方法
下载PDF
基于TRIZ理论的生物质发电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18
作者 刘子郡 韩奎华 +1 位作者 刘江伟 杨茂泮 《山东电力技术》 2022年第11期78-83,共6页
生物质直燃发电是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之一,已成为稳定的低碳电源技术。随着“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实施,生物质发电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简要介绍生物质发电工艺,以及TRIZ理论的工程系统进化趋势,结合工程系统发展遵循的S... 生物质直燃发电是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之一,已成为稳定的低碳电源技术。随着“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实施,生物质发电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简要介绍生物质发电工艺,以及TRIZ理论的工程系统进化趋势,结合工程系统发展遵循的S曲线和进化趋势,分析生物质发电工程系统在S曲线中所处的发展阶段,对应的主要价值参数、市场、功能及工程系统技术特征,并分析提高价值趋势所采取的策略。结合TRIZ理论的工程系统趋势,详细分析生物质发电工程系统向超系统、系统完备性、增加裁剪度、流增强、系统协调性、可控性、动态性、减少人工介入、子系统不均匀性的进化趋势,并列举已呈现的和可能发展的技术形式。为TRIZ用于能源技术发展趋势预测提供案例,为生物质发电工程系统的技术与装备研发、机组运行管理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发电 TRIZ 工程系统 进化趋势
下载PDF
Investigating the co-combustion characteristics of oily sludge and ginkgo leaves through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coupled with a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19
作者 LI ShuChen NIU ShengLi +3 位作者 han kuihua LI YingJie WANG YongZheng LU ChunMei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2期261-271,共11页
The co-combustion characteristics of oily sludge and ginkgo leaves(GL) in an oxy-fuel atmosphere are investigated via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coupled with a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The combustion characteristic... The co-combustion characteristics of oily sludge and ginkgo leaves(GL) in an oxy-fuel atmosphere are investigated via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coupled with a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The combustion characteristics of blends improve as the GL mass ratio increases. The interaction indices used to evaluat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two solid combustibles present a complex nonlinear relationship in different stages. The Flynn-Wall-Ozawa and Kissinger-Akahira-Sunose methods are used to calculate the activation energy of the blends, which increases with an increase in the oxygen concentration, in different atmospheres. Compared with the radial basis function, the back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 performs better in predicting the combustion curve of the blen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ily sludge CO-COMBUSTION oxy-fuel atmosphere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