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渤海湾盆地临南洼陷古近系沙河街组源-储组合类型与致密(低渗)砂岩油差异富集模式 被引量:1
1
作者 韩载华 刘华 +3 位作者 赵兰全 刘景东 尹丽娟 李磊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22-738,共17页
为了揭示渤海湾盆地临南洼陷古近系沙河街组致密(低渗)砂岩油的差异富集机理,在依据空间配置和岩性组合划分源-储组合类型的基础上,综合利用测井、录井、试油和岩心分析测试资料,对不同源-储组合类型含油性及其供烃条件、储集条件、输... 为了揭示渤海湾盆地临南洼陷古近系沙河街组致密(低渗)砂岩油的差异富集机理,在依据空间配置和岩性组合划分源-储组合类型的基础上,综合利用测井、录井、试油和岩心分析测试资料,对不同源-储组合类型含油性及其供烃条件、储集条件、输导条件和运聚动力进行了分析,建立了致密(低渗)砂岩油差异富集模式。结果显示:①研究区存在源-储共生型(夹层型、互层型)、源-储紧邻型(源上型、源间型和源下型)、源-储间隔型(源下型)3大类6亚类源-储组合,对应3种致密(低渗)砂岩油富集模式。②源-储共生型具有“强供烃-强动力-高效充注-储集控富”模式,供烃条件和运聚动力最优,油气通过孔缝高效充注,储层含油性最好;相较于互层型,砂体厚度制约了夹层型油气富集规模。③源-储紧邻型具有“较强供烃-差异动力-联合输导-多元控富”模式,供烃条件较好,运聚动力变化大,油气通过孔缝-断裂-砂体联合输导,优先充注物性和孔隙结构好的储层,储层含油性较好;亚类中,源间型供烃条件和运聚动力优于源上型和源下型,含油性最好。④源-储间隔型具有“弱供烃-弱动力-断砂输导-输储控富”模式,供烃和运聚动力较弱,断裂、砂体组成的有效输导通道和优质储层发育对于油气富集至关重要,含油性整体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集条件 富集模式 源-储组合 致密(低渗)砂岩油 古近系 临南洼陷 渤海湾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纪湖盆东部“边缘”长7段烃源岩的发现及其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24
2
作者 韩载华 赵靖舟 +4 位作者 孟选刚 沈振振 杨荣国 张恒 高飞龙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91-1000,共10页
以往对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主力烃源岩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盆地内部的湖盆中心及其周围地区,对湖盆“边缘”特别是东缘地区的烃源岩则鲜有研究。为弥补以往研究的空白,解决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三叠系是否发育有效烃源岩这一问题,选择七里村油... 以往对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主力烃源岩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盆地内部的湖盆中心及其周围地区,对湖盆“边缘”特别是东缘地区的烃源岩则鲜有研究。为弥补以往研究的空白,解决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三叠系是否发育有效烃源岩这一问题,选择七里村油田为研究区,通过岩心观察、测井曲线特征分析、地化测试分析等手段,对该油田三叠系长7段烃源岩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七里村油田长7段烃源岩分布范围广,面积超过2500 km^2;可分为黑色泥页岩和暗色泥岩2种类型,平均厚度分别为9.2 m和28.9 m;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黑色泥页岩TOC含量平均为2.73%,可达到“最好”烃源岩标准,暗色泥岩TOC含量平均为1.98%,达到“中等—好”烃源岩标准;有机质类型总体为Ⅰ—Ⅱ1型,以生油为主;多项成熟度参数表明黑色泥页岩和暗色泥岩成熟度无明显差别,均已达到成熟,处于主要生油阶段。根据烃源岩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分析其沉积环境为陆相淡水还原环境,且黑色泥页岩所处沉积环境还原性比暗色泥岩更强;烃源岩母质来源主要为低等水生生物,其次为陆源高等植物;暗色泥岩较黑色泥页岩有更多陆源高等植物的贡献。综合分析认为,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七里村油田长7段烃源岩是本地区油藏的主力烃源岩,而且优质烃源岩的发现表明本区长7段页岩油和致密油也具有良好勘探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源岩 地球化学特征 延长组 七里村油田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苏里格气田西区盒8段储层流体包裹体特征与成藏期次 被引量:12
3
作者 韩载华 赵靖舟 +2 位作者 陈梦娜 李军 吴和源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8-27,共10页
通过单偏光显微镜观察、激光拉曼光谱分析及显微测温,对苏里格气田西区16口井50块盒8段储层流体包裹体样品进行了综合测试分析,总结了流体包裹体的岩相学特征,并依据流体成分将包裹体细分为6种类型。分别测试了不同层位、不同产状内与... 通过单偏光显微镜观察、激光拉曼光谱分析及显微测温,对苏里格气田西区16口井50块盒8段储层流体包裹体样品进行了综合测试分析,总结了流体包裹体的岩相学特征,并依据流体成分将包裹体细分为6种类型。分别测试了不同层位、不同产状内与烃类包裹体伴生的盐水包裹体的均一温度、盐度。结果显示:盒8段储层伴生盐水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分布在90~180℃,温度主频段分布在120~170℃;石英次生加大边中的伴生盐水包裹体主峰温度比愈合裂隙及微裂隙中的略低,且不存在明显界限。在包裹体均一温度、盐度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研究区埋藏史-热史-生烃史,认为苏里格气田西区盒8段天然气为一期成藏,成藏期可依据伴生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分布特征划分为初始充注期和主充注期2个阶段。初始充注期伴生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区间为90~120℃,对应于220~160 Ma的中三叠世末—中侏罗世末,主充注期伴生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区间为120~170℃,对应于160~100 Ma的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成藏期次 成藏过程 均一温度 石盒子组 苏里格气田西区 激光拉曼光谱分析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长6油层组致密砂岩成岩作用及其孔隙度定量恢复 被引量:8
4
作者 张玉晔 高建武 +5 位作者 赵靖舟 张恒 吴和源 韩载华 毛朝瑞 杨晓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9-38,共10页
鄂尔多斯盆地佛古塬区延长组长6油层组致密油储量丰富,但储层致密、非均质性强,从而导致油气勘探程度低。在岩心观察和薄片分析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扫描电镜、阴极发光及X射线衍射等方法,对研究区长6油层组的岩石学特征和成岩作用进行研究... 鄂尔多斯盆地佛古塬区延长组长6油层组致密油储量丰富,但储层致密、非均质性强,从而导致油气勘探程度低。在岩心观察和薄片分析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扫描电镜、阴极发光及X射线衍射等方法,对研究区长6油层组的岩石学特征和成岩作用进行研究,并进一步对其孔隙度进行定量恢复。结果表明:研究区长6油层组岩性以灰白色长石细砂岩为主,储集空间以溶蚀次生孔和残余粒间孔为主,属于特低孔、超低渗的致密砂岩储层。成岩演化阶段为中成岩阶段A期,主要经历了压实、胶结、溶蚀和交代等成岩作用,且不同成岩作用对储层的孔隙发育具有不同影响。压实作用破坏了大量原生粒间孔,是导致研究区储层致密化的主要因素,孔隙度平均降低22.76%,减孔率达58.40%;胶结作用使储层孔隙度平均降低13.57%,减孔率达34.93%,其中晚期胶结作用是储层致密化的关键因素;溶蚀和交代作用产生了大量次生孔隙,从而改善了储层物性,增加的孔隙度平均为12.39%。该研究成果可为同类油田的进一步勘探开发提供一定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作用 孔隙度定量恢复 致密砂岩 延长组 七里村油田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阜康凹陷三工河组流体包裹体特征与成藏期压力恢复
5
作者 张洪瑞 刘华 +2 位作者 韩载华 李君 张卫彪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420-2433,共14页
油气成藏时间与地层压力恢复对于油气成藏过程分析具有重要意义.综合利用包裹体观测技术以及盐度-均一温度法和PVTx模拟法,恢复了阜康凹陷三工河组油气成藏时间与储层压力.研究表明,研究区侏罗系自4500 m开始发育超压,三工河组超压明显... 油气成藏时间与地层压力恢复对于油气成藏过程分析具有重要意义.综合利用包裹体观测技术以及盐度-均一温度法和PVTx模拟法,恢复了阜康凹陷三工河组油气成藏时间与储层压力.研究表明,研究区侏罗系自4500 m开始发育超压,三工河组超压明显.三工河组发育两期烃类包裹体:第一期发育在石英颗粒内部,多呈黄色、黄绿色荧光,伴生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主区间为85~95℃,对应早白垩世中期成藏;第二期沿切穿石英次生加大或整个石英颗粒的愈合缝发育,多呈蓝白色荧光,气液两相明显增多,伴生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主区间为105~115℃,对应新近纪至今成藏.油气运聚成藏时,三工河组发育超压,第一期压力系数介于1.39~1.44,第二期高达2.11,呈现“增压-泄压-强增压”演化模式.强超压代表了油气运移动力较强,是侏罗系致密储层成藏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流体包裹体 PVTx模拟 古压力恢复 压力演化 成藏动力 石油地质
原文传递
Origin of Overpressure and its Effect on Hydrocarbon Enrichment in the Hinterland of Junggar Basin,NW China
6
作者 han zaihua LIU Hua +3 位作者 LI Jun CHENG Bin ZhanG Hongrui MENG Xiangyu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2024年第6期1511-1532,共22页
Overpressure is widely developed in deep petroliferous strata in the hinterland of the Junggar Basin.However,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its origin and effect on hydrocarbon distribution and enrichment remains la... Overpressure is widely developed in deep petroliferous strata in the hinterland of the Junggar Basin.However,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its origin and effect on hydrocarbon distribution and enrichment remains lacking.In this study,we employ five empirical methods and comprehensive geological analysis to identify the origin of overpressure,and uncover the effect of overpressure on hydrocarbon enrichment.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disequilibrium compaction is not a significant factor in overpressure generation.Instead,hydrocarbon generation,pressure transfer and diagenesis are the primary causes.The empirical methods support this conclusion.There i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overpressure intensity and source rock thickness and maturity.Notably,widespread cross-formational migration of hydrocarbon bearing fluid occurred,with sandstone overpressure exceeding that of adjacent shale in non-source strata.Furthermore,there is a distinct transformation from smectite to illite near the top of overpressure.Hydrocarbon generation pressurization and pressure transfer significantly effect hydrocarbon enrichment.The overpressure caused by hydrocarbon generation drives hydrocarbon migration and accumulation,establishing an optimal energy configuration between reservoir and cap rock.Faults play a crucial role in hydrocarbon vertical migration and pressure relief.The overpressure in reservoirs can reduce the porosity and permeability thresholds and enhance the charging capacity of oil and g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verpressure origin hydrocarbon generation pressure transfer diagenesis hydrocarbon enrichment Junggar Basin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