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1·7”河南持续性暴雨成因分析
1
作者 刘静 靳莉君 +1 位作者 韩作强 张利娜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9-75,共7页
采用水文站、气象站逐日降水数据和ERA5再分析资料,详细分析了2021年7月18—22日发生在河南中北部的持续性暴雨过程的大气环流背景、水汽输送特征以及动力热力结构,结果表明:(1)南亚高压东北延伸、高空急流增强、大陆高压和西太副高稳... 采用水文站、气象站逐日降水数据和ERA5再分析资料,详细分析了2021年7月18—22日发生在河南中北部的持续性暴雨过程的大气环流背景、水汽输送特征以及动力热力结构,结果表明:(1)南亚高压东北延伸、高空急流增强、大陆高压和西太副高稳定对峙、黄淮低涡缓慢西移、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双台风互旋持续输送水汽,为暴雨发生和持续提供了有利的背景条件,太行山和嵩山等山脉对暴雨具有增幅作用;(2)暴雨区水汽主要来源于对流层低层偏东风气流对西北太平洋暖湿空气的持续输送,水汽辐合层的深厚程度以及辐合强弱对暴雨强度预报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3)暴雨区上空强散度柱以及强上升运动是20日和21日极端暴雨发生的重要动力机制,高温高湿大气层结的发展为大暴雨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对流不稳定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性强降水 环流背景 水汽输送 物理量诊断
下载PDF
黄河中游一次区域性暴雨过程的诊断分析和数值模拟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利娜 韩作强 +1 位作者 刘静 龙晓彤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3-28,34,共7页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水文观测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对2018年7月10日发生在黄河中游的一次区域性暴雨过程进行诊断分析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此次强降雨是西风槽携带冷空气和副热带高压边缘暖湿气流在暴雨区上空交汇过程中发生的,低...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水文观测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对2018年7月10日发生在黄河中游的一次区域性暴雨过程进行诊断分析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此次强降雨是西风槽携带冷空气和副热带高压边缘暖湿气流在暴雨区上空交汇过程中发生的,低空低涡切变、低空急流和地面冷锋是主要影响系统。有利的水汽、动力和热力条件是强降雨产生、发展的物理基础。通过对各微物理过程和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组合进行对比分析发现,WRF模式能模拟出造成本次降雨的环流形势、降雨落区及雨区走向,Kessler云微物理方案和GD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在本次降雨过程的模拟中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WRF模式 诊断分析 参数化方案 黄河中游
下载PDF
厄尔尼诺现象对黄河流域汛期降水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韩作强 张献志 +1 位作者 芦璐 郑子彦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19年第1期73-78,共6页
通过收集整理1951年以来黄河流域主汛期(6—9月)报汛水文站及黄河流域相关气象站的月降水资料及期间发生的厄尔尼诺(EL)/拉尼娜(LA)事件,统计分析了1951—2016年黄河流域主汛期降水与同时期的厄尔尼诺事件的相关性,研究了厄尔尼诺事件... 通过收集整理1951年以来黄河流域主汛期(6—9月)报汛水文站及黄河流域相关气象站的月降水资料及期间发生的厄尔尼诺(EL)/拉尼娜(LA)事件,统计分析了1951—2016年黄河流域主汛期降水与同时期的厄尔尼诺事件的相关性,研究了厄尔尼诺事件对黄河流域主汛期降水的影响。根据黄河流域来水特性及气候特征,将黄河流域分为6个区间:兰州以上、兰托区间、山陕区间、泾渭洛河、三花区间及黄河下游。研究结果表明:1951—2016年分别有18次EL事件和14次LA事件发生,厄尔尼诺事件发生总概率为48%。厄尔尼诺事件对黄河流域主汛期降水量有显著影响。EL发展年,黄河流域6个分区的主汛期降水表现为一致性偏少;EL衰减年,黄河流域6个分区的主汛期降水表现为一致性偏多(黄河下游偏少2%)。LA发展年,黄河流域6个分区的主汛期降水表现为一致性的偏多;LA衰减年,黄河流域6个分区的主汛期降水表现为一致性的偏少(兰州以上偏多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厄尔尼诺事件 主汛期
下载PDF
2018-2019年度黄河宁蒙河段凌情特点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韩作强 梁聪聪 朱春子 《中国防汛抗旱》 2020年第5期21-24,29,共5页
黄河宁蒙河段为我国首当其冲的寒潮影响区域,防凌形势严峻。利用磴口、包头和托克托气象站资料,着重分析了黄河宁蒙河段流凌、封河和开河时的气温变化特点及凌情关键期形势场,得出:2018-2019年度黄河宁蒙河段首凌日期为有记录以来最晚;... 黄河宁蒙河段为我国首当其冲的寒潮影响区域,防凌形势严峻。利用磴口、包头和托克托气象站资料,着重分析了黄河宁蒙河段流凌、封河和开河时的气温变化特点及凌情关键期形势场,得出:2018-2019年度黄河宁蒙河段首凌日期为有记录以来最晚;流凌封河历时较短,最大封冻长度偏短;冰下过流能力较好,头道拐站小流量过程持续时间较短,槽蓄水增量较小;开河后期气温高,开河日期偏早,以期为宁蒙河段冰情预报和黄河防凌决策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8-2019年度 宁蒙河段 凌情 流凌 封河
下载PDF
Impact of Urbanization on Low-Temperature Precipitation in Beijing during 1960–2008 被引量:6
5
作者 han zuoqiang YAN Zhongwei +2 位作者 LI Zhen LIU Weidong WANG Yingchun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1期48-56,共9页
Daily precipitation and temperature records at 13 stations for the period 1960-2008 were analyzed to identify climatic change and possible effects of urbanization on low-temperature precipitation [LTP, precipitation ... Daily precipitation and temperature records at 13 stations for the period 1960-2008 were analyzed to identify climatic change and possible effects of urbanization on low-temperature precipitation [LTP, precipitation of ≥ 0.1 mm d^-1 occurring under a daily minimum temperature (Tmin) of ≤ 0℃] in the greater Beijing region (B JR), where a rapid process of urbaniza tion has taken place over the last few decades. The paper provides a climatological overview of LTP in B JR. LTP contributes 61.7% to the total amount of precipitation in B JR in the cold season (November-March). There is a slight increasing trend [1.22 mm (10 yr)^-1] in the amount of total precipitation for the cold season during 1960-2008. In contrast, the amount of LTP decreases by 0.6 mm (10 yr)^-1. The warming rate of Train in B JR is 0.66℃ (10 yr)^-1. Correspondingly, the frequency of LTP decreases with increasing Tmin by -0.67 times per ℃. The seasonal frequency and amount of LTP in southeast B JR (mostly urban sites) are 17%-20% less than those in the northwestern (rural and montane sites). The intensity of LTP for the urban sites and northeastern B JR exhibited significant enhancing trends [0.18 and 0.15 mm d^- 1 (10 yr)^- 1, respectively]. The frequency of slight LTP (〈0.2 mm d^-1)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throughout B JR [by about -15.74% (10 yr)^-1 in the urban area and northeast B JR], while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two heaviest LTP events to total LTP amount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by 3.2% (10 yr)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RBANIZATION low-temperature precipitation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 climate change
下载PDF
2017—2018年度黄河下游凌情特点及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韩作强 王旭东 芦璐 《中国防汛抗旱》 2018年第12期53-56,共4页
2017—2018年度黄河下游气温明显偏高,出现两次流凌过程,首凌日期较常年明显偏晚。流凌关键期,由于河口地区风速较小,主河槽过流能力较好,加之浮冰厚度较薄,在持续低温的情况下未形成断面封河。在各方密切合作共同努力下,通过建立实时... 2017—2018年度黄河下游气温明显偏高,出现两次流凌过程,首凌日期较常年明显偏晚。流凌关键期,由于河口地区风速较小,主河槽过流能力较好,加之浮冰厚度较薄,在持续低温的情况下未形成断面封河。在各方密切合作共同努力下,通过建立实时远程监测系统和联合会商制度,流凌关键期加强会商频次,利用小浪底水库适当干预,及时拆除浮桥等措施,确保了黄河下游凌汛期平稳度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7-2018 年度 黄河下游 流凌 封河 凌情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