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蜢虾酱中生物胺降解菌的特性及应用 被引量:7
1
作者 赵一睿 桑雪 +3 位作者 毕景然 张公亮 郝洪顺 侯红漫 《大连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6,共6页
从蜢虾酱中筛选出一株脱羧酶阴性菌株——盐反硝化枝芽孢杆菌,分析了其对生物胺的降解特性。研究发现,此菌降解生物胺的酶为细胞膜上的胺氧化酶。安全性评估(抗生素敏感性、生物膜活性和溶血活性)结果显示,这株生物胺降解菌可作为发酵... 从蜢虾酱中筛选出一株脱羧酶阴性菌株——盐反硝化枝芽孢杆菌,分析了其对生物胺的降解特性。研究发现,此菌降解生物胺的酶为细胞膜上的胺氧化酶。安全性评估(抗生素敏感性、生物膜活性和溶血活性)结果显示,这株生物胺降解菌可作为发酵剂。盐反硝化枝芽孢杆菌在蜢虾酱中组胺、酪胺、腐胺和尸胺的降解率分别为11.1%、11.3%、15.5%和4.1%。为考察此菌对其他发酵产品中生物胺的降解情况,选择生物胺含量较高的奶酪和纳豆作为研究对象。在奶酪中,组胺、酪胺和腐胺的降解率分别为37.03%、15.67%、23.70%;在纳豆中,组胺、酪胺、腐胺和尸胺的降解率分别为26.47%、14.23%、10.50%和10.40%。结果表明,盐反硝化枝芽孢杆菌可以作为发酵剂,以控制蜢虾酱及其他发酵产品中生物胺的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反硝化枝芽孢杆菌 蜢虾酱 发酵剂 安全性
下载PDF
海产品中蜂房哈夫尼菌的鉴定及相关特性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朱耀磊 曲继发 +4 位作者 桑雪 张公亮 毕景然 郝洪顺 侯红漫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95-302,共8页
从蜢虾酱和鱼露中分离出3株和1株细菌,命名为G1、G4、G5和Y1。经16S rRNA序列分析和相关生理、生化鉴定,4株菌均为蜂房哈夫尼菌。为探究海产品中蜂房哈夫尼菌的腐败相关特性,测定这4株以及另分离自腐败即食海参和大菱鲆的2株蜂房哈夫尼... 从蜢虾酱和鱼露中分离出3株和1株细菌,命名为G1、G4、G5和Y1。经16S rRNA序列分析和相关生理、生化鉴定,4株菌均为蜂房哈夫尼菌。为探究海产品中蜂房哈夫尼菌的腐败相关特性,测定这4株以及另分离自腐败即食海参和大菱鲆的2株蜂房哈夫尼菌生物被膜的形成、泳动性、耐盐性、耐药性、TVB-N值和生物胺产生能力等相关特性。结果表明,6株蜂房哈夫尼菌具有较强的耐盐度,均在0.05 g/mL以上,培养一定时间后形成中等强度以上的生物被膜,并可在泳动性培养基表面扩散,表明其具有泳动性。该菌具有广泛的抗药性,对氨苄青霉素、壮观霉素、磺胺二甲嘧啶、磺胺嘧啶等抗菌药物有不同程度的抗性,然而对庆大霉素、四环素、氯霉素、卡那霉素、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和呋喃唑酮较为敏感。将6株菌分别接种到其相应来源的海产品后,其TVB-N值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而明显增加。此外,6株蜂房哈夫尼菌均能产生3种生物胺,分别为腐胺、尸胺和组胺,并且产生腐胺和尸胺的能力明显高于组胺,说明蜂房哈夫尼菌具有腐败特性,在海产品腐败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在探索蜂房哈夫尼菌导致的海产品腐败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产品 蜂房哈夫尼菌 鉴定 特性研究
下载PDF
二烯丙基二硫醚对单增李斯特菌毒力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魏丽娜 吴虹燕 +5 位作者 李鑫鑫 郝洪顺 万锈琳 高美玲 侯红漫 张公亮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3-90,共8页
二烯丙基二硫醚(DADS)是一种典型的硫醚类香料。该类香料在抗菌消炎,提高机体免疫力,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等保健及药理作用方面具有显著效果。而对其在食源性致病菌中的抑制作用及相关机理研究较少。四大食源性致病菌之一单增李斯特菌(... 二烯丙基二硫醚(DADS)是一种典型的硫醚类香料。该类香料在抗菌消炎,提高机体免疫力,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等保健及药理作用方面具有显著效果。而对其在食源性致病菌中的抑制作用及相关机理研究较少。四大食源性致病菌之一单增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容易感染食物而引发脑膜炎、败血症及孕妇流产等一系列恶性疾病。本研究以如何高效抑制单增李斯特的生长为出发点,以DADS为研究对象,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初步筛选出其对单增能李斯特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利用RT-qPCR技术考察其对单增李斯特菌毒力基因inlA、hlyA、prfA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亚抑菌浓度下DADS均可显著抑制毒力基因inlA、hlyA、prfA的表达,且抑制作用呈现一定的浓度依赖性,hlyA及prfA对其作用更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烯丙基二硫醚 单增李斯特菌 inlA hlyA prfA
下载PDF
硫醚类香料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单增李斯特菌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
4
作者 许宇航 王岩 +3 位作者 毕景然 侯红漫 郝洪顺 张公亮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2-69,共8页
选取10种常见的硫醚类香料,通过测量其抑菌圈直径来研究各硫醚类香料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单增李斯特菌的抑制能力,并分析硫醚香料的结构与抑菌能力的关系。筛选出抑菌能力最强的硫醚类香料,利用反转录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来考察其对... 选取10种常见的硫醚类香料,通过测量其抑菌圈直径来研究各硫醚类香料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单增李斯特菌的抑制能力,并分析硫醚香料的结构与抑菌能力的关系。筛选出抑菌能力最强的硫醚类香料,利用反转录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来考察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热核酸酶nuc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二烯丙基二硫醚(DADS)、甲基糠基二硫醚(MFDS)和二烯丙基硫醚(DAS)对两种革兰氏阳性菌的抑菌效果较好,且抑菌能力为DADS>MFDS>DAS。DADS相较于其它9种硫醚类香料抑菌效果最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单增李斯特菌的最低抑制浓度(MIC)分别为312.5 mmol/L和1.25 mol/L。当DADS的浓度为亚抑制浓度时(1/16MIC、1/8MIC、1/4MIC、1/2MIC),均能显著降低金黄色葡萄球菌nuc基因的表达水平(P<0.01)。以上结果说明:烯丙基和二硫键的存在能够增强硫醚类香料的抑菌能力,并且对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毒力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醚类香料 金黄色葡萄球菌 单增李斯特菌 抑制能力 毒力基因
下载PDF
硫醚类香料对沙门氏菌和副溶血性弧菌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
5
作者 张珂 周倩倩 +3 位作者 毕景然 郝洪顺 侯红漫 张公亮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25-132,共8页
研究硫醚类香料对沙门氏菌和副溶血性弧菌两种常见食源性致病菌的抑制作用,探讨该香料抑菌活性与其结构间的关系。采用滤纸片法测定抑菌圈直径,倍比肉汤稀释法确定不同香料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并用波长600 nm下菌液的吸光值绘制生长曲... 研究硫醚类香料对沙门氏菌和副溶血性弧菌两种常见食源性致病菌的抑制作用,探讨该香料抑菌活性与其结构间的关系。采用滤纸片法测定抑菌圈直径,倍比肉汤稀释法确定不同香料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并用波长600 nm下菌液的吸光值绘制生长曲线。采用qRT-PCR法研究硫醚类香料对副溶血性弧菌特异性毒力基因tdh基因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这些硫醚类香料对两种菌的作用效果不同,其中甲基丙基二硫醚、甲基糠基二硫醚、糠基异丙基硫醚、二烯丙基硫醚、二烯丙基二硫醚对两种菌都有抑制效果。二烯丙基二硫醚抑制作用最显著,对沙门氏菌的MIC为19.5 mmol/L,对副溶血性弧菌为4.88 mmol/L。二烯丙基二硫醚对副溶血性弧菌毒力基因tdh的表达存在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与浓度呈正相关。硫醚类香料中硫原子个数和烯丙基可促进其抑菌效果,其中二烯丙基二硫醚抑菌效果最好。本研究结果为硫醚类香料在食品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醚类香料 二烯丙基二硫醚 沙门氏菌 副溶血性弧菌 毒力基因
下载PDF
钬镱掺杂钼酸铋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2
6
作者 郝洪顺 沈哲 +4 位作者 甘义杰 郝寿辰 侯红漫 高美玲 张公亮 《大连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91-397,共7页
采用水热法及热处理过程制备钬镱掺杂钼酸铋(Ho^(3+)/Yb^(3+)-Bi_2MoO_6),探讨热处理温度对上转换发光强度的影响。利用XRD、FE-SEM、DTA、XPS、UC-PL和UV-Vis对合成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Ho^(3+)和Yb^(3+)成功地掺杂到了正交相Bi_2Mo... 采用水热法及热处理过程制备钬镱掺杂钼酸铋(Ho^(3+)/Yb^(3+)-Bi_2MoO_6),探讨热处理温度对上转换发光强度的影响。利用XRD、FE-SEM、DTA、XPS、UC-PL和UV-Vis对合成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Ho^(3+)和Yb^(3+)成功地掺杂到了正交相Bi_2MoO_6晶体中,样品的发光强度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增大而增强,450℃时样品表现出最强的发光强度。并且进一步研究了450℃下制备的上转换发光粉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在可见光照射下,Ho^(3+)/Yb^(3+)-Bi_2MoO_6对罗丹明B(RhB)表现出比较高的降解效率,50min达到90%,与未掺杂稀土的Bi_2MoO_6相比,其光催化降解效率有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上转换发光 光催化 水热反应
下载PDF
CuBi2O4微球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2
7
作者 郝寿辰 蒋林芳 +4 位作者 郝洪顺 沈哲 侯红漫 毕景然 张公亮 《大连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89-295,共7页
以Cu(NO3)2·3H2O和Bi(NO3)2·5H2O为主原料,采用简单的水热法合成CuBi2O4微球。利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CuBi2O4微球的晶体结构和化学成分;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CuBi2O4微球的形态和尺寸;利用紫外可见光光度计记录CuBi... 以Cu(NO3)2·3H2O和Bi(NO3)2·5H2O为主原料,采用简单的水热法合成CuBi2O4微球。利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CuBi2O4微球的晶体结构和化学成分;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CuBi2O4微球的形态和尺寸;利用紫外可见光光度计记录CuBi2O4微球的光学性质;以BaSO4作为参考,使用荧光分光光度计记录样品的光致发光光谱;以亮红K-2G为模拟污染物,探讨CuBi2O4微球在模拟太阳光下的光催化氧化降解性能。结果表明,当水热反应2 h时,成功合成了由定向纳米棒组成的均匀CuBi2O4微球,且表面被纳米四边形板覆盖。该CuBi2O4微球2 h内光催化氧化降解率为99%,表现出最佳的光催化氧化降解性能,且循环降解实验证明样品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Bi2O4微球 光催化 水热反应
下载PDF
介孔锡酸锌的水热法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2
8
作者 郝洪顺 姜永宽 +4 位作者 苏青 李国辉 刘妍君 侯红漫 张公亮 《大连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07-211,共5页
采用嵌段聚合物F127为表面活性剂,以乙酸锌和结晶四氯化锡为无机先驱物,采用水热法合成介孔锡酸锌纳米粒子。用XRD、TEM、SEM和BET对所制备样品的结构、形貌及比表面积进行表征,探讨了不同F127加入量所制备的样品对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采用嵌段聚合物F127为表面活性剂,以乙酸锌和结晶四氯化锡为无机先驱物,采用水热法合成介孔锡酸锌纳米粒子。用XRD、TEM、SEM和BET对所制备样品的结构、形貌及比表面积进行表征,探讨了不同F127加入量所制备的样品对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的样品具有单一的尖晶石型结构;随着F127加入量的增加,所制样品的比表面积递减增加,模拟太阳光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的效率逐渐增加;当F127加入量为1.5g时,所制备的样品比表面积最大,为148.669 m^2/g,孔径为3.05nm,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 80min的效率达到最大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锡酸锌 尖晶石 水热反应 太阳光光催化
下载PDF
副溶血弧菌生物膜的形成及消毒剂的清除作用 被引量:1
9
作者 朱洪日 王佳莹 +3 位作者 蒋萌萌 张公亮 郝洪顺 侯红漫 《大连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27-333,共7页
采用微孔板法研究不同温度、培养基、NaCl质量分数和pH对非致病性和致病性副溶血弧菌成膜性的影响,以及苯扎氯铵、二氧化氯、过氧乙酸、过氧化氢、二氯异氰尿酸钠和次氯酸钠6种消毒剂对其生物膜的清除作用,并用扫描电镜观察消毒前后生... 采用微孔板法研究不同温度、培养基、NaCl质量分数和pH对非致病性和致病性副溶血弧菌成膜性的影响,以及苯扎氯铵、二氧化氯、过氧乙酸、过氧化氢、二氯异氰尿酸钠和次氯酸钠6种消毒剂对其生物膜的清除作用,并用扫描电镜观察消毒前后生物膜的变化。结果表明,副溶血弧菌在22℃、含3%NaCl的TSB培养基中的成膜性最好,最适NaCl质量分数为1.5%~5.5%,最适pH为7~8。6种消毒剂中,二氯异氰尿酸钠与次氯酸钠能显著清除生物膜。50 mg/L二氯异氰尿酸钠作用10 min与30 mg/L次氯酸钠作用5 min,对E17和156FR生物膜的清除率分别为90.22%、93.14%、92.20%和92.31%。扫描电镜下观察到,30 mg/L次氯酸钠作用20 min后生物膜被清除,菌体死亡。次氯酸钠为清除副溶血弧菌生物膜最有效消毒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溶血弧菌 生物膜 消毒剂 环境因素
下载PDF
石英陶瓷复合材料防潮体系涂料制备与性能测试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红彬 崔步鑫 +2 位作者 关洋 郝洪顺 王志义 《山东陶瓷》 CAS 2021年第4期7-12,共6页
石英纤维增强石英陶瓷复合材料凭借其优异的性能成为高速导弹天线罩、天线窗的首选材料,但由于气孔的存在,导致材料吸水,影响部分使用性能。本文通过在复合材料表面制备涂层,对其进行封孔与防潮处理,详细研究了涂层的附着力、硬度、介... 石英纤维增强石英陶瓷复合材料凭借其优异的性能成为高速导弹天线罩、天线窗的首选材料,但由于气孔的存在,导致材料吸水,影响部分使用性能。本文通过在复合材料表面制备涂层,对其进行封孔与防潮处理,详细研究了涂层的附着力、硬度、介电性能以及吸水率等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涂层的附着力良好,硬度适中,基材吸水率明显下降,常温以及高温对基材介电性能影响较小。该防潮体系涂层具有优异的防潮性能、良好的介电性能,已成功应用于某空-空重点型号产品上,得到了客户的一致认可和好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基复合材料 疏水 封孔 防潮 性能增强
下载PDF
三文鱼基质上单核细胞性李斯特菌毒力因子的表达
11
作者 朱雅慧 朱洪日 +3 位作者 王佳莹 张公亮 郝洪顺 侯红漫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38-143,共6页
为了解单核细胞性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污染食品基质后毒力因子表达的变化,本研究以Lm标准株ATCC 19115为研究对象,将其接种于三文鱼基质及胰酪胨大豆酵母浸膏琼脂(tryptic soy agar-yeast extract,TSA-YE)(对照组)上,于... 为了解单核细胞性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污染食品基质后毒力因子表达的变化,本研究以Lm标准株ATCC 19115为研究对象,将其接种于三文鱼基质及胰酪胨大豆酵母浸膏琼脂(tryptic soy agar-yeast extract,TSA-YE)(对照组)上,于0、4、7℃贮藏条件下分别培养24 h和48 h后,收集菌体提取总RNA,采用反转录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对其4个毒力因子hlyA、inlB、prfA、sigB的表达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0、4℃和7℃分别培养24 h和48 h后,4个主要毒力因子在三文鱼基质上的表达量均高于平板对照,其中hlyA在贮藏4℃的三文鱼基质上表达上调的最为显著。此外,prfA和sigB在4℃贮藏条件下,表达量极显著高于7℃和0℃(P<0.01);在不同的温度贮藏24 h,inlB和hlyA的表达量均表现为7℃>4℃>0℃(P<0.01);且4个主要毒力因子在三文鱼基质上的相对表达量均表现为48 h>24 h(P<0.01)。综上所述,本研究为该菌在食品基质上的风险评估和有效防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性李斯特菌 毒力因子 三文鱼基质
下载PDF
Application of SrAl_2O_4:Eu^(2+) Down–conversion Powder in Flexible 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 被引量:1
12
作者 WANG Lijun LI Yueying +7 位作者 hao hongshun GUO Weihua SU Qing JIN Shanshan QIN Lei GAO Wenyuan LIU Guishan HU Zhiqiang 《Journal of the Chinese Ceramic Society》 2015年第2期103-110,共8页
TiO2 nanotube(NT) was firstly prepared on titanium foil by an electrochemical anodization method, and then modified via subsequent deposition of a layer of SrAl2O4:Eu2+ phosphor embedded within TiO2 nanoparticles to f... TiO2 nanotube(NT) was firstly prepared on titanium foil by an electrochemical anodization method, and then modified via subsequent deposition of a layer of SrAl2O4:Eu2+ phosphor embedded within TiO2 nanoparticles to fabricate photoanodes of 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DSSCs). The effect of doping down–conversion Sr Al2O4:Eu2+ phosphor in DSSCs was investigated. SrAl2O4:Eu2+ can effectively convert ultraviolet light to visible light within the range of the dye commonly used in DSSC to increase the photocurrent of DSSC, and enhance the open–circuit voltage by a p–type doping effect. When the ratio of Sr Al2O4:Eu2+ in the doping layer is optimized to be 1wt.%, the photoelectric conversion efficiency of the DSSC reaches 3.09%, which is increased by 38.6%, compared to that of the DSSC without Sr Al2O4:Eu2+ dop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 TiO2 NANOTUBE DOWN-CONVERSION LUMINESCENCE P-TYPE DOPING
原文传递
Kinetics mechanism of microwave sintering in ceramic materials
13
作者 hao hongshun XU LiHua +2 位作者 HUANG Yong ZHANG XiaoMeng XIE ZhiPeng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2009年第9期2727-2731,共5页
Based on the traditional sintering model incorporating the characteristic of microwave sintering, the ionic conductance diffusion mechanism in microwave sintering was studied. A flat-ball model was presented to descri... Based on the traditional sintering model incorporating the characteristic of microwave sintering, the ionic conductance diffusion mechanism in microwave sintering was studied. A flat-ball model was presented to describe the kinetics process in microwave sintering, and was applied to the sintering process of TZP and ZrO2-Al2O3 ceramic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shrinkage rate of materials in microwave sintering is proportional to t2/3 and r-4/3, respectively, where t is the sintering time and r is the particle radius. Whereas, the shrinkage rate of materials in conventional sintering is proportional to sintering time t2/5. Our model suggests that microwave sintering is faster than conventional sintering, which shows a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observation in sintering process of TZP and ZrO2-Al2O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WAVE SINTERING IONIC CONDUCTANCE KINETICS SINTERING MECHANISM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