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杂化交联复合凝胶堵漏剂的制备及其性能评价 被引量:11
1
作者 白英睿 张启涛 +6 位作者 孙金声 吕开河 王韧 许成元 郝惠军 刘锋报 王金堂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76-184,共9页
针对常规化学凝胶堵漏剂抗高温和力学性能差的问题,以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PTMS)为硅源,以锂皂石(Laponite)为增韧剂和无机交联剂,以自制反应性微凝胶BWL为有机交联剂,与丙烯酰胺(AM)、甲基丙烯酸(MAA)等聚合,合成一种... 针对常规化学凝胶堵漏剂抗高温和力学性能差的问题,以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PTMS)为硅源,以锂皂石(Laponite)为增韧剂和无机交联剂,以自制反应性微凝胶BWL为有机交联剂,与丙烯酰胺(AM)、甲基丙烯酸(MAA)等聚合,合成一种杂化交联复合凝胶材料,据此制备凝胶颗粒堵漏剂,考察其凝胶黏弹性能、SiO 2强化凝胶抗温能力、Laponite强化凝胶力学性能等。结果表明:与常规凝胶相比,杂化交联复合凝胶具备三重交联网络结构,在140℃条件下老化后仍可保持较高的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良好的抗拉伸和抗压缩能力;当使用质量分数均为2%、粒径分别为0.25~0.38 mm、0.38~0.83 mm和0.83~1.70 mm的杂化交联复合凝胶堵漏剂组合时,可以满足高渗透性和裂缝性漏失地层的承压堵漏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胶堵漏剂 杂化交联 合成原理 流变特性 堵漏性能
下载PDF
腐殖酸及有机肥对土壤中钾淋溶规律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郝会军 蔡朝阳 +1 位作者 张溪 王洪波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97-201,共5页
采用土柱淋溶方法,研究有机-无机复混肥养分缓释及其对土壤中钾元素淋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30 cm土壤中,有机复合肥和腐殖酸肥料处理的淋出液中钾浓度、钾积累淋出量、钾淋出率均明显高于普通肥料,并且腐殖酸肥料处理要高于有机复合... 采用土柱淋溶方法,研究有机-无机复混肥养分缓释及其对土壤中钾元素淋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30 cm土壤中,有机复合肥和腐殖酸肥料处理的淋出液中钾浓度、钾积累淋出量、钾淋出率均明显高于普通肥料,并且腐殖酸肥料处理要高于有机复合肥处理;在30~60 cm土壤中,各处理的淋出液中钾浓度、钾积累淋出量没有明显差异;在60~90 cm土壤中,普通肥料处理的淋出液中钾浓度高于腐殖酸肥料和有机复合肥,腐殖酸肥料和有机复合肥淋溶液中钾浓度基本与空白处理相当;普通肥料钾积累淋出量及钾淋出率明显高于有机复合肥和腐殖酸肥料处理。试验末期0~30 cm土壤中有机复合肥和腐殖酸肥料处理的钾含量均明显高于普通肥料处理,其他土层各处理钾含量差异不明显。可见,腐殖酸肥料及有机复合肥对钾的释放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钾养分的释放起到明显的缓效释放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 腐殖酸 淋溶 复合肥 有机-无机复混肥
下载PDF
智能网联汽车混合交通流稳定性与路段基本图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蒋阳升 郝慧君 姚志洪 《工业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2-100,共9页
为研究智能网联汽车与人工驾驶汽车混合交通流特性,构建智能网联汽车与人工驾驶汽车混合交通流稳定性与基本图模型。首先,分析由智能网联汽车与人工驾驶汽车组成混合交通流中存在的4种跟驰模式;在采用不同参数的智能驾驶员模型的基础上... 为研究智能网联汽车与人工驾驶汽车混合交通流特性,构建智能网联汽车与人工驾驶汽车混合交通流稳定性与基本图模型。首先,分析由智能网联汽车与人工驾驶汽车组成混合交通流中存在的4种跟驰模式;在采用不同参数的智能驾驶员模型的基础上,推导混合交通流稳定性判别式和基本图模型;最后,基于SUMO仿真软件构建微观仿真环境。结果表明,随着智能网联汽车的渗透率增加,混合交通流稳定的临界速度值区间逐渐减小。在相同的稳定车速下,智能网联汽车比例的提高有利于交通流密度和流量的提升。这些均证明智能网联汽车不仅有利于混合交通流的稳定,还能够进一步提升交通系统的通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网联汽车 混合交通流 跟驰模型 稳定性 交通流基本图
下载PDF
小蓟活性成分及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郭建慧 郝会军 +3 位作者 王裕 李常英 程元刚 杨青山 《现代食品》 2022年第18期56-58,共3页
小蓟是一种分布广泛的可食用野菜,同时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近年来受到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本文对近年来所发现的小蓟的活性成分进行了总结归纳,概述了小蓟在凝血、心血管系统、抗菌消炎等方面的作用,期望能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小蓟是一种分布广泛的可食用野菜,同时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近年来受到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本文对近年来所发现的小蓟的活性成分进行了总结归纳,概述了小蓟在凝血、心血管系统、抗菌消炎等方面的作用,期望能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为开发小蓟的功能性食品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蓟 活性成分 心血管系统 抑菌抗炎
下载PDF
大力加强实训中心建设 推动专业进步和发展 被引量:1
5
作者 郝会军 丁文慧 +2 位作者 张静静 贾海健 马洁 《卫生职业教育》 2021年第12期18-20,共3页
以潍坊职业学院食品药品学院为例,探讨加强实训中心建设的措施和途径,以增强教学效果和创造更大的社会效益。
关键词 职业院校 实训中心 专业发展
下载PDF
改性热固性树脂研究进展及其在钻井液领域应用前景 被引量:12
6
作者 孙金声 朱跃成 +5 位作者 白英睿 吕开河 许成元 郝惠军 雷少飞 刘凡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0-75,共16页
改性热固性树脂是通过物理共混或者化学交联的方式引入特定元素或官能团形成的具有体型网络结构的高分子材料。优异的耐热耐压性能和力学性能使得热固性树脂及其改性产品在机械、建筑以及民用生活等领域成为不可或缺的基础材料。综述环... 改性热固性树脂是通过物理共混或者化学交联的方式引入特定元素或官能团形成的具有体型网络结构的高分子材料。优异的耐热耐压性能和力学性能使得热固性树脂及其改性产品在机械、建筑以及民用生活等领域成为不可或缺的基础材料。综述环氧树脂、酚醛树脂、聚氨酯树脂及不饱和聚酯树脂等4种热固性树脂的改性机制及改性后材料特点,结合钻井液相关处理剂研究现状和不同改性热固性树脂性能特点,展望改性热固性树脂在井壁稳定、钻井液降滤失及防漏堵漏领域的应用前景。改性热固性树脂在钻井液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将推动钻井液处理剂向高性能低成本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热固性树脂 固壁剂 降滤失剂 防漏剂 堵漏剂
下载PDF
油气钻采领域功能胶黏材料研究进展及前景 被引量:3
7
作者 孙金声 雷少飞 +4 位作者 白英睿 吕开河 程荣超 郝惠军 刘凡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83-189,共7页
通过概述功能胶黏材料的组成、分类及性能表征,阐述了功能胶黏材料的吸附/界面反应、扩散、机械互锁和静电吸附等黏结作用机理,综述了其在防漏堵漏、井壁稳定、水力压裂和调剖堵水等油气钻采工程领域的研究现状、应用挑战及应用展望。... 通过概述功能胶黏材料的组成、分类及性能表征,阐述了功能胶黏材料的吸附/界面反应、扩散、机械互锁和静电吸附等黏结作用机理,综述了其在防漏堵漏、井壁稳定、水力压裂和调剖堵水等油气钻采工程领域的研究现状、应用挑战及应用展望。依据现阶段功能胶黏材料在油气钻采领域的应用,提出了功能胶黏材料在油气钻采领域的重点研究方向:(1)对热塑性树脂进行共混改性或设计可固化热塑性树脂,提高黏结堵漏剂的黏结性能和承压能力;(2)在聚合物中引入低成本黏附性基团和正电荷结构,降低黏结固壁剂成本,提高其在井壁的黏附性能;(3)在热固性树脂中引入热可逆共价键,预防支撑剂回流,提高黏结支撑剂抗压强度;(4)在热塑性聚合物中引入热可逆共价键,提高黏结堵水剂的抗温抗盐能力和堵水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胶黏材料 黏结机理 作用机制 防漏堵漏 井壁稳定 水力压裂 调剖堵水 应用前景
下载PDF
高强度可固化树脂堵漏剂PMMM研制与评价 被引量:5
8
作者 刘凡 刘钦政 +3 位作者 郝惠军 冯杰 程荣超 白英睿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71-676,683,共7页
裂缝性地层恶性漏失是油气钻井工程重大技术难题之一,可固化树脂和井下交联聚合物是常用堵漏材料,但存在井下交联可控性差、固化强度低等问题。研制了一种部分醚化改性氨基树脂PMMM,利用拉曼光谱分析了其分子结构,并揭示了固化机理。PMM... 裂缝性地层恶性漏失是油气钻井工程重大技术难题之一,可固化树脂和井下交联聚合物是常用堵漏材料,但存在井下交联可控性差、固化强度低等问题。研制了一种部分醚化改性氨基树脂PMMM,利用拉曼光谱分析了其分子结构,并揭示了固化机理。PMMM固化时间随着固化剂加量增加或温度升高而缩短,在80~130℃温度下可做到1~10 h可控,固化后不收缩,最高抗10%水基钻井液污染。PMMM固化后抗压强度随着CaSO_(4)纳米晶须增加先增加后降低,0.5%纳米晶须加量下,80℃养护24 h后PMMM抗压强度最高达56 MPa,高于常规水泥堵漏材料。基于100~130℃下黏度数据,利用修改的阿伦尼乌斯黏度方程,拟合得到PMMM黏度-温度-时间曲线方程,方程预测90℃下黏度变化规律与实测数据相吻合,基本反映了PMMM堵漏材料加热条件下的黏度变化规律。整体而言,PMMM树脂固化堵漏材料具备配方简单、固化条件可控、固化后强度高等优点,在裂缝性地层恶性井漏中具有一定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漏堵漏 可固化堵漏材料 热固性树脂 流变特性
下载PDF
裂缝性地层固化类堵漏材料井下运移仿真模拟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刘凡 程荣超 +2 位作者 郝惠军 冯杰 白英睿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60-567,共8页
固化类堵漏材料常用于裂缝性地层恶性漏失堵漏,在裂缝近井壁处形成完整的固结段塞,是堵漏成功的前提。固化类材料进入井筒后难免会与地层流体发生共混,堵漏浆-地层流体两相体积分布随着空间和时间变化,与流体理化性质、施工参数、裂缝... 固化类堵漏材料常用于裂缝性地层恶性漏失堵漏,在裂缝近井壁处形成完整的固结段塞,是堵漏成功的前提。固化类材料进入井筒后难免会与地层流体发生共混,堵漏浆-地层流体两相体积分布随着空间和时间变化,与流体理化性质、施工参数、裂缝几何形貌等有密切关系。为此,采用CFD仿真模拟方法,研究了固化堵漏浆密度和流变参数对堵漏浆裂缝体积分布及流速的影响规律,几何模型选择三维井筒-垂直裂缝模型,模拟压差为1.9 MPa,堵漏浆入口流速为2.5 m/s,两相流模型为VOF模型,井筒和裂缝中原始流体为水基钻井液。模拟结果表明,堵漏浆密度和动切力对其在井筒和裂缝中运移影响少,稠度系数和流性指数对堵漏浆裂缝驻留性能影响显著。稠度系数或流性指数越高,堵漏浆裂缝中流速越小,体积分数越高,低于临界值后,裂缝中将一直以堵漏浆-钻井液共混流体存在。流性指数相比稠度系数对于堵漏浆裂缝驻留能力影响更为显著,牛顿流体和剪切增稠型堵漏浆更利于在裂缝中形成完整段塞。该仿真模拟工作为固化堵漏浆流变性优化提供一定理论基础,有利于提升固化堵漏技术一次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性漏失 固化堵漏浆 CFD仿真模拟 两相流 流变性能
下载PDF
昭通页岩气示范区井漏防治技术与实践 被引量:13
10
作者 张志磊 胡百中 +3 位作者 卞维坤 冯杰 郝惠军 杨峥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8-45,共8页
昭通页岩气示范区是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的重要有利区。受地面和地下条件的综合影响,作业区施工过程中存在着较为普遍的井漏情况,总体呈现了浅表层漏失、中深部直井段漏失和水平段漏失的"三段式"井漏特征。针对井漏风险预测难... 昭通页岩气示范区是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的重要有利区。受地面和地下条件的综合影响,作业区施工过程中存在着较为普遍的井漏情况,总体呈现了浅表层漏失、中深部直井段漏失和水平段漏失的"三段式"井漏特征。针对井漏风险预测难度大、高密度钻井液漏失严重等问题,浙江油田公司开展了孔隙压力和天然裂缝稳定性预测、水平段低密度钻井液防漏、可变形凝胶复合堵漏等技术措施的攻关。通过不同平台实钻情况的观察,验证了三维地质力学模型对于中深部裂缝性地层可能发生的井漏风险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低密度防漏措施和可变形凝胶复合堵漏技术在YS112、YS131等多个井区进行了试验,通过合理降低钻井液密度、提升堵漏材料对微裂缝的可变形封堵能力,对水平段井漏起到了良好的预防和堵漏效果。结合昭通页岩气示范区地质条件特征,在井漏情况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对当前主要的井漏防治技术措施及相关工程实践进行了梳理和分析讨论,为示范区井漏防治技术的一体化发展提供了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井漏 裂缝 井眼稳定 昭通
下载PDF
Research progress and prospect of plugging technologies for fractured formation with severe lost circulation 被引量:10
11
作者 SUN Jinsheng BAI Yingrui +6 位作者 CHENG Rongchao LYU Kaihe LIU Fan FENG Jie LEI Shaofei ZHANG Jie hao huijun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CSCD 2021年第3期732-743,共12页
By reviewing the mechanisms of drilling fluid lost circulation and its control in fractured formations, the applicability and working mechanisms of different kinds of lost circulation materials in plugging fractured f... By reviewing the mechanisms of drilling fluid lost circulation and its control in fractured formations, the applicability and working mechanisms of different kinds of lost circulation materials in plugging fractured formations have been summarized. Meanwhile, based on the types of lost circulation materials, the advantages, disadvantages, and application effects of corresponding plugging technologies have been analyzed to sort out the key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urrent lost circulation control technologies. On this basis,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plugging technology for severe loss have been pointed out. It is suggested that that the lost circulation control technology should combine different disciplines such as geology, engineering and materials to realize integration, intelligence and systematization in the future. Five research aspects should be focused on:(1) the study on mechanisms of drilling fluid lost circulation and its control to provide basis for scientific selection of lost circulation material formulas, control methods and processes;(2)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self-adaptive lost circulation materials to improve the match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lost control materials and fracture scales;(3)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lost circulation materials with strong retention and strong filling in three-dimensional fracture space, to enhance the retention and filling capacities of materials in fractures and improve the lost circulation control effect;(4)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lost circulation materials with high temperature tolerance, to ensure the long-term plugging effect of deep high-temperature formations;(5) the study on digital and intelligent lost circulation control technology,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lost circulation control technology to digital and intelligent dire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vere lost circulation lost circulation control mechanism lost circulation materials lost circulation control technology drilling fluid lost circulation plugging technologies progress
下载PDF
聚合物凝胶堵漏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2
作者 郝惠军 刘泼 +3 位作者 严俊涛 马骋宇 贺彬 郇文云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61-667,676,共8页
聚合物凝胶堵剂在解决钻井过程中出现的漏失现象时,具有高黏弹性、可变形性的优势,综述了常规聚合物凝胶堵剂和“智能”聚合物凝胶堵剂的最新进展。其中,常规聚合物凝胶堵漏材料成胶时间不可控,无法实现高效精准堵漏,而“智能”聚合物... 聚合物凝胶堵剂在解决钻井过程中出现的漏失现象时,具有高黏弹性、可变形性的优势,综述了常规聚合物凝胶堵剂和“智能”聚合物凝胶堵剂的最新进展。其中,常规聚合物凝胶堵漏材料成胶时间不可控,无法实现高效精准堵漏,而“智能”聚合物凝胶材料能够以多种机理实现高效、精准堵漏,日益成为当下堵漏材料研究的热点。今后,具有刺激响应功能的聚合物凝胶的研究将成为堵漏材料领域的重要方向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凝胶 堵漏 智能
下载PDF
考虑时延的网联车混合交通流基本图模型 被引量:2
13
作者 罗瑞发 郝慧君 +1 位作者 徐桃让 顾秋凡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6-113,共8页
由于智能网联车的不断发展,未来将出现智能网联车和人工驾驶车共同存在的混合交通流,因此,研究道路上的混合交通有助于解决交通拥堵等问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为探究这类混合交通流的流量、密度和速度之间的关系,文中综合考虑智能网... 由于智能网联车的不断发展,未来将出现智能网联车和人工驾驶车共同存在的混合交通流,因此,研究道路上的混合交通有助于解决交通拥堵等问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为探究这类混合交通流的流量、密度和速度之间的关系,文中综合考虑智能网联车辆退化和车辆时延,建立了自动驾驶环境下混合交通流的基本图模型。首先,确定交通流中的车辆类型和不同类型车辆的比例,并考虑联网智能车辆跟随人工车辆时发生的车辆功能退化;然后,确定3种车辆的延迟时间并改进每种车辆的跟驰模型;在此基础上,同时考虑车辆时延和车辆功能退化两种因素,推导出交通流平衡时的基本图模型,并对模型中的自由流速度参数进行敏感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智能网联车对混合交通流的最大流量和最佳密度有积极影响,车辆时延有消极影响,自由流速度则对混合交通流的最大流量有积极影响,对最佳密度有消极影响。SUMO仿真结果表明,在不同场景下仿真得到的流量–密度分布点符合理论曲线,验证了文中理论模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网联车 混合交通流 基本图模型 车辆功能退化 车辆时延
下载PDF
潍坊市散户种植生姜农药残留检测结果分析
14
作者 刘自伟 郝会军 +1 位作者 郭建慧 孙力 《现代农业科技》 2023年第21期191-195,共5页
为了解潍坊市散户种植生姜农药残留情况,在全市范围内抽取散户种植生姜样品127个进行169种农药[106种杀虫(螨)剂、41种杀菌剂、19种除草剂和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残留检测。结果表明,潍坊市散户种植生姜农药残留总检出率为50.4%,检出有... 为了解潍坊市散户种植生姜农药残留情况,在全市范围内抽取散户种植生姜样品127个进行169种农药[106种杀虫(螨)剂、41种杀菌剂、19种除草剂和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残留检测。结果表明,潍坊市散户种植生姜农药残留总检出率为50.4%,检出有机磷类农药残留样本20个、有机氯类农药残留样本14个、酰胺类农药残留样本2个、杂环类农药残留样本9个、烟碱类农药残留样本24个、三唑类农药残留样本1个、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样本1个、植物生长调节剂类农药残留样本18个、其他类农药残留样本4个,未检出除草剂类农药残留;共检出不合格生姜样本9个,整体合格率为93.0%;不合格项目为农药残留超标,发现违禁农药残留样本2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姜 农药残留 散户 山东潍坊
下载PDF
Research progress and application prospect of functional adhesive materials in the field of oil and gas drilling and production
15
作者 SUN Jinsheng LEI Shaofei +4 位作者 BAI Yingrui LYU Kaihe CHENG Rongchao hao huijun LIU Fan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23年第1期202-209,共8页
By summarizing the composition,classification,and performance characterization of functional adhesive materials,the adhesion mechanisms of functional adhesive materials,such as adsorption/surface reaction,diffusion,me... By summarizing the composition,classification,and performance characterization of functional adhesive materials,the adhesion mechanisms of functional adhesive materials,such as adsorption/surface reaction,diffusion,mechanical interlocking,and electrostatic adsorption,are expounded.The research status of these materials in oil and gas drilling and production engineering field such as lost circulation prevention/control,wellbore stabilization,hydraulic fracturing,and profile control and water plugging,and their application challenges and prospects in oil and gas drilling and production are introduced comprehensively.According to the applications of functional adhesive materials in the field of oil and gas drilling and production at this stage,the key research directions of functional adhesive materials in the area of oil and gas drilling and production are proposed:(1)blending and modifying thermoplastic resins or designing curable thermoplastic resins to improve the bonding performance and pressure bearing capacity of adhesive lost circulation materials;(2)introducing low-cost adhesive groups and positive charge structures into polymers to reduce the cost of wellbore strengthening agents and improve their adhesion performance on the wellbore;(3)introducing thermally reversible covalent bond into thermosetting resin to prevent backflow of proppant and improve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adhesive proppant;(4)introducing thermally reversible covalent bonds into thermoplastic polymers to improve the temperature resistance,salt-resistance and water shutoff performance of adhesive water shutoff ag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unctional adhesive materials adhesion mechanism action mechanism lost circula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wellbore stabilization hydraulic fracturing profile control and water shutoff application prospect
下载PDF
中型平臂吊在电站锅炉钢结构吊装中的运用
16
作者 郝慧君 杨庆娥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 2017年第20期71-73,共3页
提出了电站锅炉钢结构安装中使用中型平臂吊辅助吊装和充当主吊机械的布置方法,并对其施工的工程成本分析,从几种不同的机械配置和布置中分析说明锅炉钢结构安装的实用主吊机械配置、布置方案。
关键词 中型平臂吊 主吊机械 辅助机械 工程成本
下载PDF
“SP+BOPPS+S”教学模式在UI前端设计课程的应用研究
17
作者 郝慧君 叶佳豪 +2 位作者 王周 张静也 陈伟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16期129-132,共4页
该文分析了计算机专业的教学现状,进而以UI前端设计课程为例,使用“SP+BOPPS+S”教学模式,解决传统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课程组以学生为中心,构建SPOC(小规模个性化在线课程)在线课程资源,并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元素,通过改革教学方式... 该文分析了计算机专业的教学现状,进而以UI前端设计课程为例,使用“SP+BOPPS+S”教学模式,解决传统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课程组以学生为中心,构建SPOC(小规模个性化在线课程)在线课程资源,并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元素,通过改革教学方式,学生在课程中表现出更高的参与度和主动性,并且在课程知识掌握和实践技能提升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课程达成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的教学目标,教学效果改善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BOPPS+S” UI前端设计 思政元素 知识传授 能力培养 价值塑造
原文传递
超分子凝胶形成机理及其在油气钻采工程领域应用现状和前景 被引量:7
18
作者 孙金声 杨景斌 +5 位作者 白英睿 吕开河 程荣超 蒋官澄 郝惠军 张洁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334-1350,共17页
超分子凝胶是通过非共价键相互作用自组装形成的具有可逆结构与高性能特征的凝胶网络体系。优异的机械性能、环境响应性以及自愈合能力使超分子凝胶在组织工程、生物材料以及工业生产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针对超分子凝胶在国内外的... 超分子凝胶是通过非共价键相互作用自组装形成的具有可逆结构与高性能特征的凝胶网络体系。优异的机械性能、环境响应性以及自愈合能力使超分子凝胶在组织工程、生物材料以及工业生产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针对超分子凝胶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应用情况,综述了不同非共价相互作用形成超分子凝胶的机理,并详细阐述了氢键、静电、主-客体以及配位键作用形成超分子凝胶的作用机制和性能特点。结合超分子凝胶的适用性及作用机理,系统介绍了超分子凝胶在钻井堵漏、提高采收率等油气钻采工程领域的应用现状。同时,对不同非共价相互作用形成超分子凝胶的形成机理和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总结,明确了目前超分子凝胶存在的关键问题,提出了未来超分子凝胶在油气钻采工程领域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分子凝胶 形成机理 堵漏 提高采收率 应用前景
原文传递
机器学习在防漏堵漏中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14
19
作者 孙金声 刘凡 +5 位作者 程荣超 冯杰 郝惠军 王韧 白英睿 刘钦政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1-100,共10页
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在油气勘探开发领域应用不断拓展,数字化、智能化防漏堵漏技术已成为必然发展趋势,基于机器学习的算法模型及配套软件是核心内容。通过系统归纳分析了人工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案例推理等机器算法... 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在油气勘探开发领域应用不断拓展,数字化、智能化防漏堵漏技术已成为必然发展趋势,基于机器学习的算法模型及配套软件是核心内容。通过系统归纳分析了人工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案例推理等机器算法在井漏特征预测、井漏实时监测和应用决策模型的应用现状,对比了各类机器学习算法的输入参数、输出参数、测试准确率及应用效果。机器学习算法在漏失层位预测、井漏监测预警及防漏堵漏措施推荐等方面体现了良好的应用前景,相比人工统计分析,其时效性、准确性和规模化应用优势明显,但还无法科学预测计算漏失压力、孔缝尺寸等井漏特征关键参数以及优化施工工艺。国外油气公司数字化钻完井技术布局早,现已整合多种机器学习算法开发了防漏堵漏相关软件,并在现场取得了一定应用成效。中国井漏相关数据治理、机器学习算法开发及配套软件攻关研究起步较晚,尚未建立成熟可靠的防漏堵漏数字化平台和智能化专家系统。为加快中国防漏堵漏技术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需重点开展3方面研究:(1)推进井漏相关的多维度数据整合,搭建包括地震、测井、录井、钻井、防漏堵漏室内评价、防漏堵漏现场施工等方面的数据湖,补齐数据短板;(2)加强机器学习算法模型的解释性研究,结合井漏相关机理,提升算法模型的科学性和准确性;(3)集成井漏数据湖和算法模块,分区域建立井漏智能预测预警及防漏堵漏辅助决策专家系统,制定精细的防漏堵漏作业标准,全面提高一次防漏堵漏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漏堵漏 机器学习 井漏 人工智能 油气钻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