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e_(3)O_(4)@CuMOF催化文冠果油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
1
作者 郝一男 王任飞 +5 位作者 张国 王晶文 任志远 沈洪霞 王德刚 姚利宏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8-34,共7页
金属有机框架(MOFs)材料的高表面积、结构稳定性和可调功能使其成为制备生物柴油的理想催化剂。本文通过溶剂热法制备磁性Fe_(3)O_(4)@Cu MOF催化剂,利用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EDS)、X射线衍射(XRD)、N2... 金属有机框架(MOFs)材料的高表面积、结构稳定性和可调功能使其成为制备生物柴油的理想催化剂。本文通过溶剂热法制备磁性Fe_(3)O_(4)@Cu MOF催化剂,利用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EDS)、X射线衍射(XRD)、N2吸脱附(BET)、热重分析(TG)等手段对催化剂的微观结构和热稳定性进行表征,并应用于文冠果油制备生物柴油的反应中。结果表明:Fe_(3)O_(4)@Cu MOF催化剂表面粗糙多孔,比表面积为206.239 m^(2)/g,平均孔径为6.64 nm,属于介孔材料。Fe_(3)O_(4)@Cu MOF的饱和磁化强度为12.6 emu/g,易分离回收。当催化剂用量为3 wt%、醇油摩尔比为20∶1、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2 h时,生物柴油产率最高,为75.0%。Fe_(3)O_(4)@Cu MOF循环使用5次后,其催化生物柴油的产率仍能达到69.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_(3)O_(4)@Cu MOF催化剂 生物柴油 文冠果油 稳定性 产率
下载PDF
SO_(4)^(2-)/ZrO_(2)-杭锦2^(#)土催化制取生物柴油工艺的优化
2
作者 丁立军 董立新 +2 位作者 张雪琼 郝一男 王喜明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82-788,共7页
以杭锦2^(#)土为载体,改性制备了SO_(4)^(2-)/ZrO_(2)-杭锦2^(#)土(SZ-HJ-2^(#))超强固体酸为催化剂,通过XPS、XRD、FTIR、SEM、NH 3-TPD、EDS等进行了表征分析;并基于BBD(Box-Behnken Design)实验设计方法,优化该催化剂制取生物柴油的... 以杭锦2^(#)土为载体,改性制备了SO_(4)^(2-)/ZrO_(2)-杭锦2^(#)土(SZ-HJ-2^(#))超强固体酸为催化剂,通过XPS、XRD、FTIR、SEM、NH 3-TPD、EDS等进行了表征分析;并基于BBD(Box-Behnken Design)实验设计方法,优化该催化剂制取生物柴油的工艺。进行了以生物柴油得率为响应值,反应温度、醇油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和反应时间为自变量的优化实验。采用Design-expert 11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建立了数学模型,对各因素的影响及交互作用进行了分析,该模型能够较准确地预测生物柴油的得率。通过气质联用技术(GC-MS)对生物柴油的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以杭锦2^(#)土为载体制备的SZ-HJ-2^(#)固体酸催化剂对酯交换反应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其优化工艺为:反应温度为56℃、醇油摩尔比为8.14、催化剂用量为2.51%、反应时间为9 h,此时生物柴油得率最高,为95.46%;通过显著性分析,确定各因素影响程度顺序为: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醇油摩尔比>反应时间;而催化剂用量和反应时间以及醇油摩尔比和催化剂用量交互作用显著。GC-MS分析结果表明,该生物柴油主要由棕榈酸甲酯、硬脂酸甲酯、油酸甲酯、亚油酸甲酯、亚麻酸甲酯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柴油 固体酸催化剂 BBD实验设计 响应曲面法
下载PDF
三维空芯定向刨花板冲击性能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姚利宏 徐伟涛 +2 位作者 王喜明 郝一男 李英洁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5-17,共3页
三维空芯定向刨花板是一种新型的夹芯板,应用于木结构建筑中,可以有效地减轻墙体重量,简化墙体制造工艺,然而冲击性能是衡量结构性能的重要指标。笔者针对三维空芯定向刨花板、泡沫填充三维空芯定向刨花板进行低速冲击测试,对板材冲击力... 三维空芯定向刨花板是一种新型的夹芯板,应用于木结构建筑中,可以有效地减轻墙体重量,简化墙体制造工艺,然而冲击性能是衡量结构性能的重要指标。笔者针对三维空芯定向刨花板、泡沫填充三维空芯定向刨花板进行低速冲击测试,对板材冲击力,位移和能量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三维空芯定向刨花板组成单元、三维空芯定向刨花板及泡沫填充三维空芯定向刨花板之间冲击性能差异显著;表板和三维定向刨花板芯板抗冲击力最大,三维空芯定向刨花板破坏位移最大;泡沫填充大大减少了三维空芯定向刨花板的抗冲击力和破坏位移,增加了冲击能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松 冲击性能 夹芯板
下载PDF
Ni-NiO/纳米石墨烯圆筒状结构复合材料的制备 被引量:3
4
作者 潘艳飞 尹鼎文 +3 位作者 苏日嘎拉 郝一男 于晓芳 黄金田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3046-3050,共5页
木质纤维素GO化学镀Ni制备可控形貌与尺寸的特定Ni-NiO/GO圆筒状结构,探讨化学镀Ni时间对木质纤维素表面微观形貌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探究复合镀层表面形貌,采用FTIR和XRD分析复合镀层的官能团和晶型结构。结果表明,... 木质纤维素GO化学镀Ni制备可控形貌与尺寸的特定Ni-NiO/GO圆筒状结构,探讨化学镀Ni时间对木质纤维素表面微观形貌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探究复合镀层表面形貌,采用FTIR和XRD分析复合镀层的官能团和晶型结构。结果表明,随着化学镀时间的延长,木质纤维素线粗糙度呈现下降趋势,表面亮度增加。当木质纤维素化学镀时间为20 min时,其表面粗糙度(Ra值)较小,平均值为1.79μm。纳米颗粒诱导形成更小粒径Ni和P粒子,促使镀层内粒子分布更紧密。纳米石墨烯添加不会改变圆筒状结构表面固有晶态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纤维素 化学镀NI 纳米石墨烯 形貌变化
下载PDF
硝酸镧改性文冠果活性炭对汞离子的吸附 被引量:3
5
作者 郝一男 颉鹏飞 +2 位作者 王喜明 张衡 丁立军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479-2483,2495,共6页
采用硝酸镧对文冠果活性炭进行改性,利用扫描电镜分析、红外光谱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等手段对改性前后的活性炭进行表征,考察了Hg ^(2+)初始浓度、吸附温度、时间对吸附的影响,并研究了吸附过程的吸附等温线、热力学性质和动力学特性。... 采用硝酸镧对文冠果活性炭进行改性,利用扫描电镜分析、红外光谱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等手段对改性前后的活性炭进行表征,考察了Hg ^(2+)初始浓度、吸附温度、时间对吸附的影响,并研究了吸附过程的吸附等温线、热力学性质和动力学特性。研究表明,当50 mL Hg ^(2+)溶液初始浓度为250 mg/L,吸附时间为150 min,温度为35℃,改性文冠果活性炭添加量为1.0 g/L时,吸附量最大可达78.9 mg/g。硝酸镧改性文冠果活性炭吸附Hg ^(2+)符合二级动力学方程及Freundlich等温线模型,吉布斯自由能ΔG^(o)<0、焓变ΔH o<0、熵变ΔS^(o)<0,表明该吸附是一个自发的放热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冠果 活性炭 硝酸镧 吸附 Hg^(2+)
下载PDF
不同酯基文冠果生物柴油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郝一男 王喜明 +2 位作者 丁立军 任志远 张逍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40-143,共4页
以文冠果种仁油为研究对象,分别与不同酯基醇(甲醇、乙醇)进行酯交换反应制备2种不同酯基的文冠果生物柴油,并测定了0#柴油分别与2种不同酯基生物柴油以一系列不同的混掺体积比(0、10%、20%、30%、40%、50%、60%、70%、80%、90%、100%)... 以文冠果种仁油为研究对象,分别与不同酯基醇(甲醇、乙醇)进行酯交换反应制备2种不同酯基的文冠果生物柴油,并测定了0#柴油分别与2种不同酯基生物柴油以一系列不同的混掺体积比(0、10%、20%、30%、40%、50%、60%、70%、80%、90%、100%)混合燃料的密度、表面张力、运动黏度,分析了这些柴油的理化性能随着温度及混掺体积比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甲醇基生物柴油和乙醇基生物柴油的密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表面张力总体上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下降,同一温度下的表面张力会随着体积比的增大而逐渐下降; 2种生物柴油的运动黏度均随着体积分数的增大而上升,碳链越长,运动黏度越大。红外光谱分析表明,2种不同酯基生物柴油的官能团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冠果 生物柴油 密度 表面张力 运动黏度
下载PDF
文冠果壳活性炭纤维负载K_2CO_3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郝一男 王喜明 +3 位作者 任志远 丁立军 塔拉 赵栋梁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927-1930,1935,共5页
以文冠果活性炭纤维(XSBACF)负载碳酸钾制备K_2CO_3/XSBACF固体碱催化剂,用于文冠果生物柴油的制备。考察了K_2CO_3的负载量、煅烧温度和时间、醇油摩尔比、K_2CO_3/XSBACF加入量和反应温度对生物柴油产率影响。结果表明,当K_2CO_3负载... 以文冠果活性炭纤维(XSBACF)负载碳酸钾制备K_2CO_3/XSBACF固体碱催化剂,用于文冠果生物柴油的制备。考察了K_2CO_3的负载量、煅烧温度和时间、醇油摩尔比、K_2CO_3/XSBACF加入量和反应温度对生物柴油产率影响。结果表明,当K_2CO_3负载量为50%,煅烧温度500℃,煅烧时间3 h,催化剂用量为油重的1. 5%,醇油摩尔比9∶1,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2 h时,文冠果生物柴油的产率可达85. 10%。红外和XRD分析表明,该催化剂在煅烧过程中产生了新的活性中心K2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冠果 生物柴油 K2CO3/XSBACF催化剂
下载PDF
纳米Fe_(3)O_(4)-PO_(4)^(3-)/ZrO_(2)催化制备文冠果生物柴油 被引量:2
8
作者 郝一男 薛振华 +1 位作者 王喜明 颉鹏飞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74-978,984,共6页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纳米Fe_(3)O_(4)-PO_(4)^(3-)/ZrO_(2)固体酸催化剂,利用X-射线衍射(XRD)、N_(2)吸脱附、红外光谱(FTIR)和热重分析(TG)对催化剂的结构进行表征,探讨了纳米Fe_(3)O_(4)加入量、焙烧温度和时间对固体酸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纳米Fe_(3)O_(4)-PO_(4)^(3-)/ZrO_(2)固体酸催化剂,利用X-射线衍射(XRD)、N_(2)吸脱附、红外光谱(FTIR)和热重分析(TG)对催化剂的结构进行表征,探讨了纳米Fe_(3)O_(4)加入量、焙烧温度和时间对固体酸催化剂性能的影响。考察了纳米Fe_(3)O_(4)负载量、醇油摩尔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制备文冠果生物柴油的影响。结果表明,当Zr(OH)4与纳米Fe_(3)O_(4)摩尔比为3∶1,焙烧温度为750℃,焙烧时间为3 h时,纳米Fe_(3)O_(4)-PO_(4)^(3-)/ZrO_(2)固体酸催化剂的催化性能最佳,生物柴油酯化率达85.4%。当催化剂的用量为油重的1%,醇油摩尔比为9∶1,反应温度为80℃和反应时间为4 h时,文冠果生物柴油的转化率可达到9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冠果 生物柴油 纳米Fe_(3)O_(4)-PO_(4)^(3-)/ZrO_(2)固体酸催化剂
下载PDF
文冠果活性炭水凝胶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郝一男 王喜明 王晶文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563-1568,共6页
以丙烯酰胺(AM)、丙烯酸(AA)和文冠果活性炭(XSBAC)为原料,制备文冠果活性炭水凝胶(XSBACH),并应用于亚甲基蓝(MB)的吸附。利用比表面积分析仪(BET)、红外光谱仪(FTIR)等设备对XSBACH的结构进行表征。探讨了亚甲基蓝溶液的浓度、pH值、... 以丙烯酰胺(AM)、丙烯酸(AA)和文冠果活性炭(XSBAC)为原料,制备文冠果活性炭水凝胶(XSBACH),并应用于亚甲基蓝(MB)的吸附。利用比表面积分析仪(BET)、红外光谱仪(FTIR)等设备对XSBACH的结构进行表征。探讨了亚甲基蓝溶液的浓度、pH值、温度及时间对XSBACH吸附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吸附时间为120 min, MB溶液浓度为500 mg/L,反应温度为303 K时,XSBACH对MB的吸附量最大,为295.36 mg/g。吸附过程符合伪二级动力学模型,等温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在303~323 K温度范围内,XSBACH吸附MB的吉布斯自由能ΔG°<0、焓变ΔH°<0、熵变ΔS°<0,表明XSBACH吸附MB是一个自发的放热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凝胶 活性炭 亚甲基蓝 吸附
下载PDF
改性文冠果活性炭吸附Ca^2+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郝一男 王任飞 +2 位作者 王喜明 薛振华 红岭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765-2769,2773,共6页
采用硝酸对文冠果活性炭进行氧化改性,探讨了Ca^2+溶液初始浓度、吸附温度、时间、pH值对Ca^2+吸附的影响。分析了吸附热力学和动力学,初步探讨了吸附机理。实验表明,当Ca2+的初始浓度为500 mg/L,吸附温度为40℃,吸附时间为120 min,pH值... 采用硝酸对文冠果活性炭进行氧化改性,探讨了Ca^2+溶液初始浓度、吸附温度、时间、pH值对Ca^2+吸附的影响。分析了吸附热力学和动力学,初步探讨了吸附机理。实验表明,当Ca2+的初始浓度为500 mg/L,吸附温度为40℃,吸附时间为120 min,pH值为2时,吸附量最大,可达285.9 mg/g。硝酸改性文冠果活性炭吸附Ca2+符合伪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线模型,吉布斯自由能ΔG°<0、焓变ΔH°<0、熵变ΔS°<0,表明该吸附是一个自发的放热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冠果 活性炭 CA^2+ 吸附
下载PDF
文冠果油用于润滑油改性剂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张永强 郝一男 +1 位作者 薛振华 付宇佳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266-268,共3页
综述了文冠果油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用于润滑油基础油的条件及其作为润滑油基础油的改性方法;通过在文冠果油中添加天然改性剂、非天然改性剂的方法来提高油的粘度、增加油的抗氧化能力并改善其极压抗磨性能。
关键词 文冠果油 润滑油 改性剂 粘度 抗氧化 极压抗磨
下载PDF
肺炎链球菌4型菌株冷冻真空干燥工艺保护剂配方的筛选 被引量:2
12
作者 郝一楠 张静静 +3 位作者 郭冰峰 王明华 王亚萍 王斌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1年第14期22-26,F0003,共6页
目的通过正交实验筛选肺炎链球菌4型菌株冷冻真空干燥工艺保护剂配方,并对该配方下菌种的活性、遗传稳定性以及生长特性进行分析,找到符合长期、稳定保存菌种要求的冻干保护剂配方。方法以肺炎链球菌4型菌株为试验菌种,以菌种冻干前后... 目的通过正交实验筛选肺炎链球菌4型菌株冷冻真空干燥工艺保护剂配方,并对该配方下菌种的活性、遗传稳定性以及生长特性进行分析,找到符合长期、稳定保存菌种要求的冻干保护剂配方。方法以肺炎链球菌4型菌株为试验菌种,以菌种冻干前后存活率为评价指标,通过采用三因素正交试验确定冻干保护剂配方,冻干后对该配方下制备的菌种进行活性、遗传稳定性以及生长特性的分析。结果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最佳冻干保护剂配方为:5%脱脂奶粉+10%海藻糖+10%谷氨酸钠;冻干前菌液浓度为2.35×108 cfu/mL,冻干后菌种保存不同时间(冻干后,存放90、180、360 d)取样检测活性分别为:81.2%,80.4%,80.1%和79.8%,同源性分析为100%,生长特性无差异;该配方对6A、18C、19F型肺炎链球菌在冷冻真空干燥工艺下同样具有较好的保护性,三批样品0 d取样存活率均在78%以上。结论冻干保护剂配方优化后使得菌种存活率以及稳定性都保持较高水平,并且该配方工艺可用于肺炎链球菌不同血清型菌株冷冻真空干燥保存,为肺炎链球菌多糖疫苗的生产提供稳定可靠的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链球菌 冷冻真空干燥 保护剂 存活率 遗传稳定性
下载PDF
Structure and Performance of Ce-nano PO_4^(3-)/ZrO_2 Solid Acid Catalyst for Producing Biodiesel 被引量:1
13
作者 hao yi-nan XING Dong +2 位作者 PAN Yan-Fei WANG Xi-Ming YAO Li-Hong 《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3期390-407,共18页
The biodiesel prepared from Xanthoceras Sorbiflia Bunge Oil catalyzed by Ce doped nano PO_4^(3-)/ZrO_2 was investigated. A maximum biodiesel yield of 91.83% was achieved at the concentration of Ce^(3+) up to 0.1 mol/L... The biodiesel prepared from Xanthoceras Sorbiflia Bunge Oil catalyzed by Ce doped nano PO_4^(3-)/ZrO_2 was investigated. A maximum biodiesel yield of 91.83% was achieved at the concentration of Ce^(3+) up to 0.1 mol/L, calcination temperature 500 °C, calcination time 3.0 h, and the concentration of phosphoric acid of 3.5 mol/L. Ce-nano PO_4^(3-)/ZrO_2 catalyst activities were correlated with the observed physic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derived from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 FT-infrared(FT-IR), X-ray diffraction(XRD), thermogravimetric(TG) and Brunauer-Emmett-Teller(BET) analysis. The delayed crystallization of ZrO_2 made surface oxides have more defects which were beneficial to the adsorption of PO_4^(3-) by the concentration increment of Ce^(3+).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synthesized biodiesel was confirmed by gas chromatography(GC). The characteristics of Xanthoceras Sorbiflia Bunge oil were found within the optimal range in accordance with Chinese No. 0 diesel standard as a substitute diesel fu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anthoceras sorbiflia BUNGE BIODIESEL CE doped NANO PO43-/ZrO2 yield
下载PDF
基于STM32的工业锅炉水垢监控系统设计
14
作者 陈俊霖 郝一男 邓娟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52-55,共4页
针对工业锅炉内壁水腐蚀结垢降低设备加热效率、导致锅炉工作不安全等问题,研发了基于STM32的工业锅炉水垢监控系统。设计了水样采集卡终端、负载控制电路和上位机监控软件,采用多类水质传感器和STM32设计了采集卡硬件电路,采集并处理... 针对工业锅炉内壁水腐蚀结垢降低设备加热效率、导致锅炉工作不安全等问题,研发了基于STM32的工业锅炉水垢监控系统。设计了水样采集卡终端、负载控制电路和上位机监控软件,采用多类水质传感器和STM32设计了采集卡硬件电路,采集并处理锅炉水质参数,以三极管控制继电器的方式设计了负载控制电路,实现开关加药和排污等动作,使用PYQT编写系统上位机界面,界面上实现实时显示、阈值设置和指令控制等功能,硬件模块间使用ZigBee进行无线通讯。实验结果证明,系统能够完成水质质量数据显示、数据保存、炉水加药和水垢清除的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M32 工业锅炉 水垢监控 ZIGBEE
下载PDF
真菌Pleosporales sp.中的萘醌和羧酸类衍生物
15
作者 戚思远 张丽花 +2 位作者 郝轶男 胡友财 柏健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27-1333,共7页
运用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硅胶柱色谱、反相HPLC、手性色谱等多种色谱方法,从真菌Pleosporales sp.大米发酵物的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得到3个新化合物,包括1个萘醌类化合物、1个萘醌还原型的萘酮类化合物和1个三羧酸类化合物,以及... 运用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硅胶柱色谱、反相HPLC、手性色谱等多种色谱方法,从真菌Pleosporales sp.大米发酵物的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得到3个新化合物,包括1个萘醌类化合物、1个萘醌还原型的萘酮类化合物和1个三羧酸类化合物,以及5个已知的萘酮类衍生物。利用质谱、核磁共振、比旋光等多种波谱学方法,以及计算ECD的方法,确定了这8个化合物的结构。新化合物分别命名为pleospathone A (1)、pleospathone B(2)和pleosporalic acid A (3)。已知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S,4R)-3,4,8-trihydroxy-6-methyl-3,4-dihydronaphthalen-1(2H)-one (4)、(4R)-3,4-dihydro-4,6,8-trihydroxy-1(2H)-naphthalenone (5)、(-)-scytalone (6)、(3S,4S)-3,4-dihydro-3,4,6,8-tetrahydroxy-1(2H)-naphthalenone (7)和cis-4-hydroxyscytalone (8)。其中,化合物4~8均为首次从Pleosporales属真菌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对人宫颈癌细胞He La和小鼠白血病细胞P388有弱的细胞毒活性,IC_(50)值分别为78.93和98.80μmol·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eosporales属真菌 次级代谢产物 萘醌 萘酮 三羧酸类化合物 细胞毒活性
原文传递
SARS-CoV-2收获液滴度稳定性及灭活动力学分析
16
作者 郭冰峰 韩斌 +6 位作者 郝一楠 王魁 殷吉祥 李岩 李楠 凌相平 潘若文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9-132,144,共5页
目的对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收获液在2~8℃环境下的滴度稳定性及β-丙内酯灭活剂对病毒的灭活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3批(批号:202111001、202111002和202111003)SAR... 目的对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收获液在2~8℃环境下的滴度稳定性及β-丙内酯灭活剂对病毒的灭活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3批(批号:202111001、202111002和202111003)SARS-CoV-2收获液于2~8℃放置12 d,每隔3 d(0、3、6、9、12 d)取样,采用Karber法检测病毒滴度;2~8℃过夜平衡的3批病毒收获液按1∶4000的体积分数加入β-丙内酯进行灭活,在不同的灭活时间点(0、0.5、1、1.5、2、3、4、8、16、24 h)取样检测病毒滴度,取灭活8.0、16、24 h的病毒液进行灭活验证,取灭活24 h的病毒灭活液进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2~8℃环境下,SARS-CoV-2的滴度随放置时间的延长不断降低,0~3 d滴度下降不明显,第12天滴度由最初的7.75、6和7.5 lgCCID50/mL降至5.75、4.625和6.25 lgCCID50/mL,表明2~8℃环境下病毒活力呈逐渐降低的趋势;随着灭活时间的增加,病毒滴度不断降低,灭活3 h后,病毒滴度已无法检出。透射电镜观察显示,灭活后的病毒颗粒完整,刺突蛋白分布均匀。结论2~8℃环境下保存的SARS-CoV-2毒力不稳定,应尽快进行后续的灭活纯化工艺;病毒灭活3 h后滴度已无法检出,可为灭活工艺的确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 病毒滴度 灭活动力学 灭活验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