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lacier area change and its impact on runoff in the Manas River Basin,Northwest China from 2000 to 2020
1
作者 WANG Tongxia CheN Fulong +5 位作者 LONG Aihua ZHANG Zhengyong he chaofei LYU Tingbo LIU Bo HUANG Yanhao 《Journal of Arid Land》 SCIE CSCD 2024年第7期877-894,共18页
Understanding the distribution and dynamics of glacier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management and allocation of regional water resources and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in arid regions of Northwest China.In this s... Understanding the distribution and dynamics of glacier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management and allocation of regional water resources and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in arid regions of Northwest China.In this study,based on 36 Landsat images,we extracted the glacier boundaries in the Manas River Basin,Northwest China from 2000 to 2020 using eCognition combined with band operation,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patial overlay techniques,and manual visual interpretation.We further analyzed the distribution and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glacier area,and simulated glacial runoff using a distributed degree-day model to explore the regulation of runoff recharge.The results showed that glacier area in the Manas River Basin as a whole showed a downward trend over the past 21 a,with a decrease of 10.86%and an average change rate of–0.54%/a.With the increase in glacier scale,the number of smaller glaciers decreased exponentially,and the number and area of larger glaciers were relatively stable.Glacier area showed a normal distribution trend of increasing first and then decreasing with elevation.About 97.92%of glaciers were distributed at 3700–4800 m,and 48.11%of glaciers were observed on the northern and northeastern slopes.The retreat rate of glaciers was the fastest(68.82%)at elevations below 3800 m.There was a clear rise in elevation at the end of glaciers.Glaciers at different slope directions showed a rapid melting trend from the western slope to the southern slope then to the northern slope.Glacial runoff in the basin showed a fluctuating upward trend in the past 21 a,with an increase rate of 0.03×10^(8) m^(3)/a.The average annual glacial runoff was 4.80×10^(8) m^(3),of which 33.31%was distributed in the ablation season(June–September).The average annual contribution rate of glacial meltwater to river runoff was 35.40%,and glacial runoff accounted for 45.37%of the total runoff during the ablation season.In addition,precipitation and glacial runoff had complementary regulation patterns for river runoff.The findings can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wate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Manas River Basin and other similar arid inland river basi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acier area glacial runoff climate change glacier boundary extraction distributed degree-day model Manas River Basin
下载PDF
玛纳斯河不同峰量组合下的融雪洪水风险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何朝飞 王晓云 +2 位作者 陈伏龙 唐豪 龙爱华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21,35,共8页
以玛纳斯河肯斯瓦特出山口水文站控制流域为研究区,考虑变异条件下的频率结构特征,基于Copula函数建立洪水峰量联合分布,推求各峰量相互作用下的风险概率,构建了风险评估模型。结果表明:混合分布能较好地反映变异条件下的洪水变量频率分... 以玛纳斯河肯斯瓦特出山口水文站控制流域为研究区,考虑变异条件下的频率结构特征,基于Copula函数建立洪水峰量联合分布,推求各峰量相互作用下的风险概率,构建了风险评估模型。结果表明:混合分布能较好地反映变异条件下的洪水变量频率分布;基于Gumbel Copula函数建立的峰量联合分布能很好地描述洪水组合特性。在玛纳斯河500年一遇峰量两变量防洪设计标准下,联合风险与同现风险均达到最小值,洪水发生概率较低,因此选择频率较为接近的峰量设计标准,既能保证洪水发生的低风险概率,又符合工程险情的实际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雪洪水 风险分析 非一致性 混合分布 联合概率分布 COPULA函数 玛纳斯河
下载PDF
基于CMIP6多模式的和田河流域未来气候变化预估 被引量:5
3
作者 何朝飞 骆成彦 +2 位作者 陈伏龙 龙爱华 唐豪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15-528,共14页
气候系统模式是对历史和未来气候模拟最广泛有效的工具,但存在一定的不足和局限性,使其无法直接用以预估未来气候变化。本文采用基于分位数映射的日偏差校正(DBC)、多模式集合(MME)平均和基于皮尔逊r相关系数的加权集合(r-MME)平均方法,... 气候系统模式是对历史和未来气候模拟最广泛有效的工具,但存在一定的不足和局限性,使其无法直接用以预估未来气候变化。本文采用基于分位数映射的日偏差校正(DBC)、多模式集合(MME)平均和基于皮尔逊r相关系数的加权集合(r-MME)平均方法,以1971—2000年为基准期,评估6种气候模式在和田河流域的适用性;运用r-MME方法对未来SSP1-2.6、SSP2-4.5和SSP5-8.5情景下各模式的偏差校正结果进行集合,分析未来近期(2021—2050年)、远期(2061—2090年)日最高、最低气温以及降水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基于DBC的r-MME融合方法能够综合考虑各模式的优势,可大幅提高气候模式模拟的精度,年均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和降水量与实测序列的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918、0.821和0.878;3种情景下的气温和降水均呈现增加趋势,其中低强迫SSP1-2.6情景下的增幅最小,远期年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和降水的平均增量分别为2.830、2.523℃和46.412 mm,高强迫SSP5-8.5情景下的增幅最大,远期年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和降水的平均增量为5.697、6.452℃和93.206 mm;同时,未来温差的逐渐减少使得流域“暖湿化”现象更加明显。该研究结果可为未来气候变化下和田河流域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以及水资源预测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田河流域 CMIP6 模式评估 偏差校正 气候变化
下载PDF
基于模糊集对分析的新疆水资源脆弱性评价 被引量:2
4
作者 黄彦号 陈伏龙 +3 位作者 何朝飞 刘爽 吕廷波 孙怀卫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7-117,共11页
为科学评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水资源脆弱性状况,基于自然、人为和承载力3个子系统构建水资源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模糊集对分析模型从时空维度对新疆15个地区(州、市)的水资源脆弱性进行评价,并利用五元引力减法集对势识别其目标层... 为科学评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水资源脆弱性状况,基于自然、人为和承载力3个子系统构建水资源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模糊集对分析模型从时空维度对新疆15个地区(州、市)的水资源脆弱性进行评价,并利用五元引力减法集对势识别其目标层发展趋势。结果表明:空间分布上,水资源脆弱性呈现出东疆较强、南疆次之、北疆较弱的规律;时间趋势上,19.03%的地区脆弱性等级呈上升趋势,18.88%的地区较为稳定,62.09%的地区呈下降趋势,总体上脆弱性状况有所改善,但需对水资源脆弱性状况发展态势恒为偏反势的乌鲁木齐市、哈密市和昌吉回族自治州以及出现反势态势的喀什地区给予密切关注和调控。研究结果可为新疆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优化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脆弱性评价 模糊集对分析 熵权法 五元引力减法集对势 新疆
下载PDF
基于ERA5-Land数据集的玛纳斯河径流模拟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唐豪 王晓云 +3 位作者 陈伏龙 姜龙 何朝飞 龙爱华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71-283,共13页
气象数据是水文过程研究的关键要素,再分析数据的发展为资料缺乏地区的径流模拟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为研究ERA5-Land再分析数据集在径流模拟中的适用性,本文以玛纳斯河流域肯斯瓦特水文站以上流域为研究区,选取多个评价指标对ERA5-Lan... 气象数据是水文过程研究的关键要素,再分析数据的发展为资料缺乏地区的径流模拟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为研究ERA5-Land再分析数据集在径流模拟中的适用性,本文以玛纳斯河流域肯斯瓦特水文站以上流域为研究区,选取多个评价指标对ERA5-Land降水和温度进行准确性评价,并采用经验模态分解(EOF)分析其在研究区内的分布特点。在准确性方面,ERA5-Land与实测数据具有较好相关性,降水探测率为0.96,能反映大多数的降水事件,但与实测数据相比总体偏高21.81%,气温准确性好于降水,总体拟合效果较好,最优范围为-5~20℃,在极值部分不确定性有所增加。EOF决定性模态表明研究区内降水、气温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即易受大尺度天气系统影响。利用该数据集驱动SWAT模型在月、日尺度上对玛纳斯河流域进行径流模拟,在验证期纳什系数(NSE)分别为0.88和0.82,具有较好的模拟效果。ERA5-Land再分析数据集可为西北缺乏实测气象资料地区径流模拟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A5-Land SWAT模型 径流 EOF 玛纳斯河 缺测气象资料地区
下载PDF
基于EMD组合模型的径流多尺度预测 被引量:14
6
作者 李福兴 陈伏龙 +2 位作者 蔡文静 何朝飞 龙爱华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28-437,共10页
受全球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影响,径流序列愈发呈现出非稳态与非线性特征,为降低由此而引发的预报误差,充分发挥不同模型对提高径流预测精度的优势,针对传统径流预报模型的单一性,以干旱区典型内陆河玛纳斯河为例,采用经验模态分解(EMD)... 受全球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影响,径流序列愈发呈现出非稳态与非线性特征,为降低由此而引发的预报误差,充分发挥不同模型对提高径流预测精度的优势,针对传统径流预报模型的单一性,以干旱区典型内陆河玛纳斯河为例,采用经验模态分解(EMD)提取径流序列中具有物理含义的信号,得到不同时间尺度的多个固有模态函数(IMF)及1个趋势项,利用ARIMA模型与GRNN模型分别对不同时间尺度的IMF分量进行模拟,分析径流未来变化趋势。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法、Spearman相关系数法、平均影响值法筛选大气环流因子作为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入项,根据子序列的局部频率特点构建组合模型。最后将各IMF分量的预测结果重构,得到径流的最终预测值。单一评价指标无法全面评价模型精度,本文通过构建TOPSIS评价模型对径流预测模型进行定量评估,客观评价模型优度。结果表明:EMD分解能有效提取径流序列中隐含的多时间尺度信号,由趋势项可知玛纳斯河径流量总体呈上升趋势;EMD分解可提高ARIMA模型25%的合格率,但对于高频率分量IMF1、IMF2、IMF3,ARIMA模型的相对误差达到70%以上,预测结果不理想;经过筛选预报因子可有效提高GRNN模型精度,其中MIV法筛选的预报因子最适合玛纳斯河,与EMD-ARIMA组合后的GRNN模型的合格率最高,TOPSIS模型得分也最高。预测结果可作为水资源规划与调度的科学依据,建模思路也可为优化径流预测模型提供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MD 径流预测 GRNN模型 组合模型 模型评价
下载PDF
CMADS在玉龙喀什河径流模拟中的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骆成彦 陈伏龙 +2 位作者 何朝飞 龙爱华 乔长录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90-1101,共12页
以玉龙喀什河流域为研究区,使用中国气象同化驱动数据集(the China Meteorological Assimilation Driving Datasets for the SWAT Model,CMADS)驱动SWAT(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水文模型进行径流模拟,评估了CMADS在该流域的精... 以玉龙喀什河流域为研究区,使用中国气象同化驱动数据集(the China Meteorological Assimilation Driving Datasets for the SWAT Model,CMADS)驱动SWAT(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水文模型进行径流模拟,评估了CMADS在该流域的精度以及对SWAT模型的适用性。结果表明:(1)CMADS的降水、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与地面水文测站获取的相应参数的相关系数分别达到了0.650、0.998和0.995,对气温的模拟结果明显优于降水;并利用协同克里金插值分析了CMADS在研究区的降水、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时空分布特征,表明该数据集能够很好地反映下垫面地形特征,具有较高的质量。(2)SWAT模型在模拟月尺度径流方面,除极值模拟较差以外,率定期和验证期的纳什效率系数(Nash-Sutcliffe Efficiency Coefficient,NSE)分别达到了0.845和0.836,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模拟结果。本文证明了CMADS+SWAT模式对高寒山区的水文模拟有很好的适用性,提供了在地面站点稀缺地区构建水文模型的替代方案,对寒旱区的水文模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龙喀什河 寒旱区 再分析数据 时空分布特征 SWAT水文模型
下载PDF
玛纳斯河流域上游融雪洪水序列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何朝飞 陈伏龙 +3 位作者 张志君 杨宽 何新林 龙爱华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20年第1期109-114,123,共7页
为了探究融雪洪水流域环境变化下的趋势性,以玛纳斯河流域上游肯斯瓦特水文站年融雪洪水序列为例,利用Pettitt法和里海哈林(Lee-Heghinian)法检验洪水峰量年际变化中的突变现象,利用R/S法探究序列变异程度,所得到的突变点将历年洪水过... 为了探究融雪洪水流域环境变化下的趋势性,以玛纳斯河流域上游肯斯瓦特水文站年融雪洪水序列为例,利用Pettitt法和里海哈林(Lee-Heghinian)法检验洪水峰量年际变化中的突变现象,利用R/S法探究序列变异程度,所得到的突变点将历年洪水过程划分为两个阶段,并采用了加权滑动平均法及Mann-Kendall法分析了洪水时间序列的趋势变化。结果表明:在人类活动及气候变化影响下,玛纳斯河流域1957-2014年洪水特征序列发生了中等变异,变异点前序列波动幅度较为明显,而变异点后整体变化呈下降趋势但并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雪洪水 突变分析 变化特征 滑动平均 M-K检验 R/S分析 玛纳斯河流域
下载PDF
基于时频分析的LSTM组合模型径流预测 被引量:7
9
作者 蔡文静 陈伏龙 +2 位作者 何朝飞 骆成彦 龙爱华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696-1706,共11页
针对变化环境下径流时间序列复杂的非线性、非平稳性特征,为提高中长期径流预测的准确性,运用多种时频分析方法构建组合预报模型以探究适用性。以干旱区典型内陆河玛纳斯河为例,利用经验模态分解(EMD)、变分模态分解(VMD)、离散小波变换... 针对变化环境下径流时间序列复杂的非线性、非平稳性特征,为提高中长期径流预测的准确性,运用多种时频分析方法构建组合预报模型以探究适用性。以干旱区典型内陆河玛纳斯河为例,利用经验模态分解(EMD)、变分模态分解(VMD)、离散小波变换(DWT)时频分析方法对径流时间序列进行多尺度分解,得到不同频率和特征的子序列。以前期径流、降水量、气温、大气环流因子等作为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模型(LSTM)的输入变量,采用随机森林法和Pearson相关系数法确定各子序列的最佳预报因子,基于时频分析方法分别构建EMD-LSTM、VMD-LSTM、DWT-LSTM组合预报模型,通过LSTM模型对各子序列进行预测,加和重构获得最终预测结果,并与单一的误差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极限学习机(ELM)、LSTM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组合模型VMD-LSTM预报误差最小、精度最高,纳什系数保持在0.9以上,有效避免了过拟合等问题,其径流极值预测误差在15%以内,对径流总体趋势预测和极值的追踪均有良好效果。研究结果可为流域水资源规划与调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预测 组合模型 时频分析 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
下载PDF
新疆和田河径流丰枯评价及组合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黄星 陈伏龙 +2 位作者 赵琪 何朝飞 龙爱华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570-1578,共9页
基于同古孜洛克和乌鲁瓦提水文站1960—2016年年尺度与月尺度径流数据,分别采用均值标准差法和模糊集对分析法对和田河2大支流进行丰枯类别评价,并在此基础上优选模糊集对法和Copula函数法计算2条源流径流丰枯组合概率,同时分析2支流间... 基于同古孜洛克和乌鲁瓦提水文站1960—2016年年尺度与月尺度径流数据,分别采用均值标准差法和模糊集对分析法对和田河2大支流进行丰枯类别评价,并在此基础上优选模糊集对法和Copula函数法计算2条源流径流丰枯组合概率,同时分析2支流间互补的优劣性。结果表明:模糊集对法考虑了年内径流贡献度使评价结果更客观,玉龙喀什河枯水年占比最高,应提高枯水期水资源利用,喀拉喀什河平水年占比最高,表明喀拉喀什河常年来水稳定;统计法和Copula函数得出的丰枯概率存在差异性与数据使用、划分方式及源流区域海拔有关,2种方法结果均表现为异步丰枯概率大于同步丰枯概率,两支流具有较好互补性。该结果能更清晰的描述和田河径流丰枯状态及丰枯组合特性,可为和田河流域水资源调度提供参考和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集对法 COPULA函数 均值标准差法 丰枯组合 和田河 新疆
下载PDF
新疆和田河径流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黄星 陈伏龙 +2 位作者 赵琪 何朝飞 龙爱华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8-96,共9页
【目的】研究和田河径流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M-K检验、Pettitt突变检验、Morlet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径流及影响因素的变化趋势、突变特征及周期规律。在确定影响因素与径流的相关性基础上,建立了影响因素与径流的多元线... 【目的】研究和田河径流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M-K检验、Pettitt突变检验、Morlet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径流及影响因素的变化趋势、突变特征及周期规律。在确定影响因素与径流的相关性基础上,建立了影响因素与径流的多元线性方程及神经网络模型,定量分析了气候因素与人类活动对径流变化的贡献水平。【结果】玉龙喀什河径流表现出增加趋势,喀拉喀什河径流呈减少趋势,突变年份为2009、2004年,在40~55 a尺度下的玉龙喀什河与33~55 a尺度下的喀拉喀什河都经历2个枯-丰变换周期。玉龙喀什河、喀拉喀什河降水量都呈显著增加趋势,突变年份均为2001年,两河降水同时展现出3次偏多-偏少交替。年均气温呈显著性增加,在1984年发生突变,气温经过2个冷-暖变换周期。玉龙喀什河与喀拉喀什河径流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影响较小,气候变化对径流的贡献率分别为84.06%和72.51%,而人类活动的贡献率为15.94%和27.49%。【结论】玉龙喀什河和喀拉喀什河在40~55、33~55 a尺度下由丰水期转为枯水期,玉龙喀什河和喀拉喀什河流域降水未来为少水期,和田河流域气温在40~50 a尺度下处于偏暖阶段。喀拉喀什河突变点与乌鲁瓦提水库的修建有关,降水和气温发生突变时间于西北地区气候转变相一致。气温因素是径流补给的主要影响成分,气候变化为径流变化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 影响因素 贡献率 周期性 和田河
下载PDF
基于区域一体化的长三角城市碳达峰实证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晏清 贺超飞 郭焕修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50-172,共23页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和开放程度最高的区域,同时也是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最高的区域之一。在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双碳”目标之下,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是否有利于区域低碳经济发展和促进区域碳达峰成...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和开放程度最高的区域,同时也是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最高的区域之一。在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双碳”目标之下,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是否有利于区域低碳经济发展和促进区域碳达峰成为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本文在比较分析国内外碳达峰研究的基础之上,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对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2005—2019年的二氧化碳核算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和碳达峰预测。结果显示:长三角城市群的二氧化碳排放聚集效应明显。总体而言,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要素市场一体化、外商直接投资、公共财政收入和科技支出显著影响长三角地区的碳达峰。如果充分考虑区域一体化的空间溢出效应,长三角地区将提前7年在2023年实现碳达峰。根据实证结果,本文就如何通过区域一体化发展促进上述地区尽早实现碳达峰提出具体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达峰 环境库兹涅兹曲线 长三角地区 区域一体化
下载PDF
临时收储政策改为目标价格制度促进大豆扩种了么?——基于双重差分方法的分析 被引量:46
13
作者 贺超飞 于冷 《中国农村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9-46,共18页
本文运用中国411个县的2011~2015年的面板数据和双重差分方法,研究了临时收储政策调整为目标价格制度对大豆播种面积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其背后的政策机制。对政策改革效果的评估发现:尽管目标价格低于根据大豆和玉米间合理比价推算... 本文运用中国411个县的2011~2015年的面板数据和双重差分方法,研究了临时收储政策调整为目标价格制度对大豆播种面积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其背后的政策机制。对政策改革效果的评估发现:尽管目标价格低于根据大豆和玉米间合理比价推算的价格水平,在2014年(即目标价格制度推行的首年),改革仍使试点地区大豆播种面积在上年基础上显著扩大了11.4%;但是,2015年,试点地区大豆播种面积较上年显著减少了20.5%。政策机制分析表明:目标价格制度的实施可减少原临时收储政策下政府补贴的中间"损耗",把相应的收益转移给豆农,提升豆农的种豆预期收益;并且2014年的目标价格高于上年临时收储价格,进一步刺激了试点地区豆农在该年扩大大豆生产。这两种效应共同导致了他们在改革首年增加大豆播种面积。但是,目标价格制度下的种豆收益远未达到2014年播种期豆农的预期,豆农从种豆损失中汲取"教训",对种豆收益预期进行调整,于2015年大幅减少了大豆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价格制度 临时收储政策 播种面积 收益预期 大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