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OBE理念和课程思政的野外地质实习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
1
作者 何虎军 焦建刚 +2 位作者 杨兴科 肖良 雷万杉 《中国地质教育》 2024年第1期116-121,共6页
野外地质实习是地学类等高校专业人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其线上线下混合式实习模式值得探索和完善。原有地质实习多以教师为中心,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学习能力;教学方式主要为线下教学,常受特殊事件(如疫情、极端天气等... 野外地质实习是地学类等高校专业人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其线上线下混合式实习模式值得探索和完善。原有地质实习多以教师为中心,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学习能力;教学方式主要为线下教学,常受特殊事件(如疫情、极端天气等)的影响;课程思政与实习课程教学有效融合不够,造成课程思政环节滞后;考评方式不能客观地反映实习课程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综合学习效果等。针对这些问题,基于工程教育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和课程思政建设纲要,紧密围绕野外地质实践教学实习课程特点和实践内容,以树立正确价值观、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作为实习课程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了野外地质实习课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深度挖掘、精心设计课程思政内容并有机融入线上和线下教学,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协同育人效果。构建全方面多元立体全生命周期课程教学评价体系,提升和优化线上线下教学效果,着力培养创新型地学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升野外地质实习课程的教育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模式 野外地质实习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下载PDF
宁夏海原西华山地区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
2
作者 苏力 朱海军 +10 位作者 谷守江 杨兴科 赵翌辰 孙雪平 何虎军 韩珂 张玉瑜 谭江 谢愿龙 张龙 高立博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1-206,共16页
宁夏海原西华山金矿区位于秦岭—祁连—昆仑造山带之祁连构造成矿带,在该矿区已发现马场和柳沟2个金矿床。区内含矿地层为长城系海原群变质地层,矿脉受断裂带控制,矿石类型主要为蚀变煌斑岩型、石英脉型和蚀变岩型。为了查明西华山金矿... 宁夏海原西华山金矿区位于秦岭—祁连—昆仑造山带之祁连构造成矿带,在该矿区已发现马场和柳沟2个金矿床。区内含矿地层为长城系海原群变质地层,矿脉受断裂带控制,矿石类型主要为蚀变煌斑岩型、石英脉型和蚀变岩型。为了查明西华山金矿区矿床成因类型和成矿过程,对马场和柳沟2个金矿床开展了野外地质调查、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和H-O-S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工作。研究表明:马场和柳沟金矿床石英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范围分别为140.1~382.6℃和203.2~353.9℃,集中在250~260℃和270~280℃;盐度[w(NaCleq)]分别为2.57%~10.72%和5.28%~12.08%,集中在6%~7%和7%~8%;成矿期成矿流体δD值分别为-86.5‰~-87.2‰和-90.2‰~-91.6‰,δ^(18)O值分别为7.4‰~8.7‰和8.7‰~10.0‰;2个矿区矿石黄铁矿中δ^(34)S分布范围为-1.00‰~0.27‰。综合研究认为,区内金矿成矿流体属于中低温、中低盐度的流体,主要来源于岩浆水;硫也主要源于岩浆,有少量可能源于围岩地层;区内金矿床属于与晚古生代中酸性岩浆活动有关的中低温低盐度岩浆热液型金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H-O-S同位素 成矿流体 矿床成因 祁连构造带 西华山金矿区
下载PDF
U-Pb Zircon and Re-Os Molybdenite Geochronology of the W-Mo Mineralized Region of South Qinling, China, and their Tectonic Implications 被引量:3
3
作者 HAN Ke YANG Xingke +6 位作者 CHAO Huixia he hujun RUAN Shiqi GAO Yunfeng ZHANG Weisheng ZHU Wei JIN Gang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21年第2期500-516,共17页
A W-Mo mineralized region is located along the northern margin of the South Qinling tectonic belt of China. WMo mineralization occurs mainly in Cambrian–Ordovician clastic and carbonate rocks, and the ore bodies are ... A W-Mo mineralized region is located along the northern margin of the South Qinling tectonic belt of China. WMo mineralization occurs mainly in Cambrian–Ordovician clastic and carbonate rocks, and the ore bodies are structurally controlled by NW–SE-and NNE–SSW-striking faults. Evidence for magmatism in the area is widespread and is dominated by intermediate–felsic intrusives or apophyses, such as the Dongjiangkou, Yanzhiba, Lanbandeng, and Sihaiping granitic bodies. Quartz-vein-type mineralization and fault-controlled skarn-type mineralization dominate the ore systems, with additional enrichment in residual deposits. At present, there are few or insufficient studies on(1) the age of mineralization,(2)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mediate–felsic granite and W-Mo mineralization,(3) the source of ore-forming materials, and(4) the metallogenic and tectonic setting of the mineralized area.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geochronology results for numerous intrusive granitic bodies in the South Qinling tectonic belt. U-Pb zircon geochronology of the Lanbandeng monzogranite and Wangjiaping biotite monzogranite yields ages of 222.7 ± 2.3 and 201.9 ± 1.8 Ma, respectively. In contrast to the Late Triassic age of the Lanbandeng monzogranite, the age of the newly discovered Wangjiaping biotite monzogranite places it at the Triassic–Jurassic boundary. Re-Os molybdenite geochronology on the Qipangou W-Mo deposit yielded a model age of 199.7 ± 3.9 Ma, indicating the deposit formed in the early Yanshanian period of the Early Jurassic. Granitoid intrusions in the mineralized area are characterized by composite granite bodies that crystallized at ca. 240–190 Ma. While there were multiple stages of intrusion, most occurred at 210–220 Ma, with waning magmatic activity at 200–190 Ma. The Re-Os age of molybdenite in the region is ca. 200–190 Ma, which may represent a newly discovered period of W-Mo metallogenesis that occurred during the final stages of magmatism. The heat associated with this magmatism drove ore formation and might have provided additional ore-forming components for metallogenesis(represented by the Wangjiaping biotite monzogranite). Ore materials in the mineralized area were derived from mixed crustal and mantle sources. Enrichment of the region occurred during intracontinental orogenesis in the late Indosinian–Yanshanian, subsequent to the main Indosinian collision. At this time, the tectonic environment was dominated by extension and strike-slip mo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Pb zircon geochronology Re-Os molybdenite geochronology tungsten-molybdenum mineralized area intracontinental orogeny South Qinling
下载PDF
岩浆核杂岩和变质核杂岩特征对比及控矿实例--南秦岭牛山-凤凰山变质核杂岩和牛山北岩浆核杂岩构造群落及控矿模式
4
作者 杨兴科 何虎军 +3 位作者 晁会霞 朱昊磊 韩珂 王北颖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20-539,共20页
以南秦岭牛山-凤凰山变质核杂岩和牛山北岩浆核杂岩为例,通过核杂岩的构造群落、变质程度、岩浆侵位与变形时代、构造层次与演化、控矿特征与控矿构造-蚀变岩相填图及测年研究,对比2类核杂岩的特征及其控矿作用。结果表明,2类核杂岩有... 以南秦岭牛山-凤凰山变质核杂岩和牛山北岩浆核杂岩为例,通过核杂岩的构造群落、变质程度、岩浆侵位与变形时代、构造层次与演化、控矿特征与控矿构造-蚀变岩相填图及测年研究,对比2类核杂岩的特征及其控矿作用。结果表明,2类核杂岩有相似的结构样式,但构造群落和演化差别较大。牛山-凤凰山变质核杂岩核部为新元古代武当岩群和耀岭河岩组中深变质岩,其中可见新元古代石英闪长岩和加里东期辉石岩-辉绿岩株,说明是在新元古代或加里东期形成的。核杂岩与外围震旦系-泥盆系浅变质岩间由剥离断层及韧性剪切带分割。志留系梅子垭岩组为浅变质强变形的岩片组合,发育多层次韧性剪切、固态流变、滑脱-逆冲-走滑变形3期新生面理及其置换。而牛山北岩浆核杂岩核部和外围是浅变质岩,在核部和外围填图、测试时发现新元古代、早古生代、三叠纪、侏罗纪4期侵入岩,与岩浆核杂岩相关的有三叠纪-早侏罗世二长花岗岩株和晚侏罗世花岗岩脉2期侵入岩。研究发现,与岩浆核杂岩伴随的岩浆侵位、韧性剪切变形与热变质增温-变斑晶加大-自然金沿S 2面理分布-金矿化热液蚀变等的时代均集中在晚三叠世-侏罗纪,指示了时代较新的陆内造山期岩浆核杂岩的脆-韧性剪切变形-立交桥式岩浆-热力垂向增生-热液蚀变成矿时空关联特点及深部找矿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浆核杂岩 变质核杂岩 构造群落 脆-韧性剪切带 控矿构造模式 金矿成矿规律 南秦岭
下载PDF
黔西南架底金矿床载金黄铁矿成矿物质来源和成矿机制探讨:来自原位硫同位素的证据
5
作者 何虎军 田冲 +1 位作者 张文高 杨兴科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91-800,共10页
架底金矿床是黔西南玄武岩分布地区较为典型的金矿床之一,该矿床载金黄铁矿普遍具有环带结构,显示出多期次、多来源的特征,对成矿物质来源和矿床成因研究提出挑战。本文基于野外认识和室内显微镜下的观察,将不同形态的黄铁矿划分为三个... 架底金矿床是黔西南玄武岩分布地区较为典型的金矿床之一,该矿床载金黄铁矿普遍具有环带结构,显示出多期次、多来源的特征,对成矿物质来源和矿床成因研究提出挑战。本文基于野外认识和室内显微镜下的观察,将不同形态的黄铁矿划分为三个期次:①成矿前的黄铁矿为草莓状黄铁矿,是沉积期黄铁矿的典型代表;②成矿期的黄铁矿有两种:一种呈自形‒半自形,粒径较大,几十微米到100μm不等,核部有较多的裂隙发育,背散射图像显示核部周围发育有环带,通常呈脉状产出;另一种为均质结构的细粒五角十二面体的黄铁矿,粒径大约都在50μm左右,无环带结构;③成矿期后的黄铁矿颗粒较大,多为立方体和不规则状产出,同样也发育有环带结构。在此基础上,利用LA-MC-ICP-MS分析方法对不同期次的黄铁矿进行原位S同位素测试,结果显示:成矿前无环带黄铁矿δ34S的值为-23.47‰~-19.76‰,表现为较大的负值,显示沉积硫的特征;成矿期的环带黄铁矿以及同期均质五角十二面体黄铁矿的δ34S值为-1.39‰~4.45‰;成矿期后的环带黄铁矿δ34S的值为-1.57‰~-0.91‰,两者整体均显示岩浆硫的特征,但属于不同阶段的产物。综合前人研究成果,推测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幔,有部分地壳物质的混入,可能经历了两个过程,首先是铁白云石与富集CO_(2)的流体反应,释放出Fe^(2+)、Mg^(2+)、Ca^(2+)离子,形成白云石,为之后的硫化、黄铁矿化提供必需的Fe质,随后含H3AsO_(3)^(0)、[Au(HS)2]–、富H_(2)S的还原性流体与Fe^(2+)反应形成含砷黄铁矿、黄铁矿,金以Au+的形式进入含砷黄铁矿,完成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架底金矿床 成矿期次 原位S同位素 成矿物质来源 成矿机制
下载PDF
野外地质实践教学过程中信息化技术应用与教学改革——以汉中梁山野外地质实践教学为例
6
作者 焦建刚 杨兴科 +3 位作者 何虎军 肖良 雷万杉 陶霓 《中国地质教育》 2023年第2期121-126,共6页
针对野外地质教学过程中存在因场景变化快而重现性差,地形陡峭或潜在滚石因素不能近距离观察,地质现象不会自我表述而观赏性不足,疫情、时间或天气原因影响野外教学实习进度等问题,本文以汉中梁山野外地质实践教学为例,将信息化技术应... 针对野外地质教学过程中存在因场景变化快而重现性差,地形陡峭或潜在滚石因素不能近距离观察,地质现象不会自我表述而观赏性不足,疫情、时间或天气原因影响野外教学实习进度等问题,本文以汉中梁山野外地质实践教学为例,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到实践教学中,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把野外实习内容和调研工作方法搬到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将知识点学习和方法技能训练融入闯关式路线虚拟仿真教学中;编制了视频讲解小程序,通过扫描二维码让实习路线或剖面中的重要地质现象能够自动播放、自我介绍、反复练习;制作岩矿标本三维模型并集成显微组构与岩矿化学分析等,协助岩矿成因分析和定量化评价指标等工作;通过师生间教-学-研-习-思-创结合训练,提升实习基地研究水平和信息化应用程度,促进师生间实习教学环节的多模块化和菜单式教与学任务;将课程思政融入野外实践教学环节。野外实践教学改革中融合辩证思维、思政范例、虚拟仿真、信息化技术与实施“四化”教学改革,持续提高了师生对实习基地及周邻区地质科学问题的研究程度与教学质量,提升了学生对野外实习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改革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外实践教学 信息化技术 虚拟仿真 教学改革
下载PDF
海南富文金矿床矿石、围岩及地层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7
作者 崔文玮 晁会霞 +4 位作者 何虎军 杨兴科 杨俊杰 朱昊磊 吴旭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23年第3期423-432,共10页
海南富文金矿床位于华南褶皱系五指山褶皱带北缘,主要出露早白垩世鹿母湾组(K1l)含砾碎屑沉积岩。金矿体呈脉状和似层状赋存于鹿母湾组砂岩层间破碎带中。为进一步探讨富文金矿的成矿物质来源,对石英脉型矿石、赋矿围岩鹿母湾组碎屑沉... 海南富文金矿床位于华南褶皱系五指山褶皱带北缘,主要出露早白垩世鹿母湾组(K1l)含砾碎屑沉积岩。金矿体呈脉状和似层状赋存于鹿母湾组砂岩层间破碎带中。为进一步探讨富文金矿的成矿物质来源,对石英脉型矿石、赋矿围岩鹿母湾组碎屑沉积岩及岩浆岩进行主量、微量和稀土元素测试分析。结果显示:矿石与围岩地层、岩浆岩具有相似的微量元素变化趋势以及相似的稀土配分模式,预示着成矿与地层、岩浆岩关系密切。早白垩世石英闪长岩、细粒花岗岩和碎屑沉积岩均为矿体的形成提供了成矿物质,矿床类型为岩浆热液型金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来源 地球化学 微量元素 稀土元素 岩浆热液型金矿 富文金矿
下载PDF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和黄铁矿大数据判别金矿类型
8
作者 朱昊磊 杨兴科 +3 位作者 何虎军 李展 张鑫雨 崔文玮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396-3409,共14页
黄铁矿是金矿中普遍存在的金属硫化物,其微量元素含量信息可以揭示出矿物形成时的相关矿物和流体组成与结晶特征,因此不同期次与金矿有关的黄铁矿及微量元素信息可以被用来预测矿床的类型。且相关研究历史已久,积累了大量的研究资料,然... 黄铁矿是金矿中普遍存在的金属硫化物,其微量元素含量信息可以揭示出矿物形成时的相关矿物和流体组成与结晶特征,因此不同期次与金矿有关的黄铁矿及微量元素信息可以被用来预测矿床的类型。且相关研究历史已久,积累了大量的研究资料,然而由于研究思想和手段的局限性,传统方法往往存在无解性或多解性问题。随着大数据思想的发展和推广,研究人员试图采用机器学习算法来解决此类问题,已取得不错的效果。本次研究根据深度学习思想建立黄铁矿微量元素数据集并进行深入研究,采用“成分数据图像化”和“数据增强”等手段,解决了前人采用深度学习方法进行此类分类任务时遇到的数据不平衡问题和卷积神经网络无法直接读取数据的问题。本文对比分析了基于四种卷积神经网络模型(Mobilenet V2、Resnet 50、VGG 16和VIT)采用黄铁矿微量元素成分数据进行金矿类型分类任务的精度与效果,发现采用卷积神经网络算法可以基于黄铁矿成分数据对不同类型金矿进行较为精准的分类任务。此方法比传统图解法具备更高的精准度与泛化能力,通过对金矿类型的预测可以为找矿勘查和深部预测工作节省成本,也为深度学习在地质矿产研究方面的应用和推广提供全新思路,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铁矿 金矿类型 大数据 深度学习 卷积神经网络 灰度图
下载PDF
南秦岭汉阴北部金矿田脆-韧性剪切带控矿特征及构造变形-成矿年代学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韩珂 杨兴科 +3 位作者 何虎军 晁会霞 杨龙伟 张伟胜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01-818,共18页
陕南汉阴北部金矿田位于南秦岭-北大巴山逆冲推覆系中。矿田内赋矿地层为下志留统梅子垭组(S1m)浅变质强变形片岩,构造格架为5条次级近EW走向的脆-韧性剪切带。由于矿田成因类型、脆-韧性剪切带性质及构造期次划分、构造控矿特征、构造... 陕南汉阴北部金矿田位于南秦岭-北大巴山逆冲推覆系中。矿田内赋矿地层为下志留统梅子垭组(S1m)浅变质强变形片岩,构造格架为5条次级近EW走向的脆-韧性剪切带。由于矿田成因类型、脆-韧性剪切带性质及构造期次划分、构造控矿特征、构造-成矿时代等关键问题研究仍存在争议和不足,从而制约矿田深部找矿。为此,本文采用矿田(区)大比例尺构造-蚀变岩相填图、锆石U-Pb和黑云母40Ar-39Ar测年等方法,查明金矿田脆-韧性剪切带内至少存在3期构造变形,其中以第二期(S2)构造变形为主,形成矿田内右行走滑-逆冲推覆控矿脆-韧性剪切带,走向NW-NWW,倾向NE-NNE。剪切带与蚀变矿化带空间位置关系套合较好,矿体产状变化受剪切带及S2期构造面理控制,剪切带的纵向脆性、韧性变形分带分别控制石英脉型和构造蚀变岩型矿化分布。脆-韧性剪切带内未发生剪切变形、且产状与剪切带产状近乎一致的花岗闪长岩脉锆石U-Pb年龄(180.2±3.6 Ma)和含矿黑云母变斑晶化蚀变岩黑云母40Ar-39Ar年龄(178.4±0.8 Ma),表明剪切带的活动时代应为178 Ma左右,属早侏罗世,处在南秦岭陆内造山期。结合前人获得的同构造带西段羊坪湾金矿载金黄铁矿Rb-Sr同位素年龄(208±0.88 Ma),表明金矿田的成矿作用可能始于晚三叠世,延续到侏罗纪,贯穿于脆-韧性剪切带变形活动期,即金成矿期为晚三叠世-侏罗纪。下一步找矿远景区应位于矿田脆-韧性剪切带内与金矿化密切相关的蚀变带发育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秦岭 金矿田 脆-韧性剪切带 面理 构造变形-成矿年代 陆内造山
下载PDF
南秦岭汉阴金矿田长沟金矿陆内造山期构造-蚀变岩相填图与找矿模型 被引量:5
10
作者 杨兴科 韩珂 +3 位作者 何虎军 张伟胜 魏丽 贾凤仪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715-1725,共11页
大比例尺矿田构造-蚀变岩相填图技术是矿田构造物理化学研究和整装勘查区综合研究中逐渐形成的一项新技术。通过对南秦岭石泉-旬阳金矿整装勘查区调研和大比例尺矿田构造填图示范,认为在矿田尺度实施1∶25000构造-岩相填编图、在矿区尺... 大比例尺矿田构造-蚀变岩相填图技术是矿田构造物理化学研究和整装勘查区综合研究中逐渐形成的一项新技术。通过对南秦岭石泉-旬阳金矿整装勘查区调研和大比例尺矿田构造填图示范,认为在矿田尺度实施1∶25000构造-岩相填编图、在矿区尺度实施1∶10000或1∶5000构造-蚀变岩相填编图是可行有效的。南秦岭汉阴北部金矿田近十年来经过矿田构造-蚀变岩相填图和专题研究,找矿预测进展较大。其中,长沟金矿是近年矿田构造-蚀变岩相填图找矿和整装勘查区综合研究新发现的、受脆-韧性剪切带控制的蚀变岩型金矿床。长沟金矿床位于脆-韧性剪切带DSZ3(RF5)内。含矿岩性主要是下志留统梅子垭组糜棱岩化含黑云母变斑晶绢云母石英片岩和含石榴子石绢云母石英片岩。与成矿密切相关的蚀变主要有黑云母化、硅化、黄铁矿化、绢云母化。当黑云母变斑晶发育、石英脉密集发育,伴有黄铁矿化,且离构造破碎带80~150 m时,金矿化品位较高。成矿流体主要属中-低温、中-低盐度、低密度的NaCl-H2O-CO2体系,成矿压力为41.03~98.04 MPa,成矿深度为1.52~3.63 km。与成矿有关的花岗闪长岩脉和花岗细晶岩锆石LA-ICP-MS年龄为180.2±3.6~176.0±1.9 Ma。长沟矿区黑云母变斑晶化蚀变岩金矿石中黑云母40Ar-39Ar年龄为178.44±0.81 Ma,反等时线年龄为178.20±0.76 Ma。明确了该矿区蚀变岩成岩和金成矿时代为早侏罗世,成矿时代属于燕山期陆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物理化学 构造-蚀变岩相 脆-韧性剪切带 大比例尺矿田构造-蚀变岩相填图 汉阴县长沟金矿床 陆内造山期
下载PDF
南秦岭汉阴县长沟金矿床三维模型与定位预测 被引量:6
11
作者 杨龙伟 杨兴科 +3 位作者 高雅宁 何虎军 褚娜娜 张正民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18年第3期270-278,共9页
分析了采用传统地质信息表达方法存在的缺陷及开展三维立体地质填图的意义,通过对钻孔、地形和勘探线剖面等资料的综合研究,首次运用Surpac软件建立了陕南汉阴县长沟金矿床的三维可视化模型,直观地显示了地形、构造及矿体的空间展布规... 分析了采用传统地质信息表达方法存在的缺陷及开展三维立体地质填图的意义,通过对钻孔、地形和勘探线剖面等资料的综合研究,首次运用Surpac软件建立了陕南汉阴县长沟金矿床的三维可视化模型,直观地显示了地形、构造及矿体的空间展布规律。综合地质研究和三维模型特征分析结果表明:长沟金矿是一个受产于志留系区域变形变质岩中的近EW-NWW向脆—韧性剪切带DSZ3及其旁侧次级断裂破碎带控制的金矿床,含金矿化脉体主要沿S2面理分布,矿区西部的有利找矿方向应为南西区域、呈NW走向斜列的矿体沿NWW 285°~310°方向的更深部位。基于Surpac软件的三维可视化地质模型的建立和定位预测结果,对长沟金矿以及外围找矿勘查工作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沟金矿 SURPAC软件 三维模型 定位预测 南秦岭
下载PDF
黔西南架底金矿床载金黄铁矿的矿物学特征及金的赋存规律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田冲 张文高 +4 位作者 何虎军 杨兴科 韩珂 王晓虎 吴玉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255-1266,共12页
黔西南地区是中国卡林型金矿的主要产地之一,架底金矿作为黔西南地区近年来在玄武岩中新发现的卡林型金矿床,其金的赋存状态一直备受关注。前人研究表明,含砷黄铁矿是架底金矿的主要载金矿物,然而对架底金矿载金黄铁矿以及金的赋存规律... 黔西南地区是中国卡林型金矿的主要产地之一,架底金矿作为黔西南地区近年来在玄武岩中新发现的卡林型金矿床,其金的赋存状态一直备受关注。前人研究表明,含砷黄铁矿是架底金矿的主要载金矿物,然而对架底金矿载金黄铁矿以及金的赋存规律一直缺乏深入的研究。文章结合野外实际调研以及室内显微岩相观察研究,首先对矿区黄铁矿进行了期次的划分;然后利用电子探针微区成分分析方法对不同期次的黄铁矿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架底金矿的黄铁矿中,S、As具有明显的负相关性,Au、As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成矿前黄铁矿与成矿期、成矿后的黄铁矿核部具高S、Fe,低As、Au等相似的特征,成矿期黄铁矿的环带具高As、Au的特征,与成矿后的环带(高As不含Au)相比较具明显差异,两者属于不同的热液事件。据此判断矿区载金黄铁矿的结晶顺序为:草莓状低砷无环带黄铁矿→含砷环带黄铁矿(含金)以及均质无环带的细粒黄铁矿→高砷环带黄铁矿(不含金)。这一结论对架底金矿找矿勘查工作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架底金矿 电子探针 含砷黄铁矿 环带结构 微量元素 矿产勘查工程 贵州省
下载PDF
基于Surpac的马蹄沟金矿床三维地质模型构建及找矿预测 被引量:5
13
作者 安乐 何虎军 +3 位作者 杨兴科 韩珂 李斌 胡国朝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18年第5期586-595,共10页
基于马蹄沟金矿已有的勘查工程数据和研究成果,利用Surpac软件平台建立了马蹄沟金矿区三维可视化地学模型,三维直观且定量地展现了马蹄沟金矿地形、地层、构造和矿化域基本情况。综合研究了该矿区金矿化的空间分布规律,认为马蹄沟金矿... 基于马蹄沟金矿已有的勘查工程数据和研究成果,利用Surpac软件平台建立了马蹄沟金矿区三维可视化地学模型,三维直观且定量地展现了马蹄沟金矿地形、地层、构造和矿化域基本情况。综合研究了该矿区金矿化的空间分布规律,认为马蹄沟金矿体主要沿NW-SE向展布延伸,罗汉寺—瓦窑上韧脆性逆冲推覆断层(F9)及其派生和演化构造是本矿区主要控矿构造。随着高程由高到低变化,矿化强度有减弱趋势,且呈现出不连续特征;矿化有向深部延伸的趋势;1 450~1 550 m中段是该矿成矿有利区段。通过对马蹄沟金矿化分布规律和矿化强度变化特征进行研究,结合矿化与构造之间的关系,在矿区圈定出2处找矿预测靶区。研究结果为该矿区下一步找矿勘查工作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RPAC 三维地质建模 马蹄沟金矿 实体模型 块体模型 品位模型 找矿预测
下载PDF
东昆仑祁漫塔格虎头崖铜多金属矿田构造应力场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渭 杨兴科 +4 位作者 江万 何虎军 王鲲鹏 于恒斌 马晓鹏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0-112,共13页
基于近年来东昆仑祁漫塔格地区在找矿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开展矿田构造的研究为深部及外围找矿提供依据已经迫在眉睫。在本次矿田构造研究中,选取构造发育的虎头崖矿田进行构造应力场的分析,利用野外地质分析和区域构造解析法、矿田断裂... 基于近年来东昆仑祁漫塔格地区在找矿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开展矿田构造的研究为深部及外围找矿提供依据已经迫在眉睫。在本次矿田构造研究中,选取构造发育的虎头崖矿田进行构造应力场的分析,利用野外地质分析和区域构造解析法、矿田断裂构造解析、节理统计分析法、共轭剪节理分析法、化石应变测量统计分析以及韧性变形分析等,首次对区内各断裂、节理及韧性变形带的构造应力场进行研究,厘定出成矿前、成矿期和成矿期后的3期次,共8个阶段的构造应力场,主要为:成矿前:(加里东—华里西期)北北东—南北→北北东→北西→北北西;成矿期:(华里西—印支期)北北东—南北→北北西;成矿后期:(燕山—喜山期)北西—北西西→北东东—东西→南北;并为未来区内的构造应力场的研究提出了确定原则;最后在区域大地构造演化基础上,归纳出研究区构造应力演化过程。在该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田成矿期构造北西西、近东西、北东东向断裂交汇部位及其派生断裂是寻找矿的有利构造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漫塔格 多金属矿田 构造应力场 成矿期构造
下载PDF
南部县环境空气质量状况与变化趋势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雷熊 张敏 +3 位作者 路娟娟 李丹毓 何虎军 钱一凡 《绿色科技》 2019年第14期85-87,91,共4页
选取2015~2018年南充市南部县空气质量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南部县近四年环境空气质量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南部县2015~2018年环境空气质量总共1232 d达标,达标率(优和良的天数占比)87.6%。环境空气质量首要污染物为二氧化硫(SO2)... 选取2015~2018年南充市南部县空气质量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南部县近四年环境空气质量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南部县2015~2018年环境空气质量总共1232 d达标,达标率(优和良的天数占比)87.6%。环境空气质量首要污染物为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PM10)、臭氧(O3)和细颗粒物(PM2.5),出现天数占比分别为0.2%、4.7%、39.6%、17.3%、38.3%。环境空气污染物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其中污染最严重的为冬季。2015~2018年SO2年均浓度、NO2年均浓度、O3日最大8 h第90百分位数和一氧化碳(CO)日均第95百分位数均达到二级标准限值;PM2.5年均浓度均超过二级标准限值,2018年PM10年均浓度达到二级标准限值;2015~2017年PM10年均浓度均超过二级标准限值。南部县2015~2018年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以期为南部县今后改善大气环境,完成环境保护目标,主要污染物减排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部县 空气质量 变化趋势
下载PDF
“十三五”南充西充河彩虹桥水质自动监测断面氨氮含量变化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马兰 周洁 +3 位作者 何虎军 夏杰 蔡金王 谢涛 《绿色科技》 2021年第14期79-80,85,共3页
选取距西充河与嘉陵江交汇处最近的一个水质自动监测断面——彩虹桥断面“十三五”期间氨氮自动监测数据,探讨了该断面在此期间氨氮含量状况及变化趋势,同时分析了可能造成该断面氨氮超标的原因,提出了加强执法力度、加强城镇排水管网... 选取距西充河与嘉陵江交汇处最近的一个水质自动监测断面——彩虹桥断面“十三五”期间氨氮自动监测数据,探讨了该断面在此期间氨氮含量状况及变化趋势,同时分析了可能造成该断面氨氮超标的原因,提出了加强执法力度、加强城镇排水管网建设、加强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基础建设等防治建议,以期为西充河及嘉陵江水污染防治提供一定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氮 西充河彩虹桥水质自动监测断面 嘉陵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