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茨哈峡水电站泄洪洞旋流竖井段体型水力特性研究
1
作者 朱颖儒 何军龄 +2 位作者 丁新潮 乔会超 刘子源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24年第4期1-8,共8页
为探究竖井旋流泄洪洞在高水头大泄量条件下的水力特性,以茨哈峡水电站为背景,进行竖井旋流泄洪洞的水工模型试验,通过比较不同衔接段体型涡室壅水和竖井底板的脉动压强,以获得上平段与涡室衔接段和竖井与导流洞衔接段的推荐体型。基于... 为探究竖井旋流泄洪洞在高水头大泄量条件下的水力特性,以茨哈峡水电站为背景,进行竖井旋流泄洪洞的水工模型试验,通过比较不同衔接段体型涡室壅水和竖井底板的脉动压强,以获得上平段与涡室衔接段和竖井与导流洞衔接段的推荐体型。基于VOF模型,采用三种紊流模型对推荐体型水力特性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发现,竖井内旋转水流的水层厚度分布不均,旋转水流切向流速的衰减梯度从上到下逐渐降低,在竖井前半段,轴向流速随竖井高度的降低增加较快,竖井中下段,主流水体的轴向流速增加明显,而副流水体增加缓慢;竖井旋流泄洪洞各部位消能差异大,竖井起始部位主要消去涡室来流的初始切向动能,中间部位主要消去旋转水流的轴向动能,下半部位利用环状水跃和消力井消去旋转水流大部分的剩余动能。Realizable k-ε紊流模型更适合模拟超高水头、大泄量、强旋转并带有自由液面旋转水流的水力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竖井旋流 数值模拟 湍流模型 水力特性 消能机理
下载PDF
南疆铁门关土壤白云石与氟元素的耦合关系
2
作者 沈泽 何峻岭 +4 位作者 段星星 朱晓雨 王若水 季峻峰 刘连文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14-525,共12页
南疆环塔里木盆地的绿洲土壤发育了大量的碳酸盐矿物,同时该地区土壤和地下水的氟(F)元素含量较高,存在较大的F污染风险。探讨两者的耦合关系,对开展干旱区土壤无机碳汇的综合利用、提高区域F污染的防治水平有重要意义。文章选择新疆铁... 南疆环塔里木盆地的绿洲土壤发育了大量的碳酸盐矿物,同时该地区土壤和地下水的氟(F)元素含量较高,存在较大的F污染风险。探讨两者的耦合关系,对开展干旱区土壤无机碳汇的综合利用、提高区域F污染的防治水平有重要意义。文章选择新疆铁门关市15个典型表层土壤,通过XRD、扫描电镜等分析手段对土壤样品进行测试,同时分析常量、微量元素和碳酸盐Sr同位素组成,并结合室内选择性溶解实验方法,对该地区土壤矿物学与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获得了F与碳酸盐矿物耦合变化机制的地质证据。研究发现,铁门关地区土壤中矿物组成较为复杂,其主要元素含量接近于上部大陆地壳,化学风化指数CIA值在50~60之间,风化程度较弱。土壤中含较高的方解石和白云石等碳酸盐矿物(平均含量为20.1%),碳酸盐平均Sr,Mn含量分别为1434×10^(-6)和1736×10^(-6),^(87)Sr/^(86)Sr比值为0.710左右。土壤中F与碳酸盐矿物有关的元素高度正相关,并且与白云石呈现很好的耦合变化。推测土壤中的F异常主要来自源区的氟镁石,在地质、气候等综合因素下共同迁移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疆 土壤 白云石 碳酸盐矿物
下载PDF
东北地区氦气成藏条件与资源前景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健 张海华 +4 位作者 贺君玲 卞雄飞 张德军 陈树旺 孙雷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7-128,共12页
氦气作为重要的稀有战略资源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东北地区氦气资源调查研究程度较低,资源状况不清,富集规律不明。为了认识东北地区氦气资源前景,本文通过对东北地区主要盆地氦气资源调查研究进展与成果进行系统的梳理、分析,结合对... 氦气作为重要的稀有战略资源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东北地区氦气资源调查研究程度较低,资源状况不清,富集规律不明。为了认识东北地区氦气资源前景,本文通过对东北地区主要盆地氦气资源调查研究进展与成果进行系统的梳理、分析,结合对松辽、铁法等盆地天然气田含氦情况的调查研究,总结了东北地区氦气富集成藏地质条件。研究认为,东北地区氦气资源主要分布在松辽盆地、海拉尔盆地、辽河盆地、铁法盆地等重点盆地,氦气载体类型主要有烃类、二氧化碳和地层水等,氦气成因类型为壳-幔混合型;东北地区广泛发育的印支期和燕山期花岗岩提供了丰富的氦气来源,深大断裂的发育为氦气的运移聚集提供了必要的通道,良好的保存条件有利于氦气的富集与成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前景 氦气 分布特征 成因分析 成藏条件 松辽盆地 东北地区
下载PDF
Reservoir space and enrichment model of shale oil in the first member of Cretaceous Qingshankou Formation in the Changling Sag, southern Songliao Basin, NE China 被引量:1
4
作者 LIU Bo SUN Jiahui +5 位作者 ZHANG Yongqing he junling FU Xiaofei YANG Liang XING Jilin ZHAO Xiaoqing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CSCD 2021年第3期608-624,共17页
The lithology, lithofacies, reservoir properties and shale oil enrichment model of the fine-grained sedimentary system in a lake basin with terrigenous clastics of large depression are studied taking the organic-rich ... The lithology, lithofacies, reservoir properties and shale oil enrichment model of the fine-grained sedimentary system in a lake basin with terrigenous clastics of large depression are studied taking the organic-rich shale in the first member of Cretaceous Qingshankou Formation(shortened as Qing 1 Member) in the Changling Sag, southern Songliao Basin as an example.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mineralogy, thin section, test, log and drilling geologic data shows that lamellar shale with high TOC content of semi-deep lake to deep lake facies has higher hydrocarbon generation potential than the massive mudstone facies with medium TOC content, and has bedding-parallel fractures acting as effective reservoir space under over pressure. The sedimentary environments changing periodically and the undercurrent transport deposits in the outer delta front give rise to laminated shale area. The laminated shale with medium TOC content has higher hydrocarbon generation potential than the laminated shale with low TOC content, and the generated oil migrates a short distance to the sandy laminae to retain and accumulate in situ. Ultra-low permeability massive mudstone facies as the top and bottom seals, good preservation conditions, high pressure coefficient, and lamellar shale facies with high TOC are the conditions for "lamellation type" shale oil enrichment in some sequences and zones. The sequence and zone with laminated shale of medium TOC content in oil window and with micro-migration of expelled hydrocarbon are the condition for the enrichment of "lamination type" shale oil. The tight oil and "lamination type" shale oil are in contiguous distribu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ale lithofacies lamina fracture bedding fracture Cretaceous Qingshankou Formation Songliao Basin Changling sag shale oil organic abundance
下载PDF
东昆仑阿克苏河地区上三叠统鄂拉山组火山岩地球化学及构造环境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何峻岭 刘莉茗 +2 位作者 张鹏伟 艾书涛 孟李奇 《矿产勘查》 2023年第6期829-838,共10页
东昆仑阿克苏河地区发育上三叠统鄂拉山组(T_(3)e)火山岩,出露岩石以英安质岩屑晶屑凝灰岩、流纹质岩屑晶屑凝灰岩及英安岩为主,岩石SiO_(2)含量为65.65%~73.28%,Al_(2)O_(3)含量为11.31%~15.58%,K_(2)O+Na_(2)O含量为5.14%~6.05%,属高... 东昆仑阿克苏河地区发育上三叠统鄂拉山组(T_(3)e)火山岩,出露岩石以英安质岩屑晶屑凝灰岩、流纹质岩屑晶屑凝灰岩及英安岩为主,岩石SiO_(2)含量为65.65%~73.28%,Al_(2)O_(3)含量为11.31%~15.58%,K_(2)O+Na_(2)O含量为5.14%~6.05%,属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LREE/HREE为8.64~11.75,属轻稀土富集型,微量元素Rb、Nb强富集,P、Sr明显亏损。在鄂拉山组英安岩中获得锆石U-Pb同位素年龄值为(227.7±3.1)Ma,形成时代为晚三叠世。综合分析认为鄂拉山组火山岩可能形成于南北向挤压为主的陆-陆后碰撞过程中地壳物质部分熔融的产物,属于后碰撞火山盆地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拉山组 火山岩 构造环境 东昆仑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栀子豉汤治疗2型糖尿病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张科楠 张淑玲 +5 位作者 刘文文 常文武 何俊玲 汪亚娅 王锦超 袁倩文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第9期46-50,共5页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探究栀子豉汤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文献挖掘整理栀子豉汤化学成分,从PharmMapper获取活性成分的靶点;利用GeneCards、OMIM、drugbank、TTD数据库收集疾...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探究栀子豉汤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文献挖掘整理栀子豉汤化学成分,从PharmMapper获取活性成分的靶点;利用GeneCards、OMIM、drugbank、TTD数据库收集疾病靶点;Veen工具筛选交集靶点,“活性成分-疾病靶点”网络由Cytoscape软件构建,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由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构建,Metascape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O)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功能富集分析,AutoDock软件进行分子对接。结果筛选出栀子豉汤27个活性成分,与T2DM相关靶点138个。重要活性成分包括槲皮素、山柰酚、β-谷甾醇、大豆皂苷Ⅰ,核心靶点包括肿瘤坏死因子(TNF)、转录因子(JUN)、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AKT1)等。KEGG主要通路富集于糖尿病并发症AGE-RAGE、白细胞介素-17、乙肝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化合物与关键靶点有较好的结合能力。结论栀子豉汤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发挥对T2DM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栀子豉汤 2型糖尿病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大坝迎水面预制混凝土六角块护坡施工技术 被引量:1
7
作者 赫俊岭 陈杭 《四川水利》 2023年第5期159-161,共3页
文章总结了广州市白云区大源水库等13宗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和广州市白云区磨刀坑水库等23宗水库更新改造工程中的施工经验,通过自研装置应用和大坝迎水面护坡干砌石排布方式优化,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施工成本,在保证施工安全和质量的前... 文章总结了广州市白云区大源水库等13宗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和广州市白云区磨刀坑水库等23宗水库更新改造工程中的施工经验,通过自研装置应用和大坝迎水面护坡干砌石排布方式优化,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施工成本,在保证施工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大大提高了六角块护坡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坝迎水面 预制混凝土六角块 护坡施工 除险加固 更新改造
下载PDF
松辽盆地长岭凹陷白垩系青山口组一段页岩油储集空间类型与富集模式 被引量:70
8
作者 柳波 孙嘉慧 +5 位作者 张永清 贺君玲 付晓飞 杨亮 邢济麟 赵小青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21-535,共15页
以松辽盆地南部长岭凹陷白垩系青山口组一段富有机质页岩为例,基于岩石矿物、岩心薄片、测试分析、测井数据及钻井地质等多种资料分析,对大型坳陷陆源碎屑湖盆细粒沉积体系的岩性岩相、储集物性和页岩油富集模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半... 以松辽盆地南部长岭凹陷白垩系青山口组一段富有机质页岩为例,基于岩石矿物、岩心薄片、测试分析、测井数据及钻井地质等多种资料分析,对大型坳陷陆源碎屑湖盆细粒沉积体系的岩性岩相、储集物性和页岩油富集模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半深湖—深湖区高有机质丰度薄片状页岩相相较于中有机质丰度块状泥岩相具有更好的生烃潜力,发育的页理缝在超压背景下提供了有效储集空间;三角洲外前缘周期性变迁的沉积背景和发育的底流搬运沉积形成了纹层状页岩相发育区,中有机质丰度纹层状页岩相相较于低有机质丰度纹层状页岩相具有相对较好的生烃潜力,生成的石油微运移至砂质纹层富集。其中,具有超低渗透块状泥岩相作为顶底板封隔层、保存条件好、压力系数高、高有机质丰度薄片状页岩相发育的特定相序和区带是“页理型”页岩油富集的条件;处于生油窗并具有微距排烃条件、中有机质丰度纹层状页岩相发育的特定相序和区带是“纹层型”页岩油富集的条件,且具有致密油-“纹层型”页岩油连片分布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岩相 纹层缝 层理缝 白垩系青山口组 松辽盆地 长岭凹陷 页岩油 有机质丰度
下载PDF
陆相湖盆页岩自生硅质特征及其油气意义 被引量:12
9
作者 白斌 戴朝成 +6 位作者 侯秀林 刘显阳 王瑞 杨亮 李士祥 贺君玲 董若婧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96-907,共12页
以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和松辽盆地白垩系青山口组陆相湖盆页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阴极发光、X-衍射、扫描电镜、电子探针、岩石热解等分析手段,对陆相淡水湖盆页岩不同类型硅质特征及其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以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和松辽盆地白垩系青山口组陆相湖盆页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阴极发光、X-衍射、扫描电镜、电子探针、岩石热解等分析手段,对陆相淡水湖盆页岩不同类型硅质特征及其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陆相页岩自生硅质成因主要包括长英质溶解、凝灰质脱玻化、黏土矿物转化和硅质交代等4种作用,长石溶解形成的硅质常呈斑点状和脉状分布,结晶程度较低,为含水蛋白石类矿物,SiO_(2)平均值为67.2%;由凝灰质脱玻化作用形成的主要是以非晶态二氧化硅和晶体形态较好自生石英两种形态赋存;黏土矿物转化过程中形成的自生硅质呈微米级板片状或小晶片状的形态嵌于黏土矿物内部,或呈分散状与黏土矿物混合;硅质交代形成的自生石英晶形较好,呈棱角状,SiO_(2)平均含量87%。自生硅质含量与陆源长英质含量呈正相关,长英质压溶是自生硅质主要来源,其次为黏土矿物转化析出硅质,有机质对自生硅质形成具有一定促进作用。不同成因自生硅质具有与陆源石英相异的地质特征及赋存状态,影响了陆相页岩储集性能、渗流能力与改造效果,特别是富有机质页岩中硅质含量虽高,但由于自生硅质相比陆源石英,多呈漂浮状分布于黏土矿物中,将会对后期人工压裂成复杂裂缝、且压后裂缝支撑能力以及形成有效渗流通道均产生影响。因此,页岩层段仅靠脆性矿物成分计算脆性指数,无法准确表征陆相页岩油储集层岩石力学特征,也会影响陆相页岩油甜点综合评价与优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相湖盆 富有机质页岩 自生石英 白垩系青山口组 三叠系延长组 鄂尔多斯盆地 松辽盆地
下载PDF
低熟页岩电加热原位改质油气资源潜力数值模拟--以松辽盆地南部中央坳陷区嫩江组一、二段为例 被引量:8
10
作者 柳波 刘阳 +5 位作者 刘岩 贺君玲 高逸飞 王浩力 范晶 付晓飞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33-544,共12页
松辽盆地中央坳陷上白垩统嫩江组是一套分布面积广、厚度大、富含有机质的低熟页岩层系。根据测井资料和岩心实测数据,研究页岩有机质丰度和类型的空间非均质性,据此建立地质模型,并基于生烃动力学和热传导模型,对研究区电加热原位改质... 松辽盆地中央坳陷上白垩统嫩江组是一套分布面积广、厚度大、富含有机质的低熟页岩层系。根据测井资料和岩心实测数据,研究页岩有机质丰度和类型的空间非均质性,据此建立地质模型,并基于生烃动力学和热传导模型,对研究区电加热原位改质资源潜力进行预测。嫩江组各段总体上处于未成熟—低成熟阶段,是以生油为主的烃源岩。嫩江组一、二段古水体为淡水—微咸水,生烃母质主要为藻类体,有机质类型以Ⅱ1—Ⅱ2型干酪根为主,其中嫩一段烃源岩综合品质最好,优质烃源岩主要分布在长岭凹陷新北—大安地区。通过原位电加热模拟可以推断,2 k W加热功率下,页岩温度上升迅速,在加热4年后温度可达到600℃以上;1 kW加热功率下,则需要约8年。有机质转化率在加热到第五年时已经接近100%,达到原位改质最大资源丰度;加热至第五年末,在2 kW功率下,嫩一段页岩可产生的页岩油资源量为245.02×10^8t,嫩二段为65.89×10^8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页岩 低熟页岩油 有机非均质性 热传导 温度场 生烃动力学
下载PDF
挑坎体型对下游雾化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练继建 冉聃颉 +1 位作者 何军龄 张紫畅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60-269,共10页
以解决挑流消能工在泄洪期间为提高消能率而加重下游雾化问题为目标,探究不同体型挑坎的下游雾化特性。通过水力学模型试验,对典型的非对称舌型坎、标准舌型坎、扭面贴坎和连续坎的下游水舌风分布、下游溅水雨强和不同液滴体积分布以及... 以解决挑流消能工在泄洪期间为提高消能率而加重下游雾化问题为目标,探究不同体型挑坎的下游雾化特性。通过水力学模型试验,对典型的非对称舌型坎、标准舌型坎、扭面贴坎和连续坎的下游水舌风分布、下游溅水雨强和不同液滴体积分布以及挑流水舌水力特性与冲刷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①各种工况下,非对称舌型坎、标准舌型坎、扭面贴坎的下游水舌风风速均大于连续坎。②对于非对称舌型坎,其溢洪道轴线左侧溅水强度大于右侧,其雨强左右两侧峰值差值最大为5.625 g/(m 2·min);对于扭面贴坎,其溢洪道轴线右侧溅水强度更大,其雨强左右两侧峰值差值最大为45.125 g/(m 2·min)。③随着距离水舌入水点长度增大,大粒径水滴数量和体积占比均剧烈下降;连续坎和舌型坎的挑宽均随着角度的增加而增加;冲坑深度随着角度的减小而增大。④在挑坎合适边墙侧设置扭面贴角能改善下游雾化危害,同时适当增加挑角可以减弱下游冲刷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挑坎体型 挑流水舌 水舌风 雾化 水力学试验
下载PDF
人工顶管技术在水环境治理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赖伟清 赫俊岭 《四川水利》 2022年第5期158-160,共3页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镇化程度越来越高,城镇内挖掘施工越来越受制约,随之非开挖施工技术得到广泛地应用,人工顶管施工技术日趋成熟。城镇给排水管道顶管施工技术,在穿越市政道路、建(构)筑、地下既有管线,埋深大,砂砾石地层等复杂施...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镇化程度越来越高,城镇内挖掘施工越来越受制约,随之非开挖施工技术得到广泛地应用,人工顶管施工技术日趋成熟。城镇给排水管道顶管施工技术,在穿越市政道路、建(构)筑、地下既有管线,埋深大,砂砾石地层等复杂施工条件时,具有独到的优势。文章以新都区毗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整理PPP项目为例,对截污干管采用人工顶管技术的施工工艺、施工方法及质量控制措施进行了探讨,供类似工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顶管 市政道路 砂砾石地层
下载PDF
构造和沉积对页岩油富集的控制作用——以松辽盆地中央坳陷区青一段为例 被引量:21
13
作者 付晓飞 石海东 +6 位作者 蒙启安 柳波 梁江平 贺君玲 冉清昌 巩磊 贾茹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6-71,共16页
在前人构造演化史和沉积背景研究基础上,分析松辽盆地青一段页岩油形成的影响因素,建立了构造和沉积对页岩油类型和分布控制模式,为页岩油勘探选区提供依据。针对中央坳陷区3个重点凹陷青一段页岩和泥岩的地球化学、岩石学和岩相、孔隙... 在前人构造演化史和沉积背景研究基础上,分析松辽盆地青一段页岩油形成的影响因素,建立了构造和沉积对页岩油类型和分布控制模式,为页岩油勘探选区提供依据。针对中央坳陷区3个重点凹陷青一段页岩和泥岩的地球化学、岩石学和岩相、孔隙结构、地层压力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表明:构造演化影响烃源岩成熟度,控制页岩油的富集;齐家—古龙凹陷、长岭凹陷和三肇凹陷青一段页岩油成藏条件存在差异;齐家—古龙凹陷西部物源区是Ⅰ类页岩油的重要聚集区,北部物源区难以形成规模化的页岩油聚集,长岭凹陷南部的西南保康水系可形成大规模的Ⅱ类页岩油,3个凹陷深湖—半深湖区普遍分布Ⅲ类页岩油;不同凹陷尽管页岩油类型不同,但资源潜力都很大,页岩油是松辽盆地下一步重点勘探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 沉积 断裂 裂缝 页岩油 有机质 岩相 资源潜力
下载PDF
剪切波弹性成像诊断甲状腺癌术后经^(131)I治疗后颈部淋巴结良恶性的价值 被引量:26
14
作者 陈顺军 宋乐乐 +3 位作者 贺军领 张明亮 陈胜江 张周龙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8-130,共3页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术后经^(131)I治疗后颈部超声检查发现异常形态淋巴结的患者,运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SWE)鉴别颈部异常淋巴结良恶性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DTC术后行^(131)I治疗后行颈部超声检查发现异常淋巴结...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术后经^(131)I治疗后颈部超声检查发现异常形态淋巴结的患者,运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SWE)鉴别颈部异常淋巴结良恶性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DTC术后行^(131)I治疗后行颈部超声检查发现异常淋巴结,最终淋巴结性质经细胞学或病理检查证实的37例患者(62个病灶)。根据病理结果,将淋巴结分为恶性组及良性组。应用SWE测量62个甲状腺癌术后经^(131)I治疗后颈部异常淋巴结的杨氏模量最大值和平均值。以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杨氏模量最大值和平均值鉴别诊断淋巴结性质的效能。结果恶性病灶组49个,良性病灶组13个。恶性组病灶杨氏模量最大值(32.18±6.33)kPa,平均值(28.17±6.26)kPa;良性组病灶杨氏模量最大值(13.48±4.29)kPa,平均值(11.46±4.15)kPa。两组淋巴结杨氏模量最大值、平均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杨氏模量最大值鉴别淋巴结良恶性的曲线下面积为0.991,以23.75 kPa为诊断界值点时准确性最高,对应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1.8%和100.0%。杨氏模量平均值曲线下面积为0.983,以18.10 kPa为诊断界值点时准确性最高,对应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5.9%、92.3%。结论甲状腺癌术后经^(131)I治疗后颈部超声发现的异常形态淋巴结,SWE有助于其良恶性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甲状腺切除术 淋巴转移 碘放射性同位素 超声检查 弹性成像技术 诊断 鉴别
下载PDF
环氧树脂/酸酐体系热力学特性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7
15
作者 邵帅 何俊凌 +3 位作者 余永松 段祺君 梁少栋 谢庆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38-43,共6页
采用分子动力学(MD)方法,构建了不同体系的环氧树脂/酸酐绝缘材料模型,从微观角度研究环氧树脂基材的热力学特性,分析了交联程度、基材种类对材料微观结构和热力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交联程度的提高,体系的自由体积分数(FFV)先... 采用分子动力学(MD)方法,构建了不同体系的环氧树脂/酸酐绝缘材料模型,从微观角度研究环氧树脂基材的热力学特性,分析了交联程度、基材种类对材料微观结构和热力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交联程度的提高,体系的自由体积分数(FFV)先降低后升高,均方位移(MSD)逐渐降低,链段运动能力下降;随着交联程度的提高,材料的热力学性能明显提升,玻璃化转变温度(Tg)提高,热膨胀系数(CTE)降低,力学性能提高。90%交联度下,Tg、CTE最佳的体系分别为DGEBA/MA、DCPDE/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酸酐 分子动力学 热力学特性
下载PDF
段塞流对弯管瞬态冲击的三维CFD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康竞澜 刘昉 +2 位作者 侯庆志 何军龄 林磊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322-329,共8页
在核电站和火电站管路系统中,来自上游的高压蒸汽可使管道中的凝结水团(段塞)加速运动,并在弯管、三通、阀门等非连续部位产生剧烈的冲击力,从而对管道造成严重破坏,影响电站的安全运行。针对管道中段塞运动的高维动力学特性,文章运用CF... 在核电站和火电站管路系统中,来自上游的高压蒸汽可使管道中的凝结水团(段塞)加速运动,并在弯管、三通、阀门等非连续部位产生剧烈的冲击力,从而对管道造成严重破坏,影响电站的安全运行。针对管道中段塞运动的高维动力学特性,文章运用CFD对单个段塞在含弯头空管中的运动与冲击过程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研究,并将数值模拟结果与文献中的物理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CFD模拟的冲击压力时程曲线及压力峰值都与试验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同时,基于理论分析,提出并详细论述了冲击过程中压力随时间变化的三种趋势,并通过数值模拟验证了其正确性;通过分析段塞长度的时程变化,得到了段塞的质量脱落率曲线;基于数值模拟得到的段塞瞬时冲击速度,验证了简化的冲击压力理论计算方法,发现理论计算值与试验以及数值模拟结果基本吻合。这证明了CFD数值模拟的准确性以及冲击压力简化计算方法的合理性,二者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段塞流 弯管冲击 三维CFD数值模拟(CFD) 气液两相流 流体体积(VOF)
下载PDF
伊通盆地西北缘差异变形构造模式及成因机制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凯 刘震 +3 位作者 吴克强 贺君玲 宋立斌 揭君晓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22年第2期6-14,共9页
目前勘探结果已证实伊通盆地西北缘不同区带构造特征的分段性导致油气差异分布。通过精细解释伊通盆地西北缘5条地震剖面分析不同区带构造变形分段性特征,并编制盆地基底断裂分布图,对研究区带分段性变形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伊通盆... 目前勘探结果已证实伊通盆地西北缘不同区带构造特征的分段性导致油气差异分布。通过精细解释伊通盆地西北缘5条地震剖面分析不同区带构造变形分段性特征,并编制盆地基底断裂分布图,对研究区带分段性变形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伊通盆地西北缘由南西向北东依次发育强走滑挤压型、走滑挤压型、弱走滑挤压型和强挤压型四种构造样式,在此基础上建立差异走滑叠加型盆缘“正半花状”和“分层变形、垂向叠置”两种构造模式。西北缘差异变形成因机制主要与伊通盆地发育三组盆地基底断裂有关,其中,近东西向的基底断裂转换带是西北缘构造差异性的主要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通盆地西北缘 差异变形段 变形机制 基底断裂 转换带
下载PDF
水绵发酵产乙醇工艺构建及条件优化 被引量:1
18
作者 田育青 张秀 +2 位作者 朱密 何军良 周旋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5-31,共7页
水绵干燥样中含有大量的淀粉、纤维素等碳水化合物,利用水绵制备生物乙醇,不仅可以拓宽生物乙醇的原料来源,还可以缓解水体富营养化现象。对水绵干燥样成分进行分析后,通过自行构建的水绵发酵产乙醇工艺,考察了预处理混合物中稀硫酸用... 水绵干燥样中含有大量的淀粉、纤维素等碳水化合物,利用水绵制备生物乙醇,不仅可以拓宽生物乙醇的原料来源,还可以缓解水体富营养化现象。对水绵干燥样成分进行分析后,通过自行构建的水绵发酵产乙醇工艺,考察了预处理混合物中稀硫酸用量、纤维素酶用量、预水解时间、预水解温度、发酵时间和发酵温度对产乙醇浓度的影响;利用响应面中心组合设计法和响应面分析法,得到了水绵发酵产乙醇工艺参数的回归模型,并在回归模型预测出的优化条件下进行了放大倍数的产乙醇试验,采用Logistic模型基于1st Opt软件,得到能描述水绵发酵产乙醇全过程的分段优化模型。试验结果表明:水绵干燥样中淀粉、纤维素等碳水化合物约占水绵干重的67.53%,水绵发酵产乙醇具有巨大的潜力;最佳产乙醇条件为纤维素酶(10万u/g)与水绵干燥样的投加质量比1∶1、预水解温度50℃、预水解时间50 min、发酵温度40℃,产物乙醇的最佳浓度可达5.61 g/L,以原料计算的乙醇得率为28.1%(g/g);在最佳产乙醇条件下,最大乙醇浓度为5.715 8 g/L,最大乙醇产生速率为0.691 9 g/[g/(L·h)]。该结果对水绵发酵产乙醇工艺参数的选择及对产乙醇全过程的调控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绵 乙醇 发酵 单因素试验 响应面法 非线性拟合
下载PDF
欧李幼苗荧光参数对两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响应 被引量:1
19
作者 魏亚娟 汪季 +4 位作者 党晓宏 贺俊玲 刘宗奇 张波 解云虎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4-69,共6页
[目的]探讨多效唑(PP333)和生根粉(GGR6)两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欧李(Cerasus humilis)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为欧李幼苗的壮苗栽培技术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单因素分析法,以1年生欧李幼苗为研究对象,分别设置0,50,100,150和200mg... [目的]探讨多效唑(PP333)和生根粉(GGR6)两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欧李(Cerasus humilis)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为欧李幼苗的壮苗栽培技术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单因素分析法,以1年生欧李幼苗为研究对象,分别设置0,50,100,150和200mg/L 5个浓度梯度的PP333和GGR6溶液对欧李幼苗进行蘸根处理,采用PMA2500叶绿素荧光仪对荧光参数进行测定。[结果]电子传递效率(ETR)、实际光化学量子效率(ΦPSⅡ)、光化学猝灭(qP)和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着PP333和GGR6溶液浓度的增大而增大,非光化学猝灭(qN)随着PP333和GGR6溶液浓度的增大而减小。[结论]欧李幼苗生长发育促进效果最佳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为GGR6,最佳浓度为200mg/L,且同浓度GGR6对欧李幼苗荧光参数促进作用优于PP3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生长调节剂 欧李 叶绿素荧光参数
下载PDF
市政排水管道热收缩套连接技术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梦秋 赫俊岭 《四川水利》 2022年第5期117-121,共5页
文章结合新都毗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PPP项目市政排水管道施工,介绍了HDPE钢带增强聚乙烯螺旋波纹管、DREC双层加肋双色增强复合管等塑料管材接口采用热收缩套连接时的施工技术与方法。热收缩套连接采用自研的可升降托辊装置,通过调节... 文章结合新都毗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PPP项目市政排水管道施工,介绍了HDPE钢带增强聚乙烯螺旋波纹管、DREC双层加肋双色增强复合管等塑料管材接口采用热收缩套连接时的施工技术与方法。热收缩套连接采用自研的可升降托辊装置,通过调节托辊装置的千斤顶精确调节管口对齐,管道可在托辊上360°旋转,挤塑焊枪焊接管道和喷火枪烘烤热收缩套时,可在上部对管道360°均匀、方便地焊接,保证了焊接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水管网 管道连接 热收缩套 可升降 托辊装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