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cro-Doppler feature extraction of micro-rotor UAV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low SNR 被引量:4
1
作者 he weikun SUN Jingbo +1 位作者 ZHANG Xinyun LIU Zhenmi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22年第6期1127-1139,共13页
Micro-Doppler feature extraction of unmanned aerial vehicles(UAVs)is important for their identification and classification.Noise and the motion state of the UAV are the main factors that may affect feature extraction ... Micro-Doppler feature extraction of unmanned aerial vehicles(UAVs)is important for their identification and classification.Noise and the motion state of the UAV are the main factors that may affect feature extraction and estimation precision of the micro-motion parameters.The spectrum of UAV echoes is reconstructed to strengthen the micro-motion feature and reduce the influence of the noise on the condition of low signal to noise ratio(SNR).Then considering the rotor rate variance of UAV in the complex motion state,the cepstrum method is improved to extract the rotation rate of the UAV,and the blade length can be intensively estimated.The experiment results for the simulation data and measured data show that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spectrum for the UAV echoes is helpful and the relative mean square root error of the rotating speed and blade length estimated by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be improved.However,the computation complexity is higher and the heavier computation burden is requir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rotor 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 low signal to noise ratio(SNR) MICRO-DOPPLER feature extraction parameter estimation
下载PDF
针刺足三里对小鼠术后肠麻痹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
2
作者 周丹丹 马晨 +1 位作者 何伟坤 范哲 《陕西中医》 CAS 2024年第7期893-896,共4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针刺足三里穴位治疗术后肠麻痹的作用及其信号传导机制。方法:使用野生型小鼠和Toll样受体4基因敲除小鼠各10只构建术后肠麻痹模型。比较Toll样受体4基因敲除小鼠、野生型小鼠术后胃肠运动功能、肠黏膜损伤情况。使...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针刺足三里穴位治疗术后肠麻痹的作用及其信号传导机制。方法:使用野生型小鼠和Toll样受体4基因敲除小鼠各10只构建术后肠麻痹模型。比较Toll样受体4基因敲除小鼠、野生型小鼠术后胃肠运动功能、肠黏膜损伤情况。使用20只野生型小鼠构建术后肠麻痹模型,随机分为电针足三里穴位组和足三里穴位对照组,每组10只,电针足三里穴位组在造模后6、24、48、72 h连续足三里穴位电针刺激4次,足三里穴位对照组连接电针仪但不给予电刺激,检测两组实验动物胃肠功能运动情况、小肠组织炎症因子水平和Toll样受体相关通路关键分子TLR4、TRAF6及JNK表达。结果:与野生型小鼠相比,Toll样受体4基因敲除小鼠的胃肠运动功能改善,小肠组织炎症因子表达下调,肠黏膜损伤较轻。给予电针足三里穴位刺激可改善胃肠运动功能,减轻小肠组织炎症因子表达水平,并下调Toll样受体4相关因子TLR4、TRAF6和JNK表达水平。结论:电针足三里穴位可减轻术后肠麻痹,Toll样受体4信号通路在其中可能发挥关键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肠麻痹 针刺 电针 足三里 TOLL样受体4 围手术期
下载PDF
短相干处理间隔条件下机载监视雷达风电场杂波抑制方法
3
作者 何炜琨 李爽 王晓亮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70-981,共12页
风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已受到各国关注。风电场的存在除对地基雷达产生影响外,还可能对机载监视雷达等工作性能产生影响。短相干处理间隔(Coherent Processing Interval,CPI)导致的机载监视雷达回波信号谱分辨率降低及风电场杂波微动特... 风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已受到各国关注。风电场的存在除对地基雷达产生影响外,还可能对机载监视雷达等工作性能产生影响。短相干处理间隔(Coherent Processing Interval,CPI)导致的机载监视雷达回波信号谱分辨率降低及风电场杂波微动特征不明显等问题,会影响杂波抑制性能,考虑到载机平台运动对雷达回波频谱的调制作用及地杂波的影响,利用瞬态雷达回波在频域的稀疏特性,提出基于增广拉格朗日优化及分裂变量(Augmented Lagrangian Method and Variable Splitting,ALM-VS)的机载雷达风电场回波特征恢复方法,首先对短CPI机载监视雷达回波信号滑窗,得到多个雷达回波信号分量,其次利用分裂增广拉格朗日方法迭代求解各分量的最优表示系数,恢复各个信号分量,利用恢复后的各个信号分量逆滑窗重构完整数据,以此提升短CPI机载监视雷达风电场雷达回波频谱分辨率及微动特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利用形态成分分析(Morphological Component Analysis,MCA)和低秩矩阵优化(Low-Rank Matrix Optimization,LRMO)相结合的方法实现短CPI机载监视雷达非平稳动态风电场杂波的抑制。实验结果表明,ALM-VS特征恢复方法在目标与杂波处于相同距离单元和不同距离单元情况下均可提升短CPI机载监视雷达回波信号谱分辨率,增强其微动特征,实现风电场杂波抑制。在相同条件下,与迭代自适应(Iterative Adaptive Approach,IAA)特征恢复方法相比,所提的ALM-VS特征恢复方法的运算效率提升8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监视雷达 风电场 特征恢复 杂波抑制
下载PDF
地震作用下双曲面球型减隔震支座在铁路简支梁桥中的动力行为 被引量:39
4
作者 魏标 刘义伟 +2 位作者 蒋丽忠 何纬坤 符云集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0-118,共9页
为研究双曲面球型减隔震支座在铁路简支梁桥中的减隔震效果,采用ABAQUS软件建立8m及25m墩高的铁路简支梁桥有限元模型,进行地震荷载作用下的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通过对有限元计算结果与振动台模型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有限元模型的正... 为研究双曲面球型减隔震支座在铁路简支梁桥中的减隔震效果,采用ABAQUS软件建立8m及25m墩高的铁路简支梁桥有限元模型,进行地震荷载作用下的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通过对有限元计算结果与振动台模型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与普通球型钢支座作对比,分析地震作用下双曲面球型减隔震支座的水平滑动位移、竖向位移和竖向荷载变化等动力行为。研究得到双曲面球型减隔震支座在不同地震烈度下的水平滑动位移范围。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普通支座,双曲面球型减隔震支座在大多数情况下,能明显减小顺桥向地震作用造成的简支梁固定端与滑动端之间的竖向相对位移,对轨道结构造成的不利影响更小;双曲面球型支座能显著降低横桥向地震作用造成的支座竖向荷载变化幅值,并有效避免支座滑动面发生脱离碰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曲面支座 铁路简支梁桥 减隔震 非线性时程 动力行为
下载PDF
MDI训练样本集构建对雷达探测旋翼无人机分类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吴仁彪 黄诚 +2 位作者 王晓亮 何炜琨 刘闪亮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17-1033,共17页
利用卷积神经网络对目标微多普勒特征进行深度学习是目前雷达探测无人机分类的重要手段。实际应用中,无人机参数如叶片转速、叶片长度、叶片初始相位、无人机方位角、无人机俯仰角、无人机径向速度等参数变化大,导致训练样本变化大。该... 利用卷积神经网络对目标微多普勒特征进行深度学习是目前雷达探测无人机分类的重要手段。实际应用中,无人机参数如叶片转速、叶片长度、叶片初始相位、无人机方位角、无人机俯仰角、无人机径向速度等参数变化大,导致训练样本变化大。该文分析训练样本集对旋翼无人机分类结果的影响。首先建立单旋翼无人直升机、四旋翼无人机和六旋翼无人机雷达回波仿真模型。然后对其进行微多普勒特征分析提取,构建多种不同情况下的合并多普勒图像(Merged Doppler Images,MDI)训练样本集。最后利用GoogLeNet(Inception v1)得到不同情况下的无人机分类结果,分析训练样本集中样本数量、无人机单一参数变化、样本参数涵盖完整性以及无人机参数采样间隔对分类准确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训练样本集的差异可能对分类准确率产生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目标分类 无人机探测 卷积神经网络 微多普勒特征 GoogLeNet
下载PDF
基于改进MAP方法的气象雷达风电场杂波抑制 被引量:4
6
作者 何炜琨 高丽 +1 位作者 王晓亮 吴仁彪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18-1025,共8页
雷达波束覆盖区域内风电场后向散射引起的杂波与气象目标回波具有类似的特性,进而影响气象目标参数估计的稳健性,导致气象雷达产生误检测与误识别。利用气象雷达二次产品(Level-Ⅱ)实测数据,基于最大后验概率(maximum a posteriori,MAP... 雷达波束覆盖区域内风电场后向散射引起的杂波与气象目标回波具有类似的特性,进而影响气象目标参数估计的稳健性,导致气象雷达产生误检测与误识别。利用气象雷达二次产品(Level-Ⅱ)实测数据,基于最大后验概率(maximum a posteriori,MAP)算法实现风电场杂波抑制。在传统MAP算法基础上,考虑气象雷达和风电场位置、地形等因素对雷达波束的影响,并将其作为先验信息来选取有效的气象雷达高仰角扫描数据,以此来改善风电场杂波的抑制效果。针对高扫及低扫区域内径向速度变化较为剧烈所导致的MAP杂波抑制算法性能下降的问题,基于气象目标参数随距离均匀分布特性,用风电场周围未污染气象目标的径向速度作为先验信息,对传统MAP算法抑制后的径向速度进行修正。为定量评价风电场抑制算法的性能,给出了定量评价风电场杂波抑制效果的性能指标,并利用气象雷达不同体扫模式VCP(volume cover pattern)下的Level-Ⅱ数据对本文提出算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 气象雷达 Level-II数据 最大后验概率 杂波抑制 抑制性能评估
下载PDF
基于LRMO及MCA的机载雷达风电场杂波抑制方法 被引量:3
7
作者 何炜琨 张莹 +1 位作者 王晓亮 李志强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59-769,共11页
风力发电迅速发展,风电场杂波使机载雷达产生大量虚假目标,导致机载雷达出现检测概率下降、虚警概率上升等问题。因此,研究机载雷达风电场杂波抑制方法对于提升机载雷达工作性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考虑到机载雷达风电场杂波先验信息... 风力发电迅速发展,风电场杂波使机载雷达产生大量虚假目标,导致机载雷达出现检测概率下降、虚警概率上升等问题。因此,研究机载雷达风电场杂波抑制方法对于提升机载雷达工作性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考虑到机载雷达风电场杂波先验信息无法实时获取、难以估计且机载雷达回波频谱更加复杂等特殊问题,本文基于低秩矩阵优化(LRMO)算法根据风电场杂波与目标微动特征随时间的不同变化特性,实现目标与风电场杂波处于不同距离单元的风电场杂波抑制。目标与风电场杂波处于同一距离单元时,考虑到LRMO算法存在的局限性,依据风电场杂波与目标的不同稀疏特性,利用形态成分分析(MCA)算法进行补充抑制风电场杂波。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雷达 风电场 低秩矩阵优化 形态成分分析 杂波抑制
下载PDF
基于RSP-CFD方法的小型旋翼无人机微动特征提取 被引量:6
8
作者 何炜琨 孙景波 +1 位作者 王晓亮 张鑫蕴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99-408,共10页
准确地估计小型旋翼无人机的微动参数对无人机的识别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小型旋翼无人机弱微动特征的提取问题,本文提出了RSP-CFD(Reassigned Spectrogram-Cadence Frequency Diagram, RSP-CFD)的特征提取方法。首先采用高分辨时频分析方... 准确地估计小型旋翼无人机的微动参数对无人机的识别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小型旋翼无人机弱微动特征的提取问题,本文提出了RSP-CFD(Reassigned Spectrogram-Cadence Frequency Diagram, RSP-CFD)的特征提取方法。首先采用高分辨时频分析方法RSP分析旋翼无人机的微动特性,其次在RSP的基础上利用CFD方法提取旋翼无人机的微动特征,最后通过极大值参数估计方法实现对旋翼转速、叶片长度的估计。结果表明RSP-CFD方法对旋翼无人机微动特征的提取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弥补了传统方法的不足,进而为旋翼无人机的分类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旋翼无人机 微多普勒 时频分析 特征提取 参数估计
下载PDF
阵列雷达鸟类回波信号精细建模与特征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何炜琨 张鑫蕴 +1 位作者 王晓亮 柳振明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62-270,共9页
全国机场接连出现无人机"黑飞"扰航事件,而飞鸟成为无人机目标探测和识别的主要干扰,对其回波特性进行有效分析具有重要意义。提出了一种考虑鸟类实际电磁散射特性的回波信号精细建模方法。利用多层快速多极子算法计算3种典... 全国机场接连出现无人机"黑飞"扰航事件,而飞鸟成为无人机目标探测和识别的主要干扰,对其回波特性进行有效分析具有重要意义。提出了一种考虑鸟类实际电磁散射特性的回波信号精细建模方法。利用多层快速多极子算法计算3种典型扑翼姿态下的鸟类雷达散射截面积(RCS),根据鸟类目标运动特性设置扑翼姿态变化,与阵列天线鸟类回波信号模型相结合,实现任意观测点各通道鸟类回波信号的精细建模。实验结果表明,鸟类目标RCS因观测角度不同会有较大差异,侧方RCS值较前方和后方更大。考虑鸟类目标电磁散射特性的回波信号精细建模能够实现鸟类目标的精细化描述,所提方法为研究鸟类目标回波特性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列雷达 鸟类回波 电磁散射特性 精细建模 特征分析
下载PDF
机载阵列雷达风轮机回波信号建模与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何炜琨 刘昂 +2 位作者 王晓亮 张莹 陈敏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66-675,共10页
针对机载雷达风电场杂波建模及影响分析研究相对较少的问题,将机载阵列天线回波模型与风轮机散射点叠加模型相结合,研究雷达处于机载平台时的风轮机回波信号建模问题。首先,建立了任一观测点处的风轮机回波信号模型,然后对风轮机回波在... 针对机载雷达风电场杂波建模及影响分析研究相对较少的问题,将机载阵列天线回波模型与风轮机散射点叠加模型相结合,研究雷达处于机载平台时的风轮机回波信号建模问题。首先,建立了任一观测点处的风轮机回波信号模型,然后对风轮机回波在距离多普勒域、时频域和空时域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并与理论分析结果进行对比,最后验证了回波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阵列雷达 风轮机 回波仿真 时频分析 空时二维谱
下载PDF
相参处理间隔较短条件下基于稀疏重构及形态成分分析的航管雷达风电场杂波抑制 被引量:4
11
作者 何炜琨 毕峰华 +1 位作者 王晓亮 张莹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954-1961,共8页
近些年来,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风力发电的发展。风电场的存在可能对航管监视雷达性能产生负面影响,因此风电场杂波抑制技术的研究对于提升航管监视雷达工作性能、保障空中交通安全具有重大意义。形态成分分析(MCA)算法根据信号稀疏特征... 近些年来,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风力发电的发展。风电场的存在可能对航管监视雷达性能产生负面影响,因此风电场杂波抑制技术的研究对于提升航管监视雷达工作性能、保障空中交通安全具有重大意义。形态成分分析(MCA)算法根据信号稀疏特征的不同应用于风电场杂波抑制时,计算量较低且性能较好。但是针对实际雷达参数中相参处理间隔(CPI)较短造成的谱分辨率降低及信号特征不明显时,MCA算法的杂波抑制性能受到影响,因此选择将稀疏重构算法与MCA算法结合用于短CPI情况下的风电场杂波抑制。该文认为短CPI接收回波数据为较长CPI雷达回波数据基础上发生尾部数据缺省,继而利用稀疏重构算法对缺省数据进行恢复,再利用MCA算法抑制风电场杂波。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 形态成分分析 稀疏重构 杂波抑制
下载PDF
微动特征和运动特征融合处理的鸟与旋翼无人机目标辨别方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何炜琨 柳振明 王晓亮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33-43,共11页
“鸟击”事件与旋翼无人机“黑飞”扰航事件成为威胁民航飞行安全的“两大隐患”,机场对于鸟和旋翼无人机会采取不同的反制措施,鸟与旋翼无人机的辨别对于提升非合作目标监视性能、保障飞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基于运动特征提取的鸟... “鸟击”事件与旋翼无人机“黑飞”扰航事件成为威胁民航飞行安全的“两大隐患”,机场对于鸟和旋翼无人机会采取不同的反制措施,鸟与旋翼无人机的辨别对于提升非合作目标监视性能、保障飞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基于运动特征提取的鸟与旋翼无人机目标辨别方法中对于机动性较强的旋翼无人机辨别性能下降的问题,考虑到相对于旋翼无人机,鸟类目标振翅回波时频谱更为复杂,构建目标回波时频谱对应的特征谱能量熵及峰值对称对两个微动特征,利用K-means对所提取的运动特征和微动特征进行融合处理,实现鸟与旋翼无人机目标的辨别,实验结果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翼无人机 目标辨别 运动特征 微动特征 融合处理
下载PDF
风轮机叶片电磁散射特性的占比分析与解析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4
13
作者 何炜琨 孙鹏涛 刘昂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37-344,共8页
针对风轮机叶片雷达散射截面积的变化特性,分析了风轮机叶片雷达散射截面积(Radar Cross Section,RCS)对其整体雷达散射特性占比情况,实现对叶片解析模型适用范围的选取。考虑了风轮机叶片旋转平面与雷达视线(Line of Sight,LOS)夹角、... 针对风轮机叶片雷达散射截面积的变化特性,分析了风轮机叶片雷达散射截面积(Radar Cross Section,RCS)对其整体雷达散射特性占比情况,实现对叶片解析模型适用范围的选取。考虑了风轮机叶片旋转平面与雷达视线(Line of Sight,LOS)夹角、叶片材料、叶片几何形状等因素对风轮机散射特性的影响,运用UG软件对风轮机叶片进行三维建模,利用真实叶片与相应简化圆柱叶片电磁散射特性的差异构建高保真的风轮机真实叶片电磁散射特性的解析模型,实现风轮机叶片RCS的快速计算。最后将解析模型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论文给出的真实叶片电磁散射特性解析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轮机 叶片 雷达散射截面积 解析模型
下载PDF
基于一次回波数据的气象雷达风轮机杂波抑制 被引量:1
14
作者 何炜琨 高丽 王晓亮 《中国民航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2期17-22,共6页
近年来,世界风机累计装机容量飞速增长。研究表明,风电场将严重影响其附近气象雷达的工作性能。风电场杂波抑制可大大提高气象雷达目标参数估计的准确性,因此研究气象雷达风电场杂波抑制技术很有必要。在传统的基于周期特性的风电场杂... 近年来,世界风机累计装机容量飞速增长。研究表明,风电场将严重影响其附近气象雷达的工作性能。风电场杂波抑制可大大提高气象雷达目标参数估计的准确性,因此研究气象雷达风电场杂波抑制技术很有必要。在传统的基于周期特性的风电场杂波抑制算法基础上,根据气象目标参数(包括反射率因子、平均径向速度及谱宽)随距离均匀分布的特性,以风电场附近未污染距离单元的气象回波数据作为先验信息,对基于周期特性的风电场杂波抑制结果进行处理,从而改善气象目标与风电场杂波公共频段范围内的抑制效果。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定量评估风电场杂波抑制效果的性能指标,并对所提方法进行性能分析,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雷达 风轮机杂波 杂波抑制 抑制性能评估
下载PDF
基于ADS-B导航完好性指标多级GNSS干扰监测方法
15
作者 何炜琨 李志强 王晓亮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72-481,共10页
由于卫星信号较为微弱,易受到各种有意和无意的干扰,使得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不能安全、可靠的提供服务,GNSS干扰监测方法的研究对于保障民航飞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GNSS射频干扰所导致... 由于卫星信号较为微弱,易受到各种有意和无意的干扰,使得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不能安全、可靠的提供服务,GNSS干扰监测方法的研究对于保障民航飞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GNSS射频干扰所导致的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ADS-B)数据中导航完好性指标的变化特性,给出结合受干扰影响航班粗监测以及精细监测的多级GNSS射频干扰监测方法。首先对ADS-B数据导航完好性级别(Navigation Integrity Category,NIC)进行统计分析实现受干扰影响航班的粗监测,再依据干扰发生时多个航班在干扰区域会同时受到影响,具有空间上的聚集性,利用MeanShift聚类方法实现GNSS射频干扰的精细监测,提取干扰发生的起始与终止点所对应的时间与位置信息。实验结果与QAR(Quick Access Recorder,QAR)数据得到的干扰监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干扰监测 ADS-B 导航完好性指标 统计特性 聚类分析
下载PDF
基于BPDN的航管监视雷达风电场杂波抑制
16
作者 何炜琨 毕峰华 +1 位作者 张莹 李爽 《中国民航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5期8-14,共7页
针对低信杂比(SCR,signal to clutter ratio)情况下,采用传统形态成分分析(MCA,morphological component analysis)方法抑制风电场杂波时出现杂波抑制性能下降的问题,基于杂波与飞机目标回波在不同变换域具有不同稀疏特性的特点,提出基... 针对低信杂比(SCR,signal to clutter ratio)情况下,采用传统形态成分分析(MCA,morphological component analysis)方法抑制风电场杂波时出现杂波抑制性能下降的问题,基于杂波与飞机目标回波在不同变换域具有不同稀疏特性的特点,提出基于基追踪降噪(BPDN,basis pursuit de-noising)的风电场杂波抑制方法。首先,基于BPDN方法在时频域重构风电场杂波,并将重构后的杂波信号从回波信号中剔除;其次,利用BPDN方法对剔除杂波后的回波在频域提取飞机目标信号,实现低SCR情况下风电场杂波抑制。仿真及实测数据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 杂波抑制 低信杂比 基追踪降噪 形态成分分析
下载PDF
基于DeepSort的动态车辆多目标跟踪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何维堃 彭育辉 +2 位作者 黄炜 姚宇捷 陈泽辉 《汽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7-33,共7页
为了提高汽车对外界环境信息的感知能力和对动态车辆目标行为的预测能力,采用YOLOX作为前端检测器,结合优化的DeepSort跟踪算法开展动态车辆多目标跟踪方法研究。在车辆特征匹配过程中,提取Haar-like特征对车辆的明暗变化信息进行匹配,... 为了提高汽车对外界环境信息的感知能力和对动态车辆目标行为的预测能力,采用YOLOX作为前端检测器,结合优化的DeepSort跟踪算法开展动态车辆多目标跟踪方法研究。在车辆特征匹配过程中,提取Haar-like特征对车辆的明暗变化信息进行匹配,提高物体匹配精度;基于DeepSort重识别网络,采用改进的ResNet13作为特征提取的骨干网络,加入SENet调整不同通道维度的特征权重。使用实际道路驾驶采集的视频数据对改进算法与传统算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DeepSort算法,改进算法的多目标跟踪精度(MOTA)提高了1.4百分点,平均数比率(IDF1)提升了7.7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目标跟踪 DeepSort 自动驾驶 Haar-like SENet
下载PDF
支持抗光照目标检测的改进YOLO算法 被引量:2
18
作者 姚宇捷 彭育辉 +4 位作者 陈泽辉 何维堃 吴庆 黄炜 陈文强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77-785,共9页
针对现有的深度学习目标检测算法中存在的复杂光照场景下检测精度不高、实时性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YOLO算法的抗光照目标检测网络模型YOLO-RLG。首先,将输入模型的RGB数据转换为HSV数据,从HSV数据分离出抗光照能力强的S通道,并与RG... 针对现有的深度学习目标检测算法中存在的复杂光照场景下检测精度不高、实时性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YOLO算法的抗光照目标检测网络模型YOLO-RLG。首先,将输入模型的RGB数据转换为HSV数据,从HSV数据分离出抗光照能力强的S通道,并与RGB数据合并生成RGBS数据,使输入数据具备抗光照能力;其次,将YOLOV4的主干网络替换成Ghostnet网络,并对其在普通卷积与廉价卷积的模型分配比例上进行调整,在保证检测精度的同时提高检测速度;最后,用EIoU替换CIoU改进模型的损失函数,提高了目标检测精度和算法鲁棒性。基于KITTI与VOC数据集的实验结果表明,与原网络模型比较,FPS提高了22.54与17.84 f/s,模型降低了210.3 M,精确度(AP)提升了0.83%与1.31%,且算法的抗光照能力得到显著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 抗光照图像处理 Ghostnet网络 损失函数
下载PDF
“通信电子线路”课程线上教学设计与实践 被引量:1
19
作者 何炜琨 宫峰勋 陈敏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22年第3期68-73,共6页
面对“新冠病毒”疫情大规模蔓延,在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倡导下,“通信电子线路”课程组针对课程实际情况,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下建立了异步SPOC课程,并结合“慕课堂”及“钉钉”直播,在教学设计、教学组织等方面进行了线上教学的实践... 面对“新冠病毒”疫情大规模蔓延,在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倡导下,“通信电子线路”课程组针对课程实际情况,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下建立了异步SPOC课程,并结合“慕课堂”及“钉钉”直播,在教学设计、教学组织等方面进行了线上教学的实践,制定了一套新的教与学的平衡模式,实现信息技术时代下传统教学形态向新型教学形态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上教学 通信电子线路 异步SPOC
下载PDF
“DSP技术及应用课程设计”评价体系构建
20
作者 何炜琨 韩萍 +2 位作者 汪万维 韩宾宾 杨俊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23年第2期196-203,共8页
面向中国民航大学通信工程专业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欠缺的问题,以“能力本位教育”理念为视角,开展分层能力培养的“DSP技术及应用课程设计”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创设探究式项目学习环境,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在此基础上,建立可衡量、可量化的... 面向中国民航大学通信工程专业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欠缺的问题,以“能力本位教育”理念为视角,开展分层能力培养的“DSP技术及应用课程设计”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创设探究式项目学习环境,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在此基础上,建立可衡量、可量化的模块化全过程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升、人格养成的一体化课程考核模式,定量评价学习效果,培养满足行业需求的技术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P技术及应用课程设计 实践教学模式 质量评价体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