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TLR4信号通路相关因子的表达及其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李娜 贺兴华 +2 位作者 董莉 杨华萍 李军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7-11,共5页
目的 探讨影响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AKI)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萍乡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2020年7月—2021年7月收治的脓毒症合并AKI患者9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自入院治疗日起1月内的存活情况分为存活组(40例)和死亡... 目的 探讨影响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AKI)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萍乡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2020年7月—2021年7月收治的脓毒症合并AKI患者9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自入院治疗日起1月内的存活情况分为存活组(40例)和死亡组(50例)。收集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糖尿病史、高血压史、心血管病史、使用血制品、使用激素、机械通气、多器官衰竭]和实验室指标[Toll样受体4(TLR4)、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血肌酐(Scr)、平均动脉压(MAP)]。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影响脓毒症合并AKI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TLR4、HMGB1、Scr预测脓毒症合并AKI患者预后不良的价值。结果 死亡组机械通气、多器官衰竭占比均高于存活组(P <0.05),TLR4、HMGB1、Scr水平均高于存活组(P <0.05)。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机械通气[OR=4.219(95%CI:2.851,6.313)]、多器官衰竭[OR=3.110(95%CI:2.181,4.479)]、TLR4[OR=2.122(95%CI:1.846,2.562)]、HMGB1 [OR=2.321(95%CI:1.918,2.594)]、Scr [OR=2.703(95%CI:1.287,5.502)]是脓毒症合并AKI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 <0.05)。TLR4、HMGB1、Scr预测脓毒症合并AKI患者预后不良的敏感性分别为92.0%(95%CI:0.816,0.933)、92.0%(95%CI:0.764,0.973)、84.0%(95%CI:0.810,0.920),特异性分别为85.0%(95%CI:0.774,0.935)、70.0%(95%CI:0.624,0.825)、85.0%(95%CI:0.811,0.935),AUC分别为0.926(95%CI:0.811,0.976)、0.912(95%CI:0.802,0.796)、0.917(95%CI:0.753,0.962)。结论 机械通气、多器官衰竭、TLR4、HMGB1、Scr是脓毒症合并AKI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急性肾损伤 预后不良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适宜舟山地区林下栽培的食用菌品种筛选 被引量:1
2
作者 赵颖 何兴华 +3 位作者 孙圳 余立锋 苏干光 贺位忠 《中国食用菌》 2023年第5期116-119,共4页
对7个食用菌品种进行的林下栽培研究,结合栽培难易度及舟山地区场现状,分析产量及经济效益,根据不同目的筛选并推荐适宜舟山地区林下栽培的食用菌品种。结果表明,以销售或采摘为主推荐品种依次为大球盖菇、竹荪、段木灵芝、鸡腿菇,以观... 对7个食用菌品种进行的林下栽培研究,结合栽培难易度及舟山地区场现状,分析产量及经济效益,根据不同目的筛选并推荐适宜舟山地区林下栽培的食用菌品种。结果表明,以销售或采摘为主推荐品种依次为大球盖菇、竹荪、段木灵芝、鸡腿菇,以观赏为主推荐榆黄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 舟山地区 林下栽培 品种筛选
下载PDF
基于实验室指标模型的脓毒症急性肾损伤的早期预测分析
3
作者 李娜 林廷芳 +3 位作者 卢迎 贺兴华 李军 王波 《抗感染药学》 2023年第3期281-285,共5页
目的:分析基于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肾动脉阻力指数(renal resistance index,RRI)、L选择素(CD62L)等实验室指标早期预测脓毒症急性肾损伤(sepsis-associated acute kidney injury,SA-AKI)的能力,为脓毒症患者急性肾损伤的早... 目的:分析基于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肾动脉阻力指数(renal resistance index,RRI)、L选择素(CD62L)等实验室指标早期预测脓毒症急性肾损伤(sepsis-associated acute kidney injury,SA-AKI)的能力,为脓毒症患者急性肾损伤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2年5月医院收治的80例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SA-AKI将患者分为发生组(n=30)和未发生组(n=50);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和CD62L、PCT、RRI水平,建立模型,分析CD62L、PCT与RRI联合检测对SA-AKI的早期预测能力。结果:发生组患者的PCT、CD62L和RRI均高于未发生组(P<0.05);PCT、CD62L、RRI联合检测预测SA-AKI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值(0.992)高于单一预测的AUC值(0.882、0.943、0.911);且联合检测灵敏度、特异度、约登指数均高于单一检测。结论:基于PCT、CD62L、RRI等指标可较为准确地预测SA-AKI是否发生,且综合3种指标可以更准确地预知SA-AKI,从而有利于SA-AKI患者的成功救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急性肾损伤 早期预测 降钙素原 肾动脉阻力指数 L选择素
下载PDF
贵州黔东南坑头蚀变岩型金矿的发现及意义 被引量:4
4
作者 张泽 顾尚义 +6 位作者 陈原林 李纪 何兴华 吴龙 王兴伟 尹祺 敖学龙 《贵州地质》 2019年第1期28-36,共9页
坑头金矿位于贵州黔东南金矿带,前人对该金矿带石英脉型金矿进行了广泛研究,认为深部可能有蚀变岩型金矿存在,但都未证实。近期经综合研究,在坑头金矿施工钻孔发现坑头金矿的深部存在蚀变岩型矿体,含金量最高达6. 65 g/t。蚀变岩型金矿... 坑头金矿位于贵州黔东南金矿带,前人对该金矿带石英脉型金矿进行了广泛研究,认为深部可能有蚀变岩型金矿存在,但都未证实。近期经综合研究,在坑头金矿施工钻孔发现坑头金矿的深部存在蚀变岩型矿体,含金量最高达6. 65 g/t。蚀变岩型金矿矿石中金的赋存状态以裂隙金为主,主要载金矿物为毒砂。硅化蚀变及断层与金矿化关系密切,金矿体位于硅化蚀变发育的构造破碎带中。目前,黔东南金矿的开采目标多为300 m以浅的石英脉型金矿体,因此该发现对黔东南地区金矿深部勘查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东南 蚀变岩型金矿 坑头
下载PDF
滇东南底圩金矿床矿物学与地球化学研究
5
作者 肖景丹 沈能平 +2 位作者 苏文超 何兴华 王帏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59-370,共12页
位于右江盆地南部的滇东南底圩金矿床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处金矿床,为理清其成因,对不同类型矿石和赋矿围岩进行了主、微量元素及硫化物的硫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赋矿围岩,矿石中明显富集Au、As、Sb、Hg、Tl、S、K、C元素,应为热... 位于右江盆地南部的滇东南底圩金矿床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处金矿床,为理清其成因,对不同类型矿石和赋矿围岩进行了主、微量元素及硫化物的硫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赋矿围岩,矿石中明显富集Au、As、Sb、Hg、Tl、S、K、C元素,应为热液带入;而Si、Mg、Fe、Zr和Th在矿石和围岩中变化不大,Fe主要来源于赋矿围岩。对矿床中的主要金属硫化物黄铁矿和毒砂进行的矿物学和硫同位素分析表明,载金矿物主要为含砷黄铁矿和毒砂,金可能主要以Au+的形式赋存在含砷黄铁矿和毒砂之中;含金硫化物具有较高的硫同位素组成(5.93‰~11.99‰),表明成矿所需的S主要为地壳来源。结合前人对于右江盆地南部相似金矿的研究,认为印支期造山作用使沉积物脱水形成的变质流体交代玄武岩,容矿岩石的硫化物化作用是底圩金矿床形成最重要的成矿作用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的赋存状态 硫同位素 元素地球化学 黄铁矿 毒砂 底圩金矿床 滇东南
下载PDF
Side abutment pressure distribution by field measurement 被引量:8
6
作者 WANG Lian-guo SONG Yang +1 位作者 he xing-hua ZHANG Jian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EI 2008年第4期527-530,共4页
Given the 7123 working face in the Qidong Coal Mine of the Wanbei Mining Group, nine dynamic roof monitors were installed in the crossheading to measure the amount and velocity of roof convergence in different positio... Given the 7123 working face in the Qidong Coal Mine of the Wanbei Mining Group, nine dynamic roof monitors were installed in the crossheading to measure the amount and velocity of roof convergence in different positions and at different times and three steel bored stress sensors were installed in the return airway to measure rock stress at depth. On the basis of this arrange- ment, the rule of change of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side abutment pressure with the advance of the working face and movement of overlying strata was studied. The rule of change and the stability of rock stress at depth were measured. Secondly, the affected area and stability time of the side abutment pressure were also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During working, the face advanced distance was from 157 m to 99 m, the process was not effected by mining induced pressure. When the distance was 82 m, the posi- tion of peak stress was 5 m away from the coal wall. When the distance was 37 m, the position of peak stress away from the coal wall was about 15 m to 20 m and finally reached a steady state; 2) the time and the range of the peak of side rock pressure obtained from stress sensors were consistent with the results from the dynamic roof monitors; 3) the position of the peak pressure was 25 m away from the coal wa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场测量 侧支承压力 最大压力 压力分布
下载PDF
气道压力释放通气联合俯卧位通气对中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呼吸功能及预后有改善作用 被引量:17
7
作者 贺兴华 易晶 +5 位作者 余国宝 吴贤秋 刘江 杨华萍 王波 王坚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22年第3期208-210,244,共4页
目的:分析气道压力释放通气(APRV)联合俯卧位通气对中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呼吸功能及预后的改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中重度ARDS患者临床病历资料,均采用APRV联合俯卧位通气治疗。记录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2、24、48、7... 目的:分析气道压力释放通气(APRV)联合俯卧位通气对中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呼吸功能及预后的改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中重度ARDS患者临床病历资料,均采用APRV联合俯卧位通气治疗。记录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2、24、48、72 h后的动脉血氧分压(Pa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气道平均压(Pmean)、气道峰压(Ppeak)、肺动态顺应性(Cydn)、氧合指数(PaO_(2)/FiO_(2))、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_(A-a)DO_(2))的改变;统计患者的28 d病死率、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住院时间及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随着治疗时间的增加,PaCO_(2)、Pmean、Ppeak、P_(A-a)DO_(2)水平整体呈下降趋势,而PaO_(2)、Cydn、PaO_(2)/FiO_(2)水平呈升高趋势(P均<0.05);治疗72 h后,患者PaO_(2)、Ppeak、Cydn、P_(A-a)DO_(2)、PaO_(2)/FiO_(2)水平趋于稳定状态。患者28 d病死率为25.00%,机械通气时间(9.87±2.01)d,重症肺炎与脓毒症患者病死率较高;入住ICU时间(11.36±3.65)d,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93%。结论:APRV联合俯卧位通气治疗重度ARDS效果较明显,可改善患者通气状态及氧合指数,有效避免肺损伤,对改善患者预后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气道压力释放通气 俯卧位 呼吸功能
下载PDF
重症超声监测膈肌位移预测ICU机械通气患者撤机能力的价值 被引量:4
8
作者 杨华萍 刘江 +4 位作者 刘淋 余国宝 王波 贺兴华 董莉 《中国当代医药》 2020年第20期37-39,F0004,共4页
目的探讨重症超声监测膈肌位移对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机械通气患者撤机能力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5月~2019年12月收治的100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撤机情况分为撤机成功组(77例)与撤机失败组(23例),使用超声仪... 目的探讨重症超声监测膈肌位移对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机械通气患者撤机能力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5月~2019年12月收治的100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撤机情况分为撤机成功组(77例)与撤机失败组(23例),使用超声仪器测量患者膈肌位移情况,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膈肌位移对ICU机械通气患者撤机能力的预测价值。结果撤机失败组0.1 s气道闭合压(P0.1)、浅快呼吸指数(RSBI)高于撤机成功组,左侧膈肌位移、右侧膈肌位移、平均膈肌位移低于撤机成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ROC曲线分析,P0.1所得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31,最佳截断值为2.50 cmH2O时,敏感度为0.739,特异度为0.299;RSBI所得AUC为0.839,最佳截断值为45.40时,敏感度为0.783,特异度为0.208;左侧膈肌位移所得AUC为0.904,最佳截断值为0.77 cm时,敏感度为0.870,特异度为0.234;右侧膈肌位移所得AUC为0.901,最佳截断值为1.12 cm时,敏感度为0.826,特异度为0.208;平均膈肌位移所得AUC为0.909,最佳截断值为1.00 cm时,敏感度为0.913,特异度为0.494。结论重症超声监测膈肌位移在预测ICU机械通气患者撤机能力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加强护理病房 呼吸衰竭 床旁超声 膈肌位移 撤机能力
下载PDF
大理西湖湿地景观中水体富营养化及截留功能的季节变化 被引量:7
9
作者 彭园睿 何兴华 +4 位作者 杨春灿 孙秋雁 刘志林 赵冬梅 角媛梅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4078-4089,共12页
科学评估湖泊型湿地水体富营养化及截留功能在季节及空间的变化规律对评价湖泊水环境质量、分析污染来源、改善湖泊水体富营养化和湿地/流域生态可持续具有重要意义。以大理洱海流域源区的西湖湿地4种景观分区下的水体为对象,分别于2019... 科学评估湖泊型湿地水体富营养化及截留功能在季节及空间的变化规律对评价湖泊水环境质量、分析污染来源、改善湖泊水体富营养化和湿地/流域生态可持续具有重要意义。以大理洱海流域源区的西湖湿地4种景观分区下的水体为对象,分别于2019年4月(旱季末期)和10月(雨季末期)各采集32个水样,测定其总磷(TP)、总氮(TN)浓度,以截留量和水体富营养化综合指数(PI)评价大理西湖湿地的水体富营养化水平和截留功能。结果表明:农田水样TP、TN浓度均高于其他各类水样。富营养化评价表明:大理西湖湿地水体富营养化表现为旱季高于雨季,其中湿地类型中以农田水为最高(PI=3.45);景观分区中以农田区最高(PI=3.35);农业种植是导致该区域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TP、TN截留量评价显示,湖滨湿地截留量(0.04、1.38 mg·L^-1)最高,具有明显的截留功能。由于研究区磷、氮外源输入大且海拔高差较小,大理西湖湿地对于水体中TP、TN的截留效应不明显,造成西湖水体的富营养化。研究结果为大理西湖湿地的水体富营养化控制和洱海生态保护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理西湖 总磷 总氮 富营养化 水质评价 截留量
原文传递
颗粒活性炭强化餐厨垃圾中食用油厌氧消化产甲烷 被引量:3
10
作者 许跃 廖欢 +6 位作者 张静 陆海军 魏娜 贺杏华 张荣堂 杨开 王弘宇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09-114,共6页
通过投加颗粒活性炭(GAC)强化直接种间电子传递(DIET),进而提升餐厨垃圾中常见食用油的厌氧消化产甲烷效能,并分析投加GAC对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与未投加GAC的对照组相比较,投加GAC的实验组可以高效稳定地进行厌氧消化产甲... 通过投加颗粒活性炭(GAC)强化直接种间电子传递(DIET),进而提升餐厨垃圾中常见食用油的厌氧消化产甲烷效能,并分析投加GAC对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与未投加GAC的对照组相比较,投加GAC的实验组可以高效稳定地进行厌氧消化产甲烷。在菜籽油厌氧消化过程中,对照组的乙酸浓度在第7天达到最大值(7 mmol/L),之后基本保持不变。而在投加GAC的实验组中,乙酸浓度在第7天达到最大值(3.9 mmol/L),之后逐渐降低,到第13天基本为0。与此同时,实验组的最大甲烷产量约为对照组的3.5倍。因而,投加GAC促进了乙酸的降解和甲烷的转化。对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分析发现,投加GAC的实验组中富集了大量可能具有胞外电子传递功能的细菌(Syntrophomonas和Geobacter),以及可以参与DIET的产甲烷菌(Methanosarcina),表明投加GAC可以有效富集以上三种微生物,并通过GAC作为电子载体促进菜籽油厌氧反应体系中DIET的形成,进而促进菜籽油的降解,提高甲烷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消化 直接种间电子传递 餐厨垃圾 食用油 微生物群落结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