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漂浮育苗盘孔数和微生物菌剂对长叶龄烟苗生长的影响
1
作者 张阳 王新月 +7 位作者 谢会雅 何志群 刘昭伟 陈舜尧 蔡奇 夏冰 黄琼慧 邓小华 《作物研究》 2023年第5期496-502,共7页
为明确漂浮育苗盘孔数和微生物菌剂对长叶龄烟苗生长发育的影响,以云烟87为材料,采用双因素试验,设计136孔和200孔2种规格育苗盘和添加微生物菌剂、不添加微生物菌剂2种基质处理,比较分析不同处理烟苗的根系性状指标、根系活力、地上部... 为明确漂浮育苗盘孔数和微生物菌剂对长叶龄烟苗生长发育的影响,以云烟87为材料,采用双因素试验,设计136孔和200孔2种规格育苗盘和添加微生物菌剂、不添加微生物菌剂2种基质处理,比较分析不同处理烟苗的根系性状指标、根系活力、地上部生长和干物质积累量,并采用η^(2)值对育苗盘孔数、微生物菌剂及其互作对烟苗生长的影响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采用136孔育苗盘和基质中添加微生物菌剂有利于烟苗根系和地上部生长,促进烟苗干物质积累;136孔育苗盘可促进烟苗主根伸长,提高根系活力,增加烟苗茎粗以及地下部分干物质积累;添加微生物菌剂可促进烟苗根尖数增加,促进烟叶生长以及干物质积累。育苗盘孔数、微生物菌剂及其互作对烟苗根系生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8.47%、33.37%、18.16%,对烟苗根系活力的贡献率分别为44.07%、40.88%、15.05%,对烟苗地上部生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2.50%、49.25%、8.26%,对干物质积累的贡献率分别为43.84%、44.61%、11.57%。因此,采用136孔漂浮育苗盘配合添加微生物菌剂的基质可促进烟苗的生长发育,有利于培育8~10叶龄的长叶龄壮根苗,对促进稻茬烤烟早生快发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漂浮育苗 育苗盘 微生物菌剂 烟苗根系 干物质积累
下载PDF
1,3-二巯基丙烷对聚合物/非富勒烯太阳电池的影响
2
作者 李想 何志群 梁春军 《微纳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697-703,共7页
选用1,3-二巯基丙烷(DMP)作为添加剂加入到聚合物材料PBDB-T与非富勒烯材料ITIC的共混体系中,制备以PBDB-T∶ITIC作为活性层材料的体异质结聚合物太阳电池。实验发现,DMP可以有效地改善活性层的形貌,促进激子的产生与解离。DMP对聚合物... 选用1,3-二巯基丙烷(DMP)作为添加剂加入到聚合物材料PBDB-T与非富勒烯材料ITIC的共混体系中,制备以PBDB-T∶ITIC作为活性层材料的体异质结聚合物太阳电池。实验发现,DMP可以有效地改善活性层的形貌,促进激子的产生与解离。DMP对聚合物的结晶形貌改善的作用较小,但对非富勒烯材料ITIC的结晶结构有序性的影响显著。将DMP加入活性层中,可使非富勒烯材料ITIC晶畴的相干长度显著增加,这意味着ITIC结晶结构有序性的提高,这有利于电子的传输。加入质量分数1%的DMP后,器件的光电转换效率由未添加DMP时的7.80%提高至8.98%,证明DMP的应用是一种提高聚合物/非富勒烯太阳电池性能的简单高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非富勒烯太阳电池 溶剂添加剂 形貌 结构有序性 光电转换效率
下载PDF
施用微生物菌剂对烤烟生长发育及抗病性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何志群 蒋南 +2 位作者 朱子亮 陈彬毅 吴建华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1年第5期39-41,共3页
为探讨施用恩格兰重茬微生物菌剂对烤烟生长发育的影响,以云烟87为材料,2018年在云南楚雄州武定县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恩格兰抗重茬菌剂能有效促进烟苗早生快发、降低病害、促进根系发育。
关键词 烤烟 恩格兰重茬微生物菌剂 早生快发 烟草病害
下载PDF
Synthesis and light-emitting properties of 2-(N-phenyl-α-naphthylamino) and 2-dimesitylboron-7-(N-phenyl-α-naphthylamino)-9,9-diethylfluorene 被引量:3
4
作者 ZHANG WenGuan he zhiqun +4 位作者 HUI GuanBao MU LinPing WANG YongSheng ZHAO ShengMin JING XiPing 《Science China Chemistry》 SCIE EI CAS 2009年第7期952-960,共9页
A fluorescent organic triarylamine with a symmetric structure, 2,7-bis(N-α-naphthyl-phenylamino)-9,9- diethylfluorene (NPAEF) was synthesized using two methods, modified Ullmann coupling and modified palladium-cataly... A fluorescent organic triarylamine with a symmetric structure, 2,7-bis(N-α-naphthyl-phenylamino)-9,9- diethylfluorene (NPAEF) was synthesized using two methods, modified Ullmann coupling and modified palladium-catalyzed amination. An activated copper and a combination of Pd(OAc)2/P(t-Bu)3 and Pd(dba)2/P(t-Bu)3 were selected as catalysts to improve yields of reactions. These synthetic procedures were also successfully applied to an asymmetric 2-dimesitylboron-7-(N-phenyl-α-naphthylamino)-9,9-diethylfluorene (BNPEF). Photoluminescent emission peaks in solid film and in diluted solution of NPAEF were both observed at 461 nm, while the main emission peaks of BNPEF appeared at 422 nm in hexane, and at 480 nm in methanol. The double emission peaks of BNPEF in hexane reflected fine structure in the vibrational state. With an increasing polarity of solvent, the main PL emission peaks were red-shifted and vibrational fine structure disappeared. Additionally, energy levels of NPAEF were investigated and an electroluminescence (EL) device of ITO/PVK:NPAEF/Al was fabricated, which showed a turn-on voltage of 9 V and peaked at 462 nm. The EL spectrum was in good agreement with PL spectrum, which indicated that they were from the same emitting center in the devi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TALYSIS FLUORENE dimesitylboron TRIARYLAMINE LIGHT-EMITTING
原文传递
1起学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聚集性疫情流行病学分析
5
作者 张丽芳 韩继周 +6 位作者 何志群 赵世文 张勇 付朝智 杨云娟 常利涛 尹洁 《中国校医》 2023年第9期663-667,共5页
目的对云南省陇川县1起感染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Delta变异株的学校聚集性疫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探讨该传染病在聚集性场所的传播模式和指标,为学校COVID-19有效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现场调查并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 目的对云南省陇川县1起感染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Delta变异株的学校聚集性疫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探讨该传染病在聚集性场所的传播模式和指标,为学校COVID-19有效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现场调查并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21年12月陇川县某中学1起COVID-19聚集性疫情资料。使用频数(n)描述病例三间分布,比较采用Fisher精确检验;根据暴露史估算潜伏期和代间距,数据正态性检验使用Z评分和Shapiro-Wilk检验。结果该聚集性疫情总罹患率2.32%(37/1594),班级罹患率2.08%~46.43%,宿舍罹患率16.67%~100%。二代病例占67.57%(25/37),首发病例宿舍续发率100%(4/4)、班级续发率45.45%(25/55);主动就诊占5.41%(2/37),密接筛查占94.59%(35/37);宿舍发病率16.67%~100%。病例症状依次为咽痛12例(57.14%)、咳嗽9例(42.85%)、鼻塞6例(28.57%)、头疼5例(23.81%)、发热4例(19.05%)、咳痰4例(19.05%)、流涕/喷嚏3例(14.29%)、乏力1例(4.76%)、头晕1例(4.76%)、腹泻1例(4.76%)、胃痛1例(4.76%)。该起COVID-19疫情病例潜伏期为2~8 d,平均为(5.94±1.58)d,众数6.5 d,中位数6.5 d,四分位数间距1.38 d;代际间距分布范围为1~5 d,平均为(3.25±1.03)d,众数3 d,中位数3 d,四分位数间距1.66 d。基因测序显示与国内前期疫情无关联,基因谱共4个代际,突变位点42~45个,传代时间7 d。结论Delta变异新冠病毒传代时间短,传播力强。聚集是其流行的主要表现形式,寄宿制学校尤为明显。潜伏期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可作为传染源导致传播和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疾病暴发流行 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云南省陇川县1 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学校聚集性疫情调查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韩继周 何志群 +6 位作者 许所菊 高右东 杨跃诚 董朝良 李艳玲 李林 姚仕堂 《上海预防医学》 CAS 2022年第9期884-887,共4页
【目的】对云南省陇川县1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学校聚集性疫情展开调查分析,为提高边境疫情防控提供有力依据。【方法】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方案(第8版)》,对所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收集病例基本信息... 【目的】对云南省陇川县1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学校聚集性疫情展开调查分析,为提高边境疫情防控提供有力依据。【方法】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方案(第8版)》,对所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收集病例基本信息、发病就诊经过、转归情况、流行病学史等,追踪密切接触者,并分析其传播链。【结果】本起学校聚集性疫情共发现37例病例,其中学生35例,老师2例;年龄最小13岁,最大25岁;女性32例,男性5例。学生病例分布在2个年级4个班级。基因测序结果显示均为Delta株变异株,属于同一传播链,与以往德宏州内发生的疫情均无关联。排查出的2127名密切接触者经过21 d的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后,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除1例病例核酸结果一直未转阴外,其余36例均已治愈出院。【结论】由于抵边村寨村民接触了被污染的河水引发了此起学校聚集性疫情,校方下一步须严格管理抵边村寨带入的学生物品,杜绝类似疫情再次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学校 聚集性疫情 云南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