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rom 0D to 3D:Hierarchical structured high-performance free-standing silicon anodes based on binder-induced topological network architecture
1
作者 Yihong Tong Ruicheng Cao +4 位作者 Guanghui Xu Yifeng Xia hongyuan Xu hong jin Hui Xu 《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6期16-23,I0002,共9页
Free-standing silicon anodes with high proportion of active materials have aroused great attention;however,the mechanical stability and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are severely suppressed.Herein,to resolve the appeal ... Free-standing silicon anodes with high proportion of active materials have aroused great attention;however,the mechanical stability and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are severely suppressed.Herein,to resolve the appeal issues,a free-standing anode with a"corrugated paper"shape on micro-scale and a topological crosslinking network on the submicron and nano-scale is designed.Essentially,an integrated three-dimensional electrode structure is constructed based on robust carbon nanotubes network with firmly anchored SiNPs via forming interlocking junctions.In which,the hierarchical interlocking structure is achieved by directional induction of the binder,which ensures well integration during cycling so that significantly enhances mechanical stability as well as electronic and ionic conductivity of electrodes.Benefiting from it,this anode exhibits outsta nding performance under harsh service conditions including high Si loading,ultrahigh areal capacity(33.2 mA h cm^(-2)),and high/low temperatures(-15-60℃),which significantly extends its practical prospect.Furthermore,the optimization mechanism of this electrode is explored to verify the crack-healing and structure-integration maintaining along cycling via a unique self-stabilization process.Thus,from both the fundamental and engineering views,this strategy offers a promising path to produce high-performance free-standing electrodes for flexible device applications especially facing volume effect challeng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pological network SELF-STABILIZATION FLEXIBILITY FREE-STANDING Silicon anode
下载PDF
新辅助治疗后腹壁下深血管穿支皮瓣即刻乳房重建手术的安全性研究
2
作者 高卫奇 张旭 +12 位作者 王铮 朱一霏 黄佳慧 洪进 朱思吉 陈小松 黄欧 何建蓉 陈伟国 李亚芬 沈坤炜 徐华 吴佳毅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2期147-151,共5页
目的:评估新辅助治疗后病人采用腹壁下深血管穿支(deep inferior epigastric perforator,DIEP)皮瓣行即刻乳房重建手术的安全性。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2月瑞金医院普外科乳腺疾病诊治中心乳腺癌病人,行乳房全切联合DIEP皮瓣即刻... 目的:评估新辅助治疗后病人采用腹壁下深血管穿支(deep inferior epigastric perforator,DIEP)皮瓣行即刻乳房重建手术的安全性。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2月瑞金医院普外科乳腺疾病诊治中心乳腺癌病人,行乳房全切联合DIEP皮瓣即刻乳房重建术的资料。比较新辅助治疗组与对照组病人的临床病理特征。单因素分析比较两组病人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共研究110例,新辅助治疗组23例(20.9%),对照组87例(79.1%)。相比于对照组,新辅助治疗组无原位癌(0比19.5%,P=0.003),pTNM分期较晚(P<0.001)。两组DIEP皮瓣穿支数(P=0.472)、双蒂皮瓣的占比(P=0.489)、手术时间(P=0.651)以及住院时间(P=0.27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新辅助治疗组最常见的受区并发症为乳房血清肿(13.0%,3例),未见供区并发症。对照组最常见的受区并发症为脂肪坏死(12.6%,11例),最常见的供区并发症为腹部血清肿(3.4%,3例)。新辅助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有1例(4.3%)和4例(4.6%)二次手术。对照组2例(2.3%)发生DIEP皮瓣坏死并丢失,新辅助治疗组未发生。结论:对于新辅助治疗后的乳腺癌病人,行游离腹壁皮瓣即刻乳房重建是安全的手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乳房重建 新辅助治疗 腹壁下深血管穿支皮瓣
下载PDF
军队院校专业导论课程设计分析
3
作者 肖冰松 王瑞 邓有为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23年第21期149-152,共4页
根据新时代对职业军官融合培养的需求,对军队院校技术密集型兵种专业导论课程进行了系统设计。首先,分析了军队院校学员对专业的了解现状。其次,从军事人才培养需求和院校学员的强烈愿望两个方面论述了开设专业导论课程的必要性。最后,... 根据新时代对职业军官融合培养的需求,对军队院校技术密集型兵种专业导论课程进行了系统设计。首先,分析了军队院校学员对专业的了解现状。其次,从军事人才培养需求和院校学员的强烈愿望两个方面论述了开设专业导论课程的必要性。最后,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案三个方面对专业导论课程进行了详细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导论 军队院校 生长军官 融合培养 课程设计
下载PDF
新时代士官教育教材建设困境及路径探析
4
作者 魏俊杰 刘延斌 +1 位作者 洪进 吴晓雷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23年第21期146-148,152,共4页
教材作为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对于提高院校教学水平、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士官院校教学转型和实战化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针对教材建设的困境,从教材编写理念、教材内容和编写队伍等方面探讨和分析了士官教育教材建设的... 教材作为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对于提高院校教学水平、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士官院校教学转型和实战化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针对教材建设的困境,从教材编写理念、教材内容和编写队伍等方面探讨和分析了士官教育教材建设的方法与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士官教育 教材建设 岗位任职教育
下载PDF
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多角度偏振成像仪细粒子气溶胶反演 被引量:1
5
作者 谢一凇 范兰兰 +10 位作者 李正强 洪津 林军 郑杨 董鉴韬 伽丽丽 马䶮 张罗 王羿 涂碧海 朱梦瑶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5-134,共10页
细粒子气溶胶光学厚度是大气环境监测、气候变化评估所需的关键参数。对2022年8月发射的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CM-1)上搭载的多角度偏振成像仪(DPC)进行了较为系统的介绍。DPC/CM-1的主要改进是星下点空间分辨率从3.3 km提升到2.4 km... 细粒子气溶胶光学厚度是大气环境监测、气候变化评估所需的关键参数。对2022年8月发射的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CM-1)上搭载的多角度偏振成像仪(DPC)进行了较为系统的介绍。DPC/CM-1的主要改进是星下点空间分辨率从3.3 km提升到2.4 km。针对DPC/CM-1载荷及数据特点,发展了基于偏振与光谱特征和空间纹理特征的云检测方法,同时耦合了多角度信息实现较严格的云像元判识。该方法对于沙漠、植被、丘陵,以及海表耀光及非耀光区域等不同下垫面,均有较好的检测效果。发展了基于改进气溶胶模型的细粒子气溶胶光学厚度(FAOD)反演算法,利用全球地基气溶胶观测网(AERONET)数据对FAOD反演结果进行了验证,拟合直线斜率达到0.95以上,且有接近73%的数据分布于期望误差以内,说明了反演算法的可靠性。FAOD反演结果清晰显示出全球FAOD空间分布特征,其中,印度、非洲中部等地区受人口分布、工/农业排放、生物质燃烧等影响,FAOD高值达到0.7~0.9。DPC/CM-1在轨测试期间的初步反演结果表明其在大气环境监测、污染传输分析等方面的潜力,能够提供更精细尺度的大气参数反演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 多角度偏振成像仪 卫星遥感 细粒子气溶胶光学厚度 云检测 在轨测试
下载PDF
雷达操纵员机下测报训练成绩评定体系的改进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志勇 王建钢 +1 位作者 洪进 赵欣 《空天预警研究学报》 CSCD 2023年第1期49-52,共4页
针对目前雷达兵部队雷达操纵员机下训练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一味求稳保底、训为考、唯分数论等问题,分析了现行考评体系和测报训练现状;然后引入难度系数,对训练成绩评定体系进行了改进.运用实践表明,该评定体系能够营造学员积极向... 针对目前雷达兵部队雷达操纵员机下训练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一味求稳保底、训为考、唯分数论等问题,分析了现行考评体系和测报训练现状;然后引入难度系数,对训练成绩评定体系进行了改进.运用实践表明,该评定体系能够营造学员积极向上的训练热情和良好氛围,有利于促进训练质量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操纵员 机下训练 测报方位距离
下载PDF
生物钟基因调控牦牛睾酮分泌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高磊 洪金 +4 位作者 张丽萍 阿怀娜 刘晨曦 靳亚平 张寿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18,28,共11页
【目的】研究生物钟基因调控牦牛睾酮分泌的分子机制,为生物钟靶向调控牦牛繁殖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清晨08:00左右(ZT0)和下午20:00左右(ZT12)采集雄性牦牛的血液和睾丸,用ELISA检测牦牛血清睾酮含量是否存在昼夜节律性表达;用IH... 【目的】研究生物钟基因调控牦牛睾酮分泌的分子机制,为生物钟靶向调控牦牛繁殖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清晨08:00左右(ZT0)和下午20:00左右(ZT12)采集雄性牦牛的血液和睾丸,用ELISA检测牦牛血清睾酮含量是否存在昼夜节律性表达;用IHC法检测生物钟蛋白Bmal1在睾丸中的表达定位;采用普通PCR法检测生物钟基因(Bmal1、Dbp、Nr1d1、Per1)在牦牛睾丸中的表达;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生物钟基因、类固醇合成基因(StAR、Hsd3b1、Hsd17b3、Cyp11a1)和核受体基因(Sf1、Nr4a1、Lhcgr、Nr0b1)在牦牛睾丸中的时空表达规律;用蛋白免疫印迹(WB)检测生物钟蛋白Bmal1和类固醇合成蛋白StAR在牦牛睾丸中的表达变化;用生物信息学预测牦牛睾酮合成相关因子启动子区域生物钟作用元件。【结果】牦牛体内睾酮含量存在昼夜节律性表达,ZT0时的含量极显著低于ZT12(P<0.001);生物钟蛋白Bmal1在牦牛睾丸中存在节律性表达,主要分布在睾丸间质细胞中;4个生物钟基因、类固醇合成基因Hsd17b3和Cyp11a1及核受体基因Nr4a1、Lhcgr和Nr0b1在牦牛睾丸中均存在节律性表达;类固醇合成蛋白StAR在牦牛睾丸中有表达,但无节律性;牦牛类固醇合成相关基因启动子区域存在与生物钟基因结合的E-box、RORE和D-box元件。【结论】牦牛睾丸生物钟基因通过调控类固醇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影响睾酮的分泌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钟 牦牛 睾酮合成 类固醇合成基因 核受体基因
下载PDF
生物钟基因对牦牛卵巢类固醇激素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洪金 周凯欣 +3 位作者 苟育聪 吕玺玮 张寿 高磊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22-433,共12页
【目的】旨在研究生物钟基因对牦牛卵巢类固醇激素合成的影响,为生物钟靶向调控牦牛繁殖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于08:00左右(ZT0)和20:00左右(ZT12)收集的雌性牦牛血液和卵巢组织为材料,研究牦牛血清类固醇激素含量、卵巢中类固醇... 【目的】旨在研究生物钟基因对牦牛卵巢类固醇激素合成的影响,为生物钟靶向调控牦牛繁殖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于08:00左右(ZT0)和20:00左右(ZT12)收集的雌性牦牛血液和卵巢组织为材料,研究牦牛血清类固醇激素含量、卵巢中类固醇合成基因(StAR、Cyp11a1、Hsd17b3、Cyp19a1)以及核受体基因(Sf1、Lhcgr、Nr1h4、Nur77)是否存在昼夜节律性变化;分析生物钟基因(Bmal1、Dbp、Nr1d1、Per1)、生物钟蛋白BMAL1和类固醇合成蛋白(StAR和CYP19A1)在牦牛卵巢中的时空表达规律;以及生物信息学预测牦牛类固醇合成相关因子启动子区域生物钟作用元件。【结果】牦牛体内雌二醇和孕酮含量存在昼夜节律性变化,ZT0的含量均极显著低于ZT12(P<0.001);类固醇合成基因(Cyp11a1、Hsd17b3和Cyp19a1)、核受体基因(Sf1、Nr1h4和Nur77)和4个生物钟基因在牦牛卵巢中均存在节律性表达;生物钟蛋白BMAL1在牦牛卵巢中存在节律性表达,且主要分布在卵巢颗粒细胞;类固醇合成蛋白CYP19A1在牦牛卵巢中存在节律性表达,StAR在牦牛卵巢中有表达,但无节律性;牦牛类固醇合成相关基因启动子区域存在与生物钟基因结合的作用元件(E-box、RORE和D-box)。【结论】牦牛卵巢生物钟基因与类固醇合成相关基因表达存在节律相关性,影响类固醇激素的分泌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钟 牦牛 卵巢 类固醇合成基因 核受体基因
下载PDF
HER2阳性乳腺癌接受曲妥珠单抗辅助治疗病人预后分析(附1246例报告)
9
作者 李岳峰 洪进 +2 位作者 李志安 阮国栋 陈伟国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5期469-476,共8页
目的:分析曲妥珠单抗辅助治疗的HER2阳性乳腺癌病人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9年12月间1246例初诊HER2阳性乳腺癌接受曲妥珠单抗治疗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用Log-rank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研究其预后的... 目的:分析曲妥珠单抗辅助治疗的HER2阳性乳腺癌病人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9年12月间1246例初诊HER2阳性乳腺癌接受曲妥珠单抗治疗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用Log-rank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研究其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接受曲妥珠单抗治疗的HER2阳性病人pT_(2~3)期(HR=2.10,P=0.003)、pN_(2~3)期(HR=2.81,P<0.001)、未行内分泌治疗(HR=2.50,P<0.001)者预后较差,用紫杉类或其他化疗方案(HR=0.40,P=0.017)的预后较好。根据淋巴结转移情况将病人分成两个亚组。发现淋巴结未转移者pT_(2~3)期组(P=0.020)预后较差,紫杉类或其他化疗组(P=0.032)预后较好;淋巴结转移者pT_(2~3)期组(P=0.012)、未行内分泌治疗组(P=0.001)预后较差。结论:接受曲妥珠单抗治疗的HER2阳性乳腺癌病人可分类管理治疗:无淋巴结转移的小肿瘤病人更推荐联合去蒽环类的化疗方案治疗以达到更好的预后;淋巴结转移、肿块较大的病人在化疗方案可选择的情况下,更推荐使用豁免蒽环类药物的方案,在保证达到相同预后的同时,减少化疗不良反应带来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R2阳性乳腺癌 曲妥珠单抗 淋巴结转移 预后
下载PDF
大气环境监测卫星双偏振仪器校飞验证
10
作者 李朕阳 洪津 +7 位作者 赵旭枫 石新宇 刘振海 宋茂新 罗海燕 邹鹏 史书明 雷雪枫 《上海航天(中英文)》 CSCD 2023年第3期76-83,共8页
同一卫星观测平台上的不同偏振遥感器,可通过数据融合获取更高质量的探测结果。基于该设想,搭建了由高精度偏振扫描仪(POSP)和同时偏振相机(SIPC)构成的同平台偏振仪器航空验证系统,并完成了飞行实验。文章系统阐述了其系统构成、数据... 同一卫星观测平台上的不同偏振遥感器,可通过数据融合获取更高质量的探测结果。基于该设想,搭建了由高精度偏振扫描仪(POSP)和同时偏振相机(SIPC)构成的同平台偏振仪器航空验证系统,并完成了飞行实验。文章系统阐述了其系统构成、数据预处理、视场匹配和交叉定标方法,评估并展示了部分航空验证结果。结果表明:POSP和SIPC视场匹配误差约为0.12个POSP像元;通过偏振交叉定标、均匀陆地地表这2个仪器辐亮度偏差为2.54%,偏振度偏差为0.013,验证了双偏振仪器探测数据的有效性和交叉定标的可行性。为星载偏振交火探测系统设计、数据预处理、偏振交叉定标方法和在轨应用评价等提供了依据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精度偏振扫描仪 同时偏振相机 交叉定标 视场匹配 偏振测量
下载PDF
星载“偏振交火”传感器设计及初步在轨应用
11
作者 李正强 洪津 +11 位作者 郑杨 刘振海 张苗苗 赵少华 张庆辉 徐敬海 麻金继 高郭平 江启峰 徐成华 杨磊库 骆冬根 《上海航天(中英文)》 CSCD 2023年第3期65-75,共11页
针对近地表细颗粒物含量的卫星遥感精度问题,系统提出了“偏振交火”的卫星遥感策略和模型,开发了高精度偏振扫描仪(POSP)和多角度偏振成像仪(DPC)双偏振载荷套件,装载在大气环境监测卫星上并成功发射。本文在介绍“偏振交火”原理的基... 针对近地表细颗粒物含量的卫星遥感精度问题,系统提出了“偏振交火”的卫星遥感策略和模型,开发了高精度偏振扫描仪(POSP)和多角度偏振成像仪(DPC)双偏振载荷套件,装载在大气环境监测卫星上并成功发射。本文在介绍“偏振交火”原理的基础上,系统论述了载荷工程的实现方法和在轨应用方法,初步展示和评估了在轨应用效果。在轨初步应用结果显示:双偏振载荷间能够实现稳定交火工作,视场匹配精度优于0.077 POSP像元;基于L1级数据初步开展了双偏振载荷间的辐射和偏振交叉定标/验证,共有波段拟合优度(R2)分别达到0.999和0.993;基于“偏振交火”载荷观测数据融合反演的近地表PM_(2.5)与地基网络监测结果的相关性为0.684,偏差落在期望误差(EE)范围内的比例为88.36%。初步在轨结果达到了预期应用目标,显示了“偏振交火”方案在气溶胶污染监测方面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振交火”传感器 大气污染 高精度偏振扫描仪(POSP) 多角度偏振成像仪(DPC) 偏振遥感 PM_(2.5)
下载PDF
高光谱观测卫星偏振交火工程设计及在轨性能评估
12
作者 张苗苗 温渊 +8 位作者 朱思峰 谢艳清 李迎杰 李云端 洪津 刘振海 骆冬根 宋茂新 王羿 《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 CAS CSCD 2023年第4期295-309,共15页
2021年9月7日发射的高光谱观测卫星是《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5)》中规划的一颗业务星,是我国高光谱遥感能力的重要标志。高光谱观测卫星运行于高度为705km、降交点地方时为10:30的太阳同步轨道。针对细颗粒物探... 2021年9月7日发射的高光谱观测卫星是《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5)》中规划的一颗业务星,是我国高光谱遥感能力的重要标志。高光谱观测卫星运行于高度为705km、降交点地方时为10:30的太阳同步轨道。针对细颗粒物探测,卫星配置了偏振交火传感器,通过由高精度偏振扫描仪(POSP)与大气气溶胶多角度偏振探测仪(DPC)构成的双偏振载荷的联合探测,获取观测区域的气溶胶光学厚度(AOD)、PM2.5等气溶胶信息。本文主要介绍了高光谱观测卫星总体技术方案和双偏振载荷方案,详细阐述了偏振交火模式设计要点,包括时统设计、光谱通道设置、光谱匹配设计以及视场匹配设计等工程设计。同时,对偏振交火模式的在轨性能进行了评估,评估结果表明:双偏振载荷的同步观测采集时间差优于0.4ms,视场匹配误差优于0.066POSP像元,满足反演应用需求。最后,对双偏振载荷在轨测量精度进行了交叉验证,验证结果表明辐射测量值与参考值拟合决定系数均高于0.96,线偏振度在轨交叉验证平均绝对差异优于0.0088,均满足在轨探测精度的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观测卫星 细颗粒物探测 偏振交火 交叉定标
下载PDF
高分五号02星多角度偏振成像仪在轨辐射性能初步评价
13
作者 朱思峰 朱梦瑶 +6 位作者 伽丽丽 许华 李正强 谢一凇 洪津 涂碧海 孟炳寰 《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 CAS CSCD 2023年第4期310-322,共13页
2021年9月我国成功发射的高分五号02星[GF-5(02)]上搭载有多角度偏振成像仪(DPC)和高精度偏振扫描仪(POSP),组成了“偏振交火”观测方案。为评价GF-5(02)卫星DPC传感器的在轨辐射性能,基于2022年1月DPC和POSP观测数据,采用海洋瑞利散射... 2021年9月我国成功发射的高分五号02星[GF-5(02)]上搭载有多角度偏振成像仪(DPC)和高精度偏振扫描仪(POSP),组成了“偏振交火”观测方案。为评价GF-5(02)卫星DPC传感器的在轨辐射性能,基于2022年1月DPC和POSP观测数据,采用海洋瑞利散射和“偏振交火”交叉定标两种方法,实现了DPC在轨绝对辐射定标和视场内相对辐射一致性检验。结果表明,DPC/GF-5(02)在轨后的绝对辐射和相对辐射响应较发射前的实验室定标结果均未发生明显改变,在轨前后各波段绝对辐射系数差异均小于5.3%,视场内相对辐射响应变化均小于2%。其中,443nm波段瑞利散射和“偏振交火”交叉两种方法获得的绝对辐射定标系数一致性较高,偏差约为2%;而490nm和670nm波段两方法定标结果偏差较大,偏差分别为7.4%和7.7%。整体上,DPC/GF-5(02)在轨后的辐射稳定性优于DPC/GF-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五号02星 多角度偏振成像仪 绝对辐射系数 相对辐射系数 瑞利散射定标 “偏振交火”定标
下载PDF
星载偏振成像仪供配电系统可靠性分析
14
作者 方璐璐 洪津 +2 位作者 张爱文 金洁 骆冬根 《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 CAS CSCD 2023年第6期617-626,共10页
供配电系统是星载偏振成像仪电子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要满足将卫星平台提供的一次电源转换成载荷所需的各种二次电源的功能需求,同时还需要满足载荷在轨运行时的高可靠性和长寿命要求。电子元器件的应力分析法是分析电子系统可... 供配电系统是星载偏振成像仪电子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要满足将卫星平台提供的一次电源转换成载荷所需的各种二次电源的功能需求,同时还需要满足载荷在轨运行时的高可靠性和长寿命要求。电子元器件的应力分析法是分析电子系统可靠性的一种重要方法,基于应力分析法并根据GJB/Z299C-2006《电子设备可靠性预计手册》,对星载偏振成像仪供配电系统各组成部件的电子元器件进行失效率计算,并结合系统结构框图对系统的可靠度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冷贮备的冗余设计方式可以明显提高系统的可靠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载偏振成像仪 供配电系统 可靠度 应力分析法 失效率计算
下载PDF
紫外多角度偏振探测气溶胶层高的信息量分析初步研究
15
作者 顾浩然 李正强 +7 位作者 侯伟真 裘桢炜 刘振海 朱军 伽丽丽 罗杰 洪津 麻金继 《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 CAS CSCD 2023年第4期357-370,共14页
为探究多角度偏振在紫外波段对气溶胶层高(ALH)的探测能力,在不同的观测几何、气溶胶和地表类型等条件下系统评估了多角度偏振在紫外波段的ALH反演信息量。基于最优估计理论和信息量分析方法,分析了紫外波段365 nm和388 nm两个通道模拟... 为探究多角度偏振在紫外波段对气溶胶层高(ALH)的探测能力,在不同的观测几何、气溶胶和地表类型等条件下系统评估了多角度偏振在紫外波段的ALH反演信息量。基于最优估计理论和信息量分析方法,分析了紫外波段365 nm和388 nm两个通道模拟仿真数据对ALH的灵敏度,并进一步讨论了不同观测组合对ALH信息量和后验误差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多角度偏振观测可有效提高ALH反演的信息量。(2)多角度卫星观测信息量随观测角度个数的增加显著提升,当反演中使用的角度数增加到5个时,ALH的信号自由度(DFS)提升了0.4以上。(3)添加388 nm波段偏振观测或365 nm波段强度观测这两种方案均能提升ALH的DFS。但相对而言,偏振观测方案受气溶胶模型误差影响更小,能更好地提升ALH反演的信息量,尤其是改善了低气溶胶光学厚度(AOD)条件下的ALH反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溶胶边界层高度 最优化估计反演 信息量分析 后验误差
下载PDF
腹腔镜下腹膜前疝修补术用于老年腹股沟疝治疗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
16
作者 洪进 黄海燕 +1 位作者 谢利成 范立彬 《浙江创伤外科》 2023年第4期639-642,共4页
目的评价腹腔镜下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用于老年腹股沟疝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198例老年腹股沟疝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式不同分为对照组(99例)行李金斯坦(Lichtenstein)疝无张力修补术,观察组... 目的评价腹腔镜下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用于老年腹股沟疝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198例老年腹股沟疝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式不同分为对照组(99例)行李金斯坦(Lichtenstein)疝无张力修补术,观察组(99例)行腹腔镜下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对两组临床指标、应激反应、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手术时间较对照组长,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均较对照组短,术后VAS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术后NE、Cor、E指标水平均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术后MMP-2、MMP-9指标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睾酮水平均较对照组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用于老年腹股沟疝治疗中,相较于李金斯坦疝无张力修补术更为安全有效,不仅能够降低术后应激反应,还能减轻疼痛程度,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下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 李金斯坦疝无张力修补术 老年腹股沟疝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基于GF-5(02)卫星DPC数据的2022年春季陆表细粒子气溶胶光学厚度空间分布
17
作者 董鉴韬 李正强 +5 位作者 谢一凇 樊程 洪津 戴刘新 顾浩然 郑杨 《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 CAS CSCD 2023年第4期323-338,共16页
大气细粒子气溶胶主要来源于人类生产生活排放,可以反映人为活动对大气的影响,因此细粒子气溶胶光学厚度(AOD_(f))是大气环境领域重要的基础大气参数之一。本研究基于查找表反演方法,利用高光谱观测卫星[GF-5(02)]多角度偏振成像仪(DPC... 大气细粒子气溶胶主要来源于人类生产生活排放,可以反映人为活动对大气的影响,因此细粒子气溶胶光学厚度(AOD_(f))是大气环境领域重要的基础大气参数之一。本研究基于查找表反演方法,利用高光谱观测卫星[GF-5(02)]多角度偏振成像仪(DPC)数据,得到2022年春季(3&5月)的全球陆表AOD_(f),并通过AERONET对反演结果进行了初步验证。对AOD_(f)的分析结果表明:1)全球陆表AOD_(f)分布呈现明显的南北差异,南半球基本为低值,北半球的高值区域主要集中在亚洲地区;2)中国地区陆表AOD_(f)在“胡焕庸线”两侧差别显著,东南侧的高值主要集中在川渝腹地、华北平原和两广地区,而西北侧基本表现为低值覆盖,人为和自然因素均对AOD_(f)的分布有一定的影响;3)南亚地区和非洲中-北部的AOD_(f)分布与当地燃烧活动产生的烟尘以及季风环流等因素有一定的相关性。此外,DPC的AOD_(f)数据与MODIS细粒子产品的对比结果表明二者的AOD_(f)高值区域分布基本一致,而DPC在高亮地表有着更为完整的反演结果,可以为全球和重点区域的大气环境监测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五号02星 细粒子气溶胶光学厚度 偏振反演 空间分布 人为活动
下载PDF
局部麻醉在下肢浅静脉曲张腔内射频消融术中的临床效果
18
作者 洪进 黄海燕 +2 位作者 谢利成 范立彬 朱越锋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3年第9期1103-1107,共5页
目的探讨局部麻醉在下肢浅静脉曲张腔内射频消融术(RFA)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绍兴文理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122例下肢浅静脉曲张RFA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麻醉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n=61,采用椎管内麻醉)与观察组... 目的探讨局部麻醉在下肢浅静脉曲张腔内射频消融术(RFA)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绍兴文理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122例下肢浅静脉曲张RFA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麻醉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n=61,采用椎管内麻醉)与观察组(n=61,采用局部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疼痛情况、满意度、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中,观察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为98.4%(60/61),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5.2%(52/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头痛、腰痛及排尿障碍麻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麻醉下RFA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安全可行,患者恢复快,并发症少,满意度高,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麻醉 腔内射频消融术 下肢浅静脉曲张 手术指标 满意度 并发症
下载PDF
非常态下智慧调度平衡技术的思考与应用
19
作者 洪瑾 胡胜利 +1 位作者 张伟 赵博识 《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99-101,共3页
通过对BFG系统两个典型运行工况的剖析,总结了一系列非常态下智慧能源调度平衡调控技术措施,应对如何稳定异常状态下BFG系统管网压力,从而确保曼型气柜运行安全。
关键词 BFG 非常态 平衡调控 超速
下载PDF
无源光网络系统中基于UVM的DBA验证
20
作者 丁羚 李祥辉 +2 位作者 洪金 周玉彬 胡时舜 《光通信研究》 2023年第3期32-37,共6页
在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通信中,动态带宽分配(DBA)作为无源光网络的关键技术之一,随着其不断优化自身性能,芯片功能的复杂度日益增长,对其逻辑功能的验证显得尤为重要。文章提出了一种无源光网络中的DBA模块验证平台架构体系。该平台... 在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通信中,动态带宽分配(DBA)作为无源光网络的关键技术之一,随着其不断优化自身性能,芯片功能的复杂度日益增长,对其逻辑功能的验证显得尤为重要。文章提出了一种无源光网络中的DBA模块验证平台架构体系。该平台基于通用验证方法学(UVM)框架调用System Verilog(SV)参考模型,以少数用例覆盖大量场景,实现了对DBA流量需求和下发授权功能点的验证和结果自校验,寄存器转换级电路(RTL)代码覆盖率可达95%以上。仿真表明,该验证平台支持DBA的系统级验证,支持框架复用和自动化数据对比,可满足验证的各项需求,为DBA的性能测试提供了一个高效和全面的验证环境,大大提升了验证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源光网络 通用验证方法学 动态带宽分配 验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