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东西樵山40—50 ka B P地质遗迹与古人类活动新发现
1
作者 朱照宇 黄慰文 +13 位作者 关燕萍 潘炳炎 侯亚梅 李保生 张俊岭 曾提 欧阳婷萍 李明坤 贺辰戋 丁盛昌 闫龑 彭莎莎 胡巧 吕惠萍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37-1747,共11页
1958—1999年,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一带发现了众多记录了史前人类活动的石器地点,石器中包括双肩石器和细石器。迄今为止,“西樵山遗址”被认定是4—7 ka B P的大型新石器时期采石场和加工场。2011—2022年,笔者经多次地质遗迹... 1958—1999年,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一带发现了众多记录了史前人类活动的石器地点,石器中包括双肩石器和细石器。迄今为止,“西樵山遗址”被认定是4—7 ka B P的大型新石器时期采石场和加工场。2011—2022年,笔者经多次地质遗迹和地质环境调查,在西樵山东南麓富贤村北面发现了良好的第四纪地层剖面。地质探槽剖面测量和地质年代学研究表明:富贤地点存在2套原始沉积地层:上部为第四纪全新世沼泽相地层,AMS14C校正年龄为5052—5409 a B P;下部为第四纪晚更新世冲积-洪积相地层,AMS14C校正年龄为38420—40502 a B P,OSL (光释光)年龄为41.977—43.796 ka B P;在晚更新世地层中发现2层含旧石器层,下部A1层主要石器类型有较大型刮削器、尖刃器、舌型刃器及小型石片工具,如各类刮削器、锯齿刃器、凹缺器、石刀、使用石片、石核等,包括带铤斧型小石刀;上部A2层明显出现更多石刀类型且常常附带修背和修铤工作,其中一件用于生产细小长石片的原始楔形石核引人关注。据平均沉积速率计算,下部A1石器层年龄为46.511—47.325 ka B P,上部A2石器层年龄为41.977—42.167 ka B P;距今大于5 ka的全新世沉积物中的石制品数量虽少,但器物类型仍具有明显继承性与发展性特点。本文的发现更新并延伸了西樵山国家地质公园和“西樵山文化”的内涵,首次突破了珠江三角洲地区有确切年代的晚更新世旧石器遗存的纪录,追踪到大约40—50 ka现代人在华南沿海的足迹,揭示了同期石器工业的面貌及其文化内涵的发展特征和演变。研究表明,在MIS3间冰段相对湿热时期以及MIS2相对干冷阶段,富贤地点的古人类面临环境变化的挑战而开启了新的生计模式,这对于揭示现代人对全球和区域环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的科学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0—50 ka B P 晚更新世地层 旧石器 富贤地点 西樵山 珠江三角洲
下载PDF
鄂尔多斯乌兰木伦河第10地点初步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扬 杨俊刚 +3 位作者 包蕾 邱维理 侯亚梅 尹春雷 《人类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68-574,共7页
第10地点是目前乌兰木伦河流域调查发现的唯一一处保留有地层的地点,其东南距乌兰木伦遗址约9.3 km。该地点于2013-2014年进行了试掘,出土789件石质标本,其中人工制品356件。石制品大部分存在一定程度的磨蚀。原料主要为石英岩,此外还... 第10地点是目前乌兰木伦河流域调查发现的唯一一处保留有地层的地点,其东南距乌兰木伦遗址约9.3 km。该地点于2013-2014年进行了试掘,出土789件石质标本,其中人工制品356件。石制品大部分存在一定程度的磨蚀。原料主要为石英岩,此外还有少量的石英和燧石,它们均来源于附近老第三纪基岩砾石层。类型有石核(36%)、石片(25%)、工具(4%)和断块(35%)。其中,工具类型包括锯齿刃器、刮削器、凹缺器和带铤石镞等;毛坯以片状为主,大部分可分辨出石片特征;均采用锤击法修理。初步判断该地点地层堆积性质为二次埋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 乌兰木伦河 第10地点 石制品
下载PDF
阿舍利大石片的生产方式与策略 被引量:2
3
作者 雷蕾 李大伟 +4 位作者 麻晓荣 刘康体 侯亚梅 王伟 李浩 《人类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83-192,共10页
阿舍利技术的两个核心要素在于剥取大石片以及制作手斧等定型化大型工具。目前,国内有关手斧工业的研究中,关注较多的是大型工具的加工与制作,而对于大石片生产的方式与策略则缺乏系统的研究和介绍。本文重点介绍和综述了目前国外发现... 阿舍利技术的两个核心要素在于剥取大石片以及制作手斧等定型化大型工具。目前,国内有关手斧工业的研究中,关注较多的是大型工具的加工与制作,而对于大石片生产的方式与策略则缺乏系统的研究和介绍。本文重点介绍和综述了目前国外发现和报道的大石片生产技术,并对每种技术的具体特点进行了分析和阐释。根据剥片复杂程度的不同,阿舍利大石片生产技术可细分为三类;第一类指砾石初级剥片技术,是利用原料的自然特征,选择合适台面和剥片角度进行单次剥片;第二类包括两面剥片技术、板状石核剥片技术和昆比哇技术,是在了解原料特征的基础上,对石核进行有计划的剥片,以便连续生产出多个大石片;第三类包括奇尔基技术、塔拜勒巴拉-塔奇恩基特技术和西维多利亚技术,是在较为复杂的剥片流程引导下,通过对石核的预制,获取具有相对稳定形态的大石片。在此基础上,初步分析了广西百色盆地发现的大型石核和大石片标本,探讨其在深入认识该地区石器工业面貌方面的作用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舍利技术 大型石核 大石片 生产策略 百色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乌兰木伦遗址第2地点2014-2015出土的石制品 被引量:2
4
作者 雷蕾 刘扬 +4 位作者 侯亚梅 张家富 包蕾 胡越 杨俊刚 《人类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57-165,共9页
乌兰木伦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康巴什新区的乌兰木伦河左岸,该遗址主要包括第1(Loc.1)、第2(Loc.2)和第3(Loc.3)三处旧石器地点。其中,第2地点发现于2010年,并于2011年进行试掘。2014年开始,在试掘基础上将发掘面积扩大至25m2... 乌兰木伦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康巴什新区的乌兰木伦河左岸,该遗址主要包括第1(Loc.1)、第2(Loc.2)和第3(Loc.3)三处旧石器地点。其中,第2地点发现于2010年,并于2011年进行试掘。2014年开始,在试掘基础上将发掘面积扩大至25m2,并进行系统发掘,截至2015年,第2地点共揭露文化层位5个,出土石制品318件,动物化石8件,并发现大面积动物脚印化石遗迹两处。石制品类型包括石核、石片、断块/片和工具(锯齿刃器、凹缺器、刮削器、尖状器、端刮器、石锥)等。乌兰木伦遗址第2地点发掘材料的详细研究,增加了我们对于遗址环境和文化面貌的认识,为我们探讨中国北方晚更新世阶段古人类技术与适应性行为等提供了重要材料。光释光测年表明第2地点的年代距今约6万年,处于晚更新世中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兰木伦遗址 鄂尔多斯高原 石制品 晚更新世
下载PDF
百色盆地六林岭旧石器遗址试掘报告 被引量:1
5
作者 高立红 侯亚梅 +3 位作者 黄秋艳 李金燕 陆正勤 黄德奖 《人类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35-147,共13页
本文是对2018年广西百色六林岭旧石器遗址试掘结果的报道。试掘共开7个探方(面积28 m^(2))和1条探沟,可见9层堆积,从两个层位共获得石制品182件(其中地层出土40件,采集142件)。虽然两个文化层石制品在埋藏和保存状况上存在明显差异,但... 本文是对2018年广西百色六林岭旧石器遗址试掘结果的报道。试掘共开7个探方(面积28 m^(2))和1条探沟,可见9层堆积,从两个层位共获得石制品182件(其中地层出土40件,采集142件)。虽然两个文化层石制品在埋藏和保存状况上存在明显差异,但属于同一个技术传统。石制品分为备料、石锤、石核、石片、断块和石器;石器包括砍砸器、手镐和刮削器。在第一文化层发现了与石制品伴生的玻璃陨石碎片,初步推测其年代为803 kaBP,尚不排除二次堆积的可能;第二文化层在第一文化层之下,年代要早于第一文化层,表明古人类在百色盆地持续活动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两个文化层显示出不同的沉积环境,表明古人类在百色盆地生存环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色盆地 六林岭 石制品 旧石器时代早期
下载PDF
大都市普通住宅出行率指标研究--以北京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尹立娥 文晶 +3 位作者 侯亚美 郑丽丽 汪小渟 肖娜 《交通工程》 2022年第2期72-79,共8页
在筛选北京市普通住宅信息的基础上,对样本自身属性和高峰时段出入口交通流量进行了现场调查,通过数据分析总结了北京市普通住宅的属性特点,并对早、晚高峰小时的人次出行率和车次出行率进行了回归分析,进一步补充和完善了北京市出行率... 在筛选北京市普通住宅信息的基础上,对样本自身属性和高峰时段出入口交通流量进行了现场调查,通过数据分析总结了北京市普通住宅的属性特点,并对早、晚高峰小时的人次出行率和车次出行率进行了回归分析,进一步补充和完善了北京市出行率数据库,为科学开展交通影响评价及相关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规划 普通住宅 人次出行率 车次出行率
下载PDF
中心城片区交通综合整治策略研究--以望京-酒仙桥片区为例
7
作者 侯亚美 郑丽丽 +1 位作者 汪小渟 刘韵 《交通工程》 2021年第2期50-56,共7页
以北京市朝阳区望京-酒仙桥片区为例,通过实地调查,结合手机信令、共享单车等大数据,分析总结交通基础设施现状及问题,并提出综合整治策略,旨在打造综合交通整治示范区,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发展经验.
关键词 交通综合整治 特征分析 行人和非机动车交通 望京-酒仙桥片区
下载PDF
云南香格里拉小中甸西部高原面旧石器调查简报
8
作者 高峰 侯亚梅 +9 位作者 李钢 潘高原 胡越 张立召 洪小茹 杨翕然 潘晓勤 和四奇 胡荣 赵凌霞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42-452,共11页
云南省迪庆香格里拉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海拔平均高度超过3000 m,是研究古人类与青藏高原关系的关键区域之一。本报道的材料来自1998年、1999年和2022年,由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迪庆藏族自治州文物管理所(迪庆州文物管理所)、中... 云南省迪庆香格里拉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海拔平均高度超过3000 m,是研究古人类与青藏高原关系的关键区域之一。本报道的材料来自1998年、1999年和2022年,由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迪庆藏族自治州文物管理所(迪庆州文物管理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以及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等单位组成的联合考察队在小中甸及周边地区采集的石制品。采集区域大多分布于盆地西缘残留的高原面及小中甸湖的最高阶地面上,调查共发现采集点二十余处,所获石制品百余件,其中部分石制品风化较为严重。本研究就其中具有代表性的31件石制品做简要概述。这批石制品的制作多就地取材,采用当地随处可见的变质岩为原料。所制作的石器类型包括石核、石片以及工具等。其中,大型切割工具如手斧、薄刃斧、手镐等为主要工具类型;同时还发现了修铤两面器、砍砸器、大型刮削器和少量以石英为原料的轻型工具。根据野外地层观察和相关测年工作以及石器打制技术特点推测,这批打制石器制作的年代最早可追溯到中更新世时期。这项发现为进一步深入探讨青藏高原边缘古人类活动提供了重要线索,对研究云南西北部更新世时期古人类的行为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格里拉 旧石器 青藏高原东缘 古人类 大型切割工具
原文传递
石英岩硬锤直接剥片的实验考古学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刘扬 侯亚梅 《考古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83-300,共18页
石器剥片实验作为打制实验的重要部分,其对象不仅是石核或工具,还能为重建史前石器技术提供重要信息。本文关注石英岩这一非优质原料,采用硬锤宜接剥片的方法进行实验考古学研究。主要原因是在中国的旧石器时代遗址中,石英岩是一类较广... 石器剥片实验作为打制实验的重要部分,其对象不仅是石核或工具,还能为重建史前石器技术提供重要信息。本文关注石英岩这一非优质原料,采用硬锤宜接剥片的方法进行实验考古学研究。主要原因是在中国的旧石器时代遗址中,石英岩是一类较广泛利用的原料,如宁夏水洞沟、内蒙古乌兰木伦等,石英岩比例都很高,而该类原料的主要剥片方法就是硬锤直接剥片。本实验主要关注三个问题,原料、剥片技术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并从破裂率、剥片、裂片和碎片类型以及完整石片和石核的技术特征等方面进行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古学研究 实验 石英 旧石器时代遗址 技术提供 定量分析 原料 水洞沟
原文传递
鄂尔多斯乌兰木伦遗址石器工业及其文化意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扬 侯亚梅 包蕾 《考古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23-440,共18页
目次一遗址概况二石器工业三文化比较四结语鄂尔多斯高原是中国旧石器考古发现与研究的重要地区,在考古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该地区萨拉乌苏和水洞沟遗址的发现和发掘,揭开了中国旧石器考古的序幕。两处遗址具有重要... 目次一遗址概况二石器工业三文化比较四结语鄂尔多斯高原是中国旧石器考古发现与研究的重要地区,在考古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该地区萨拉乌苏和水洞沟遗址的发现和发掘,揭开了中国旧石器考古的序幕。两处遗址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勒瓦娄哇技术和石叶技术是早期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实证;大量石制品、动物化石与人类化石共存,令人瞩目。其后,汪宇平等学者在该地区陆续开展考古调查,新发现了一些旧石器地点,增添了重要的研究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古学史 乌兰木伦遗址 考古调查 石器工业 勒瓦娄哇技术 石制品 旧石器考古 鄂尔多斯高原
原文传递
鄂尔多斯乌兰木伦遗址第1地点剥片技术研究
11
作者 刘扬 侯亚梅 +1 位作者 杨泽蒙 包蕾 《北方文物》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2-38,共7页
乌兰木伦遗址是鄂尔多斯高原近年来的重要考古发现。遗址第1地点经过多次发掘出土了大量的石制品。从石核、石片和石锤三个要素对剥片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乌兰木伦遗址石核剥片方法主要采用了硬锤直接剥片法,还可能使用了压制法,而... 乌兰木伦遗址是鄂尔多斯高原近年来的重要考古发现。遗址第1地点经过多次发掘出土了大量的石制品。从石核、石片和石锤三个要素对剥片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乌兰木伦遗址石核剥片方法主要采用了硬锤直接剥片法,还可能使用了压制法,而剥片技术则是多样的,包括硬锤锤击技术、砸击技术和预制石核技术。预制石核技术主要体现为修理台面技术、盘状石核技术和孔贝瓦剥片技术。总的来看,该遗址石制品体现出中国北方小石器文化传统的一般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兰木伦遗址 第1地点 剥片技术 石核 石片 石锤
原文传递
Early Pleistocene hominid teeth recovered in Mohui cave in Bubing Basin, Guangxi, South China 被引量:9
12
作者 WANG Wei Richard Potts +4 位作者 hou yamei CHEN Yunfa WU Huaying YUAN Baoyin HUANG Weiwen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5年第23期2777-2782,共6页
Two hominid teeth recovered in Mohui cave are morphologically distinguished from Australopithecus in Af-rica, but close to Homo erectus in China. These teeth are therefore provisionally assigned to Homo erectus. The a... Two hominid teeth recovered in Mohui cave are morphologically distinguished from Australopithecus in Af-rica, but close to Homo erectus in China. These teeth are therefore provisionally assigned to Homo erectus. The associ-ated mammalian fauna include Gigantopithecus blacki, Nes-toritherium sp., Sus xiaozhu, Sus peii and Ailuropoda microta, which are typical early Pleistocene taxa in South China. The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ohui faunal assemblage are similar to the Longgupo site, which is dated to 2 Ma, imply-ing a contemporaneity for the two sites. To date, compared with the discoveries in Africa, far fewer early Pleistocene hominid fossils have been recovered in Asia, and there are intensive controversies concerning their stratigraphic prove-nience and typological and temporal positions. The hominid fossils from Mohui cave, with their reliable biostratigraphic positions and distinct typological features, provide important evidence regarding the issue of early human origins and evo-lu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始人类 牙齿 石器时代 早期前寒武纪 哺乳动物区系 广西 中国
原文传递
Mode of débitage and technical cognition of hominids at the Guanyindong site 被引量:6
13
作者 LI YingHua hou yamei BOEDA Eric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9年第21期3864-3871,共8页
Exploring and interpreting the mode of cognition and behavioral patterns of prehistoric hunter-gatherers is always one of the main goals of current Paleolithic research. In the 1940s, French prehistorians proposed the... Exploring and interpreting the mode of cognition and behavioral patterns of prehistoric hunter-gatherers is always one of the main goals of current Paleolithic research. In the 1940s, French prehistorians proposed the technological method for studying lithic assemblages which opened a brand-new perspective on the prehistoric domain. In the 1960s, French ethnographer and anthropologist André Leroi-Gourhan proposed the concept "chane opératoire" and established the theory of lithic technological study. After the 1980s, the concept "chane opératoire" was substituted for two different but complementary concepts: techno-cognition and techno-economy, which contributed not only to revealing the technical knowledge and know-how applied during lithic production but also to interpreting the technical behavior of prehistoric hunter-gatherers from social and economic viewpoints. The lithic technological study of the Guanyindong site,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was carried out for the first time by applying lithic technological method developed by French prehistorians to the Chinese materials. Our analytical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débitage system of Guanyindong is quite distinct from the concept Levallois largely used in Europe, Near-East and Africa. The differentiation between these two débitage modes may contribute to exploring and interpreting the relationship in Middle Paleolithic between China and Europe, Near-East and Afric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学习 认知模式 原始人类 网站 旧石器时代 行为模式 技术经济 人类学家
原文传递
New materials of the steppe mammoth, Mammuthus trogontherii, with discussion on the origin and evolutionary patterns of mammoths 被引量:5
14
作者 WEI GuangBiao HU SongMei +6 位作者 YU KeFu hou yamei LI Xin JIN ChangZhu WANG Yuan ZHAO JianXin WANG WenHua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0年第7期956-963,共8页
Recently found materials indicate that the steppe mammoth, Mammuthus trogontherii, survived in northern China into the late Pleistocene. East Asia is the key area of mammoth evolution after the initial radiation of ea... Recently found materials indicate that the steppe mammoth, Mammuthus trogontherii, survived in northern China into the late Pleistocene. East Asia is the key area of mammoth evolution after the initial radiation of early forms out of Africa and into Eurasia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late Pliocene (c. 3.5–3.0 Ma). M. rumanus, M. meridionalis, M. trogontherii, and M. primige- nius probably formed a continuous and transitional evolutionary lineage within the pan-Eurasian mammoth radiation in East Asia. Each speciation event of the Eurasian mammoths was followed by a rapid and large-scale dispersal event: out of East Asia. Allopatric speciation is the main speciation pattern of Mammuthus. The climatic vacillation was severe and frequent in East Asia from the early part of early Pleistocene (c. 2.6 Ma) onward, which probably brought about successive speciation in East Asia and the subsequent dispersal of the mammoth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mmuthus trogontherii Mammuthus sungari MSE ALLOPATRIC SPECIATION out of EAST ASIA climat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