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随机循环载荷作用下吸力筒基础的承载特性分析
1
作者 牛海峰 李向辉 +3 位作者 梁峰 胡存 李亚 黄维 《港口航道与近海工程》 2023年第5期31-36,46,共7页
作为海洋风电基础,吸力筒在我国海洋地质环境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因需嵌入海洋土中以提供上部风机稳定性能,故而其将受到由波浪、流等导致的随机循环载荷作用。然而国际范围内,尚未有被广泛接受的循环载荷下吸力筒承载的分析方法。鉴于... 作为海洋风电基础,吸力筒在我国海洋地质环境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因需嵌入海洋土中以提供上部风机稳定性能,故而其将受到由波浪、流等导致的随机循环载荷作用。然而国际范围内,尚未有被广泛接受的循环载荷下吸力筒承载的分析方法。鉴于此,本文基于损伤理论,采用雨流计数法,将随机循环载荷转换成系列规则的循环载荷,并结合UDCAM-s模型,以及应变累积和循环等效周次的概念,以考虑循环载荷对软黏土的累积循环软化效应,建立了一种能考虑随机循环载荷作用的吸力筒承载特性分析模型。进一步开展分析,对比了极限工况下考虑循环载荷与否的吸力筒承载力变化;量化了正常工作下吸力筒的累积变形和转角,为吸力筒的工程实际提供了设计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力筒 循环载荷 承载特性 应变累积 UDCAM-s模型 循环退化
下载PDF
考虑浅埋破坏的拖曳锚在黏土中安装运动特性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毋晓妮 胡存 李晔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137-1148,共12页
拖曳锚是海洋工程中一种常见的系泊基础,因造价低廉和高承载特性而得到广泛应用.其在海床中的安装轨迹和运动特性受到锚与土体之间复杂相互作用的影响,使得精确定位仍存在挑战.目前已有的塑性屈服面方法被广泛用于计算拖曳锚的运动特性... 拖曳锚是海洋工程中一种常见的系泊基础,因造价低廉和高承载特性而得到广泛应用.其在海床中的安装轨迹和运动特性受到锚与土体之间复杂相互作用的影响,使得精确定位仍存在挑战.目前已有的塑性屈服面方法被广泛用于计算拖曳锚的运动特性,即假设整个拖曳过程为深埋板在不同深度的破坏过程.实际上,拖曳锚的安装是从浅埋到深埋的连续贯入,因此该方法不能考虑浅埋破坏对拖曳锚运动特性的影响,从而可能导致预测的轨迹不准确.通过有限元分析研究了锚板方位角及埋深比对单向承载和复合荷载下屈服面的影响,确定了锚板浅埋破坏时的屈服面,补充了塑性屈服面法对浅埋破坏效应的考虑;进一步地,考察了锚板方位角、承载系数、浅埋区域大小对拖曳锚轨迹预测和运动特性的影响,并与传统仅假设深埋破坏情况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浅埋破坏时锚板方位角与浅埋区域大小决定了锚板的运动特性和轨迹;合理考虑浅埋破坏后,与纯假设深埋破坏情况比,锚板在达到稳定状态之前的预测埋深和锚链力要小,但极限嵌入深度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拖曳锚 浅埋破坏 塑性屈服面 运动轨迹
下载PDF
某船制氮仪供气系统故障分析及排除
3
作者 陈佐添 阳跃图 +1 位作者 胡存 王永全 《中国修船》 2020年第1期11-13,共3页
文章介绍了船用制氮仪供气系统的工作原理与系统工作流程,重点介绍了制氮仪空气预处理分系统、氮气膜分离分系统和自动控制系统。针对某船制氮仪在运行过程中出现自动报警停机故障,进行原因分析,最终发现是制氮仪冷冻装置故障,导致进膜... 文章介绍了船用制氮仪供气系统的工作原理与系统工作流程,重点介绍了制氮仪空气预处理分系统、氮气膜分离分系统和自动控制系统。针对某船制氮仪在运行过程中出现自动报警停机故障,进行原因分析,最终发现是制氮仪冷冻装置故障,导致进膜组前的空气温度过高,从而造成停机。最后进行了故障定位并排除了故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氮仪 控制系统 故障分析
下载PDF
3D快速成型用于舰船装备保障的展望与探索
4
作者 熊兵 胡存 +1 位作者 李乙迈 杨斌斌 《设备管理与维修》 2019年第7期141-144,共4页
结合某型舰船装备维修保障的特点、难点,比较3D快速成型技术与传统制造技术的差异性和优势点,探讨3D快速成型技术应用于某型舰船装备维修保障的可行性,并分析实际应用中有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3D快速成型 舰船装备 装备保障
下载PDF
On the instability of offshore foundations: theory and mechanism 被引量:4
5
作者 GAO FuPing LI Jinhui +1 位作者 QI WenGang hu cun 《Science China(Physics,Mechanics & Astronom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12期125-141,共17页
As the offshore engineering moving from shallow to deep waters, the foundation types for fixed and floating platforms have been gradually evolving to minimize engineering costs and structural risks in the harsh offsho... As the offshore engineering moving from shallow to deep waters, the foundation types for fixed and floating platforms have been gradually evolving to minimize engineering costs and structural risks in the harsh offshore environments. Particular focus of this paper is on the foundation instability and its failure mechanisms as well as the relevant theory advances for the prevailing foundation types in both shallow and deep water depths. Piles, spudcans, gravity bases, suction caissons, and plate anchors are detailed in this paper. The failure phenomena and mechanisms for each type of foundations are identified and summarized, respectively. The theoretical approaches along with sophisticated empirical solutions for the bearing capacity problems are then presented. The major challenges are from flow-structure-soil coupling processes, rigorous constitutive modeling of cyclic behaviors of marine sediments, and the spatial variability of soil properties for large-spreading structures. Further researches are suggested to reveal the instability mechanisms for underpinning the evolution of offshore found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ilure mechanism bearing capacity fluid-structure interaction offshore foundation soil dynamic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