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滑石基苯酚选择性吸附材料的制备及再生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刘炬 张柏源 +5 位作者 王思阳 胡惠雯 杨淼森 孙智勇 蔺存国 张国新 《化学试剂》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8-135,共8页
目前,水资源短缺和污染已经成为制约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工业废水治理及再生利用就成为各国研究的热点。其中,含酚废水是当今世界上危害大、污染范围广的工业废水之一,也是环境中水污染的重要来源。利用改性β-环糊精(CM... 目前,水资源短缺和污染已经成为制约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工业废水治理及再生利用就成为各国研究的热点。其中,含酚废水是当今世界上危害大、污染范围广的工业废水之一,也是环境中水污染的重要来源。利用改性β-环糊精(CMCD)插层到水滑石(LDHs)层间制备出CMCD/LDHs复合材料实现其对废水中苯酚的选择性吸附,揭示了LDHs不同的金属元素组成、比例以及溶液pH值对苯酚及硝基苯吸附的影响规律,获得了对苯酚选择性吸附最优的Mg 2Al-CMCD LDH复合材料,并探讨了Mg 2Al-CMCD LDH对苯酚与硝基苯吸附的等温吸附过程、动力学过程和再生循环能力。结果表明Mg 2Al-CMCD LDH对苯酚具有显著的选择性吸附性能,当pH为6时,对苯酚的最大选择性吸附量为6.27 mg/g,而对干扰物硝基苯、苯胺及苯甲酸的吸附量分别为1.80、1.57、2.27 mg/g;吸附过程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和二级吸附动力学;具有优异的循环再生能力,循环吸附5次后,吸附效率仍保持在85%以上。为废水中苯酚类物质选择性吸附材料的设计与制备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滑石 改性环糊精 苯酚 选择性吸附 再生利用
下载PDF
长期不同施肥处理红壤旱地剖面养分分布差异 被引量:26
2
作者 李大明 柳开楼 +8 位作者 叶会财 胡志华 余喜初 徐小林 杨旭初 周利军 胡秋萍 胡惠文 黄庆海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33-640,共8页
【目的】研究长期不同施肥措施下红壤旱地的培肥效果、养分迁移特征以及环境风险,对制定红壤旱地合理的养分管理和培肥技术,促进畜禽粪便的循环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依托始于1986年的红壤旱地肥料定位试验,选取不施肥(CK)、氮磷... 【目的】研究长期不同施肥措施下红壤旱地的培肥效果、养分迁移特征以及环境风险,对制定红壤旱地合理的养分管理和培肥技术,促进畜禽粪便的循环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依托始于1986年的红壤旱地肥料定位试验,选取不施肥(CK)、氮磷钾肥配施(NPK)、2倍氮磷钾肥配施(2NPK)、有机肥(OM)和有机肥和氮磷钾肥配施(NPKM)5个处理,采集0—10 cm、10—20 cm、20—40 cm、40—60 cm、60—80 cm、80—100cm土壤样品,分析了p H值、有机质及氮磷钾养分含量。【结果】连续施肥28年后,红壤旱地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有效磷、速效钾等含量均随着土壤深度增加逐步降低。与对照相比,施用有机肥显著提高了0—40 cm土壤的p H值,其余处理p H有所下降。长期施用化肥后,红壤旱地土壤有效磷、全磷、碱解氮和全氮在0—20 cm耕层累积,土壤速效钾的累积则达到40 cm深;与化肥处理相比,有机肥和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0—40 cm土壤的全氮、碱解氮、速效钾、有效磷和全磷的含量显著增加,土壤全氮和碱解氮的下移累积达到40 cm,而土壤全磷和有效磷的下移累积则达到了60 cm。红壤旱地长期施用猪粪等有机肥主要增加了0—40cm耕层土壤的磷素累积,而在剖面80 cm以下未表现出明显累积现象。【结论】长期施用化肥(28年)处理养分主要在0—20 cm红壤旱地耕层土壤累积,而长期施用有机肥或有机无机肥配施还可以明显提高20—40 cm土壤养分含量,养分下移累积作用明显。此外,红壤旱地长期施用有机肥可以缓解耕层土壤的酸化、提高耕层土壤肥力水平,是增加培肥深度的有效措施,但是长期施用猪粪导致的氮磷下渗深度增加可能引起的环境风险也应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旱地 定位施肥 有机肥 土壤养分 土壤酸化 剖面分布
下载PDF
基于红壤稻田肥力与相对产量关系的水稻生产力评估 被引量:20
3
作者 柳开楼 黄晶 +9 位作者 张会民 韩天富 黄庆海 余喜初 李大明 胡惠文 叶会财 胡志华 马常宝 薛彦东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425-1434,共10页
【目的】土壤肥力是水稻产量提升的基础,研究土壤肥力质量指数与水稻产量的量化关系可以为稻田土壤培肥和产量提升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本研究基于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的红壤稻田长期肥料定位试验和县域尺度样点调研,长期试验包括... 【目的】土壤肥力是水稻产量提升的基础,研究土壤肥力质量指数与水稻产量的量化关系可以为稻田土壤培肥和产量提升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本研究基于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的红壤稻田长期肥料定位试验和县域尺度样点调研,长期试验包括不施肥(CK)、单施氮肥(N)、单施磷肥(P)、单施钾肥(K)、氮磷肥配施(NP)、氮钾肥配施(NK)、氮磷钾肥配施(NPK)、2倍氮磷钾肥配施(2NPK)和有机无机肥配施(NPKM)处理,收集1981年、1985年、1989年、1995年、2002年、2005年、2012年和2017年的土壤pH、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和水稻产量;并于2017年在进贤县布置了58个代表性点位,获取土壤pH、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和晚稻产量数据。采用Fuzzy方法对长期试验不同施肥处理的土壤肥力质量指数进行计算,构建和验证土壤肥力质量指数与水稻相对产量的量化关系,并在进贤县进行了验证。【结果】在红壤性双季稻田,不同施肥处理显著影响水稻产量和土壤肥力质量指数,与CK处理相比,NPKM、2NPK和NPK处理的年平均产量分别增加了71.6%、59.1%和36.5%;土壤肥力质量指数分别增加了64.1%、47.3%和27.7%,且NPKM处理的水稻产量和土壤肥力质量指数分别比NPK处理增加了25.6%和28.5%;同时,NP和NK处理的水稻产量和土壤肥力质量指数也显著低于NPKM处理,而N、P和K处理的水稻产量和土壤肥力质量指数则与CK没有显著差异。线性拟合方程发现,红壤稻田的土壤肥力质量指数增加0.1个单位,水稻相对产量增加7.2%~22.6%。县域尺度的验证结果表明,基于土壤肥力质量指数预测的水稻相对产量与实际相对产量高度吻合(R^2=0.5268,P <0.01,RRMSE <25%),表明基于土壤肥力质量指数可较准确地评估该区域的水稻生产能力。【结论】在红壤稻田上,化肥配施有机肥是提升土壤肥力质量和水稻产量的关键技术途径,且利用土壤肥力质量指数与水稻相对产量的量化关系可以指导该地区的土壤培肥管理和生产力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稻田 长期施肥 土壤肥力质量 相对产量
下载PDF
红壤旱地玉米开花期土壤酶活性对长期施肥的响应 被引量:13
4
作者 柳开楼 韩天富 +5 位作者 胡惠文 黄庆海 余喜初 李大明 叶会财 胡志华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610-1618,共9页
【目的】长期施肥条件下,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周转和作物生长密切相关,因此,研究驱动土壤速效氮磷钾养分和作物养分吸收的关键土壤酶活性因子十分重要。【方法】基于始于1986年的红壤旱地长期施肥定位试验,于试验进行31年时的早玉米开... 【目的】长期施肥条件下,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周转和作物生长密切相关,因此,研究驱动土壤速效氮磷钾养分和作物养分吸收的关键土壤酶活性因子十分重要。【方法】基于始于1986年的红壤旱地长期施肥定位试验,于试验进行31年时的早玉米开花期(2017年6月18日)采集不施肥(CK)、氮磷钾化肥(NPK)、两倍氮磷钾化肥(2NPK)、氮磷钾化肥配施有机肥(NPKM)、单施有机肥(OM) 5个处理的土壤样品,分析土壤蔗糖转化酶(INV)、脱氢酶(DEH)、纤维素酶(CEL)、脲酶(UR)、多酚氧化物酶(PHOX)、酸性磷酸酶(ACP)和β-葡萄糖苷酶(BG)的变化规律,并利用冗余分析(RDA)探讨了驱动红壤旱地速效养分和玉米氮磷钾含量的关键土壤酶活性因子。【结果】与CK处理相比,施肥可以显著增加红壤旱地的土壤酶活性,且以NPKM处理的土壤酶活性最高。NPKM处理下INV、DEH、UR、PHOX、ACP和BG活性分别比OM处理增加了13.7%、13.5%、10.6%、10.5%、5.6%和13.4%,比2NPK处理增加了32.4%、112.2%、22.8%、33.3%、27.6%和50.4%。但是,在氮磷钾化肥用量之间,呈现出2NPK处理的CEL和UR活性显著高于NPK处理(增幅为26.0%和50.6%),而INV、DEH、PHOX、ACP和BG均无显著差异。土壤pH、有机碳、速效氮磷钾和植株氮磷钾含量也呈现出NPKM处理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的规律。RDA结果表明,INV、CEL和UR是影响土壤速效氮磷钾和植株养分含量的关键酶活性因子(R2> 0.90,P <0.001)。【结论】在红壤旱地上,玉米开花期土壤酶活性对不同施肥处理的响应规律不同,其中有机无机肥配施更有利于提高土壤酶活性,且纤维素酶和脲酶活性对氮磷钾化肥用量改变的响应比较敏感。土壤蔗糖转化酶、纤维素酶和脲酶可以作为关键酶活性因子表征玉米开花期红壤旱地的养分周转和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酶活性 红壤旱地 开花期 长期施肥 冗余分析
下载PDF
养分专家系统在双季稻中的应用和评价 被引量:14
5
作者 柳开楼 李大明 +7 位作者 胡志华 胡惠文 余喜初 杨富强 叶会财 杨旭初 徐小林 黄庆海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84-189,共6页
为合理评估养分专家(NE)系统在双季稻区的化肥减施效果,本研究于2014~2016年在江西省进贤县开展了3年6季的田间试验,并分析了NE系统与农民习惯(FP)处理、当地农技部门的测土配方推荐施肥(ST)处理下水稻产量、氮磷钾养分吸收量、化肥施... 为合理评估养分专家(NE)系统在双季稻区的化肥减施效果,本研究于2014~2016年在江西省进贤县开展了3年6季的田间试验,并分析了NE系统与农民习惯(FP)处理、当地农技部门的测土配方推荐施肥(ST)处理下水稻产量、氮磷钾养分吸收量、化肥施用量和肥料偏生产力变化。结果表明:1)NE处理可以显著提高早、晚稻的籽粒产量和养分吸收量(除了2014年)。2015和2016年,NE处理的早、晚稻产量分别比FP处理增加了15.17%~32.74%和14.33%~19.25%;早、晚稻氮素吸收量分别比FP处理增加了25.16%~33.21%和22.09%~26.82%,磷素吸收量增加了27.45%~29.57%和27.02%~38.60%,钾素吸收量增加了16.59%~22.34%和14.24%~16.21%。2)与FP处理相比,3年间NE处理的早、晚稻季氮肥用量分别降低了24.86%~29.15%和28.15%~34.43%,磷肥的降幅分别为15.97%~37.05%和31.72%~44.75%,钾肥的降幅分别为60.35%~66.22%和72.29%~74.02%。3)与FP处理相比,3年间NE处理的早、晚稻氮肥偏生产力分别提高了53.26%~83.41%和48.77%~81.86%,磷肥偏生产力分别增加了57.97%~76.31%和66.24%~115.83%,钾肥偏生产力分别增加了113.25%~156.13%和160.88%~206.00%。因此,NE系统可以在双季稻实现化肥减施增效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分专家系统 双季稻 化肥减施增效 偏生产力
下载PDF
红壤旱地早熟型马铃薯高产与氮素高效的最优施氮量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胡志华 徐小林 +4 位作者 李大明 胡丹丹 宋慧洁 胡惠文 余喜初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216-2223,共8页
【目的】研究不同施氮量下马铃薯的干物质积累、产量、氮肥吸收利用,结合土壤中无机氮在不同土层含量的变化,确定马铃薯产量和氮效率最优、环境风险最低的氮肥施用水平。【方法】试验于2018—2019年在南方典型红壤区旱地进行,供试品种荷... 【目的】研究不同施氮量下马铃薯的干物质积累、产量、氮肥吸收利用,结合土壤中无机氮在不同土层含量的变化,确定马铃薯产量和氮效率最优、环境风险最低的氮肥施用水平。【方法】试验于2018—2019年在南方典型红壤区旱地进行,供试品种荷兰15号为特早熟型马铃薯。设置N 0、60、120、150、180、210、240 kg/hm^2,共7个氮肥水平。于成熟期,调查块茎产量和总干物质积累量测定氮素含量,同时取0—20、20—40、40—60 cm土层样品,分析铵态氮与硝态氮含量。【结果】施氮量显著影响红壤旱地马铃薯产量、干物质积累与氮肥吸收利用。马铃薯块茎产量随施氮量增加先增加后降低,均以施N 180 kg/hm^2处理最高,达26250 kg/hm^2(2018年)和27915 kg/hm^2(2019年);秸秆氮素积累量随施氮量的增加显著增加,而块茎氮素积累量随施氮量增加先增加后降低,以施N 180 kg/hm^2处理最高,为97.65 kg/hm^2(2018年)和101.09 kg/hm^2(2019年)。氮素收获指数以N150 kg/hm^2处理最高,而氮肥农学利用率和氮素回收率均以N180 kg/hm^2处理最高,氮肥偏生产力则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显著降低。施氮显著提高土壤中的无机氮含量,不同施氮量对无机氮的含量和分布影响不同。施N 150 kg/hm^2和N 180 kg/hm^2处理增加的铵态氮主要分布在0—20 cm土层,且施N 180 kg/hm^2处理的铵态氮含量显著高于施N150 kg/hm^2处理,施N 150 kg/hm^2处理又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而N 210 kg/hm^2和N 240 kg/hm^2处理增加的铵态氮主要分布在20—60 cm土层,其铵态氮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在施N 0—180 kg/hm^2范围内对土层中的硝态氮含量影响较小,施N 210 kg/hm^2和N 240 kg/hm^2处理显著增加了20—60 cm土层硝态氮含量。从无机氮总量看,施N 180 kg/hm^2处理可显著增加0—20 cm土层的无机氮总量,而施N 210 kg/hm^2处理和N 240 kg/hm^2处理则显著提高了20—60 cm土层的无机氮含量。【结论】极早熟型马铃薯适宜的氮肥用量范围较窄,过低或者过高施氮都会显著降低其经济产量、氮素收获指数和农学效率。在红壤条件下,施N 180 kg/hm^2可以显著增加0—20 cm土层中的铵态氮和无机氮含量,而不会增加20 cm以下土层的无机氮含量,超过此用氮量,则会显著增加土壤无机氮的向下迁移。因此,红壤旱地极早熟型马铃薯品种的适宜施氮水平为N 180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氮量 红壤旱地 马铃薯 氮素吸收利用
下载PDF
江西水稻清洁生产理论与技术实践 被引量:2
7
作者 黄庆海 李大明 +7 位作者 柳开楼 丁小满 叶会财 胡志华 余喜初 胡秋萍 胡惠文 徐小林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0年第1期7-12,共6页
清洁生产是以实现资源高效利用、物质循环利用、污染物阻断减毒等为目的的生产技术体系,是实现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在综合有关清洁生产技术原理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从事水稻清洁生产技术研究和应用的实际,分析了水稻清... 清洁生产是以实现资源高效利用、物质循环利用、污染物阻断减毒等为目的的生产技术体系,是实现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在综合有关清洁生产技术原理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从事水稻清洁生产技术研究和应用的实际,分析了水稻清洁生产技术的背景意义,提出了双季稻清洁生产的概念、原理、控制路径和主要技术,并结合生产实践比较了水稻清洁生产技术的应用效果和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季稻 清洁生产 理论 技术原理 应用实践
下载PDF
江西省不同地市化肥用量分析及对农业产值的贡献 被引量:2
8
作者 柳开楼 万长艳 +6 位作者 胡丹丹 胡惠文 余喜初 李大明 叶会财 胡志华 宋惠洁 《湖北农业科学》 2022年第5期11-13,65,共4页
为指导江西省不同地市的化肥减施增效行动,结合《江西统计年鉴》分析了2012—2014年江西省不同地市的年均化肥用量,并量化了化肥用量与农业产值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在江西省范围内,氮、磷、钾肥年均用量大体呈现出赣州和宜春明显高于... 为指导江西省不同地市的化肥减施增效行动,结合《江西统计年鉴》分析了2012—2014年江西省不同地市的年均化肥用量,并量化了化肥用量与农业产值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在江西省范围内,氮、磷、钾肥年均用量大体呈现出赣州和宜春明显高于其他城市。同时,氮、磷、钾肥均呈现出南昌、九江、赣州、吉安、宜春、抚州和上饶在全省占比较高,其氮、磷、钾肥在全省的累计占比分别为90.09%、88.77%和91.29%。进一步分析表明,当氮、磷、钾肥的用量增加1万t/年,农业产值可以提升41.38亿~72.59亿元/年。且磷、钾肥与农业产量的拟合方程斜率明显高于氮肥。因此,在后续的化肥减施行动中,江西省应重点关注赣州和宜春的科学施肥问题,尤其是磷、钾肥对农业产值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西省 化肥 农业产值
下载PDF
蜜桔喷施微量元素水溶肥效应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胡惠文 柳开楼 +4 位作者 李大明 熊华荣 叶会财 胡志华 杨旭初 《福建农业科技》 2017年第10期22-24,共3页
在蜜桔上进行喷施微量元素水溶肥试验,结果表明:喷施微量元素水溶肥500mL和300mL处理的蜜桔产量分别增加12.97%和4.13%,增产均达显著水平;糖度分别提高3.03和1.40个百分点;每667m2净增收967.5元和286.8元。
关键词 微量元素水溶肥 蜜桔 产量 糖度
下载PDF
京津冀地区历史地震事件时空特征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胡慧文 王永波 +3 位作者 蒋汉朝 李珍 胡雪婧 韩羽佳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35-448,共14页
受环太平洋地震带影响,华北平原地区地震频发,尤其是处于中国首都经济圈的京津冀地区的地震事件备受关注。通过对历史文献资料及地震台网记录中的地震事件统计、分析,重建该地区地震事件历史并获取其潜在的空间分布特征及时间规律,对未... 受环太平洋地震带影响,华北平原地区地震频发,尤其是处于中国首都经济圈的京津冀地区的地震事件备受关注。通过对历史文献资料及地震台网记录中的地震事件统计、分析,重建该地区地震事件历史并获取其潜在的空间分布特征及时间规律,对未来地震事件的早期预警具有重要参考意义。分析结果表明,公元前231年至公元2018年期间京津冀地区发生的1044起地震事件中,以有感地震和中强地震为主,小地震、强烈地震以及大地震发生频次较低。地震记录完整性分析结果表明,除小地震外,其他等级地震记录自公元1400年以来基本完整。在空间分布上,京津冀地区历史地震呈"T"字形分布,沿1条北西—南东走向地震带和1条北东—南西走向地震带分布。在时间上,京津冀地区地震事件呈现出阶段性的变化,在公元1480—1680年间以及1950年以来2个时间段内较为活跃,发生频率较高,频谱分析结果进一步表明地震记录存在45年的复发周期。在月际尺度上,地震事件同样存在季节性差异且多发于夏秋季节,同时地震密集区域在年内呈现出自西向东迁移的现象。最后,根据历史地震事件发生的时间规律,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京津冀地区仍将处于地震活跃期,存在发生强震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 历史地震 时空特征 地震周期
下载PDF
不同施肥措施对南方冬种马铃薯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宋惠洁 李大明 +5 位作者 柳开楼 胡丹丹 胡志华 叶会财 胡惠文 余喜初 《湖南农业科学》 2021年第8期48-51,55,共5页
2018-2019年在进贤县开展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马铃薯产量、经济效益、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当地农民习惯施肥(FP)相比,基于养分专家系统的施肥(NE)具有显著增产增收效果,年均增产为8.25%,年均增收为20.66%;氮、磷... 2018-2019年在进贤县开展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马铃薯产量、经济效益、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当地农民习惯施肥(FP)相比,基于养分专家系统的施肥(NE)具有显著增产增收效果,年均增产为8.25%,年均增收为20.66%;氮、磷、钾养分积累量分别提高11.51%、2.25%、8.47%,其中氮、钾素积累量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氮、磷、钾偏生产力分别为179.65、414.57和232.30 kg/kg,其中磷肥偏生产力提高63.21%,达显著水平;磷、钾肥农学效率分别提高44.78和11.09kg/kg,磷、钾肥回收利用率分别提高9.35和4.15个百分点,且均达到了显著水平。因此,基于养分专家系统的施肥(NE)优化了南方冬种马铃薯的肥料用量,既可增加马铃薯产量和效益,又可促进马铃薯对养分的吸收和利用,提高肥料利用率,在南方冬作区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可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养分专家推荐施肥技术 产量 养分吸收利用 经济效益
下载PDF
Comparison of carbon sequestration efficiency in soil aggregates between upland and paddy soils in a red soil region of China 被引量:14
12
作者 LIU Kai-lou huANG Jing +6 位作者 LI Da-ming YU Xi-chu YE hui-cai hu hui-wen hu Zhi-hua huANG Qing-hai ZHANG hui-min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6期1348-1359,共12页
There is limited information on carbon sequestration efficiency(CSE)of soil aggregates in upland and paddy soils under long-term fertilization regimes.In a red soil region of southern China,an upland soil experiment s... There is limited information on carbon sequestration efficiency(CSE)of soil aggregates in upland and paddy soils under long-term fertilization regimes.In a red soil region of southern China,an upland soil experiment started in 1986 and a paddy soil experiment commenced in 1981.These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using different fertilization treatments.After 30 years,soil organic carbon(SOC)content and stock of different aggregate components were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OC contents and stocks in upland soil were lower than in paddy soil.In both upland and paddy soils,the SOC contents and stocks of all aggregate components in NPKM(combined treatment with chemical nitrogen(N),phosphorus(P),potassium(K)fertilizers and manure)were the highest among all treatments.Compared with CK(no fertilizer),SOC content of all aggregate components in NPKM was increased by 13.21–63.11%and 19.13–73.33%in upland and paddy soils,respectively.Meanwhile,the change rates in SOC stock of all aggregate components in upland soil were lower than in paddy soil,although the change rate of SOC stock of all aggregate components in NPKM was higher than in other treatments.Furthermore,a linear equation could fit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carbon(C)input and change rate of SOC stock(P<0.05).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sum of CSE from all aggregate components in upland soil(16.02%)was higher than that of paddy soil(15.12%)in the same climatic condition and from the same parent material.However,the CSEs from all aggregates were higher than that of bulk soil,although the result from bulk soil also showed that the CSE of upland soil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paddy so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SE SOC STOCK soil AGGREGATE C input long-term FERTILIZATION
下载PDF
Effects of Long-Term Organic Amendments on Soil Organic Carbon in a Paddy Field: A Case Study on Red Soil 被引量:9
13
作者 huANG Qing-hai LI Da-ming +8 位作者 LIU Kai-lou YU Xi-chu YE hui-cai hu hui-wen XU Xiao-lin WANG Sai-lian ZHOU Li-jun DUAN Ying-hua ZHANG Wen-ju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3期570-576,共7页
Soil organic carbon (SOC) is one of the main carbon reservoirs in the terrestrial ecosystem. It is important to study SOC dynamics and effects of organic carbon amendments in paddy fields because of their vest expan... Soil organic carbon (SOC) is one of the main carbon reservoirs in the terrestrial ecosystem. It is important to study SOC dynamics and effects of organic carbon amendments in paddy fields because of their vest expansion in south China. A study was carried out to evalu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OC content and organic carbon input under various organic amendments at a long-term fertilization experiment that was established on a red soil under a double rice cropping system in 1981. The treatments included non-fertilization (CK), nitrogen-phosphorus-potassium fertilization in early rice only (NPK), green manure (Astragalus sinicus L.) in early rice only (OM1), high rate of green manure in early rice only (OM2), combined green manure in early rice and farmyard manure in late rice (OM3), combined green manure in early rice, farmyard manure in late rice and rice straw mulching in winter (OM4), combined green manure in early rice and rice straw mulching in winter (OMS). Our data showed that the SOC content was the highest under OM3 and OM4, followed by OM1, OM2 and OM5, then NPK fertilization, and the lowest under non-fertilization. However, our analyses in SOC stock indicated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OM3 (33.9 t ha^-1) and OM4 (31.8 t ha^-1), but no difference between NPK fertilization (27 t ha^-1) and nonfertilization (28.1 t ha^-1).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linear increase in SOC over time for all treatments, and the slop of linear equation was greater in organic manure treatments (0.276-0.344 g kg-1 yr^-1) than in chemical fertilizer (0.216 g kg^-1 yr^-1) and no fertilizer (0.127 g kg^-1 yr^-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ng-term field experiment organic amendments soil organic carbon paddy soil derived from red earth
下载PDF
甲壳素/壳聚糖在疝修补领域的研究综述
14
作者 胡惠雯 刘晨琦 +1 位作者 蒋志雯 韩宝芹 《中国海洋药物》 CAS CSCD 2023年第2期77-82,共6页
疝气是目前临床上1种常见的外科疾病,随着疝气患者的日益增多,疝修补材料的不断革新成为临床疝气领域的研发热点,人们力求通过改善疝修补材料来促进疝修补术后的腹壁组织修复情况。目前海洋来源的甲壳素/壳聚糖是生物医用材料领域研究... 疝气是目前临床上1种常见的外科疾病,随着疝气患者的日益增多,疝修补材料的不断革新成为临床疝气领域的研发热点,人们力求通过改善疝修补材料来促进疝修补术后的腹壁组织修复情况。目前海洋来源的甲壳素/壳聚糖是生物医用材料领域研究的热点材料,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综述疝修补材料和以甲壳素、壳聚糖为代表的海洋生物材料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疝修补领域的研究进展,评价其作为疝修补材料的可行性,为海洋生物材料在疝修补领域的广泛应用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疝气 疝修补材料 甲壳素 壳聚糖 海洋生物材料
原文传递
不同有机培肥方式对红壤性水稻土磷素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叶会财 李大明 +7 位作者 柳开楼 余喜初 黄庆海 胡志华 杨旭初 胡惠文 周利军 林小兵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74-380,共7页
基于红壤性水稻土有机肥长期定位试验,分析了红壤双季稻种植模式下,不施肥、NPK、紫云英+猪粪+化肥、紫云英+猪粪+秸秆+化肥、紫云英+秸秆+化肥处理耕层土壤全磷、Olsen-P、磷素有效性和磷素利用率35年的变化特征,以及Olsen-P与水稻产... 基于红壤性水稻土有机肥长期定位试验,分析了红壤双季稻种植模式下,不施肥、NPK、紫云英+猪粪+化肥、紫云英+猪粪+秸秆+化肥、紫云英+秸秆+化肥处理耕层土壤全磷、Olsen-P、磷素有效性和磷素利用率35年的变化特征,以及Olsen-P与水稻产量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不施肥处理土壤全磷含量显著降低,有效磷含量及磷素有效性略微下降。配施猪粪显著提高全磷、Olsen-P含量和磷素有效性,但显著降低磷肥利用率,增加磷的环境污染风险。化肥配合紫云英及稻草还田处理土壤全磷、有效磷含量以及磷素有效性保持稳定,但显著提高磷肥利用率。Olsen-P的产量农学阈值为16.36 mg k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性水稻土 全磷 有效磷 有机培肥
原文传递
基于养分专家系统的水稻磷肥减施潜力研究
16
作者 胡丹丹 李大明 +5 位作者 余喜初 叶会财 宋惠洁 胡志华 胡惠文 柳开楼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96-101,共6页
为探究养分专家系统推荐施肥下磷肥用量的减施潜力,进而为不同肥力水平稻田磷肥减施提供理论依据,在高、中、低肥力稻田上,通过在养分专家系统推荐施肥基础上增减15%、30%、45%磷肥用量开展双季稻田间试验,并分析磷肥用量与水稻产量的... 为探究养分专家系统推荐施肥下磷肥用量的减施潜力,进而为不同肥力水平稻田磷肥减施提供理论依据,在高、中、低肥力稻田上,通过在养分专家系统推荐施肥基础上增减15%、30%、45%磷肥用量开展双季稻田间试验,并分析磷肥用量与水稻产量的量化关系。结果表明,在高、中、低肥力稻田上,养分专家系统推荐施肥处理的早、晚稻产量均呈高肥力>中肥力>低肥力的趋势,而与之比较,在其基础上磷肥增施15%、30%、45%处理对早、晚稻产量均无显著增产效应,减施15%处理未显著减产,但磷肥减施45%处理在各肥力水平稻田上均显著减产,降幅为4.06%~15.15%。高、中、低肥力稻田上早、晚稻产量潜力对应磷肥合理用量呈低肥力>高肥力>中肥力稻田的趋势,且在95%的产量潜力下,在养分专家系统推荐施肥量基础上,早稻季不同肥力水平稻田上可减施磷肥27.09%~57.58%,晚稻季可减施磷肥33.25%~50.53%,其中早、晚稻磷肥可减施比例高肥力稻田为27.09%、49.51%,中肥力稻田为36.20%、50.53%,低肥力稻田为33.25%、57.58%。在养分专家系统推荐施肥量基础上,可在不同肥力水稻田上实现磷肥减施,但减施比例有所差异,整体上高肥力稻田磷肥可减施比例较中、低肥力稻田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养分专家系统 地力水平 磷肥用量 减施比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