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淮海南部第四纪沉积地层与环境演变研究进展
1
作者 廖霞 王平 +4 位作者 蒋仁 殷勇 胡竹君 张志平 朱龙辰 《地球环境学报》 CSCD 2024年第2期173-192,共20页
黄淮海南部位于长江、黄河、淮河等重要水系长期相互作用的关键区域,其沉积地层记录了中国东部第四纪构造活动、海平面变化和人类活动等诸多环境演变的信息。研究显示黄淮海南部第四纪广泛发育海侵—海退旋回层序,然而海侵次数和时间仍... 黄淮海南部位于长江、黄河、淮河等重要水系长期相互作用的关键区域,其沉积地层记录了中国东部第四纪构造活动、海平面变化和人类活动等诸多环境演变的信息。研究显示黄淮海南部第四纪广泛发育海侵—海退旋回层序,然而海侵次数和时间仍存在争议,相关层序地层研究开展较少。基于黄淮海南部地区公开发表的34口典型钻孔,结合3个露头剖面,对地层进行了分区。将黄淮海南部第四系岩石地层划分为连云港平原区、里下河平原区、长江三角洲北翼和南黄海陆架区四个地层区。基于钻孔的岩相和生物相特征,识别出暴露相、风暴潮相和浅海相冷水团沉积三个标志性沉积特征,并将地层划分为五个典型的沉积相组合,即河道—河漫滩相组合、潮间—潮下—浅海相组合、滨岸沼泽—障壁海岸—滨海相组合、潮坪—潮上相组合和三角洲前缘—前三角洲相组合。在此基础上,重建了黄淮海南部第四纪的环境演变历史,结果表明首次海侵时间为早更新世(不早于1.9 Ma),中更新世后才出现明显的海、陆交替特征。最后,还对年代地层的新方法(如宇生核素)和层序地层的建立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淮海南部 第四纪地层 沉积环境 海平面变化
下载PDF
基于混合式教学的“生物地理学”课程思政设计与实践
2
作者 韩成 胡竹君 +1 位作者 邓永翠 姜允斌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59-62,共4页
“生物地理学”是研究地表生物群落的分布规律及形成原因的学科,课程理论与实践并重,应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可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提升学习效果.生物地理学关注人与自然、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间的互作关系,兼具地理学、生物学、生态... “生物地理学”是研究地表生物群落的分布规律及形成原因的学科,课程理论与实践并重,应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可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提升学习效果.生物地理学关注人与自然、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间的互作关系,兼具地理学、生物学、生态学等属性,在其教学过程中贯穿思政教育,有助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然而,当前高校混合式教学中生物地理学专业课程内容与思政结合较弱,其思政教学案例及融入模式也有所欠缺,亟待设计并挖掘合适的思政教育资源.本文基于生物地理学线上与线下、理论与实践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挖掘出生物地理学属性的思政元素及典型教学案例,并将其融入到课程主题式讨论和对话式教学中,构建科学素养、家国情怀、辩证思维、人地协调观等思政目标,实现专业知识传授与思想价值引领有机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混合式教学 理论与实践 思想价值引领
下载PDF
宁绍平原中全新世火历史与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周锦清 马春梅 +9 位作者 刘泽雨 王冰翎 李珍 黄振辉 胡竹君 周斌 杨青 王永磊 孙国平 郑洪波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4-99,共16页
宁绍平原是研究全新世火事件、气候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之间复杂关系的理想场所。本研究选取宁绍平原田螺山遗址(30°01′20″N,121°22′38″E)和井头山遗址(30°01′28.45″N,121°21′40.69″E)两钻孔(长度分别为18.17 ... 宁绍平原是研究全新世火事件、气候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之间复杂关系的理想场所。本研究选取宁绍平原田螺山遗址(30°01′20″N,121°22′38″E)和井头山遗址(30°01′28.45″N,121°21′40.69″E)两钻孔(长度分别为18.17 m和19.8 m)进行炭屑分析,并结合孢粉记录,旨在研究宁绍平原中全新世(9000~5700 cal.a B.P.)火历史、气候环境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2个钻孔炭屑浓度在早中全新世都很低,田螺山钻孔<50μm(细粒)、50~100μm(中粒)和>100μm(粗粒)这3种粒径的炭屑浓度均为钻孔最低值,反映当时火事件发生频率低;此时正值全新世大暖期,亚洲夏季风强劲,降水丰沛,孢粉记录也显示此时的植被类型为亚热带阔叶林,温暖湿润的气候不利于火事件发生。2)随着研究区水文环境的稳定,人类被丰富的资源吸引前来定居,人类活动的加强可能导致火事件频发,炭屑浓度升高。7900 cal.a B.P.左右,随着海平面上升速度减缓,人类先民选择井头山区域定居,并开始了早期稻作农业的尝试,炭屑浓度随着人类在此定居出现了高值。在7000 cal.a B.P.之后,研究区淡水湿地广泛分布,河姆渡文化兴起,炭屑浓度再次上升。田螺山钻孔炭屑浓度在6300 cal.a B.P.左右出现最大值,但此时研究区环境尚未稳定,仍会受到海水影响,7000~6000 cal.a B.P.期间田螺山钻孔炭屑浓度多次出现低值都与海水入侵有关;5900 cal.a B.P.之后研究区完全成陆,稻作农业也开始了蓬勃发展,炭屑浓度也出现了明显上升。本研究探讨了中全新世宁绍平原火事件、气候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揭示了气候与人类活动对该区域火事件的影响,为该区域的相关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屑 火历史 宁绍平原 人类活动 环境变化 中全新世
原文传递
四川甘孜州措普湖沉积物微量元素记录的近200年环境变化
4
作者 刘梦佳 何梦颖 +4 位作者 胡竹君 黄涛 黄昌春 张志刚 王红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186-2198,共13页
青藏高原东缘分布的小型湖泊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其沉积记录对气候环境变化的响应具有区域性意义,特别在恢复短时间尺度气候及区域沉积环境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然而目前鲜有研究涉及.对四川省甘孜州措普湖湖心45 c... 青藏高原东缘分布的小型湖泊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其沉积记录对气候环境变化的响应具有区域性意义,特别在恢复短时间尺度气候及区域沉积环境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然而目前鲜有研究涉及.对四川省甘孜州措普湖湖心45 cm的沉积岩心样品进行了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分析,重建了当地过去近200年中的气候演变过程.结果表明:近200年来,沉积岩心中稀土元素具有基本相同的垂向变化趋势,均在1841—1920年的小冰期时保持低值,在1890年左右受地震间接影响达到最低值,之后随气候回暖而增加;微量元素主成分分析表明大部分微量元素的变化受区域流域侵蚀风化因子控制,能够反映风化作用的强弱;Rb、Ba、Sr等3种元素受湿度因子主控,指示了区域湿润度的变化.结合多种微量元素环境代用指标及沉积物粒度组成的变化特征,可将措普湖在1841—2017年间的气候环境演化过程划分为5个阶段:冷干(1841—1904年)、温湿(1904—1923年)、温干(1923—1944年)、暖湿(1944—1967年)、暖干(1967—2017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措普湖 微量元素 沉积环境变化 沉积学
原文传递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Neolithic sites in coastal China:Sea level changes, geomorphic evolution and human adaption 被引量:9
5
作者 ZHENG HongBo ZHOU YouSheng +10 位作者 YANG Qing hu zhujun LING GuangJiu ZHANG JuZhong GU ChunGuang WANG YingYing CAO YeTing huANG XianRong CHENG Yue ZHANG XiaoYu WU WenXiang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2期123-133,共11页
The East China coastal plain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Neolithic culture areas in China, where rich archaeological sites including those producing the earliest domesticated rice are observed. It is also a place whe... The East China coastal plain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Neolithic culture areas in China, where rich archaeological sites including those producing the earliest domesticated rice are observed. It is also a place where landscape has experienced dramatic evolution during the Holocene when both sea level and climate changed, such that it is an ideal place for studying human-environment interaction.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over 2000 sites of pre-history and Shang and Zhou Dynasties, with 655 of which being Neolithic ages, by using DEM and GIS methods.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Neolithic sites has largely been controlled by landscape evolution(particularly changes in coastal line), which ultimately governed by sea level changes. During early Holocene, Neolithic sites sparsely distributed in the intermountain basins of east Zhejiang Province, far from the influence of ocean. Over the period of 9–7 ka, the coastal plain(including the shelf) was largely submerged,only the feet of low hills to the south and southwest of the study area, and islands protruding the estuary, cradled limited number of settlements with characteristic "maritime components". At about 7 ka, sea level rise decelerated prominently, while sediments supply in the drainage remained high value, the combination of which led to land formation and propagation. Vast space during this period facilitated the growth of settlements in both size and number. In the mean time, however, the coastal plain was vulnerable to extreme environmental events such as storms and flooding owning to its geomorphic nature, which exerted great influence on the rise and fall of Neolithic cul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ast China coastal plain NEOLITHIC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Neolithic sites Sea level change Geomorphic evolution
原文传递
浙江田螺山遗址区孢粉学记录的中全新世植被、环境和人类活动初步研究 被引量:18
6
作者 马春梅 王冰翎 +6 位作者 刘泽雨 赵琳 胡竹君 孙国平 杨青 周友胜 郑洪波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304-1312,共9页
浙江宁绍平原是研究河姆渡文化与自然环境发展关系的热点区域。选取田螺山遗址附近的TLS1402钻孔上部16.16 m的沉积物进行AMS 14C测定、孢粉和微炭屑分析,旨在研究宁绍平原中全新世植被历史、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浙江宁绍平原是研究河姆渡文化与自然环境发展关系的热点区域。选取田螺山遗址附近的TLS1402钻孔上部16.16 m的沉积物进行AMS 14C测定、孢粉和微炭屑分析,旨在研究宁绍平原中全新世植被历史、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约8460~7700 a B.P.,植被类型以落叶阔叶林为主,含有常绿成分和针叶成分,揭示了气候温凉偏干的特点;7700~6300 a B.P.期间,乔灌木整体有所下降,波动显著,植被类型为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气候暖湿,在7600~7500 a B.P.、7300~7200 a B.P.和6700~6300 a B.P.,粒径〉38 μm的禾本科明显增加,可能显示了人类的3个农业发展阶段。另外,微炭屑增加对应栽培作物花粉的增加,暗示植被变化可能与人类活动有关;6300 a B.P.至今,木本花粉含量总体大幅度下降,草本花粉含量升高,气候稍温凉偏干,植被类型仍以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为主,但植被变化可能受人类干扰。2)淡水藻类和沟鞭藻类含量表明,TLS1402钻孔所在地8460~7700 a B.P.可能为浅海湾环境,但也受到淡水注入影响。7700~7200 a B.P.为过渡时期;7200 a B.P.后环境发生较大变化,海平面上升速率大幅度降低,陆地逐渐生长,7000~6900 a B.P.河姆渡文化逐步开始发育,水稻农业发展,但之后受到海水影响,在7200~6700 a B.P.、6600~6500 a B.P.都出现农业发展低谷,分析认为和海水入侵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新世 田螺山遗址 孢粉 植被变化 海平面变化 人类活动
原文传递
青莲岗遗址孢粉及硅藻记录的古环境变化历史 被引量:4
7
作者 尹建吉 胡竹君 +4 位作者 吴小爽 林留根 甘恢元 张驰 萧家仪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83-196,共14页
废黄河南岸的青莲岗遗址是江淮东部重要的新石器遗址,了解其古环境背景变化对于认识该遗址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青莲岗遗址考古地层的AMS 14C年代、孢粉和硅藻的综合分析,探讨了海水对该遗址的影响及水环境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 废黄河南岸的青莲岗遗址是江淮东部重要的新石器遗址,了解其古环境背景变化对于认识该遗址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青莲岗遗址考古地层的AMS 14C年代、孢粉和硅藻的综合分析,探讨了海水对该遗址的影响及水环境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生土层堆积后期(5.9 cal.kaB.P.以前),孢粉中莎草科占绝对优势,伴生蒿和藜科,硅藻组合中半咸水属种为优势种,海水种破碎壳体较多,可能为水动力较强的滨海盐沼环境。新石器文化层堆积期(5.9~4.8 cal.ka B.P.),硅藻属种中半咸水种减少,淡水底栖附生种为主要优势种,海水种硅藻破碎壳体的个数快速下降,表明此时环境逐渐稳定,海水或半咸水的影响减弱,适宜新石器先民的生产和生活。孢粉中水生、湿生草本和大型禾本科花粉增加,表明浅水水域面积增大,稻作农业开始出现。历史和近代时期(4.8 cal.ka B.P.以来),大型禾本科花粉急剧降低,表明稻作活动基本不存在。此时,硅藻中海水种和海水种破碎壳体有所增加,表明受到海水一定程度的影响,水动力再次加强,可能与海水倒灌或古黄河的泛滥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莲岗遗址 孢粉 硅藻 海面变化
原文传递
参松养心胶囊联合美托洛尔及中度有氧运动对肥胖伴心房颤动患者炎症和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0
8
作者 胡竹君 胡晓晟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541-1545,共5页
目的研究参松养心胶囊联合美托洛尔及中度有氧运动对肥胖伴心房颤动患者疗效及对患者炎症和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80 例肥胖伴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 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美托洛尔治疗和中度有氧... 目的研究参松养心胶囊联合美托洛尔及中度有氧运动对肥胖伴心房颤动患者疗效及对患者炎症和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80 例肥胖伴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 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美托洛尔治疗和中度有氧运动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连续治疗6 个月。观察并记录治疗前后房颤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及治疗后1 个月窦性心律维持效果;分别于治疗前后,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左心房内径(left atrial diameter,LAD)、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s,LVEF)及室间隔厚度(interventricular septalthickness,IVST);进行6 min 步行试验;测定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N-末端B 型脑钠肽(NT-proBNP)水平,测定超敏C 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脂联素(adiponectin,APN)炎症因子和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氧化应激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房颤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均显著小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窦性心律维持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2.5% vs 75.0%,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LAD、BNP和NT-proBNP 均显著降低(P<0.05),LVEF 显著升高(P<0.05);实验组6 min 步行距离均显著增加(P<0.05)。实验组IL-6、TNF-α、hs-CRP、APN 炎症指标和氧化应激指标Hcy 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参松养心胶囊联合美托洛尔及中度有氧运动可以改善肥胖伴心房颤动患者炎症和氧化应激反应,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松养心胶囊 中度有氧运动 美托洛尔 肥胖 心房颤动 炎症 氧化应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