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0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壳聚糖基保鲜膜/涂层的制备及应用
1
作者 沈永康 朱峰 +5 位作者 冯雪锋 崔钰圆 黄明堦 林冠烽 黄彪 陈燕丹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9-88,共10页
目的解决单一组分壳聚糖成膜性能不佳,无法满足食品包装商业应用需求的问题。综述壳聚糖基保鲜膜/涂层应用于食品包装领域的可能性。方法对现有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并综合分析,介绍壳聚糖基保鲜膜/涂层的多样化制备技术、改性策略及性能表... 目的解决单一组分壳聚糖成膜性能不佳,无法满足食品包装商业应用需求的问题。综述壳聚糖基保鲜膜/涂层应用于食品包装领域的可能性。方法对现有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并综合分析,介绍壳聚糖基保鲜膜/涂层的多样化制备技术、改性策略及性能表征,并概述壳聚糖基保鲜膜/涂层在食品包装领域最新的应用研究进展。结论通过对壳聚糖进行物理/化学改性,可以显著改善其光学、力学、阻隔和抗菌等方面的性能。最后对壳聚糖基保鲜膜/涂层在食品包装领域的应用潜力进行了展望,指出了未来研究的重点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改性策略 保鲜膜/涂层
下载PDF
不协调广义多尺度序决策信息系统的知识获取
2
作者 黄彪 韩邦合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1-60,共10页
针对不协调广义多尺度序决策信息系统中的最优尺度组合和IF-THEN知识获取问题,首先,提出了集值优势矩阵的概念,给出了其判断序决策信息系统是否协调的条件。然后,在不协调的广义多尺度序决策信息系统中,引入基于优势关系的广义决策概念... 针对不协调广义多尺度序决策信息系统中的最优尺度组合和IF-THEN知识获取问题,首先,提出了集值优势矩阵的概念,给出了其判断序决策信息系统是否协调的条件。然后,在不协调的广义多尺度序决策信息系统中,引入基于优势关系的广义决策概念,同时通过定义区间值优势关系的方法,构造了新的协调广义多尺度序决策信息系统,并设计了通过集值优势矩阵求最优尺度组合的算法,挖掘了隐藏在不协调广义多尺度序决策信息系统中的决策规则。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所提广义决策最优尺度组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多尺度序决策信息系统 集值优势矩阵 广义决策 属性约简 决策规则
下载PDF
试点:一种重要的中国公共政策机制 被引量:2
3
作者 黄飚 《治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32,157,158,共12页
试点是根植于中国的公共政策机制,是当代中国公共管理的关键词之一。试点显著区别于基于西方历史经验的政策过程,它越过了大量有关议程设置与方案选择的政策讨论。政府通过试点在正式实施一项政策之前授意少部分地方先行实践,检验模糊... 试点是根植于中国的公共政策机制,是当代中国公共管理的关键词之一。试点显著区别于基于西方历史经验的政策过程,它越过了大量有关议程设置与方案选择的政策讨论。政府通过试点在正式实施一项政策之前授意少部分地方先行实践,检验模糊政策目标的适切性或探索实现政策目标的工具与路径。试点降低了政策争论导致悬而未决的可能,减少了直接推行一项政策的调适成本和潜在风险,是中国公共政策适应性的重要来源。试点并非总能取得预期效果,但当代中国的结构条件和制度基础较好地支撑了试点在总体上的有效性。面向建构中国自主公共管理知识体系的目标,有关试点的理论研究需要进一步厘清试点概念,揭示试点背后的多重逻辑,抽象开展试点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政策 试点 试验 自主知识体系
下载PDF
喷水推进两栖车辆水面航行特性试验与数值计算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鲁航 刘昊然 +3 位作者 陈泰然 黄彪 王国玉 陈慧岩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629-2645,共17页
兼具陆上机动、水面航行及水陆交界地带作业能力的特种水陆两栖车辆,是未来多域协同系统中重要组成部分。以喷水推进两栖车辆为研究对象,基于船模拖曳水池试验,获得了弱约束条件下喷水推进两栖车辆的航行特性,建立了喷水推进器与两栖车... 兼具陆上机动、水面航行及水陆交界地带作业能力的特种水陆两栖车辆,是未来多域协同系统中重要组成部分。以喷水推进两栖车辆为研究对象,基于船模拖曳水池试验,获得了弱约束条件下喷水推进两栖车辆的航行特性,建立了喷水推进器与两栖车辆一体化操控的数值计算方法,对喷水推进两栖车辆水动力性能展开研究并充分验证了数值计算方法的准确性,对比分析了两栖车辆设计航速下拖曳与约束自航条件下的航行特性。相比于常规的“船-泵”一体化研究,从两栖车的角度丰富了喷水推进器和水面航行体相互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约束自航条件下车体阻力相比无喷水推进条件下阻力增加17.6%,喷水推进器运行导致的车辆姿态变化是造成增阻的主要因素。约束自航条件与拖曳条件相比,虚长度延伸长度从-0.864 X/L(X为距车辆重心长度,L为两栖车总长)增加至-1.513 X/L。与此同时,鸡尾流波高高度与发散波面积显著增加,从0.037 H/L(H为波面高度)增加至0.061 H/L,增加了尾流场附近能量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陆两栖车辆 喷水推进 水池试验 数值模拟 航行特性
下载PDF
纳米纤维素的制备及功能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贾丽佳 王汉琛 +2 位作者 黄彪 吕建华 卢麒麟 《生物质化学工程》 CAS 2024年第4期43-56,共14页
本文概述了纳米纤维素的多层级结构特点,介绍了目前通过多层级结构拆解制备纳米纤维素的方法,有机械法、化学法、生物法和机械化学法,并对各种制备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讨论。同时本文对纳米纤维素分级结构的重组及其功能应用进行了总结,... 本文概述了纳米纤维素的多层级结构特点,介绍了目前通过多层级结构拆解制备纳米纤维素的方法,有机械法、化学法、生物法和机械化学法,并对各种制备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讨论。同时本文对纳米纤维素分级结构的重组及其功能应用进行了总结,重点介绍了纳米纤维素在生物矿化过程中的调控作用、对凝胶材料及复合材料的强度增强作用以及在新兴智能电子器件方面应用的最新进展,对纳米纤维素的制备途径、结构重组方法和功能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提出了将其与超分子结合构筑功能性超分子聚合物的设想,并指出了纳米纤维素的绿色高效制备及功能应用方面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纤维素 分级结构拆解 绿色制备 结构重组 功能应用
下载PDF
夏季气温和湿度暴露对人群非意外死亡的联合效应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方雯 林自强 +18 位作者 孟瑞琳 何冠豪 侯筑林 周脉耕 周纯良 肖义泽 俞敏 黄飙 许晓君 林立丰 肖建鹏 金东辉 秦明芳 殷鹏 许意清 胡建雄 刘涛 黄存瑞 马文军 《环境卫生学杂志》 2024年第9期736-744,共9页
目的研究夏季气温和湿度暴露对人群非意外死亡的影响。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广东省、浙江省、湖南省、云南省和吉林省等多省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集2006—2017年共124个市(自治州)的夏季人群非意外死亡时间序列资料,分别从国家... 目的研究夏季气温和湿度暴露对人群非意外死亡的影响。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广东省、浙江省、湖南省、云南省和吉林省等多省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集2006—2017年共124个市(自治州)的夏季人群非意外死亡时间序列资料,分别从国家气象科学数据中心和全国城市空气质量实时发布平台获取各研究市与死亡同期的气象数据和污染物数据。运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distributed lag non-linear model,DLNM)分别拟合气温、湿度与人群死亡风险的暴露反应关系。运用分位数g计算回归(quantile g-computation,qgcomp)模型评估气温和湿度复合暴露对人群非意外死亡的联合效应。结果夏季气温与人群死亡风险的累计死亡效应呈“J”型,而湿度与死亡之间的暴露-反应关系则呈倒“J”型。气温和湿度复合暴露与人群非意外死亡风险的关联呈非线性关系,以复合暴露的第一分位数作为参考,第二、三、四分位数对应的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分别是1.01(95%CI:1.00~1.02)、1.04(95%CI:1.02~1.05)和1.08(95%CI:1.05~1.10),其中男性、≥65岁人群以及脑血管疾病患者是敏感人群,中部地区人群危险性较低。气温和湿度在全人群联合效应中的贡献分别为84.92%和15.08%,男性与≥65岁人群的气温效应占比大于同亚组人群,分别为86.98%和86.16%,北方、中部和南方地区气温效应占比均在80%左右。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气温效应占比分别为68.01%、72.44%和71.46%。结论在夏季随着气温和湿度均升高,人群的非意外死亡风险增加,气温在联合效应中的贡献占比较高。性别、年龄、地区和患病情况均对气温和湿度的联合死亡效应有修饰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 湿度 联合效应 非意外死亡
下载PDF
基于SWMM-贝叶斯耦合方法的排水管网污染溯源 被引量:1
7
作者 杨立园 黄标 +2 位作者 刘甲春 钱尚拓 冯建刚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0-29,共10页
为解决雨水管道中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放造成的一系列水污染问题和排水管网环境复杂性导致的反问题不确定性问题,基于暴雨洪水管理模型(SWMM)模拟的排水管网水质变化,采用MatSWMM工具箱构建了基于贝叶斯-马尔可夫链蒙特卡罗法的SWMM-... 为解决雨水管道中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放造成的一系列水污染问题和排水管网环境复杂性导致的反问题不确定性问题,基于暴雨洪水管理模型(SWMM)模拟的排水管网水质变化,采用MatSWMM工具箱构建了基于贝叶斯-马尔可夫链蒙特卡罗法的SWMM-贝叶斯溯源模型,估算每个潜在污染源的位置、排放量和排放时间的概率分布。实例验证结果表明:在推理单污染源单个未知参数的情况下,SWMM-贝叶斯溯源模型可准确判断未知参数的真实值;当单污染源3个参数均未知时,由于存在多种组合性,溯源准确度将显著降低,只能判断出近似范围,但可以通过增加适当的水质监测点,提高SWMM-贝叶斯溯源模型的准确性和效率;对于最大污染源为2个的情况,SWMM-贝叶斯溯源模型容易陷于局部最优解,通过利用似然函数对迭代过程的初始值进行择优处理的方法改进溯源模型,可以有效解决局部最优解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水管网 污染溯源 贝叶斯-MCMC法 SWMM-贝叶斯溯源模型 非法排放
下载PDF
历史遗留矿区农田土壤重金属输入输出平衡研究
8
作者 赵归梅 吴秋梅 +4 位作者 胡文友 黄标 祖艳群 李元 湛方栋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92-1502,共11页
为探究矿区农田土壤重金属输入与输出通量特征,本试验以长江下游某典型遗留硫铁矿区小流域为研究区域,分析研究区土壤重金属(Cd、Pb、Cu、Zn、Cr)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设置监测田块,核算研究区土壤重金属输入与输出通量及构建含量预测模型... 为探究矿区农田土壤重金属输入与输出通量特征,本试验以长江下游某典型遗留硫铁矿区小流域为研究区域,分析研究区土壤重金属(Cd、Pb、Cu、Zn、Cr)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设置监测田块,核算研究区土壤重金属输入与输出通量及构建含量预测模型。结果表明:硫铁矿区小流域土壤重金属污染元素主要是Cd、Cu、Zn,分别有5.88%、33.99%和13.07%的土壤样品超过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GB 15618—2018),水稻籽粒中Cd和Cr超过《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7)中限量值的点位比例分别为36.00%和13.33%;土壤Cd、Cu、Zn的空间分布呈现上游矿坑周边及下游水库入口处含量高的趋势,且三者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而Pb和Cr的空间分布与之不同,其中Cr与其他元素呈现负相关关系;根据监测田块核算,研究区Cd、Cu、Pb、Zn、Cr的年输入通量分别为15.62、86.63、292.92、325.89、90.30 g·hm^(-2)·a^(-1),年输出通量分别为2.85、0.32、37.20、196.15、5.94 g·hm^(-2)·a^(-1),土壤重金属呈现不断累积的特征;预测Cd和Cu在未来20 a间含量会明显增加,Pb、Zn、Cr反之。综上,加强上游矿区的水源治理,提倡下游农田科学灌溉,减少灌溉水中Cd等重金属输入是土壤重金属污染源头防控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铁矿区 重金属 空间分布 输入-输出通量 预测模型
下载PDF
球体垂直入水空泡内部流场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
9
作者 郭智溥 黄彪 +2 位作者 吴钦 李达钦 刘涛涛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41-1154,共14页
基于边界数据浸入法(BDIM)和刚体运动流固耦合算法,开发一套球体垂直入水数值计算程序,通过与实验结果对比,验证数值方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基于对数值计算结果的分析,获得球体垂直入水空泡、喷溅发展、空泡内部流场结构随入水冲击速度... 基于边界数据浸入法(BDIM)和刚体运动流固耦合算法,开发一套球体垂直入水数值计算程序,通过与实验结果对比,验证数值方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基于对数值计算结果的分析,获得球体垂直入水空泡、喷溅发展、空泡内部流场结构随入水冲击速度的变化规律,对比不同涡识别准则对流场内涡结构的识别效果。结果表明:入水冲击速度对喷溅闭合、空泡形态和内部流场随时间的演变具有显著影响;Q准则可以较为准确地识别流场中的复杂涡结构,入水气流速度会影响空泡内部尾涡的数量、尺寸和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体入水 入水空泡 流场特性 入水冲击速度 数值计算
下载PDF
无先兆性偏头痛患者力敏腧穴分布规律及红外特征研究
10
作者 喻文 董志威 +5 位作者 李琳慧 廖璐 熊俊 黄彪 章海凤 付勇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59-1162,1167,共5页
目的:观察无先兆性偏头痛(MO)患者和健康受试者力敏腧穴体表分布情况,分析MO患者力敏腧穴分布规律及红外温度特征。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2年3月就诊于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60例MO患者和60例健康受试者作为研究对象,对120例研究... 目的:观察无先兆性偏头痛(MO)患者和健康受试者力敏腧穴体表分布情况,分析MO患者力敏腧穴分布规律及红外温度特征。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2年3月就诊于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60例MO患者和60例健康受试者作为研究对象,对120例研究对象进行体表力敏腧穴探查并记录,分析总结MO患者力敏腧穴分布与经脉、神经节段的位置关系;运用红外热成像技术(TTM)观察总结MO患者力敏腧穴红外特征。结果:MO组体表力敏腧穴出现率为88.3%(53/60),健康组为6.67%(4/60,P<0.01)。MO组力敏腧穴主要分布于胆经、肝经以及三焦经,率谷、风池、太冲穴区敏化率较高。MO组力敏腧穴多分布于三叉神经、C_(2)、C_(7)神经节段。力敏腧穴红外温度及部位特征表现为:MO患侧>MO健侧>健康受试者,MO患者颞部、目额部、后头部、前臂外侧、足背部力敏腧穴存在明显不规则热源分布。结论:MO患者力敏腧穴与传统经脉、神经节段位置密切相关,红外温度升高、体表不规则红外热源分布是其重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先兆性偏头痛 体表反应点 力敏腧穴 “快然” 传统经脉 神经节段 红外热成像 临床研究
下载PDF
不同生境白牡丹茶叶香气特征分析及产地判别
11
作者 罗钦 毛方华 +6 位作者 陈谢勇 陈静 黄彪 叶乃兴 郑德勇 韦航 姚清华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4774-4793,I0026-I0031,共26页
【目的】基于香气特征探究小区域白牡丹茶叶产地判别技术,为茶叶原产地溯源及品牌建设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产自政和县、松溪县和福安市的白牡丹茶叶香气组成及含量,结合数理统计学方法... 【目的】基于香气特征探究小区域白牡丹茶叶产地判别技术,为茶叶原产地溯源及品牌建设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产自政和县、松溪县和福安市的白牡丹茶叶香气组成及含量,结合数理统计学方法,筛选特征性化合物,构建白牡丹茶叶产地判别模型。【结果】白牡丹茶叶香气物质包括醛类(24个)、酮类(23个)、醇类(22个)、酯类(14个)、酸类(8个)和其他类(烷、烯、喃、醚、酐、酚、胺、萘等)。白牡丹茶叶香气平均含量为(3 487.93±1 014.04)μg·kg^(-1),其中政和县样品中香气含量极显著高于松溪县和福安市样品(P<0.01),松溪县和福安市样品的平均总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3个产地白牡丹茶叶含量均以醇类最高,酸类最低,而且3个产地白牡丹茶叶中醇类和酸类的总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政和县样品中酮类、醛类和酯类的总含量分别极显著高于福安市和松溪县样品(P<0.01),但福安市和松溪县样品中酮类、醛类和酯类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正己醇、1-辛烯-3-醇和苯甲醇等58个香气物质含量在不同产地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PLS-DA和OPLS-DA模型均未出现过拟合,模型验证效果较好,2个模型的预测指数分别为0.732和0.728,判别准确率分别为98.89%和96.67%、VIP值≥1的特征性香气物质分别有38个和46个。逐步判别分析模型稳定且可信,其筛选出的特征香气物质有20个,初始和交叉验证的判别准确率均为100.00%。联合OPLS-DA、PLS-DA和逐步判别分析方法筛选出政和县样品中主要特征香气物质为乙基吡咯2-甲醛、香叶醛、8-十一烯醛、苯甲醇、2,6-二甲基环己醇、甲基庚烯酮、反式-3-壬烯-2-酮、环癸酮、壬酸乙酯、乙酸苄酯;松溪县样品中主要特征香气物质为β-紫罗酮;福安市样品中主要特征香气物质为庚醛、正己醇、橙花醇、3-壬烯-5-酮、壬酸乙酯、乙酸香叶酯。【结论】建立了基于香气特征的小区域白牡丹茶叶产地判别技术,其中以逐步判别分析技术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产地 白牡丹 白茶 香气 逐步判别分析
下载PDF
具有前置凸台防旋板的汽轮机交错齿迷宫密封动力学特性研究
12
作者 殷戈 黄彪 +3 位作者 黄新长 邵峰 张子涵 李志刚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3-64,共12页
为提高汽轮机多级轴端迷宫密封动力学性能,针对汽轮机两级轴端交错齿迷宫密封,开展了具有前置凸台的新型防旋板结构方案设计和止旋抑振性能评估。首先,针对两级轴端交错齿迷宫密封,设计了一级和两级传统防旋板、一级和两级前置凸台新型... 为提高汽轮机多级轴端迷宫密封动力学性能,针对汽轮机两级轴端交错齿迷宫密封,开展了具有前置凸台的新型防旋板结构方案设计和止旋抑振性能评估。首先,针对两级轴端交错齿迷宫密封,设计了一级和两级传统防旋板、一级和两级前置凸台新型防旋板等动密封防旋板结构方案,并建立了具有“虚拟旁路边界”的有、无防旋板多级交错齿迷宫密封动力学计算模型,实现了对多级动密封进口压力场和高预旋速度场的精准模拟;然后,采用基于多频椭圆轨迹涡动模型的动密封气流激振动力学特性(CFD)摄动数值预测方法,对比分析了无防旋板、传统防旋板和新型前置凸台防旋板作用下,两级交错齿迷宫密封泄漏特性和气流激振动力学特性;最后,通过分析不同防旋板结构方案下,两级交错齿迷宫密封腔室旋流发展、腔室速度场和动态压力分布、转子面气流激振力,阐明了防旋板的止旋抑振机制。结果表明:无防旋板的迷宫密封具有最低的泄漏量,一级传统防旋板或一级前置凸台防旋板的设置会使密封齿数减少,导致密封泄漏量增加约4.5%;相比于一级防旋板,具有两级防旋板的迷宫密封泄漏量增加约5.5%;相比于传统防旋板,前置凸台防旋板可减小交叉刚度、增大有效阻尼;相比于一级防旋板,两级防旋板可减小高涡动频率下的交叉刚度、增大直接阻尼,进而提高密封的有效阻尼;在传统防旋板的基础上设置前置凸台可提升防旋板的止旋性能,且两级防旋板可有效抑制密封下游区域的旋流发展,能显著提升迷宫密封动力学性能、抑制汽轮机轴系振动失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宫密封 泄漏特性 动力学特性 防旋板
下载PDF
基于CO_(2)活化的竹基多孔炭催化还原Cr(VI)的性能研究
13
作者 连媛 王汉琛 +3 位作者 方兆丰 何晨露 黄彪 林冠烽 《林产化学与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1-68,共8页
以竹粉为原料、CO_(2)为活化剂制备竹基多孔炭(ZH-100),并用于催化还原Cr(VI)。分析了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还原剂甲酸用量、Cr(VI)初始质量浓度对竹基多孔炭催化活性的影响,采用XPS、XRD和交流阻抗测试技术对反应前后的多孔炭进行表... 以竹粉为原料、CO_(2)为活化剂制备竹基多孔炭(ZH-100),并用于催化还原Cr(VI)。分析了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还原剂甲酸用量、Cr(VI)初始质量浓度对竹基多孔炭催化活性的影响,采用XPS、XRD和交流阻抗测试技术对反应前后的多孔炭进行表征,以揭示其催化还原Cr(VI)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竹基多孔炭催化还原Cr(VI)的最佳实验条件为Cr(VI)初始质量浓度120 mg/L、温度60℃、ZH-100炭催化剂添加量0.1 g,还原剂甲酸添加量1.5 mL,在该条件下反应10 min,Cr(VI)还原率高达99.44%;重复使用3次后,ZH-100的催化还原能力略有下降,但仍能在30 min内达到99.22%的Cr(VI)还原率。分析发现,Cr(VI)的去除过程包括物理吸附和化学还原,其中以化学还原占主导;催化剂重复使用性能下降原因包括表面官能团消耗、碳微晶排列无序化及阻抗增大,ZH-100对Cr(VI)的催化还原机制为官能团介导和类石墨微晶介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粉 竹基多孔炭 催化
下载PDF
整蛋白型肠内营养制剂改善脓毒症肠损伤代谢紊乱的机制研究
14
作者 黄彪 张正涛 +4 位作者 左丹 杨洋 罗仁杰 赵乙汜 徐昉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44-450,共7页
目的:利用代谢组学方法研究脓毒症中整蛋白营养制剂引起的代谢紊乱,为脓毒症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理论和实验基础。方法:8~12周龄雄性小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组)、脓毒症组(CLP组)和脓毒症+整蛋白组(CLP+IPEN组),每组6只小鼠。CL... 目的:利用代谢组学方法研究脓毒症中整蛋白营养制剂引起的代谢紊乱,为脓毒症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理论和实验基础。方法:8~12周龄雄性小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组)、脓毒症组(CLP组)和脓毒症+整蛋白组(CLP+IPEN组),每组6只小鼠。CLP组采用盲肠结扎和穿刺诱导脓毒症,而Sham组仅行剖腹手术,未行结扎穿刺。CLP+IPEN组术后接受额外的整蛋白肠内营养制剂。每天监测体质量变化7 d,并在建模和喂养3 d后采集样本。染色观察回肠组织病理学变化,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检测不同目的基因mRNA的表达。根据特定的标准,筛选整蛋白营养制剂治疗脓毒症的差异代谢物。结果:CLP组与CLP+IPEN组进行比较,发现有15种差异代谢物。在CLP+IPEN组中,3-甲基-1,3,5-戊三醇(dimethyl 3-hydroxy-3-methylpentane-1,5-dioate)、丙二酸(malonic acid)、苯酰胺(l-Serine,n-methoxycarbonylmethyl ester)等5种代谢物的含量比CLP组有所增加(P<0.05)。在整个实验过程中,3组小鼠的体质量均逐渐减轻,其中CLP组在4 d的体质量减轻最为明显(P<0.05)。这表明,整蛋白营养制剂可以减轻脓毒症小鼠的体质量减轻。CLP+IPEN组的Chiu评分明显低于CLP组(P<0.05),提示肠黏膜损伤明显减少。CLP组和Sham组中闭合蛋白(occludin)、紧密连接蛋白1(zonula occludens-1,ZO-1)和结肠黏蛋白(recombinant mucin 2,MUC2)的表达均升高,提示脓毒症导致肠道屏障功能受损。与CLP组相比,CLP+IPEN组中Occludin、ZO-1和MUC2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本研究通过代谢组学方法深入研究整蛋白营养制剂中脓毒症引起的代谢紊乱。整蛋白肠内营养制剂可以通过调节亚油酸代谢、不饱和脂肪酸生物合成、脂肪酸生物合成和细胞色素P450物质的代谢来改善脓毒症相关肠道损伤的代谢紊乱。此外,这些制剂在增强肠道屏障功能、减轻小鼠体质量减轻和减轻肠道损伤严重程度方面具有潜力,从而为增强脓毒症治疗功效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蛋白型 脓毒症 肠损伤 代谢紊乱
下载PDF
退火温度对DLC和Si-DLC涂层微观结构和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15
作者 周琼 岗志远 +4 位作者 黄彪 张而耕 陈强 梁丹丹 李正美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06-217,共12页
类金刚石(DLC)涂层因具有优异的减磨耐摩性能被广泛应用,而涂层内部存在较高的内应力这一缺点限制其在摩擦学领域的进一步应用。退火处理可以通过改变涂层微观结构来降低涂层内应力,从而提高涂层的摩擦学性能。为研究退火温度对DLC和硅... 类金刚石(DLC)涂层因具有优异的减磨耐摩性能被广泛应用,而涂层内部存在较高的内应力这一缺点限制其在摩擦学领域的进一步应用。退火处理可以通过改变涂层微观结构来降低涂层内应力,从而提高涂层的摩擦学性能。为研究退火温度对DLC和硅掺杂类金刚石(Si-DLC)涂层微观结构和摩擦学性能的影响,采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和电弧离子镀的复合沉积技术制备DLC和Si-DLC涂层,将涂层在大气环境中进行不同温度的退火处理。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高分辨率透射电子显微镜、拉曼光谱以及XPS光谱仪对涂层摩擦试验前后的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采用纳米压痕仪和摩擦磨损试验机测试涂层的力学性能和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沉积的DLC和Si-DLC涂层为非晶结构。退火温度对涂层的微观结构和摩擦学性能有重要影响。随着退火温度从RT上升到500℃,由于C-H键断裂,C网发生集束化,DLC涂层的sp^(3)含量呈现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涂层的sp^(3)含量在300℃热处理后获得最大值,涂层硬度达到最大的20.66 GPa;而Si-DLC涂层由于Si元素的掺杂提高了涂层的热稳定性,其在400℃热处理时sp^(3)含量最大,硬度最大值为24.28 GPa。涂层与氧化锆对磨球的磨损机理为磨粒磨损,涂层的磨损率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热处理温度为300和400℃为最优。研究证明涂层的微观结构和摩擦学性能可以通过热处理温度调控,优选热处理温度的涂层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研究结果可为退火处理对DLC和Si-DLC涂层的性能影响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金刚石(DLC) 硅掺杂类金刚石(Si-DLC) 退火温度 热稳定性 摩擦学性能
下载PDF
rs-fMRI结合图论分析对癫痫共病抑郁的脑功能网络研究
16
作者 潘红 刘超荣 +4 位作者 胡爱丽 黄彪 苏琦艳 周夏怡 胡崇宇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4-30,共7页
目的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结合图论分析方法研究癫痫共病抑郁的脑功能网络拓扑结构。材料与方法对所纳入55例癫痫患者行rs-fMRI检查和17项版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 目的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结合图论分析方法研究癫痫共病抑郁的脑功能网络拓扑结构。材料与方法对所纳入55例癫痫患者行rs-fMRI检查和17项版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HAMD)评估,根据HAMD评分将其分成抑郁组和非抑郁组,最终纳入抑郁组30例(ED组),非抑郁组25例(E组)。基于rs-fMRI结合图论的脑网络分析方法,构建脑功能连接网络,计算脑网络拓扑结构全局及节点指标,并进行两组间比较,分析ED组与E组脑网络拓扑属性是否存在异常及异常指标与HAMD评分是否存在相关性。结果ED组患者的聚类系数(clustering efficiency,Cp)、标准化特征路径长度(lambda,λ)下降(P<0.05)。在节点水平,中心性下降的脑区包括左侧楔叶、左侧枕上回;中心性升高的脑区位于右侧额中回眶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DR校正)。全局属性Cp(r=−0.349,P=0.012),左侧枕上回节点聚类系数(nodal clusteering coefficient,NCp)(r=−0.382,P=0.006)、左侧楔叶NCp(r=−0.477,P<0.001)、左侧枕上回节点局部效率(nodal local efficiency,NLe)(r=−0.351,P=0.011)与HAMD评分呈负相关,右额中回眶部NLe(r=0.409,P=0.003)与HAMD评分呈正相关。结论癫痫共病抑郁是一种脑网络疾病,其脑功能网络的部分全局及节点指标存在异常改变,为更好地了解癫痫共病抑郁的发生发展提供了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抑郁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成像 脑功能网络 图论分析
下载PDF
硅、铬掺杂对TiAlN基涂层微观结构及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17
作者 黄彪 周琼 +1 位作者 王雅琪 安琦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7-73,共7页
分别以Ti_(0.5)Al_(0.5)、Ti_(0.5)Al_(0.4)Cr_(0.1)、Ti_(0.5)Al_(0.4)Si_(0.1)为靶材,采用电弧离子镀技术制备了TiAlN涂层、TiAlSiN涂层和TiAlCrN涂层,研究了硅、铬掺杂(二者掺杂量近似相同)对TiAlN基涂层微观结构、力学性能以及摩擦... 分别以Ti_(0.5)Al_(0.5)、Ti_(0.5)Al_(0.4)Cr_(0.1)、Ti_(0.5)Al_(0.4)Si_(0.1)为靶材,采用电弧离子镀技术制备了TiAlN涂层、TiAlSiN涂层和TiAlCrN涂层,研究了硅、铬掺杂(二者掺杂量近似相同)对TiAlN基涂层微观结构、力学性能以及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iAlN涂层、TiAlSiN涂层和TiAlCrN涂层均结构致密,与基体结合良好,呈柱状晶生长,呈现较强的(200)晶面择优取向;硅、铬元素掺杂使得涂层晶粒细化,其中硅元素掺杂形成的Si_(3)N_(4)非晶相对(Ti,Al)N纳米晶生长有抑制作用,TiAlSiN涂层的晶粒尺寸最小。硅、铬元素掺杂提高了涂层的硬度和内应力,并且硅掺杂的提升效果更好;硅、铬掺杂降低了涂层的硬度与弹性模量的比值和结合力,并且硅掺杂的降低幅度更大,TiAlSiN涂层的韧性最差;硅元素和铬元素的掺杂均能降低TiAlN涂层的摩擦因数和磨损率,硅掺杂对摩擦因数的降低幅度高于铬掺杂,对磨损率的降低幅度低于铬掺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掺杂 铬掺杂 TiAlN基涂层 微观结构 力学性能
下载PDF
洞桩法车站扣拱方案优化
18
作者 裴行凯 黄彪 +3 位作者 戴永兴 陈委 杨宇杰 章慧健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82-187,共6页
[目的]在洞桩法施工中,不同扣拱方案的选择对结构力学特性具有重要的影响。为确保城市地下结构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必须严格监测地面沉降,因此有必要系统地研究各类扣拱方案对支护结构及地面变形的影响规律。[方法]以广州地铁11号线天河... [目的]在洞桩法施工中,不同扣拱方案的选择对结构力学特性具有重要的影响。为确保城市地下结构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必须严格监测地面沉降,因此有必要系统地研究各类扣拱方案对支护结构及地面变形的影响规律。[方法]以广州地铁11号线天河东站工程为例,采用MIDAS/GTS软件构建三维有限元模型,深入分析不同扣拱方案下的地面沉降特征及拱部初期支护的内力分布规律。同时,结合现场地面沉降监测数据对数值模拟结果进行验证。[结果及结论]根据初支扣拱的计算结果可知,相较于CD(中隔墙)法,台阶法的地面沉降、拱部初支弯矩和轴力分别增加了6.80%、9.74%和14.62%,但均满足施工控制要求。根据二衬扣拱的研究结果可知,相较于顺序拆撑法,交替拆撑法能够显著减小地面沉降,且对拱部初支内力的影响较小。CD法初支扣拱配合交替拆撑二衬扣拱的方案具有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 洞桩法 扣拱方案
下载PDF
不同等级福州茉莉花茶活性成分及体外抗氧化活性比较 被引量:1
19
作者 黄彪 鲁菲菲 +3 位作者 李巍 任子文 林永辉 陈楠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17期193-199,共7页
目的对比分析较不同等级福州茉莉花茶感官品质、活性分及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以4个等级茉莉花茶为研究对象,采用感官审评法和仪器分析方法测定其活性成分,对比分析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儿茶素类组分等含量,并测试其体外抗氧化活性... 目的对比分析较不同等级福州茉莉花茶感官品质、活性分及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以4个等级茉莉花茶为研究对象,采用感官审评法和仪器分析方法测定其活性成分,对比分析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儿茶素类组分等含量,并测试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感官评价得分随着等级的降低而降低。等级最高的“银毫”福州茉莉花茶,其茶多酚、咖啡碱含量均为最高,显著高于其他3个等级茉莉花茶(P<0.05),其体外抗氧化活性高于其他3个不同等级等茉莉花茶;4个等级茉莉花茶儿茶素总量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4个等级茉莉花茶茶多酚含量和酚氨比差异性显著(P<0.05),体外抗氧化活性随着等级的降低而降低。研究可为茉莉花茶的品质评价和市场消费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州茉莉花茶 活性成分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江西省列当科2种新记录
20
作者 廖海红 汤正华 +4 位作者 廖均棋 谢宜飞 黄彪 周亚东 梁跃龙 《南方林业科学》 2024年第4期73-75,共3页
江西九连山具有较高的植物多样性。文章报道了分布于江西九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列当科2种江西省新记录植物:假野菰属(Christisonia)的广东假野菰(Christisonia kwangtungensis(Hu)G.D.Tang,J.F.Liu&W.B.Yu)和齿鳞草属(Lathraea)... 江西九连山具有较高的植物多样性。文章报道了分布于江西九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列当科2种江西省新记录植物:假野菰属(Christisonia)的广东假野菰(Christisonia kwangtungensis(Hu)G.D.Tang,J.F.Liu&W.B.Yu)和齿鳞草属(Lathraea)的齿鳞草(Lathraea japonica Miq.)。齿鳞草属同时也是江西省新记录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当科 新记录 广东假野菰 齿鳞草 九连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