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护理机器人研发基础及使用现状综述 被引量:1
1
作者 袁星竹 常承婷 +2 位作者 陈鑫容 黄明君 李卡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8-112,共5页
整理和总结护理评估随访类机器人、护理观察类机器人、生活护理类机器人、护理治疗类机器人四大类护理机器人,并围绕其研发基础和运用场景进行综述,为临床智慧护理、护理与医工交叉领域研究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机器人 病情采集 病情观察 生活护理 护理治疗 智慧护理 医工交叉 综述文献
下载PDF
经皮穿刺股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患者发生下肢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2
作者 尹礼义 胡聪龙 +3 位作者 徐静 展锦 黄明君 曹彦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2024年第11期955-959,共5页
目的分析经皮穿刺股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venoarterial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VA-ECMO)患者发生下肢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因循环衰竭行VA-ECMO治疗的304例患者临床... 目的分析经皮穿刺股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venoarterial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VA-ECMO)患者发生下肢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因循环衰竭行VA-ECMO治疗的304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临床事件分为下肢并发症组和无下肢并发症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的差异,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探讨患者发生下肢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经过纳排标准筛选后,共有209例患者纳入本研究。下肢并发症发生率27.8%(n=58),下肢并发症组主动脉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治疗、机械通气、ECMO运行后4 h及24 h乳酸、24 h ECMO流量、ECMO操作并发症、神经系统并发症、高胆红素血症、急性肾功能不全进行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感染并发症及病死率与无下肢并发症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IABP治疗和ECMO后24 h乳酸是VA-ECMO患者发生下肢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s分析得出拟合曲线显示,ECMO后24 h乳酸越高,下肢并发症发生率越高。结论IABP治疗和ECMO后24 h乳酸是VA-ECMO患者发生下肢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在VA-ECMO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密切关注这些因素,以便早期预防和干预下肢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肺氧合 下肢并发症 危险因素 主动脉球囊反搏 乳酸 连续肾脏替代治疗
下载PDF
体外膜肺氧合辅助治疗高危复杂冠心病患者行PCI的临床效果
3
作者 胡聪龙 尹礼义 +2 位作者 黄明君 曹彦 韩小彤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2024年第11期943-947,共5页
目的评估体外膜肺氧合(ECMO)辅助治疗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的高危复杂冠心病患者(complex high-risk and indicated patients,CHIPs)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CHIPs并接受PCI治疗的患者,按ECMO辅助时机分为术前辅助组(n=24)... 目的评估体外膜肺氧合(ECMO)辅助治疗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的高危复杂冠心病患者(complex high-risk and indicated patients,CHIPs)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CHIPs并接受PCI治疗的患者,按ECMO辅助时机分为术前辅助组(n=24)和术中辅助组(n=28)。对比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术前状态、院内病死率、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冠状动脉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前辅助组院内病死率显著低于术中辅助组(12.5%vs.64.3%,P<0.001)。术前辅助组中有5例(20.8%)联合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而术中辅助组则为14例(50%)。两组白细胞计数、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术中最差乳酸值及总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前辅助组表现更佳。术前辅助组神经系统、心脏及四肢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显著低于术中辅助组(均P<0.05),但冠脉评分、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冠脉血管病变程度、体外膜肺氧合上机操作时间、辅助时间及PCI手术时间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ECMO辅助CHIPs患者PCI治疗时,术前应用更能有效降低病死率及ECMO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可为CHIPs患者的治疗提供一种更为优化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肺氧合 复杂高危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临床效果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并发症
下载PDF
广西国有高峰林场杉木林冠下观光木和香梓楠造林效果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黄明军 黄娟娟 《南方农业》 2024年第8期204-207,共4页
木兰科树种自然更新能力低,为探索木兰科树种多样化种植方式,广西国有高峰林场于2014年在杉木林下分别种植观光木和香梓楠,营造杉木+观光木、杉木+香梓楠两种针阔异龄混交林,同时保留杉木纯林作为参照。通过监测这3种林分,分析林冠下观... 木兰科树种自然更新能力低,为探索木兰科树种多样化种植方式,广西国有高峰林场于2014年在杉木林下分别种植观光木和香梓楠,营造杉木+观光木、杉木+香梓楠两种针阔异龄混交林,同时保留杉木纯林作为参照。通过监测这3种林分,分析林冠下观光木和香梓楠造林效果。结果表明,造林10年后,香梓楠的保存率为83.2%,观光木的保存率为81.0%,香梓楠的保存率大于观光木;在3种林分中,杉木、观光木、香梓楠的树高、胸径均逐年增大,且香梓楠的树高、胸径均大于观光木;在两种针阔异龄混交林中,观光木、香梓楠蓄积量均逐年增长,且香梓楠蓄积量一直大于观光木蓄积量;两种针阔异龄混交林土壤pH值和养分含量与杉木纯林没有明显差异。总的来说,杉木林冠下香梓楠和观光木造林具有可行性,造林效果较好,为木兰科珍贵树种多样化种植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兰科 珍贵树种 林冠下造林 保存率 蓄积量 广西国有高峰林场
下载PDF
浙江县域“四化同步”与居民幸福协调发展的时空分异特征及其形成机制 被引量:21
5
作者 徐维祥 李露 +1 位作者 黄明均 刘程军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631-1641,共11页
以浙江省69个县域为分析对象,选取了2005~2015年的面板数据作为研究样本,重构"四化同步"和居民幸福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ESDA、耦合协调模型和GWR模型等方法,对浙江省区域"四化同步"与居民幸福之间的耦... 以浙江省69个县域为分析对象,选取了2005~2015年的面板数据作为研究样本,重构"四化同步"和居民幸福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ESDA、耦合协调模型和GWR模型等方法,对浙江省区域"四化同步"与居民幸福之间的耦合协调度进行了测度,并分析了其空间演化特征以及形成机制。得到了以下结论:2005~2015年,"四化同步"发展水平、居民幸福综合指数、耦合度以及耦合协调度均呈上升趋势,耦合协调度展现了"东北高,西南低"的空间演进趋势,空间集聚的强度以倒"V"型变迁。已形成由杭州湾为核心的连绵区域,不断向外扩散最终以杭州市区-宁波市区双核心分布的热点区域,浙西南散点分布的冷点区域。"四化同步"演进与居民幸福协调发展的影响因子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其影响因子作用强度自信息意识、市场机会、居住环境、经济机会、文化价值和开放共享依次递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幸福 “四化同步”演进 地理加权回归 浙江省
下载PDF
红椿半同胞家系生长性状遗传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陈艺 吴际友 +6 位作者 程勇 陈明皋 刘球 龚玉子 黄明军 张珉 吴其军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0-43,共4页
以8年生20个红椿半同胞家系测定试验林为研究对象,测定了20个红椿半同胞家系的树高、胸径、枝下高、冠幅等生长性状,并进行了遗传分析。红椿家系间的树高生长存在极显著差异,胸径生长存在显著差异。树高家系遗传力是0.231 9,单株遗传力... 以8年生20个红椿半同胞家系测定试验林为研究对象,测定了20个红椿半同胞家系的树高、胸径、枝下高、冠幅等生长性状,并进行了遗传分析。红椿家系间的树高生长存在极显著差异,胸径生长存在显著差异。树高家系遗传力是0.231 9,单株遗传力是0.122 1,变异系数为4.7%。8年生20个红椿半同胞家系胸径家系遗传力是0.530 2,单株遗传力是0.264 6,遗传变异系数为12.9%,且胸径的遗传力高于树高。本次测定选出TC12,TC20,TC02,TC04,TC15等5个优良家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椿 半同胞家系 生长性状 遗传分析
下载PDF
电子质量管理系统在电子病历体温单管理中的应用与评价 被引量:6
7
作者 王垭 黄浩 +4 位作者 朱红 刘争 黄明君 黄丹莉 刘岩 《护士进修杂志》 2019年第19期1752-1754,1760,共4页
目的 探索电子质量管理系统在电子病历体温单中的设计、应用及效果。方法 根据国家、省、医院的护理文件书写规范,我院2018年1月建立体温单记录电子质量管理系统,通过信息平台的链接取值、提醒与限制、质量控制等功能对体温单记录进行... 目的 探索电子质量管理系统在电子病历体温单中的设计、应用及效果。方法 根据国家、省、医院的护理文件书写规范,我院2018年1月建立体温单记录电子质量管理系统,通过信息平台的链接取值、提醒与限制、质量控制等功能对体温单记录进行全程质量管理。运行近1年后从电子病历体温单记录正确率、体温单质量控制覆盖率、护士满意度方面评价其运行效果。结果 电子质量管理系统运行前后比较,体温单记录正确率有提升(χ~2=8.418,P=0.004),体温单质量控制覆盖率达100%(χ~2=425.177,P=0.000),护士对记录准确性、质控耗时、避免差错的满意度均有提升(t=-2.804,P=0.005;t=-2.582,P=0.01;t=-2.358,P=0.018)。结论 电子质量管理系统提高了体温单管理效率,增强了体温单质控覆盖率,提升了护士对于电子病历体温单的记录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质量管理 电子病历 体温单 护理
下载PDF
4种量表评估直肠癌保肛病人术后1个月肛门功能的比较 被引量:13
8
作者 李卡 黄明君 +2 位作者 谢娟 陈凤姣 汪晓东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3年第1期93-94,共2页
[目的]采用4种不同的量表联合评估直肠癌保肛病人术后1月肛门功能,探讨此量表评估的一致性和可行性。[方法]选取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胃肠外科中心收治的确诊为直肠癌并行保肛术式的病人,通过电话随访,采用Wexner、Vaizey、Pescatori、AMS... [目的]采用4种不同的量表联合评估直肠癌保肛病人术后1月肛门功能,探讨此量表评估的一致性和可行性。[方法]选取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胃肠外科中心收治的确诊为直肠癌并行保肛术式的病人,通过电话随访,采用Wexner、Vaizey、Pescatori、AMS量表联合评估其肛门功能恢复情况,比较不同术式和不同分期病人的肛门功能得分及其各量表评分的相关性。[结果]结肠肛门吻合术组Wexner、Vaizey、Pescatori、AMS评分明显高于结肠直肠吻合术组(P<0.05);TNM分期Ⅰ期、Ⅱ期与Ⅲ期、Ⅳ期病人4种量表肛门功能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种量表肛门功能评分间两两相关性较好(P<0.05)。[结论]Wexner、Vaizey、Pescato-ri、AMS 4种量表评估病人肛门功能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保肛手术 肛门功能 Wexner量表 Vaizey量表 Pescatori量表 AMS量表
下载PDF
创新资源、门槛效应与城市增长——以长三角为例 被引量:6
9
作者 徐维祥 杨沛舟 +1 位作者 黄明均 刘程军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7,共7页
选取长三角地区26个城市2006—2016年的面板数据,使用固定效应模型来检测创新资源及其控制变量与城市增长之间的作用关系。为进一步说明,以创新资源作为门槛变量,研究二者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创新资源对城市增长的影响存在... 选取长三角地区26个城市2006—2016年的面板数据,使用固定效应模型来检测创新资源及其控制变量与城市增长之间的作用关系。为进一步说明,以创新资源作为门槛变量,研究二者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创新资源对城市增长的影响存在显著的三门槛效应。因此,应该合理地投入创新资源,使其最大程度地促进城市的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资源 城市增长 门槛效应 长三角
下载PDF
日间手术延迟出院影响因素分析及应对措施 被引量:10
10
作者 张晗 黄明君 戴燕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22年第7期26-31,共6页
目的了解日间手术延迟出院的影响因素,提出针对性改进措施。方法以“日间手术”“延迟出院”“day surgery”“delayed discharge”等为关键词,检索相关文献并分析总结。结果日间手术延迟出院影响因素包括一般社会人口学因素、医疗因素... 目的了解日间手术延迟出院的影响因素,提出针对性改进措施。方法以“日间手术”“延迟出院”“day surgery”“delayed discharge”等为关键词,检索相关文献并分析总结。结果日间手术延迟出院影响因素包括一般社会人口学因素、医疗因素、患者因素等。结论医疗机构需针对影响因素优化术前干预、麻醉管理、常见并发症管理等,减少术前刺激,提供延续性康复服务,以期降低日间手术延迟出院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间手术 延迟出院 影响因素 应对措施
下载PDF
基于内插法的PMF-FFT系统多普勒频偏精度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黄明军 王永民 牛家红 《应用科技》 CAS 2016年第4期46-49,56,共5页
针对在高动态环境下PMF-FFT(partial Matched filter-fast fourier transform)伪码捕获算法出现多普勒频偏估计精度不足的问题,提出了PMF-FFT和二次函数函数内插结合的捕获新算法。新算法通过二次函数内插校正PMF-FFT算法的功率谱最大值... 针对在高动态环境下PMF-FFT(partial Matched filter-fast fourier transform)伪码捕获算法出现多普勒频偏估计精度不足的问题,提出了PMF-FFT和二次函数函数内插结合的捕获新算法。新算法通过二次函数内插校正PMF-FFT算法的功率谱最大值,提高了多普勒频偏估算值。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不改变原系统复杂度的情况下,通过软件算法克服栅栏效应而引起的峰值衰减,多普勒频偏估算精度在原算法的基础上提高了约12 dB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动态 捕获 PMF-FFT 内插函数 估算精度
下载PDF
日间手术中心护士对理想领导原型认知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明君 李继平 +1 位作者 戴燕 王一琳 《广西医学》 CAS 2023年第5期621-625,共5页
目的了解日间手术中心护士对理想领导原型的认知和期望。方法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对9名护士进行深入的半结构式访谈,运用内容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提炼主题。结果日间手术中心护士的理想领导原型包括4个方面:(1)品性气质,... 目的了解日间手术中心护士对理想领导原型的认知和期望。方法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对9名护士进行深入的半结构式访谈,运用内容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提炼主题。结果日间手术中心护士的理想领导原型包括4个方面:(1)品性气质,即拥有积极乐观、自信、果断、谨慎、镇定、强大等良好的个人品质,以及威严、有担当、干练、有信服力的个人魅力;(2)业务能力,即具有较强的临床业务能力、主动学习能力和科研能力,以及公平公正、善于用人、理解下属、质量控制的管理能力;(3)沟通能力和创造和谐氛围,即具有沟通能力,能建设和谐的团队氛围;(4)创新引领,即具有创新思维、引领科室发展的能力。结论日间手术中心护士对护士长领导能力的期望包含了品性气质、业务能力、沟通能力,而且提出了创新和引领发展的期望,这为培养护士长领导能力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间手术中心 理想领导 原型 领导力 认知 护士 质性研究
下载PDF
人工修枝对尾巨桉胶合板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卢翠香 李桂兰 +4 位作者 任世奇 刘媛 蒋小波 黄明军 韦振道 《广西林业科学》 2023年第4期522-527,共6页
为给桉树胶合板材定向培育和集约经营提供参考,以尾巨桉(Eucalyptus urophylla×E.grandis)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设置人工修枝与自然整枝处理,采用2种处理材制作普通胶合板,对比分析胶合板的物理力学性能。结果表明,胶合板物理力学性... 为给桉树胶合板材定向培育和集约经营提供参考,以尾巨桉(Eucalyptus urophylla×E.grandis)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设置人工修枝与自然整枝处理,采用2种处理材制作普通胶合板,对比分析胶合板的物理力学性能。结果表明,胶合板物理力学性能均符合国家标准。与自然整枝材比较,人工修枝材生产的胶合板较优,其含水率高出5.37%,胶合强度高出17.24%,顺纹静曲强度高出11.64%,横纹静曲强度高出16.78%,顺纹弹性模量高出12.43%,横纹弹性模量高出10.72%,甲醛释放量降低13.33%,人工修枝处理能提高胶合板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修枝 自然整枝 胶合板性能 桉树
下载PDF
微生态制剂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中应用的循证研究
14
作者 胡艳杰 梁诗琪 +2 位作者 张星霞 黄明君 李卡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0年第4期411-414,共4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肆虐,近三分之一的患者出现了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或接受重症监护治疗,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肠道微生态紊乱,采取微生态平衡治疗,可补充微生态调节剂,减少细菌移位所导致...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肆虐,近三分之一的患者出现了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或接受重症监护治疗,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肠道微生态紊乱,采取微生态平衡治疗,可补充微生态调节剂,减少细菌移位所导致的继发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指出:加强支持治疗,可使用肠道微生态调节剂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目前虽肯定了益生菌制剂改善肠粘膜屏障的完整性、维持机体微生物群中平衡的意义,但具体的应用方案如益生菌种类、剂量、使用方案等因素需进一步明确。本研究通过循证医学方法,总结现有肺炎相关的微生态制剂应用证据,形成针对COVID-19的益生菌临床应用方案,为开展COVID-19及其他传染病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微生态制剂 循证医学
下载PDF
水分胁迫对山乌桕幼苗生长及生理生化的影响 被引量:13
15
作者 胡衍平 刘卫东 +6 位作者 庞文胜 张珉 刘敏婕 吴其军 黄明军 张雕 李党仁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62-72,共11页
【目的】探讨山乌桕幼苗在水分胁迫下的响应机理,研究不同水分梯度对山乌桕幼苗生长发育以及生理生化的影响,以期为山乌桕苗期水分管控和优质树种的培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50 cm高的山乌桕幼苗为试验材料,设置正常供水(CK)(田间... 【目的】探讨山乌桕幼苗在水分胁迫下的响应机理,研究不同水分梯度对山乌桕幼苗生长发育以及生理生化的影响,以期为山乌桕苗期水分管控和优质树种的培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50 cm高的山乌桕幼苗为试验材料,设置正常供水(CK)(田间持水量的70%±5%)、干旱胁迫(SD)(田间持水量的40%±5%)、淹水胁迫(SF)(水面没过盆栽苗土面2cm)共3个土壤水分梯度,测定其苗高、地径、叶面积、生物量等生长指标,以及脯氨酸Pro、丙二醛MDA、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脱落酸ABA、生长素IAA、赤霉素GA3、玉米素核苷ZR等生理指标,并运用相关性、主成分以及隶属函数分析的方法对试验材料抗旱耐淹能力大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水分胁迫对山乌桕幼苗的苗高、地径、叶面积的生长存在显著影响,生长指标增长量变化从高至低依次为SF>CK>SD,根冠比从高至低依次为SF>SD>CK,地上生物量大于地下生物量。在生理方面,幼苗在胁迫21 d后,胁迫组内的POD、SOD活性的清除能力降低不足抵御活性氧带来的伤害,使MDA含量增速加快,最大变化幅度达到35.02%;在胁迫28 d时,SF组内Pro发挥的调节能力达到最强;试验前后(IAA+GA3+ZR)总含量小于ABA含量,胁迫组内IAA/ABA、GA3/ABA、ZR/ABA的比值均低于CK水平,而IAA/GA3、IAA/ZR、GA3/ZR的比值高于CK水平,内源激素各含量间的平衡以及比例分配影响自身生长;运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分析等综合评价方法,研究发现山乌桕幼苗的抗涝性大于抗旱性。【结论】山乌桕幼苗通过调节自身的生长特性、渗透调节物质、抗氧化酶系统以及内源激素含量比例分配来减轻水分胁迫带来的伤害,维持细胞正常生长发育,表明山乌桕具有一定的抗旱和抗涝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乌桕 水分胁迫 田间持水量 生长 生理生化 综合评价
下载PDF
四川省综合医院住院患者非计划拔管风险监控现状调查 被引量:10
16
作者 朱红 刘争 +3 位作者 王垭 黄明君 黄丹莉 宋锦平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36-39,共4页
目的了解四川省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住院患者非计划拔管风险监控管理现状,为建立和完善非计划拔管风险管理模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住院患者非计划拔管风险监控调查问卷,对四川省171所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进行调查。结果161所(94... 目的了解四川省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住院患者非计划拔管风险监控管理现状,为建立和完善非计划拔管风险管理模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住院患者非计划拔管风险监控调查问卷,对四川省171所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进行调查。结果161所(94.15%)医院开展非计划拔管风险监控,其中157所(97.52%)医院设置有监控机构,均有护理部参与;153所(89.47%)医院有对住院患者非计划拔管的风险评估,160所(93.57%)医院开展非计划拔管风险质量管理督查;10所(5.85%)医院未建立非计划拔管上报机制,36所(21.05%)医院发生非计划拔管后无预警机制,17所(9.94%)医院未开展非计划拔管事件追踪评价。结论四川省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开展住院患者非计划拔管风险监控管理相对较好,但在监控机构组成人员、管道监控范围、风险评估工具、风险督查、上报机制、预警机制、追踪评价机制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完善,以保障非计划拔管管理质量,防范非计划拔管事件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医院 住院患者 非计划拔管 护理不良事件 风险管理 预警机制 调查分析
下载PDF
血清sCD14、HMGB1在脓毒症诊断与病情评估中的价值 被引量:7
17
作者 邓梦芸 黄明均 +3 位作者 史清海 胡慧婷 杨奇 伏建峰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8期473-479,共7页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血清可溶性CD14分子亚型(soluble 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14,sCD14)、高迁移率蛋白1 (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在疾病诊断与病情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择并采集2017-09~2018-07新疆军区总医院就诊的6...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血清可溶性CD14分子亚型(soluble 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14,sCD14)、高迁移率蛋白1 (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在疾病诊断与病情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择并采集2017-09~2018-07新疆军区总医院就诊的61例脓毒症休克(septic shock,SSh)患者、36例脓毒症(sepsis,SS)患者及63名健康体检者的血液标本,分别为SSh组、SS组及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HMGB1和sCD14;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和白介素-6(IL-6)的浓度水平,分析上述指标在诊断脓毒症的效能及病情分级中的价值。结果: SS组及SSh组血清PCT、IL-6、HMGB1和sCD14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与SS组相比,SSh组升高显著( P <0.05)。提示SS发生、发展时,sCD14、HMGB1与PCT、IL-6均显著上调并依SS进程有进一步上调趋势。对HMGB1、sCD14诊断SS和SSh的效能行ROC曲线分析显示:HMGB1和sCD14诊断SS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795、0.667、0.889和0.789、0.528、0.947,HMGB1、sCD14联合检测可提高至0.952、0.843、0.842,趋近于PCT、IL-6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0.992、0.990、0.886);HMGB1、sCD14诊断SSh的AUC、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883、0.721、0.937和0.879、0.705、 0.889 ,HMGB1、sCD14联合检测可提高至0.976、0.918、0.833,也趋近于PCT、IL-6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0.974、0.988、0.861),提示HMGB1、sCD14单独或与相关指标组合检测,尤其二者联合检测效能在一定程度上可满足临床诊断SS和SSh所需。结论:血清HMGB1、sCD14联合检测对于SS和SSh的辅助诊断和病情评估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①在方法学进一步完善的基础上可作为SS、SSh诊断和病情评估的候选指标;②HMGB1 、sCD14检测简捷、便携、可操作性强,可作为暂不能开展PCT、IL-6检测的基层医疗机构的替代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脓毒症休克 高迁移率蛋白1 可溶性CD14亚型 降钙素原 白介素-6
下载PDF
慢性病患者自我注射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杜秋静 黄明君 +1 位作者 冯金华 李卡 《中国医疗设备》 2022年第4期145-148,共4页
患者自我管理是应对全球慢性病治疗管理严峻形势的关键策略,自我注射是慢性病综合治疗管理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国内外慢性病患者自我注射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提出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期为慢性病患者提供更优质的自我注射体... 患者自我管理是应对全球慢性病治疗管理严峻形势的关键策略,自我注射是慢性病综合治疗管理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国内外慢性病患者自我注射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提出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期为慢性病患者提供更优质的自我注射体验,建设更高质量的慢性病综合治疗管理生态系统,改善慢性病患者的远期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器 自我注射 慢性病 慢性病综合治疗管理生态系统
下载PDF
三类随机分形结构下干土壤有效热导率的介观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徐国稳 李坤 +3 位作者 蒋祎璠 黄明骏 房东旭 蔡姗姗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496-2502,共7页
地埋管换热器的换热能力是设计地源热泵系统的关键,而环境土壤的有效热导率是影响地下传热量的重要参数。为探究土壤的介观结构参数对有效热导率的影响,提出三类随机分形结构,并结合格子玻尔兹曼方法,对土壤类多孔材料的传热特性进行了... 地埋管换热器的换热能力是设计地源热泵系统的关键,而环境土壤的有效热导率是影响地下传热量的重要参数。为探究土壤的介观结构参数对有效热导率的影响,提出三类随机分形结构,并结合格子玻尔兹曼方法,对土壤类多孔材料的传热特性进行了基础研究。通过对热探针实验结果和三类重构结构下模拟结果的对比分析,发现孔隙率仍然是影响干土壤有效热导率的主要因素,分形维度数和粒径比的影响则较小;干土壤介观结构的随机性对有效热导率有较大的影响,随机颗粒分布的微小变化会导致差异高达到2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介质 分形 热导率 热传导 格子玻尔兹曼方法 热探针
下载PDF
施用袋控缓释肥对尾巨桉DH32-29人工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黄敏球 覃荣 +5 位作者 曹继钊 潘波 杨启军 黄明军 罗蜜 覃祚玉 《广西林业科学》 2021年第3期351-354,共4页
为科学评价施用袋控缓释肥对尾巨桉(Eucalyptus urophylla×E.grandis)DH32-29人工林生长的促进效果,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施用不同量的袋控缓释肥、施用非袋控肥、只施基肥和完全不施肥等5种处理方式,施肥20个月后测定林木生... 为科学评价施用袋控缓释肥对尾巨桉(Eucalyptus urophylla×E.grandis)DH32-29人工林生长的促进效果,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施用不同量的袋控缓释肥、施用非袋控肥、只施基肥和完全不施肥等5种处理方式,施肥20个月后测定林木生长状况。结果表明,施用袋控缓释肥的效果显著优于施用非袋控肥。与施用非袋控肥相比,施用0.5 kg/株袋控缓释肥处理的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分别提高了7.70%、19.89%和32.84%;施用0.4 kg/株袋控缓释肥处理的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分别提高了7.95%、9.05%和23.25%。施用基肥处理的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均显著优于不施肥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效分析 袋控缓释肥 尾巨桉DH32-29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