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旋转电弧焊接技术研究进展
1
作者 黄绍服 彭振 +3 位作者 柳建 程磊 王晓龙 蔡志海 《电焊机》 2024年第1期95-106,共12页
熔焊焊接时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侧壁不熔、咬边、晶粒粗大等问题,导致接头性能较低。为更好地解决焊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旋转电弧焊接技术。相对于普通焊接,旋转电弧中的旋转电弧耦合力在焊接时对熔池的搅拌破碎效应能加速焊缝中的传质传热... 熔焊焊接时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侧壁不熔、咬边、晶粒粗大等问题,导致接头性能较低。为更好地解决焊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旋转电弧焊接技术。相对于普通焊接,旋转电弧中的旋转电弧耦合力在焊接时对熔池的搅拌破碎效应能加速焊缝中的传质传热,并细化晶粒减小焊缝残余应力,能解决焊接中常见问题,获得优质焊缝并提高焊接接头的使用寿命。主要综述了基于外加磁场、非对称钨极旋转电弧、缆式焊丝熔化极旋转电弧的研究现状,指出目前旋转电弧焊接技术还存在的问题,并对相关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电弧焊接 外加磁场 非对称钨极旋转电弧 缆式焊丝
下载PDF
深小孔加工方法综述 被引量:4
2
作者 黄绍服 杨盼 李君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51-155,共5页
深小孔在各个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深小孔加工方法主要分为传统加工方法和非传统加工方法两大类。文中主要对钻削加工、电火花加工、电解加工、电解-电火花复合加工以及其他加工方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总结了各加工方法的优缺点。
关键词 深小孔 传统加工 非传统加工
下载PDF
放疗计划平面剂量分布验证中不同分辨率对通过率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黄少福 柯祺 +2 位作者 许少生 董凯碧 黄河澄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97-300,共4页
目的:探讨放疗计划平面剂量分布验证中不同输出分辨率对通过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03月至2018年03月收治的调强放疗患者40例,针对患者进行放疗计划平面剂量分布验证,选择不同评价标准(3 mm/3%、2 mm/2%和1 mm/1%),分析在不同评... 目的:探讨放疗计划平面剂量分布验证中不同输出分辨率对通过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03月至2018年03月收治的调强放疗患者40例,针对患者进行放疗计划平面剂量分布验证,选择不同评价标准(3 mm/3%、2 mm/2%和1 mm/1%),分析在不同评价标准下Gamma通过率的变化。根据评价标准,分析在不同输出分辨率(0.6 mm、1 mm、2 mm、3 mm、4 mm、5 mm、6 mm)下Gamma通过率的变化情况。选取不同射野(30 cm×30 cm与40 cm×40 cm),分析Gamma通过率的变化。结果:以3 mm/3%为标准的Gamma通过率高于2 mm/2%、1 mm/1%,且2 mm/2%的Gamma通过率高于1 mm/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输出分辨率为3 mm时,无论采用何种评价方式,通过率均有明显下降,其中输出分辨率为4 mm、5 mm、6 mm时的Gamma通过率低于0.6 mm、1 mm、2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论选择何种输出分辨率,3 mm/3%的Gamma通过率始终高于2 mm/2%、1 mm/1%,且2 mm/2%的通过率始终高于1 mm/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 cm×30 cm射野下的Gamma通过率高于40 cm×40 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输出分辨率越高,Gamma通过率越低,以3 mm/3%作为评价标准时通过率最高,与40 cm×40 cm射野相比,30 cm×30 cm射野下的通过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疗 剂量分布验证 输出分辨率 Gamma通过率
下载PDF
Ti60电火花-电解双电源复合加工微小孔试验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黄绍服 张茜熙 +1 位作者 张建翔 李君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5-119,共5页
针对Ti60单一电火花、电解加工微小孔时,电火花加工后微小孔表面存在再铸层及电解加工效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了电火花-电解双电源复合加工方法,并利用自制的电火花-电解双电源复合加工装置,进行了Ti60电火花-电解双电源复合加工微小孔的... 针对Ti60单一电火花、电解加工微小孔时,电火花加工后微小孔表面存在再铸层及电解加工效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了电火花-电解双电源复合加工方法,并利用自制的电火花-电解双电源复合加工装置,进行了Ti60电火花-电解双电源复合加工微小孔的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调节电火花-电解双电源的加工参数可以有效地提高加工效率及微小孔加工表面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电源 电火花-电解复合加工 微小孔
下载PDF
电弧堆焊轻质多主元合金熔覆层的组织和力学性能 被引量:3
5
作者 黄绍服 郭煜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1-128,共8页
轻质多主元合金是一种新型的轻质合金,拥有独特的晶体结构以及力学性能,在航空航天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本文采用电弧堆焊的方法在TC4钛合金表面制备Al-Ti-Cu轻质多主元合金熔覆层,堆焊材料为Al-Ti-Cu绞股焊丝,制备出的熔覆层与基... 轻质多主元合金是一种新型的轻质合金,拥有独特的晶体结构以及力学性能,在航空航天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本文采用电弧堆焊的方法在TC4钛合金表面制备Al-Ti-Cu轻质多主元合金熔覆层,堆焊材料为Al-Ti-Cu绞股焊丝,制备出的熔覆层与基体呈现出良好的冶金结合,进一步拓宽了轻质多主元合金的应用。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对熔覆层的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借助密度测试仪、维氏硬度仪、摩擦磨损测试仪、万能力学性能测试机对熔覆层的密度、硬度、耐磨性和强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熔覆层主要存在BCC结构的AlCu_(2)Ti相和少量的CuO相和Fe_(2)Ti_(3)O_(9)相。熔覆层枝晶形态整体呈现为花瓣状。在室温下,熔覆层的平均硬度为340.8 HV,熔覆层干摩擦磨损失效形式为粘着磨损和氧化磨损;熔覆层耐磨性强于45钢、磨损体积是45钢的85%。熔覆层密度为4.88 g/cm^(3),压缩率为26%,压缩强度为1187 MPa,比强度约为2.661×10^(5)(N·m^(-2))/(kg·m^(-3))。接近Ti合金的比强度,属于比强度较高的轻质合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质多主元合金 绞股焊丝 AlTiCu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下载PDF
“学习能量”的意蕴和测量 被引量:3
6
作者 任凯 黄少甫 鲁思·克瑞克 《教育导刊(上半月)》 2020年第1期5-11,共7页
学习能量(Learning Power)是有关学会学习的国际前沿理念。与“学习力”不同,“学习能量”是一个基于生态学习理论的整合概念,是课堂生态系统的核心。“学习能量”的本质是所有人身上存在的生命能量,能够使人类不断成长、发展和进行自... 学习能量(Learning Power)是有关学会学习的国际前沿理念。与“学习力”不同,“学习能量”是一个基于生态学习理论的整合概念,是课堂生态系统的核心。“学习能量”的本质是所有人身上存在的生命能量,能够使人类不断成长、发展和进行自我实现,可以定义为一个联合起来塑造个体学习者参与学习机会的价值取向、倾向和态度的复杂的混合体。CLARA是基于学习分析学所开发的新一代“学习能量”测量工具,包含八大维度和学习的主动性、学习关系与协作、学习取向三部分内容。在当下真实的教育情境里,“学习能量”理念有助于使学会学习转化为行动与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能量 学会学习 学习能力 学习力 核心素养评价
下载PDF
电化学复合加工技术研究
7
作者 黄绍服 张超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9年第2期49-55,共7页
电化学加工方法与其他加工方法复合,解决了很多零件使用单一方法难以加工的难题。对几种电化学复合加工方法进行了对比,从加工基本原理、技术特点及其应用范围等方面对电化学复合加工技术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并指出今后电化学复合... 电化学加工方法与其他加工方法复合,解决了很多零件使用单一方法难以加工的难题。对几种电化学复合加工方法进行了对比,从加工基本原理、技术特点及其应用范围等方面对电化学复合加工技术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并指出今后电化学复合加工方法会朝着高效、高加工精度及高加工质量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加工 加工工艺 复合加工
下载PDF
铝合金MIG焊焊缝成形与接头性能研究
8
作者 黄绍服 汪长松 +4 位作者 曹鑫 茅卫东 李盛良 李君 李绍翠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1年第4期31-34,共4页
6082铝合金在我国有着广泛的应用,为研究6082铝合金MIG焊焊缝成形与接头性能,用3mm厚6082铝合金薄板进行脉冲MIG焊,对在给定工艺参数下进行对接试验,焊缝成形过程中,利用焊接电弧动态小波分析仪对电信号进行采集与能量分析,并分别用X-Ra... 6082铝合金在我国有着广泛的应用,为研究6082铝合金MIG焊焊缝成形与接头性能,用3mm厚6082铝合金薄板进行脉冲MIG焊,对在给定工艺参数下进行对接试验,焊缝成形过程中,利用焊接电弧动态小波分析仪对电信号进行采集与能量分析,并分别用X-Ray检测仪、宏观金相显微镜、万能试验机对成形后的焊缝和接头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焊接过程中电流、电压稳定,电弧特性较好;焊缝成形良好,背面全焊透,经X射线探伤和宏观金相显微镜检测焊缝与接头无未焊透、未熔合和裂纹等缺陷,且接头的综合力学性能良好,抗拉强度平均值为245MPa,接近母材强度的80%,表现出较高的连接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82铝合金 脉冲MIG焊 焊缝成形 接头性能
下载PDF
GA遗传算法在圆柱度评价中的应用
9
作者 黄绍服 裴袁鑫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2年第6期18-22,共5页
为提升圆柱度误差的计算精度,使评价结果更加理想,提出在圆柱度误差评价中应用GA遗传算法。实验中使用3组原始采样点数据,以最小区域法为例,由目标函数的寻优变量组成遗传算法的染色体,将最小区域法的目标函数作为遗传算法中的适应度函... 为提升圆柱度误差的计算精度,使评价结果更加理想,提出在圆柱度误差评价中应用GA遗传算法。实验中使用3组原始采样点数据,以最小区域法为例,由目标函数的寻优变量组成遗传算法的染色体,将最小区域法的目标函数作为遗传算法中的适应度函数,采用实数编码的方式,对获取的3组原始采样点数据进行寻优求解。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3组数据的原求解结果,加入遗传算法后,数据1的精度提高了1.796%,数据2的精度提高了7.691%,数据3的精度提高了34.487%,证明GA遗传算法在圆柱度评价中能够提升圆柱度误差的计算精度,并且能够更精确地在空间中搜索到最优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柱度误差 最小区域法 遗传算法
下载PDF
小孔电加工过程同步观察装置的设计
10
作者 黄绍服 刘付生 +1 位作者 郭露露 李君 《机械工程师》 2019年第11期14-15,17,共3页
针对小孔电加工过程中无法实时观察加工间隙内加工状态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小孔电加工过程同步观察方法,并设计了小孔电加工过程同步观察装置。利用该装置可以实时、准确地观察小孔电加工过程中,加工间隙内流体流动、加工产物运动状态及... 针对小孔电加工过程中无法实时观察加工间隙内加工状态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小孔电加工过程同步观察方法,并设计了小孔电加工过程同步观察装置。利用该装置可以实时、准确地观察小孔电加工过程中,加工间隙内流体流动、加工产物运动状态及气泡生成过程等与加工过程密切相关的加工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孔 电加工 结构设计
下载PDF
阴山北麓节水灌溉马铃薯田氮素平衡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杨海波 杨海明 +5 位作者 孙国梁 刘华君 高兴 黄绍福 李艳 李斐 《北方农业学报》 2018年第5期50-56,共7页
阴山北麓是内蒙古马铃薯主产区,由于近年来灌溉与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推广,大量化学氮肥施用到马铃薯田,导致氮素在土壤中的累积,从而造成潜在的环境风险。为了探究这一问题,通过实地调查、取样,结合前人研究结果,对阴山北麓灌溉马铃薯田... 阴山北麓是内蒙古马铃薯主产区,由于近年来灌溉与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推广,大量化学氮肥施用到马铃薯田,导致氮素在土壤中的累积,从而造成潜在的环境风险。为了探究这一问题,通过实地调查、取样,结合前人研究结果,对阴山北麓灌溉马铃薯田氮素投入、输入输出的数量特征、平衡状况、土壤残留情况、灌溉水中硝酸盐含量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分析,并且对该地区氮肥施用优化管理进行评估。结果表明:阴山北麓灌溉马铃薯田有机肥和化学氮肥施用总氮量为114.6~1 029.5 kg/hm2,平均为440.7 kg/hm^2;阴山北麓地区灌溉马铃薯田氮素总输入为158.5~1 076.1 kg/hm^2,平均为496.4 kg/hm^2;总输出为134.4~335.7 kg/hm^2,平均为247.4 kg/hm^2。所以,阴山北麓地区灌溉马铃薯田氮素处于大量盈余的状态,盈余量18.6~742.9 kg/hm^2,平均为249.5 kg/hm^2;氮素的盈余导致大量的活性氮残留在土壤中(平均为227.0 kg/hm^2),最终引起地下水硝酸盐含量的上升,从最小的5.0 mg/L变化到74.0 mg/L,平均为22.4mg/L。阴山北麓灌溉马铃薯田氮肥的投入量远远超过了马铃薯对氮素的需求量,处于盈余状态,致使氮素淋失风险增高,亟须进行氮素优化管理,否则将导致地下水硝酸盐超标,影响农牧民的生产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马铃薯田 氮素输入 氮素输出 氮素平衔 氮素损失 硝酸盐
下载PDF
高速旋转电化学放电钻削材料去除机理试验研究
12
作者 史先春 黄绍服 +1 位作者 李君 王龙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053-1059,共7页
为了研究电化学放电钻削工艺中的材料去除机理,采用高速旋转的碳化钨螺旋工具电极对ANSI 304型不锈钢工件进行了一系列试验研究,并使用高速摄像机观察加工过程中气泡的产生、气膜的形成和电火花放电现象。通过分析加工电流的信号波形和... 为了研究电化学放电钻削工艺中的材料去除机理,采用高速旋转的碳化钨螺旋工具电极对ANSI 304型不锈钢工件进行了一系列试验研究,并使用高速摄像机观察加工过程中气泡的产生、气膜的形成和电火花放电现象。通过分析加工电流的信号波形和不同转速下的电火花放电现象,从而进一步揭示了电化学放电加工中的材料去除机理。结果表明:当工具电极较高速旋转时,工件材料是通过EDM和ECM的协同作用被蚀除;当工具电极转速极低或静止时,工件材料是通过ECM被蚀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放电钻削 气泡 气膜 加工电流 电火花放电现象 材料去除机理
下载PDF
Progress in Light-weight High Entropy Alloys 被引量:2
13
作者 蔡志海 GUO Yu +4 位作者 柳建 LIU Jun GUO Jie DU Xian huang shaofu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ials Science)》 SCIE EI CAS 2021年第5期737-753,共17页
High entropy alloys(HEAs)possess good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a wide range of industrial applications.In this paper,phase formation prediction theory,microstructure,properties and preparation methods of light-weight... High entropy alloys(HEAs)possess good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a wide range of industrial applications.In this paper,phase formation prediction theory,microstructure,properties and preparation methods of light-weight HEAs(LWHEAs)were reviewed.The problems and challenges faced by LWHEAs development were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many aspects are still weak and require investigation for future advanced alloys,such as clarification of the role of entropy in phase formation and properties of HEAs,improved definition and different generations division of HEAs,close-packed hexagonal(HCP)phase structure prediction and corresponding alloy design and fabrication.Finally,some suggestions were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including in-depth research on formation mechanism of multi-component alloy phase and strengthening of large-scale HEA preparation methods via technology compounding and 3D printing technology.Also,there is a need for more research on the in-situ preparation of HEA coatings and films,as well as developing LWHEAs with superior strength and elevated temperature resistance or ultra-low temperature resistance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future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 entropy alloys(HEAs) LIGHT-WEIGHT MICROSTRUCTURE
下载PDF
Composition and Origin of Shallow Biogenetic Gases in the Baise Basin, South China
14
作者 ZHU Yangming WENG Huanxin +3 位作者 ZOU Huayao CAI Xunyu huang shaofu LUO Yi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06年第1期127-136,共10页
Based on the analytical data of over 30 gas samples, combined with geochemical and geological backgrounds, the composition and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hallow biogenetic gases in the Baise Basin, a Tertiary re... Based on the analytical data of over 30 gas samples, combined with geochemical and geological backgrounds, the composition and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hallow biogenetic gases in the Baise Basin, a Tertiary residual basin in southern China, were extensively investigated, and the origin and formation mechanism tentatively approached. The shallow gases are primarily composed of gaseous hydrocarbons, generally accounting for over 90%. The abundances of methane and C2+ homologues show a relatively wide range of variation, mainly 50%-100% and 0%-50%, respectively, depending on the mixing proportions between biogenetic and thermogenic gases. A highly negative carbon isotope is the significant signature for the shallow gases with δ^13C1 values of -55‰ to -75‰. According to molecular and isotopic compositions and light hydrocarbon parameters, the shallow gases in the basin can be classified into three types of origins: biogenetic gas, biogenetic/thermogenic mixed gas, and oii-biodegraded gas. They exhibit regular distribution both spatially and temporally, and are believed to be associated with the maturity of adjoining gas source rocks and biodegraded oil accumulation. The Baigang and Nadu source rocks can be considered to have experienced early and late gas generation during early burial and after basin uplift respectively. A late accumulation mechanism of multiple gas sources is put forward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shallow gas reservoirs, which is responsible for the variations in chemical and isotopic composition of the gases in depth profi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allow biogenetic gas ORIGIN stable isotope fight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mechanism Baise Basin South China
下载PDF
高熵合金涂层研究进展
15
作者 黄绍服 曾祥领 +5 位作者 彭振 柳建 蔡志海 李静 杜娴 刘军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76-883,共8页
金属材料的失效往往是从材料表面开始,强化材料表面品质会延长金属构件的使用寿命,提高使用效率。高熵合金由于其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耐磨性、抗高温氧化性等特点受到广泛关注。高熵合金性能的多样性使其可以作为金属表面涂层材料。基... 金属材料的失效往往是从材料表面开始,强化材料表面品质会延长金属构件的使用寿命,提高使用效率。高熵合金由于其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耐磨性、抗高温氧化性等特点受到广泛关注。高熵合金性能的多样性使其可以作为金属表面涂层材料。基于现有研究,综合分析高熵合金涂层对金属材料表面性能的影响,总结了高熵合金作为涂层时的性能特点及高熵合金涂层的制备方法,并提出了该领域技术面临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熵合金 涂层 组织性能 制备方法
原文传递
蒽醌敏化型微生物光电反硝化系统固碳脱氮机制 被引量:1
16
作者 刁友明 冯沁园 +2 位作者 黄绍福 陈曼 周顺桂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36-243,共8页
微生物光电反硝化是通过构建光敏材料与微生物的耦合体系,在光照下利用光生电子实现硝态氮脱除的新兴技术.然而,尚不清楚微生物光电反硝化系统是否具有光电固碳和连续反硝化的能力.以蒽醌敏化型的微生物光电反硝化体系蒽醌-2-磺酸钠/脱... 微生物光电反硝化是通过构建光敏材料与微生物的耦合体系,在光照下利用光生电子实现硝态氮脱除的新兴技术.然而,尚不清楚微生物光电反硝化系统是否具有光电固碳和连续反硝化的能力.以蒽醌敏化型的微生物光电反硝化体系蒽醌-2-磺酸钠/脱氮硫杆菌(anthraquinone-2-sulfonate/Thiobacillus denitrificans,AQS/T.denitrificans)为模型,验证该体系在光照下持续脱氮(60 d)及固碳的能力.结果显示,AQS/T.denitrificans光电反硝化体系在60 d内都能持续反硝化脱氮,平均反硝化速率大于1.3 mg L^(-1)d^(-1).光照过程中,T.denitrificans内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RubisCO)活性随时间呈增长趋势.同位素标记试验表明,光照组中生物的碳同位素比值δ^(13)C为159.79‰±16.84‰,显著高于黑暗组的δ^(13)C(72.05‰±7.15‰),证实了光照可以促进非光合反硝化菌固碳.转录组分析发现,光照促使T.denitrificans中生物合成相关基因显著上调.上述一系列结果证实了微生物光电反硝化系统具有固碳、脱氮能力,揭示了光电能驱动的反硝化菌碳-氮代谢机制,为发展新型、绿色、低能耗的污水脱氮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反硝化 脱氮硫杆菌 蒽醌-2-磺酸钠 固碳 硝酸盐还原
原文传递
光驱动Pseudomonas stutzeri-CdS半人工光合系统固氮产氨效果与机制 被引量:4
17
作者 黄绍福 靖宪月 +1 位作者 陈曼 周顺桂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35-445,共11页
基于微生物-半导体的半人工光合系统能高选择性、高效地利用太阳能驱动微生物固碳、产氢及反硝化,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然而,利用半人工光合系统驱动微生物固氮产氨却鲜见报道.本研究成功构建了Pseudomonas stutzeri-CdS(P.stutzeri-CdS)... 基于微生物-半导体的半人工光合系统能高选择性、高效地利用太阳能驱动微生物固碳、产氢及反硝化,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然而,利用半人工光合系统驱动微生物固氮产氨却鲜见报道.本研究成功构建了Pseudomonas stutzeri-CdS(P.stutzeri-CdS)半人工光合系统,其具有捕获光能并还原N_(2)成氨的能力.光照时,CdS产生的光电子传递至胞内,参与P.stutzeri固氮过程.结果显示,光照5天后,P.stutzeri-CdS系统中NH^(+)_(4)的产量达(2.03±0.07)mg/L,是对照组的2.91~7.37倍.光照系统表现出了明显的乙炔还原酶活性,产生的乙烯量是对照组的6.2~100倍,证明了P.stutzeri-CdS光照过程中的固氮酶活性.同时,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进一步证实了光照时,P.stutzeri-CdS中固氮酶基因nifA,nifD,nifH,nifK的相对表达丰度呈显著上调(1.41~2.35).蛋白酶K添加处理实验表明,该系统中胞外光电子传递至胞内不依赖于胞外蛋白,可能为小分子氧化还原介体介导的传递过程.本研究为发展高效、经济、绿色的氨生产提供了一种新思路,为理解自然界的氮循环过程提供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人工光合系统 生物固氮 太阳能 Pseudomonas stutzeri 硫化镉(CdS)
原文传递
中国内陆流域地表水体光电化学特征研究
18
作者 黄绍福 林驰 +1 位作者 陈曼 周顺桂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96-206,共11页
太阳辐射是自然界中最主要的能量来源.目前人们对自然界利用太阳能途径的认识主要集中于具有生物光采集系统(如叶绿体)的光合作用,而对于非生物光采集系统是否广泛存在于地表水体中仍不清楚.本研究通过测定全国范围内151个地表水样光生... 太阳辐射是自然界中最主要的能量来源.目前人们对自然界利用太阳能途径的认识主要集中于具有生物光采集系统(如叶绿体)的光合作用,而对于非生物光采集系统是否广泛存在于地表水体中仍不清楚.本研究通过测定全国范围内151个地表水样光生电子的能力,绘制了中国内陆流域地表水体光电化学特征图谱.通过利用XPS、XRD和EEM等手段表征水样悬浮态和溶解态物质组成,揭示了地表水体光电化学活性来源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我国地表水体普遍存在光电化学活性.按生物质换算,我国地表水体光生电子每年可转化生物质当量约为1.4×10^(3)~1.1×10^(4)万t葡萄糖,相当于光合作用固碳总量的0.51%~4.02%.地表水体的光电流大小与光强和光敏物质浓度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99和0.99.水体的光电化学活性主要来源于悬浮态物质,其贡献度大于60%,与含Ti或含S的半导体矿物丰度呈正相关;而溶解态物质贡献较小(<40%),其光电化学成分主要为溶解性有机质,并与腐殖酸类或富里酸类物质浓度呈正相关.本研究为自然界微生物光电能营养作用的发生提供线索,同时也为量化自然地表水体太阳光引发的生物或非生物能量来源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水体 光电化学 太阳能利用 半导体矿物 天然有机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