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散裂中子源二期双spoke超导腔设计 被引量:1
1
作者 周文中 潘卫民 +15 位作者 葛锐 贺斐思 李中泉 王子晗 米正辉 黄彤明 戴劲 马强 徐妙富 李梅 王小龙 刘佰奇 张新颖 刘华昌 彭军 王生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2-110,共9页
中国散裂中子源是中国第一台、世界第四台脉冲型散裂中子源,其已于2020年2月达到100 kW功率的设计指标,运行稳定高效,供束效率位于国际前列。中国散裂中子源二期升级方案中总束流功率将升级到500 kW,其中直线加速器段将采用超导加速腔结... 中国散裂中子源是中国第一台、世界第四台脉冲型散裂中子源,其已于2020年2月达到100 kW功率的设计指标,运行稳定高效,供束效率位于国际前列。中国散裂中子源二期升级方案中总束流功率将升级到500 kW,其中直线加速器段将采用超导加速腔结构,束流能量由80 MeV提高到300 MeV。其中在80~165 MeV能量段采用324 MHz双spoke超导腔,在165~300 MeV能量段采用648 MHz 6-cell椭球超导腔。采用CST、COMSOL等仿真软件完成324 MHz双spoke超导腔的电磁、机械设计及优化,达到实际运行指标要求。为了提高腔运行的稳定性,在腔的设计中对E_(P)/E_(acc)着重进行了优化,使其尽量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spoke超导腔 氦压灵敏度 洛伦兹力失谐 二次电子倍增 调谐灵敏度
下载PDF
BEPC Ⅱ国产500 MHz超导腔运行综述 被引量:2
2
作者 米正辉 沙鹏 +10 位作者 孙毅 戴建枰 潘卫民 王光伟 王群要 李中泉 马强 林海英 黄彤明 王牧源 王洪磊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37-141,共5页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二期(BEPC Ⅱ),国产500 MHz超导腔经过紧张的安装调试于2017年10月正式投入带束流运行。首先对此国产超导腔两次降温调试的相关参数进行了监测和对比分析;其次研究了通过高功率老练的方法改善超导腔的品质因数,并实...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二期(BEPC Ⅱ),国产500 MHz超导腔经过紧张的安装调试于2017年10月正式投入带束流运行。首先对此国产超导腔两次降温调试的相关参数进行了监测和对比分析;其次研究了通过高功率老练的方法改善超导腔的品质因数,并实时监测超导腔老练过程中的辐射剂量;最后对超导腔的带束流运行情况进行了介绍分析。结果表明:BEPC Ⅱ国产500 MHz超导腔虽然放置了6年,但是状态良好,通过高功率老练能够降低超导腔的辐射剂量,改善其性能,完全满足束流运行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超导 储存环 束流实验 辐射剂量监测
下载PDF
一种可调耦合度型高功率输入耦合器的设计
3
作者 邴丰 潘卫民 +2 位作者 黄彤明 马强 杨际森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5-18,共4页
旨在设计一支新型、耦合度可调、连续波型高功率输入耦合器,外部品质因数的调节范围为1.5×10~5~2×10~6,以适应先进光源技术研发与测试平台超导电子直线加速器束流试验装置不同束流模式下的需要。这是国内首次开展耦合度可调... 旨在设计一支新型、耦合度可调、连续波型高功率输入耦合器,外部品质因数的调节范围为1.5×10~5~2×10~6,以适应先进光源技术研发与测试平台超导电子直线加速器束流试验装置不同束流模式下的需要。这是国内首次开展耦合度可调式连续波型高功率输入耦合器的研制。采用HFSS三维电磁仿真软件完成了耦合器的高频结构设计,对耦合器的微波传输、场分布进行了计算;同时采用CST微波工作室对不同内导体天线插入深度下耦合器的外部品质因数进行了仿真计算,结合650 MHz 2单元超导腔进行了耦合度调节实验,仿真计算与实验测试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功率输入耦合器 可调耦合度 传输计算 场分布 外部品质因数测量
下载PDF
Status of the IHEP 1.3 GHz superconducting RF program 被引量:1
4
作者 GAO Jie ZHAI JiYuan +16 位作者 PAN WeiMing LI ShaoPeng SUN Yi DAI JianPing CHI YunLong LI ZhongQuan ZHAO TongXian huang tongming MA Qiang GE Rui LI ChunHua GUO HaiSheng WANG GuangWei QIU Feng LIN HaiYing HOU Mi WANG QunYao 《Science China(Physics,Mechanics & Astronomy)》 SCIE EI CAS 2011年第S2期154-159,共6页
The 1.3 GHz superconducting radio-frequency (SRF) technology is one of the key technologies for the ILC and future XFEL and ERL projects in China. With the aim to develop 1.3 GHz SRF technology, IHEP has started a pro... The 1.3 GHz superconducting radio-frequency (SRF) technology is one of the key technologies for the ILC and future XFEL and ERL projects in China. With the aim to develop 1.3 GHz SRF technology, IHEP has started a program to build an SRF Accelerating Unit. This unit contains a 9-cell 1.3 GHz superconducting cavity, a short cryomodule, a high power input coupler, a tuner and a low level RF system. This program also includes the SRF laboratory upgrade, which will permit the unit to be built and tested at IHEP. The unit will be used for the 1.3 GHz SRF system integration study, high power horizontal test and possible beam test in the future. In this paper, we report the recent R&D status of this program. The first large grain low-loss shape 9-cell superconducting RF cavity made by IHEP reached 20 MV/m in the first vertical test in July, 2010. The prototype tuner and low level RF (LLRF) system are under test. The high power input coupler and cryomodule are under fabrication. Several key SRF facilities for 9-cell cavity surface treatment and pre-tuning were successfully commissioned and are in ope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 GHZ SUPERCONDUCTING RF 9-cell CAVITY high power input COUPLER TUNER LLRF cryomodul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