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冠脉CT特征评估冠脉狭窄患者心肌缺血的价值
1
作者 周学儒 黄文亮 丁琦峰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3期76-78,共3页
目的 观察基于冠脉CT特征评估冠脉狭窄患者心肌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0月~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118例冠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检查,根据多导联心电图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心肌缺血... 目的 观察基于冠脉CT特征评估冠脉狭窄患者心肌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0月~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118例冠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检查,根据多导联心电图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心肌缺血组与非心肌缺血组,比较两组患者的CCTA特征,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CTA特征对冠脉狭窄患者心肌缺血的评估价值。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BMI、吸烟史、饮酒史、合并症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缺血组患者冠脉狭窄程度为中重度比例、病变长度与高危斑块比例高于非心肌缺血组(P<0.05),两组患者斑块体积、斑块负荷及钙化积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ROC特征曲线结果显示,中重度狭窄、病变长度及高危斑块评估冠脉狭窄患者心肌缺血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98、0.777及0.597,采用3项指标联合(并联)评估冠脉狭窄患者心肌缺血的A U C及敏感度均高于单一指标诊断(P<0.05)。结论 CCTA检查中冠腺狭窄程度、病变长度、高危斑块是评估心肌缺血的主要特征因子,三者联合能显著提高心肌缺血的诊断效能,其敏感性及准确性较高,建议临床予以重点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CT血管成像 冠脉狭窄 心肌缺血
下载PDF
mDixon-Quant在原发骨质疏松治疗效果评价中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黄文亮 吴淑芬 周山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年第4期153-155,共3页
目的 探讨mDixon-Quant在原发骨质疏松治疗效果评价中应用价值。方法 原发骨质疏松51例患者接受临床规范骨质疏松治疗(钙剂、维生素D及抗骨质疏松药物),在治疗前、后3、6、9、12个月行双能量X线吸收法(DXA)及mDixon-Quant检查,测量L1-4... 目的 探讨mDixon-Quant在原发骨质疏松治疗效果评价中应用价值。方法 原发骨质疏松51例患者接受临床规范骨质疏松治疗(钙剂、维生素D及抗骨质疏松药物),在治疗前、后3、6、9、12个月行双能量X线吸收法(DXA)及mDixon-Quant检查,测量L1-4椎体的骨密度(BMD)、脂肪分数FF_(mDixon)和T_(2)^(*)值,分析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FF_(mDixon)和T_(2)^(*)值、BDM的差异性,以及FF_(mDixon)和、T_(2)^(*)值与骨密度升高率相关性。结果 原发骨质疏松患者治疗前、后3、6、9、12个月骨密度为(0.65±0.058)g/cm^(2)、(0.65±0.069)g/cm^(2)、(0.66±0.049)g/cm^(2)、、(0.68±0.064)g/cm^(2)、(0.79±0.052)g/cm^(2);FF_(mDixon)为(74.32±3.01)%、(73.56±2.98)%、(70.79±2.24)%、(56.32±3.31)%、(54.44±2.81)%;T_(2)值为(18.09±2.01)ms、(17.89±1.99)ms、(13.23±2.21)ms、(12.86±2.07)ms、(11.89±1.89)ms;治疗后12个月BMD、9、12个月FF_(mDixon)、6、9、12个月T_(2)^(*)的值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设治疗前与治疗后FF_(mDixon)差值(T值)、T_(2)^(*)差值(R值),治疗前后骨密度升高率为(16.92±0.08)%,治疗后T9、T12、R6、R9、R12与腰椎椎体骨密度升高率有正相关性(P<0.05)。结论 原发骨质疏松患者治疗后FF_(mDixon)和T_(2)^(*)值减低,且早期减低幅度与BMD升高率正相关,可作为预测原发骨质疏松治疗效果的理想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Dixon-Quant 原发骨质疏松 治疗 骨密度
下载PDF
负载抗生素的纳米三维支架修复大段骨缺损 被引量:2
3
作者 叶鹏 黄文良 +4 位作者 邓江 邓崇第 张天喜 喻安永 余斌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0期4812-4817,共6页
背景:前期研究证明利用壳聚糖、丝素蛋白、纳米羟基磷灰石可以制备出具有一定机械性能的纳米三维支架材料。目的:在前期研究基础上,将左氧氟沙星负载于丝素蛋白/壳聚糖/纳米羟基磷灰石三维支架上,观察其对开放性长骨骨干骨缺损的抗感染... 背景:前期研究证明利用壳聚糖、丝素蛋白、纳米羟基磷灰石可以制备出具有一定机械性能的纳米三维支架材料。目的:在前期研究基础上,将左氧氟沙星负载于丝素蛋白/壳聚糖/纳米羟基磷灰石三维支架上,观察其对开放性长骨骨干骨缺损的抗感染及修复效果。方法:将36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3组,每组12只。3组均于右侧桡骨中段建立长2.0 cm骨缺损,实验组植入负载抗生素的纳米三维支架材料,对照组植入纳米三维支架材料,空白组未植入任何材料,植入后4个月,进行骨缺损区X射线及组织学检查。结果与结论:(1)植入后1个月,实验组伤口无局部感染化脓,对照组、空白组均出现了局部软组织炎症反应甚至死亡;(2)植入后4个月,实验组骨组织影像学表现与正常骨组织无明显区别,支架完全由正常骨组织替代,有骨髓腔再通;对照组可见骨痂生长,骨质密度低于实验组,未见骨髓腔再通;空白组支架断端已封闭,停止生长,骨折不愈合;(3)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实验组可见成骨细胞成群排列在基质中,细胞形态良好;对照组可见骨细胞、骨基质,还可见新生毛细血管,处于骨髓腔再通早期;空白组可见纤维结缔组织及肌纤维组织生长;实验组Lane-Sandhu组织学评分高于对照组、空白组(P<0.05);(4)结果表明,负载抗生素的丝素蛋白/壳聚糖/纳米羟基磷灰石三维支架在兔桡骨大段骨缺损修复中显示出了良好的抗感染能力、骨支架及骨诱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三维支架 左氧氟沙星 骨组织工程 纳米羟基磷灰石 骨感染 生物材料 抗菌药 氧氟沙星 羟基磷灰石类 组织工程
下载PDF
基于DWI产生的ADC值与宫颈癌病理学类型及分化程度的关系 被引量:4
4
作者 黄文亮 王志勇 +1 位作者 付升旗 周山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8年第7期640-642,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弥散加权成像(DWI)产生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与宫颈癌组织病理学类型及分化程度的关系。方法对43例经病理证实宫颈癌患者行常规MRI及DWI扫描,b值取0及1 000 s/mm^2,并测量宫颈癌ADC值,分析ADC值与宫颈癌组织病理学类型及... 目的探讨基于弥散加权成像(DWI)产生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与宫颈癌组织病理学类型及分化程度的关系。方法对43例经病理证实宫颈癌患者行常规MRI及DWI扫描,b值取0及1 000 s/mm^2,并测量宫颈癌ADC值,分析ADC值与宫颈癌组织病理学类型及分化程度相关性。结果宫颈鳞癌平均ADC值(×10-3mm^2/s)为(0.78±0.09),腺癌平均ADC值为(0.94±0.14),两者差异亦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高分化组13例,中分化组21例,低分化组9例,ADC值分别为(1.04±0.14)、(0.85±0.11)、(0.72±0.0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ADC值在一定程度上提示宫颈癌组织病理学类型及分化程度,可作为评估宫颈癌组织病理学类型及分化程度理想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加权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宫颈癌 病理学
下载PDF
3T磁共振mDixon-Quant技术对腰椎骨密度的定量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黄文亮 吴淑芬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2年第11期151-153,共3页
目的探讨mDixon-Quant测量腰椎骨髓脂肪分数与定量CT(QCT)测量的骨密度(BMD)相关性以及预测腰椎BMD的可行性。方法收集本院行腰椎磁共振常规序列及mDixon-Quant、QCT扫描患者153例,测得L1-5椎体的平均脂肪分数(FF_(mDIXON))及BMD_(QCT)... 目的探讨mDixon-Quant测量腰椎骨髓脂肪分数与定量CT(QCT)测量的骨密度(BMD)相关性以及预测腰椎BMD的可行性。方法收集本院行腰椎磁共振常规序列及mDixon-Quant、QCT扫描患者153例,测得L1-5椎体的平均脂肪分数(FF_(mDIXON))及BMD_(QCT)值,分析FF_(mDIXON)与BMD_(QCT)的相关性,并采用回归法分析法建立线性回归方程计算BM_(Dm)D_(IXON)的预测值,将MB_(Dm)D_(IXON)的预测值与BMDQCT将进行配对t检验,并对线性回归方程进行定量评价。结果153例患者mDixon-Quant测量L1-5椎体平均FF_(mDIXON)值为(54.15±11.47)%,QCT测量L1-5椎体平均BMD_(QCT)值为(135.43±36.33)mg/cm^(3),腰椎FF_(mDIXON)与BMD_(QCT)呈显著负相关(r=-0.803,P=0.000),回归方程为Y(BM_(Dm)D_(IXON))=-3.13×(FF_(mDIXON))+305.28(R^(2)=0.645,P﹤0.001),通过回归方程所得的BM_(Dm)D_(IXON)与BMD_(QC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FFmDixon与BMD_(QCT)呈显著负相关,通过mDixon-Quant技术定量测量腰椎FFmDixon值可以定量预测腰椎BM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Dixon-Quant 脂肪分数 骨密度 腰椎 定量CT
下载PDF
Designing reduced beacon trajectory for sensor localization
6
作者 huang wen-liang LI Shi-jian LIU Duo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A(Applied Physics &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07年第12期1971-1982,共12页
Localization is one of the substantial issues i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The key problem for the mobile beacon localization is how to choose the appropriate beacon trajectory. However, little research has been done ... Localization is one of the substantial issues i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The key problem for the mobile beacon localization is how to choose the appropriate beacon trajectory. However, little research has been done on it. In this paper, firstly, we deduce the number of positions for a beacon to send a packet according to the acreage of ROI (region of interest); and next we present a novel method based on virtual force to arrange the positions in arbitrary ROI; then we apply TSP (travelling salesman problem) algorithm to the positions sequence to obtain the optimal touring path, i.e. the reduced beacon trajectory. When a mobile beacon moves along the touring path, sending RF signals at every position, the sensors in ROI can work out their position with trilateration. Experimental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localization method, based on the beacon reduced path, is efficient and has flexible accura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nsor network Sensor localization Mobile beacon Virtual force
下载PDF
两种股骨近端髓内钉固定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
7
作者 万喻 陈仕达 +4 位作者 骆艳飞 杨治航 赵张红 黄文良 邓江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249-1255,共7页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仿生髓内钉(proximal femur bionic nail,PFBN)与InterTAN髓内钉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2022年12月本院手术治疗的35例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仿生髓内钉(proximal femur bionic nail,PFBN)与InterTAN髓内钉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2022年12月本院手术治疗的35例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医患沟通结果,16例采用PFBN固定,19例采用InterTAN固定。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及影像学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虽然PFBN组手术时间[(111.6±15.9)min vs(98.9±15.9)min,P=0.025]、切口长度[(11.9±0.9)cm vs(10.9±1.1)cm,P=0.006]、术中透视次数[(19.2±2.6)次vs(14.6±1.9)次,P<0.001]和术中失血量[(145.6±2.6)ml vs(120.5±31.1)ml,P=0.043]显著大于InterTAN组,但前者术后下地行走时间显著早于后者[(19.1±2.0)d vs(23.8±3.2)d,P<0.001]。两组患者随访时间平均(14.7±2.6)个月,PFBN组恢复完全负重活动时间显著早于InterTAN组[(51.6±4.9)d vs(66.7±7.3)d,P<0.001]。随时间的推移,两组VAS评分显著下降(P<0.05),而Harris评分、髋伸屈ROM、内-外旋ROM均显著增加(P<0.05)。PFBN组术后1个月[(64.9±5.4)vs(55.0±5.7),P<0.001]和术后3个月[(73.1±4.8)vs(67.7±5.3),P=0.004]的Harris评分均显著优于InterTAN组。影像方面,两组骨折复位质量、骨折愈合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PFBN组股骨颈干角(fem⁃oral neck-shaft angle,FNSA)显著大于InterTAN组(P<0.05),而尖项距(tip-apex distance,TAD)显著小于InterTAN组(P<0.05)。[结论]采用PFBN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缩短了卧床时间,允许患者早期下地及负重行走,促进了机体功能的恢复,减少髋内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近端仿生髓内钉 INTERTAN 髓内钉
原文传递
血样中稀土元素测定前处理方法比较研究
8
作者 史雪敏 黄文良 +3 位作者 薛冰 李浩宇 王素华 阴海静 《稀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3-58,共6页
通过比较不同前处理方法的优缺点,建立准确测定全血中痕量稀土元素的方法。通过选择蛋白酶消化法和酸消化法作为前处理方法,利用ICP-MS测定全血中15种稀土元素。结果显示两种方法测定的15种稀土元素在0~500 ng范围内线性良好,线性相关... 通过比较不同前处理方法的优缺点,建立准确测定全血中痕量稀土元素的方法。通过选择蛋白酶消化法和酸消化法作为前处理方法,利用ICP-MS测定全血中15种稀土元素。结果显示两种方法测定的15种稀土元素在0~500 ng范围内线性良好,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酶消化法处理后的样品未完全消解,检出限范围为0.0116 ng/L~0.1771 ng/L,加标回收率范围为93.34%~112.84%,空白值在0.19 ng~3.26 ng之间。酶消化法测定轻稀土相对标准偏差在2.7%~7.5%之间,重稀土相对标准偏差均在3.1%~45.8%之间。酸消化法处理后的样品为透明溶液完全消解,检出限范围为0.0130 ng/L~0.1284 ng/L,相对标准偏差在3.6%~9.0%之间,加标回收率范围为80.05%~120.40%,空白值在0.77 ng~9.90 ng之间。研究表明,酸消化法及酶消化法均适用于血中痕量稀土的检测,酸消化法样品消解完全,单独样品处理时间较长,操作复杂,因此适合大批量血样中稀土元素的检测;酶消化法空白值低,消化时间短,操作简单,但是样品处理不完全,适用于少量样品快速测定或者超痕量稀土元素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消化法 酸消化法 ICP-MS 稀土元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