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Influence of the Closure of the East Paleo-Tethys Ocean on Southern South China:Evidences from Kinematics and^(40)Ar/^(39)Ar Geochronology of the Rongxian Ductile Shear Zone in Southeastern Guangxi 被引量:1
1
作者 huang wenqiang LI Saisai +5 位作者 XIN Liangwei FENG Zuohai ZHANG Hongrui GENG Jieli LIU Kun SHI Chunyan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5期1125-1140,共16页
The Triassic was a crucial period in the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South China Block.Research on tectonic deformation during this period provides information on intracontinental orogenic mechanisms in South China.In t... The Triassic was a crucial period in the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South China Block.Research on tectonic deformation during this period provides information on intracontinental orogenic mechanisms in South China.In this study,alongside thermochronological analyses,we examine the macroscopic and microscopic 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Rongxian ductile shear zone,located south of the Darongshan granite in the southeastern part of Guangxi Province,on the southern margin of South China.Sinistral shear is indicated b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otatedσ-type feldspar porphyroclasts,stretching lineations defined by elongated quartz grains and the orientations of quartz c-axes.LA-ICP-MS U-Pb dating of zircons from two samples of granitic mylonite and one of granite yielded ages of ca.256 Ma.Furthermore,two samples of granitic mylonite yield muscovite^(40)Ar/^(39)Ar plateau ages of 249-246 Ma.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Rongxian ductile shear zone resulted from Early Triassic deformation of the late Permian Darongshan granite.This deformation was likely related to the closure of the eastern Paleo-Tethys Ocean and the subsequent collision of the South China and Indochina blocks,during the early stage of the Indosinian orogen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uctile shear zone ^(40)Ar/^(39)Ar geochronology TRIASSIC South China Block East Paleo-Tethys Ocean
下载PDF
胃癌组织中HOXC10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李竟长 罗运生 +6 位作者 张志红 李敏 卫青青 黄成 石周 黄文强 倪秉强 《国际消化病杂志》 CAS 2020年第2期119-124,共6页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HOXC10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20对胃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和264例患者胃癌病理切片中HOXC10的表达水平,采用χ^2检验分析胃癌组织中HOXC10的表达水...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HOXC10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20对胃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和264例患者胃癌病理切片中HOXC10的表达水平,采用χ^2检验分析胃癌组织中HOXC10的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单因素、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评估HOXC10表达水平与无复发生存期(RFS)、总生存期(OS)的关系。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预测患者5年内复发或死亡风险的模型。结果与HOXC10高表达组相比,HOXC10低表达组的RFS和OS更长(P<0.05),病理分化程度更好(P=0.001),淋巴结转移更少(P=0.001),TNM分期更早(P=0.001)。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病理分级、Lauren分型、TNM分期、T分期、N分期及HOXC10表达水平均与RFS及OS显著相关(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病理分级、Lauren分型、TNM分期、T分期、N分期及HOXC10表达水平均与RFS及OS显著相关(P<0.05)。基于传统临床病理特征参数的Logistic回归模型与基于HOXC10参数的Logistic回归模型对胃癌患者术后5年内复发或死亡风险的预测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OXC10低表达的胃癌患者的Lauren分型以肠型为主,分化程度较好,TNM分期较早,淋巴结转移较少,预后较好。HOXC10可作为胃癌患者预后的预测指标。在淋巴结转移情况不明时,以HOXC10为参数的Logistic回归模型可辅助预测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HOXC10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下载PDF
新型供电方式有轨电车运行能耗优化方法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奇 黄涛 +3 位作者 苏波 黄文强 赵子涵 陈维荣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33-1140,共8页
针对无接触网新型供电方式有轨电车运行能耗的问题,研究了一种在储能容量有限的情况下降低运行能耗并提高再生制动能量回收的方法.该方法在保证列车站间运行距离不变、站间运行时间在可行范围内、且满足超级电容吸收制动功率能力的前提... 针对无接触网新型供电方式有轨电车运行能耗的问题,研究了一种在储能容量有限的情况下降低运行能耗并提高再生制动能量回收的方法.该方法在保证列车站间运行距离不变、站间运行时间在可行范围内、且满足超级电容吸收制动功率能力的前提下,通过重新分配牵引、惰行、制动3种工况执行的距离以及列车在牵引与制动工况的出力大小,计算出一条既实现节能又提高制动能量回收的列车目标运行曲线;最后使用该方法对某有轨电车实际运行线路进行优化.仿真结果表明:在冗余时间内,该方法平均减少4%的运行能耗;同时超级电容在有轨电车制动过程中平均增加4%的制动回馈能量回馈,且能够安全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接触网新型供电方式 有轨电车 超级电容 能耗 制动能量
下载PDF
新型供电方式有轨电车能量管理策略 被引量:3
4
作者 李奇 黄文强 +4 位作者 尚伟林 朱亚男 苏波 陈维荣 李明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20-827,共8页
为了提高混合动力有轨电车制动过程中制动能量的回收效率,提出一种考虑储能系统始末状态的能量管理策略.在有轨电车从启动到制动的运行过程中,基于极小值原理对混合动力系统进行功率分配,以实现对超级电容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 为了提高混合动力有轨电车制动过程中制动能量的回收效率,提出一种考虑储能系统始末状态的能量管理策略.在有轨电车从启动到制动的运行过程中,基于极小值原理对混合动力系统进行功率分配,以实现对超级电容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安全范围的有效控制,并保证在制动时刻超级电容具有足够的SOC余量来吸收制动功率;同时,将有轨电车启动、运行过程中的牵引控制策略与制动过程的能量回收策略相结合,采用绝缘栅门极晶体管(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lator,IGBT)斩波器与制动电阻相结合使用的方式,抑制母线电压的抬升;最后基于实际的有轨电车运行工况,在MATLAB/Simulink平台下进行了仿真测试.结果显示,在有轨电车制动时刻,超级电容SOC均能够按照预期下降到0.4左右,且在制动全过程中,有轨电车母线电压始终处于875 V以下,满足母线电压的控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轨电车 新型供电方式 混合动力 能量管理策略
下载PDF
红细胞参数鉴别轻型地中海贫血与轻型缺铁性贫血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杨海霞 黄文强 +1 位作者 黄道连 童辉纯 《右江医学》 2020年第12期920-925,共6页
目的研究外周血红细胞参数比值在鉴别轻型地中海贫血和轻型缺铁性贫血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到12月确诊贫血的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轻型地中海贫血患者100例为实验组,轻型缺铁性贫血患者100例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 目的研究外周血红细胞参数比值在鉴别轻型地中海贫血和轻型缺铁性贫血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到12月确诊贫血的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轻型地中海贫血患者100例为实验组,轻型缺铁性贫血患者100例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红细胞参数的差异性。结果RBC、Hb、MCV、MCH和RDW等血常规红细胞参数水平在轻型缺铁性贫血组和轻型地中海贫血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轻型地中海贫血组MCV、RDW和MCV/RBC比值单项检测阳性率均显著高于轻型缺铁性贫血组。以MCV的灵敏度最高,MCV/RBC比值的特异度最高。本研究设定MCV/RBC等于13.0作为鉴别诊断界点,MCV/RBC<13.0时,判定为轻型地中海贫血,此时灵敏度为78.00%,特异度为64.00%。3项指标并联实验灵敏度高于MCV和MCV/RBC比值单项灵敏度。3项指标串联实验特异度高于MCV和MCV/RBC比值单项特异度。结论采用MCV/RBC≥13.0鉴别轻型地中海贫血和轻型缺铁性贫血有很好的应用价值,MCV/RBC比值联合MCV和RDW筛查、鉴别轻型地中海贫血和缺铁性贫血具有简便、快速、经济的特点,特别适用于基层医院,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V RBC 地中海贫血 缺铁性贫血 筛查 鉴别
下载PDF
新型树脂材料支撑剂的性能评价 被引量:3
6
作者 杨哲 卢渊 +3 位作者 黄丹 黄文强 吴霞 郝伟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8年第12期64-66,69,共4页
本文以新型树脂材料支撑剂为样品,参照常规支撑剂的评价方法,对树脂材料支撑剂进行了密度测定、溶解度测定、破碎试验和导流能力试验。测得树脂材料支撑剂的密度为1.175 g/cm3,比普通支撑剂的密度小很多;其溶解度与常规支撑剂相近;在进... 本文以新型树脂材料支撑剂为样品,参照常规支撑剂的评价方法,对树脂材料支撑剂进行了密度测定、溶解度测定、破碎试验和导流能力试验。测得树脂材料支撑剂的密度为1.175 g/cm3,比普通支撑剂的密度小很多;其溶解度与常规支撑剂相近;在进行破碎试验时,树脂材料支撑剂基本上不破碎而是发生一定程度的形变。导流能力试验结果显示树脂材料支撑剂的导流能力与陶粒相近,低闭合压力下陶粒导流能力优于树脂材料支撑剂,高闭合压力下树脂材料支撑剂导流能力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脂材料 支撑剂 密度 溶解度 破碎率 导流能力
下载PDF
苗药阿锐布对四氯化碳致小鼠急性肾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7
作者 覃建锋 王恒 +3 位作者 梁子聪 黄文强 叶劲松 王定瑜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9年第8期17-19,共3页
目的:初步探讨苗药阿锐布对四氯化碳致肾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50只小鼠被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及阿锐布低、中、高剂量组,2周后处死小鼠,肾石蜡切片,HE染色,检测肾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计算肾脏指数... 目的:初步探讨苗药阿锐布对四氯化碳致肾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50只小鼠被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及阿锐布低、中、高剂量组,2周后处死小鼠,肾石蜡切片,HE染色,检测肾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计算肾脏指数,光镜下观察肾组织形态结构变化。结果:一定剂量的阿锐布水提物能提高肾组织匀浆中SOD水平(P<0.01或P<0.05),降低肾组织匀浆中MDA水平(P<0.01)。结论:苗药阿锐布对四氯化碳所致小鼠肾损伤有较好的防治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所含活性物质的抗氧化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药阿锐布 肾损伤 抗氧化
下载PDF
Fbxw7在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表达及其对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8
作者 黄文强 胡松元 +3 位作者 靳松 龙思方 邹路红 严匡华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57-262,共6页
目的:观察F框/WD40域蛋白7(Fbxw7)在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表达,探讨其对细胞生长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62例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中的Fbxw7 mRNA表达情况,将携带Fbxw7的过表达慢病毒载体转至... 目的:观察F框/WD40域蛋白7(Fbxw7)在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表达,探讨其对细胞生长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62例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中的Fbxw7 mRNA表达情况,将携带Fbxw7的过表达慢病毒载体转至白血病Jurkat细胞后,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其转染效果,MTT法检测Jurkat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变化和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c-Myc蛋白和周期蛋白E(Cyclin E)的表达。结果: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复发组患者和初发组患者中Fbxw7 mRNA表达水平较正常健康人明显降低(P<0.05);病毒转染后,Fbxw7组(转染携带Fbxw7过表达慢病毒载体)中Fbxw7 mRNA和蛋白质的相对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未转染的细胞)、阴性组(转染对照慢病毒载体)明显升高(P<0.05);转染24 h后,细胞增殖受影响不明显(P>0.05),而转染48 h和72 h后,细胞增殖明显受到抑制(P<0.05);转染48 h后,与对照组相比,Fbxw7组Jurka细胞中G0/G1期细胞所占比例和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S期和G2/M期细胞所占百分比、c-Myc和Cyclin E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bxw7在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中低表达,上调其表达可抑制白血病Jurkat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c-Myc和Cyclin E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 Fbxw7 细胞生长 抑制作用
下载PDF
琼中绿橙品牌认知提升策略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黄文强 刘慧琳 潘友仙 《现代农业研究》 2021年第9期12-13,共2页
琼中绿橙是海南省具有代表性的水果之一,拥有悠久的发展历史。琼中绿橙是琼中县有名的地域品牌,但现今的发展不温不火。本文从提高琼中绿橙品牌认知的角度出发,提出琼中绿橙品牌认知的提升策略,以提高消费者的购买意愿。
关键词 品牌认知 消费意愿 琼中绿橙 因子分析
下载PDF
七味清肠胶囊对慢性功能性便秘模型大鼠症状以及血清和结肠组织中VIP、SP、MOT、CGRP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7
10
作者 张华 李溥 +3 位作者 贺银菊 黄文强 唐毅 杨再波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2170-2174,共5页
目的:探讨七味清肠胶囊对慢性功能性便秘(CFC)模型大鼠症状以及血清和结肠组织中血管活性肠肽(VIP)、P物质(SP)、胃动素(MO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琥珀酸普... 目的:探讨七味清肠胶囊对慢性功能性便秘(CFC)模型大鼠症状以及血清和结肠组织中血管活性肠肽(VIP)、P物质(SP)、胃动素(MO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琥珀酸普芦卡必利片,0.02 g/kg,以普芦卡必利计)以及七味清肠胶囊低、中、高剂量组(0.8、1.6、3.2 g/kg,以生药总量计),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灌胃复方地芬诺酯片(10 mg/kg)复制CFC模型。成模后,各给药组大鼠均灌胃相应药物,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灌胃等容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7 d。观察各组大鼠体征、体毛颜色、粪便形质等一般症状以及首粒黑便排出时间、小肠推进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大鼠血清和结肠组织中VIP、SP、MOT、CGRP的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和各给药组大鼠更易激惹,且精神萎靡,皮毛萎黄无光泽,排便次数及粒数减少,粪便粗糙;首粒黑便排出时间显著延长,小肠推进率以及血清和结肠组织中SP、MOT的含量均显著降低,VIP、CGRP的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上述症状均有所改善;首粒黑便排出时间显著缩短,小肠推进率以及血清和结肠组织中SP、MOT的含量均显著升高,VIP、CGRP的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且七味清肠胶囊低、中剂量组上述指标均显著差于阳性对照组(P<0.05),而高剂量组与阳性对照组相当(P>0.05)。结论:七味清肠胶囊可缓解CFC模型大鼠的便秘症状,缩短其首粒黑便排出时间,提高小肠推进率,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血清和结肠组织中SP、MOT含量,下调VIP、CGRP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味清肠胶囊 慢性功能性便秘 大鼠 症状 血清 结肠组织 血管活性肠肽 P物质 胃动素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下载PDF
计及最小使用成本及储能状态平衡的电-氢混合储能孤岛直流微电网能量管理 被引量:35
11
作者 蒲雨辰 李奇 +4 位作者 陈维荣 黄文强 胡斌彬 韩莹 王璇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18-927,共10页
随着微电网技术的日渐发展,微电网中储能系统逐渐多元化,电储能及氢储能与微电网的运行控制产生紧密联系,如何经济地运行不同种类储能系统成为学者关注的焦点。提出一种基于最小使用成本及储能状态平衡的电–氢混合储能孤岛直流微电网... 随着微电网技术的日渐发展,微电网中储能系统逐渐多元化,电储能及氢储能与微电网的运行控制产生紧密联系,如何经济地运行不同种类储能系统成为学者关注的焦点。提出一种基于最小使用成本及储能状态平衡的电–氢混合储能孤岛直流微电网能量管理方法,该方法在满足微电网基础指标即电压稳定、功率平衡的基础上,结合使用成本最小算法及等效氢耗最小算法,对使用电–氢混合储能消纳光伏产生的多余电能以及释放能量用于功率缺额等情景进行最小化储能系统使用成本及维持储能系统储能状态稳定的优化控制,通过对各系统的直–直变换器层控制以及顶层的协调控制确定各储能系统的工作状态,从而完成系统的能量管理。通过RT-LAB半实物系统开展实时仿真,在实际工况下进行72h运行,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保证系统在实际工作中的经济型及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微电网 能量管理 电-氢混合储能系统 最小使用成本 储能状态 燃料电池
下载PDF
基于功率自适应分配的多堆燃料电池系统效率协调优化控制 被引量:18
12
作者 朱亚男 李奇 +3 位作者 黄文强 尚伟林 陈维荣 丁一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714-1722,共9页
针对单体燃料电池存在输出功率有限、耐久性不足以及系统成本较高等缺点,多堆燃料电池发电系统成为了研究热点。针对大功率车辆的实际传动性能要求,重点研究了并联拓扑结构下的多堆燃料电池系统运行特性,提出一种基于功率自适应分配的... 针对单体燃料电池存在输出功率有限、耐久性不足以及系统成本较高等缺点,多堆燃料电池发电系统成为了研究热点。针对大功率车辆的实际传动性能要求,重点研究了并联拓扑结构下的多堆燃料电池系统运行特性,提出一种基于功率自适应分配的多堆燃料电池系统效率协调优化控制方法,实现了各个电堆输出功率的有效分配,并以系统整体效率最优为评价指标,使整个多堆系统处于最优运行状态,保证了大功率车辆用多堆燃料电池系统的高效、平稳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电池 多堆发电系统 效率优化 功率自适应分配 协调控制
下载PDF
基于制动速度优化策略的新型供电方式有轨电车再生制动能量回收方法 被引量:10
13
作者 黄文强 李奇 +3 位作者 陈维荣 蒲雨辰 燕雨 王天宏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5406-5414,5588,共10页
该文提出一种基于车辆动力源为燃料电池与超级电容的新型供电方式的混合动力有轨电车制动能量回收方法,该方法中在制动阶段综合考虑车辆电机制动特性曲线、最大减速度要求、制动距离、超级电容吸收能力以及舒适度等系统指标,优化得到一... 该文提出一种基于车辆动力源为燃料电池与超级电容的新型供电方式的混合动力有轨电车制动能量回收方法,该方法中在制动阶段综合考虑车辆电机制动特性曲线、最大减速度要求、制动距离、超级电容吸收能力以及舒适度等系统指标,优化得到一条车辆制动速度线,车辆在该速度曲线运行时燃料电池消耗能量减少7.45%,制动电阻消耗能量减少7.93%,而且超级电容回收制动能量提高7.83%。该方法通过改变制动速度从而改变制动功率,进而减少了制动电阻上的功率消耗,提高了超级电容的回收能量。同时,该方法中车辆在牵引阶段采用基于庞特里压金极小值原理的能量管理方法不仅使系统瞬时氢耗量达到最低,同时保证了超级电容始末时刻So C保持一致,达到了对运行过程中超级电容So C调控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动力有轨电车 新型供电方式 超级电容 制动能量回收 能量管理
下载PDF
燃料电池系统在线辨识和实时最大效率滑模控制方法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天宏 李奇 +3 位作者 尹良震 苏波 黄文强 陈维荣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5118-5128,共11页
为保证燃料电池系统在负载工况变化条件下仍能无扰动地运行在最大效率点,提出一种基于遗忘因子递推最小二乘(forgetting factor recursive least square,FFRLS)在线辨识和Super-Twisting滑模算法的燃料电池系统实时最大效率跟踪方法。... 为保证燃料电池系统在负载工况变化条件下仍能无扰动地运行在最大效率点,提出一种基于遗忘因子递推最小二乘(forgetting factor recursive least square,FFRLS)在线辨识和Super-Twisting滑模算法的燃料电池系统实时最大效率跟踪方法。该方法基于非线性曲线拟合原理,根据系统实时测量数据,在单位控制周期内实现对燃料电池最大效率点功率的实时估计。采用Super-Twisting滑模算法,保证燃料电池系统在负载工况变化情况下仍能运行在最大效率点。在搭建的测试平台上,开展了多指标性能测试与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与扰动观测(perturb and observe,P&O)算法相比,所提出的方法优势更加明显。另外,针对燃料电池输出存在大扰动问题,与PID控制效果进行了对比实验。实验结果显示:Super-Twisting滑模控制变换器在输入电压大扰动下具有较强的鲁棒性,有利于燃料电池系统长期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电池系统 实时最大效率点跟踪 遗忘因子递推最小二乘算法 Super-Twisting滑模控制算法 鲁棒性
下载PDF
体积压裂裂缝前端粉砂分布规律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衍君 葛洪魁 +3 位作者 徐田录 黄文强 曾会 陈浩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05-110,共6页
粉砂在致密储层体积压裂中的作用尚未明确,其在裂缝前端的分布规律仍不清楚。为此,建立了利用动态滤失分析仪评价体积压裂裂缝(文中简写为“体积裂缝”)前端粉砂分布情况的模拟试验方法,在描述缝面形貌的基础上研究了粉砂的分布规律及... 粉砂在致密储层体积压裂中的作用尚未明确,其在裂缝前端的分布规律仍不清楚。为此,建立了利用动态滤失分析仪评价体积压裂裂缝(文中简写为“体积裂缝”)前端粉砂分布情况的模拟试验方法,在描述缝面形貌的基础上研究了粉砂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试验发现,携砂液在体积裂缝中逐渐滤失,滤失达到平衡后滞留在缝端的粉砂其分布差异很大;同时,随着滤失时间增长缝内压力逐渐升高,后达到稳定状态。最长运移距离和稳定压力能合理表征粉砂在裂缝前端的分布特征。缝端开度增大、缝面粗糙度减小、压裂液黏度升高,粉砂最长运移距离增加;粉砂粒度越小,最长运移距离越大。缝端开度越小、缝面粗糙度越大、黏度越高、粉砂粒度越小,缝内稳定压力越高。研究结果表明,压裂施工时添加粉砂能够封堵裂缝前端,提高缝内压力,抑制裂缝在某一方向过快增长,增加缝网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储层 体积压裂 粉砂 封堵 裂缝开度 缝内压力 运移距离
下载PDF
UHT纯牛奶消费喜好和关键感官特性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苏玉芳 汪厚银 +4 位作者 黄文强 赵镭 邬子燕 史波林 钟葵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73-279,共7页
以14种市场上不同类型超高温(Ultra-hightemperature,UHT)纯牛奶为研究对象,采用9点喜好标度、适合项勾选法(Check-All-That-Apply,CATA)和恰好标度,同时结合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PLS)分析不同类型UHT奶消费喜好和关键感官特性接受性差... 以14种市场上不同类型超高温(Ultra-hightemperature,UHT)纯牛奶为研究对象,采用9点喜好标度、适合项勾选法(Check-All-That-Apply,CATA)和恰好标度,同时结合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PLS)分析不同类型UHT奶消费喜好和关键感官特性接受性差异。研究表明:不同类型UHT奶的整体喜好值范围为4.07-6.25,脱脂奶和部分全脂奶的喜好值最低(<5),全脂和低脂奶的整体喜好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类型UHT奶的乳香、甜味、余味、浓稠和爽滑5个关键感官特性接受性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通过PLS回归模型筛选出导致消费喜好差异的7个关键感官特性接受性指标,分别为余味、乳香、甜味、浓稠、爽滑(-)、甜味(-)和乳香(-)。甜味和乳香偏弱以及爽滑度不够是分别导致低脂奶和部分全脂奶样品整体喜好偏低的关键感官特性。相关研究旨在为后期UHT纯牛奶消费喜好和产品感官品质研究提供基础理论和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温奶 消费喜好测试 感官特性 恰好标度 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
下载PDF
酸蚀裂缝差异化刻蚀量化研究及影响因素探讨 被引量:3
17
作者 吴霞 伊向艺 +2 位作者 黄文强 郝伟 李沁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50-256,共7页
酸液对裂缝壁面差异化刻蚀的关键因素在于酸液黏性指进的形态以及程度,但前人鲜少对2者关系进行量化表征。采用有限体积法对酸液黏性指进过程进行动态模拟,分析了不同黏度比、黏度差、密度差条件下的指进形态变化规律,并通过指进程度定... 酸液对裂缝壁面差异化刻蚀的关键因素在于酸液黏性指进的形态以及程度,但前人鲜少对2者关系进行量化表征。采用有限体积法对酸液黏性指进过程进行动态模拟,分析了不同黏度比、黏度差、密度差条件下的指进形态变化规律,并通过指进程度定义了描述差异化刻蚀程度的参数,对不同条件下的差异化刻蚀程度进行定量表征。结果显示,排量为5m^3/min条件下,满足黏度差为250~350 mPa·s,黏度比为15~20,且密度差为0~0.01 g/cm^3时,差异化刻蚀程度较大,改变不同的排量进行数学表征,酸液差异化刻蚀程度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替注入酸压 酸液黏性指进 差异化刻蚀 有限体积法
下载PDF
新政策环境下创新药物临床试验风险识别及评估 被引量:7
18
作者 安晓玲 黄文强 +1 位作者 苏雨楠 罗臻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153-1157,共5页
目的:识别并评估创新药物临床试验的风险因素,为制定其风险管控策略提供参考。方法:运用文献研究法,获取创新药物临床试验阶段的风险因素,进行分类整理,初步形成风险评价指标,并在此基础上设计调查问卷;通过采用面谈访问、问卷调查等方... 目的:识别并评估创新药物临床试验的风险因素,为制定其风险管控策略提供参考。方法:运用文献研究法,获取创新药物临床试验阶段的风险因素,进行分类整理,初步形成风险评价指标,并在此基础上设计调查问卷;通过采用面谈访问、问卷调查等方式,邀请4家三甲医院及1家合同研究组织的54位专家进行评分;运用SPSS 24.0软件对风险事件状态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与结论:形成的风险评估体系包括政策法律风险、临床试验机构风险、试验方案设计风险等9项一级指标,行业政策和法律法规变化、知识产权风险等31项二级指标。经分析,创新药物临床试验风险因素主要为药品及生物样本管理风险、试验方案设计风险、临床试验机构风险、安全性报告管理风险、伦理审查风险、政策法律风险和受试者管理风险等。临床试验相关方需要重点监测各风险因素,建立动态化的监控管控机制和实施保障机制,有效预防和管控风险,促进临床试验顺利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药物临床试验 新政策环境 主成分分析法 风险识别 风险评估
下载PDF
颅脑手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相关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吕东 朱盛 +3 位作者 邹松 黄文强 周亮 王东华 《现代医药卫生》 2019年第9期1352-1358,共7页
目的分析颅脑手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为减少颅脑手术后发生颅内感染提供依据。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PubMed、Scopuss、Karger、EBSCO+Medline、Embase、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所收录的颅脑术后并发颅内感染的相关文... 目的分析颅脑手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为减少颅脑手术后发生颅内感染提供依据。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PubMed、Scopuss、Karger、EBSCO+Medline、Embase、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所收录的颅脑术后并发颅内感染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间为2009-2018年,采用Newcastle-Ottawa Scale(NOS)量表评价文献,采用STATA12.0分析数据。结果最终纳入符合条件的研究30项,共计36 773例患者。分析结果显示,颅脑手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切口类型、二次手术、术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术后脑脊液漏、手术时间、术中留置引流,而年龄、合并糖尿病、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手术部位、急诊手术与术后发生颅内感染无关。围手术期使用激素与颅脑术后发生颅内感染存在争议。结论避免再次手术、脑脊液漏、不必要的引流,以及缩短手术时间将利于减少颅内感染发生,对于污染切口及术后GCS评分小于8分的患者更需警惕颅脑术后发生颅内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手术 颅内感染 危险因素 META分析
下载PDF
基于PLC控制的管道内壁自动喷砂系统设计 被引量:5
20
作者 黄文强 熊瑞平 +1 位作者 余杨杰 罗勇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112-115,共4页
目前国内仍大量存在通过手动或半自动的方式对管道内壁进行喷砂除锈处理,喷砂效率低、工作环境不安全,针对此状况,开发了一种基于PLC控制的管道内壁自动喷砂系统。阐述了管道喷砂除锈机制,分析了该自动喷砂系统的总体结构和功能,以及其... 目前国内仍大量存在通过手动或半自动的方式对管道内壁进行喷砂除锈处理,喷砂效率低、工作环境不安全,针对此状况,开发了一种基于PLC控制的管道内壁自动喷砂系统。阐述了管道喷砂除锈机制,分析了该自动喷砂系统的总体结构和功能,以及其主要的工作流程。提出了以气压传动作为动力,西门子S7-200PLC为控制核心的机电与电气相结合的控制技术,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对控制系统的硬件配置及软件编程。实践表明,该系统具有喷砂效率高、占地面积小、除锈质量高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 喷砂 除锈 气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