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胸腔镜下内乳淋巴结切除术与开放性乳腺癌改良扩大根治术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杨传盛 王美姣 +4 位作者 欧林洋 黄耀欢 罗智辉 黄仁峰 雷睿文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第21期216-219,224,共5页
目的分析胸腔镜下内乳淋巴结切除术与开放性乳腺癌改良扩大根治术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粤北人民医院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50例乳腺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行开放性乳腺癌改良扩大根治术,观察组... 目的分析胸腔镜下内乳淋巴结切除术与开放性乳腺癌改良扩大根治术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粤北人民医院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50例乳腺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行开放性乳腺癌改良扩大根治术,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胸腔镜下内乳淋巴结切除术。对两组围术期指标、并发症总发生率、上肢功能及生存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时间低于对照组,清除内乳淋巴结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患者上肢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上肢前屈、后伸、外展活动度降低幅度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1年内转移、复发及病死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总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腔镜下内乳淋巴结清除术与开放性乳腺癌改良扩大根治术相比,具有恢复快、出血量少、清除患者内乳淋巴结数量较多等优势,且安全性较高,对患者上肢功能损伤较小,提高患者1年内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下内乳淋巴结清除术 乳腺癌 改良扩大根治术 上肢功能
下载PDF
基于GRACE的京津冀地下水储量变化时空演变格局 被引量:4
2
作者 刘芳芳 黄耀欢 +2 位作者 姚华荣 韩嘉福 任红艳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74-882,共9页
基于2003—2019年GRACE陆地水储量变化数据和全球陆地水文模型(global land data assimilation system,GLDAS)数据反演京津冀地下水储量变化,运用时空分析方法对地下水等效水高变化进行时空演变特征分析。在空间变化上,整个京津冀地下... 基于2003—2019年GRACE陆地水储量变化数据和全球陆地水文模型(global land data assimilation system,GLDAS)数据反演京津冀地下水储量变化,运用时空分析方法对地下水等效水高变化进行时空演变特征分析。在空间变化上,整个京津冀地下水等效水高变化速率约为-51.77 mm/a,其中:北京市变化速率最低,约为-38.15 mm/a;天津市变化速率最高,约为-62.85 mm/a;河北省变化速率与区域平均变化水平相当,约为-52.42 mm/a。基于Sen Slope和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法分析得出西部、西南部和中部地区地下水等效水高下降趋势最明显,东北部下降趋势最小。在时间变化上,地下水等效水高变化具有一定的季节性规律:夏季变化速率最大,约为-75.99 mm/a;冬季变化速率最小,约为-37.24 mm/a;春秋两季的变化速率大致相同,分别为-52.34 mm/a和-48.21 mm/a。在影响因素分析中,人类活动是引起京津冀地区地下水等效水高变化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可为科学掌握京津冀地下水储量时空变化规律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CE 地下水 GLDAS 时空格局 京津冀
下载PDF
Geographical features and development models of estuarine cities
3
作者 CHEN Mingxing XIAN Yue +2 位作者 huang yaohuan SUN Zhigang WU Chengbin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24年第1期25-40,共16页
Cities are the key areas for human beings to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in the future.Estuarine cities are a special type of coastal city in urgent need of a clear definition.This paper proposed that estuar... Cities are the key areas for human beings to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in the future.Estuarine cities are a special type of coastal city in urgent need of a clear definition.This paper proposed that estuarine cities are cities developed on the coast where rivers and oceans meet and defined four connotations,including the intersection of rivers and marine water systems,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land and oceans,the location advantages of connecting rivers and seas,and the important fragility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We used Hydro SHEDS,OSM,GPW,and urban socioeconomic statistics and selected 50 estuarine cities with large rivers as representatives to summarize the main geographical basis and socioeconomic characteristics.Cities are primarily found in low-altitude,flat regions with average annual temperatures that mainly vary from 10℃to 25℃,relatively abundant precipitation,and extensive biological resources.There are substantial variations in the socioeconomic features of estuarine cities.We proposed eight development patterns,including open and inclusive city spirit,high-quality livable cities,high-quality development driven by innovation,integration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communication with ports and cities,construction of an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er,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nd restoration,active promotion of cultural tourism,and positive international exchang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tuarine cities great rivers development models SUSTAINABILITY physical geography socioeconomy
原文传递
中国公里网格GDP分布数据集 被引量:17
4
作者 黄耀欢 江东 付晶莹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01期I0045-I0048,140-143,共8页
GDP空间化即是以一定尺寸的地理网格单元代替行政单元,便于与土地利用、生态环境背景数据等自然要素数据进行分析整合,为促进多领域之间数据共享,实现空间统计综合分析提供极有力的支持。中国公里网格GDP空间分布数据集是在综合分析了... GDP空间化即是以一定尺寸的地理网格单元代替行政单元,便于与土地利用、生态环境背景数据等自然要素数据进行分析整合,为促进多领域之间数据共享,实现空间统计综合分析提供极有力的支持。中国公里网格GDP空间分布数据集是在综合分析了人类活动形成的土地利用格局与GDP的空间互动规律的基础上,建立分产业(一、二、三产业)GDP数量与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相关性模型。在区位理论、空间统计学的支持下,综合分析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空间特征和区域差异,进行定量表达和分层分区。在每个子区内,选择一定数量的具有代表性的县,作为建模的样本县,在样本县各项数据的基础上建立GDP空间分布模型,利用该模型对GDP分县统计数据空间化,从而生成1 km网格的GDP空间分布数据。为了对GDP数据的精度进行校验,在我国东部、中部及西部共选取了40个具有完整的GDP数据的乡(镇)进行校验,结果显示,空间化GDP数据的相对误差在6%到17%之间。该数据集实现了我国GDP数据的空间定量模拟,建立了统一空间坐标参数、统一数据格式、统一的数据和元数据标准的全国1 km网格GDP分布数据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GDP 公里网格 空间分布
原文传递
融合数字表面模型的无人机遥感影像城市土地利用分类 被引量:26
5
作者 宋晓阳 黄耀欢 +1 位作者 董东林 张飞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03-711,共9页
城市土地利用是城市生态学中的关键问题,深入了解城市的土地利用对合理规划城市功能分区、提升用地效益、促进区域经济与环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分类研究一直是城市规划学和城市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快速发... 城市土地利用是城市生态学中的关键问题,深入了解城市的土地利用对合理规划城市功能分区、提升用地效益、促进区域经济与环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分类研究一直是城市规划学和城市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快速发展的无人机技术为城市土地利用分类提供了丰富的数据支撑,基于无人机遥感影像建立的数字表面模型(DSM)和数字正射影像(DOM)可以有效提高城市土地利用分类的精度。为了充分利用无人机遥感影像的丰富信息,本文提出了一种融合高分辨率DOM和DSM的城市土地利用分类方法。本文融合了DOM和DSM作为数据源。在面向对象分类方法的基础上,DSM分别被用于多尺度分割过程中像元融合的最终阈值和地物分类过程中的地物高度特征。该方法在天津市宝坻区的京津新城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相对于最初的多尺度分割方法,融合DSM后的多尺度分割方法的分割质量指数(QR)、过分割指数(OR)、欠分割指数(UR)和综合指数(CR)都有所降低,分割效果明显提高。优化后的面向对象分类方法,在分类精度上有所提高,尤其是道路、建筑物和其他建设用地。总体精度由85%提高到了87.25%,Kappa系数由0.79提高到0.82。由此可看出,优化后的面向对象分类方法可以更有效地进行城市土地利用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遥感 面向对象分类 土地利用 数字表面模型(DSM) 数字正射影像(DOM)
原文传递
作物胁迫无人机遥感监测研究评述 被引量:11
6
作者 黄耀欢 李中华 朱海涛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12-523,共12页
作物胁迫是全球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实现快速、大范围、实时的作物胁迫监测对于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作物胁迫监测方式,如田间调查、理化检测和卫星遥感监测总是受到各种田间条件或大气条件的制约。随着无人机和各种轻... 作物胁迫是全球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实现快速、大范围、实时的作物胁迫监测对于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作物胁迫监测方式,如田间调查、理化检测和卫星遥感监测总是受到各种田间条件或大气条件的制约。随着无人机和各种轻量化传感器的快速发展,其凭借高频、迅捷等优势为各种作物胁迫监测提供了一套全新的解决方案。本文在介绍了目前主流的多种无人机和传感器的基础上,首先对目前无人机遥感用于作物监测的主要胁迫类型进行了梳理,然后重点阐述了基于光谱成像和热红外传感器进行作物胁迫无人机遥感监测的应用和技术方法,最后提出了作物胁迫无人机遥感监测尚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并展望了未来无人机遥感用于作物胁迫监测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遥感监测 作物胁迫 光谱成像 热红外传感器 农业发展 评述
原文传递
入河排污口遥感排查进展评述 被引量:4
7
作者 黄耀欢 熊标 +2 位作者 杨海军 伍程斌 朱海涛 《遥感技术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4-33,共10页
入河排污口是人为污染物流入河流的最后一道关卡,对其进行精确排查在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等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首先回顾了近30 a来国内大型入河排污口排查工作情况,分别从人工实地调查、GIS台账系统建设、卫星遥感监测和无人机排查... 入河排污口是人为污染物流入河流的最后一道关卡,对其进行精确排查在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等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首先回顾了近30 a来国内大型入河排污口排查工作情况,分别从人工实地调查、GIS台账系统建设、卫星遥感监测和无人机排查4个方面进行介绍;其次,在分析了直接目视解译、基于水环境参数反演以及基于地物分类等常用入河排污口遥感监测技术的基础之上,讨论了上述方法在无人机影像上应用的局限性;再次,通过简要介绍深度学习目标检测方法原理,评述了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方法在入河排污口无人机遥感排查上的应用现状及其关键技术;最后,对深度学习在无人机影像入河排污口识别上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并对今后包括入河排污口在内的复杂地理要素的无人机遥感监测的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河排污口 排查 遥感 无人机 目标检测
原文传递
基于无人机高光谱数据的玉米叶面积指数估算 被引量:18
8
作者 程雪 贺炳彦 +3 位作者 黄耀欢 孙志刚 李鼎 朱婉雪 《遥感技术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75-784,共10页
无人机高光谱遥感是低成本、高精度获取精细尺度农作物生物物理参数和生物化学参数的新型手段,以此快速反演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对作物长势评价、产量预测具有重要意义。以山东禹城市玉米为研究对象,利用PROSAIL辐射传输模... 无人机高光谱遥感是低成本、高精度获取精细尺度农作物生物物理参数和生物化学参数的新型手段,以此快速反演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对作物长势评价、产量预测具有重要意义。以山东禹城市玉米为研究对象,利用PROSAIL辐射传输模型模拟玉米冠层反射率获取LAI特征响应波段结合相关性定量分析获取对LAI变化最为敏感的波段,并以此计算6种植被指数(Vegetation Index,VI),利用6种回归模型分别对单一特征波段和VI进行反演建模,以实测LAI评定模型精度。研究表明,光谱反射率中516、636、702、760和867 nm等波段对LAI变化最为敏感,以此建立的单一特征波段反演模型预测LAI精度R^2为0.44~0.58;RMSE为0.16~0.18,其中636 nm建立的模型(LAI=21.86exp(-29.47R636))相比其他反演模型预测精度较高(R^2=0.58,RMSE=0.16);6种植被指数与LAI高度相关,相关性系数R2为0.85~0.86,以此建立的反演模型相比单一特征波段反演模型精度有所提高,R^2为0.66~0.72,RMSE为0.12~0.14;其中mNDVI构建的LAI估算模型(LAI=exp(2.76~1.77/mNDVI))精度最高(R^2=0.72,RMSE=0.13)。无人机高光谱遥感是快速、无损监测农作物生长信息的有效手段,为指导精细化尺度作物管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高光谱 叶面积指数(LAI)
原文传递
无人机应用发展关键基础设施与低空公共航路网规划 被引量:2
9
作者 廖小罕 徐晨晨 +4 位作者 叶虎平 谭翔 房世峰 黄耀欢 林静 《中国科学院院刊》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977-988,共12页
当代无人机特点是数量众多、应用范围广、活跃频次高和用户众多。对于安全运行,高标准的无人机软硬件系统可靠性和鲁棒性至关重要。无人机运行高度依赖于新技术和外部高技术基础设施。其中,低空公共航路网(又称低空“天路”)是一种保障... 当代无人机特点是数量众多、应用范围广、活跃频次高和用户众多。对于安全运行,高标准的无人机软硬件系统可靠性和鲁棒性至关重要。无人机运行高度依赖于新技术和外部高技术基础设施。其中,低空公共航路网(又称低空“天路”)是一种保障低空无人机安全和高效运行的关键新型基础设施。深入研究与推进低空“天路”为核心的无人机应用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发展城市空中交通网、助力智慧交通发展非常有意义。文章在梳理无人机应用关键基础设施的基础上,进行了基于低空“天路”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未来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应用 基础设施 低空公共航路网
原文传递
面向无人机应用的低空空域资源研究探讨 被引量:10
10
作者 廖小罕 黄耀欢 徐晨晨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607-2620,共14页
相对于无人机技术及其应用的快速发展,承载无人机作业的低空空域资源的相关研究却相对滞后。本文从地理学的视角,对面向无人机应用的低空空域资源研究的相关关键问题进行了阐述。首先,从理论层面对低空空域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经济... 相对于无人机技术及其应用的快速发展,承载无人机作业的低空空域资源的相关研究却相对滞后。本文从地理学的视角,对面向无人机应用的低空空域资源研究的相关关键问题进行了阐述。首先,从理论层面对低空空域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经济属性进行了界定,在国家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体系中应加大关注;其次,分析了低空空域资源无人机应用的现状,对制约面向无人机应用的低空空域资源自然、社会两大方面的限制因素进行了归类分析,指出地理学的介入将加快其开发利用进程;最后,构建了由3大类9小类指标构成的低空空域资源量测度指标,提出了"资源非冲突、安全保障、效益优先、兼顾公平"的低空空域资源量测度4大基本原则,并由此形成了以国土范围(S)、真高(H)和时间(t)为基本三要素的低空空域资源量测度方法理论模型框架。从地理学的角度对低空空域资源研究进行的探索和思考,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地理学和航空学的交叉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低空空域 资源利用 资源量 地理学
原文传递
A Parallel Line Segment Intersection Strategy Based on Uniform Grids
11
作者 ZHOU Qin ZHONG Ershun huang yaohuan 《Geo-Spatial Information Science》 2009年第4期257-264,共8页
The line segment intersection problem is one of the basic problems in computational geometry and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spatial analysis in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GIS). Lots of traditional algorithms study... The line segment intersection problem is one of the basic problems in computational geometry and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spatial analysis in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GIS). Lots of traditional algorithms study the problem in a serial environment. However, in GIS, a spatial object is much more complicated and is considered to be always composed of multiple line segments, and one line segment connects another line segment at its endpoint. On the other hand, along with the advances made in computer hardware, more and more personal computers have multiple cores or CPUs equipped. Thus, to make full use of the increasing computing resources, parallel technique is applied as one of the most available methods. Apparently, the traditional algorithms should be improved to take advantage of the technologies. Under these circumstances, based on the modified uniform grid algorithm, which is adapted to dealing with spatial objects in GIS, this paper proposes a parallel strategy in a shared memory architecture. Also, experimental results are given in the final part of this paper to demonstrate the efficiency this strategy bring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e-segment intersection parallel computing GI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