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量水蒸气条件下低温表面结霜过程的实验研究
1
作者 赖天伟 刘学 +2 位作者 黄知龙 赵波 侯予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1-128,共8页
为研究微量水蒸气在低温表面上的结霜过程,搭建了低温表面微量水汽混合湿氮气的可视化结霜实验台。实验对比了常规湿度和微量水汽含量条件下,-180℃冷表面上常温氮气流中水蒸气结霜过程和形态,研究了不同微量水汽含量以及环境压力对低... 为研究微量水蒸气在低温表面上的结霜过程,搭建了低温表面微量水汽混合湿氮气的可视化结霜实验台。实验对比了常规湿度和微量水汽含量条件下,-180℃冷表面上常温氮气流中水蒸气结霜过程和形态,研究了不同微量水汽含量以及环境压力对低温结霜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常规湿度条件下冷凝-冻结机制主导的结霜过程,微量水蒸气(体积分数71×10^(-6))在低温表面主要通过凝华机制生成微小冰晶沉积在冷表面,形成不均匀分布的无明显枝干的霜晶,随后形成平整疏松的霜层。凝华机制主导的霜层生长过程主要体现为霜层厚度的增大,而密度无明显增大。在微量水蒸气条件下,随着水汽含量由1.53×10^(-6)升高至500×10^(-6),霜层逐渐增厚并伴随着霜层形态由平坦均匀薄层向簇状霜团转变,增大的接触面积使霜层生长速率加快。环境压力由109 kPa升高至190 kPa时,增大的水蒸气分压本质上是由水蒸气绝对含量增加引起,霜层生长加快,表面的不平整程度会升高,霜晶形态更丰富。随时间推移,同一时刻不同环境压力下霜层厚度的差异逐渐增大。最后拟合了适用于低温表面上微量水蒸气条件下的无量纲霜层厚度关联式,整体误差在±20%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霜 微量水 低温表面 霜层厚度 无量纲关联式
下载PDF
右江盆地金、锑成矿过程:来自晴隆锑矿床和泥堡金矿床萤石LA-ICP-MS微量元素研究的制约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林林 陈军 +7 位作者 杜丽娟 杨瑞东 黄智龙 杨再风 高军波 吉彦冰 谭泽东 刘旭阳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9-419,共21页
位于“滇-黔-桂”接壤处的右江盆地中发育大量的金、锑矿床,金、锑相互伴生,具共生分异特征。然而,金、锑之间的成矿联系和成矿过程异同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工作。萤石作为热液矿床中广泛出现的脉石矿物,前人已经对其开展了大量的研究用... 位于“滇-黔-桂”接壤处的右江盆地中发育大量的金、锑矿床,金、锑相互伴生,具共生分异特征。然而,金、锑之间的成矿联系和成矿过程异同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工作。萤石作为热液矿床中广泛出现的脉石矿物,前人已经对其开展了大量的研究用于揭示矿床的形成过程。右江盆地中的晴隆锑矿床和泥堡金矿床具有相似的成矿时代以及围岩蚀变特征,是研究金、锑共生分异的理想对象。因此,本文选择晴隆锑矿床和泥堡金矿床中与成矿相关的萤石展开原位LA-ICP-MS微量元素研究,旨在揭示金、锑矿床成矿过程的差异。萤石矿物化学及阴极发光(CL)研究显示,晴隆锑矿床中与成矿相关的萤石沉淀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稀土元素呈LREE富集HREE亏损的右倾特征,第二阶段呈“中稀土(MREE)”富集,第三阶段沉淀的萤石基本继承了第二阶段的稀土元素的配分特征,但ΣREE更低。整体上,随着成矿过程进行,三个阶段萤石ΣREE随着成矿过程逐渐下降,且均伴随Ce的负异常。泥堡金矿床中与成矿相关的萤石沉淀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萤石稀土元素也呈右倾特征,第二阶段萤石呈MREE富集特征,整体上与晴隆萤石大致相似。不同阶段萤石Y/Ho、La/Ho、Tb/Ca和Tb/La图解显示,锑、金矿床中成矿早阶段和晚阶段萤石具有不同成因特征。其中,成矿早阶段萤石主要为热液充填成因,成矿晚阶段与水/岩反应密切相关,随着水/岩反应加剧,大量围岩组分进入流体形成晚阶段萤石。同时,这一过程导致成矿流体pH的逐渐升高和稀土元素总量的逐渐降低。综合分析认为,锑成矿流体为酸性流体,强烈的水/岩反应促使碳酸盐岩围岩溶解形成大量的萤石;同时成矿环境p H的增高和成矿流体温度的降低可能是导致辉锑矿大量沉淀的原因之一;而金成矿流体呈弱酸-中性特征,去碳酸岩化作用不彻底,形成少量萤石并伴生大量白云石,有利于大量含金黄铁矿的形成。通过对已有的锑矿床中辉锑矿及成矿阶段脉石矿物稀土元素研究数据统计发现,成矿阶段脉石矿物稀土元素呈MREE富集特征可能是大量辉锑矿对轻稀土元素(La)的富集作用所导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ICP-MS 微量元素 萤石 金-锑矿床 右江盆地
下载PDF
西湖凹陷平北地区武云亭凝析气田形成条件与成藏特征 被引量:1
3
作者 屈童 黄志龙 +3 位作者 李天军 杨易卓 王柏然 王瑞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47-265,共19页
基于对武云亭地区烃源岩、储层、圈闭等油气藏形成基本条件的总结,系统分析油气特征及来源、压力分布与断层封闭、油气充注历史及油气运聚成藏过程,建立武云亭凝析气田成藏模式。研究表明,武云亭洼广泛分布的煤系烃源岩和宁波27主洼烃... 基于对武云亭地区烃源岩、储层、圈闭等油气藏形成基本条件的总结,系统分析油气特征及来源、压力分布与断层封闭、油气充注历史及油气运聚成藏过程,建立武云亭凝析气田成藏模式。研究表明,武云亭洼广泛分布的煤系烃源岩和宁波27主洼烃源岩生烃能力强、断层和砂岩尖灭耦合形成大型构造-岩性复合圈闭、三角洲沉积优质储集体发育、有利的断-砂配置、盖层质量好等因素共同构成了武云亭凝析气田形成的基础。武云亭油气田平湖组中下部成藏组合具有“武云亭洼煤系源岩供烃、源内持续弱超压充注”成藏特征;中上部成藏组合具有“武云亭洼和宁波27洼双源供烃、侧向持续强充注”成藏特征,早期双向来源原油与晚期大规模侧向来源高熟气混合形成凝析气藏。武云亭油气田总体上具有“早期油晚期气,多期成藏,连续充注”的特征,建立“多源持续强充注-断砂联控”成藏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藏特征 成藏模式 平湖组 武云亭凝析气田 西湖凹陷
下载PDF
羌塘盆地双湖地区索瓦组烃源岩芳烃地球化学特征及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杨易卓 赵珍 +6 位作者 黄志龙 唐友军 李梦茹 屈童 潘永帅 王柏然 于瑾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55-667,共13页
为认识羌塘盆地双湖地区索瓦组烃源岩有机质来源、沉积环境及成熟度,本研究采用抽提分离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等技术分析了双湖地区索瓦组烃源岩中芳烃类化合物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双湖地区索瓦组烃源岩中存在较高丰度的1,2,5-三甲... 为认识羌塘盆地双湖地区索瓦组烃源岩有机质来源、沉积环境及成熟度,本研究采用抽提分离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等技术分析了双湖地区索瓦组烃源岩中芳烃类化合物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双湖地区索瓦组烃源岩中存在较高丰度的1,2,5-三甲基萘、9-甲基菲、惹烯、?及三芳甾烷系列化合物等,指示了高等植物的母质来源。三芴、二苯并噻吩及三芳甾烷系列化合物的分布特征指示索瓦组烃源岩沉积于还原环境。萘、菲、二苯并噻吩及三芳甾烷系列化合物等成熟度参数表明,羌塘盆地双湖地区索瓦组烃源岩已达到成熟阶段。综合有机质丰度及类型分析,认为羌塘盆地索瓦组烃源岩具有一定油气资源勘探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羌塘盆地 索瓦组 烃源岩 芳烃地球化学特征 母质来源 成熟度 沉积环境
下载PDF
致密砂岩储层孔隙结构分形与分级评价——以莺歌海盆地乐东区黄流组为例 被引量:4
5
作者 赵静 黄志龙 +2 位作者 张景缘 邓广君 许马光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95-308,共14页
[目的]明确致密砂岩储层孔喉微观形态,划分储层孔隙结构级次,多角度半定量评价储层的储集特征和渗流能力,有助于明确具有高效产能潜力的储层类型。[方法]以莺歌海盆乐东区黄流组致密砂岩为例,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高压压汞等实验手... [目的]明确致密砂岩储层孔喉微观形态,划分储层孔隙结构级次,多角度半定量评价储层的储集特征和渗流能力,有助于明确具有高效产能潜力的储层类型。[方法]以莺歌海盆乐东区黄流组致密砂岩为例,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高压压汞等实验手段,开展储层孔隙结构分形维数计算与分级评价的研究。[结果]致密砂岩储层质量的影响因素之一是大孔喉孔隙结构;分形维数越接近3,孔隙结构越复杂,连通的大孔喉越少。依据孔喉分级特征、成岩相、孔隙结构复杂程度,建立了孔隙结构分级评价的四类模型:类型Ⅰ为小孔喉优势型储层,强胶结成岩相,大孔喉孔隙度占比小于45%,D_(max)值为2.75~2.90,致密储层;类型Ⅱ为大—小孔喉连续型储层,弱胶结—弱溶蚀成岩相,大孔喉孔隙度占比45%~70%,D_(max)值为2.70~2.85,低渗储层;类型Ⅲ为大孔喉优势型储层,强溶蚀成岩相,大孔喉孔隙度占比大于70%,D_(max)值为2.55~2.65,优质储层;类型Ⅳ为大孔喉单峰型储层,强压实成岩相,大孔喉孔隙度占比50%~60%,D_(max)值为2.65~2.75,低渗储层。通过Fisher判别方法,建立储层类型测井预测模型,对比储层类型与气测响应和储层含气饱和度,发现Ⅲ类储层的产气效能高,具有勘探价值。[结论]研究成果为致密砂岩储层评价与分类提供了新思路,明确了储层孔隙结构对气水分布存在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莺歌海盆地 致密砂岩储层 高压压汞 孔隙结构分形
下载PDF
西湖凹陷中央反转带花港组储层成岩演化南北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6
作者 刘创新 高红艳 +6 位作者 刘彬彬 李文俊 黄志龙 屈童 杨易卓 夏瑜 单理军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53-1365,共13页
东海盆地西湖凹陷花港组砂岩储层作为西湖凹陷的重要勘探目的层,储层非均质性研究至关重要,笔者等基于储层成岩作用和成岩演化分析,明确中央反转带南北差异,进一步分析其差异成因。研究结果表明,北部地区具有更强的压实作用和溶蚀作用,... 东海盆地西湖凹陷花港组砂岩储层作为西湖凹陷的重要勘探目的层,储层非均质性研究至关重要,笔者等基于储层成岩作用和成岩演化分析,明确中央反转带南北差异,进一步分析其差异成因。研究结果表明,北部地区具有更强的压实作用和溶蚀作用,纵向上以3500 m和4000 m为界划分为酸性、酸碱过渡和碱性3个成岩带,经历两期硅质胶结和三期钙质胶结;而南部地区埋深浅、地温低,仅具有两期钙质胶结,纵向上以4000 m为界划分为酸性和碱性两个成岩带;由于北部地区具有更多的岩浆岩母源贡献使得储层抗压实能力较差,遭受压实更强,但烃源岩较强的生烃强度使得储层遭受溶蚀作用更强,因此北部地区花港组储层具有低孔高渗的特征。该研究对优质储层发育研究和甜点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演化 影响因素 花港组 中央反转带 西湖凹陷
下载PDF
竹根七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罗维 黄治龙 +1 位作者 何志龙 张宝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25-234,共10页
目的总结竹根七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为该属植物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检索竹根七属植物的国内外相关文献,并进行归类、分析和总结。结果竹根七属植物包括4个种,该属植物主要含有挥发油、甾体类、黄酮类、酚酸... 目的总结竹根七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为该属植物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检索竹根七属植物的国内外相关文献,并进行归类、分析和总结。结果竹根七属植物包括4个种,该属植物主要含有挥发油、甾体类、黄酮类、酚酸类等化学成分,具有抗菌、抗炎、抗肿瘤、抗氧化等药理活性。结论竹根七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可为该属植物进一步的药效物质基础、质量控制、临床应用及产品研究提供参考,但该属植物的“成分-药效-代谢-靶点”多维度关系仍需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根七属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下载PDF
尿氧分压监测对成人心脏手术相关急性肾损伤的早期预测价值
8
作者 黄志龙 高溪媛 刘勇 《新疆医学》 2024年第2期123-126,135,共5页
目的探讨术中尿氧分压监测对行心肺转流下心脏手术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的预测价值。方法择期行心肺转流下心脏手术的患者46例,年龄在44岁-65岁。麻醉诱导后,监测并记录患者在整个手术期间的连续尿氧分压数值,计算患者的尿氧分压平均值,... 目的探讨术中尿氧分压监测对行心肺转流下心脏手术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的预测价值。方法择期行心肺转流下心脏手术的患者46例,年龄在44岁-65岁。麻醉诱导后,监测并记录患者在整个手术期间的连续尿氧分压数值,计算患者的尿氧分压平均值,根据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提出的标准将患者分为急性肾损伤组和非急性肾损伤组。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急性肾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尿氧分压平均值对急性肾损伤组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与非急性肾损伤组相比,急性肾损伤组患者的尿氧分压平均值、年龄、高血压史、手术复杂程度、手术时间及术后CV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尿氧分压平均值和高血压病史是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尿氧分压平均值的临界值为37.5 mmHg时,约登指数最大,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100%和28%,预测急性肾损伤的曲线下面积为0.827。结论尿氧分压平均值和高血压病史是急性肾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尿氧分压平均值<37.5 mmHg可以作为预测急性肾损伤发生的指标,为急性肾损伤的预防和诊断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损伤 心脏手术 尿氧分压 早期 预测价值
下载PDF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Mechanism of High-quality Reservoirs in the Lacustrine Hyperpycnal System:The 2nd Member of the Lower Jurassic Sangonghe Formation,Qiudong Subsag,Turpan-Hami Basin,NW China
9
作者 LI Zhiyuan huang zhilong +6 位作者 WANG Junhui WANG Boran YAO Wenjiao JIA Xueli YANG Yizhuo PAN Yongshuai WU Yunfei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6期1533-1556,共24页
Hyperpycnal deposits has gradually emerged as a current research hotspot,with a special focus on lacustrine hyperpycnal deposits.However,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and distribution of high-quality re... Hyperpycnal deposits has gradually emerged as a current research hotspot,with a special focus on lacustrine hyperpycnal deposits.However,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and distribution of high-quality reservoirs in hyperpycnal deposits remains insufficient.In this study,the formation mechanism and distribution of high-quality reservoirs in the second member of the Sangonghe Formation are studied through sedimentology,petrology,and geochemistry,and 10 types of lithofacies were identified in the depositional sequences of the hyperpycnal flow.These can be summarized as gravelly bed to suspended load lithofacies association(GBS),gravelly reverse to normal compound-graded(GNR),coarse-grained sandy suspended load(CSS),and fine-grained sandy suspended load(FSS)lithofacies associations.The hyperpycnal system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individual units:restricted channel,unrestricted channel,lobe,and levee.The reservoir quality varies with lithofacies.Gravelly bed load lithofacies has coarse grain sizes,high content of rigid minerals,and soluble components,such as magmatic rock fragments.Therefore,the gravelly bed load lithofacies reservoir has developed dissolution pores and well-preserved pore throats.Its reservoir quality is good.GBS and GNR are the main lithofacies associations in the restricted channel,where type I and type II reservoirs developed.The unrestricted channel is dominated by the CSS lithofacies association,with type III reservoirs developed.The lobe is dominated by the CSS and FSS lithofacies associations,with type III and type IV reservoirs developed.High-quality reservoirs mainly develop in the restricted and unrestricted channels,whereas reservoirs in the lobe have poor quality.The levees are dominated by siltstone and gray mudstone and are generally nonreservoi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perpycnal flow lithofacies reservoir quality reservoir evolution depression lacustrine basin
下载PDF
苏州轨道交通无柱车站结构选型与受力分析
10
作者 殷建 黄治龙 +1 位作者 陈祥达 沈何杰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9-124,128,共7页
[目的]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所处场地狭小或净高富余时,为了创造大空间视觉效果,通常采用无柱结构形式。为了达到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目标,需对该无柱车站进行结构选型和受力分析。[方法]以苏州轨道交通8号线时家桥站工程为依托,采用有限... [目的]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所处场地狭小或净高富余时,为了创造大空间视觉效果,通常采用无柱结构形式。为了达到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目标,需对该无柱车站进行结构选型和受力分析。[方法]以苏州轨道交通8号线时家桥站工程为依托,采用有限元计算方法,详细分析了车站顶、中、底板采用不同结构形式时的受力特性,并提出该车站的整体结构方案。[结果及结论]无柱车站采用全拱形顶板时的受力和经济性最好;通过在车站站台层设一排柱,既改善中板受力,又利于楼扶梯孔洞的开设;底板从受力和经济性考虑采用全拱形最好,考虑施工的便利性和变形控制要求,也可采用平底拱形式。本站采用无柱拱形顶板+梁柱形式中板+平底拱形底板的结构形式,充分发挥拱形结构的受力特性,在工程造价变化不大的前提下,利用车站的富余净空,提升了站内公共区的大空间视觉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无柱车站 结构选型 受力
下载PDF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新型电力系统无功电压优化控制
11
作者 周良才 周毅 +3 位作者 沈维健 黄志龙 李雷 李艺丰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82-189,共8页
新型电力系统框架下可再生能源的随机性和波动性、负荷的主动性以及电网的电力电子化使得电网的运行方式和实时控制面临着新的挑战。无功电压优化控制是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针对可再生能源系统的大规模接入、储能系统的灵活配... 新型电力系统框架下可再生能源的随机性和波动性、负荷的主动性以及电网的电力电子化使得电网的运行方式和实时控制面临着新的挑战。无功电压优化控制是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针对可再生能源系统的大规模接入、储能系统的灵活配置带来的无功电压控制问题,提出了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电网无功电压优化控制方法,综合考虑运行效率、经济性和安全性建立电网无功优化模型,利用马尔可夫决策过程将无功优化问题转化为强化学习序贯决策优化,充分考虑无功调压设备时间、空间耦合特性,利用深度确定性梯度算法(deep deterministic policy gradient,DDPG)进行模型求解。最后,在改进的IEEE 33算例上进行仿真验证,通过对比验证了文中所提方法在无功优化决策过程中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强化学习 马尔可夫决策过程 新型电力系统 无功优化
下载PDF
西南特提斯川滇黔成矿区富锗铅锌矿床成矿理论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22
12
作者 韩润生 吴鹏 +6 位作者 张艳 黄智龙 王峰 金中国 周高明 石增龙 张长青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54-573,共20页
川滇黔铅锌多金属成矿区位于特提斯成矿域与环太平洋成矿域交界地带的扬子陆块西南缘,并广泛分布了全球罕见的碳酸盐岩容矿的后成热液型富锗铅锌多金属矿床,其铅锌品位特高、储量大、富含稀散元素锗和贵金属银,经济价值巨大,备受广泛关... 川滇黔铅锌多金属成矿区位于特提斯成矿域与环太平洋成矿域交界地带的扬子陆块西南缘,并广泛分布了全球罕见的碳酸盐岩容矿的后成热液型富锗铅锌多金属矿床,其铅锌品位特高、储量大、富含稀散元素锗和贵金属银,经济价值巨大,备受广泛关注。针对制约该区深部找矿突破的成矿构造动力学背景及其响应机制、矿源—输运—聚集成矿过程、铅锌锗元素超常富集—巨量聚集成矿机制、矿床类型归属与铅锌多金属成矿系统等重大理论问题,历经20余年,通过区域地球物理剖面探测、矿田构造解析、典型矿床精细解剖及矿床地球化学、实验地球化学等系统研究,在成矿理论方面取得重要研究进展:(1)提出了富锗铅锌矿形成于印支期碰撞造山过程的陆内走滑构造系统,解析并厘定了断褶构造组合样式及成矿构造体系,建立了构造分级成矿-控矿、矿体空间定位模式;(2)系统概括了矿化空间组合结构及矿床成矿规律,查明了"矿源—输运—聚集"成矿过程,揭示了铅锌共生分异机制及铅锌锗超常富集成矿机制;(3)提出了具有一定普适性的会泽型铅锌矿床新类型,建立了矿床成矿系统及流体"贯入"—交代成矿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陆内走滑构造系统控矿—流体"贯入"-交代成矿论(构造控矿—流体"贯入"成矿论)。应用该理论研发出适用于该类矿床深部勘查技术方法系列,取得了近些年来川滇黔地区一系列找矿突破和新进展。该研究进展不仅为川滇黔成矿区矿床勘查技术研发及深部找矿突破提供了理论支撑,而且将在扬子陆块西南缘乃至特提斯成矿域的类似矿床研究和找矿勘查部署中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理论研究进展 陆内走滑构造系统 富锗铅锌矿床 川滇黔成矿区 特提斯成矿域
下载PDF
水平井柱塞气举排液技术在长庆气田的应用 被引量:10
13
作者 韩强辉 黄志龙 +3 位作者 杨焕英 惠艳妮 樊莲莲 李丽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10-214,共5页
截至2017年底,长庆气田投产水平井1326口,低于临界携液流量的气井占比37.7%,积液问题凸显。针对长庆低渗透气田水平井存在井斜角过大、井下工具投放困难的技术难题,开展了水平井柱塞气举技术研究。根据长庆低渗透气田水平井管柱结构特点... 截至2017年底,长庆气田投产水平井1326口,低于临界携液流量的气井占比37.7%,积液问题凸显。针对长庆低渗透气田水平井存在井斜角过大、井下工具投放困难的技术难题,开展了水平井柱塞气举技术研究。根据长庆低渗透气田水平井管柱结构特点,提出了"自缓冲柱塞与井下单流装置接力式举液"的技术思路,实现了柱塞举升与气井依靠自身能量举升的有机结合,并研发设计了适用于大斜度井段的单流装置、自缓冲柱塞。截至2017年底,在33口井进行了现场应用,平均日增气0.93×104 m3、日增液0.86 m3,应用效果良好。该研究为长庆低渗透气田水平井排水采气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柱塞气举排液 全井筒积液 单流装置 自缓冲柱塞 长庆气田 低渗透气田
下载PDF
锗的地球化学及资源储备展望 被引量:30
14
作者 叶霖 韦晨 +4 位作者 胡宇思 黄智龙 李珍立 杨玉龙 王浩宇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11-728,共18页
锗是众多高新技术领域的重要原材料,随着无人驾驶、5G、太阳能电池和催化剂等产业的飞速发展,锗在中国及全球未来需求量将十分巨大,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许多国家将其作为国家重要战略资源进行严格控制、管理和储备,因此,锗资... 锗是众多高新技术领域的重要原材料,随着无人驾驶、5G、太阳能电池和催化剂等产业的飞速发展,锗在中国及全球未来需求量将十分巨大,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许多国家将其作为国家重要战略资源进行严格控制、管理和储备,因此,锗资源的地质勘探和战略储备是今后国家持续发展的重要需要。文章总结了锗的地球化学性质、晶体化学及矿物学、地球化学行为控制因素、全球富锗矿床类型等,根据我国锗资源特征,结合“川滇黔铅锌矿集区”内多数矿床中锗超常富集普遍现象,提出该区可作为中国锗资源战略储备基地,具有巨大潜在经济价值。开展“川滇黔铅锌矿集区”锗超常富集机理研究,不仅可以补充和完善锗地球化学行为的科学内容,提供认识该区铅锌成矿作用的重要地球化学信息,更重要的是为地质勘探的深入和综合利用该区锗资源提供科学依据,从而为建立中国锗资源战略储备基地提供实际地质地球化学支撑。虽然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锗生产国和出口国,但其产品多为初级产品,加强锗产品深加工研发不仅具有广阔的前景,也将是中国锗资源综合利用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稀散元素 战略资源基地 地球化学性质 超常富集机理 川滇黔铅锌矿集区
下载PDF
原油物性演化规律新发现及其对页岩油勘探的启示 被引量:5
15
作者 高岗 刘诗局 +6 位作者 靳军 张紫恒 柳广弟 向宝力 黄志龙 康积伦 刚文哲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561-1575,共15页
针对烃源岩生成的原油物性随热演化如何变化的问题,本文基于对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下二叠统风城组和吉木萨尔凹陷中二叠统芦草沟组下段源储紧邻自生自储页岩油物性、地化特征、成藏特征及原油物性与烃源岩热演化关系的分析,综合烃源岩生... 针对烃源岩生成的原油物性随热演化如何变化的问题,本文基于对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下二叠统风城组和吉木萨尔凹陷中二叠统芦草沟组下段源储紧邻自生自储页岩油物性、地化特征、成藏特征及原油物性与烃源岩热演化关系的分析,综合烃源岩生烃热模拟实验结果与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首次确认了咸化湖相烃源岩生成的原油物性与烃源岩热演化程度之间的变化规律。认为页岩油源岩生成的原油密度和黏度具有随热演化程度增强先增加而后降低的规律,其中生油高峰附近生成的原油非烃相对含量、密度和黏度最高。该认识不仅是对已有的石油地质学中原油物性随热演化规律认识的进一步厘定和修正,而且对页岩油甜点段、甜点区的选择以及页岩油原位转化等都有极为重要和现实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物性 页岩油气 咸化湖相 风城组 芦草沟组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黔东南坑头金矿床热液蚀变特征及成矿过程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军 吉彦冰 +6 位作者 杜丽娟 陈健 吴龙 黄智龙 杨瑞东 吴涛 向震中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479-2493,共15页
黔东南金成矿区位于江南造山带金成矿省的西南端,成矿条件优越。坑头金矿床是黔东南金成矿区的一个中型矿床,在其深部找矿中,发现除石英脉型矿体外,还存在蚀变岩型矿体。然而,这种蚀变岩型矿体的构造形态、蚀变类型、与石英脉型矿体之... 黔东南金成矿区位于江南造山带金成矿省的西南端,成矿条件优越。坑头金矿床是黔东南金成矿区的一个中型矿床,在其深部找矿中,发现除石英脉型矿体外,还存在蚀变岩型矿体。然而,这种蚀变岩型矿体的构造形态、蚀变类型、与石英脉型矿体之间关系和金的赋存状态尚不清楚。本研究与当前的勘查工作紧密结合,围绕石英脉型矿体和新发现的蚀变岩型矿体为研究切入点,借助微区分析技术(扫描电镜和电子探针)进行系统的“流体-蚀变-成矿”研究。蚀变矿物金红石矿物化学显示为热液成因,具有典型造山型金矿床的金红石标型特征。围岩的沉积-成岩过程(包括低级变质作用过程),主要形成了草莓状黄铁矿和含铁碳酸盐岩,为后期含金硫化物(黄铁矿和毒砂)的形成提供物质基础(如Fe)。金的成矿富集过程主要经历了绢云母+毒砂+黄铁矿+石英(Ser+Apy+Py+Qtz)阶段、黄铁矿+毒砂+石英(Py+Apy+Qtz)阶段和自然金+石英(Au~0+Qtz)阶段。在Ser+Apy+Py+Qtz阶段,主要表现为含矿流体与围岩的初级交代,形成大量浸染状黄铁矿+毒砂的硫化带;Py+Apy+Qtz阶段主要为流体沿着剪切带再交代,形成蚀变岩型矿体;Au~0+Qtz阶段主要表现为含金石英大脉的形成。金的赋存状态研究显示,蚀变岩矿体中Au以他形显微-次显微自然金赋存在蚀变岩硫化物裂隙中,或以化学结合态方式赋存在黄铁矿和毒砂中(后者占主导)。在晚期Au~0+Qtz阶段,自然金呈自形、粗粒(~0.5 mm)赋存在石英脉中。综合研究认为,多期构造(流体)交代导致的溶解-再沉淀可能是坑头金富集成矿主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的赋存状态 蚀变岩型 石英脉型 坑头金矿床 黔东南
下载PDF
跨声速风洞高速段一体化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小川 王运涛 +3 位作者 洪俊武 黄知龙 孙运强 江雄 《航空工程进展》 CSCD 2020年第1期92-102,共11页
追求高亚声速经济巡航的民机、跨声速高机动特性的战斗机对高性能跨声速风洞的需求日趋紧迫,开展跨声速风洞高速段一体化数值模拟研究,对跨声速风洞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通过非对称平板扩压器算例,初步验证计算方法的可行性,并对跨... 追求高亚声速经济巡航的民机、跨声速高机动特性的战斗机对高性能跨声速风洞的需求日趋紧迫,开展跨声速风洞高速段一体化数值模拟研究,对跨声速风洞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通过非对称平板扩压器算例,初步验证计算方法的可行性,并对跨声速风洞高速段进行计算收敛评判方法、不同初始条件和槽壁扩张角等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模型区前后两个监测点马赫数变化作为收敛判据,方法可行且模型区流场均匀;不同初始化条件对收敛结果总体影响较小,特别是各截面流场分布和槽道流动方向上,两者结果基本相同;跨声速状态槽壁扩张角0.3°得到的试验段模型区域流场品质较槽壁扩张角0.0°更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声速风洞 风洞设计 槽壁扩张角 试验段 TRIP3.0 收敛判据
下载PDF
翅片椭圆管偏斜角对风洞换热器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赵波 廖达雄 +1 位作者 黄知龙 石雅楠 《暖通空调》 2020年第11期120-124,112,共6页
基于某风洞换热器结构,建立了翅片椭圆管换热器的三维模型。研究了翅片椭圆管的偏斜角α对换热器传热、压降特性及出口空气温度场均匀性的影响。由于换热器的当量直径较小,雷诺数Re的变化范围为3 500~5 200。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椭圆管偏... 基于某风洞换热器结构,建立了翅片椭圆管换热器的三维模型。研究了翅片椭圆管的偏斜角α对换热器传热、压降特性及出口空气温度场均匀性的影响。由于换热器的当量直径较小,雷诺数Re的变化范围为3 500~5 200。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椭圆管偏斜角的改变影响了换热管尾涡的流向,从而改变了换热器的性能;随着椭圆管偏斜角的增大,换热性能增大的趋势减缓,而压力损失增大的趋势逐渐加剧;当椭圆管偏斜10°时,换热器不仅具有较优的整体性能,而且具有较优的出口空气温度均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翅片椭圆管 换热器 偏斜角 温度均匀性 数值模拟
下载PDF
闪锌矿矿物结构对Ge超常富集的制约:以贵州竹林沟Ge-Zn矿床为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德智 周家喜 +3 位作者 孔志岗 吴越 黄智龙 金中国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20-1136,共17页
锗(Ge)是我国优势战略性关键金属之一,主要赋存在铅锌矿和煤矿中。在铅锌矿中,闪锌矿是Ge的主要载体。已有研究显示,闪锌矿中Ge以类质同象为主,尽管对Ge的替代方式认识有分歧,但是普遍认为闪锌矿中Cu、Ag、Mn、Fe等微量元素对Ge的替代... 锗(Ge)是我国优势战略性关键金属之一,主要赋存在铅锌矿和煤矿中。在铅锌矿中,闪锌矿是Ge的主要载体。已有研究显示,闪锌矿中Ge以类质同象为主,尽管对Ge的替代方式认识有分歧,但是普遍认为闪锌矿中Cu、Ag、Mn、Fe等微量元素对Ge的替代方式和超常富集有明显的影响,果真如此吗?竹林沟Ge-Zn矿床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中型Zn矿床(Zn金属资源储量>20万吨,Zn平均品位6.5%)、大型Ge矿床(Ge金属资源储量>200吨,Ge平均品位98×10^(−6))。通过对竹林沟Ge-Zn矿床主要硫化物(闪锌矿和黄铁矿)中Ge等微量元素进行原位分析,结果显示Ge主要赋存于闪锌矿(Ge含量为272×10^(−6)~1915×10^(−6),均值776×10^(−6))中,黄铁矿中Ge含量<10×10^(−6)。但是不同矿物结构的闪锌矿中Ge含量差别较大,表现为放射束状闪锌矿中Ge含量(383×10^(−6)~1475×10^(−6),均值919×10^(−6))高于胶状环带闪锌矿中Ge含量(272×10^(−6)~1915×10^(−6),均值632×10^(−6))。而且不同矿物结构闪锌矿中Fe含量也有明显差别,表现为放射束状闪锌矿中Fe含量(858×10^(−6)~15935×10^(−6),均值5220×10^(−6))低于胶状环带闪锌矿中Fe含量(1201×10^(−6)~30817×10^(−6),均值9563×10^(−6)),与Ge的富集规律恰好相反。此外,闪锌矿中Cu(多数<3×10^(−6),最高52.1×10^(−6))、Ag(<1×10^(−6))、Mn(9.51×10^(−6)~171×10^(−6),均值86×10^(−6))等微量元素含量均比Ge含量显著低2~3个数量级;而黄铁矿中除Mn含量(396×10^(−6)~3973×10^(−6),均值1173×10^(−6))较高外,Cu含量(<1×10^(−6))、Ag含量多数低于检测限。相关分析显示,不同矿物结构闪锌矿中Ge与Mn、Fe的相关关系差异明显,表现为放射束状闪锌矿中Ge与Fe、Mn的相系数明显大于胶状环带闪锌矿中Ge与Fe、Mn的相关系数。此外,不同矿物结构闪锌矿中Ge与Cu、Ag等微量元素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结合Cu、Ag、Mn、Fe等微量元素的Mapping分析和综合研究,本文认为:①闪锌矿中Cu、Ag、Mn、Fe等微量元素可能对Ge的替代方式和超常富集没有制约作用;②仅靠相关性分析来探讨Ge的替代方式需要谨慎;③Ge的替代方式与其超常富集没有对应关系;④闪锌矿矿物结构很可能是Ge最终超常富集的关键控制因素。该认识为理解铅锌矿中Ge的超常富集机制提供了新的载体和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锌矿 矿物结构 Ge超常富集 竹林沟Ge-Zn矿床
下载PDF
大型连续式高速风洞热交换器设计关键技术研究
20
作者 赵波 黄知龙 +2 位作者 陈吉明 廖达雄 裴海涛 《实验流体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6-23,共8页
随着大型连续式高速风洞运行功率和精细化测试要求的提高,对风洞热交换器性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集中体现在换热压损性能、温度场均匀性和气流扰动特性3个方面。结合近年研究成果,对大型连续式高速风洞热交换器设计中的关键技术及研... 随着大型连续式高速风洞运行功率和精细化测试要求的提高,对风洞热交换器性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集中体现在换热压损性能、温度场均匀性和气流扰动特性3个方面。结合近年研究成果,对大型连续式高速风洞热交换器设计中的关键技术及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分析了风洞热交换器的需求特点,总结了影响各种性能的主要因素。介绍了高效低压损设计技术、温度场均匀性控制技术和气流扰动控制技术,给出了热交换器换热效率和压力损失综合权衡的设计原则,阐述了换热芯体排列方式、冷却水流量及进水方式、热交换器段截面形状等对温度场均匀性的影响,以及来流条件和热交换器结构对气流扰动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连续式高速风洞 热交换器 高效低压损 温度场均匀性 气流扰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