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FT栅极刻蚀负载效应及解决方案 被引量:1
1
作者 刘丹 黄中浩 +7 位作者 黄晟 方亮 陈启超 管飞 吴良东 吴旭 李砚秋 林鸿涛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054-1061,共8页
在薄膜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tor,TFT)的栅极(Gate)刻蚀制程中,显示区(AA区)和引线区(Fanout区)因布线密度差异而存在刻蚀负载效应,两区域刻蚀程度差异大,刻蚀时间难以确定。抑制栅极刻蚀制程中的刻蚀负载效应,对品质确保具有积极意... 在薄膜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tor,TFT)的栅极(Gate)刻蚀制程中,显示区(AA区)和引线区(Fanout区)因布线密度差异而存在刻蚀负载效应,两区域刻蚀程度差异大,刻蚀时间难以确定。抑制栅极刻蚀制程中的刻蚀负载效应,对品质确保具有积极意义。本文分析了湿法刻蚀微观过程,提出增加刻蚀液喷淋流量抑制刻蚀负载效应的方案。将增加喷淋流量的方案转化为调节3个刻蚀腔室(Etch1~Etch3)的刻蚀时间比例。在总刻蚀时间不变的前提下,进行3腔室不同时间比例的刻蚀验证,并对刻蚀结果进行聚类分析。最后,优选出抑制刻蚀负载效应的时间比例,并结合神经网络分析,对结果进行解析。实验结果表明,降低Etch3时间比例,增加Etch2时间比例,刻蚀负载效应可以被抑制。Etch1~Etch3的时间比例由33.33%∶33.33%∶33.33%调整为10%∶80%∶10%,AA区和fanout区刻蚀程度差异由0.575μm下降为0.317μm。通过调节3个刻蚀区间的时间比例,可以抑制刻蚀负载效应,缓解不同区域刻蚀程度差异,满足TFT量产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栅极 湿法刻蚀 负载效应 聚类分析 神经网络
下载PDF
栅极坡度角对TFT器件制程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刘丹 刘毅 +9 位作者 黄中浩 高坤坤 吴旭 田茂坤 王恺 张超 王瑞 闵泰烨 冯家海 方亮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026-1035,共10页
薄膜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tor,TFT)的栅极在截面方向上是一个台阶,栅极绝缘层(Gate Insulator,GI)和源漏极(Source和Data电极,SD电极)依次覆盖于台阶之上,覆盖程度以台阶覆盖率(台阶处GI层水平厚度与竖直厚度的比值)进行衡量。本文... 薄膜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tor,TFT)的栅极在截面方向上是一个台阶,栅极绝缘层(Gate Insulator,GI)和源漏极(Source和Data电极,SD电极)依次覆盖于台阶之上,覆盖程度以台阶覆盖率(台阶处GI层水平厚度与竖直厚度的比值)进行衡量。本文结合重庆京东方的HADS产品工艺制程,探究了栅极厚度、坡度角对GI层的台阶覆盖率的影响。同时,在覆盖率的基础上研究了台阶处和非台阶处的SD膜层刻蚀程度差异。结合量产中的不良,分析栅极坡度角、覆盖率、栅极腐蚀等相关不良的关系,并提出相应的良率提升措施。实验结果表明坡度角是影响GI覆盖率的关键因素,且栅极坡度角与GI覆盖率呈负线性关系。当栅极厚度在280~500 nm范围变化时,栅极坡度角每增加10°,GI层台阶覆盖率下降约20%。SD膜层覆盖在台阶上,因台阶的存在造成此处的SD层减薄,最终导致该处的SD膜层刻蚀程度加大。如果栅极坡度角偏大,会导致台阶处GI层减薄或者产生微裂纹,工艺制程中的腐蚀介质会透过减薄的GI层进而腐蚀栅极;此外,偏大的栅极坡度角会导致台阶处的SD电极有断线的风险。通过刻蚀液种类变更、刻蚀液成分微调、刻蚀工艺的优化可以降低栅极坡度角,规避上述良率风险。此外,对于栅极腐蚀型不良,也可以通过调整GI层的成膜参数来提升覆盖率。对于SD电极断线风险,可尝试增加光刻胶粘附力、台阶处SD线加宽等措施规避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晶体管 栅极坡度角 台阶覆盖率 信号线断线 栅极腐蚀
下载PDF
基于多阶段多生成对抗网络的互学习知识蒸馏方法 被引量:3
3
作者 黄仲浩 杨兴耀 +2 位作者 于炯 郭亮 李想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69-175,共7页
针对传统的知识蒸馏方法在图像分类任务中对知识蒸馏的效率不高、阶段训练方式单一、训练过程复杂且难收敛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多阶段多生成对抗网络(MS-MGANs)的互学习知识蒸馏方法。首先,将整个训练过程划分为多个阶段,得到不同阶... 针对传统的知识蒸馏方法在图像分类任务中对知识蒸馏的效率不高、阶段训练方式单一、训练过程复杂且难收敛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多阶段多生成对抗网络(MS-MGANs)的互学习知识蒸馏方法。首先,将整个训练过程划分为多个阶段,得到不同阶段的老师模型,用于逐步指导学生模型,获得更好的精度效果;其次,引入逐层贪婪策略取代传统的端到端训练模式,通过基于卷积块的逐层训练来减少每阶段迭代过程中需优化的参数量,进一步提高模型蒸馏效率;最后,在知识蒸馏框架中引入生成对抗结构,使用老师模型作为特征辨别器,使用学生模型作为特征生成器,促使学生模型在不断模仿老师模型的过程中更好地接近甚至超越老师模型的性能。在多个公开的图像分类数据集上对所提方法和其他流行的知识蒸馏方法进行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知识蒸馏方法具有更好的图像分类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学习知识蒸馏 逐层贪婪策略 生成对抗网络 模型压缩 图像分类
下载PDF
光刻胶剥离制程中的寄生栅极效应 被引量:2
4
作者 刘丹 黄中浩 +9 位作者 刘毅 吴旭 闵泰烨 管飞 方亮 齐成军 谌伟 赵永强 宁智勇 方皓岚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317-1325,共9页
在薄膜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tor,TFT)的公共电极制程中,有部分TFT样品的漏电流(I_(off))异常偏高,该部分样品经历同一个光刻胶剥离设备,导致该设备暂停流片,造成产能损失。明确该剥离设备造成TFT漏电流偏高的原因并予以解决,对产能... 在薄膜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tor,TFT)的公共电极制程中,有部分TFT样品的漏电流(I_(off))异常偏高,该部分样品经历同一个光刻胶剥离设备,导致该设备暂停流片,造成产能损失。明确该剥离设备造成TFT漏电流偏高的原因并予以解决,对产能和品质确保具有积极意义。本文首先收集了异常设备剥离液和正常设备的剥离液并分析成分,发现异常设备的剥离液中Al离子含量高。其次,发现TFT的I_(off)会随着在异常设备流片次数的增加而上升。其原因是Al离子在剥离制程生成Al_(2)O_(3)颗粒,该颗粒附着在TFT器件钝化层上形成寄生栅极效应,最终造成I_(off)增加。最后,结合TRIZ输出解决方案,并优选方案进行改善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剥离液中的Al离子浓度由1×10^(-8)上升到2.189×10^(-6)时,I_(off)由3.56 pA上升到7.56 pA。当剥离液中含有Al离子,经历的剥离次数增加时,I_(off)呈上升趋势。钝化层成膜前的等离子体处理功率增强、钝化层膜厚增加可以抑制I_(off)增加。由此,可以确定剥离设备造成I_(off)偏高的原因是剥离液中的Al离子形成的寄生栅极效应,钝化层成膜前处理强化和膜厚增加均可以抑制该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晶体管 光刻胶剥离 Al离子 寄生栅极效应 发明问题解决理论
下载PDF
动物野外实习存在问题和改革
5
作者 杨志刚 陈志林 +1 位作者 黄中豪 覃盈盈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第26期149-150,共2页
动物野外实习是师范类院校生物学专业中必修的一门特色课程。本文对我院野外实习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多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进一步提升了动物野外实习的效果和质量。
关键词 动物学 野外实习 考核内容 评价体系
下载PDF
量产条件下ITO刻蚀液浓度变化及其影响
6
作者 刘丹 刘毅 +11 位作者 黄中浩 吴青友 吴旭 田茂坤 宁智勇 管飞 张超 王兆君 闵泰烨 冯家海 樊超 方亮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49-559,共11页
ITO刻蚀产线由刻蚀设备、中央药液供给系统(Chemical central Supply System,CCSS)、刻蚀液管理系统(Etchant Management System,EMS)3大组件构成。明确组件之间的相互作用,确认相互作用对刻蚀液浓度的影响,进而管控刻蚀,对ITO刻蚀制程... ITO刻蚀产线由刻蚀设备、中央药液供给系统(Chemical central Supply System,CCSS)、刻蚀液管理系统(Etchant Management System,EMS)3大组件构成。明确组件之间的相互作用,确认相互作用对刻蚀液浓度的影响,进而管控刻蚀,对ITO刻蚀制程至关重要。本文结合重庆京东方ITO刻蚀产线,探究不同生产模式下刻蚀液各组分浓度的变化,结合回归分析、因果链和统计方法分析了各成分浓度变化的原因,并确认刻蚀液浓度变化对刻蚀程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仅CCSS开启,刻蚀液中酸液浓度增加,致其刻蚀能力逐渐增强。在CCSS开启的基础上,EMS开启补充水和硝酸功能,可以保持刻蚀液浓度稳定,进而延长刻蚀液的使用时间。但是,在CCSS和EMS补给均开启的模式下,刻蚀液浓度在初期波动,然后逐步趋于稳定,且在浓度波动期间会有一个硝酸浓度偏高的区域,此区域的刻蚀能力强。该研究为ITO刻蚀液使用时间延长、产品良率提升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晶体管 湿法刻蚀 ITO刻蚀液 浓度变化 ITO电极
下载PDF
a-Si剩余膜厚对TFT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田茂坤 黄中浩 +8 位作者 谌伟 王恺 王思江 王瑞 董晓楠 赵永亮 闵泰烨 袁剑峰 孙耒来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646-651,共6页
本文通过电学特性测试设备在黑暗(Dark)和光照(Photo)两种测试环境下,研究了沟道不同a-Si剩余厚度对TFT电学特性的影响.通过调整刻蚀时间改变沟道内a-Si剩余厚度,找出电学特性稳定区域以及突变的临界点.实验结果表明:在黑暗(Dark)环境下... 本文通过电学特性测试设备在黑暗(Dark)和光照(Photo)两种测试环境下,研究了沟道不同a-Si剩余厚度对TFT电学特性的影响.通过调整刻蚀时间改变沟道内a-Si剩余厚度,找出电学特性稳定区域以及突变的临界点.实验结果表明:在黑暗(Dark)环境下a-Si剩余厚度在30%~48%之间时,TFT器件的电学特性比较稳定,波动较小;而剩余厚度少于30%时,TFT特性变差,工作电流变小,开启电压变大,电子迁移率变小;在光照环境下主要考虑漏电流的影响,在a-Si剩余厚度43%以内时,光照Ioff相对较低(小于Spec20pA),同时变化趋势较缓;而剩余厚度大于43%时,光照Ioff增加25%,同时变化趋势陡峭.综合黑暗和光照测试环境,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a-Si剩余厚度在30%~43%之间时TFT的电学特性较好,同时相对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i剩余量 电学特性 工作电流 漏电流
下载PDF
IGZO-TFT钝化层三元复合结构过孔刻蚀 被引量:1
8
作者 田茂坤 董晓楠 +9 位作者 黄中浩 王骏 王思江 赵永亮 闵泰烨 袁剑峰 孙耒来 谌伟 王恺 吴旭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64-569,共6页
IGZO-TFT钝化层设计三元复合过孔结构,出现了20%过孔相关不良。本文以CF4/O2为反应气体,采用控制变量法,从功率、气体成分和比例、压力等方面对氧化物TFT钝化层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刻蚀机理进行研究。当钝化层为SiO2或SiNx单组分时,氧气... IGZO-TFT钝化层设计三元复合过孔结构,出现了20%过孔相关不良。本文以CF4/O2为反应气体,采用控制变量法,从功率、气体成分和比例、压力等方面对氧化物TFT钝化层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刻蚀机理进行研究。当钝化层为SiO2或SiNx单组分时,氧气可以促进刻蚀反应;随着CF4/O2比例增加,刻蚀速率先增大后趋于稳定,并且当CF4/O2=15/8时,刻蚀速率和均一性达到最优;与源功率相比,提高偏压功率在提升刻蚀速率中起主导作用,同时均一性控制在15%以内;当压力在4Pa以内时,刻蚀速率随着压力的降低而增加。据此分析,对复合结构SiNx/SiO2、SiO2/SiNx、SiNx/SiO2/SiNx的刻蚀过程进行优化,得到了形貌规整、无残留物的过孔,过孔相关不良得到100%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物TFT 三元复合结构 钝化层 过孔刻蚀
下载PDF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Using Inorganic Material as Electron Transport Layer
9
作者 YANG Xiao-hui HUA Yu-lin +3 位作者 TENG Feng HOU Yan-bing XU Xu-rong huang zhong-hao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SCIE CAS CSCD 1997年第12期946-948,共3页
In this letter we report a new kind of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in which an inorganic material was used as electron transport layer.The incorporation of this inorganic material layer increased the brightness in on... In this letter we report a new kind of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in which an inorganic material was used as electron transport layer.The incorporation of this inorganic material layer increased the brightness in one ord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ODE INORGANIC ELECTR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