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禽源大肠埃希菌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郭皖露 宋时萍 +10 位作者 高玉斌 韩先杰 胡方圆 刘耀蓬 顾鹏坤 刘燕鑫 郎雨辰 曲志娜 刘俊辉 王琳 王君玮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4年第5期72-78,共7页
氟喹诺酮类药物是家禽养殖中常用的抗菌药物之一。近年来,氟喹诺酮类药物在禽养殖业中的广泛过度使用导致大肠埃希菌耐药菌株出现,且该细菌对此类药物的耐药性愈发严重,耐药谱不断扩大;耐药机制越来越复杂,主要通过染色体介导、外排系... 氟喹诺酮类药物是家禽养殖中常用的抗菌药物之一。近年来,氟喹诺酮类药物在禽养殖业中的广泛过度使用导致大肠埃希菌耐药菌株出现,且该细菌对此类药物的耐药性愈发严重,耐药谱不断扩大;耐药机制越来越复杂,主要通过染色体介导、外排系统介导、膜通透性降低和质粒介导4种作用机制;耐药检测技术得到不断发展,目前已有药物敏感试验以及基因芯片、PCR、荧光原位杂交、全基因组测序、宏基因组测序等多种检测方法。针对当前日趋严峻的大肠埃希菌耐药形势,需要大力开展细菌耐药性监测,开发中药、喹诺酮类杂化物等新型药物;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完善监测预警体系,指导合理用药;采取“减抗替抗”等综合防控措施,积极应对细菌耐药性问题。本文以4种常见的氟喹诺酮类代表药物恩诺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萘啶酸为例,综述了该类药物在禽源大肠埃希菌中的耐药进展状况,及其耐药作用机制、检测方法及防控措施研究进展,以期为保障食品动物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喹诺酮 大肠埃希菌 细菌耐药性
下载PDF
塞内卡病毒LAMP可视化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2
作者 田瑶 李琛 +10 位作者 杨莹 李佳昕 王硕 时建立 彭喆 徐绍建 吴晓燕 刘畅 韩红 韩先杰 李俊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8-94,共7页
为建立塞内卡病毒(SVA)的快速检测方法,本研究在SVA高度保守区域,分别设计了5对特异性LAMP引物,并通过反应条件优化、敏感性试验、特异性试验以及临床样本检测,建立了一种经济、特异、敏感的SVA检测方法。在62℃水浴55 min扩增出大于220... 为建立塞内卡病毒(SVA)的快速检测方法,本研究在SVA高度保守区域,分别设计了5对特异性LAMP引物,并通过反应条件优化、敏感性试验、特异性试验以及临床样本检测,建立了一种经济、特异、敏感的SVA检测方法。在62℃水浴55 min扩增出大于220 bp的特异性阶梯状条带,以质粒为模板进行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5.1 copies/μL时仍可以检测出SVA,比普通PCR敏感1000倍。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与猪肺炎支原体(MPH)、猪伪狂犬病病毒(PRV)、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圆环病毒3型(PCV3)、猪瘟病毒(CSF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增病毒(PRRSV)均无交叉反应,应用该方法检测72例临床疑似病料,阳性率为33%(24例)。与普通PCR相比较,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特异、经济,本研究提供了一种更适于临床检测的SVA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塞内卡病毒 环介导等温扩增 快速检测
下载PDF
功能性肥料在盐渍化土壤中的应用现状与挑战
3
作者 冯晓璐 李姗姗 +5 位作者 陈延玲 张国栋 李赟 罗文海 韩先杰 李国学 《中国沼气》 CAS 2024年第6期11-19,共9页
目前,我国是世界上土壤盐渍化问题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南、西北以及沿海地区。盐渍化土壤存在养分不足、盐度高和生产力低等主要缺点,可通过添加功能性肥料进行改良。文章在总结了盐渍化土壤现状和危害的基础上... 目前,我国是世界上土壤盐渍化问题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南、西北以及沿海地区。盐渍化土壤存在养分不足、盐度高和生产力低等主要缺点,可通过添加功能性肥料进行改良。文章在总结了盐渍化土壤现状和危害的基础上,综述了目前改良措施、功能性肥料的特性和用于改善盐渍化土壤的机理及影响,对未来改良盐渍化土壤的技术进行了展望。为功能性肥料的进一步开发及在盐渍化土壤治理中的应用研究提供参考,对选择经济、合理和高效的治理措施改善盐渍土壤质量和提高作物的产量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肥料 盐渍化土壤 改良效果
下载PDF
嵌合型PCV1-3感染性克隆的构建及病毒拯救 被引量:1
4
作者 李佳昕 田瑶 +9 位作者 韩先杰 杨莹 王硕 时建立 李琛 刘畅 彭喆 吴晓燕 韩红 李俊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77-81,96,共6页
为了构建猪圆环病毒1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1,PCV1)和猪圆环病毒3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3,PCV3)的嵌合病毒PCV1-3,并为PCV3疫苗研制奠定基础,该研究以PCV1基因组为骨架,将PCV1的ORF2基因替换为PCV3的ORF2基因,构建嵌合型猪... 为了构建猪圆环病毒1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1,PCV1)和猪圆环病毒3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3,PCV3)的嵌合病毒PCV1-3,并为PCV3疫苗研制奠定基础,该研究以PCV1基因组为骨架,将PCV1的ORF2基因替换为PCV3的ORF2基因,构建嵌合型猪圆环病毒(PCV1-3)DNA克隆。PCR和序列测序结果显示,成功构建出了PCV1-3感染性克隆;将感染性克隆转染PK-15细胞,并将第4代病毒进行免疫过氧化物酶单层试验(IPMA)和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成功拯救了重组病毒PCV1-3。对第4代病毒进行滴度测定,效价为105.13 TCID 50/mL。因此,该试验成功拯救出一种新型嵌合型病毒PCV1-3,并为进一步研究PCV3疫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合型病毒 感染性克隆 PCV1 PCV3
下载PDF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变异株分离鉴定及攻毒模型建立 被引量:1
5
作者 焦安琪 郭效珍 +6 位作者 陈智 于江 于克戬 逯晓寒 辛忠昊 韩先杰 吴家强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9-73,共5页
猪流行性腹泻(PED)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肠道传染病。研究成功分离到一株PEDV,命名为PEDV-20200946。对该毒株的S基因进行测序分析,遗传进化树结果显示,该分离毒株属于G2亚群。通过Reed-Muench法测定该... 猪流行性腹泻(PED)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肠道传染病。研究成功分离到一株PEDV,命名为PEDV-20200946。对该毒株的S基因进行测序分析,遗传进化树结果显示,该分离毒株属于G2亚群。通过Reed-Muench法测定该毒株毒价为106.1 TCID 50/mL。通过动物回归试验进一步探究该分离毒株对仔猪的致病情况,将12头20日龄仔猪平均分为3组,分别为口服攻毒组、口服+肌注攻毒组和对照组。攻毒后观察临床症状,72 h后采集各组的粪便及发病猪的肠道进行RT-PCR检测和免疫组化分析。结果显示,口服+肌注组仔猪发病最快,口服攻毒组次之,对照未发病。剖检攻毒组仔猪可见其肠壁变薄、肠道膨胀,内含大量黄色液体。免疫组化试验显示,攻毒组猪小肠内可检测到大量PEDV阳性信号,而对照组未检测到。研究建立了PEDV-20200946毒株仔猪攻毒模型,为深入研究PEDV流行毒株的分子特性以及弱毒疫苗的开发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流行毒株 分离鉴定 攻毒模型 遗传进化树
下载PDF
LAMP-LFD技术在检测猪圆环病毒3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妍 时建立 +6 位作者 彭喆 吴晓燕 王硕 孙盼盼 徐绍建 韩先杰 李俊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00-106,共7页
为快速了解猪群中猪圆环病毒Ⅲ型(PCV3)的感染状况,本研究将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与侧向流动试纸条(LFD)相结合,建立了快速检测PCV3 LAMP-LFD方法,并对该方法的特异性、灵敏性以及临床初步应用进行了验证分析。试验结果显示:常规PC... 为快速了解猪群中猪圆环病毒Ⅲ型(PCV3)的感染状况,本研究将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与侧向流动试纸条(LFD)相结合,建立了快速检测PCV3 LAMP-LFD方法,并对该方法的特异性、灵敏性以及临床初步应用进行了验证分析。试验结果显示:常规PCR能检测到0.2 pg/μL的病毒,而本研究建立的LAMP-LFD能检测到0.2 fg/μL的病毒;引物、杂交探针只与PCV3发生反应,与其他病毒模板不发生反应;相较于常规PCR方法,LAMP-LFD方法时间更短(约1 h),且对仪器要求更低;在临床样品的检测中,常规PCR能检出的阳性样品,同时采用LAMP-LFD方法均能检出,且LAMP-LFD方法的敏感性更高于常规PCR。以上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PCV3 LAMP-LFD检测方法具有极高的灵敏性和特异性,操作简单反应快捷,且检测结果的可视化效果优于PCR和单一LAMP试验,在实际生产应用中具有更大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V3 LAMP-LFD 常规PCR
下载PDF
伪狂犬病病毒gB和gE蛋白重组表达及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2
7
作者 张洪亮 郝占武 +5 位作者 解倩倩 王凤雪 张志 韩先杰 单虎 温永俊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8-105,共8页
本研究利用PCR扩增伪狂犬病病毒(PRV)Bartha-K61株gB基因核心抗原区和闵A株gE基因核心抗原区,构建了重组质粒pET-32a-gB和pET-32a-gE,并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中,经IPTG诱导进行表达。SDS-PAGE分析表明,pET32a-gB蛋白分子... 本研究利用PCR扩增伪狂犬病病毒(PRV)Bartha-K61株gB基因核心抗原区和闵A株gE基因核心抗原区,构建了重组质粒pET-32a-gB和pET-32a-gE,并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中,经IPTG诱导进行表达。SDS-PAGE分析表明,pET32a-gB蛋白分子量约为44 kDa,pET32a-gE蛋白分子量约为41 kDa。分别以gB和gE重组蛋白作为包被抗原,建立了PRV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该方法中重组蛋白仅与PRV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检测敏感性可达到1∶1600,批内重复性和批间重复性变异系数均小于10%。本研究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可用于PRV抗体的监测,鉴别疫苗免疫抗体和野毒感染抗体,有利于猪伪狂犬病净化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伪狂犬病病毒 GB基因 GE基因 蛋白表达 间接ELISA
下载PDF
猪瘟病毒Erns和E2蛋白重组表达及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洪亮 郝占武 +6 位作者 林喜平 张志 王凤雪 解倩倩 韩先杰 单虎 温永俊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6-83,共8页
本研究将CSFV Erns和E2基因的主要抗原区进行克隆,构建pET32a-Erns和pET32aEK-E2重组质粒,将其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进行诱导表达和纯化,以纯化的rErns、rE2重组蛋白为包被抗原,经条件优化,分别建立CSFV rErns和rE2抗体间接ELISA检测... 本研究将CSFV Erns和E2基因的主要抗原区进行克隆,构建pET32a-Erns和pET32aEK-E2重组质粒,将其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进行诱导表达和纯化,以纯化的rErns、rE2重组蛋白为包被抗原,经条件优化,分别建立CSFV rErns和rE2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SDS-PAGE结果显示,分别获得约为47 kDa和42 kDa的重组蛋白,rErns重组蛋白主要在上清液中存在,rE2重组蛋白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纯化后的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通过方阵试验进行了ELISA反应条件优化,确定了Erns蛋白最佳包被量为2.5μg/mL,rE2蛋白最佳包被量为0.625μg/mL,待检血清最佳稀释倍数为1∶100,最佳封闭液为0.25%PVA溶液,HRP标记的兔抗猪IgG二抗最佳稀释度为1∶2000,临界值分别为0.24和0.33。上述方法仅与CSFV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检测敏感性可达到1∶1600,批内重复性和批间重复性变异系数均小于10%。本研究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可初步应用于CSFV Erns和E2抗体的检测,鉴别E2亚单位疫苗免疫抗体和野毒感染抗体,有利于猪瘟净化工作的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病毒 Erns基因 E2基因 蛋白表达 间接ELISA
下载PDF
犬源牛犬细小病毒和犬圆环病毒二联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于永乐 姚延珠 +6 位作者 韩先杰 张传美 秦志华 杨瑞梅 张洪亮 刘维全 单虎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78-982,共5页
本研究旨在建立可同时检测犬源牛犬细小病毒(CBoV)和犬圆环病毒(CCV)的二联PCR检测方法,并对两种病毒病当前的流行情况进行监测和调查。分别将已发表的CBoV和CCV基因组序列进行同源性比对,选择高同源区段,应用Primer Primier 5计算机软... 本研究旨在建立可同时检测犬源牛犬细小病毒(CBoV)和犬圆环病毒(CCV)的二联PCR检测方法,并对两种病毒病当前的流行情况进行监测和调查。分别将已发表的CBoV和CCV基因组序列进行同源性比对,选择高同源区段,应用Primer Primier 5计算机软件设计并合成了2对特异性扩增引物,目的片段大小分别为170 bp(CBoV)和239 bp(CCV)。分别提取CBoV和CCV重组质粒作为模板,进行二联PCR扩增试验。结果表明,本研究成功建立了可同时检测CBoV和CCV的二联PCR检测方法。并对其重复性、特异性和灵敏度进行验证,二联PCR最低检测限度为3.0 pg总DNA,而对犬细小病毒2型、犬瘟热病毒和犬副流感病毒的PCR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对送检的30份病料进行检测,其中,4份为CBoV阳性,3份为CCV阳性,未检测到混合感染。综上所述,本研究所建立的CBoV和CCV二联PCR诊断方法特异性高,敏感性好,可用于临床犬腹泻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犬源牛犬细小病毒 犬圆环病毒 二联PCR
下载PDF
非洲猪瘟病毒p22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10
作者 矫健 李建达 +9 位作者 韩先杰 张琳 张玉玉 任素芳 刘飞 陈智 Nataliia Hrabchenko 张文娟 于江 吴家强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40-145,共6页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 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 ASFV)引起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病毒性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高达100%,对我国的生猪养殖业造成了毁灭性打击。p22蛋白为ASFV的结构蛋白,本研究构建了重组原...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 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 ASFV)引起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病毒性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高达100%,对我国的生猪养殖业造成了毁灭性打击。p22蛋白为ASFV的结构蛋白,本研究构建了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ET-32a-p22,将其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表达重组p22蛋白并纯化,经Western blot鉴定证实重组p22蛋白与ASFV阳性血清有良好的免疫反应性。利用重组p22蛋白免疫Balb/c小鼠并通过间接ELISA方法筛选到2株能够稳定分泌p22蛋白单克隆抗体(MAb)的杂交瘤细胞株2D6和5E7。经抗体亚型鉴定两株抗体均为IgG1型;经Western blot鉴定,两株抗体能够特异性识别过表达的p22蛋白。综上,本研究成功表达并纯化了p22重组蛋白,制备了p22单克隆抗体,为进一步探讨p22蛋白的结构功能及其在ASFV中的感染致病机制提供了基础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猪瘟病毒 p22蛋白 单克隆抗体 原核表达
下载PDF
山东省某猪场仔猪多重混合感染的诊断
11
作者 王丽红 王妍 +3 位作者 张传美 韩先杰 杨海燕 单虎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8年第6期98-100,共3页
2018年3月,山东省青岛市某规模化猪场暴发疫情,每天死亡100余头仔猪。70~80日龄仔猪临床表现为发热、喘气、关节肿大,30~40日龄发病仔猪主要表现为水样腹泻。为确诊引起此次疫情的病原,分析病例发病情况,结合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和实验... 2018年3月,山东省青岛市某规模化猪场暴发疫情,每天死亡100余头仔猪。70~80日龄仔猪临床表现为发热、喘气、关节肿大,30~40日龄发病仔猪主要表现为水样腹泻。为确诊引起此次疫情的病原,分析病例发病情况,结合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和实验室诊断,最终判定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及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混合感染,且疑似存在猪链球菌和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的混合感染。鉴于猪群存在多种病毒和细菌的混合感染,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综合防控措施,定期监测猪群疫病的抗体水平,及时调整免疫程序,防止疫病暴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仔猪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猪圆环病毒2型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混合感染
下载PDF
Construction and Immunogenicity of Recombinant Lactococcus lactis Expressing S1 Protein of 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 被引量:1
12
作者 Wang Liping han xianjie +3 位作者 Wang Xiaobin Gai Chunyun Li Junwei Shan Hu 《Animal Husbandry and Feed Science》 CAS 2018年第2期115-119,125,共6页
To evaluate the specific immune responses induced by recombinant Lactococcus lactis(L.lactis) which expresses 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 S1 protein through oral administration,the spike gene fragment of... To evaluate the specific immune responses induced by recombinant Lactococcus lactis(L.lactis) which expresses 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 S1 protein through oral administration,the spike gene fragment of PEDV was amplified from PEDV SDLY strain to construct p MG36 e-S1 recombinant plasmid.The recombinant plasmid was then electro-transferred into competent cells of L.lactis MG1363,to prepare the recombinant L.lactis expressing S1 protein of PEDV.The expression of target protein was identified by SDS-PAGE and Western-blot.New Zealand white rabbits were orally administered with the recombinant strain;the antibody titer in intestinal mucosa and serum was detected by neutralizing test;and the specific Ig G in serum was evaluated by indirect ELISA.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ecombinant L.lactis could effectively induce high level of Ig G in serum and high level of mucosal immune antibody.The recombinant L.lactis is qualified to be a potential oral vaccine because it could successfully stimulate both humoral and mucosal immune responses against PED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 (PEDV) Spike protein pMG36e vector Lactococcus lactis MG1363 Immune response
下载PDF
基于“情境教学法”的兽医传染病学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4
13
作者 韩先杰 刘晓东 单虎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43-145,共3页
情境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以真实活动为基础、以促进学生整体发展为目的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已被广泛用于课堂教学实践。我校兽医传染病学课程组近几年依据情境教学理论,筛选真实的教学案例,探索和实践了融合教学案例的"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以真实活动为基础、以促进学生整体发展为目的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已被广泛用于课堂教学实践。我校兽医传染病学课程组近几年依据情境教学理论,筛选真实的教学案例,探索和实践了融合教学案例的"情境教学法"课堂教学改革,达到有利于学生学习知识、提高学习主动性、增进团队合作和提高学生观察、分析与思考能力的效果,学生赞成融合教学案例的"情境教学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兽医传染病学 教学改革 课堂教学 情境教学 案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