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瓮安生物群和磷矿形成的沉积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48
1
作者 郭庆军 杨卫东 +3 位作者 刘丛强 harald strauss 王兴理 赵元龙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02-208,共7页
运用沉积学和元素地球化学的理论和方法 ,通过对瓮福磷矿陡山沱组地层古地理背景与沉积环境分析 ,进一步揭示沉积记录中热水作用的客观存在性。研究认为 ,上震旦统陡山沱组“瓮安生物群”繁盛及磷块岩富集与海底热水喷流活动存在联系 ,... 运用沉积学和元素地球化学的理论和方法 ,通过对瓮福磷矿陡山沱组地层古地理背景与沉积环境分析 ,进一步揭示沉积记录中热水作用的客观存在性。研究认为 ,上震旦统陡山沱组“瓮安生物群”繁盛及磷块岩富集与海底热水喷流活动存在联系 ,热水活动在海洋生物的繁盛和海洋磷的运移过程中可能扮演了一个极其重要的角色 ,在缺氧带和亚氧化带的大量细菌对磷的分解和有影响力的铁 硫酸盐的循环作用下 ,富集的磷在海底上升洋流作用下 ,运移到氧化还原界面上富集成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瓮安生物群 贵州 磷矿床 沉积学 元素地球化学 热水作用 海底热水喷流活动 晚震旦世
下载PDF
晚震旦世至早寒武世扬子地台北缘碳同位素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郭庆军 刘丛强 +1 位作者 harald strauss Tatiana Goldberg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51-156,共6页
震旦 寒武交变期是地史上一个重大转折期 ,亦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过渡时期。运用碳同位素地球化学方法 ,探讨扬子地台北缘四川南江地区晚震旦世 早寒武世交变期 ,碳同位素地球化学异常与环境变化和生物演化的相互联系。南江剖面沉积... 震旦 寒武交变期是地史上一个重大转折期 ,亦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过渡时期。运用碳同位素地球化学方法 ,探讨扬子地台北缘四川南江地区晚震旦世 早寒武世交变期 ,碳同位素地球化学异常与环境变化和生物演化的相互联系。南江剖面沉积岩有机碳同位素组成在 - 35 .8‰~ - 30 .1‰间变化 ;碳酸盐碳同位素组成从 - 3.5‰~ +0 .5‰。在灯影组顶部、牛蹄塘组下部和上部 ,变化的碳、硫同位素组成和不同的黄铁矿与有机碳含量反映了有机碳埋藏量和环境的变化。下寒武统富有机碳和黄铁矿的黑色页岩沉积 ,暗示了早寒武世早期缺氧环境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震旦世 早寒武世 扬子地台 碳同位素 环境变化
下载PDF
贵州瓮安陡山沱组剖面碳同位素生物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郭庆军 刘丛强 +2 位作者 harald strauss Tatiana Goldberg 杨卫东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75-80,共6页
 在对扬子地台贵州瓮安陡山沱组剖面干酪根碳同位素组成进行分析后发现其变化显示了一定的规律性。碳同位素规律变化反映了最初的沉积信息,特别是有机质埋藏量的变化。获得的陡山沱期沉积岩中碳同位素组成研究结果初步反映了震旦-寒武...  在对扬子地台贵州瓮安陡山沱组剖面干酪根碳同位素组成进行分析后发现其变化显示了一定的规律性。碳同位素规律变化反映了最初的沉积信息,特别是有机质埋藏量的变化。获得的陡山沱期沉积岩中碳同位素组成研究结果初步反映了震旦-寒武交变期沉积环境的面貌;碳同位素组成变化规律可以用于反映扬子地台沉积层序和世界同期地层全球碳循环的对比和参考。为扬子区陡山沱期环境变化和生物演化提供了证据。δ13Cker值在-32.3‰和-24.5‰(PDB)间漂移与δ13Ccarb值在-4.9‰和3.6‰(PDB)间的变化,反映了当时海水的碳同位素组成。无机和有机碳同位素组成之差的Δδorg-carb值沿剖面不断变化,是由于沉积有机质中有促进发酵功能的细菌数量比例变化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瓮安 震旦-寒武交变期 陡山沱组 瓮安生物群 成磷事件 碳酸盐岩和干酪根碳同位素组成
下载PDF
华南晚震旦世陡山沱组有机碳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郭庆军 刘丛强 +1 位作者 harald strauss Tatiana Goldberg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571-1571,共1页
关键词 陡山沱组 晚震旦世 有机碳同位素 化学研究 地球 华南 碳同位素组成 扬子地台
下载PDF
Organic Carbon Isotope Geochemistry of the Neoproterozoic Doushantuo Formation,South China 被引量:3
5
作者 GUO Qingjun LIU Congqiang +4 位作者 harald strauss Tatiana GOLDBERG ZHU Maoyan PI Daohui WANG Jian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06年第5期670-683,共14页
The Neoproterozoic Doushantuo Formation on the Yangtze Platform, South China, documents a sedimentary succession with different sedimentary facies from carbonate platform to slope and to deep sea basin, and hosts one ... The Neoproterozoic Doushantuo Formation on the Yangtze Platform, South China, documents a sedimentary succession with different sedimentary facies from carbonate platform to slope and to deep sea basin, and hosts one of the world-class phosphorite deposits. In these strata, exquisitely preserved fossils have been discovered: the Weng'an biota. This study presents carbon isotope geochemistry which is associated paired carbonate and organic matter from the Weng'an section of a carbonate platform (shelf of the Yangtze Platform, Guizhou Province) from the Songtao section and Nanming section of a transition belt (slope of the Yangtze Platform, Guizhou Province) and from the Yanwutan section (basin area of the Yangtze Platform, Hunan Province). Environmental variations and bio-events on the Yangtze Platform during the Late Neoproterozoic and their causal relationship are discussed. Negative carbon isotope values for carbonate and organic carbon (mean δ^13Corg = -35.0‰) from the uppermost Nantuo Formation are followed by an overall increase in δ^13C up-section. Carbon isotope values vary between -9.9‰ and 3.6‰ for carbonate and between -35.6‰ and -21.5‰ for organic carbon, respectively. Heavier δ^13Ccarb values suggest an increase in organic carbon burial, possibly related to increasing productivity (such as the Weng'an biota). The δ^13C values of the sediments from the Doushantuo Formation decreased from the platform via the slope to basin, reflecting a reduced environment with minor dissolved inorganic carbon possibly due to a lower primary productivity. It is deduced that the classical upwelling process, the stratification structure and the hydrothermal eruption are principally important mechanisms to interpret the carbon isotopic compositions of the sediments from the Doushantuo Form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te Neoproterozoic Doushantuo Formation organic carbon isotopic composition the Yangtze Platform
下载PDF
利用不同形态硫同位素组成辨识土壤污染过程的方法初探 被引量:3
6
作者 郭庆军 陈同斌 +5 位作者 杨军 harald strauss 雷梅 朱光旭 李艳梅 周小勇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730-1735,共6页
本研究利用硫含量变化特征和不同形态硫同位素组成的变化规律,分析土壤硫源和迁移转化过程,辨识土壤污染过程.在北京市首钢烧结厂和通州永乐店分别采集了2条土壤剖面.研究结果显示:首钢工业区土壤硫含量在0.01%和0.69%间变化,土壤全硫在... 本研究利用硫含量变化特征和不同形态硫同位素组成的变化规律,分析土壤硫源和迁移转化过程,辨识土壤污染过程.在北京市首钢烧结厂和通州永乐店分别采集了2条土壤剖面.研究结果显示:首钢工业区土壤硫含量在0.01%和0.69%间变化,土壤全硫在0.001%和0.03%间变化;工业区附近土壤样品可溶性硫酸盐硫同位素组成、硫化物硫同位素组成(CRS)分别在16.6‰和31.3‰之间和在7.6‰到14.0‰间变化;而城郊土壤样品的可溶性硫酸盐硫同位素组成、硫化物硫同位素组成(CRS)在7.0‰和9.2‰之间和在-7.1‰和5.8‰间变化,首钢工业区和城郊土壤样品相差比较大.煤渣和燃煤排放的烟尘颗粒物、雨水、石膏溶解等可能是工业区土壤中不同形态硫主要的来源之一,而自然剖面土壤中的不同形态硫同位素组成反映了自然演化的特征,雨水沉降和生物成因硫可能是其硫的主要来源.本研究为工业区环境质量评价和了解环境污染硫来源、污染程度和范围等问题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不同形态硫 硫同位素组成 硫来源 工业场地
原文传递
利用有机碳同位素组成辨识土壤污染过程的方法初探 被引量:1
7
作者 郭庆军 陈同斌 +6 位作者 杨军 harald strauss 雷梅 朱光旭 李艳梅 周小勇 李晓燕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3094-3098,共5页
利用有机碳含量变化特征和有机碳同位素组成的变化规律,探寻土壤碳源和迁移转化过程.在北京市首钢烧结厂和通州永乐店分别采集了2条土壤剖面,对样品进行了有机碳含量和同位素组成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首钢工业区烧结厂和城郊土壤样品有... 利用有机碳含量变化特征和有机碳同位素组成的变化规律,探寻土壤碳源和迁移转化过程.在北京市首钢烧结厂和通州永乐店分别采集了2条土壤剖面,对样品进行了有机碳含量和同位素组成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首钢工业区烧结厂和城郊土壤样品有机碳含量相差很大,表层土最高含量分别是4.4%和0.8%;首钢烧结厂附近土壤样品有机碳同位素组成仅在-24.8‰~-23.1‰之间变化,而城郊土壤样品的有机碳同位素组成在-26.4‰~-20.5‰之间变化,变化比较大.根据有机碳同位素的研究理论和方法,对比研究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有机质来源不同:首钢烧结厂的有机碳受到燃煤燃烧和煤炭废渣的影响,有机质含量高,污染影响可达地下70cm深处,而南郊土壤有机碳主要来自自然C3植物的枯枝落叶.两者结果虽然具有明显的差异,但是变化趋势相似,具有土壤剖面变化规律.本研究为首钢工业区环境质量评价和了解环境污染来源、污染程度和范围等问题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有机碳 碳同位素 碳源 工业场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