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ptrA基因介导肠球菌对利奈唑胺耐药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杨佩霓 李庆蓉 +4 位作者 杨旭 王清 和平安 吕梅 张双丽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01-1209,共9页
肠球菌是导致尿路感染、心内膜炎及医院相关感染的常见病原体之一,利奈唑胺被认为是治疗由多重耐药革兰阳性菌引起严重感染的最后一种药物,然而自利奈唑胺被引入临床应用以来,不断有研究报道利奈唑胺耐药肠球菌(linezolidinresistant En... 肠球菌是导致尿路感染、心内膜炎及医院相关感染的常见病原体之一,利奈唑胺被认为是治疗由多重耐药革兰阳性菌引起严重感染的最后一种药物,然而自利奈唑胺被引入临床应用以来,不断有研究报道利奈唑胺耐药肠球菌(linezolidinresistant Enterococcus,LRE)的出现,已成为临床治疗和公共卫生面临的重大挑战。获得可转移性恶唑烷酮耐药基因optrA是导致LRE的重要耐药机制,其在肠球菌中的扩散和流行,削弱了利奈唑胺治疗临床耐药菌株的疗效,应在临床应用中引起极大重视。本文综述了携带optrA基因的LRE菌株流行情况、参与optrA基因传播的可移动性遗传元件、optrA基因变体等,为临床控制LRE的流行、合理选择抗菌药物等方面提供理论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球菌 利奈唑胺耐药 利奈唑胺耐药肠球菌 optrA基因
下载PDF
利奈唑胺耐药肠球菌感染危险因素及耐药机制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夏晴 吕梅 +3 位作者 李庆蓉 和平安 李江 杨旭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3-29,共7页
目的分析医院获得性和社区获得性利奈唑胺耐药肠球菌(LRE)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主要耐药机制。方法收集2018年9月—2020年12月分离的LRE菌株,根据LRE感染来源分为医院获得性和社区获得性,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别分析两种感染的危险因... 目的分析医院获得性和社区获得性利奈唑胺耐药肠球菌(LRE)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主要耐药机制。方法收集2018年9月—2020年12月分离的LRE菌株,根据LRE感染来源分为医院获得性和社区获得性,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别分析两种感染的危险因素。通过PCR和测序技术等方式检测菌株已知利奈唑胺耐药机制。结果共检出38株LRE。排除资料不完整病例,共纳入16例医院获得性LRE感染组和64例医院获得性利奈唑胺敏感肠球菌(LSE)感染对照组,17例社区获得性LRE感染组和68例社区获得性LSE感染对照组。医院获得性LRE感染单因素分析表明,气管插管、入住ICU、膀胱冲洗是主要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表明气管插管是独立的危险因素。社区获得性LRE感染单因素分析表明,复数菌感染、低蛋白血症是主要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表明低蛋白血症、复数菌感染是独立危险因素。医院获得性和社区获得性LRE耐药机制均主要为携带optrA基因(分别为61.5%和78.9%)。结论携带optrA基因为LRE主要耐药机制。医院获得性和社区获得性LRE感染危险因素分别为气管插管和低蛋白血症、复数菌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药肠球菌 利奈唑胺 危险因素 optrA 社区感染 医院感染
下载PDF
烧伤灶感染病原菌及其耐药性随住院时间变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和平安 陆衍舟 +3 位作者 杨旭 吕梅 夏晴 李庆蓉 《检验医学》 CAS 2021年第9期973-975,共3页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烧伤患者可以获得及时的医疗救治、更多的液体复苏和足够的营养支持,急性期烧伤患者的病死率明显降低。但是,由于烧伤患者皮肤屏障功能被破坏,感染成为烧伤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对于烧伤患者总体的病...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烧伤患者可以获得及时的医疗救治、更多的液体复苏和足够的营养支持,急性期烧伤患者的病死率明显降低。但是,由于烧伤患者皮肤屏障功能被破坏,感染成为烧伤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对于烧伤患者总体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性的研究已经不能满足临床的需求。文章就近年来关于烧伤灶感染病原菌及其耐药性随住院时间(LOS)的变迁进行综述,旨在指导临床更有针对性和更有效地使用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菌 耐药性 烧伤灶 住院时间
下载PDF
互联网+PBL+CBL教学法在医学专业型研究生临床检验诊断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和平安 杨旭 +3 位作者 李庆蓉 李江 周涛 薛丽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23年第12期145-146,F0003,共3页
目的:研究互联网+PBL+CBL教学法在医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临床检验诊断学课程改革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20级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医学专业型研究生80人为研究对象,在前4次课程中采用传统的LBL教学法,作为对照组;在后6次课程中采用互... 目的:研究互联网+PBL+CBL教学法在医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临床检验诊断学课程改革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20级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医学专业型研究生80人为研究对象,在前4次课程中采用传统的LBL教学法,作为对照组;在后6次课程中采用互联网+PBL+CBL教学法,作为试验组。结果:对照组和试验组的单选题考核成绩的平均分分别为(36.69±8.11)分、(37.69±7.25)分,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试验组的病例分析题考核成绩的平均分分别为(33.55±5.63)分、(39.44±5.34)分,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在课堂内容、课堂氛围、学习能力培养、课外学习时间和途径以及课程满意度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互联网+PBL+CBL教学法对于培养医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在临床检验诊断学课程中的临床思维有一定的帮助,值得进一步在其他课程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PBL CBL 医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 临床检验诊断学
下载PDF
TEST METHOD FOR SINGLE INTERIOR RIGHT ANGLE IN A CORNER CUBE PRISM 被引量:1
5
作者 Weng Xingtao he ping'an +1 位作者 Li Song Wang Jiyao 《Geo-Spatial Information Science》 2000年第3期73-75,共3页
A new test method for single interior right angle in a corner cube prism is presented. Some key points and parameters are analyzed and derived. The advantage of this method is concluded by comparing with some current ... A new test method for single interior right angle in a corner cube prism is presented. Some key points and parameters are analyzed and derived. The advantage of this method is concluded by comparing with some current conventional metho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RNER CUBE PRISM RIGHT ANGLE measurement autocollimati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